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國地產 (12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幾個月以來,中國多個城市土地市場一路高燒不退,賣地金額飆升。截至上周五,北京賣地金額接近1,3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土地市場的瘋狂並沒有傳導至樓市,二手市場成交量在大幅下降,多地出現拋售潮。

據統計,截至7月24日,今年以來北京土地市場賣地金額高達1,285.6億元。

7月22日,北京豐台區盧溝橋大瓦窯拍賣2宗地塊,總成交價高達77.6億元。其中,026號地塊以29.6億元成交,溢價率為18.26%;027號的成交價高達48億元,溢價率為26.48%,該地塊成交樓面價為46,588元/平方米,刷新了區域樓面價紀錄。

除北京外,大陸多個城市的賣地金額也在不斷飆升。其中,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土地出讓金額更是高出北京和廣州。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7月20日,今年以來大陸50個大中城市合計賣地額高達2.16萬億元,同比大幅上升17%;其中,36個大中城市賣地額均超過200億元;北京、杭州、上海、廣州等城市的賣地金額均超過千億元,杭州賣地金額高達1,835億元,上海達到1,540億元,南京為1,270億元,北京為1,208億元,廣州為1,153億元。

二手樓市大跌

值得留意的是,土地市場的瘋狂飆升並沒有傳導至房地產市場,反之,多地樓市成交量、價格均出現大幅下跌。

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佈的資料顯示,7月13日至19日,深圳二手房網簽量為5,143套,較前一周10,023套減少48.7%。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到6月28日,北京二手房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量同比減少10.5%;新建住宅庫存高達8.7萬套,同比增加29%。

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北京疫情對房地產的影響再次反映到二手房市場,這一點值得留意,看房量暴跌,7月份的二手房市場也很難樂觀。

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6月份前三周,重點的18座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連續環比下降,降幅分別為5.7%、7.9%和21%。

搜狐網的資料顯示,目前大陸樓市整體成交量下降,庫存量上升,各個城市的二手房掛牌量至少增加20%以上。

一線城市廣州二手房在鏈家平台的掛牌量為7.6萬套,相比去年年初上漲1.4倍;深圳二手房新增房源最近三個月接近5萬套,同比增加逾2.5倍。

根據克爾瑞《2020年1-4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操盤榜》資料顯示,在TOP20的房地產企業當中,有超過70%比例的企業在2020年的新房銷售價格比2019年要低得多,有的降幅達到20%之多。

多地現拋售潮

近日,署名為「專屬財報」的人士發文稱,有專家預言樓市很快就會迎來「降價潮」,現在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表現不盡人意,很多手持多套房的人已經在使勁拋售。

文章稱,第一是最近超過七成的開發商實際銷售價格下降,在前20名的房企中,1到7月份的對外銷售價格比2019年要低,如果將統計資料範圍擴大至前500名房企,或許會有更多房企實際銷售價格比2019年來講都是下跌的。

7月份以來,儘管樓市有所恢復,但大不如以前,現在的問題是全國的住房已經嚴重過剩,空置率超過25%,開發商普遍面臨了賣房難的問題。

第二就是大量的炒房客在拋售二手房,目前重慶,西安,杭州,北京等城市的二手房就高達幾十萬套,由於二手房的掛牌量大幅增加,有業主甚至把房源降價300萬以求脫手,並稱如果不賣的話,將來可能會虧更多。@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0-07-27/2770140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07月25日訊】南京再出房地產調控新政,規定夫妻離異的,任何一方自離異之日起2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並聲稱此舉既可滿足離異人士合理住房需求,也可遏制通過離婚獲取購房資格的情況。

據《中新經緯》報導,7月23日凌晨,南京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支持剛性購房需求,完善住房限購政策,夫妻離異的,任何一方自離異之日起2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

《通知》提出,依據土地市場狀況,加大住宅用地供應力度,合理有序安排上市,優先滿足剛需,穩定市場預期。嚴格執行「限房價、競地價」出讓模式,提高土地市場准入條件,建立熱點區域住宅用地報名單位資格篩查機制。

《通知》稱,優先保障本市戶籍無房家庭的剛性購房需求,商品住宅項目向本市戶籍無房家庭提供每批次不低於30%比例的房源。

《通知》規定,夫妻離異的,任何一方自離異之日起2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這樣既可滿足離異人士合理住房需求,也可遏制通過離婚獲取購房資格的情況。

也就是說,離異前家庭名下在本市有1套房子的,離婚後無房的一方可購買商品房。離異前家庭名下在本市擁有2套商品住房及以上的,離異後任一家庭成員在本市均不得購買商品住房。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稱,近期,南京市有部分樓盤由於區位、配套、規劃、價格、等因素,導致購房人扎堆搶購,不利於市場穩定。為此,《通知》對社會關注度高、預計購房人數較多的熱點樓盤,開發企業應制定針對性銷售方案,嚴格按照審核公示方案開盤銷售。現場公示的選房結果須與南京網上房地產公示同步。

《通知》稱,將推行全裝修和升級裝修模式,進一步規範住宅裝修評估機制,裝修評估報告和相應樣板間須現場公示,明確樣板間硬裝部分的標準,減少因裝修問題引發的矛盾和糾紛,提升居住品質。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表示,購房人利用虛假材料騙取購房資格或偽造購房證明、資金證明的各類不誠信行為,將一律取消購房資格,並依據《南京市社會信用條例》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開發企業及其從業人員如誘導或參與造假的,經紀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如發布虛假房源、不實價格信息招攬業務,誘騙消費者交易,炒作學區、哄抬房價、協助開具虛假證明的,將根據國家多部委聯合發布的房產領域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備忘錄規定,實施跨部門、多領域聯合懲戒;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銀行工作人員參與造假的,由金融監管部門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網友吐槽說:「別調了,都(調)300多次了,漲了怕10倍了吧。房價能漲出晶元就好了。」

還有網友說:「這是怎麼想的?離異後,一方得房,另一方不買房,難道睡大街?」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葉萍)

https://www.ntdtv.com/b5/2020/07/25/a102902329.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5日電)陸媒報導,中國大陸廣東省東莞市今天起加強調控房地產市場政策,把二手住房納入調控範圍內,禁止二手住房3年內轉售。

21世紀經濟報導,25日凌晨,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部門聯合頒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進一步升級調控政策。

「通知」首次把二手住房納入限購範圍,具體內容如下:

一、 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購買第一套商品住房的(一手或二手房),須提供購房之日前2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1年以上社會保險證明;購買第二套商品住房的須提供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繳納2年以上社會保險證明。

二、 不動產權證滿3年後方可交易轉讓。

三、非本市戶籍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禁止購買第3套房。

報導指出,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24日主持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當時曾提到「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報導認為,當前北京中央的房地產調控基調依然是堅持「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和「三穩」調控目標不變。

