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財經金融 (129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自7月開始有多項民生新制上路,包括振興三倍券、安心旅遊國旅補助計畫。以及各類保單調漲、實價登錄新制、食品新制、醫療口罩進口新規定、醫護人員出國禁令解除、新版菸品警示、客貨運業駕照持照年齡有條件放寬至68歲、公路監理業務開放各車種越區辦理等。以下是《中時電子報》的統整。

●振興三倍券

為了疫情過後振興台灣各地經濟,行政院自7月15日開始發放振興三倍券,讓民眾出1000、政府出2000,合力發揮3000元的消費效果。民眾可依自己的使用習慣,選擇紙本、行動支付、電子票證或信用卡,到全國店家使用。針對弱勢族群,直接匯1000元到中低收入戶者的帳戶,用來買三倍券。振興三倍券不能在電商消費,也不能拿來囤積民生物資。需在12月31日前使用完畢。

●安心旅遊國旅補助計畫

安心國旅補助方案時間自7月1日至10月31日,平假日均可使用,補助包括:自由行住宿每房折抵1000元,離島住宿加碼多折抵1次;團體行每人每日補助700元,離島加碼1200元;以及高中以下國民暑假觀光遊樂園入園免費、台灣觀光巴士優惠。

●保險新制及降準

保險新制與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將在7月1日上路,漲最多的是終身醫療險漲幅5%~10%,尤其是長照險、失能扶助險、實支實付險等,漲幅最多20~25%不等。

●實價新制7/1上路,申報時逾期、資訊不實罰則更明確

新制實價登錄將在7月1日上路,相較以往地政士、仲介業等角色吃重,修改後責任不僅回到「買賣雙方」身上,也讓申報時「逾期」及「資訊不實」罰則更加明確,換句話說,當交易申報的成交價格有誤時,便是直接向雙方開罰3~15萬元不等,如果有隱匿頂樓加蓋、增建等價格以外資訊,也同樣罰6千~3萬元。

●7月食品新制 11項過敏源強制標示

食藥署7月起上路四大食品新制,除了擴增「應實施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的食品製造業別、要求「資本額少於3,000萬元的食品工廠」設置衛生管理人員,俗稱笑氣的「一氧化二氮」加嚴管理,而且食品常見的6項過敏原擴增至11項,包含甲殼類、芒果、花生、牛奶或羊奶、蛋、堅果類、芝麻、含麩質之穀物、大豆、魚類及其製品,以及使用亞硫酸鹽。7月起未標示者可開罰廠商最高300萬元。

●醫療口罩進口新規定

7月1日起,進口醫療口罩應檢附衛福部核發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影本或同意文件。

●醫護人員出國禁令解除

7月1日起,醫事人員及社工人員若出國仍應經由所屬醫院同意,並依各該醫院人事規定辦理。

●新版菸品警示

菸盒警示圖片已5年以上未更新,擔心警示效果打折,國健署祭出新版更嚇人警示圖,7月1日起全面換新,違者最重罰新台幣500萬元。

●客貨運業駕照持照年齡有條件放寬至68歲

7月1日起放寬大型車職業駕駛人駕駛執照持照年齡上限,由65歲延長至68歲。但有條件限制,包括限制僅能日間行駛,65歲至68歲駕駛只能在上午6時至晚間6時開車;工時上面,每天限開8小時,連續駕駛不得逾3小時。

●公路監理業務開放各車種越區辦理

7月1日起除了原有的自用小型車外,營業車(如:計程車、市區公車)及自用大型車輛等所有車種,都可以越區辦理請領牌照、檢驗及異動登記等。

 

(中時電子報)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發會今 (29) 日發布 5 月景氣燈號續亮黃藍燈,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指出,領先指標連 7 個月下降,累計跌幅達 5.46%,跌幅連兩個月收斂,顯示疫情負面衝擊逐漸縮小,預期下半年景氣將緩步回升,但仍要觀察全球疫情、美中關係變化。

除領先指標持續下滑外,同時指標也連續 6 個月下降,累計跌幅達 3.6%。

吳明蕙表示,領先指標收斂主因是外銷訂單動向指數、實質貨幣總計數 M1B 等兩項指標回升,主要燈號項目中,工業生產指數受惠 5G、遠距商機續亮綠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雖仍亮藍燈,但數值也從 81.5% 回升至 85.7%,皆顯示景氣正緩步回升。

吳明蕙進一步指出,台灣內需回溫支撐國內經濟發展,包含民眾報復性消費刺激零售餐飲回溫,廠商投資活動、政府公共建設持續進行,帶動機械設備需求,金融市場也相對穩健,但仍不容小覷全球外在環境帶來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 (IMF) 6 月 23 日也釋出最新全球經濟展望,較 4 月預期再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從 - 3% 調降到 - 4.9%,其中,美國從 - 5.9% 下修到 - 8%、歐元區也從 - 7.5% 下修至 - 10.2%,新興國家則從 - 1% 下修到 - 3%,對於全球貿易展望仍趨悲觀。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00393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9日電)國發會今天發布5月景氣燈號續亮黃藍燈,儘管景氣領先、同時指標持續下跌,不過國發會官員表示,疫情負面衝擊已經逐漸縮小。

