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財訊》雙週刊主辦的第2屆都更博覽會,吸引了成千上萬民眾在細雨中參觀,小英總統也蒞臨會場,向參與的民眾問好。我陪在總統身旁,特別向總統說,從2016年她上任以來主張的兩項無人看好的政策,正在台灣落實開展,一個是危老加都更,另一個是離岸風力發電,我說我在總統身上看到膽識與堅持的強大意志力。

危老與都更 從棘手難題變成內需動能 

先從都更來說。這些年每個人談到都更都退避三舍,腦中很快浮現像台北正義國宅延宕20年的辛酸路,也想到士林文林苑釘子戶的難纏;剛開始時,都更的個案只完成4、5個,但是在政府大力推動下,今年前8個月都更案已完成945個,從完成件數來看,可算是10倍速成長。

這些年都更慢慢受到重視,一方面是雙北40年以上的老舊公寓建築已超過400萬棟,很多人住進早期蓋好的公寓,到了年老,有的人雙腳不良於行,連看病都成了傷腦筋的事。另一方面,台灣位處地震帶,萬一來一場強震,很多老屋恐怕承受不住。這些年,我們經歷了921大地震、台南維冠大樓倒塌及花蓮統帥飯店的災難,都更愈來愈受到重視。更重要的是,雙北重要的都市精華土地已所剩無幾,業者必須在老屋改建中尋找珍貴的土地,創造新需求,希望都更讓城市變得更美麗,這是都更成為推動房市及內需新動能的主因。

都更按著時代趨勢往前走,但是令我驚嘆的是離岸風力發電,在眾多專家唱衰中,我決定親自走訪台灣的離岸風力發電。這趟台中港、台北港之旅,讓我對台灣離岸風力發電產業刮目相看;一個產業能不能蔚為氣候,要看這個產業能不能串起一個較龐大的產業鏈,像半導體產業,一家台積電可能撐起成千上萬家上中下游供應鏈,從晶圓製造、IC封裝、測試,到IC設計,再到無塵室設備供應商,甚至是化學品、洗潔劑,供應鏈非常龐大,台積電為什麼會變成護國神山?道理也在這裡。

這次看完離岸風力發電產業,讓我感到驚嘆,因為這可能是台灣在新能源產業重新建立供應鏈的開端。這些年,我們為了要不要廢核爭論不休,也引發了能源配置的爭議。用一個最簡單的算術來看,如果到2025年台灣要成為非核家園,那麼這個能源配置是液化燃氣占50%,燃煤占30%,剩下的20%靠綠電,但現在綠電比重仍低,我們以2019年的用電來看,台積電去年總共消耗143.3億度電,但台灣全部綠電發電量只有140.5億度,這當中水力發電占4成,太陽能占28.2%,風電占12.9%,也就是說,台灣全部的綠電給台積電用都不夠。

離岸風電加緊建設 台中港區幡然新貌

這就衍生了未來新的商機,一是到2025年台灣要成為非核家園,核電全部除役後,用什麼來填補這個電力缺口?如果要全部靠再生能源,那麼,水力發電有極限,剩下來必須在太陽能及風電著力。一直以來,我們都沒有離岸風力發電的經驗,小英總統在2016年上任不久,決定全力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產業,坦白說,大多數人都沒有看好;因為這是個全新的產業,離岸風力發電在歐洲已是成熟的產業,但在台灣,多數人都很陌生,很多火電、核電專家極力唱衰。這個僵局一直到台積電宣布包下沃旭能源彰化兩座風場20年的發電,總共920百萬瓦,整個離岸風電的未來才引來大家的重視。

台積電除了承購沃旭能源這個大動作外,也宣示到2050年全部的用電都採用綠電,這等於告訴大家,台積電在未來30年可能包下台灣所有綠電的發電量,從這個趨勢來看,綠電有一條寬敞可以想像的發展空間。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它有長線保護短線之利。

台灣在能源政策上,過去斥資數千億元發展核電,但是我們只負責花大錢買設備,就像購煤、購買燃氣,都到採購為止,不能形成產業鏈。這次離岸風電可說是無中生有,一方面,台灣有極佳的風場,全世界最好的20個風場,台灣有16個,加上又有中央山脈的屏障,這是得天獨厚的條件。最重要的是,離岸風電可以形成龐大的產業鏈。