本月中,廣東深圳市也宣布了一些限購樓房措施,包括調整商品住房限購年限、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措施、發揮稅收調控作用等,相信目的是穩定房地產市場及遏制炒作活動。

在調整商品住房限購年限上,深圳當局規定市內戶籍居民家庭、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須在深圳落戶滿3年,且能提供購房之日前在深圳連續繳納36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才可以購買商品住房。

此外,夫妻離異的,任何一方自夫妻離異之日起3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試圖遏止假離婚炒房亂象。(編輯:楊昇儒)10907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希望之聲2020年7月25日】(本台記者凌杉綜合報導)週五(7月24日),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聲稱,北京當局不會將房地產市場作爲支持經濟的短期刺激手段,並稱將防止資金非法流入房地產市場。另一方面,他宣佈推動城市棚改的進程,該舉動意味着城市拆遷等基建活動的增加。

在中共當局召開的房地產工作座談會上,韓正稱,房地產不會成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繼續“一城一策”對房地產市場採取調控。
在今年年初,中國房地產行業遭到疫情、經濟下滑等多種因素打擊,商鋪、住宅銷售成交量顯著下降。但在3月份以後,國內流入房地產的資金不斷向國內部分地區靠攏。24個核心城市房價繼續上升,上半年,深圳房價累計上漲11.35%,上海上漲4.72%,北京上漲2.81%,廣州基本持平。另一方面,韓正宣佈繼續推動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拆遷)的進程,並聲稱這將解決城市新居民與年輕人的住房問題。

外界分析,爲應對中共病毒疫情中國經濟造成的衝擊,中共央行放鬆了貨幣政策,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但這些資金並沒有流入缺乏資金的實體經濟,而是流向了股市和樓市,繼續推升房價。

此外,受目前水災、疫情等諸多因素影響,國內債市呆賬、壞賬的情況已經在逐步嚴峻,7月23日,中共銀保監會警告稱,要堅決防止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房地產貸款亂象回潮和盲目擴張粗放經營捲土重來。這從側面顯示當局在這些領域遭遇困難。

疫情打擊下中國經濟受到顯著影響,路透社等多個外媒此前均引用經濟分析人士言論指出,北京在今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可能會通過大搞基建、推動房地產建設等方式刺激國內GDP增長。

責任編輯:宋月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04539?lang=b5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多城房價在後疫情時期快速上漲,繼15日深圳推出「史上最嚴房市調控」之後,南京也跟進政策。中央昨天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後,東莞深夜再發布調控政策,預料未來多地會持續調控。

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24日主持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重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三穩兩策」,也就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差異化調控。

韓正強調,要時刻繃緊房地產調控這根弦,堅定不移推進落實好長效機制。他提及的措施包括: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建立住宅用地市場監測指標體系,定期公開各地土地儲備和已出讓土地建設進展情況;著力解決新市民和年輕人住房問題等。

新京報報導,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今年初在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之下,房地產市場快速下調,到了5、6月又加速復甦,部分城市出現明顯的房價上漲現象。這個時候召開房地產工作會議,一定程度是總結市場,也是預警市場,代表了調控的風向。

昨天的會議,有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瀋陽、成都、寧波、長沙等10個城市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報導指出,其中,上海、深圳、南京、杭州、成都、寧波都是今年上半年樓市熱點城市。

在房地產座談會之前,深圳、南京兩大熱點城市相繼對房市嚴加調控,引起業內外的關注。7月至今還有杭州、寧波、鄭州、內蒙古等地也相繼加碼房市調控政策。就在座談會之後,中古屋房價高漲的東莞也發布了調控政策。

張大偉分析指出,成都等城市預計後續加碼調控的可能性非常大。

有分析認為,一些大城市在後疫情時代房價上漲,代表其就業機會還是勝過多數二、三線城市,因此熱錢還是會流入;此外,未來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只會更緊張,中短期內很難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土地拍賣市場的熱度回升也會影響後端房市價格。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4730577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地樓市近期升溫,有地方陸續收緊調查政策,東莞12部門今日(25日)凌晨聯合發布通知,調整當地限購及限售政策,其中所購買住房包括二手樓,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後方可交易轉讓。

今年上半年東莞新建商品住宅網簽均價約每平方米22,813元,按年上漲16.7%。二手樓價同樣令人關注,在東莞市區,個別熱點區域成交價單價甚至超過5萬元。

東莞今日發布的新政,也被稱為當地「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政策。根據新政,非東莞戶籍人員在東莞購買首套房(包括二手樓),至少須連續在東莞繳納1年以上社保、購買第二套房至少繳納2年以上社保;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擁有2套及以上商品住房的,暫停向其銷售商品住房。

此外,東莞調整商品住房限轉讓年限,即日起在當地購買的商品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後方可交易轉讓。據了解,此前政策規定,取得不動產證滿2年就可交易。

「禁售」兩年變三年 降炒買熱情

東莞合富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李興旺表示,本次新政是避免過度資金流入二手樓市,有利穩定樓價,回歸健康理性。而「禁售」由兩年變三年降低過度的買樓熱情,均有利於穩定房價預期。

內地傳媒報道,本月以來東莞已3次推出房地產相關的新政。本月2日,東莞為加大力度打擊捂盤惜售行為,下月起對申請預售的商品住房項目提出新規定,要求總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及以下的,須一次性申請預售;尾期建築面積低於3萬平方米的,也須一次性申請預售。

7月15日,東莞明確當月起,東莞住建局每月定期發布上月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網上簽約銷售情況,每季度發布一次新建商品住宅庫存情況。此舉為公開市場數據、穩定市場預期。

除了東莞,杭州、寧波、深圳、南京多地於下半年先後加碼樓市調控,深圳「715新政」更堪稱史上最嚴的「限購令」。

【中國樓市】深圳樓市調控大幅加辣 落戶3年才能購房

深圳樓市調控收緊 標誌危機政策退出

國務院副總理昨主持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瀋陽、成都、寧波、長沙等10個城市政府負責人參加,提出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從各地實際出發,採取差異化調控措施,及時科學精準調控,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706097/%E3%80%90%E4%B8%AD%E5%9C%8B%E6%A8%93%E5%B8%82%E3%80%91%E7%B9%BC%E6%B7%B1%E5%9C%B3%E5%8F%B2%E4%B8%8A%E6%9C%80%E5%9A%B4%E8%AA%BF%E6%8E%A7%20%E6%9D%B1%E8%8E%9E%E6%94%B6%E7%B7%8A%E6%94%BF%E7%AD%96%E5%8A%8D%E6%8C%87%E4%BA%8C%E6%89%8B%E6%A8%93%203%E5%B9%B4%E9%99%90%E5%94%AE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20年07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玉潔綜合報導)中共肺炎疫情導致失業率上升、畢業生就業率下降,令大陸租房市場低迷,業主被迫降低租金,但空置率仍然居高不下,租市冷清。