5月景氣燈號綜合判斷分數為18分,較上月減少1分,燈號續呈黃藍燈;9項構成項目中,股價指數由黃藍燈轉呈綠燈,分數增加1分,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紅燈轉呈黃紅燈、製造業銷售量指數由黃藍燈轉呈藍燈,分數各減少1分,其餘6項燈號不變。

國發會表示,景氣領先、同時指標持續下跌,但領先指標跌幅已經連續兩個月縮小,顯見疫情衝擊逐漸縮小;今年下半年在民間投資、公共建設投資都有信心,只要疫情控制得宜,內需將慢慢好轉。(編輯:潘羿菁)1090629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6290156.aspx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冠肺炎利空淡化,台股上演V型反彈行情,聯發科、中天、華碩、中華電、緯創等五大集團,搭上防疫/遠距、去美化等商機,市值均逆勢增逾400億元,法人看好繼續成為下半年多頭關注焦點。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台股在油元國主權基金為主的外資賣股救火下,一度跌破10年線並下探8,523點,幸賴中央銀行降息、限空令、國安基金備戰等救市三箭齊發,加上美股大反攻,加權指數順勢反彈收斂今年跌勢,至24日止僅跌2.8%。

 

集團股表現來看,由於全球經濟步入衰退,加上今年來外資累計大賣5,724億元,台積電、鴻海、日月光、台塑、華新、遠東等大型電子與傳產集團股,不但股價普遍走跌,市值同步較去年底高點下滑。

 

不過,新冠疫情帶來的防疫概念,線上教學、遠距辦公的宅經濟概念,甚至中長線趨勢不變的中國去美化概念等,仍讓聯發科、中天、華碩、中華電、緯創等布局有成的集團股,在逆風中脫穎而出,市值不退反進。

 

聯發科為5G手機晶片前段班要角,在美國擴大華為供貨禁令後,外資看好將成為主要受惠者之一,最高目標價喊到700元,今年來市值飆漲2,165億元,已逼近兆元大關,加上旗下揚智、晶心科等,整體集團市值增加2,180億元,表現突出。

 

中天、合一雖與防疫概念無直接關聯,但因新藥授權及解盲都傳出利多消息,順勢搭上本波生技股飆漲順風車,今年來股價漲幅分別為342%、675%,帶動市值增206億、701億元,也是少數逆勢上揚的傳產集團股。

 

中華電與旗下是方,以及在伺服器領域大有斬獲的緯創、緯穎,都在這波疫情中大啖宅經濟商機,推升今年兩大集團市值分別增加458億、433億元,至於華碩集團則靠千金股祥碩力挺,市值大幅擴增627億元。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認為,防疫/遠距概念、中國去美化等中長線主流趨勢不變,上半年逆勢成長的集團股,在籌碼尚未鬆動下,下半年股價或有高點可期,並持續成為多頭陣營注目焦點。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政部統計,美中貿易衝突轉單效應、廠商回流擴增在台產能,前五月我國對美國出口總值189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4.7%。

央行下修今年GDP預估

中央銀行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由上季公布的1.92%下修至1.52%,降幅0.4個百分點。下半年政府啟動振興消費措施,加上民間投資溫和成長,經濟成長率將逐季回升。

電子支付使用人數年增63%

 

金管會統計,國內主要非現金之個人支付工具信用卡、電子票證、電子支付等,以電子支付使用人數成長最快,今年4月底電子支付經營機構計28家,較去年同月底增二家,使用者829萬人,年增63%。

 

(聯合報系資料庫)

(聯合報系資料庫)

 

我IMD競爭力進步五名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2020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63國中,台灣排第11名,較2019年大幅進步五名,與東亞鄰國相比,台灣表現僅次於新加坡及香港。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466324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應疫情對經濟衝擊,美國國內各界期盼Fed救市、降低失業率,陳冲引用著名的「雞尾酒缸理論」,指美、日央行總裁,還在為宴會是否正嗨,雞尾酒缸應否端走,以及川普的支票,心中掙扎不已,「(台灣)央行的煩惱算是很幸福的。」(資料照)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因應2008年金融危機,各國啟動QE(量化寬鬆)救市,10年後、2018年前行政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曾在公開演講中,比較美、日兩國10年來資產負債表變化,指「兩國經過10年的QE,都有縮表的必要,以往的QE均將面臨逐漸收回的難題。」

近期疫情紓困,加上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在理監事會後記者會上,提及Fed擴大購債損及獨立性,並示警日銀介入股市可能雙輸;陳冲重新檢視近2年來,美、日央行縮表情形,發現2年來,日銀購債規模不減反增、甚至大幅成長,其中近8成是「左手交右手」政府發債、央行購買;甚至買入股市ETF且佔5%,「中央銀行大量購買政府債務及股票(雖然是以ETF形式),恐成市場大忌。」

美國方面,近2年來,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規模淨增3兆,達7.14兆美元,換言之,過去2年縮表努力完全破功,「美國央行雖不明救股市,但卻買入惡名昭彰的MBS,高達1.92兆美元」。陳冲認為,身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其中央銀行竟有八成五的資產,不是欠缺流動性,就是品質低劣,實在令人堪虞。

