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財經金融 (129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央銀行今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央行宣布此次利率按兵不動,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維持年息1.125%、1.5%及3.375%。(資料照)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中央銀行今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由於台灣防疫表現佳,國內經濟可望於下半年溫和回升,央行宣布此次利率按兵不動,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維持年息1.125%、1.5%及3.375%。

惟國際不確定性因素仍多,央行宣布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從3月中預測的1.92%下修至1.52%,低於主計總處的1.67%。

央行指出由於國內疫情控制得宜,加上政府擴張性財政政策及央行寬鬆貨幣政策逐漸發揮成效,經濟運作尚屬正常。儘管全球景氣前景仍面零諸多不確定性,但在內需支撐下,國內經濟可溫和回升,加以國內目前通膨低緩與通膨預期下降英屬短期現象,預期下半年物價回穩,央行一致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持續寬鬆貨幣政策,有助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並支持經濟成長。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201990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6-14 15:25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即時報導

「要對付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不景氣,但是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口袋裡,只剩下最後的三顆子彈,他會怎麼打?」金融圈主管用了個妙喻,把央行剩下的降息空間比喻為子彈,每次以半碼為單位,而楊總裁的口袋裡,只剩下最後的三顆子彈。

央行理監事會議本周四登場,對於央行是否持續降息,市場投以關注眼光。

一般所稱的降息,是指央行調降重貼現率,但此一利率其實象徵意義較大,金融圈最關注的利率指標,其實是央行收受金融機構餘裕資金的定存單利率,特別是28天期,這個才是市場矚目的「實際」利率。

目前央行28天期定存單的利率為0.34%,0.34除以0.25,等於1.36,換算下來,央行剩下的降息空間,連1.5碼都不到。

既然央行28天期定存單,是銀行最重要的利率調整指標,可以說,央行調降利率的空間,只剩下這區區的34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等於0.01個百分點),就要吃「歸零膏」;若央行本周四勇敢且果決的打出一顆子彈,口袋裡,就只剩下兩顆子彈,可以因應未來的不確定性。

楊總裁的決定,市場都在等著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463492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南向政策潰敗?經濟部:疫情影響所致,台灣出口東協,仍優於日、韓兩國。資料照
 
 
 

隨著全球供應鏈重整,東協及南亞國家等新興市場國家迅速崛起,尤以近年來東協國家已穩居我國第2大出口市場與第2大對外投資目的地,因此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就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讓我國與東協國家間之的雙邊關係延伸至科技、觀光、教育、勞工、文化等多重領域。

 
針對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以「台灣對中國出口依賴上升到歷史新高的44.9%」,批評蔡英文執政4年來,台灣經濟對中國的依賴不降反升,要蔡政府為新南向政策的失敗負責,並調整未來外經貿政策的方向。

並且有媒體以台灣對東協國家出口成長不多,對中國出口成長,來解讀新南向政策潰敗,經濟部表示,其實,這是錯誤的詮釋。
 
經濟部表示,今年全球的經濟都深受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我國對東協國家的出口減少,是因為東協仍受疫情蔓延所苦,有些國家或地區仍採取封城鎖國措施,所以投資生產活動減緩,加上歐美終端市場需求疲弱,導致東協國家減少從我國進口零組件及半成品。

不過,今年1到4月,台灣出口東協雖只成長0.9%,但是依然優於日、韓兩國的-6.51%及-5.69%。可見疫情的影響是國際性的,這樣來推論新南向政策失敗,太過牽強。
 
至於對中國的出口成長,則是疫情之後產生零接觸遠距需求,所以對台灣的網通產品、積體電路、記憶體等產品及中間財,有相當的需求。再加上中國大陸近幾個月陸續復工,因此有短期增加的狀況。
 
這些都是疫情造成的國際性普遍影響,這個媒體無視於疫情對全球的影響,彷彿生活在一個疫情不存在的平行世界,實在令人費解。(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6-12 18:30中央社 記者潘姿羽台北12日電