貝殼研究院統計的18個大中城市數據顯示,6月份租金水平同比下降了10.9%,環比下降3.2%。

《華爾街日報》引述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員王若辰的分析表示,租金更能夠剔除其它因素,來衡量一個城市真實理性的住房需求。

北京一位房產中介人士說,業主被迫降低租金,但仍沒有那麼多租戶,他估計現在北京中心地段的房屋空置率約為一年前的三倍。

據悉,由於疫情中封閉小區,北京的租房市場成交量驟降,尤其是疫情嚴重的大興區和豐台區,成交量分別大跌41.7%和37.1%。

一般來說,夏季是房屋出租的旺季,但疫情導致失業率上升、畢業生就業率下降,令今年的大陸租房市場低迷。貝殼找房高級分析師表示,疫情導致很多大學畢業生無法來到大城市,大城市中的一些租戶也因為生活成本高和工作機會減少返回老家。

大陸媒體引述北京一位房產中介人士的話表示,他手上有不少租金下降的待出租房源,還有一些到期退租的房子至今沒有租戶。他自己租住的房子4月份到期的時候,房東要漲價,他沒有續租,最近發現那套房子空置了3個月沒租出去。

貝殼研究院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6月,北京市平均租金比去年同期下跌了5%。現在北京很多房源都進行優惠打折,一般在9折至7.5折,還有的租金降幅超過13%。

房東的租金收益率正在下降,大陸50個城市今年第二季度的平均租金收益率跌至4年來最低水平,深圳的租金收益率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大陸互聯網長租公寓運營商蛋殼公寓一位員工表示,從5月份開始,空置的房源已經先後兩次降價,累計降幅300元至600元。

「沒辦法,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公司都裁員甚至倒閉,很多人沒工作就回老家了,租房的人肯定變少,現在降價也是為了儘快回籠資金,畢竟房子租沒租出去都要給房東錢,降價租出去總比空著好。」他說。

責任編輯:孫芸#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7/23/n12279198.ht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幾周中國大城市租金水平持續下降,反映即使是在樓價堅韌的中國樓市,亦存在經濟不確定性。

據房地產數據公司北京諸葛找房資訊技術有限公司(Beijing Zhuge House Hun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的資訊,6月份中國大中城市平均住宅租金同比下跌超過2%,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中國政府支持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數據顯示,6月份首都北京的租金環比下降了1.4%。北京擁有2,100多萬人口。在南方科技中心深圳,租金下跌了3.2%。去年年底最先暴發新冠疫情的中國中部城市武漢,租金下跌6%。

北京一個鏈家網點的房產經紀人Zhang Chaofeng表示:「業主被迫降低租金,但仍沒有那麼多租戶。」鏈家是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在全國設有數以千計的門店。Zhang估計,現在北京中心地段的房屋空置率約為一年前的三倍。

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戰以及現在的新冠疫情為租金帶來壓力。

最近幾個月,幾乎沒有哪個經濟體免受疫情衝擊,疫情導致全球各地失業率上升,並壓低了收入水平、房地產價值和租金。

如果說有哪個國家逆流而上,那可能就是中國。多年來的事實證明,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住宅價格具有韌性,而且在疫情大流行期間中國的樓價繼續攀升,因為許多人將資金囤積到這類他們認為不可能下跌的資產上。

北京等城市的租金自2012年以來累計上升了60%以上,但最近的下跌(過去八年來的最大跌幅)顯示中國城市所受經濟衝擊的嚴重程度,即使中國發布的第二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整體經濟比今年第一季度反彈了11.5%。面對中國樓價上升和租金下跌傳達出的複雜資訊,分析師指出,租賃市場能夠更好地衡量經濟現實狀況。

私營機構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E-House China R&D Institute)的研究員王若辰說,租金和樓價的背離顯示樓價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王若辰表示,雖然樓價在巨大的經濟不確定性中維持升勢,但租金較樓價能夠較好地剔除其他因素來衡量一個城市真實理性的住屋需求。

其他指標亦凸顯出持續的不確定性:6月份零售額再次下降,與此同時失業率已是居高不下,特別是年輕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的失業率在6月飆升至創紀錄的19.3%。

對於中國出租住宅的業主而言,夏季通常是旺季,因為大學畢業生在開始他們職業生涯的同時要找落腳點。但是,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低迷導致就業機會大為減少,這已令今年的租金情況發生變化,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線大城市,雖然大學畢業生人數創10多年來的最高。

軟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oftBank Group Corp., 9984.TO)投資支持的網上住房租賃平台貝殼找房(Beike Zhaofang)的高級分析師Huang Hui表示,疫情導致很多大學畢業生無法來到大城市,大城市中的一些租戶亦因為生活成本高和工作機會減少返回老家。

在北京一家搬家公司工作的Wang Hongze表示,最近生意有所回升,因為原本居住在北京但新近失業的人收拾行李返回家鄉。在失業、收入下降和前景不明朗的大環境下,40歲的Wang表示,租戶大多搬到了條件更差租金更低的地方。

業主們正強烈地感受到這種影響。今年第二季度,一項衡量中國50個城市平均租金收益率的非官方指標下跌,接近至少四年來的最低水平。平均租金收益率反映了房東在房地產投資方面的收益情況。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第二季度,深圳的租金收益率下降了近三分之一至1.2%。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鄒琳華表示,如果租金繼續下跌,樓價可能會恢復一些理性。鄒琳華博士預計:「一二線城市住房租金水平如果繼續下滑,將帶動下半年住房銷售市場轉冷。」

現年33歲的Rose Cao最近趁著租金下跌的機會,搬進了同一小區的一個新單位,該單位空間更大,室內裝潢更好,租金亦下降了15%。

來自陝西省的Cao說,這是她自2009年來到北京以來租金第一次下跌。Cao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該公司在新冠疫情暴發後失去了很多客戶。雖然她不得不向她的前業主支付相當於一個月租金的違約金,但她覺得自己不能錯過每個月存錢的機會。她說,她想存點錢,以免今後面臨經濟不確定性。

撰文:Jonathan Cheng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A8%93%E5%83%B9%E5%8D%87%E7%A7%9F%E9%87%91%E8%B7%8C%E4%B8%AD%E5%9C%8B%E6%A8%93%E5%B8%82%E5%8F%8D%E6%98%A0%E7%B6%93%E6%BF%9F%E5%9B%B0%E5%A2%83-030329086.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VID-19衝擊全球經濟,唯獨中國房市熱潮未被澆熄。《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中國房市除了2月份實施封城期間,曾短暫降溫,如今已反彈,房市泡沫甚至超過次貸危機前的美國,總規模超越整體美國債市。

中國6月份城鎮房價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4.9%,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期成長1.9%。根據《CNBC》,日本野村證券(Nomura)的報告指出,中國70個城市的房地產漲幅提升,6月份與前月相比漲幅0.6%,高於5月份的0.5%。房價「連續上漲」的城市數量也從57個增加到61個。