此外,因應疫情對經濟衝擊,美國國內各界期盼Fed救市、降低失業率,陳冲引用著名的「雞尾酒缸理論」,指美、日央行總裁,還在為宴會是否正嗨,雞尾酒缸應否端走,以及川普的支票,心中掙扎不已,「(台灣)央行的煩惱算是很幸福的。」

以下為「中央銀行幸福的煩惱」全文:

6月中央銀行宣布利率不動,總裁主持理監事會後記者會,次日媒體斗大的標題「總裁直言Fed擴大購債損及獨立性 示警日銀介入股市可能雙輸」。央行總裁揮灑自如,談論美日兩國央行QE的舉措及影響,媒體也不追問利息動向,真是1件幸福的事,美國聯準會包爾主席應該很羨慕。

以前有位先生曾擔任央行總裁19年,歷經五任總統,被譽為Master of Central Banking,他就是William McChesney Martin Jr.,名氣雖不及伏克爾或葛林斯班,但曾留下1句名言: To take away the punch bowl just when the party gets going,要求央行不要對過熱的經濟又注入流動性。2008年在卸任前夕,聯準會主席葉倫即借用此一傳神的比喻,公開對聯準會同仁表示: We will at least refilling the punch bowl until the guests have all arrived, and will not remove it prematurely before the party is well under way。

1位主張在宴會開始增溫時,將雞尾酒缸移走;1位則認為賓客尚未到齊,不要過早移走酒缸,且應持續添酒。這當然與兩人所處的時空有關,問題也在於如何認定宴會正嗨,還是尚未開始。不幸的總裁,就要面對這種抉擇。

2018年未中風前,我曾多次在演講中提到2008金融海嘯後,各國為了救市,都有或多或少的QE,但只有美國拜1944年不列登森林協議的遺緒(Legacy),可以稍微放肆一下,大印鈔票,而毋須承擔太多的副作用。當時我曾以2008至2017美國與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之變化,製成簡表,以ppt顯示兩國經過十年的QE,都有縮表的必要,以往的QE均將面臨逐漸收回的難題。

病後1年多,一直未好好審視美日改善的情況,近日因疫情紓困,加上我央行總裁的警語,乃上網看看兩位「大哥哥」(外交首長的說法)的近況。依據2020/6/20的資料,日本央行的總資產為645兆日元,但其中持有日本政府債券505兆,外加買入ETF 32.5兆,佔總資產達83%。換言之,比較2018年大家呼籲要縮表時,日本央行的規模不減反增,甚至是大幅成長。而其中近八成是政府發債、央行購買,也就是左手交右手;但可怕的是買入股市ETF竟佔5%,中央銀行大量購買政府債務及股票(雖然是以ETF形式),恐怕是市場大忌。

至於美國大哥哥,不遑多讓,自川老大上台後,一如預期,National Debt Clock飛快運轉,但如看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2020/6/17),更會嚇一大跳。比起我2018年演講時,規模淨增3兆,央行總資產達到7.14兆美元,過去兩年的縮表努力,等於完全破功。其中買入政府債券4.17兆,無異是過去1年,聯準會就買入政府舉債達2兆美元,這個雞尾酒缸,不但沒有拿走,而且還大量添酒,不醉也難。美國央行雖不明救股市,但卻買入惡名昭彰的MBS,高達1.92兆美元,換言之,身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其中央銀行竟有8成5的資產,不是欠缺流動性,就是品質低劣,實在令人堪虞。

美日央行總裁,還在為宴會是否正嗨,雞尾酒缸應否端走,以及川普的支票,心中掙扎不已。相對而言,我們央行的煩惱,實在不算什麼。就在央行記者會一周前的六月十日,華盛頓郵報還反映各界對美國聯準會的期待,就是降低失業率,甚至是不同族群的就業,看該報的標題 : Calls growth for Federal Reserve to target the black unemployment rate,就知道我們央行的煩惱算是很幸福的。謝謝當年俞國華先生建立的優良傳統,只不知今年俞總裁逝世20周年央行會如何追念?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09475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倍券預購將上路,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表示,將做好每一環節的測試。(資料照)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行政院推出的振興三倍券將在7月15日上路,採實體券與電子支付並行方式,7月1日起將開放紙本預購與電子支付的綁定,據悉,由於行政院長蘇貞昌相當重視三倍券,端午連假期間行政院正積極準備,包括務必做好官網測試、超商預購測試與銀行端的綁定等各項測試工作,以確保預購與數位綁定首日系統運作正常,不會因當機時機太久引發民怨。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受訪表示,由於7月15日將開放在各地郵局購買紙本三倍券,行政院長蘇貞昌已指示郵局,距離紙本券的販售還有一段時間,郵局應利用這段期間向所屬客戶宣導,多利用郵局發行的visa簽帳卡進行數位綁定,如此將可紓緩郵局販售三倍券時湧進的人潮,也可衝刺簽帳卡的業績。

 丁怡銘指出,由於再過幾天就是7月1日,將開放紙本預購與電子支付綁定,在這之前,要不斷進行壓力測試,行政院將做好超商預購測試與銀行端的綁定等每一個環節的測試。

 據悉,因應三倍券將上路,行政院及經濟部、郵局等各機關有不少準備工作要做,已上線的三倍券官網正不斷進行壓力測試,若預購首日因太多人上線導致系統當機,將立刻排除狀況,因應超商預購、行動支付與信用卡等數位綁定也都在進行測試。

