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國際焦點 (129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亞太地區嚴格的防疫措施,卻也有傷害航空業者的風險。(歐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肆虐,成員涵蓋我國中華航空及長榮航空的亞太航公司協會(AAPA)直言,亞太地區防疫成果較佳,但卻沒有善用這樣的優勢,重啟航空旅行以提振消費信心及挽救不少處境岌岌可危的航空公司。

AAPA總幹事梅龍(Subhas Menon)在接受《日經新聞》專訪時直言:亞太地區是最早面對疫情的地區,但「不幸的是,亞太各國政府似乎很抗拒重啟航空旅運」,「非常諷刺的是,亞太地區已只剩零星、甚至沒有確診病例,但是歐洲卻已經重啟(航空旅運)了。」

梅龍呼籲,防疫成果較佳的亞太政府應盡速恢復航空旅運,以重拾消費信心及挽救不少已經陷入財務問題的航空公司。

雖然目前亞太地區已有類似「旅遊泡泡」的協議啟動,如中國與南韓、新加坡等,但範圍有限,如中國與南韓僅限商務旅遊,中國與新加坡往來仍需居家檢疫14天;梅龍便直指,這根本不是真正能促進旅遊需求的措施,只是在有「一堆限制」的情況下,維持必要的商務及公務旅遊而已。

目前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已就航空旅運發佈防疫方針,包含分階段重啟,以及口罩、消毒及追蹤等建議,但並不包含居家檢疫;梅龍表示,目前的情況是,各國政府在不接納ICAO建議,且未與他國諮詢而自行其事,很擔心這將對大眾信心造成嚴重影響。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0484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監管機構正致力讓「保證獲利」的理財產品轉型。(美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向外國金融機構開放市場,監管機構為期多年的市場改革手段近期升級,務求整合市場紀律。而中國國營銀行發行、規模25兆人民幣(約新台幣104.4兆元)的高收益人民幣理財產品出現前所未有的情況:這些「保證獲利」的產品首次出現虧損。

《彭博》報導,中國監管機構試圖推動金融市場轉型,正在積極淘汰保證提供回報的產品,這是中國貸方的主要槓桿和風險來源。銀行因此被迫放棄此種產品,改為提供更符合國際共同基金的儲蓄型產品,也就是投資者會承擔市場波動風險、可以每天追踪其基金的資產淨值。

而在中國股民認為中國人行不會採取更多刺激措施的情緒下,政府債券殖利率本月飆升。追蹤基金的官方網站「中國理財網」指出,這導致280多種低風險、與債券掛鉤的理財產品淨資產大跌,低於最初的1元人民幣價值。

在「保證獲利」時,銀行會自行吸收損失,但現況已非如此,許多散戶投資人因此首次出現虧損,已有數百名憤怒的投資者要求解釋、炮轟銀行使他們「意外損失」和手法不透明。這些「保證獲利」理財產品廣受散戶歡迎,有9成未到期產品由散戶持有。

上海1家房地產公司的余姓經理表示,她的100萬元人民幣投資在過去5年每年帶來超過4%的年回報率,最近卻發現自己的幾個帳戶都有虧損,先前從未見過它們低於投入的本金。其中表現最差的是招商銀行的產品,迄今已跌3%。招商銀行則表示,新發行的債券並未受到某些資產價格下跌的影響;中國工商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廣發銀行則不做評論。

成都盛世普益科技數據指出,Q1披露淨資產值的理財產品達到12.5兆人民幣(約新台幣52.2兆元),佔總額50%,在施行新規前只有15%披露;今年年底寬限期結束後,監管機構將要求100%遵守新發行規定。交通銀行財富管理部門總裁Jin Qi表示,隨著理財產品模型轉為基於資產淨值,損失可能更頻繁或幅度更大。「但這是中國市場轉型的必要部分,投資者必須學會分擔風險。」她補充,目前理財產品出售速度保持穩定。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02531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盛(Goldman Sachs)警告,隨著美國總統大選將近,加上美國對中國做出的一系列投資限制、科技脫鉤、關稅等行動,使收入在中國曝險較高的企業股票,恐有較大的下行風險。(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美中緊張關係再起下,美國股市仍因解封、零售銷售強勁等原因反彈,而在中國有高銷售額的美企股票也同時受益,但高盛(Goldman Sachs)警告,隨著美國總統大選將近,加上美國對中國做出的一系列投資限制、科技脫鉤、關稅等行動,使收入在中國曝險較高的企業股票,恐有較大的下行風險。

《彭博》19日報導,高盛數據顯示,收入在中國曝險較高公司的股價,自3月中旬以來的表現,已超過標準普爾500指數約15個百分點,表明投資人相對於美、中間的緊張局勢,更關注中國正在復甦的經濟,和中國的增長前景。

但高盛團隊預計,隨著今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來臨,在中國收入較高的公司也將面臨下行風險,主要風險則包括影響美中關係的立法,如投資限制、關稅、科技脫鉤等,而預計中國當局也會對美國的行為做出反制。