「史詩級」房市泡沫,規模達52兆美元

《華爾街日報》分析,為挽救受疫情衝擊的經濟,今年中國釋出大量資金,中國民眾把熱錢投入房市,目的是避免人民幣日後遇上全球經濟放緩時貶值,使得中國即使失業人口上億,房價仍然居高不下。

中國部分城市的房價甚至已經追上全球最貴城市。Savills數據顯示,天津的高檔公寓每平方公尺要價9,000美元,要價和倫敦精華地段差不多,但是倫敦民眾的可支配所得是天津民眾的 7 倍。

房市買氣熱,以深圳為例,3月一建商推出288間的售屋方案,短短8分鐘就在網路上售罄。然而這也加劇房市泡沫化風險。《CNBC》指出,德意志銀行上週的發布一份報告中也警告,當前中國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和高信貸成長環境,已造成房地產市場過熱。

高盛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建商和開發商手上建案總金額達到52兆美元,是美國住宅市場規模的兩倍,甚至超過整個美國公債市場的規模。中國可說是面臨「史詩級」的房市泡沫。

投機性投資多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的民調顯示,已擁有多套房產的人對房產的需求上升,但名下沒有任何房產的人,購房需求卻下降。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中國家庭金融領域專家甘黎(Gan Li,音譯)告訴《華爾街日報》,這是投機性投資明顯的跡象。

甘黎認為,投機需求上升,是因為人們把房產視為安全資產,也就是認為投資房地產是有保障的。這群人受疫情影響,他們減少消費、增加儲蓄,會擁有更多資金,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房市問題。

中國還有另一個核心問題是,買家知道政府不願意打房,因為若房價大跌,民眾虧錢,可能會引發動盪。這讓有錢的中國民眾更有誘因買房,他們相信不管經濟情況如何,買大城市的房屋都是穩賺不賠的。

在零售業工作的陳志宇(Chen Zhiyu,音譯)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表示,他想在深圳買房。這位37歲的年輕人說,自從疫情推動房價上漲以來,他已經提高購屋預算。 「只要政府開始印鈔,房價就會上漲。美國股票會漲,但是在中國,只有房價會持續上漲。」

深圳宣布購房限制措施

為了不讓房價失控,也有地方開始房地產調控。據《路透》報導,深圳上週宣布了新的購房限制措施:只有擁有居留許可,並在該城市居住了三年、繳納了相關稅款或社會保障金的人,才有資格在該市購買房屋。

深圳是中國科技巨頭騰訊總部的所在地,該市5月份轉售房屋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了12%,是中國70個主要城市中第二高的漲幅。祭出打房措施目的是在價格急劇上漲的情況下抑制投機投資。

(參考來源:CNBCThe Wall Street JournalReuters

https://tw.news.yahoo.com/%E5%85%A8%E7%90%83%E6%9C%80%E5%A4%A7%E8%B3%87%E7%94%A2%E6%B3%A1%E6%B2%AB%E4%B8%AD%E5%9C%8B%E6%88%BF%E5%B8%82%E7%B8%BD%E5%80%BC%E8%B6%85%E9%81%8E%E7%BE%8E%E5%9C%8B%E5%82%B5%E5%B8%82%E7%82%BA%E4%BD%95%E4%BA%BA%E6%B0%91%E5%A0%85%E4%BF%A1%E6%88%BF%E5%83%B9%E4%B8%8D%E6%9C%83%E5%B4%A9-060053163.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20年07月22日訊】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大陸樓市造成了嚴重衝擊,有業內人士認為,由於開發商遭遇資金問題,樓市即將迎來拋售潮

網易自媒體平台的作者「專屬財報」21日發文說,近期,有專家預言樓市很快就會迎來「降價潮」,現在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表現不盡人意,很多手持多套房的人已經在拚命的拋售。

文章說,第一是最近超過7成的開發商實際銷售價格下降,在前20名的房企中,1到7月份的對外銷售價格比2019年要低,如果將統計數據範圍擴大了前500名房企的話,或許會有更多的房企實際銷售價格比2019年來講都是下跌的。

雖然7月份以來,樓市有所恢復,但是疫情的結束並不足於讓樓市恢復到以前,現在擺在面前的問題是,在全國的住房已經嚴重過剩,空置率超過25%,開發商普遍面臨了賣房難的問題。

第二就是大量的炒房客在拋售二手房,目前僅僅重慶,西安,杭州,北京等城市的二手房就高達幾十萬套,由於二手房的掛牌量增加太多了,有業主更是把自己的房源降價300萬賣掉,並坦言,如果不賣的話,將來可能會虧更多。

根據克爾瑞《2020年1-4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操盤榜》數據顯示,在TOP20的房地產企業當中,有超過70%比例的企業在2020年的新房銷售價格比2019年要低得多,有的降幅達到20%之多。

如果考慮到TOP50和TOP100房企,以及大量的中小開發商,降價的範圍、力度均超出人們的想像。

據金融界引述消息稱,去年8月,恆大旗下500多個樓盤全面降價促銷,新盤9折,尾盤低至8折,如果滿足全款、恆大員工推薦等條件的話,甚至最低至6折。

責任編輯:李淨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7/21/n12273548.ht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高樓,高樓大廈,中國,重慶。(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中國房市出現限制措施。(圖/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文/中央社

據報導,中國大陸深圳市為穩定房地產市場及遏制炒作活動,近日宣布一些限購樓房措施。包括調整商品住房限購年限、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措施、發揮稅收調控作用等。

深圳新聞網報導,當地住房建設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部門發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目的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同時實現穩地價、穩房價、遏制投機炒房,以及加強房地產金融監管等。

在調整商品住房限購年限上,通知規定,深圳戶籍居民家庭、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須在深圳落戶滿3年,且能提供購房之日前在深圳連續繳納36個月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才可以購買商品住房。

非深圳戶籍居民家庭、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繼續按照提供購房之日前在深圳連續繳納5年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才可以購買商品住房。

此外,夫妻離異的,任何一方自夫妻離異之日起3年內購買商品住房的,其擁有住房套數按離異前家庭總套數計算。

相關通知也對房貸設限,包括購房人家庭名下在深圳無房且無商業性住房貸款紀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紀錄的,繼續執行貸款首付款比例最低30%的政策。

購房人家庭名下在深圳擁有一套住房的,購買普通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購買非普通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80%。

通知同時提出加強熱點物件銷售管理,對社會關注度較高、預計購房人數較多的熱點物件,規定房地產開發商應當優先滿足無房居民的購房需求,並嚴控認購人數,合理確定房源和認購人數比例。

通知也提出打擊房地產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

關鍵字:中國深圳房產
原文網址: 疫情穩定防炒房!深圳祭出「購屋限制」 落戶口滿3年才有資格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62064#ixzz6Stj5NbFc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圖0721_1
知乎:顧少蒼