中央銀行預計18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相較於金融業普遍認為將再次降息,學者認為,國內經濟逐步回穩、資金已處極度寬鬆,央行沒有降息必要,利率按兵不動機率高。

今年初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於亞洲爆發後,迅速蔓延至歐美地區,全球經濟隨之重挫;各國央行為了穩住金融市場秩序,紛紛祭出前所未見的大規模寬鬆方案,台灣中央銀行今年3月也大動作降息1碼,重貼現率來到1.125%,創下歷史新低,打破前次金融海嘯的低點紀錄。

央行預計下週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外界關注利率決策,不過金融業者、學者看法不一。星展銀行認為,央行將降息半碼,因應日益負向的產出缺口與通縮風險;台新金總經理林維俊今天股東會後受訪時也預估,央行會再降息1碼。

相較之下,學者多認為央行利率決策應按兵不動,台經院六所所長吳孟道點出2因素,一是主計總處、各家智庫普遍認為經濟於第2季落底,而後逐步往上走,這樣一來,6月降息的意義並不大。

吳孟道進一步說明,央行3月降息主要目的是釋放流動性,幫助企業與家庭度過難關,如果下半年經濟已經轉好,降息有點多此一舉。

其次,從近期定存單、公債利率頻頻探底,可以看出市場游資充沛、資金水位滿溢;既然如此,在市場流動性沒有不足的情況下,央行降息意義也不大。

吳孟道指出,國內經濟穩步復甦、疫情控制得好,市場不確定性已經明顯減緩,央行並無降息的必要性以及急迫性。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則說,今年3月疫情正處嚴峻階段,各國央行有共識採取極度寬鬆手段,盼能度過難關,而且當時面臨信心崩潰問題,如果政府沒有做出強力宣示,企業真的會撐不下去。

不過回到現況,梁國源表示,經濟情勢、疫情發展都沒有3月那麼緊張,各國央行也深知資金極度寬鬆將帶來許多後遺症,甚至造成所得分配惡化等問題;央行考量利率決策時,並非只從單一面向,而是就各種層面全盤考量,他認為央行下週理監事會不會降息,利率將按兵不動。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銀行下周將舉行理監事會議,是否繼續降息成市場關注焦點,台新金 (2887-TW) 總經理林維俊指出,預估央行下周可能降息一碼機率高,市場受信心不足衝擊,「急跌急漲將成新常態」,但他也說,如果疫情不再惡化,經濟可望在下半年重拾成長動能。

美國聯準會本周舉行利率會議,並於台北時間 11 日公布貨幣政策,一如市場預期維持區間利率 0.00% 到 0.25% 不變,聯準會並預測,利率將保持趨近於零直到今年底為止。

我央行即將在下周四舉行理監事會議,是否繼續降息成關注重點;台新金今 (12) 日召開股東常會,林維俊會後受訪時表示,根據金控內部研究報告評估,央行下周可能降息一碼機率頗高,加上受疫情影響,導致市場信心不足,市場波動大,「急漲急跌將成市場常態」。

林維俊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景氣造成負面衝擊,也讓金融業面臨重大挑戰,對台灣上半年景氣造成重大影響,回顧 2003 年 SARS 時期疫情持續數個月,就對經濟形成短期衝擊,如果疫情不再惡化,預估經濟可望在下半年重啟成長動能。

林維俊指出,儘管疫情有趨緩跡象,但因市場普遍信心不足,導致市場波動加劇因而出現急漲急跌的現象,但整體而言對於景氣看法仍是審慎樂觀。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91707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內學者與機構對於央行是否降息產生歧見。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將於下周四(18)舉行理監事會議,在美國聯準會(Fed)先行釋出強烈鴿派訊號的前提之下,國內學者與機構對於央行是否降息產生歧見,星展與富邦金皆認為央行會降息半碼支持經濟;台經院則認為,國內經濟會在第2季落底,國內資金無論量或價都充足無虞,央行較無降息的理由。

儘管美國聯準會(Fed)並未進一步降息至負利率,但主席鮑威爾直言零利率水準維持到2022年底,各國央行預料也將保持寬鬆立場,台灣央行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也無法排除。
 