高盛的依據,則來自MSCI屬全球發達市場、且在中國有高收入公司的股票指標,該指標自3月18日以來已上漲約46%、同期MSCI世界指數則上漲32%。

而美國總統川普已在17日簽署維吾爾人權法案,其允許美國政府制裁涉及壓迫維吾爾族穆斯林的中國官員,並要求國務院彙整有關新疆人權侵害情事的報告。中國外交部對此批評,美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匯豐今(19日)發表聲明強調,匯豐一直是中國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堅定支持者。(法新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英國匯豐銀行(HSBC)將重啟大規模裁員計畫、凍結徵才,但中國《環球時報》引述北京觀察人士消息指出,匯豐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面臨進一步裁員,甚至是被逐出中國市場,理由是匯豐與美政府勾結打壓華為。匯豐則在今(19日)發表聲明強調,匯豐一直是中國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堅定支持者,駁斥網路上的誤導傳言。

綜合媒體報導,英國匯豐銀行(HSBC)近期發佈給員工的備忘錄,顯示將重啟大規模裁員計畫,預計裁員3.5萬人,並凍結幾乎所有對外徵才。

但週三,1位不願具名的北京觀察人士向《環球時報》表示,匯豐將在未來幾個月面臨進一步裁員,甚至是完全失去中國市場。該觀察人士指出,由於匯豐銀行「無恥地」與美政府勾結打壓華為,可能會受到中國法院起訴,最終被逐出市場。

此前香港《大公報》根據美國司法部公告指出,匯豐向美國司法部提供華為資料。由於美國司法部掌握匯豐處理「不法」匯款的把柄,隨著美國打壓華為,匯豐最終決定與美政府「出賣」華為,害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捕。

除此之外,自港版國安法公佈,匯豐在被香港特首梁振英點名後,才表態支持該法,當時梁振英批評匯豐「不能一邊賺中國的錢,一邊跟著西方國家做損害中國主權、尊嚴和人民感情的事」。

匯豐今透過微信公眾號「匯豐中國」發表澄清聲明,強調網上關於匯豐的一些誤導傳言,缺乏事實根據,並強調匯豐150多年深耕中國市場,且自改革開放40多年來,匯豐就一直是中國經濟及社會發展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參與者,未來將持續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投入,為中國經濟貢獻一己之力。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20年06月18日訊】( 大紀元記者安琪新西蘭編譯報導 )據西太平洋銀行 ( Westpac ) 一項調查發現,消費者信心在中共病毒爆發後有所下降,但目前還沒有低於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的水平。

據 Stuff  6 月 16 日報導,西太平洋銀行 McDermott – Miller 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  至 97.2  。該指數低於 100點 ,表示對未來一年的經濟持悲觀態度的人多於持樂觀態度的人。但是調查通常顯示出某種程度的信心,因此該指數低於 100 的時候很少。

目前這一結果是根據對 1556 新西蘭人的採訪得出的,這些人在 月 日至 月 10 日期間參與了這項民意調查,當時大多數新西蘭人都預料到了警戒級別會從 級降到 級的轉變。

儘管調查顯示消費者信心降至 2009 年以來最低水平,但西太平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Dominick Stephens 表示,該數據和其他跡象表明,經濟衝擊可能不像最初擔心的那麼嚴重。他說 :「 中共病毒 ( Covid-19 ) 使經濟陷入嚴重衰退,與此相關的消費者信心下降將拖累支出。」「 然而,與全球金融危機等以往的大衰退相比,此次消費者信心的下降實際上是溫和的。」「這可能反映了新西蘭在限制病毒傳播方面的成功,以及比預期更早放鬆封鎖限制。」

在消費者信心調查結果相對溫和之前,月份的銀行卡支出於預期。上週,新西蘭統計局( Statistics NZ )報告稱,如果不是住宿、外賣和外出就餐的消費持續低迷,5月份的信用卡消費會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儘管如此,西太平洋銀行仍預計未來幾個月經濟增長將非常疲,失業率將大幅上升。不過,該機構已將其對失業率峰值的預測從 9.5 %下調至 8 %

McDermott Miller 市場研究主管 Imogen Rendall 表示 :「 過去兩個季度,消費者信心下降了 12.70 ,反映出疫情對新西蘭的巨大影響。」悲觀情緒在年齡較大的消費者和收入較高的人群中更為明顯。只有 18 歲至 29 歲的人群仍保持樂觀,自上季度以來信心幾乎沒有下降。

但 Rendall 認為,由於疫情還遠未結束,遊客入境限制仍在繼續,未來一年,甚至 2021 年,消費者的樂觀情緒和支出將受到抑制。

責任編輯:筱康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6/17/n12193315.ht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重創美國經濟,美國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Cleveland Fed)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17日直言,美國經濟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實施零利率政策到2022年是合適的。

綜合媒體報導,克利夫蘭聯準會的調查顯示,約60%的受訪者認為疫情將持續1年或更短時間,他們很快能會重返外食和其他景點;但剩下40%的人認為,疫情將持續超過1年,並表示即使疫情已經結束,他們也不會太快恢復社交活動。

對此,梅斯特認為本月底以後,美國經濟將會改善,但是在那之後,她認為經濟活動和工作水平要達到正常水平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鑑於這結果,梅斯特認為,聯準會在2023年之前,很可能都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她與其他官員則認為,零利率政策,適用到2022年是合適的。

梅斯特表示,疫情將使今年的通貨膨脹率降低,然後再回升,她強調,她們有責任確保通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朝錯誤的方向發展。梅斯特直言,這也是保持較低利率的另一個原因。