郵局也規劃各項便民準備,包括加開服務窗口,將協助民眾領取三倍券,並規劃在7月18日及25日連續2個週六加班營業。

 振興三倍券將開放7月1日到7日首波預購,民眾可到官網或超商預購實體券,也可選擇7月15日起直接到郵局購買紙本券,民眾到郵局只要花1000元,就可拿到3000元的券。第二波預購時間預定為8月1日到8月7日。民眾也可選擇使用行動支付、電子票證與信用卡進行數位綁定,只要累積消費滿3000元,就有2000元的回饋。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09515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照)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中央銀行發布5月金融情況,由於活儲以及證券劃撥帳戶大舉增加,M1B年增率上升至7.81%,創下6年新高,但因外資匯出,M2年增率下降至4.18%,M1B與M2年增率仍呈現黃金交叉,央行官員表示,市場資金充裕,股市動能無虞。

外匯存款意外飆升至6兆327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4月增加495億元、年增8.36%。是否與中國通過香港版國安法導致資金匯回有關?

央行官員表示,5月外匯存款新高主要是企業收到貨款增加,還有銀行推出外幣專案優利定存,海外資金匯回也有一些,事實上,每個月都有看到海外資金陸續匯回,只是沒有特別區分是從哪裡匯回。

而央行降息後,銀行定存與活存利率差異逐漸減少,5月來自企業的活期性存款減少,但一般民眾的活儲卻大幅增加,使得整體活期性存款在5月期底餘額來到17兆6933億元,再度歷史新高,年增率9.5%為2011年以來相對高點。

官員說,企業活存減少主因償還銀行聯貸案,一般民眾活儲激增,一方面是證券交易熱絡,郵政劃撥帳戶餘額續創新高,還有民眾定存到期暫時停留在活儲帳戶,準備作其他理財配置,銀行大推數位帳戶,也吸收不少活儲。

證券劃撥帳戶存款餘額已經連續7個月創新高,5月數字為2兆3200億元,較4月增加521億元,官員說,5月股市成交值增加、平均指數上升,意味國人對台灣經濟、股市有信心。

根據統計,5月自然人佔股市比重略為下降至63.4%,本土法人在股市交易比重也從11.2%減少至10.3,反而是外資從4月的25.2%上升至26.3%。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08337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銀行今公布5月5大銀行(台銀、合庫、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作放款統計,新增購屋貸款金額442.7億元,月減50.48億元,新增購屋貸款利率大幅下滑至1.349%、創歷史新低;除房貸利率創新低外,消費性貸款利率也較上月走低,利率為1.889%,創歷史新低。而消費性貸款金額衝高至328.93億元,創歷史新高,主要是銀行承作勞工紓困貸款所致。

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5月創新低,主要是反應各銀行調低基準利率,加上政府針對肺炎疫情的紓困,提供千萬元以下房貸為期6個月利率減1碼的措施,還有各銀行持續針對優質房貸戶推低利率優惠房貸,在多重效應下,新增房貸利率持續下滑,並且來到歷史新低。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吳懿娟表示,目前購屋貸款仍以自住為主,依聯徵中心統計,整體銀行申報房貸金額約有87%屬自住。由於疫情仍有不確定性,5月購屋的氣氛仍屬觀望。(時報資訊)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房貸利率直直落,5月再寫歷史新低紀錄。中央銀行今(23)日公布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5月購屋貸款金額442.77億元,為四個月低點,月減50.48億元;此外,五大銀行房貸利率連四跌,5月下滑至1.349%,月減0.032個百分點,締造歷史新低紀錄。

 

央行發布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華南銀行與第一銀行等五大銀行新增放款,在購屋貸款部分,新承做金額減少、利率也續創新低。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吳懿娟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房市的衝擊慢慢浮現,是5月銀行新增房貸金額下滑的主因,「5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減少,反映3月中旬到4月的交易情況,那時是肺炎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自住戶的態度比較觀望」。

 

除此之外,5月銀行整批分戶貸款較4月減少,也是新增房貸金額下滑的原因之一。

 

在房貸利率方面,吳懿娟指出,央行3月下旬降息後,銀行陸續調整指數型房貸利率,加上部分銀行積極推出房貸優惠利率專案,使房貸利率跌至統計以來的最低水準。

 

央行提供資料顯示,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桃園市等六都,5月買賣移轉棟數月減2.2%、年減21.7%,主要是傳統上5月為房市交易旺季,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房市觀望氣氛濃厚。

 

吳懿娟說,5月後國內疫情控制相對較好一些,對於房市未來景氣,還是要看全球疫情的發展情況,目前房市還是以自住需求為主,不論是首購或換屋族,買方都會針對自己的需求,看看房價是否合理,再決定是否進場交易,「目前不確定性還是滿大的」。

 

聯徵中心資料顯示,全體銀行房貸餘額的自住占比維持在87.5%的高水準,顯示自住剛性需求為房市購買主力。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465520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今(22)日示警,先進國家量化寬鬆(QE)造成全球鈔票大氾濫 ,這些鈔票不僅購買MBS(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支撐房地產,更直接間接流入股債市,拉抬房價、股債券價格 ,但沒有經濟支撐的金融泡沫日後破滅時,金融風暴危機將一觸即發。

