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美國房地產 (47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大紀元2020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丹報導)房地產公司Property Shark在25日發布7月份紐約市住宅交易報告,指出經歷了上半年的動盪之後,目前處於第四階段重新開放的紐約市,7月份的住宅交易市場是自3月份以來銷售最強勁的,銷售量比6月增長了40%(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3%)。在房價上,曼哈頓、皇后區和布碌崙的房價中位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均下降。

皇后區房價中位數首次出現同比下跌,7月份下跌了10%;今年以來曼哈頓的房價中位數為106.5萬美元,比2019年下降了15%。布碌崙的中位數同比下降9%,幾乎抹去了年初至今的漲幅;布朗士房價漲幅最高,7月份房價中位數同比上漲了7%。

今年3月份疫情開始前銷售活動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5%,但到月底疫情爆發後,同比下降了36%。隨後,銷售活動在4月份觸底——只有1549筆交易,同比下降61%;5月份銷售量繼續下降,創下1337筆交易的新低,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2%。

6月份,房市有所起色,當月的住宅銷售為1,670套,同比降幅為41%。7月份房地產交易量上升,比6月增40%,在四個行政區共完成了2,343筆交易,同比僅下降33%。

瘟疫開始後至6月,紐約市的房地產價格仍堅挺,售價中位數也穩步高於去年同期,但這種趨勢在6月份開始轉變,7月份徹底逆轉。

具體來說,3月和4月的房價同比上漲了5%。5月份的房價也跟上了這一趨勢,中位數為70.5萬美元,較2019年5月份上漲了4%。6月整體銷售價格中位數推高至71.77萬美元。然而7月份的情況卻截然不同,房價中位數為68萬美元,是自3月以來的最低中位數,同比也下降了13%(2019年7月中位數為78萬)。

曼哈頓房市受創最嚴重

今年上半年,曼哈頓住宅市場是紐約市受創最嚴重的,共售出3775套住宅,售價中位數為105萬美元,銷售量同比下降31%,房價中位數下降了13%。儘管整個第二季度其它三個區的房價走勢依然強勁,但曼哈頓是個例外。

皇后區平穩

但皇后區似乎以最平靜的方式渡過了危機。2020年上半年,該區銷售量同比下降22%,但其中位數銷售價格上漲了10%,為四個行政區中漲價幅度最大的。4月雖然銷售量同比減少58%,但房價中位數躍升了19%,達到年初至今的高位63萬美元,緊隨其後的是6月的61.9萬美元。

布碌崙銷量與房價均下降

布碌崙年初至今的銷售活動同比下降24%,7月份的交易量也沒有像布朗士、皇后區、曼哈頓那樣有起色,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1%,7月份的房價中位數為74.25萬元,同比下降9%。

責任編輯:沁蓮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20年08月25日訊】(記者林霏報導)據埃德蒙頓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稱,儘管人們仍然對中共肺炎的大流行感到擔憂,但今年夏天愛城及周邊地區的房市火爆。

瘟疫大流行開始的幾個月,房屋銷量銳減,從三月到四月,減幅超過35%。但隨後反彈,銷量持續增長。

與4月份相比,5月的房屋銷量猛增了54%以上,6月持續上漲,超過77%。 7月銷量保持穩定,略有增長,而民宅銷量同比增長了近14%。

據Global News報導,愛城的房屋銷售速度也比去年快。獨立屋的平均售出時間為49天,比去年同期快了8天。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頂級按揭貸款顧問考希克(Reema Kaushik)表示, 「三月份疫情大流行開始時,我們感到非常擔憂,以為人們會不敢買房。」但相反的是,她比以往更忙。

「我認為最大的原因之一是每個借貸方所提供的有競爭力的利率。我們從未見過如此優惠的利率。」 考希克說。

她還指出,加拿大按揭及住房公司為吸引買家提供了新的激勵計劃,即為那些夠資格標準的首次購房者,提供5%~10%房產價值的貸款,這樣買家無需擔心大額的首付。

新建房屋的按揭是考希克的專長。她表示,一位建築商合作夥伴曾告訴她,他們的現有房源已經售空。

YEG Pro 經紀人鮑登(Reanna Bowden)表示,今年夏天異常的忙,幫助客戶找房、看房,每天不間斷工作長達16個小時。

她說:「我在埃德蒙頓做房地產經紀人已有15年了,迄今為止,這是我見過的最繁忙的6、7月份。」

鮑登認為,由於疫情影響,造成就業的不確定性,春季時買方購房舉棋不定,到了6、7月份,買家們做出了決策,因而出現了房市的火爆現象。

她建議那些有意購房者,快速行動,不要拖太久。

責任編輯:趙明月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8/25/n12356779.ht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8月25日訊】投資移民中共貪官完成「美國夢」的一個捷徑。在美國投資移民申請人中,中國人佔絕大多數。然而,這個移民捷徑也充滿騙局,令不少中共官員美國綠卡夢碎

根據美國聯邦政府數據,過去十年來,每年至少有75%的EB-5投資移民綠卡發給了中國公民。自由亞洲電臺報導,這種在美國投資一定金額並創造就業機會的移民途徑,在中國十分熱門,尤其在中共官場。

在美執業的郭進律師透露,投資移民已成為中共貪官污吏轉移錢財的手段,「不能說99%,但絕大多數都是這些貪官污吏。」

「中國的有錢人利用這樣的渠道,轉移他們的財富,轉移他們的後代。」郭進表示。

為防止投資移民存在洗錢和欺詐,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制定了多項措施,如提高對申請人的要求,讓確認資金來源的文件與手續更加複雜,與國家安全局進行暗訪、背景調查,以及和證券交易委員會聯合發布了一份投資者警報,以向潛在投資者提供與EB-5投資相關注意事項。

值得一提的是,EB-5投資移民雖然是獲得美國綠卡的捷徑,其中也有欺詐的風險。美國線上雜誌《The Wire》8月23日報導稱,有中國投資者投資美國房地產項目,被開發商和中介、中美兩國的欺詐者騙取資金。

美國移民律師陳威宇表示,許多中國籍申請人對美國房產投資的項目並不熟悉,甚至只能「跨海」進行投資,或是透過中介、律師推薦,結果被騙。

「EB-5很大部分的詐騙都是在美國這一塊,很多區域中心謊稱他的是正當計畫,很多(中國)大陸投資人把錢投入進來以後,最後這些建商、區域中心把錢拿去轉售做自己的事情……最後造成EB-5申請人沒有辦法拿到綠卡,相當於他們投入金錢(的計畫)根本沒有存在過。」

2017年華裔律師陳瑩瑩被控投資綠卡詐欺,根據美國司法部文件,陳瑩瑩涉案金額高達5000萬美元,大約一百名投資者的資金被騙。

2018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起訴加州華人移民律師陳丹虹和她的丈夫投資移民欺詐,根據法庭文件,他們在15年間騙取投資者1200萬美元。

此外,中共濫用EB-5投資移民簽證的情況,也讓一些美國議員表示擔憂。「過去幾年,我看到了這個被曲解、降級的項目在出售,我們出售國籍給某些人。」參議員葛萊斯里(Chuck Grassley)批評說。

今年6月15日,美國共和黨籍眾議員雷申塔勒(Guy Reschenthaler)和喬丹(Rep.Jim Jordan),要求聯邦政府問責辦公室(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對中共濫用EB-5投資移民簽證的程度進行審查。

這些議員在給問責辦公室的信中寫道:「儘管EB-5項目在刺激資本投資、創造就業機會方面的貢獻值得稱讚,但近年來,很明顯中共可能在濫用這項政策,以使其成員獲得美國永久居留權。」

喬丹是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地位最高的共和黨議員,他說,從2012年到2018年每年的近萬個EB-5簽證中,有80%都流向了中國大陸出生的投資者。

(記者羅婷婷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https://www.ntdtv.com/b5/2020/08/25/a102925744.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年前,一般的房地產專業人員對曼哈頓的未來房市都持悲觀態度。隨著新冠狀病毒的肆虐以及中美外交、貿易各方面關係的惡化,過去六個月來,曼哈頓房市的衰退現象非常明顯,本文謹提出以下兩個現實的例證向讀者介紹曼哈頓區房地產的現狀:

房租驟降收入要求放寬

唐先生是紐約大學(NYU)三年級學生。一年級的時候住校,每個月宿舍費是1450元;第二年他搬離宿舍,住在離學校五條街的曼哈頓東城,租下六樓的兩睡房公寓。四位同學一起合租,每人每個月1200元。這套公寓沒有學校宿舍的很多限制,唐先生和他的同學喜歡住在這裡。

2020年8月,唐先生的幾位室友到市場上去尋找更好,更便宜的住處。才找了兩天,他們便在距離他們住處兩條街的地方,找到一套兩睡房的公寓,租金3600元一個月。這套公寓在二樓,比他們現租的公寓還要大,住進五個學生不成問題。平均每位室友每個月只要負擔720元,只及他們現在租金的60%。這套公寓距離紐約大學還比他們現住的公寓還要近一條街。

發現了這套便宜的好公寓之後,同學們便到管理公司提出申請。管理公司要求他們的父母證明,父母的收入至少有公寓每個月租金的30倍,也就是要有10萬8000元。去年當他們申請現住這套公寓的時候,管理公司要求他們的父母必須提出房租40倍的收入;也就是說,今年管理公司對家長收入的要求降低25%。

同學們都很高興,大家聚在一起討論為甚麽租金會有這麽大的變化,結論是這得「感謝」川普驅逐外國學生、美國大學減收或拒收外國學生、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以及中美外交關係降級。這些混亂的經濟和政治因素至少為曼哈頓的學生們做了了一件好事--降低租金。

300萬屋比兩年前跌40%

呂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建築材料商,他在紐約市開木材行超過30年,華人開發商都認識他。他的木材行由幾位任職20多年的員工管理,收入非常穩定。他自己大部分時間都在國外,去年有半年待在上海,另外四個月待在義大利,兩個月待在加拿大。他在紐約市的時候,便住在納蘇郡的大頸市(Great Neck)。五年前他住在長島東邊的蘇佛克郡(Suffolk County),因為公司在法拉盛。每天單程都要花一個半小時通勤。為了上班方便,他便搬到紐約市東北邊進入長島的第一個城鎮─大頸市,每天省了他兩個小時的通勤時間。今年已經55歲的他,想退休的時候搬到曼哈頓,因為他認為曼哈頓是商業行為最頻繁,交通最方便的地方。

今年初他從加拿大回美國,就開始注意曼哈頓的地產,尤其是上東城共有公寓的走向。有一棟13層公寓在60多街靠東河的地方,其中有三個單位要出售,每一個單位大約有2400平方呎。呂先生的兒子是房地產經紀,他查了這三個單位的資料,發現兩年前其中一棟公寓賣出的價格是328萬元。去年有人出價要280萬元要買,但是契約沒簽成。現在屋主要價240萬元,在市場上掛牌四個多月還是賣不掉。呂先生有把握可以用220萬元把它買下來,只是呂先生發現同一棟樓另外兩家要價也差不多,也都是掛牌超過四個月,還沒有一家賣掉。

呂先生等了一個月,發現附近的幾棟大樓有一些公寓也被推上市出售。他得到一個結論,曼哈頓的房市還沒跌到底,他還願意等一等。根據他和經紀人兒子討論的結果,他認為曼哈頓房市不斷崩跌的原因,除了中資停止注入,中國投資人沒辦法來美投資、已投資的中國人撤資以及新冠肺炎帶來的不景氣之外,還有一個因素便是曼哈頓公寓的維持費太高。比如說以上談到的這棟13層樓公寓,每個月每單位的維持費超過3400元,如果出租,空置幾個月便損失上萬元。來曼哈頓做生意、讀書的人越來越少,房租大幅下調,投資人很難維持曼哈頓的豪華公寓。

本案啟示:

1. 在美國房地產是貨品的一種,跟隨著市場的狀況,價格起起落落;不比中國或台灣的房地產只漲不跌。根據筆者的觀察,曼哈頓的豪華公寓價格崩跌的原因如下:

過去五年來曼哈頓的房地產已經被外資超級泡沫化,跌價是必然的趨勢;

美國經濟不好,能夠負擔豪宅的價格以及維持費的人減少;

中國的國進民退政策,使富豪喪失財富的控制力;

中國控制外匯,有錢的私人也很難把錢匯到美國;

中美關係的惡化使很多中國的投資人選擇賣出曼哈頓的投資;

房客的流失使租金大幅下調,影響出租公寓樓的價格;

新冠病毒所帶來的經濟衰退,使得很多豪華公寓的所有人不得不賣出他們的公寓;

新冠病毒所帶來的在家工作的風潮,讓很多人認識到藉著現有的科技在家裡也可以處理很多業務,住到離公司很近的曼哈頓上班不再那麼必須。那何不賣掉曼哈頓的豪華公寓,到土地比較寬廣的鄰近市鎮,只要花上百萬便可以享受到曼哈頓豪華公寓所不能提供的舒適住家。

2. 和曼哈頓相比,長島的豪宅的價格不但不降反而些微上升,可以印證筆者認為有些曼哈頓的屋主或一般的投資人願意把錢花在郊外的豪宅上,也不願意花在曼哈頓的豪華公寓上的趨勢。(作者為紐約執業律師)

https://www.worldjournal.com/7099622/article-%E5%9C%B0%E7%94%A2%E8%BF%B7%E6%80%9D-%E6%9B%BC%E5%93%88%E9%A0%93%E6%88%BF%E5%83%B9%E3%80%81%E7%A7%9F%E9%87%91-%E6%8C%81%E7%BA%8C%E6%8E%A2%E5%BA%95/?ref=%E5%91%A8%E5%88%8A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概況

波士頓的西端(West End)和北端(North End)都在查爾斯河以南波士頓的北部,兩者基本以93號高速公路為分界綫,西邊部份稱爲西端,東邊部分稱爲北端。兩塊社區毗鄰而居,面積也相近,然而社區環境大不相同。2010年人口普查時,北端居民逾萬,西端居民只有四千出頭。在北端人們可以走街串巷,享受多樣的意大利美食和濃濃的旅遊、商業氛圍,觀賞隨處可見的百年、甚至幾百年歷史的樓宇建築;而西端,除了麻省總醫院MGH龐大的建築群落、隨處可見的商業高樓和幾座高聳的居民公寓大樓,能夠讓人們流連回味的似乎不多。

交通

北端西端境内基本都沒設地鐵站,但兩個社區邊緣都有多個地鐵站可以選擇,例如北站(North Station)和Haymarket站,而且因爲社區面積都不大、不足半個平方英哩,地鐵站一般都在步行範圍内。此外,還有93號高速公路及多座大橋將這裏與劍橋和查爾斯城等内陸相連,可謂交通方便。

社區

北端公園一景。(作者提供)
北端聯排屋。(作者提供)
隨處可見的北端街邊飯店。(作者提供)

北端】被認爲是波士頓歷史最久的居民區,十七世紀三十年代即有移民遷入。十八世紀北端曾一度繁榮,1723年建立的波士頓倖存的最古老的教堂,Old North Church,就在北端。十九世紀北端經歷了大規模的商業建設,然而擁擠的社區生活條件卻變得惡劣,比較富裕的居民開始遷入臨近的燈塔山等社區。1849年的霍亂和1918的西班牙大流感都曾對對北端造成重創,但從十九世紀後期,北端一些慈善機構組織起來培訓本地居民掌握工作技能,人們也開始建造四、五層高的磚房,代替破舊的木房。市政府也建造了公園、海灘、遊樂園和Copp’s Hill Terrace等供居民休閑之地。幾百年來,一路磕磕絆絆的走過來的北端社區,雖幾興幾衰,但難得的是大多記載著歷史的樓宇、建築保留下來,包括1680年建造的Paul Revere House,因此漫步在北端居民區中,仍會有濃濃的歷史感,北端一直是波士頓熱點旅遊地之一。

位於西端的First Harrison Gray Otis House,波士頓現存的最早townhouse。(作者提供)
西端的Coop公寓。(作者提供)