梅斯特是今年聯準會 FOMC 票委,擁有利率制定政策的投票權。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01423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打擊,各國經濟運作停擺,亞洲開發銀行(ADB)今日指出,今年亞洲的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率可能為60年以來最低,約成長0.1%。

綜合媒體報導,亞洲開發銀行今日發佈一份報告指出,封鎖措施阻礙經濟成長,預期今年亞洲的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將幾乎沒什麼增長、約成長0.1%,是自1961年以來最低增速,並且較4月份預測的2.2%要進一步惡化。

亞銀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Yasuyuki Sawada)表示,即使各國逐步放寬封鎖,某些經濟活動在新常態下重新啟動,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經濟仍會感受到疫情對經濟的打擊。報告指出,中國為亞洲地區最大經濟體,預測中國今年成長1.8%,低於4月份預測的2.3%。

不過,亞銀仍維持明年的6.2%成長預期,澤田康幸補充,他們對2021年亞洲地區有很好的成長預期,不過這也是由於今年的數字疲軟,而且這不會是V型復甦。

此外,亞銀警告,未來仍可能會爆發多波疫情,仍不能排除出現主權債務和金融危機。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01699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聯準會(Fed)為持續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間保持金融體系穩定,已表示將擴大購債範圍,包括購買個別企業公司債,但安聯(Allianz)首席經濟顧問埃里安(Mohamed El-Erian)對此警告,若Fed繼續支撐資產,恐進而扭曲市場,導致定價完全錯誤的「殭屍市場」出現。

《CNBC》16日報導,在Fed宣布擴大購債範圍後,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里安表示,當Fed等央行繼續支撐資產,破壞市場有效配置資本的能力時,「殭屍市場」可能就會出現。

埃里安稱,「殭屍企業」為在無法償還債務的狀況下,仍靠借貸經營的企業,而過去10年創紀錄的低利率,推動了殭屍企業數量上升,這類企業則吃掉經濟活力、浪費資源,也浪費了生產力,顯示要讓殭屍企業繼續存活,就要付出相應代價。

和殭屍企業相似,埃里安解釋,在央行認為「市場中所有東西都需要補貼」的政策觀點下,便可能出現完全被扭曲、定價完全錯誤的殭屍市場。

雖然埃里安認為,現在還不到殭屍市場出現的地步,但「情況已很接近」,因此應保持謹慎。

在股市方面,埃里安表示,Fed的行動在股票市場上,創造了市場認為能和政府「共創雙贏」心態,因為許多交易員預計,Fed將繼續購買包括股票在內的資產,以防止金融危機,「市場的心態是,如果Fed會購買高收益債券,也會願意購買股票,畢竟發生金融危機,讓經濟進一步惡化,是聯準會最不希望發生的事,而市場也感覺到自己正以金融危機要脅Fed」。

自聯準會在3月23日,首次宣布購買公司債ETF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上漲幅度已達近40%。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01736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上海14日綜合外電報導)人民幣趨弱,加上中國與美國的貿易緊張日益升溫引發憂心,「日經亞洲評論」指出,有愈來愈多跡象顯示中國富人正想方設法規避外匯管制,好將錢搬離中國。

除了到香港開立美元帳戶這種把錢匯到海外的既有管道再興,隨著區內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放緩,中國富人對海外房地產和保險商品的興趣也愈來愈濃厚。

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報導,這個月約有100人觀看一場投資愛爾蘭的網路會議,聆聽當地一名企業主管反覆宣傳愛爾蘭房地產不受中美摩擦影響。這名主管還在會議結束時,秀出一棟價格132萬歐元(約新台幣4414萬元)的房屋,預期投報率近3%。

這次會議是中國的居外網5月以來舉行的最新一場網路會議。居外網專長仲介移民、房地產與海外求學機會。

除了愛爾蘭,類似會議也介紹過馬來西亞和日本房地產。而根據另一家仲介商,馬爾他、賽普勒斯等地也愈來愈夯。

中國嚴格管制外匯,每年每人換匯上限為5萬美元。若要投資海外,買家一般會聯合家人的額度,或是帶現金出國。

然而各國為了防杜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紛紛祭出旅行限制,使資金外流踩煞車。根據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今年第1季中國的資金外流量僅10億美元。

一旦邊界重新開放,外流資金可能會增加。

一家香港外幣計價保險的仲介商表示:「人民幣在兩年內貶值超過10%…需要外幣來保護自身資產。」

該仲介商透過在深圳面會中國客戶,並護送他們到香港的保險銷售辦公室來賺取佣金。據其說法,5月左右詢問度開始增加,許多客戶都打算在今年秋天以後到香港買保險。

不過,由於中國政府決定制定「香港版國安法」,中國富人愈來愈擔心這種把錢搬到海外的灰色途徑會被斬斷。(譯者:楊昭彥/核稿:林治平)1090614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006140170.aspx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應對中國當前危險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Present Danger: China, CPDC)近日呼籲,川普政府應將中國企業排除在美國金融市場之外。(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中緊張關係因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港版國安法而迅速升溫之際,美國外交政策智庫「應對中國當前危險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Present Danger: China, CPDC)近日呼籲,川普政府應將中國企業排除在美國金融市場之外。目前白宮正在研究應對中國威脅的新方法。