 

香港北威國際集團今日舉辦線上論壇,劉憶如會中表示,先進國家以不可思議速度及幅度發行QE造成全球鈔票大氾濫,這些鈔票支應各國政府空間的舉債需求,也同時支應民間企業發行的公司債及垃圾債,債務全面急劇增加,若經濟持續衰退,政府沒有稅收、企業沒有營收,就會陷入無法償債、以債養債的惡性循環中。

 

另外,這些鈔票購買MBS支撐房地產,更直接間接流入股債市拉抬房價、股價及債券價格,但沒有經濟支撐的金融泡沫日後破滅時,金融風暴的危機也將一觸即發。

 

劉憶如指出,全球經濟仍然不看好;OECD報告指出,此次全球經濟受到的傷害將會是過去百年來(戰爭除外)最大,世界銀行報告表示,先進經濟體GDP今年將萎縮7%、全球萎縮2.5%,為1870年至今最嚴重。

 

另外,美國經濟受到重創,零售業、製造業的數據較疫情前、去年同期下滑,有4,000餘萬人失業,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可能是歷史最差紀錄,比1930年的經濟大蕭條更慘,但是,美股卻還在上漲。

 

劉憶如表示,疫情發生後全球股市重挫,各國有前所未見的救助方案,讓這二、三個月來各國股市恢復力道強勁,不過各國股價仍未回到疫情前高點;股票先暴跌、再暴漲顯示,「經濟是一回事、股市是另外一回事」,QE造就股價與經濟的背離。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465301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中央銀行(CBC)於 2020/6/18 (四)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理事會一致認為維持 三大指標利率 不變:重貼現率(+1.12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1.5%)、短期融通利率(+3.38%),以下為 M 平方關鍵重點解讀:

本文重點:

1. 台灣央行決定維持三大利率不變,貨幣政策立場保持寬鬆。央行雖下調今年 GDP 成長至 1.52%(前 1.9%),但看好下半年逐季呈 Nike 勾型復甦,上下半年 GDP 成長率分別為 1%、2%。同時認為通縮為短期現象。

2. MM 研究員:年初至今,台灣經濟表現明顯優於全球。未來「內需」+「外需」成長動能歸位,台股基本面穩健向上,維持多頭趨勢至 Q4 前不變;台幣則因本次央行按兵不動,使台灣與他國利差明顯縮窄,成為相對高息貨幣、亞幣最強,台幣有望持續升值,台幣美元將進入換匯較佳時機點!

一、台灣央行決定三大利率按兵不動,國內外影響因素均看好

台灣央行決定三大利率按兵不動,貨幣政策立場保持寬鬆,主因可分為國際與國內因素:

1)國際因素:

  • 近期主要經濟體陸續解封,景氣領先指標 PMI 自低點略回升,可望逐漸走出衰退低谷。
  • 主要各國央行多維持政策利率不變。
  • 政策利多及經濟重啟下,國際金融市場回穩。

2)國內因素:

  • 台灣經濟於 Q2 落底,下半年國內經濟成長動能逐漸回穩。
  • 低通膨僅為短期現象,預期下半年物價回穩。
  • 國內金融市場流動性穩定,並未受到疫情衝擊,如:商業本票、公司債市場均未出現信用緊縮、利率上升等情況。
  • 因應疫情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已見效,如:上次央行降息一碼,銀行確實有跟隨調降放款利率,降幅介於 22bp ~ 27bp,減輕企業與民眾利率負擔。
二、台灣央行再次下調經濟預期,依舊看好下半年景氣動能

台灣央行再次下調全年 GDP 成長預測至 1.52%(前 1.92%),但看好下半年經濟成長動能,呈 Nike 勾型復甦,上下半年 GDP 成長率分別為 1%、2%。以下分為內需與外需分別解析:

  • 內需成長動能下半年溫和復甦:由於台灣防疫策略「超前部屬」,使國內疫情快速趨穩,7 月更陸續啟動振興方案,發放振興三倍券與提供國旅補助,且加速推動與督促公共建設執行進度,有助增添下半年內需成長動能,預期上下半年內需成長率分別為 0.79%、2.01%。
  • 外需成長動能下半年續弱:由於全球經濟活動滯緩,衝擊台灣商品出口表現,惟 5G 通訊技術、人工智慧、遠距商機、宅經濟需求崛起,減緩出口衰退力道。而目前各國尚未全面解除邊境管制,不利外國人來台觀光與商務旅遊,服務輸出恐持續衰退,預期下半年輸出將續呈負成長,但認為輸入方面衰退幅度更大,因此外需對於經濟還是正貢獻。
三、 台灣央行再次下調通膨預期,CPI 負成長僅為短期現象

台灣央行再次下調全年 CPI、核心 CPI 預測分別至 0.01%(前 0.59%)、0.36%(前 0.7%),雖台灣 CPI 成長連續數月衰退,但毋須過度擔憂,央行判斷尚無通縮現象。隨疫情趨穩,市場預期油價逐步回升,加以國內民間消費將恢復成長,下半年 CPI 有望逐季回升