西端】的發展早期是由於鄰居北端日益擁擠,不少富裕人士開始入住西端。西端不少豪宅都是這個時期建成的,包括位於Cambridge街141號的First Harrison Gray Otis House,這是目前波士頓尚存的歷史最久的townhouse,建於1795年。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期,西端湧入大量移民,人口曾達到2萬3千人。然而二十世紀中期,西端被認爲是貧窮、髒亂之地,並擁有衆多不符合建築標準的樓宇,雖有衆多當地居民反對,但是城市重建計劃依然在西端得以實施,46畝社區建築夷爲平地,曾容納2,700個家庭的社區被五座公寓大樓替代。這給很多居民帶來内心傷痛,因爲他們無力再回到這個社區,這為波士頓重建項目帶來負面影響,2015年,波士頓再發展署(Bosto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主任公開就重建項目對社區的損毀表示道歉。

北端海景房。(作者提供)

海景房】(Waterfront)從每年百餘套的銷量來講,規模已足夠稱之爲一個社區了。雖然波士頓多地都有海景房,但波士頓地產界所指的海景房區域,一般是指沿北端和金融區海岸綫附近、海景房比較集中的地段,比如Commercial街、Atlantic大道兩側以及與其臨近的衆多碼頭(Battery Wharf、Union Wharf 、Commercial Wharf 和Rowes Wharf等)附近的地段。海景房都距離海邊不遠,但不同海景房室内所能看到的「海景」差異很大,這會反應在價格中。

波士頓北站。(作者提供)

北站】(North Station)和波士頓南站遙相呼應,是波士頓北部一個大型火車站臺,有來自麻州北部的四條火車綫路以此為終點,並通過地下走道連接綠綫和橙綫地鐵。北站樓上直接是新英格蘭最大娛樂和競技場TD Garden,而北站不遠處的Lovejoy碼頭,是麻州著名的查爾斯河的源頭所在,這裏2017年新建的水邊公寓大樓,平均呎價在千元。

Bulfinch三角歷史區】可能是西端留下的唯一一塊歷史建築保留完好的區段,這些基本是夾在Causeway街、北華盛頓街和Merrimac街三角區之間的商業樓宇群是由波士頓著名設計師Charles Bulfinch設計,主要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至二十世紀早期之間建造,建築風格基本是Renaissance Revival,這一地段已在1986年列入「國家史蹟名錄(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中。

Paul Revere曾經的居所。(作者提供)

Paul Revere雕像和房子】Paul Revere在美國是位家喻戶曉的人物,美國獨立戰爭在麻州勒星頓鎮打響第一槍之前的那個午夜。Paul騎馬連夜趕往勒星頓,通知那裏的民兵們,英軍正在前來。Paul Revere曾經的居所Paul Revere House也是北端著名景點之一,這是波士頓尚存的歷史最久的獨棟屋,約1680年代建造。


北端和西端的庫存都較小,北端每年出售不足百套,西端則不足50套。北端和西端的公寓在09至19年十年中,平均呎價分別增長了61.6%和59.5%,北端多家庭屋平均呎價在這十年間則增長了145%。地產情況

北端和西端新建樓宇很少,北端三分之二以上的公寓建造年代在1920年之前,而西端大多公寓是城市重建期間所成,建造年代在1964至1967年之間。西端目前公寓的平均呎價是$600出頭,約是其南部鄰居燈塔山(Beacon Hill)公寓平均呎價的一半,北端目前所售公寓的平均呎價近$900。

無論是北端或是西端,約80%的公寓面積都在千呎以下,基本所有出售公寓都在1,300呎(西端)或2,000呎(北端)以下,兩塊社區公寓售價跨度都不大,西端公寓售價在幾十萬至百萬之間,北端這兩年最高售價也沒超過150萬,見不到如其鄰居燈塔山那般幾百萬甚至千萬以上的奢華公寓。北端不少公寓樓有樓頂陽臺,居民可以享受波士頓海灣美景,也是擁擠城市中對空間的一種絕妙拓展。
北端每年都會有幾套價值不菲的多家庭屋出售,這一點比較像其近鄰燈塔山,如2019年這裏710萬美元售出一棟有11個單位的多家庭屋。2016年售出一套8單位的年租金毛收入近36萬的多家庭屋。

2017年西端建成一座有183個單位Co-op合作公寓,合作公寓在波士頓比較少見,在紐約市尤其是紐約曼哈頓則是非常普遍。這類公寓和共有公寓Condo有所不同。Co-op擁有者不具有產權deed,而是股份Share,貸款時可供選擇的銀行或lender比Condo要有所局限,另外Coop的維護費一般要高過Condo,因爲其中除大樓管理費外,Co-op大樓的貸款、地稅等也會按公寓share的比例包含在維護費中。

*以下是北端、西端以及波士頓海景房地段2019年和2020年相應時期(5月18日至8月18日)公寓銷售情況比較, 助您瞭解當下該地段的市場行情:

(大紀元製表)

同樣期間(5月18日至8月18日)出租情況比較:

(大紀元製表)

*本文地產銷售數據源自麻州MLS

關於西端、北端和海景房圖片,請上大紀元網站(Epochtimes.com)搜索【彥平話地產】。

======================
麻州執照地產經紀Jane Qi
THE Metro Realty
YanPingRealty99@gmail.com。◇

責任編輯:馮文鸞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8/21/n12348595.ht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疫情初期選擇觀望的買家和賣家近期重回市場,使得大華府都會區的房地產市場在7月強勁回升,房屋中位價達到十年新高,同時也有更多賣家掛房出售;有房地產業者表示,新冠疫情可能最終幫到本地房地產市場。

售房服務商Bright MLS的首席營銷官芬尼根(Chris Finnegan)指出,現階段遠程辦公盛行,「住得離公司更近、通勤時間更少」的觀點就不像以往那般吃香;另一方面,年輕家庭購房時也有意尋找方便小孩在家上課的大空間房產,城市居民則希望有自己的戶外活動空間,這些需求反讓華府郊區的房產市場更熱。

芬尼根舉例,華府近郊的北維州費郡、阿靈頓郡以及馬州蒙郡,7月待售房產交易量均比去年同期有兩位數增長,馬州喬治王子郡在7月售出的房屋中位價也比去年同期增長近7%。

不過華府本身的房地產市場也依舊強勁,7月待售房產交易量達到十年新高,比去年夏天增長17%,房屋中位售價也創下十年新高,達64萬元。

芬尼根說,華府房地產市場有其經久不衰的獨特性,一直也是買家的頭號購房目的地,本地坐擁聯邦政府的優勢也意味著華府總會在買家的購房願望清單上。

華府房產經紀施莫諾(Sandy Shimono)表示,過去三個月來,華府最熱門的房產價位在40萬到65萬,在房價較高的華府都會區,這類房產屬於「入門」房 ,「許多人厭倦了租房,而這些可負擔的價格讓購房成了可實現的目標」。

Bright MLS預計,大華府房市的強勁走勢還將持續到秋天,屆時不但貸款利率低,還有更多賣家掛出房產,也能緩解待售房屋不多的緊張。

https://tw.news.yahoo.com/%E5%B8%82%E5%A0%B4%E5%9B%9E%E6%9A%96-%E5%A4%A7%E8%8F%AF%E5%BA%9C%E6%88%BF%E5%83%B9%E8%A1%9D%E5%8D%81%E5%B9%B4%E6%96%B0%E9%AB%98-220000722.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房貸機構房地美(Freddie Mac)發表最新數據,房貸市場主流30年期固定利率房貸(Fixed-Rate Mortgage)平均利率降至2.98%,再創1971年開始統計以來新低,並且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來,連續第3週,今(2020)年第7度創下歷史新低。

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公布的美國5月成屋銷售(Existing-Home Sale)較4月下跌9.7%,而4月跌幅為17.8%。專家表示,房貸利率走低雖有助於房市升溫,但疫情仍對美國房市造成負面的影響。

此波疫情大流行重創全球金融市場,美國公債殖利率創下歷史新低,而30年房貸利率通常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正向連動。房地美的數據顯示,1980年代初期,在聯準會(Fed)升息以對抗通膨時,30年期抵押貸款利率峰值高達18%,今年初美國30年期房貸的平均利率則來到3.72%,而去年同期為3.81%。