《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先前下令成員包括美國財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的金融市場工作組研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以保護美國投資人。華盛頓的中國鷹派人士擔心,投資中國公司的美國投資者容易受到不可預見風險的影響,因為他們不像美國公司一樣受到審計和披露規則的約束。

隨著美國參議院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發現,美國對在美營運的中國國有電信公司監管不足,成員包括前白宮首席策士班農(Steve Bannon)、美國知名避險基金大亨巴斯(Kyle Bass)的CPDC在11日致函梅努欽,敦促政府採取行動。

CPDC在信中指出,參議院在報告中點名中國電信美洲公司、中國聯通美洲公司、ComNet USA,以及去年被逐出美國消費市場的中國移動,利用美國資本市場幫助其所謂的「惡意活動」籌集資金。

CPDC敦促梅努欽的工作小組認定「中國企業可能無法在美國股票和債券交易所上市或交易」,除非這些中國企業遵守所有相關的美國法律、會計準則和其他金融部門的規定。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97259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來說,全球糖類消費與經濟狀況成正比。(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肆虐,造成很多「數十年來罕有」之現象,例如儘管數年來醫界不斷呼籲減糖,部份國家甚至推動「糖稅」,但全球糖類消費依然節節上升,直到本季度因為武肺疫情爆發,才讓全球糖類消費衰退,是過去40年來未有之現象,但這種現象背後牽動的經濟連鎖,依然值得外界擔憂。

據《彭博》報導,可口可樂(Coca-Cola)今年4月前3週銷售額大減25%,並在財測中預期本季度將出現「具體顯著」的影響,百事可樂(PepsiCo)同樣也預期,第2季銷售不太可能出現正成長。

影響所及,包含美國政府及花旗(Citigroup)均認為,本季度消費者對糖類的需求將會下降,創下40年來未見之紀錄,供應鏈服務商Czarnikow則推估,本季度全球糖類消費將下滑1.2%。

糖類銷售在經濟封鎖、經濟衰退中下滑,是因為糖類終究不是必須的食品,反而與工作、社交、餐廳,乃至電影、運動等娛樂的各種經濟活動息息相關,因此報導引述行業專家的說法指出,糖類銷售下滑,預告了全球性的經濟衰退,而全球經濟能否重振,也與糖類銷售有關。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中緊張關係升溫,加上中國經濟疲弱,導致人民幣加速貶值,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中國有錢人正設法規避外匯管制,將資金移往海外。(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日經新聞報導,美中緊張關係升溫,加上中國經濟疲弱,導致人民幣加速貶值,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中國有錢人正設法規避外匯管制,將資金移往海外。

 在香港設立美元帳戶,將資金移往海外,是目前現有的管道,近來許多中國有錢人又開始設立這種帳戶。而隨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席捲中國,他們對海外房地產和保險產品的興趣也節節升高。

 本月稍早,約有100名中國有錢人觀看1場投資愛爾蘭的網路說明會,聆聽中國最大海外房地產網站居外網1名主管的解說,他聲稱投資愛爾蘭房地產,完全不會受到美中摩擦影響。在說明會的最後,這名主管展示1間開價132萬歐元(150萬美元)的房屋,強調投資報酬率約3%。

 這是居外網從5月以來所舉辦的一系列網路說明會的其中1場,該公司還推劍馬來西亞和日本房地產。另1家海外房地產仲介商則說,投資馬爾他和塞浦路斯房地產,也越來越受到中國有錢人歡迎。

 中國實施嚴格的外匯管制,每年每人只能換匯5萬美元。對於想投資海外的人而言,通常會動用親友來拉高總額,或分批攜帶現金赴海外旅遊。

 但疫情大流行後實施的旅遊限制,使得資金外流速度放慢。根據法國外換銀行(Natixis)統計,今年第1季中國外流的資金僅10億美元。但隨著邊境重新開放,資金外流速度可能加快。 香港1外匯計價保險經紀商表示:「過去2年人民幣貶值逾10%,中國有錢人需要外匯來保護資產。」

 中國有錢人越來越擔心,在中國決定硬推「港版國安法」後,他們將資金移往海外的這個灰色管道可能會被切斷。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97481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菲律賓貧富差距巨大,對貧民而言,失業會直接威脅到生計。(路透)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肆虐,多國經濟受創、失業率大增,但在「M型世界」中,失業對窮國與富國也帶來不同的結果,如最新的調查顯示,自疫情爆發以來,菲律賓面臨飢餓問題的人口數整整翻了1倍,已高達420萬人。

《彭博》報導,受到經濟封鎖措施影響,菲律賓4月失業率飆升到17.7%的歷史紀錄,世界銀行(World Bank)也預期,菲律賓今年無法保持經濟正成長,但對菲律賓而言,高失業率及經濟負成長可不只是「苦哈哈」而已。

當地非營利機構社會氣象站(Social Weather Stations)5月的調查顯示,自疫情爆發以來,菲律賓約有高達420萬人無法負擔食物開銷,較半年前多了整整1倍,而且4010位受訪者中,91%自認為已陷入焦慮狀態,顯見其經濟封鎖的驚人代價。