本次台灣央行按兵不動,維持利率不變,那未來台灣經濟、股市、匯市怎麼走?更多完整內容,都收錄在 財經 M 平方 網站上!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97168?exp=a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市場熱議低利率和台灣高房價的問題,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今 (22) 日再次重申,影響房價的可能因素眾多,利率僅是其中一項,並強調,調升利率處理高房價問題是「大而無當」的手段。

楊金龍說明,台灣房價上漲主要是受資金流入影響。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鑑於海外投資標的不佳,且 2009 年遺贈稅大幅調降,國人大量匯回資金,加上國內長期超額儲蓄、房價預期、人為炒作和不動產持有成本低等因素,均使資金流入房市,推升房價。

楊金龍認為,利率非處理房價的最佳工具,若要透過利率,央行須大幅調升利率才會對房價有明顯影響,然而,此將影響銀行對企業的貸款,衝擊正常的經濟活動,事實上,包括 IMF、BIS 和 Fed 均認為,以調升利率處理高房價問題是「大而無當 (too blunt)」的手段。

另一方面,楊金龍也提到,利率自由化下,央行難以規範特定對象貸款利率,且央行肩負多種政策目標,難以針對房地產價格制定利率政策;他舉例,至 2019 年 4 月底,我國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重約 35%,若以升息處理房價問題,將衝擊其他 65% 授信客戶。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97518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照)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八年二十萬戶」社宅目標恐難達成,住展研發長何世昌建議,現行以補助方式要地方政府推動社宅政策,恐讓社宅執行度打折,建議蔡總統第二任的四年,中央政府應該直接跳下來主導;清華大學科管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認為,擴大租金補助戶數是好事,但還是得解決「租屋黑市」問題,建議可建立「吹哨條款」,讓更多房東得依法繳稅、租戶可申請租金補助。

何世昌認為,「八年二十萬戶」的社宅目標若扣除既有戶數,且規劃中有很高比率最終恐無法執行,實際上能夠走到最後興建完成的社宅是相當有限;之前台中市曾出售社宅土地,或者部分社宅因鄰里、地方政府政策考量,最終推動不下去,這些都還算在社宅進度數字,恐怕有「灌水」嫌疑。

他建議,社宅政策本應該是中央政府直接統籌,但最後卻演變以補助方式要地方政府執行,期間行政流程及各項因素,都可能會讓社宅執行度打折,蔡總統第二任的四年,中央政府理應直接跳下來主導,或許有機會可加速推動。

張金鶚表示,租金補貼不但可彌補興建社宅緩不濟急的缺口,民眾還可選擇自己想要租賃住所;至於補助倍增到十二萬戶,再放寬生活費認定標準,最終是否真正補助到弱勢家庭,還是補助到房東,有待進一步討論。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38143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財政部表示,國有財產屬全民資產,為配合國家政策,提升國有財產運用效能,積極活化國家資產,創造永續財源,並釋出國有不動產,全力協助推動社會住宅、長期照護及綠能政策。2020年下半年推動重要政策如下:
 
一、多元活化國有非公用不動產
 
(一)標租:為提升國有非公用不動產運用效益,國有非公用不動產無預定用途者,得以公開招標方式標租予得標人使用。將持續篩選適宜標的辦理標租,釋出供民間活化利用。
 
(二)招標設定地上權:配合大面積國有土地不出售政策,透過招標設定地上權方式,釋出土地使用權予民間,政府可以保有土地所有權,收取權利金、地租及稅收,創造永續財源,達成政府永續財源活化大面積國有土地,以及引進民間資金開發利用之雙贏目標。
 
(三)結合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共同改良利用:釋出國有土地配合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產業發展需求,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招商,吸引民間資金及專業投入,以活絡經濟、增加永續財源收入及政府各項稅收,並提供民眾更優質的生活環境,達成政府整體多面向之績效呈現。
 
二、推動國有非公用文化資產或邊際土地認養
 
為減輕屬文化資產或邊際土地之國有不動產管理負擔,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訂定「國有非公用文化資產認養維護要點」及「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提供認養促進環境保護案件處理原則」,持續舉辦文化資產管理維護說明會,及定期篩選國有邊際土地清冊提供環境保護團體評估參考。
 
三、協助推動社會住宅政策
 
積極協助社會住宅主管機關完成撥用所需國有不動產,並保留國有土地供其推動興辦社會住宅。
 
四、配合推動長期照護政策
 
依衛生福利部所提需求條件篩選國有不動產供其評估作為長照據點,經該部評估適宜者,配合辦理保留。
 
五、配合綠能政策,提供所需國有不動產
 
(一)與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共同改良利用國有土地,提供國有非公用土地由主管機關引進綠能產業類型包含太陽光電、風力發電、地熱能。
 
(二)配合主管機關發展綠能產業需要,提供國有土地予主管機關核准許可開發之業者經營。
 
(三)為配合推動太陽光電政策,標租國有非公用土地予光電業者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
 
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提供國有非公用不動產減租緩繳措施
 
(一)租金減收:除行政院專案核定租金率或法律(令)明定以法定稅費(如地價稅等)計租者外,國有非公用不動產2020年應繳租金、經營權利金及地租主動減收2成,無需合法使用人提出申請,已收取部分無息退還或扣抵應付款項。預估受益合法使用人18萬餘戶。
 