經濟學家則表示,儘管近期因放款機構結清積壓的再融資後,有餘力可以處理申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30年期房貸利率之間的差距因此有所縮小,但是放款機構依然維持嚴格的放款標準,即使民眾因為房貸利率再創新低而增加購屋意願,近期的申貸案件數不增反減。

所以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30年期房貸利率之間利差仍比平常大,顯然利率還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

房地美則認為,30年期固定利率房貸續創新低,顯示過去幾週消費支出下滑,採購活動縮手,已讓經濟復甦腳步再次停止。從房貸利率下滑,可看出投資人對新冠肺炎病例暴增的反應,和聯準會(Fed)對經濟復甦延緩的擔憂。

IMF示警 全球經濟尚未走出困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出現空前衰退,目前雖有回升,但第2波疫情恐引發更大衝擊。

她表示,為遏止疫情和減輕經濟衝擊的財政成本,已經加重原先就相當高的債務水準,但是,現在就要撤除安全網還為時過早,「我們還沒有走出困境。」

IMF在6月更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下修4月公布的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從原先的萎縮3%,調整為萎縮4.9%,同時預期2021年的復甦將更緩慢。

最新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不動產投資在2020上半年銳減33%。根據房地產經紀商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所做的報告,亞太地區不動產投資受創最深,投資額與去年同期相比驟降45%,主要因為亞太地區首先爆發疫情。美洲房地產投資則銳減36%,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亦大幅下滑19%。

該報告亦顯示,因全球各地封鎖措施導致觀光業重創,旅館投資於上半年遽減59%,商業不動產投資也急縮41%,唯工業和住宅不動產投資情況較佳。

5G建設國產化
網通大廠搶食百億商機

我國政府力推5G網路基礎建設國產化,研擬「推動5G發展計劃」4年方案,期盼電信業者自2023年起至2024年,每年網路設備採購有4成來自國內網通廠商,預料中磊、明泰、正文、亞旭、智易等國內網通廠有機會搶食百億元商機。

行政院及各部會正研擬新的5G產業政策,2021年起投入約500億元,加速台灣5G網路基礎建設、偏鄉5G建設、5G場域、5G應用發展等。

行政院「推動5G發展計劃」的政策目標之一,是希望在補助電信業者加速5G網路基礎建設的同時,可以推動5G網路國產化,以促進國內電信設備產業的發展。

2020年是5G商轉元年,但除了中國,歐美市場的5G網路建設計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度延後。不過,5G建設攸關各國數位科技競爭力,預期疫情趨緩後,各國都將趕進度,網通廠5G相關產品可望從2021年開始大量出貨。

上櫃債券ETF績效亮眼

台灣投資人瘋債券ETF,其績效也沒讓投資人失望。至2020年7月14日止,94檔掛牌債券ETF今年來平均報酬達7.4%,其中21檔美國公債ETF平均報酬更達15.3%,表現最出色。

此外,醫療製藥產業債券ETF受惠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今年來平均報酬達11.9%,表現也相當亮眼。

櫃買中心的資料顯示,債券ETF的投資人數已突破5萬人,較2019年底增加1萬餘人,自然人買賣金額更較去年同期成長4倍餘,櫃買中心為了達到債券ETF散戶化投資的目標,亦推出多項獎勵活動,鼓勵投資大眾積極參與。

宣告利率未降
美元保單續夯

7月1日起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國內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卻不降反升,下半年占新契約保費比重恐破60%。壽險業者分析,美元傳統保單下半年挑大樑有3大原因,一是美元保單不須避險、不會增加投資負擔;二是美元保單利率高,是目前唯一賣得動的傳統保單;三則因台幣強勢,保戶投保意願升高。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2020年8月號《Money錢》

 

https://tw.news.yahoo.com/8%E6%9C%88%E6%83%85%E5%A0%B1%E7%AB%99-%E6%88%BF%E8%B2%B8%E5%88%A9%E7%8E%87%E8%B7%8C%E7%A0%B43-%E7%BE%8E%E5%9C%8B%E6%88%BF%E5%B8%82%E8%B2%B7%E6%B0%A3%E4%BB%8D%E4%B8%8D%E4%BD%B3-030800040.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紐約因疫情封市期間,房屋銷售十分低迷。(美聯社)紐約因疫情封市期間,房屋銷售十分低迷。(美聯社)
疫情衝擊紐約租屋市場,商業房產受衝擊尤其嚴重。(美聯社)疫情衝擊紐約租屋市場,商業房產受衝擊尤其嚴重。(美聯社)
 

紐約房地產已經復工,雖然全美新冠病例仍一路狂奔,屢創新高,但紐約州在疫情控制方面表現良好,確診病例持續下降,這為紐約經濟全面恢復奠定基礎。為此,紐約房地產界也傳出房市復甦的信號,在7月第一個周末,紐約皇后區華人居住區Bayside的一個Open House(房產公展),約有近30組買家戴著口罩在門外排起長龍,準備入屋看房。不少地產經紀回饋,復工以來他們非常忙碌,買家紛紛出動,壓制三個多月的購房能量集中爆發。難道紐約房市這麼快就復甦了?

疫情影響現場看房,也影響房屋銷售。(美聯社)疫情影響現場看房,也影響房屋銷售。(美聯社)

 

目前有關疫情後紐約房市表現的具體資料尚未出籠,但不妨礙我們對未來紐約房地產走向或趨勢做一個分析。

•進入另一個「下行」周期?

紐約上一個下行周期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房市經過了三年的下滑,到了2011年跌至谷底,從2012年開始反彈,直到2017年又達到一個高峰。從2017年底開始,紐約又進入一個房市的調整期,這一波的房市下滑並非外在因素導致,主要還是房地產市場的自我調節,也就是供需失衡造成的,由於市場上房源量過剩,導致市場需要更多時間消化庫存,導致價格下調。

一般來說,紐約房地產市場會經過一個7-8年的上漲,之後會出現2-3年的回檔,本來這一波的房市走低,已經在2020年開年結束,房市已經出現回暖和反彈的跡象,但3月底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正面襲擊紐約,使得紐約房市上升的勢頭被遏制住。

如今紐約房地產剛復工不久,這期間房地產市場的活絡現象,並非說明房市已經全面復甦或恢復正常。從商業地產和租賃市場來說,形勢不容樂觀。像Google、Amazon、Facebook、New York Times等公司繼續延長在家工作政策,導致辦公室租賃需求大減,像WeWork這樣的共用辦公概念的公司多數面臨財務危機的狀況。以年輕人為主的租賃市場,同樣面臨困境,大批年輕人和留學生在疫情期間,或回父母家中或回母國避疫,使得退租案件倍增,租房空置率大幅升高。

 

許多紐約租戶提前退約,使租屋市場陷於低迷。(美聯社)許多紐約租戶提前退約,使租屋市場陷於低迷。(美聯社)

 

疫情後房市的小型回暖,主要表現在買賣市場。截至到7月的第一周,紐約市房產簽約數比3月底上升了41%,上市房源數也上升了57%。但目前出來看房的買家多數是疫情前已經準備入市的買家,只是疫情期間這股購買能量被凍結,現在短時間內集中爆發釋放,同時市場上也彌漫著一股抄底撿漏的氛圍,當這一波能量釋放之後,紐約房市會進入一段冷靜觀察期,此時疫情對經濟的破壞力和後果才會徹底呈現出來,到時且看紐約房市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強。

•不利和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1. 一旦紐約疫情出現反覆或反彈,將再次阻礙經濟的恢復,這種二次打擊將甚於此前。未來紐約疫情控制的重點將放在輸入性病例的嚴防上。

2. 據紐約時報報導,紐約市在疫情過後將有20%的人失業,失業率將是經濟和房市的懸頂之劍,高失業率將導致購買力極具下降,不排除市場會有法拍屋的出現。

有利因素:

1. 紐約房市是否具有較強抗壓性?紐約是一個經受過考驗的城市,近20年間,紐約經受過九一一恐怖襲擊、金融危機、珊迪颶風等一系列打擊,但紐約市的恢復能力都快於其他城市。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中,紐約房市遭遇正面衝擊,在全美不少城市房價大跌近40-50%的時候,紐約房價最多下跌25%,而且是第一個反彈復甦的城市。

2. 紐約客也是一群充滿智慧的人群,多數紐約人對紐約未來充滿信心,不排除目前入市的買家中有一批是看好紐約房產的長期投資價值的。

•現在是入市的好時機?