更糟的是,目前菲律賓卻診病例已超過2.5萬,而6月的增速甚至快於5月,但由於經濟封鎖代價實在驚人,菲律賓政府正擬定重啟部份經濟,但是這種風險也是非常高的,因為菲律賓的經濟發展非常仰賴首都馬尼拉,偏偏馬尼拉又以塞車、擁擠聞名,要兼顧解封及防疫非常困難。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97558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準會最新報告指出,武漢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活動震撼,恐使美國家庭財務與企業資產負債表承受「持續性脆弱」。圖為聯準會主席鮑爾。(法新社)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美國聯準會(Fed)十二日向國會提交期中報告指出,武漢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活動震撼,恐使美國家庭財務與企業資產負債表承受「持續性脆弱」。Fed主席鮑爾先前表示,美國經濟復甦「是條漫漫長路,將耗費一些時間」。

家庭、企業財務脆弱

Fed也列舉一系列憂慮,例如感染再度爆發的巨大風險,致使疫情控制的前景具高度不確定性;消費需求崩解恐引爆企業、尤其是小型企業破產潮;勞動需求復甦前景不明,薪資面臨下行壓力;州與地方政府出現沉重財政壓力;以及因貿易干擾而斷裂的全球供應鏈,重新配置成本高昂。

此外,疫情使美國經濟於二月正式步入衰退,受創最重的服務業部門占美國經濟產值的三分之二。報告指出:「有別於過去的衰退,服務活動的下滑程度較製造業劇烈,行動限制大幅削減旅遊、觀光、餐飲與娛樂支出,而社交距離要求恐進一步拖累相關部門的復甦」。

Fed表示,疫情對勞動市場的衝擊「突如其來、嚴峻且普遍」,工作流失衝擊低薪勞工,而這些人對於長時間無薪或許因應不足。至於州與地方政府,因稅收銳減面臨「嚴重壓力」,儘管美國整體就業狀況改善,但五月州與地方政府仍持續裁員。

Fed另一份報告強調,額外失業救濟措施今夏將到期,「若經濟下行持續,救濟措施沒有展延」,許多家庭將無法支付租金、食物或其他帳單。

今年經濟恐萎縮6.5%

Fed十日公布經濟預測指出,今年美國經濟恐萎縮六.五%,年底失業率達九.三%,明年經濟將強彈,但失業率仍維持高位。鮑爾指出,可能有數百萬人難以快速找到工作,Fed與國會必須採取更多救助措施。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379659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劉姵呈台北12日電)金管會希望壽險業調降海外投資比重,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今天表示,日韓都在提高海外投資比重,若風險可控,能讓資金產生更好的運用價值,壽險業還是需要海外投資;他也期盼央行能給換匯避險額度多點彈性。

國內壽險業投資海外比重過高,外界擔憂引發匯率及信用風險,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黃天牧5月底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希望壽險業者能調降海外投資比重」,若能降下來,就可降低業者承受高匯率、信用風險的壓力。

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今天於股東會後受訪表示,日本、韓國等都在提高海外投資比重,例如南韓4月29日才修法通過提高保險業海外投資上限至50%,比台灣的45%更高。南韓也不斷學習台灣的保險監理制度,如增提外匯準備金等,台灣已是「超前部署」,台灣是最早將海外投資比重拉高的國家。

李長庚說,外界對壽險業海外投資比重過高,且只投資海外不投資國內有很多意見,「若台灣有很多投資機會與工具,壽險資金絕對願意投資台灣」,問題是台灣沒有投資工具怎麼辦,這些是保戶的錢,絕對不是愛台灣三個字可以解決的問題。

李長庚分析,若台灣保險業已累積極佳海外投資經驗、風險管理能力,且能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尋找更好的投資標的,替保戶與投資人賺取更高收益,讓台灣的資金產生更好的運用價值及較高的回報,才是「順應世界趨勢、順時鐘的操作」。

同時,李長庚也對中央銀行喊話,強調過去台美利差很大,替代避險價值高,如今台美利差急速縮小,壽險業操作避險卻沒有100%自由度,以致所有替代避險效益不高,又因新台幣匯率獨強,容易造成一籃子貨幣避險效益不彰。

李長庚希望央行能給壽險業換匯避險額度,多一點自由度與彈性;當壽險業無法100%自由去作避險,卻要求長期將避險成本降低,「就像是手腳被綁起來挨打」。(編輯:林淑媛)1090612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006120250.aspx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年以來,美國一直在利用美國債務來轉移自身的經濟負擔,並瘋狂地尋找買家來從中獲取大量財富。大陸拋完1100億美債後,再拋107億,成功引出美債最大「接盤者」:聯準會。

除了減少美國債務外,各國還逐步從聯準會運送其先前儲存的黃金。自古以來,黃金一直被認為是硬通貨。不論是金幣,金條還是金錠,過去各種交易中都使用了各種形式的黃金,而黃金的地位從未動搖過。這次,許多國家已經返還了黃金,其實就已經表達出了一個信號。

為了降低風險,全球近20個國家/地區已開始減少美國國債的持有量,並開始大量出售美國國債。根據美國財政部發佈的信息,3月,海外買家出售了2,993億美元的美國債務,其中大陸再次出售了107億美元,持有的美國債務規模降至1.08兆美元。美國通過發行更多的美國債券和所有國家持有的所有美元資產,繼續保護美國股市免於貶值。