今年3月,深圳一建商的288套公寓,在不到八分鐘的時間裡在網上銷售一空。幾天後,蘇州一個新建案的400多套住宅,也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鏈家(Lianjia)的駐上海仲介 Zhao Wenhao 說:3月份,當市場開始反彈時,他周末幾乎沒有時間吃午飯。鏈家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經紀公司之一。

不過,經濟學家卻提出警告,中國資產泡沫目前已超過本世紀頭10年美國樓市的泡沫。在美國房地產熱的頂峰時期,每年約有9,000億美元投資於住宅房地產。在截至6月份的12個月裡,有約1.4兆美元投資於中國樓市。上個月,中國房地產投資創有記錄以來的單月最高。

高盛(Goldman Sachs)更預估,2019年中國不動產總額達到52兆美元,是美國住宅市場規模的兩倍,甚至超過了整個美國債券市場。

表面上看來一片榮景,但疫情已經造成中國數以百萬計的人失業、加上,集體債務過高、地方爛尾樓去化不掉、中國出口不振,還有其他看不見的問題…這是一篇很好的長文,把中國房市的挑戰寫得很文整。只要你關心中國,就應該好好看看

https://www.storm.mg/article/2871723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標題:北京: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23%,住宅降35%

7月20日,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公佈上半年北京市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上半年,北京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296.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6%。其中,住宅銷售面積為213.1萬平方米,下降35.4%;辦公樓為13.6萬平方米,下降36.4%;商業營業用房為40.3萬平方米,增長2.1倍。

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方面,上半年,北京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為2163.4億元,同比下降20.7%。其中,國內貸款為653.3億元,下降20.9%;自籌資金為461.6億元,下降22.8%;定金及預收款為836.5億元,下降21.3%。 房地產市場建設方面,上半年,北京全市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新開工面積為1065.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8%。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為661.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9.6%;辦公樓為12.3萬平方米,下降84.7%;商業營業用房為52.3萬平方米,下降16.2%。

北京全市房屋竣工面積為238.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其中,住宅竣工面積為117.1萬平方米,下降13.4%;辦公樓為45.2萬平方米,增長73.8%;商業營業用房為22萬平方米,增長63%。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0720/35811880.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線城市房市交易熱絡,中國資產泡沫膨脹至52兆美元。(圖片來源/piqsels)

即使新冠病毒擴散,也沒能阻止全球最大的資產泡沫越吹越大,3月份以來中國一線城市房市搶搶滾,使得中國房市規模已經膨脹到52兆美元(1532兆台幣)。

《華爾街日報》報導,2月份,新冠病毒造成封城,房市交易曾短暫停頓,當時許多人以為大城市榮景不可能持續,沒想到3月初以來,房價恢復上漲走勢。儘管有幾千萬農民工失業和其他經濟問題,但房價依然上漲,投資人追逐房產交易。

深圳新建案8分鐘銷售一空

3月份,深圳一家新建案的288間公寓在網路上架後不到8分鐘就銷售一空。沒多久,傳出買家在蘇州一個新住宅區搶購400多間公寓。

據統計,上海的公寓交易量4月份接近歷史新高。6月份某一個星期六,近9000人每個人需要先存入100萬元人民幣(420台幣)的現金,才有資格在深圳某一個開發區購買公寓。

中國大型房地產經紀公司鏈加地產上海公司的仲介趙文浩(音譯)表示:「三月份的每一個周末,我幾乎忙到沒有時間吃午飯。」他說,許多客戶擔心全球經濟放緩期間人民幣可能大幅貶值,所以把更多資金投入房市,作為避風港。

許多經濟學家說,由此吹出的資產泡沫已經超過2008年以前美國房市的泡沫。在美國房地產繁榮的頂峰時期,一年約有9000億美元資金投入住宅市場。

近一年1.4兆美元資金投入中國房市

相比之下,在截至2020年6月底為止的12個月內,約1.4兆美元(41.27兆台幣)投資中國住房市場,6月份中國房地產的投資金額改寫單月新高。

高盛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建商和開發商手上建案總金額達到52兆美元,是美國住宅市場規模的兩倍,甚至超過整個美國公債市場的規模。

在大流行期間,房市停頓的時間不長。 6月份中國城市住宅價格比去年同期高4.9%。儘管今年2月銷售額大幅下降,但今年上半年投資增長1.9%。7月16日,中國公布,第二季GDP較去年同期增長3.2%,扭轉第一季衰退的局面。

中國最大開發商中國恆大集團經過3月份強勁銷量之後,已將今年的銷售目標從1月份預估值大幅提高23%。

儘管北京政府樂見住房市場的快速反彈,但是官員也提醒民眾注意長期以來炒房的問題。中央政府一直努力防止房價失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宣布「建造房屋是為了居住,不是為了投機炒作」,這成為指導政府住房政策的方針。

恆大將今年銷售目標提高23%

儘管民眾對新冠病毒和經濟前景感到擔憂,但奇怪的是,住宅建設正在蓬勃發展,深圳房價持續上漲。

在信貸成長的推動下,房屋銷售快速增長10年之後,今年第一季中國家庭平均負債比率上升至57.7%,創下2010年第一季開始記錄該數字以來最高紀錄,高於去年底的54.8%。該數字代表家庭房貸、消費債務和其他債務佔整體GDP的比重。

核心問題是,中國買家認為政府不願意讓房價下跌。如果房價大幅下跌,它會消滅大多數民眾的主要財富來源,並有可能引發社會動盪。有錢人看準這一點,就繼續炒房,因為他們認為,不管整體經濟是好是壞,大城市的住宅仍是中國最安全投資標的。

在零售業工作的陳志宇(音譯)表示,他希望在深圳買房。這位37歲的年輕人說,自從疫情推動房價上漲以來,他已經提高購屋預算。 「只要政府開始印鈔,房價就會上漲。美國,有一個牛氣沖天的股市,但是在中國,只有房價會持續上漲。」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oneyDJ新聞 2020-07-20 10:59:41 記者 陳苓 報導

中國房市被視為全球最大的資產泡沫。就連疫情也無法澆熄這股熱潮。年初短暫降溫後,市況隨即反彈,如今中國房市泡沫已經超過次貸危機前的美國,總規模甚至撂倒整體美國債市。
 
華爾街日報16日報導,經過2月疫情低潮後,中國房市迅速反彈,3月份深圳288間公寓在網路開賣,8分鐘內就搶購一空。4月份,上海二手公寓價格逼近空前新高。許多經濟學家指出,中國房市的資產泡沫,已經超過2000年代的美國。美國房市高峰期,住宅房產的年度投資額為9,000億美元。然而,今年6月為止的一年來,中國房產投資額達1.4兆美元。6月份中國房市的投資額更創史上單月新高。
 
高盛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房屋和建商庫存總值達52兆美元,總金額是美國住宅房市的兩倍,規模甚至超越整體美國債市。中國部分城市的房價,已經追上全球最貴城市。Savills數據顯示,天津的高檔公寓每平方公尺要價9,000美元,價格和倫敦最昂貴的地段差不多,但是倫敦民眾的可支配所得是天津民眾的七倍。
 