(二)租金緩繳:合法使用權人有緩繳租金(含地上權地租、委託經營經營權利金)需求者,2020年度按契約約定應繳納租金,得申請展延至2020年12月底前繳清,期間免計收違約金及遲延利息。
 
財政部表示,未來仍將積極透過活化國有資產,協助產業發展需要,配合國家重要政策提供需用國有土地,貫徹「以財政支援建設,以建設培養財政」的政策目標。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全球外資投資崩跌,但台灣今年前5月僑外資投資仍正成長12%。其中風電商沃旭、盧森堡商達爾科技,都是單筆上百億的投資大案。(資料照、取自ørsted 沃旭能源臉書)

風電商沃旭、盧森堡商達爾科技 百億大案

圖為政院5月「紓困振興方案—看好台灣 回流資金持續加碼」記者會。(中央社)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聯合國預測,今年全球海外投資將大減四十%。然而,經濟部昨公布一到五月外資投資逆勢成長十二%,顯示因台灣守住疫情衝擊,僑外資仍看好是安全、可信賴的投資環境;其中,較大投資案包括風電商沃旭、盧森堡商達爾科技等,單筆投資都在百億元以上。

今年全球FDI估減40%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外資投資多下滑,包括中國前五個月外資投資年減三.八%。聯合國預測,今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將大減四十%,為二十年以來最低,其中流入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資金將受嚴重影響。

相較之下,台灣上半年外資投資仍然逆勢成長。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今年一到五月投資件數一四三五件、年減二.七八%;投資金額一○二六億元、年增十一.九五%。

我防疫獲肯定 僑外資持續鉅額投資

 

 

經濟部官員表示,在疫情期間,我國外資投資仍成長,主因台灣守住疫情衝擊,僑外資仍看好是安全、值得信賴的投資環境,因此鉅額投資計畫未改變或中斷。

 

其中,外資百億以上大案,包括:一月核准丹麥風場開發商沃旭增資旗下大彰化東南、西南風場,共二四八億元;三月核准盧森堡商達爾科技(DIODES)以一三三億元增資台灣達爾科技。

中資來台年增68%

此外,由於港商、台商分散布局,中資來台投資也年增六十八%。投審會表示,一到五月核准中資來台投資金額四七四二萬美元、約十四.二億台幣,主因去年同期金額較低;前五月較大投資案,包括:港商津耀以台幣三.六億元投資微邦、港商上緯投資以二.二四億元增資上緯興業。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各國經濟,但經濟部昨公布五月外銷訂單三八八.九億美元、年增○.四%,在疫情期間連續三個月正成長;預料第二季外銷訂單可望年增○.九%,將是連六季負成長後首度轉正成長。經濟部預估,六月外銷訂單可望維持成長。

資通訊訂單 大增22.2%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由於廠商因應得宜,去年台商回台,使廠商能在疫情中保有訂單,而不少訂單也受影響遞延到第二季;加上台灣防疫情況佳,部分廠商受惠轉單效應。

根據統計,五月資通訊及電子產品訂單均創下歷年同月新高,且出現雙位數漲幅。其中,資通訊產品訂單一三○億美元、年增二十二.二%,為二○一八年一月以來最大漲幅,主因疫情使遠距商機發酵,帶動筆電、網通需求熱絡。

電子產品訂單一一二.七億美元、年增十三.四%,主因5G通訊等新興科技需求與疫情帶動遠端運算,已連續四個月出現兩位數成長。以面板為主的光學器材則翻黑,訂單十八.三億美元、年減一.一%,主因面板價格持續低迷及部分品牌行動裝置銷量下修。

傳產則因疫情仍受衝擊,五月多呈雙位數負成長,包括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化學品訂單金額分別年減二十六.三%、十六.五%、二十一.九%及二十一.九%;主因疫情導致許多國家封城,整體需求減少,加上油價仍處於低檔所致。

各國經濟重啟 6月料續正成長

黃于玲表示,預估六月外銷訂單仍正成長,增幅在持平到三.九%之間,主因疫情緩解,各國經濟活動重啟,歐美需求復甦,加上中國四月起陸續復工,遠距商機相當穩定。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381246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部昨通過旺宏回台投資85億元,是今年以來最大案。(資料照)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今年台商回台規模較小,但疫情後不少廠商重啟投資計畫,經濟部昨通過旺宏回台投資八十五億元,是今年以來最大案。經濟部表示,旺宏為分散中國營運風險,擴大在台投資升級竹科十二吋晶圓廠。

旺宏為ROM(唯讀記憶體)全球龍頭大廠,本次回台將投資八十五億元,主要是優化晶圓廠效能。經濟部表示,旺宏將升級竹科十二吋晶圓廠設備,並導入大數據與AI分析提升良率,並持續投入3D NAND快閃記憶體研發,朝一九二層堆疊技術推進。

經濟部表示,去年因美中貿易戰導致記憶體價格下跌,但旺宏成功布局車用、5G、穿戴等高階應用領域,已減輕跌價的衝擊,旗下NOR Flash、ArmorFlash等先進技術涵蓋5G基地台及自駕車等應用,宅經濟又帶動任天堂Switch一機難求,將可延續成長動能。

