close
 
全台屋齡超過30年老屋突破408萬戶,換言之每2戶就有1戶老宅。葉家銘攝
 
 
 

近年來台灣各區推動都更過程,常因地主與建商針對共同負擔比主張不同,因此僵持不下。不少地主都會認為透過都更或危老有機會1坪換1坪且不用負擔額外費用,等同免費換新家,但真相多數是區段土地強度不足,不然就是地價偏低導致開發商無利可圖,進場都更危老意願低。專家分析,多數民眾都高估自身房屋價值,認為建商一定會有意願收購,但事實上老屋交易量低,民眾多有買新不買舊的購屋思維,市場流通性少。

 
依內政部統計,全台目前屋齡超過30年以上老屋就有高達408萬戶,佔全部房屋876萬戶約46.5%,換言之每2戶就會出現1戶老屋。而針對老屋房市買氣, 屋齡超過30年以上老宅,買氣隨屋齡提升因屋況不佳,其交易量也因此大幅滑落,如去年全台屋齡超過50年以上老屋成交量僅1.66%,換言之每百戶成交僅不到2戶屬該類住宅。
 
高雄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長林資雄表示,中南部有許多老屋可都更或做危老建築,但推動過程因區段多屬低基期房價,因此當民眾聽到要貼錢才能進行後,其意願就出現大幅減少,再加上有別於北市已無重劃區地可開發,南台灣處處都有新重劃區規劃,導致建商推動都更與危老意願低,「許多民眾會對老屋有太高期待,主因是認為土地價值高,但若價格開得過高也容易嚇走開發商。」
 
住商不動產民族大順加盟店經理蔡卓翰表示,通常屋齡增加屋況越差,目前市場上較好銷售屋齡介於10~15年產品,主因是價格相對新屋便宜1~2成,而屋齡5年內產品因當時購入屬房市高點,因此現在出售價格也高,至於屋齡40年甚至50年老屋,其交易量極低,一般民眾不會有興趣購入,除非是著重其土地價值,有意願做都更或危老。(葉家銘/高雄報導)
 
更多房市快訊請看蘋果地產王粉絲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