如果美國債務繼續大規模發行,那麼到今年年底,美國債務可能超過30兆美元。這也意味著美國債務的不斷改革,但仍是再找新的買家。但是,儘管美國擁有大量債務並仍在積累財富,但投資者仍不必擔心美國逃跑或無法償還債務。

美債的最大「連接者」是聯準會,它在30天內將其所持有的美國債務增加了超過1千4百多億美元。據瞭解,4月份聯準會持有的美國國債達到3.3兆美元,占比13.75%。隨著聯準會持有的美國國債不斷增加,一些機構認為美國可能成為第二大日本,即其中央銀行持有大量國債。文章來源:騰訊網

 

(中時電子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611004736-260410?chdtv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長達近四個月的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下,各國政府莫不加大力度挽救處於疲弱的經濟,採取大規模的貨幣寬鬆印鈔政策,成了各國政府都在做的救市動作。但大量印鈔的結果,讓全世界貨幣泛濫,存款利率大幅調降甚至來到零利率,錢不值錢的窘境。因此把錢放在保值的資產上,便成了當下投資的新顯學。

 

優質藝術品 從來沒有低價這回事

談到保值的資產或是價值儲存的工具,無非就是房地產、黃金、畫作、骨董、珠寶等稀有性的藝術品。當然在此基於個人是藝術品的愛好者,我們一向支持藝術品的收藏與投資之道,尤其市場向下修正之際,我們更認為是執著專業者可以抄底承接的好時機。

 

不過,優質的藝術品縱使在經濟下滑景氣低迷,要撿到便宜也很難。因為藝術市場只有景氣不好才會有不釋出的作品流入市面,此時手持現金想要據為己有的藏家們早已虎視眈眈。因此只要有優質藝術品流入市場,不管景氣好壞與否,最後成交價從來就不會太低,反而會逆勢創下新高價。

 

不過,當代藝術作品卻在這波快速下滑景氣中飽受打擊。作為當代藝術推動者,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高古軒畫廊說過:「沒有人真的需要一幅畫」。因為在許多人眼中,今天的「藝術」都是關於錢,就像買一只熱門股票,買的人希望它的價格一路飆升,卻不關心這是哪家公司的股票。所以當代藝術市場最大的問題還是量化,就跟印鈔一樣,出名的藝術家無限制的量化自己的作品,終將引來市場供過於求和價格爆跌,最後慘遭下市被人們遺忘。

 

黃金、房地產 一直是人們信任的價值儲存工具

人類對黃金稀缺性的信任來自於對自然的了解,因為地球上黃金的供應量非常稀缺的。黃金擁有完美的易識別、易衡量、易驗證的資產屬性,因此黃金取代了之前的貨幣種類而成為全球通用貨幣標準。包括各國央行一定要擁有黃金,一旦貨幣貶值,黃金便成為互補的對沖工具。不過,1970 年代初隨著美元與黃金的脫鉤,黃金作為全球通用貨幣的標準地位也大大被美元弱化了!

 

至於房地產就不用說了!中國人「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直到現在房地產還是大部份人納入財產的首要選擇,擁有房地產絕對是資產保值的最重要選擇。

 

比特幣 成了新型的投資保值工具 可作為數字黃金看待

每當政府碰到經濟問題,似乎都採取了量化寬鬆印鈔的政策,但就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卻誕生了比特幣。這是劃時代的開啟,所謂「數字貨幣」時代的來到!它「去中心化」的創意與各國發行的法制貨幣有明顯的不同。

 

從2008年比特幣理念誕生開始;進化至2009年系統運行;到現實世界第一次使用(一枚比特幣價格不到1美元 / 2010年);截至 2020年5月逐步發展到一枚比特幣價格超過8000美元、總市值超過1500億美元;如今比特幣又重新站上一枚比特幣要價1萬美元的高價。

作為全新的去中心化貨幣資產概念的比特幣為何重要?因為它有類似黃金的稀缺性和類似貨幣的本質,同時又擁有現代貨幣的數字可轉移性,比特幣與黃金相較更是強勝。任意金額的比特幣都可以儲存在一個U盤中,或者在幾分鐘時間通過數字手段傳遞至全球任何地方;與攜帶實物很麻煩的黃金相比,數字貨幣的比特幣儲存成本更便宜並且更容易轉移。

 

再來,比特幣與藝術品還有相當類似之處。雖然它跟骨董、畫作相較不完全是絕對稀少,但只有近2100萬枚封頂的供應量,卻有點類似限量的藝術品或是知名大師的版畫。「物以稀為貴」成了比特幣類似限量藝術品的特色,只要它的量得以控制不要超發,它的市場價值便能逐步上漲墊高。

雖然至今比特幣依然相對稚嫩,但憑借其固有的特色,它絕對會是未來的價值儲存工具。如您是個思想開明的比特幣懷疑論者,在這波疫情後,或許可以開始考慮比特幣作為新的資產保值工具了!

https://udn.com/news/story/7038/4626526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反對派控制的委內瑞拉國會9日表示,到今年5月為止的12個月期間,委內瑞拉的通貨膨脹率高達3,684%。