對剛需的買家來講,目前是一個入市好時機。利率低、議價空間大,尤其選擇開發商新樓時,能得到較大讓利機會。在疫情期間,損失較大的是一批在建住宅專案,全面停工造成開發商面臨很大資金壓力,為此不少開發商直接給出比以往更高的折扣,像紐約網紅樓盤「曼哈頓廣場一號」承諾給予特殊期限內簽約的買家10-20%的折扣。但作為不是剛需的買家和投資人可以再觀望一段時間,房市要到下半年才會比較明朗化。

近期紐約的相關法規和民權運動是否對房市造成影響?

1. 去年通過的新豪宅稅、新房產交易稅、新租客保護法等一系列新法對紐約房地產市場帶來很大衝擊,投資人和房東普遍認為,紐約房市不再是一個友善或鼓勵投資的城市,這對房市作為自由市場來講是個很大的阻礙。

2. 民權運動導致極左思潮氾濫,NYPD成為攻擊對象,消減警力開支和員警裁員,將使得紐約市安全性大大降低。這一個多月以來,紐約的治安案件飆升了300%,一個城市的安全性是對個人資產的最大保障,如果治安繼續惡化將使得大量資金外流和富有階層的離開。

紐約華人社區的房地產市場有什麼不同?

主流市場的資料無法反映華人社區房市的實際狀況,換句話說,華人社區房地產有自己的小氣候。紐約幾個華人居住熱點社區,如皇后區的Flushing、 Elmhurst ,布魯克林區的8 Avenue、Bensonhurst近幾年房價始終穩步增長,房價波動不如主流市場那麼明顯。主要原因是,華人家庭的經濟狀況相對穩定,普遍對房產更加保護和重視,而且華人社區房產80%都是在華人間交易,使得華人社區房產較少有大起大落的情形出現。

華人社區的房產更多是自住需求,購買者大多為第一代移民。未來華人社區房地產是否持續穩定,取決於華人人數是否保持正向流入。

由於當前華人社區房產普遍價格偏高,但租金水準反而低於城市平均水準,因此並非投資的最佳選擇。

紐約華人正在開闢新的華人社區,由於傳統華人社區房產趨於飽和,近年許多華人已向非傳統華人社區轉移,尤其以上述華人聚居區周邊社區輻射,像近年的Corona、Woodside、Ozone Park、Marine Park以及史丹唐島,都成為華人新的移居點。

(作者為美國中文電視《安家美國》主持人dongchen@sinovision.net,熟諳大紐約地區的房產開發脈絡,並幫助眾多華人實現置業美國安家紐約的夢想)

(本欄由美國地產學校講師合作提供。歡迎讀者每星期天下午1:30pm(美東時間)參與線上公開課程www.iTraining.NYC)https://www.worldjournal.com/7083389/article-%E5%9C%B0%E7%94%A2%E6%8A%95%E8%B3%87%EF%BD%9C%E7%96%AB%E6%83%85%E7%A9%A9-%E7%B4%90%E7%B4%84%E6%88%BF%E5%B8%82%E5%BE%A9%E7%94%A6%EF%BC%9F/?ref=%E5%91%A8%E5%88%8A_%E5%91%A8%E5%88%8A%E6%96%87%E7%AB%A0%E7%B8%BD%E8%A6%BD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國外人士已逐步減少購買美國房產,專家認為疫情爆發後只會再降低其赴美置產意願。

全美不動產經紀人協會(NAR)指出,迄3月底止的12個月,國外人士在美國購買成屋量年跌16%至約15.4萬戶,購買戶數創2011年來最低並連續三年減少。

至於購買總金額僅740億美元,低於一年前779億美元,較兩年前1,210億美元更低。

NAR報告的國外人士身份定義,是生活在美國以外地區買家,和在美國居住外國人。

中國大陸再次成為美國住宅最大國外買家,這段期間購買約1萬8,400戶成屋,總金額115億美元。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和哥倫比亞跟中國同列前五大國外買家。

在前五大國家裡,僅中國在2019年到2020年間購買戶數與金額均下跌。NAR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認為,這跟中國政府不斷限制國民把錢匯到海外有關。

中美貿易衝突持續,美國進一步限制對中國人發簽證,加上中國2月爆發疫情,經濟前景不明和旅遊禁令,中國買家被迫取消原定交易。儘管如此,中國仍是美國不動產最大買家。

但NAR報告僅涵蓋去年4月到今年3月,尚未完全反映疫情對國外人士購買美國房產的影響。

美國成疫情重災區和許多國家實施旅遊禁令,肯定嚴重抑制國外人士在美置產意願。因為大部份人買房子都要親自看過才下決定。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紐約市3月和4月開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讓數十萬計居民逃離而衝擊曼哈頓房市,不僅7月待租的空置公寓戶數創新高,租金亦創九年來最大跌幅。

紐約不動產估價公司米勒薩姆爾(Miller Samuel)與房仲業者Douglas Elliman報告指出,曼哈頓7月待租空置公寓達1萬3,117個單位,是14年前開始追蹤以來最高,是去年同期逾兩倍。

整體已簽約的新租約年跌23%,但精華地段上東城下跌39%為曼哈頓各區跌幅最大。

7月租金中位數年跌10%創九年來最大跌幅。房東紛紛調降租金吸引租客。以一年租約計算,平調降幅相當於減少1.7個月租金。

房仲指去年房東姿態相當高,但現在待租空置單位愈來愈多,大環境變成有利租客。

紐約市解除封鎖措施後,7月和8月又是每年出租市場最熱鬧月份,因為家庭開始為暑假結束後安排小孩上學事宜,因此房東與房仲開始積極找租客,希望景氣能好起來。

但7月數據顯示出租市場低迷,8月初以來景氣仍然好不起來,房仲認為曼哈頓的不動產市場與紐約市經濟的困境,可能持續至秋季或以後。

米勒薩姆爾執行長米勒(Jonathan Miller)說,目前從曼哈頓移出人數高於移入的人數。

專家擔心出租市場面對逆境,可能會拖累紐約市經濟。因為逾半出租公寓是由小企業擁有,他們沒有上市公司或大地主那樣厚雄財力,少了租金收入就可能無法繳房產稅。

房產稅是紐約市最重要稅收來源,稅收減少會影響市政府的公共服務品質,進而降低前來居住的吸引力,對房市造成惡性循環。

儘管如此,曼哈頓公寓租金仍然不便宜,兩房公寓平均每月租金高達4,620美元(約新台幣13.6萬元)。

海外人士赴美置產 溜滑梯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國外人士已逐步減少購買美國房產,專家認為疫情爆發後只會再降低其赴美置產意願。

全美不動產經紀人協會(NAR)指出,迄3月底止的12個月,國外人士在美國購買成屋量年跌16%至約15.4萬戶,購買戶數創2011年來最低並連續三年減少。

至於購買總金額僅740億美元,低於一年前779億美元,較兩年前1,210億美元更低。

NAR報告的國外人士身份定義,是生活在美國以外地區買家,和在美國居住外國人。

中國大陸再次成為美國住宅最大國外買家,這段期間購買約1萬8,400戶成屋,總金額115億美元。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和哥倫比亞跟中國同列前五大國外買家。

在前五大國家裡,僅中國在2019年到2020年間購買戶數與金額均下跌。NAR首席經濟學家Lawrence Yun認為,這跟中國政府不斷限制國民把錢匯到海外有關。

中美貿易衝突持續,美國進一步限制對中國人發簽證,加上中國2月爆發疫情,經濟前景不明和旅遊禁令,中國買家被迫取消原定交易。儘管如此,中國仍是美國不動產最大買家。

但NAR報告僅涵蓋去年4月到今年3月,尚未完全反映疫情對國外人士購買美國房產的影響。

美國成疫情重災區和許多國家實施旅遊禁令,肯定嚴重抑制國外人士在美置產意願。因為大部份人買房子都要親自看過才下決定。

NAR表示,國外人士在美國置產首選地區是佛羅里達州、加州、德州、紐約州和紐澤西州,但這些都是疫情嚴重地區,肯定會影響國外人士置產意願。

專家認為,只要美國房市急速回升還是能吸引國外買家。何況美國成屋市場買家僅4%為國外人士,他們不來置購也不會傷害房市,甚至減少推高房價壓力,對美國買家是好消息。

https://ctee.com.tw/news/global/319050.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20年08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高強編譯報導)達拉斯地區的房屋銷售在七月份激增,比一年前增長了25%,達到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月銷售總額。