 
中國房市熱難歇,主要是買家看準政府不敢放手讓房市慘崩。如果房價大跌,多數民眾的主要財富來源將消失,恐怕會引發社會動盪。這讓有錢的中國民眾更有誘因買房,他們相信不管經濟情況如何,大城市的房屋都是中國最安全的投資。房仲也透露,許多民眾擔心人民幣貶值,狂買房屋保值。中國民眾Chen Zhiyu說:「只要政府開始印鈔,資產價格就會上漲。在美國,股市牛氣沖天;在中國,只有房價會不停飆漲」。
 
陸3月房市買氣強彈 大型建商灑錢買地
路透社4月7日報導,多家中國建築巨擘在近期財報會議表示,由於第一季房市反彈速度優於預期、企業流動性豐沛,將增購土地。另外一些建商也說,相信房市需求長期有撐,購買金額將與去年相同。中國房產龍頭碧桂園第一季購買的土地,高於去年同期。碧桂園和世茂房地產都說,手上現金充足,今年購地量至少與去年持平。
 
大型建商灑錢,炒熱大城市地價。克而瑞(CRIC)數據顯示,第一、二線城市一些土地的賣價,溢價超過40%。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CREIS)也顯示,第一季一線城市的樓面地價平均提高33%。建商信心滿滿大買地,是因為中國房市買氣回春。CRIC數據稱,中國前100大建商的3月份銷售月增136%;第一季銷售的年減幅度縮小至21%。3月份中國房市復甦8~9成,建商估計4月買氣將恢復正常。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使是新冠病毒也沒能阻止全球最大的資產泡沫不斷擴大。在2月份實施抗疫封鎖期間經歷短暫停頓之後,中國一些特大城市的房地產熱已重新開始持續升溫,這種房地產熱被許多人認為是不可持續的。儘管數以百萬計的人失業,且經濟還存在其他問題,但房價不斷上漲,投資者趨之若鶩。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今年3月,深圳的一個新房地產開發項目的288套公寓在不到8分鐘的時間裡在網上銷售一空。幾天後,購房者搶購了蘇州一個新建案的400多套住宅。據估計,上海4月份的二手房銷售接近歷史最高水平。上個月的一個周六,近9,000人每人交了人民幣100萬元(約合新台幣420萬元)的認籌金,以獲得深圳一個開發項目公寓的搖號選房資格。

深圳路邊的小吃攤。(美聯社)
深圳路邊的小吃攤。(美聯社)

鏈家(Lianjia)駐上海的中介Zhao Wenhao說,3月份,當市場開始反彈時,他周末幾乎沒有時間吃午飯。鏈家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經紀公司之一。他說,許多客戶擔心人民幣會在全球經濟放緩之際貶值,這促使更多資金流入作為避險投資的房市。
許多經濟學家說,由此產生的資產泡沫目前已超過本世紀頭10年美國房市的泡沫。在美國房地產熱的頂峰時期,每年約有9,00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6.51兆元)投資於住宅房地產。在截至6月份的12個月裡,有約1.4兆美元(約合新台幣41.23兆元)投資於中國房市。上個月,中國房地產投資創有記錄以來的單月最高。

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Inc.)數據,2019年中國住宅和開發商庫存總額達到52兆美元(約合新台幣1531.55兆元),是美國住宅市場規模的兩倍,甚至超過了整個美國債券市場。

 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新華社)
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碼頭。(新華社)

新冠疫情對該市場造成的停頓並沒有持續太久。中國6月份城鎮房價同比上漲4.9%,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9%,儘管2月份房屋銷售大幅下滑。中國在上周四(16日)公布,截至6月30日的三個月,整體經濟增長了3.2%。
中國恆大集團(China Evergrande Group, 3333.HK, 簡稱:中國恆大)已將今年的銷售目標較1月份時的預期上調了23%,該公司3月份的銷售情況強勁。中國恆大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

雖然房地產市場快速復甦在某種程度上對北京方面來說是好消息,但也提醒人們注意中央政府長期以來一直擔憂的一些情況,中央政府曾多次採取調控措施,以防房價失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7年曾指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已成為政府住房政策的指導綱領。

然而,讓人們重視這一資訊並不容易。在信貸推動下,中國住宅銷售經歷了10年的快速增長,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家庭槓桿率達到了57.7%的歷史最高水平。該比率出現201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大季度增幅。該比率衡量的是家庭抵押貸款、消費和其他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

武漢肺炎疫情重挫中國經濟(AP)
武漢肺炎疫情重挫中國經濟(AP)
中國的核心問題是,購房者認為政府似乎不願意讓房市下跌。如果房價真的大幅下跌,將摧毀大多數公民的主要財富來源,並可能引發動蕩。

這促使有足夠資金的中國人有動力繼續購房,因為他們相信,不管整體經濟狀況如何,大城市的房地產仍將是中國最安全的投資。

在一家美國零售企業工作的Chen Zhiyu說,房地產綁架了中國經濟,所以政府不敢推動房價大跌,即使這是刺破泡沫最有效的方式。他打算在深圳購買一處房產。
37歲的Chen表示,你得跟著錢走。他還說,自從疫情推高房價以來,他已經提高了買房的預算。他表示,每當政府開始印鈔,資產價格就會上漲,在美國,股市會走牛,但在中國,只有房價會持續飆升。

房產銷售活動也受到了資金緊張的開發商和向開發商出售土地的地方政府推動。開發商和地方政府都需要增加收入來償還債務或解決其他問題,並且正在醞釀更多推動房地產發展的措施。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重創中國經濟(AP)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重創中國經濟(AP)

沒有人知道中國官員如何能在不破壞整體經濟穩定的情況下處理這個問題。即使房地產市場保持強勁,也給政策制定者帶來棘手的問題,他們今年不得不暫緩推出力度更大的、被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是必要的經濟刺激措施,一定程度上因為是擔心這會進一步推高房價。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項目進行的民調顯示,新冠疫情刺激了中國政府所擔心的那種購房行為,即已擁有多套房產的人對房產的需求出現上升,而尚未擁有任何房產的人的購房需求卻出現了下降。該調查由位於成都的西南財經大學(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進行。

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中國家庭金融領域專家甘犁稱,這是投機性投資的一個明顯苗頭。

甘犁說,投機需求在上升,因為人們把房地產視為比股市或海外資產更安全的資產。他表示,人們認為房地產投資是有保障的,受新冠疫情影響,他們實際上在減少消費、增加儲蓄,因此他們實際上會有更多可供投資的資金,而這將催生一個更大的房市問題。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重創中國經濟(AP)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重創中國經濟(AP)

據來自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最新數據,2017年中國城鎮住房空置率為21%左右,相當於有6,500萬套城鎮住房處於空置狀態,相對於國際標準來說,這是一個很高的比例。擁有兩套房的家庭的住房空置率達到39.4%,三套及以上住房家庭的空置率為48.2%。