國會在一份聲明中說,今年5月的整體通膨率為15%,相較於4月的80%。

委內瑞拉國會表示,今年以來,物價上漲超過400%,但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4月的通貨膨脹率實際已從4,210%下降。

不過財政委員會的國會議員古茲曼(Rafael Guzman)表示,這並非回歸,而是因為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影響,消費下降。

由於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領導的政府並未提供官方統計,因此國會自2017年以來自行公布通膨數據。

委內瑞拉中央銀行在8日公布一些數據,其中月份物價指數上漲38.6%,高於國會的數據;至於今年以來通貨膨脹率為296%,則低於國會。

陷入嚴重政治、經濟危機的委內瑞拉,經濟衰退已經超過6年。

今年4月底,委內瑞拉政府調高基本工資78%,這是今年以來的第二次,但仍只有大約4美元,只夠買大約1公斤的肉。

根據中央銀行的統計,委內瑞拉去年的通貨膨脹率達9,500%,而國會提出的數字則是7,300%。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67499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語:彭博社日前撰文稱,在新冠疫情的「強迫」之下,歐洲人終於開始在電商平台買東西了。在歐盟區,員工數量在249人或以下的企業中,只有17%支持在線銷售,這些企業在疫情中受到了嚴重打擊。不過,雖然眼下人們的網購意識強化,但早把採購視為日常社交的一部分的歐洲人,或許疫情後會立刻放棄電商平台。

  以下為報導全文:

  以往工作日的時候,胡安·馬奎斯(Juan Manuel Caro Márquez)習慣驅車穿過西班牙南部,前往阿亞蒙特小鎮,那裡有他最喜歡的海鮮產品供應商。他會挑選購買當天的新鮮海產,然後帶著成堆的海鮮回到自家小鎮,把海鮮出售給當地餐廳。

  但是,為了控制疫情,西班牙從3月中旬開始採取嚴格的封鎖措施。對馬奎斯來說,這意味著他無法再每周驅車3500公里拉回一車大西洋海貝。賣了三十多年的海鮮產品,馬奎斯第一次嘗試一大早在馬拉加市的家裡,登上改版過的魚市在線拍賣網站,競價購買海鮮。

  即便現在西班牙正逐步放寬封鎖措施,馬奎斯說,他依舊每周有兩天會在家工作,這樣可以省下近20個小時的開車時間。他已經徹底擁抱電商,甚至還特地花時間開發自己的網站,直接在線向消費者出售海鮮。「要麼創新,要麼等著被淘汰,」馬奎斯說,「這次的危機迫使人們接受線上銷售。我們已經落後美國好多年。」

魚類和海鮮批發商在阿亞蒙特拍賣產品

  疫情危機給西班牙企業帶來的威脅尤其明顯。在西班牙,五分之四的中小企業不具備線上銷售的能力。市場研究機構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去年,西班牙的人均互聯網銷售額為275美元,相比之下,德國為813美元,而美國為1551美元。

  在西班牙和其他歐洲地區,新冠疫情的爆發迫使之前仍猶豫不決的人們加速接受電子商務。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歐盟區,員工數量在249人或以下的企業中,只有17%支持在線銷售。

  為了加速變革進程,歐洲官員正打算將擬議的7500億歐元(約8470億美元)經濟援助計劃中的一部分用於投資人工智慧、數據和雲基礎設施以及5G移動網路建設。歐洲中央銀行副行長路易斯·德·金多斯(Luis de Guindos)說:「絕對非常有必要對企業數字化進行投資,這樣才能讓他們更有競爭力。」

阿隆索·阿布雷烏,阿亞蒙特魚市的管理者

  小企業的生存對歐洲意義重大。在歐盟區,93%的企業規模在9人或以下;在美國,企業規模不到9人的只佔80%。破產的企業數量越多,經濟嚴重衰退的風險越高,這是歐洲所承受不起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今年,歐盟經濟將衰退7.1%左右,比其他任何地區都要來得嚴重。

  已經具備數字化業務的企業,在這場迫使數百萬人宅家不出的大流行中,表現出顯著的優勢。在接下來的數月,鑒於人們的日常活動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數字化的優勢將繼續幫助企業快速發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下的中小企業與創業部門負責人露西婭·庫斯馬諾(Lucia Cusmano)說:「我們有明確的數據表明,已經支持數字化的企業,哪怕只是使用了最基本的平台或工具,可以更順利地度過這次危機。」

  西班牙中央銀行的經濟學家們稱,在全國封鎖期間,在線消費在總銷售額中的比例,從原來的15%,上升到了22%。

  馬奎斯說,他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要使用魚類市場提供的那個簡陋的在線拍賣功能,因為他覺得這會影響他發揮自己的工作優勢:與漁民面對面交流當天的收穫,親眼觀察海鮮的個頭等等。

  阿隆索·阿布雷烏(Alonso Abreu)是阿亞蒙特魚市的經理。他說,這種想法在他的客戶中間非常普遍。疫情爆發之前,他幾乎不碰在線拍賣的部分原因也在於此。「魚類市場非常傳統。大多都是子承父業的模式,」阿布雷烏說,「想要打破這個系統,加入新的技術元素,非常困難。」