這是自從四月份和五月份新冠病毒(中共病毒)大流行開始之初銷售下跌之後,該地區連續第二個月的房屋銷量反彈。在七月份的銷售創新高之前,在六月份的房屋銷售同比增幅也達到16%。

根據德州農工大學房地產中心及北德州房地產信息系統的數據,七月份的銷售增長足以讓該地區今年頭七個月的累計房屋銷售比2019年同期高出3%。

七月份房屋銷售增長是預料之中的事,但增長幅度卻遠遠超出大多數分析師的預期。

這輪房市的牛市出現,正值病毒大流行之際,成千上萬的德州人失業,許多租客正在擔心下個月的房租還沒有著落。

分析師認為,疫情之下房市仍能大幅增長,是因為創紀錄的低抵押貸款利率使房屋貸款每月付款減少,從而推動了購房熱潮。

與此同時,七月份達拉斯地區的中位房價也上漲了9%,是一年多以來的最大房價同比漲幅。七月份的房屋銷售價格中位數為294,200美元,是達拉斯地區的歷史最高紀錄。

房地產經紀人Chris Kelly表示,他的公司的房屋銷售金額和2019年七月份相比增長了45%。他說:「僅在七月份,我們的銷售額就接近10億美元。我們聽說在某些價位及某些市場上,多人出價競購的頻率正在增加。」

房地產經紀人透露,買家什麼人都有,從首次購房者,到想要擺脫租房生活的人,到因公司調動而遷入達拉斯地區的人。

房價上漲是由於市場上越來越嚴重的可供銷售房屋短缺情況。

在七月份的數據中,達拉斯地區十二個郡中由房地產經紀人上市的單戶房屋僅有大約16,000棟,比去年同期減少40%,並且是三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相當於不到兩個月的房屋供應量。

房屋上市數量的下降導致房屋競價戰,並且價格低於30萬美元的房屋嚴重短缺。

達拉斯住房分析公司Residential Strategies Inc.負責人Ted Wilson表示:「對於那些試圖在達拉斯-沃斯堡市場上購買二手房屋的家庭,在新冠病毒流行的這段時期,這一過程充滿挑戰。因為很多準賣家在這段需要保持社交距離的時期選擇了推遲把自己的房屋上市出售。」

未完成房屋銷售(已簽約但尚未成交的房屋)也比2019年七月增長了20% ,意味著八月份將是又一個強勁的月份。但分析師們表示,除非更多的房屋上市,否則目前的銷售增長不太可能持續到今年年底。

達拉斯地區七月份房屋銷售狀況
  七月份數字 同比變化
銷售數量 13,832 25%
銷售中間價 $294,200 9%
市場上出售所需天數 47 2%
未完成銷售 13,501 20%
上市待售房屋總數 16,177 -40%

責任編輯:林遠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20年08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趙芬妮紐約報導)統計顯示,紐約7月房屋租金繼續下跌,房屋租賃市場正在向租客一方傾斜。

自疫情趨緩、城市解封以來,7月是紐約房地產活動的第一個完整的月份。根據房地產公司道格拉斯‧埃利曼(Douglas Elliman)和米勒‧塞繆爾(Miller Samuel)週四的最新報告,曼哈頓的租金中位數與去年同期相比,7月份暴跌10%以上,創下該區九年來的最大跌幅;皇后區下降近15%,降幅最大;布碌崙降幅很小,不到1%,是兩年來的首次下降。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這個消息對房東來說都是令人悲觀的。

根據道格拉斯‧埃利曼和米勒‧塞繆爾週四的報告,曼哈頓7月份的房屋空置率攀升至4.33%,截至月底,共有13,117套公寓掛牌出租。考慮到疫情期間租金免費等優惠因素,曼哈頓的租金中位數暴跌了10%,至3,167美元。這是自2011年10月以來的最大降幅。

彭博社報導指出,從3月疫情高峰以來,紐約人一直在逃離曼哈頓,轉往郊區生活。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宣布延長在家辦公的時間,紐約人將因此離開更久,或是長期在外地居住。

米勒‧塞繆爾公司總裁喬納森‧米勒(Jonathan Miller) 表示,曼哈頓的租賃市場正經歷著來自市內其它區和郊區的激烈競爭,「高空置率表明,曼哈頓正在輸掉這場戰爭。」

報告顯示,總體而言布碌崙區表現較好,上個月該區的租金比去年同期僅下滑了0.5%,中位數為2,902美元,這是因為大流行期間逃往郊區的人口比例遠遠低於曼哈頓。

靠近曼哈頓中城的皇后區西北部地區,新租約數量下降了60%,租金中位數下降了15%,為2,424美元。

Compass房產公司經紀人戈德曼(Jared Goldman)對NY1電視台表示,目前房屋租賃市場的形勢轉向對房客有利,

「現在存在著大量空置房屋,去年也許是房東一方處於優勢,而現在則是房客占優勢,因為他們可以貨比三家。」

米勒‧塞繆爾首席執行官米勒表示,迄今為止還沒有看到八月份全市房租價格穩定的任何跡象。他認為市場的復甦取決於病毒疫苗的開發,這意味著業主會繼續過一段緊日子,而租客則可以期待多省下一些房租。◇

責任編輯:李悅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舊金山,San francisco。(圖/pixabay)

▲舊金山的房價貴。(示意圖/取自Pixabay)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美國加州(California)人口約達3930萬,位居全國第一,且面積為全國第三大,不過就有網友好奇,明明以數據來看,加州的人數大於加拿大的總人口,實際上卻有很多人想搬離,「為什麼大家都不想住加州?」貼文一出,立刻引發熱議,其中就有網友指出,關鍵在於「稅超高」、「生活費全美最高」。

一名網友在PTT的Gossiping板上,以「為什麼大家都不想住加州」為題發文詢問,加州身為全美人口最多的州,甚至已經超過加拿大的總人數,但卻有不少人想搬離,因此猜想是不是因為房子太貴,或是不好住?

不少網友看到貼文後,紛紛留言回應,「那裡的hotel很危險」、「因為會有大地震」、「稅的問題?聽很多人抱怨過」、「太貴了,一個1b1b(一房一廳)老舊公寓要60萬鎂(約新台幣1760萬元)」、「只看到報紙說,因為房價太貴,不少人想搬去別州」。但也有人指出,「很多人是因為工作在加州」、「多半還是繼續賴在加州吧」。

別墅,透天厝,房子,家(圖/取自免費圖庫stocksnap)

▲雖然加州的租金高,但住起來也相當舒服。(圖/取自Stocksnap)

此外,這則貼文也吸引不少人回文,網友shampoopoo (毛寶洗髮精)表示,自己曾去舊金山(San Francisco)玩,雖然當地風景漂亮,但物價確實很高。對此,就有其他網友認為,「舊金山真的太舊了」、「不想住那邊,豪(好)擠」、「舊金山大街道上流浪漢太多又髒亂」。

網友thermo409 (超級喜歡郭俊麟)則認為,加州除了稅高、生活費貴,其實生活體驗還不錯。他拿自身例子說明,在稅務方面,他與妻子合報大概要22-25%;租屋方面,他們租了兩層樓約45坪的房子,月租3500美元(約新台幣10萬元),雖然租金貴,但是住起來非常舒服,且美國年薪比台灣好上許多,基本花費提高也是合理的。

不只如此,thermo409 (超級喜歡郭俊麟)也分析,加州有很多優點,像是氣溫都落在15至25度且不太下雨、食物多且能方便取得、加州有山有水風景佳;不過,住在加州也有一些缺點,像是危險性高、交通以及遊民問題。

