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螞蟻金服高達 350 億美元的上市計畫,雖臨時喊停,在傳統金融市場掀起波瀾。加上台灣 3 家純網銀即將開業,如何善用科技以創新經營模式,成為當代金融業重要議題。本文嘗試從「金融演化新思維」觀察國內金融業者的可能調適與創新之道。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史隆管理學院講座教授羅聞全(Andrew W. Lo)近年寫了一本《適應:金融演化新思維》並提出「適應性市場假說」(adaptive markets)。當中提到「演化」不但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更是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機制。有些重要概念,也許可以作為當前金融業面對數位科技變革的參考。
金融科技如何「突變」?以房貸為例來思考 3 種可能
金融市場發展的第一種方式是突變(mutation),最傳統的金融服務也需要變化。演化論的核心是天擇,本質是淘汰與分化生殖(親代繁衍出基因有差異的後代)。
淘汰指的是每一代中適應最差的個體會消失,適應較好的個體則有較大機會生存下來繁殖後代。而造成分化生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突變(DNA結構產生變化)。突變可能是有害的或有益的,例如原本古代人類只喝母乳,後來開始喝動物奶,需要產生消化乳糖的乳糖酶,這個能力就源自於基因突變。
由此反思金融市場, 傳統銀行進行房貸、車貸等,都屬於有擔保的貸款,且多是消費者主動上門詢貸。不過由國外幾家新興金融科技公司的服務來看,「房貸」必須有些突變式創新,才能產生效益 。
1. 往服務上游延伸:幫客人找房子?
做法一是往服務上游延伸,比方說,從幫消費者找房子開始,延伸到買房貸款、住房火險等。例如中國平安保險的「平安好房」,或是澳洲知名銀行 CBA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2. 追蹤消費者的生命事件:買房衍生的需求?
做法二是長期追蹤消費者的生命事件(life event),發展出一系列的金融服務。例如美國的聯合服務汽車協會(USAA,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早期原是以軍人家庭的汽車保險為主,後來發展為「買車、搬家、結婚、生子」等客戶關係經營,並推出買車分期、保固、保險、維修、二手車等服務。
3. 往下游延伸:還款金額可以變成彈性運用資金?
做法三是往下游延伸。近期國內某金控業者分享,為何消費者在還了房貸後,不能以原有償還房貸金額繼續貸款?而只能以二胎房貸或其他方式為之?換句話說,如果將消費者的「還款金額」作為彈性運用資金,並有房子抵押擔保,似乎更合理。
從現有「房貸」服務著手,正是國內外金融機構可積極「突變」之處。大家都看好房貸的原因,乃是一般房貸都是 20 年期以上的中長期貸款,可以與和客戶建立中長期往來關係,發展更多元服務。
跨領域多樣化服務,確保自己不被環境淘汰
其次是多樣性(diversity),演化論者提出,一個物種可以經由天擇變得非常適應某種環境,以致無法在環境遽變後生存下去。這也是多數企業無法跳脫創新瓶頸的原因。因此,若要確保生存之道,每一代需有許多不同的突變種,各有適應環境的獨特之處,這樣不論環境如何改變,這個物種將有較大機會生存繁衍。
這也能說明螞蟻科技集團從 2004 年成立支付寶以來,積極打造跨領域平台生態系的原因,從日常生活繳費、網路商家微型貸款、餘額寶與基金投資服務到保險科技等多樣化服務。
國內多家金控業者也開始以內部創業或與外部新創合作模式,嘗試建構商業模式生態系,積極朝多樣化的數位金融服務邁進,「試誤」或「快速迭代」才能適應環境。
最後是演化的等級(evolution level),金融高段班是環境培養出來的。
演化論的另一個重點在提醒我們,物種演化也有等級差異,例如人類有「感同身受」這種鏡像神經元結構,就是少數靈長類動物才有的特殊創新。環境則是影響人類演化等級的重要因素。同樣的雙胞胎在不同環境中成長,可能會發展出全然不同的樣貌。演化論告訴我們,人類的儲蓄行為或其他風險趨避行為,有 1/3 可歸因於遺傳,2/3 徵用了過往環境的經驗。
新創圈的人常說,台灣很難長出國際級的金融獨角獸,除了市場規模外,更重要的環境因素是法規管制。許多人會以台灣盃、亞洲盃、或世界盃來探討不同國家脈絡下的金融科技發展,「也許在台灣只要打台灣盃或局部亞洲盃就夠了!」這樣的觀點在過去也許行得通,但在全球數位環境下,只打台灣盃不但會限制台灣金融業的演化能力,甚至影響其全球金融風險承擔能力。更大的挑戰是,當國際級玩家在網路世界吸收年輕世代時,又該如何與之抗衡?
純網銀來勢洶洶, 傳統銀行如何應變?從「房貸」切入,思考未來金融的 3 種可能|經理人 (managertoda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