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等大城市,租金收益率(房屋的年租金收入與房屋價值之比)不到2%,低於購買中國國債所能賺取的收益。

儘管如此,42歲的英語教師Shannon Bi還是說,出於對通脹的擔憂,疫情還是促使她比計劃提前在深圳投資了第二套房產。她表示,你必須把錢投到某個地方,否則只會貶值。

另一位購房者Doris Tao說,5月初她和丈夫簽了一份在上海購買二套房的契約。Tao希望購買這套學區房將增加她三歲的兒子入讀優質小學的機會。

32歲的Tao表示,我們已經密切關注了幾個月,通常情況下,這些房子一上市就被搶光了。她在看房的第二天就決定買下這套房。她說,我們很幸運能買到這套房子,房主說,在我們簽契約的當天晚上,又有人提出要全款買房。

一些經濟學家的擔憂一定程度上源於中國房地產升溫的速度如此之快,而且即使在經濟面臨壓力的時候,房地產也有繼續攀升的趨勢。

就在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擁有自己的住房還是違法的。1998年,國務院的一項決定取消了單位福利分房政策,住房自有開始上升。

據中國央行4月份公布的一項調查,截至去年年底,中國約96%的城鎮家庭至少擁有一套住房,遠遠高於美國65%的住房自有率。

中國經濟(DW)
中國經濟(新華社)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繁榮實現了中國政府的目標。它促進了經濟增長,為成百上千萬的中國中產家庭創造了財富。地方政府也從向開發商賣地中獲得了額外收入;地方政府必須將所得稅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上繳中央政府。
但這種繁榮搶走了其他行業的投資資金,這些行業要與購房者爭奪銀行貸款。這種情況還讓許多家庭背上了債務。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數據顯示,在截至2019年的十年間增加的11.6兆美元(約合新台幣341.65兆元)家庭貸款中,中國佔了57%左右,美國約佔19%。

中國一些城市的房價已經達到可比肩全球一些最貴地段的水平。中國社會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平均房價相當於人均收入的9.3倍,相比之下,舊金山為8.4倍。

房地產服務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 PLC)的數據顯示,在擁有1,500萬人口的天津,高檔地段的住宅售價約為每平方公尺(0.3025坪)9,000美元(約合新台幣26.51萬元)。這相當於倫敦部分最貴地段的價格,但倫敦的可支配收入是天津的七倍。

基本上,中國城鎮居民已經把一切都押在了自己的房子上。根據中國廣發銀行(China Guangfa Bank)和西南財經大學的一份報告,中國城鎮居民現有財富中近78%拴在住宅地產上,而在美國,房產在家庭財富中的佔比為35%,更多的人是投資於股票和退休基金。

當新冠疫情衝擊中國時,許多經濟學家和房地產專家都擔心緊要關頭已到來。2020年頭兩個月的住宅銷售較上年同期暴跌了36%,許多資金緊張的房地產開發商被推到了懸崖邊上。據官方媒體報導,截至6月5日,已有200多家小型開發商申請破產。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重創中國經濟(AP)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重創中國經濟(AP)

較大的開發商和地方政府推出了刺激措施來吸引購房者。根據華泰證券(Huatai Securities)的數據,自2月份以來,中國至少有26個省和地區出台了提振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其中包括放鬆首付要求和提供購房補貼。

在房地產企業中原集團(Centaline Group)駐天津的總經理Gao Fei表示,雖然地方政府承受著防止房價進一步飆升的壓力,但更讓他們害怕的是房價大跌。他們承受不起讓房地產市場下跌的後果。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Shanghai Yiju Real Estate Research Institute)的數據,2019年土地出讓收入和開發商繳納的相關稅收佔到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52.9%,創歷史新高。

 

不過,對於濟南和廣州等至少12個城市放鬆房地產調控的一些做法,中央政府並不認同,一個信號就是詳述貸款政策鬆綁的文件數日內就從地方政府的官方網站上撤下。山東省一個城市在5月中旬取消了向購房者提供補貼的計劃,稱該計劃的某些內容違反了高層的相關要求。

Capital IQ的數據顯示,2月份和3月份中國恆大商品房分別降價25%和22%。中國恆大因龐大的債務規模而成為全球利息支出最高的非金融類上市公司。另一家大型開發商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Country Garden Holdings Co., 2007.HK, 簡稱:碧桂園)通過社交媒體在全國折價出售超過1.7萬套新房,折扣幅度最高達到50%。

克而瑞(China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Corporation)的數據顯示,在中國前34家開發商中,有27家公布5月份銷量同比實現增長。

最近促銷力度有所減弱,但並未完全取消。5月中旬在上海的一處建案,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CK Asset Holdings Limited, 1113.HK, 簡稱:長實集團)向潛在購房者提供一部華為手機以及人民幣2萬至4萬元(約合新台幣8.4萬到16.8萬元)優惠券可抵扣未來物業管理費。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重創中國經濟(AP)
2020年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重創中國經濟(AP)

其他開發項目沒有提供折扣,潛在買家必須參加搖號才有機會購買面積較小且較便宜的住房。5月中旬,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China Vanke Co., 2202.HK)通過一位女演員的網絡直播,四小時內的交易總額達到人民幣1.48億元(約合新台幣6.23億元)。

在深圳經營著一家房地產諮詢公司的Yin Haiping稱,對於錯失機會的擔心正在驅使更多購房者現在出手,今年一些熱門地區的房價至少上漲了10%。

來自天津的大學講師Xu Xiaohua在那裡已經有了一套房產,但本月在深圳購買了另一套住房。在一周內看了約12套房子後,他於5月初以人民幣650萬元(約合新台幣2735萬元)的現金買了一套50平方公尺(15.125坪)的房產。(相關報導:新冠疫情衝擊》近2成大專畢業生找嘸頭路!中國6月大專以上失業率創史上新高更多文章

他表示,他覺得大多數中國人在經濟低迷期間會把財富放在房地產上。他說,中國經濟形勢越糟,深圳等地的房價就會漲得越高。

https://www.storm.mg/article/2867678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買房的時候,如何償還房貸,是必須研究的課題。依據大陸「阿里法拍」網站的數據,2020年7月時,法拍屋已經超過118萬間,遠比2017年的9000間還多了128倍,成長數據令人吃驚。

綜合陸媒報導,依據網站數據,2017年時,該平台法拍屋僅有9000間,到了2018年,成長為2萬間,2019年時飆升到50萬間,截至2020年7月,已有超過118萬間房屋等待法拍。

2年半的時間,該平台法拍屋的數量上漲128倍,且遍及全國各地,令外界相當吃驚。對此,有專業分析師認為,數量之所以激增,主要受到2019年經濟下修的影響,2020年時,又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大批房屋進入法拍市場。