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接受《彭博》電訪時表示,從鮑威爾的談話看來,對經濟前景的看法仍偏負面,且美國在2022年前恐怕不會升息,這樣的背景可能促使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在下周理監事會議中,決議再降息半碼(12.5個基點),延續3月降息1碼的「勇敢決定」,讓利率政策支持經濟更加到位。
 
台灣央行降息半碼也將有助於台美利差收斂。羅瑋表示,可觀察今、明2天貨幣市場的狀況來判斷央行的思路,隔夜拆款利率是觀察的指標之一。如果全天加權平均利率變化較大,可以觀察是否為央行給出的蛛絲馬跡。另外,台灣債市反應也能看出,市場對央行降息半碼有所預期。
 
星展也預期,央行於6月理監事會會議後將會宣布進一步降息半碼,重貼現率將從目前的1.125%,再降為1%的歷史新低水準,以因應日益負向的產出缺口與通縮風險。
 
台經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表示,央行降不降都有他的道理,個人則認為不會降的機會高一點,主要可以從經濟面與資金面的角度去判斷。國內經濟目前看似第2季便會落底,可期待第3、4季緩步回升,如果預期未來經濟狀況好轉,再繼續降息意義不大。中經院院長王健全表示,國內政策已從「紓困」轉向「振興」應是財政政策與產業政策進場時機。
 
國內資金方面,吳孟道指出,不論是從定存單的價或量來看,都可以觀察到游資過剩的情形。一開始央行降息便不斷強調,降息是為了提供流動性,讓企業得以順利借款撐過寒冬,如今資金不匱乏,降息的意義也不大。
 
吳孟道強調,央行通常是採取逆風操作,景氣不好的時候會去救經濟,若景氣才剛開始反轉復甦則傾向觀察後續發展,不會順風處理,「寧願少做也不要多做。」他也指出,假設現在降息,就算就有可能引發資金過剩,流入股市、房產的問題。
 
最後一個不降息理由,吳孟道點出,便是要保留政策空間,儘管現在國內情勢樂觀,但仍難保在開放國境之後,境外移入個案會引爆第2波疫情,若現在就降息了,等到第2波疫情來了,政策空間就太窄了。王健全則是認為,先前台灣是跟進美國降息,如今美國已停下腳步,台灣跟進的壓力也降低。(萬千華∕台北報導)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市美國商會今(10)日發表「2020台灣白皮書」,並指出「2019台灣白皮書」中提出的82項議題有11項(13%)獲得解決;對此,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表示,感謝肯定,將持續改善投資環境、增進國家競爭力。

台北市美國商會指出,「2019台灣白皮書」中提出的82項議題有11項、13%獲得解決,追平二年前寫下的史上最佳紀錄。台北市美國商會會長金奇偉(C.W. Chin)表示,台灣近期最重大的成就是成功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台灣現在可運用此成功經驗,展現其完善的經商及投資環境。

對此,丁怡銘說,感謝台北市美國商會的肯定,政府會持續改善投資環境、增進國家競爭力,吸引更多外資來台,促進台灣的產業發展和就業市場。

https://m.ctee.com.tw/livenews/jj/ctee/A08614002020061015245665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洲主要國家今年來出口表現

6月恐年減2%~5%

近1年出口統計

中日港韓星全面衰退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財政部昨公布五月出口二七○億美元、年減二%,雖連續第三個月收黑,但累計前五月出口一三○九.一億美元、年增一.五%,相較中日韓港星出口全面衰退,我國前五月出口仍正成長,表現相對亮眼。財政部表示,出口尚未走出疫情陰霾,預估六月出口將年減二%至五%。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疫情影響下,全球終端需求、產銷秩序、國際原物料行情都受干擾,但因遠距、新興科技商機及台商回流等三大因素,支撐出口減幅未擴大。