事實上,其實不管住在哪裡都有好有壞,民眾仍可以依照自己需求衡量要不要住在加州。

關鍵字:California加州搬家租金生活費美國北美要聞


原文網址: 加州「房價貴、生活費高」逼人搬離? 釣出神人分析3好3壞:年薪有差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74412#ixzz6V4ZPNF4N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20年08月12日訊】(大紀元特約記者金石紐約報導)房地產網站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份,曼哈頓租金下降了3.1%,這是自大蕭條以來的最大同比跌幅。

夏天通常是紐約人搬家的高峰期,租金也往往比其它月份更高。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 房地產網站「StreetEasy」數據顯示,截至7月份,曼哈頓的租金下跌了3.1%,這是自大蕭條以來的最大同比跌幅。

房地產仲介網站UrbanDigs也發現,7月份在曼哈頓簽署的租房合約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4%。StreetEasy數據分析師NancyWu表示,對於紐約市租金的下跌並不感到驚訝,因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前所未見,而且隨著需求持續減少而供應增加,有很多理由顯示租金下跌不會很快結束。當然,租金下跌,也意味著租客如果此時在曼哈頓尋找租屋,能夠獲得更好的價格。◇責任編輯:李悅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8/12/n12324268.ht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20年08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謝佳宣編譯報導)疫情當頭,足不出戶的美國人開始在家造起游泳池、家庭健身房、桑拿房,將自家宅打造成療養勝地,過著碉堡式的生活。根據在線家居改造平台Houzz的報告,今年6月,美國專業家居裝修項目的年增長沖上58%。

報告顯示,6月份,從事戶外裝修項目工人的需求量大幅增長,成長率位居榜首,搜索建造泳池和水療設施專業人員的數量是一年前的三倍。緊隨其後的是景觀承包商、露台和庭院專業人員,需求量都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疫情發生前,廚房和衛浴一直是熱門的改裝選項,其6月份的需求量也比一年前猛增了40%。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在疫情期間在家做飯、吃飯,廚房是當前家庭生活的中心。

此外,房屋擴建和加建激增52%,安全和隱私方面的需求也大增,其中消費者對安裝圍欄和維修的詢問度上升了166%。

CNBC報導指出,美國人現在對泳池的需求非常強勁,連華爾街的投資者都注意到了。游泳池用品和戶外生活用品的國際經銷商Poolcorp本週盤中創下歷史新高,年初至今漲幅超過54%,該股迎來2003年以來最好的一年。

儘管經濟不景氣,但因住房需求飆升,房價持續上漲,房主很可能從他們現有的創紀錄高額房屋淨值(Home Equity)中得到額外的獎勵金。

ATTOM Data Solutions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有超過1,500萬套住宅被認為是高價值房產(Equity Rich),代表這些物業的抵押貸款比房屋價值低50%,甚至更低。

ATTOM的首席產品官托德·特塔(Todd Teta)說:「今年第二季度,全美各地的房主們的資產淨值都有很大的漲幅,這是房市反擊冠狀病毒(中共病毒)流行的又一跡象。有更多的房產所有人晉升到高價值房產領域,普通家庭逃出了嚴重虧損的情況,把錢投入到他們的家中。」

在家避疫顯然響應了需求,據改造平台Porch.com的調查,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房主表示,他們在大流行期間做了家庭裝修項目,或者他們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開展一個新的裝修項目。房主們說,最重要的動機是疫情讓他們「終於有了時間」,其次是為家庭增值,最後是讓家庭「感覺更舒適」。

房屋改造市場在疫情初期的幾個月裡得到提振,預計需求量或在整個秋季繼續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哈佛大學住房聯合中心預測,至2021年第二季度,美國人翻新和維修支出將下降,年降幅達0.4%。

責任編輯:李緣#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8/11/n12323193.ht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周房貸利率再創歷史新低,是今年第八次創下新低紀錄。但是,由於住房短缺、買家的高需求以及房價上漲,房屋負擔能力正在減弱,抵銷了低利率帶來的好處。

根據美國房屋建商協會(NAHB)和富國銀行的房屋機會指數,在今年第2季售出的新屋和成屋中,只有59.6%能被調整後家庭收入中位數在7萬2900元的人買得起,低於2020年第1季的61.3%,是18個月來最低水平。NAHB將新冠病毒大流行納入考量,對收入中位數估計值進行調整。

該指數計算得出,全國房價中位數從28萬元躍升至創紀錄的30萬元,平均房貸利率下降了27個基點。

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的數據,截至6月底,現有待售房屋的庫存量年減18.2%,估應量僅剩4個月。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新屋供應量也年減14.5%。

realtor.com資深經濟學者拉蒂烏(George Ratiu)表示:「自從網路平台開始追踪庫存數據以來,待售房屋數量已觸及最低水平,從而導致了大量投標、房價上漲和檢查豁免的瘋狂市場環境。」

CoreLogic的數據顯示,雖然較低的房貸利率無疑會給買家帶來更多的消費能力,但它們也支持房價走高,在5月放緩後,6月房價漲幅重新加速。

拉蒂烏指出,「即使房貸利率極具吸引力且需求不斷增加,銀行在7月仍繼續收緊放款標準,進一步限制了可用信貸。按照這樣的步伐,嚴格的放貸標準和低庫存將壓縮房市,今年下半年銷售將出現大幅放緩。」

從地區來看,賓州的Scranton-Wilkes Barre-Hazleton被評為負擔能力最輕的重點房市,在NAHB指數中,重點房市的定義是人口至少為50萬人的大都市。第2季售出的新屋和成屋中,有89%以上是當地收入中位數在6萬6600元的家庭負擔得起的。

加州南舊金山Redwood City是美國負擔能力最高的重點房市。在該地區售出的房屋中,只有8.5%能讓該地區中位數收入12萬9200元的家庭買得起。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經濟復甦步履蹣跚,但房市和車市卻在超低利率幫助下持續復甦,成為罕見的亮點。

美國 6 月新屋銷售以近 13 年最快速度成長,建商和他們聘僱的營造工人忙著趕件處理未消化訂單。汽車產業雖然尚未恢復疫情爆發前水準,但汽車和輕型卡車銷售連續第三個升溫,7 月折合年率的銷售為 1450 萬輛,優於經濟學家預期。

這兩個領域成了美國總統川普吹捧的亮點,他周二在白宮簡報會中說,汽車銷售是「製造業復甦的關鍵因素」,「填滿空蕩蕩貨架的需求,,將進一步帶動工廠。」

由於疫情持續壟罩美國經濟,各領域復甦不平均的情形預料將延續下去。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民間企業招募速度明顯放緩,暗示成長降溫。

對利率敏感的產業景氣反彈,呼應這些領域雇用人力大幅回升。FNF Financial 首席經濟學家 Christopher Low 說:「明年過後推動經濟的唯一力量,就是消費和住宅投資。汽車和房地產扮演兩大關鍵角色。」

美國房市和汽車製造業如何對經濟帶來直接和間接影響,並位居經濟復甦的獨特地位,從以下幾張圖表可以得證。

第一張圖可以看出低利率的影響力:隨著 30 年抵押貸款平均利率一路下滑,美國新屋銷售也一路攀高,站上 2007 年以來最高水準。

【圖一】美國新屋銷售季增年率 (紅線,單位為千戶) 和 30 年抵押貸款平均利率 (黑線,單位為 %)。來源:Bloomberg
【圖一】美國新屋銷售季增年率 (紅線,單位為千戶) 和 30 年抵押貸款平均利率 (黑線,單位為 %)。來源:Bloomberg

防疫封鎖措施並未導致房市景氣長期下滑,反而因為聯準會 (Fed) 大舉降息、融資成本降低,房市銷售大好。此外,人們從市區遷往郊區,也帶動房市發展。

圖二顯示,建商的未消化工作追平 13 年前的紀錄,意味著手頭還有大量工作需要完成,而且需要更多人手。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從 4 月就業市場觸及低點至今,住宅建築和住宅專業交易的薪資成長逾 10%,且兩個領愈的就業機會也只比疫情前少 5%。