二是引鳳築巢。政府引入歐洲離岸風力發電團隊,給了很多投資獎勵,像丹麥沃旭能源、哥本哈根建設基金(CIP),及風機的西門子歌美颯、三菱重工維特斯,及丹麥水下工程的鈽錸特(Bladt)都來台灣投資。這些歐系風電大廠來台,在台融資並不容易,一開始都在海外籌資,它們在台灣可能砸下上兆元資金,歐系大廠在台灣砸大錢,當然要全力以赴;而政府的購電政策輔以這些公司來扶植本地供應鏈, 是離岸風電最強大的看點。

這次離岸風力發電的考察,感受到的衝擊十分巨大。很久沒有到台中港區了,這回看到遠端聳立的風機塔身,在台中港務局前的空地擺滿西門子風機,整個台中港為離岸風力業者開闢了6個碼頭,這種風力發電奇景取代昔日水泥、麵粉進出港區,或是倉儲業林立的景象,為台中港區帶來新氣象。

我們在台中港區參觀了華城,由華城第3代少主許逸德總經理為我們做簡報,華城的配電盤、變壓器已是離岸風電輸配電力的重要供應商。我問他說,台灣從事輸配電的業者很多,為什麼華城跑得快?他說企業對政策認知的訊號不同。當小英總統宣布發展離岸風力發電時,有人遲疑看壞,有人卯足全力加碼前進,最後結果不大相同。他的這一席話,也讓我參透出這次離岸風力產業開啟,每一家公司的命運都不一樣。

各國加碼進駐 半導體產業外另有新局

在台北港,我看到渾身是勁的世紀鋼賴文祥董事長,賴董號稱台灣土狗,他說土狗鼻子最靈,哪裡有「好康」都知道。小英政府宣布發展離岸風電前,他已數度到歐洲考察,思考世紀鋼到底能做什麼?後來他決定跨入最龐大厚重的水下基礎及水下基樁的業務。他說水下基樁一座重達千噸,很難從國外進口,必須在台灣製造,於是他結合丹麥鈽錸特的力量,租下沒人看好的台北港,結果現在世紀鋼的進度領先中鋼投資的興達海洋基礎公司。

從大的戰略來看,中鋼過去是台灣鋼鐵業的巨霸,但這些年鋼價慘跌,中鋼一度陷入虧損,未來可能必須在離岸風電尋找第2春。除了興達海洋基礎公司,中鋼也投資中鋼光能及中能資源;虧損累累的台船,也積極在離岸風力發電尋找生路,轉投資台船防蝕科技公司、台船環海風電工程及福海風力發電,希望能從龐大虧損中得到重生。

這次考察,我看到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台灣最早進入離岸風電的先驅是上緯,投資規模最龐大的是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還投資了世紀離岸風電、台欣世紀風電、樺晟世紀、世紀樺欣風能、前端離岸風電設備製造,他從水下工程一直往上延伸到塔身,塔架及配電,看起來世紀鋼會成為台灣本土廠商發展離岸風電最具代表性的企業。

這家公司2017年股價只有9元,這次搭上離岸風力發電列車,股價飆升到141.5元,這個驚天股價大漲,市值拉升到275億元,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也是市場對賴董風險投資的熱烈回報;勇敢投向風電的華城也快速脫胎換骨。這一幕幕景象,如果不是用自己的雙腳走透透、雙眼目睹,很難想像這個才經歷4年的新產業創造的奇蹟。

沃旭能源已宣布未來會在台灣投資3800億元,丹麥哥本哈根也加強在台灣的布局,西門子、三菱重工維特斯等相繼進入台灣。而台灣在地供應鏈也逐漸成形,離岸風電加上太陽能很可能成為台灣新能源產業的雙創。如果上中下游連結度再加大,台灣除了在半導體產業外,可以增加一個新能源產業,在台灣經濟向前奔馳的路上,從離岸風電鋪陳出來的新產業,值得大家期待。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77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