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金融改革開放 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來源:金融時報
王一彤
金融改革開放歷來是兩會上的熱門議題,特別是在今年的複雜環境中,任務艱巨、目標繁多的宏觀經濟發展更需要金融鼎力支持,這需要繼續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現階段,金融改革開放的重點是什麼?中共中央、國務院最近發佈的《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指明了健全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支持制度、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等改革方向。推動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和完善治理、改革創業板並試點註冊制等金融改革內容,也寫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兩會上,金融界的代表委員們帶來了諸多有價值的金融改革見解,與上述改革開放大方向相呼應。
在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方面,代表委員們的建議多聚焦於「優環境」和「創工具」兩方面。可以說,對於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代表委員們的建議兼顧了頂層設計和微觀操作兩方面,有望提升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的有效性。
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有助於央行在制定實施貨幣政策、宏觀調控和化解金融風險上更好地發揮作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行長朱蘇榮建議,為適應經濟金融形勢的發展變化,急需對《中國人民銀行法》進行修訂完善。法制的完善有助於加快建立健全現代中央銀行制度。
在金融對外開放、人民幣國際化方面,我們看到了「蹄疾步穩,法治先行」的明確思路。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下一步,人民幣國際化將繼續以更好服務國際貿易和投融資為導向,人民銀行將堅持市場化原則,推動人民幣充分發揮全球公共物品的功能。
提升粵港澳大灣區、上海臨港等先行先試區域的金融開放水平,對於全局金融開放大有裨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金鵬輝建議,可在上海臨港等地探索建立金融法治試驗區,建立既契合我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金融法治體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建議,應儘快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促進條例,謀求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長期發展必須法治先行,而法治先行又要求法律制度的協同發展。
商業銀行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深化其體制改革不可放鬆。在這方面,我們既看到了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議,也看到了改革中小銀行的針對性對策。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郭新明建議,推動銀行業現代化應全面系統修訂《商業銀行法》,此外,應呵護民營銀行發展,構建和維護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從而填補大型金融機構無力顧及的市場。
資本市場改革關乎現代金融體系的健全和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在這方面,不少代表委員建言獻策,提出了加快推進區域性股權市場改革創新發展、在將註冊制改革推廣至存量市場中加大刑法制度供給等多項建議。這些都有助於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金融改革開放不僅是「國是」,也關係著金融投資者、消費者和萬千企業的切身利益與發展。我們期待,兩會代表委員們這些直擊金融改革開放的熱點、「痛點」和難點的建議,能夠匯聚成智慧力量,促進金融改革開放走向更寬廣的明天,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