  增加了電商功能的企業或許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客戶,也更有能力應對經濟衰退。這些投資的累積效應,到了恰當的時機,或許可以推動生產率的提升。目前,歐洲大部分地區的生產率增長一直很疲弱。

  馬內爾·羅德里格斯(Manel Rodríguez)在巴塞羅那協助管理多個市辦的食品市場。他說,早在疫情爆發之前,他就一直在跟供應商說,如果不及時開發電商平台,他們可能會失去年輕一代的消費者。

  等到大流行突然來襲,四家已經推出在線銷售功能的市場發現,他們的總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增長了15%,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於在線消費。很多之前經常區超市購物或經常外出就餐的年輕家庭,這時候貢獻了大量的線上銷售額。

賣魚攤位上的員工,位於巴塞羅那一處提供在線銷售的市場

  與此同時,尚未推出電商功能的12個市場里的供應商,不得不爭先恐後地通過電話或WhatsApp跟客戶做生意,或者使用現有的平台——但這些平台通常會對每筆交易收取12%到35%的傭金,因此他們的銷售額要慘淡很多。「那些之前沒有投資在線銷售的市辦市場,顯然,現在十分後悔,」羅德里格斯說,「人們曾預期在線銷售會進入食品領域,但沒想到會這麼快。」

  但羅德里格斯也說,他不認為巴塞羅那食品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不會有持久的改變。雖然供應商驚訝於老年消費者接受在線購物的速度,但一旦西班牙的封鎖措施完全解除后,他們也很有可能會再次放棄在線購物。羅德里格斯解釋說,很多老年消費者獨自居住,每天出門採購西班牙火腿和新鮮蔬菜是他們日常社交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儘管如此,羅德里格斯認為,部分已經看到巴塞羅那傳統市場嶄新魅力的年輕消費者會繼續留在這裏。已經享受到在線銷售好處的商人也會大胆前進,不斷改善他們的電商平台。「這讓我們有機會跟亞馬遜一較高下,」他說,「以前,很多小企業都認為跟亞馬遜競爭免不了會以失敗收場。」

  在西班牙以及歐洲其他地方的許多家族企業里,新冠疫情也促使管理權從老一代向對數字化更敏感的年輕一代轉移。在距離巴塞羅那以北約一小時車程的曼列烏,克拉拉·布洪斯(Clara Bujons)用兩周半的時間,為自家經營的餐廳開發出一個網站,確保在封鎖期間以及之後由於保持社交距離的需要,餐廳內同時用餐人數不能超過40人期間,他們仍舊能夠維持一定的收入。

食品市場員工打包在線訂單

  「如果我們現在不行動,以後就沒機會了,」22歲的布洪斯告訴父母說。L』Origen餐廳以布洪斯父親製作的美味海鮮飯為招牌,餐廳接到的外帶和外賣訂單比她和父母料想得稍微好一些。「雖然還沒有到令人驚喜的程度,但我們正在一步一步前進.」她說。

  布洪斯面臨的一個阻礙是,曼列烏沒有Deliveroo、Uber Eats和Glovo這些外賣公司,當地居民還不到21000人。人們還不習慣從網站上訂餐。

  但布洪斯說,三年前她剛到巴塞羅那那會,當地的網上送餐也不普遍。但不知怎的,一夜之間,好像大家都開始網上訂餐了。「我當時還在好奇,這些輕便摩托車是怎麼一回事?」她說,「變化可以來得非常快。我們得把握住每一個機會。」(木爾)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0610/35426840.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銀行8日在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今年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總產值(GDP)將比去年萎縮5.2%,全球經濟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崩跌。(美聯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世界銀行8日在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今年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總產值(GDP)將比去年萎縮5.2%,全球經濟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崩跌,90%以上國家人均GDP也都萎縮,堪稱150年來最糟情況。

世銀預測,美國經濟今年將收縮6.1%,歐元區將收縮9.1%,巴西萎縮8.0%,日本將收縮6.1%。(圖擷自世銀網站)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世界銀行週一在其半年度《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2020年先進國家GDP將比去年萎縮5.2%,新興市場經濟體則將萎縮2.5%,這是1960年有數據彙整以來首次出現全面負成長,最新預測也代表著150年來的第四大衰退,僅次於1914年、1930-32年和1945-46年。世界銀行副總裁帕薩巴席歐格魯(Ceyla Pazarbasioglu)更指出,90%以上的國家人均GDP都將收縮,且是1870年以來最大比例,這也將導致約7千萬至1億人陷入極端貧困。世界銀行對極端貧困的定義是每天收入不足1.90美元(新台幣不到60元)。

相較於世銀在1月份預測成長2.5%,最新的預測值下調了7.7%,比起國際貨幣基金(IMF)在今年4月時的預測也更加嚴重,當時IMF預測,全球經濟2020年將萎縮3.0%。世銀也警告,由於全球疫情尚未平息,因疫情及商業封禁引發的不確定性若持續更久,這項預測數據還會持續下修,甚至萎縮近8%。即使可在短期內控制疫情並取消管控,收縮幅度拉回到4%,也依舊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的2倍多。

針對各國預測的部分,世銀指美國經濟今年將收縮6.1%,歐元區將收縮9.1%,巴西萎縮8.0%,日本將收縮6.1%,印度將萎縮3.2%。僅中國維持1%的正成長,但也是該國自197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91734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