【圖二】4 月至今各領域聘僱人力情形 上圖為積極聘僱的產業:住宅建築 (紅)、住宅專業交易 (黑)、休閒 / 旅宿 (紅)、汽車 / 零件 (藍色)。 下圖為聘用情形落後的產業:卡車 (綠)、零售 (灰)、商業服務 (粉)、製造業 - 非耐久財 (淺藍)。 資料來源:Bloomberg
【圖二】4 月至今各領域聘僱人力情形 上圖為積極聘僱的產業:住宅建築 (紅)、住宅專業交易 (黑)、休閒 / 旅宿 (紅)、汽車 / 零件 (藍色)。 下圖為聘用情形落後的產業:卡車 (綠)、零售 (灰)、商業服務 (粉)、製造業 - 非耐久財 (淺藍)。 資料來源:Bloomberg

穆迪分析貨幣政策研究主管 Ryan Sweet 說:「如果我們開始興建更多房子、尤其是單戶住宅,每蓋一間房子,就能創造三、四個就業機會。」

汽車業就業人數從 4 月至今更猛增 37%,因為車廠努力恢復產能。前陣子同樣快速復甦的休閒和旅宿業,則因為疫情復燃面臨威脅。

【圖三】美國汽車銷售:汽車 (藍)、輕型車 (紅)、總量 (灰)。來源:Bloomberg
【圖三】美國汽車銷售:汽車 (藍)、輕型車 (紅)、總量 (灰)。來源:Bloomberg

汽車業在庫存稀少的時期,可藉由獎勵措施鼓勵消費者汰舊換新,提振業績。供給管理協會 (ISM) 最新調查顯示,庫存稀少的情形或許比原先所想更廣泛。

儘管如此,由於疫情尚未結束,大多數企業領導人對接下來到年底的經濟展望,只能抱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本文不開放合作媒體轉載)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1171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20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謝佳宣編譯報導)奢華的佛羅里達州度假勝地是紐約富人在疫情封鎖期間的熱門避風港,即使陽光之州的確診病例還在激增,這些豪宅的交易勢頭也未受到影響。在棕櫚灘,豪宅庫存量銳減了75%,甚至連在市場上滯銷的房產也找到了買家。

佛羅里達州的稅法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高淨值人士,面對疫情攪亂的工作、學校、公共安全和各州稅收等因素,促使這群富有的人最終實現了搬家的願望。

棕櫚灘豪宅經紀人西蒙‧艾薩克斯(Simon Isaacs)告訴彭博社,他上個月幫一對紐約夫婦找到了一套價值620萬美元的房子。

他說:「原來是三到五年的(搬家)計劃,現在變成是三到五個月的計劃。如果(紐約市)一切再次關閉,你是想困在紐約的公寓裡,還是想困在佛羅里達的房子裡?」

2020年6月,南佛羅里達州所有價格區間的購屋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

房地產評估公司Miller Samuel Inc.和經紀公司Douglas Elliman Real Estate的數據顯示,在棕櫚灘和布勞沃德縣,100萬美元及以上價格的房屋交易量增加了一倍多,在邁阿密-戴德縣上升了68%。

另據邁阿密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的數據,在7月1日—20日期間,邁阿密-戴德縣房價在100萬美元以上的簽訂合同有162份,猛增88%。

Jills Zeder集團經紀人丹尼‧赫茲伯格(Danny Hertzberg)說,過去每個人都在猶豫是否要因為低稅收而搬家,但現在,他們似乎都因為疫情而加快搬家。一座位於邁阿密海灘以西、日落群島的五居室房子,在3月份結束時還無人問津,赫茲伯格用了不到7天就賣出。

這座重新上市的房子有一個海水游泳池和一個碼頭,一天內有六次展示,其中一半是紐約人來看房。最終於7月27日,以725萬美元的價格成交。

紐約開發商也跑棕櫚灘建辦公樓

長期在曼哈頓插旗的紐約開發商Related也著手在西棕櫚灘建造一座辦公樓,看好未來立足佛羅里達州的公司將入駐。負責監督該項目的高級副總裁戈帕爾‧拉傑戈達(Gopal Rajegowda)表示,自病毒爆發以來,他們已經和一些潛在租戶談判租賃,其中包括來自紐約和芝加哥的私募股權公司。

Related城市部門執行官表示,這場疫情激發了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的富豪高管們,尋求在佛州以一年四季的「度假方式生活」。由於庫存量低,他自己在棕櫚灘附近的Jungle Road上,買下了一套掛牌2.5年的六居室住宅,在7月初以1,070萬美元成交。

該公司的紐約合夥人勞埃德‧阿布拉莫維茨(Lloyd Abramowitz)說,確實有越來越多的高淨值客戶問起搬到佛羅里達州的財務問題,他們擔心紐約市的犯罪率上升、如果民主黨人贏得總統職位,聯邦預算負擔或將更高。#◇

責任編輯:林詩遠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8/2/n12301640.ht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達集團持續脫手海外資產。(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大連萬達集團過去進軍娛樂產業的野心龐大,2012年至2016年間大肆舉債收購飯店、影城、體育等事業,然而在今年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衝擊下有債券違約的危機,也不得不持續出售資產來緩解債務。新文件顯示,萬達同意以2.7億美元(約新台幣79.1億元)出售其芝加哥房地產項目中的90%持有權。

《彭博》報導,萬達旗下的萬達酒店發展(Wanda Hotel Development)決定出售芝加哥的萬達大樓(Vista Tower),將90%持有權賣給另一持有人Magellan Parcel。萬達表示,此次交易有望帶來約9400萬港幣(約新台幣3.55億元)的稅前收益,幫助萬達酒店鞏固其財務狀況。

而萬達酒店發展已在港交所停牌3天,今日復牌後早盤暴漲達60%,截至台北時間15:05報0.34元港幣,漲幅28.3%。

萬達集團於2014年收購萬達大樓,並計劃投資9億美元(約新台幣263.8億元)將該項目開發成101層的大廈,包含一間飯店、容納約393戶公寓。但萬達到2017年就透露有意脫手海外資產,如倫敦和澳洲房地產項目、西班牙足球俱樂部、鐵人(Ironman)賽事品牌、美國最大連鎖影城AMC都已被出售或減持。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20年07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隨著紐約中共肺炎(COVID-19、中共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穩定,房市在春季銷售慘澹的景況逐漸好轉。有分析認為,除疫情因素外,影響紐約市房市復甦的還有被壓抑數月的需求釋放、總統大選和重開學校幾個方面。

《克萊恩商業週刊》(Crain’s New York Business)22日的報導中說,房地產經紀公司Compass的副董事總經理斯特里布林‧基弗蘭(Elizabeth Ann Stribling-Kivlan)認為,美國總統大選和學校重開可能是影響下半年房市交易的關鍵。她對週刊說:「我們還得觀察接下來的六個月。我們有即將到來的大選,學校系統將會如何還未可知。」

需求釋放 房市回溫

據英文大紀元7月22日報導,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雲(Laurence Yun)認為美國房地產銷售復甦勢頭強勁,因為買家將迫不及待想買下他們在封城期間已經物色好的項目。

然而,紐約房產仍然值得樂觀對待的原因,是因為許多人熱愛這座樣貌多變的國際大城市。特里布林‧基弗蘭說民眾總還是想住在紐約市,房市的回溫象徵了好的開始,「紐約的生命力旺盛」。

曼哈頓房市穩中有升

數據顯示,全球房產業風向標的曼哈頓房市正在回暖。科可蘭集團(Corcoran Group)在7月釋出的第二季度報告中,分析了曼哈頓房產市場今年第二季度的交易數據,認為該區域的房屋成交量較第一季度仍下降的原因是人們「居家隔離」造成的,而不是需求的嚴重結構性轉變。

報告指出,第二季度的待售房屋數量自2015年來首次下降,到5月初已經降至不到5,900套,但預計這是暫時現象。數據顯示,紐約自5月29日開始重啟經濟以來,已經有近1,400套房屋進入市場,房市的交易活動呈穩中有升勢態。

報告預測,隨著紐約逐步重啟、待售房屋庫存量的上升及被壓抑數月的需求釋放,短期交易量將增加。但長期而言,房市狀況將取決於廣泛的經濟復甦和疫情影響。◇

責任編輯:李悅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7/28/n12288545.ht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