另,佳凌科技為日系數位相機品牌代工廠,近年打入車載、安控、投影機等光學鏡頭多元應用,打入美日供應鏈。因全球疫情延燒,加上東奧停辦,日系品牌主力客戶恐全面停單,為耕耘自動駕駛、5G通訊、遠端視訊等轉單,佳凌將投資八億元在台中加工出口區廠房建置自動化產線,可新增一百個就業機會。

經濟部昨也通過六家中小企業擴大投資十一億元,包括河馬閥門、金頂國際、勤敏模具、麗群化工、盛鴻光電及御正食品。其中,金頂實業主要經營雨刷,供應美、法、日大廠,並創立自有品牌「佰視佳」與「View Guard」;受貿易戰波及,汽車零組件遭課高額關稅,因此計畫投資五億元在宜蘭設立智慧化新型廠房,創造近一三○個工作機會。

河馬閥門則專營重型工業用門閥,以自有品牌「HIPPOVALVE」銷至美、日、歐,與世界最大氣體工程商德國林德、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等皆有合作;因現有產能嚴重不足,計畫投入近兩億元在桃園市大溪擴建新廠、建構實驗室,持續累積研發能量。

根據統計,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吸引五三七家企業投資一兆三八七億元,包括台商回台方案達七七六三億元,根留台灣方案一五一一億元,中小企業投資方案一一一四億元,且尚有四十三家企業排隊待審。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380820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外界的五五波預測中,中央銀行宣布利率不動,表面上看來疫情趨緩、加上美國聯準會「接近零」到2022年的政策都很合理,一切水到渠成,但這是央行總裁楊金龍「要五毛、給一塊半」的「非典型降息」風格所促成,背後經過縝密盤算。

楊金龍與央行前總裁彭淮南最大不同,楊金龍是業務局出身,管利率的,彭淮南則是是外匯局出身,管匯率的。反映在政策風格上,也就迥然相異,彭淮南時代,其實台灣就只有單(匯)率政策,但到了楊金龍手上,反倒是利率政策抬頭。

所以當外界在說,新台幣近期成為「亞洲最強貨幣」,這根本進不了楊金龍的耳,因為楊金龍很清楚,新台幣要升要貶,絕對不是升降息就能決定,外資哪可能因為你降個半碼、1碼就決定要走要留,哪有這麼簡單,政策利率沒那麼神勇。

其次,彭淮南習慣「平穩式調息」,也就是表面升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但實際反映在存放款上僅0.1~0.15個百分點,把雙率波動降到最低。楊金龍玩真的,3月宣布降息時就表明「完全反映降息幅度」,隔天果然紮實降足0.25個百分點。

不只完全降息,如果還有印象,上回降息之後,行政院再找8大公股行庫,要求不論個人戶是否有受到疫情影響房貸、個人信貸、車貸皆再降息,房貸加碼降1碼,共降2碼(0.5個百分點);信貸、車貸加碼降2碼,共降3碼(0.75個百分點)之多。

對外的理由是紓困,但這種「要五毛、給一塊半」的降息,將會導致金融業大亂,央行若沒有評估過這可行,恐怕還是會有意見。回頭看,如果3月時實際已降2~3碼,這回再宣布降息,不管半碼、1碼,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效果可想而知。

結論就是,其實3月降得夠多了,那超前部署的「非典型降息」,其實讓楊金龍早就打定此次不會再降的主意,至於那些白紙黑字的理由,都是點綴而已。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618004602-260410?chdtv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銀行今(18)日舉行第二季理監事會,這回的利率動向是近年來最難猜的一次,經濟學家和金融業者看法分歧,前者多數支持維持利率不變,後者則多認為有調降空間 ;但是不管降與不降,央行註定今年很辛苦。

 

延伸閱讀:央行今開會 三議題聚焦

 

一場新冠肺炎襲擊全球,從亞洲迅速蔓延到歐美,全球經濟隨之重挫,以美國聯準會(Fed)為首的全球各國央行推出大規模寬鬆方案,穩定金融市場;台灣方面,央行上一季理監事會議在利率「14凍」之後,宣布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 ),讓重貼現利率降至1.125%的歷史低點。

對於這次是否需要續降,學者和金融圈抱持不同看法;上周五台新金控股東會後 ,總經理林維俊受訪時表示,根據台新團隊內部研究報告,評估央行可能降息1碼;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1%的星展銀行則認為,台灣雖然解封了,但勞動市場惡化與中美緊張關係不明朗,為下半年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央行本季仍會降息。

匯銀人士表示,央行的內憂外匯,外有美債利息收入下降,內有定存單利息支出增加;「利收降,利支升」的壓力,今年註定是很辛苦的一年。降息可減少央行的利息支出壓力,也能減少國內外利差,吸引資金流入的情況,因此如果以「刺激經濟,防疫共體時艱」等理由宣布降息,是非常好的理由。

學者則認為,就經濟和物價兩個層面來看,台灣沒有降息的必要。面對疫情是否再度爆發,衝擊下半年經濟,在降息空間所剩有限情況下,央行倒不如多留一些籌碼。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對於利率的動向,認為可以「wait and see」;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則認為,可暫時按兵不動,以因應第三季製造業可能浮現的隱憂。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4643428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