▲房(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許多大陸民眾受到疫情影響,房屋被迫法拍。(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分析師指出,依據相關數據推測,等到2020年10月,進入法拍市場的房屋將突破200萬間。負責代理銀行法拍業務的律師郭韌指出,從今年開始,她接的案子的確變多,但還沒到「多到不能接受」的狀況,大略估算之下,約多了30%的案件。

郭韌說明,與先前不同的是,過去房屋會淪入法拍市場,有不少人是「主觀故意」的,但今年的案件中,有許多屋主沒有主觀故意,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不少公司倒閉,導致民眾失業,因此付不出房貸。

不過,她提到,從現況來看,房屋淪落法拍的,基本上都是市井小民,可能是生意沒辦法經營,或是真的付不出房貸,投資客卻很少發生這種狀況。

郭韌指出,國內有許多地方推出房屋限購政策,但「法拍屋不限購」,因此市場相當熱門,與先前比起來,法拍屋的溢價高出了許多。

關鍵字:法拍房產房產雲

原文網址: 大陸法拍屋暴增128倍!經手律師揭關鍵原因:投資客不受影響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59112#ixzz6SbwpxXZj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商報網訊】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在經历1-2月份的劇烈下降後,出現快速恢復。

  房地產開发投資同比增速率先「回正」。中國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发投資62780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1.9%,1-5月份為下降0.3%。

  更多房地產市場指標如房屋新開工面積、開发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等同比雖仍處於下降區間,但降幅持續收窄。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16日在中新社主辦的「國是論壇——2020年中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上半年中國樓市在多層分化中實現了平穩持續較快的恢復,多項指標變化大致呈現右偏的「V」型變化軌跡。

  7月16日,重慶市民在高樓下的公園內散步。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從空間上來看,不同區域、不同城市群,甚至城市群內部,房地產市場出現明顯的差異和分化。這些分化的產生主要來自經濟基本面、土地和金融等因素。例如:在一二線城市或者區域中心城市,有較好的公共產品、經濟成長潛力高,人口流入大,但是這些城市往往土地供給相對偏緊,加之寬鬆的貨币環境導致資金在城市之間「嫌貧愛富」的外溢和尚未完全消除的炒房機制,讓這些基本面本就較好的城市樓市恢復速度更快,甚至出現偏熱的情形;而基本面較差、經濟发達程度較低的城市,樓市恢復速度慢,甚至出現萎縮。

  下半年,倪鵬飛認為,樓市仍將延續這種多層分化中持續恢復的態勢。

  他預計,在沒有重大政策轉向和新的外部衝擊的情況下,樓市有望實現「月變年穩」。從總體上看,全年商品房價格同比增幅可能在5%左右。

  不過,他提出,下半年仍有一些潛在隱憂,需要在調控中關注並采取切實應對措施,包括地價過快上漲、局部樓市過熱等。

  當日发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房地產開发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0.9%,但土地成交價款增長5.9%,這反映地價水平的升高。倪鵬飛指出,需防類似2015年-2016年那輪「地王」带動房價輪番上漲並不斷擴散的局部過熱再度上演。(完)

[責任編輯:朱劍明]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希望之聲2020年7月17日】(本台記者賀景田綜合報導)受益於中共央行的低息信貸和各地落戶政策的放鬆,6月份中國房價創10個月來最大增幅。

週四(7月16日),中共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其中不包括保障性住房)均價環比上漲0.58%。

6月份新建住宅房均價較上年同期上漲4.87%,5月份漲幅爲4.95%。

6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有61個城市的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而5月份爲57個城市。

在70個城市中,新建住宅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多達60個,而5月份爲62個城市。

統計局表示,一線城市新建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3.3%和5.2%。

一線城市中,北京新建住宅價格較上個月小幅上漲0.4%。另外三個大城市的房價持續上漲,上海、深圳和廣州的漲幅分別爲0.5%、0.8%和0.6%。

購房熱在大中城市越來越多地出現,很多地區將房產視爲財產保值的安全途徑。

據彭博計算顯示,6月份住宅總銷售額創下月記錄,爲1.84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630億美元)。

中國房地產行業是疫情期間復甦最快的行業之一。在信貸成本低廉的情況下,購房者大量涌入房地產市場,推高了房價;此外,中共病毒疫情重創經濟,中共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大幅縮水,爲增加收入,各地增加了土地供應,推高了土地價格

最近幾周,包括深圳和二線城市杭州在內的一些城市房價飆升,一些地方政府對房地產交易出臺了新的限制措施。

然而,今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投資實現增長可以看出,中共政府對可以刺激經濟增長的房地產投資熱潮保持了相當大的容忍。

責任編輯:宋月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幷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01656?lang=b5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經傳媒彭博指出,面對股市與房價的共同上漲,內地的政策制定者正小心謹慎,在維護經濟復甦勢頭的同時,亦着手遏制部分資產價格過快上漲。
中國央行周三(15日)開展了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大幅少於本月合計近7,000億元的MLF與TMLF到期。同日,深圳市政府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收緊樓市限購的措施。周四公布的6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均價按月上漲0.58%,較5月漲幅進一步擴大,為10個月來最大。
在多次降準、降息應對由疫情給經濟帶來的衝擊後,內地股市自6月以來升幅明顯,令主要指數年迄今漲幅在全球市場中排名居前;雖然監管層近期屢屢釋放降溫意圖,但成交額、融資餘額等仍顯示火熱情緒,在寬鬆的貨幣環境中帶來新的顧慮。而住房價格按月升幅連續加快,也帶來投機需求增多的擔憂。
報道引述國盛證券分析師楊業偉表示,央行對MLF的審慎操作顯示隨着經濟基本面回升,貨幣政策將保持中性,且「未來在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上升壓力下,央行流動性可能還會進一步收緊。
中金公司的報告指出,4月份以來深圳房價漲幅居於全國前列,限購更多是出於平穩市場預期、防止房價出現非理性波動的考慮,指向對投機性購房需求的限制,政策思路仍以「房住不炒」為核心。
最新出爐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恢復成長,二季度GDP增速3.2%高於預估,使得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迫切性下降。央行行長易綱上月已指出要考慮政策工具的適時退出,近期央行官員也強調,下半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總量的適度。
渣打銀行中國經濟學家Wei Li和Lan Shen的報告指出,中國的貨幣寬鬆周期已接近尾聲。
有迹象表明,信貸供應增加對高檔住房價格的上漲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據中國房地產信息公司的數據,4至5月中國大城市中標價2,000萬元的房屋最受歡迎,富裕買家加快買入高端房產以抵禦通貨膨脹,此後購房熱情更延伸至各級城市和各類住宅。
人民銀行上周發布的6月社會融資存量增速為12.8%,達到了兩年來最高。6月住戶中長期貸款成長了逾6,000億元,被分析師視作房貸旺盛的信號。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指出,該數據創下了近年的同期新高,因受益於繼續大幅好轉的房地產銷售,而金融條件寬鬆是購房需求的釋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