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游陳達新冠肺炎病毒的爆發為全球經濟帶來了新的啟示,儘管日常生活和商業運作已受到干擾,我們仍需要考慮若病毒得到控制時,世界新的模樣將是如何,尤其是那些被視為永久性的改變。
與此同時,跨國企業正努力在運營效率、財務盈利能力和供應鏈集中風險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部份企業正考慮將部分生產移出中國,以實現供應鏈多元化,同時保留一些產能以接近利潤豐厚的市場。
有趣的是,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在政策方面一直奉行類似的戰略。我們預計,北京方面將繼續努力,通過扶植國家冠軍企業和關鍵行業的進口替代,向價值鏈的上游移動。供應鏈的短期中斷和長期的供應鏈多元化,可能也會加速中國的產業升級和進口替代進程。
自從1月底疫情開始爆發後,中國已推出了多項措施支援國內金融體系,包括下調利率、注入流動資金,以及延長企業及家庭借款人的期限,進而避免出現信貸緊縮。高頻數據反映經濟活動因此增加,生產恢復亦暫時帶動消費恢復正常。
然而,隨著全球多數地區仍在實施廣泛的疫情控制措施,全球需求復甦的展望似乎可能更為遙遠,因此儘管中國境內的經濟重新啟動,但經濟成長的前景似乎仍然充滿挑戰。
目前來看,中國人民銀行在貨幣政策上持續以維護流動性和降低利率為主,在第一季的工作報告中也指出主要政策為調整結構,因此不排除未來還有進一步定向寬鬆的空間,而非推出普惠型政策。
事實上,中國依託巨大的國內市場與完備的產業鏈,以更大力度推動深層次改革,釋放經濟內在活力,便可開啟中國新一輪的經濟增長與市場的長牛行情。但從具體恢復時點來看,還需要重點觀察全球疫情的進展、金融市場恐慌的平復以及相關政策的推出情況。
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海外主要央行貨幣政策開啟大幅寬鬆節奏,部分歐洲國家和日本已經實行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美債利率也創下歷史新低。因此中國債券相對於海外政府公債的利差明顯加大,中國債券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逐漸提升。
此外,中國債市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不斷推出,也為國際投資人提供友好便利的投資環境、優化入市流程,國際主流指數紛紛納入中國債券,也促使外資對中國債市的興趣持續提高。數據顯示,人民幣債券正成為全球投資人分散投資風險的重要選項。
中國中央結算公司最新發布的債券託管量資料顯示,4月份是國際機構投資人連續第17個月增持中國債券,同月份的境外機構債券託管面額約為人民幣(下同)2兆元,較3月份增長約433億元。而今年以來境外機構投資者累計增持約1,153億元,也較去年同期累計增加258億元。
中國債市同時吸引了新的境外機構,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近日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4月底,以法人為統計單位,447家境外機構通過結算代理模式入市,當月新增5家;531家境外機構通過債券通模式入市,當月新增11家。
上列數據皆證明了中國債市的開放程度及市場化程度,而從中國以及全球的經濟趨勢來看,全球主要國家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較低的利率水準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維持,目前的中國國債相對收益率仍然較高,我們對於中國債市保持長期樂觀。(工商時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