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次遇選舉年「居住正義」話題總被討論,只是每次選後問題還是無解。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提出提高囤房稅,現任立委、立委參選人、專家學者、執政及在野黨等紛紛發表各種言論,就連財政部也針對議題發表言論,處處都看得到政治話語跟操作手法。但台灣居住正義問題若還是持續停留在政治話語,今日香港就是明日台灣,的確有爆發可能。

台北市政府日前建議中央,將房屋稅稅率改成首戶為1.2%,第2戶改為1.5%至2.4%,第4、5戶為2.4%至3.6%,第6戶以上提高稅率至4.8%。財政部長蘇建榮事後提出兩大理由暫不推動。首先,各縣市面臨問題不同,囤房稅須整體考量,不能將雙北問題套到全國一體適用;其次,現行法制下,地方政府已可藉稅基調整來達到政策目的。

經濟專家分析,香港反送中會如此激烈至今未解,除香港人不滿於自治權遭破壞外,分配不均及高不可攀的居住正義,在香港年輕人心中深埋不滿種子,最主要就是香港房價所得比高達20.9倍,也就是說香港年輕人得不吃不喝21年才買得起一棟樓。台灣年輕人似乎好不到那裡,台北房價所得比14.15倍,在全球主要都市中是僅次於香港,但台灣房地產獨特「虛坪制」,若以台灣北部大樓、華廈建案平均公設比高達32.4%加計進去,台北的房價所得比與香港相去不遠。

據財政資訊中心統計,2018年全國2,300萬人中,有房屋者為906萬人,其中88%持有一戶;六都當中,以高雄市僅持有一戶的比率最高,為92.4%,台北市房價雖高,但持有一戶的比重86.5%,是六都中比率最低的。據北市財稅局最新統計,北市個人擁有房屋的人數逾95.1萬人,其中高達近87%比例僅擁有1房,超過12萬人擁2戶以上房產,3.1萬人擁3戶以上房產,逾6千人有5戶以上房產,個人擁10戶以上則有756人。

擁有多少間房子算多?據統計,全台灣個人手上有10間以上房子者有5,305人,其中新北市擁戶超過10間者有1,361人為最多,其次是台中市,台北市則排第三名,滿手房地產的大亨八成集中在六都之中,最少的台南擁有10間以上房子者則有232人。

內政部營建署資料統計,全台目前約有高達86萬餘屋,但房價卻沒有因餘屋多而下降,看到這些人滿手的房產,的確讓眾多無殼蝸牛族心中極度不滿,這也是囤房稅老在選舉年被提起的主要原因,但居住正義始終沒有獲得真正有效的解決。

30年前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約8.58倍,2008年遭遇金融海嘯,隔年政府以大降遺產贈與稅至10%,藉此來吸引海外資金的回流,但從那時起房價就急速噴升,到了2019年房價所得比已飆至14.15倍,今年初以來政府為吸引台商資金回流,也推出各種引資的優惠措施,台灣房地產也似乎開始出現回溫趨勢,歷史會不會重演呢?大家都在等著看。但不可諱言,比起30年前的世代,現在無殼蝸牛們背負著的,是比當年更沉重的居住壓力。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3804846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