五月傳產出口仍顯疲弱,尤其礦產品受到油價低檔及需求不振影響,年減五十七.三%最慘;紡織品因品牌庫存激增,也年減卅五.一%;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基本金屬分別年減十九.九%、十五.六%、十五.二%。

但受惠客戶提前備貨、5G通訊持續推展及遠端商機,五月電子零組件出口一○二.四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最高、年增十三.二%,是連續十三個月正成長;資通視聽產品五月出口卅九.五億美元,創歷年單月第三高、年增十.九%。

蔡美娜說,前五月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視聽產品出口額,合計佔比達五十一.三%,為有統計紀錄以來最高點,撐起我國出口半壁江山。

與亞洲鄰近國家相比,南韓前五月出口年減十一.二%、中國前五月減七.七%、日本前四月減八.四%、新加坡前四月減六.九%、香港前四月減七.四%;我國前五月出口仍增一.五%,表現相對亮眼。

蔡美娜分析,就以往季節性走勢來看,六月出口恐難擺脫負成長,預估年減二%至五%;主計總處也預測,疫情影響下,第二、三季出口都將維持負成長,下半年出口則估衰退二.三%。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378504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6-08 16:12中央社 記者吳佳蓉台北8日電

武漢肺炎疫情擴散全球,同時帶來供給及需求端衝擊,財政部今天公布5月出口270億美元,年減2%,連3月負成長;出、進口相抵,前5月出超165.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億美元。

雖然台灣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疫情已趨緩,但仍持續衝擊全球主要市場,在外需轉弱下,出口動能持續疲弱,即使有台商回流等因素支撐,5月出口仍年減2%。

展望後續出口表現,財政部統計處認為,疫情造成的訂單修正效果可能在下半年顯現,近期宅經濟發燒,可能讓下半年傳統旺季的採購熱潮提早來到,值得關注第3、4季是否會「旺季不旺」,下半年前景相對混沌不明。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4621468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央行標售10年期公債得標利率0.477%再度破底 (記者陳梅英攝)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中央銀行受財政部委託,於今(6月8日)標售10年期公債300億元,最高得標利率為0.477%,再創歷年新低紀錄,較4月標售的同年期公債下跌3.1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等於0.01個百分點)。

此次標售投標倍數2.15倍,其中,壽險業得標比再度回升,占13.33%,較上次同年期增加4.66%,顯示壽險業資金苦無去處,即使利率水準低,也依然進場搶標;證券業得標比占27.17,亦較上次同年期增加3.67%;銀行業得標比則降為49.5%,較上次同年期下滑7.67%;票券業得標比占10%,較上次同年期下滑0.66%。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191217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6-08 16:23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即時報導
中央銀行8日標售10年期公債,得標利率跌破0.5%大關、落於0.477%,為歷史...
中央銀行8日標售10年期公債,得標利率跌破0.5%大關、落於0.477%,為歷史最低紀錄。 報系資料照
 

在銀行業瘋狂搶標下,台債利率跌至歷史新低。中央銀行今(8)日標售10年期公債,得標利率跌破0.5%大關、落於0.477%,為歷史最低紀錄。資深債券商主管指出,近期台債跟著美債殖利率走高,但昨日標債時,市場湧現出乎意料的搶標盛況,使得標利率低於市場預期,創下史上新低。

資深債券商主管指出,近期台債跟著美債殖利率走揚,但10年公債標售結果卻優於市場預期,主要是銀行業買盤搶勢進場搶標,在300億元籌碼裡,銀行得標比重逼近50%,得標金額為148.5億元。

以交易為主要目的的證券業得標27.17%,得標金額為81.51億元,保險業拿下13%,金額接近40億元,票券業也抱回10%,約30億元。

公債初級市場標售結果明顯偏多,對次級市場形成激勵效果,10年期公債終場下跌0.55個基本點,收在0.4702%。

展望後市,券商主管分析,在國際債市氣氛不佳的情況下,10年券標售需求穩健,顯示資金充沛下市場補券的信心仍高,加上籌碼有限一直是限制台債利率的關鍵因素,不過經濟復甦的步調明確,加上央行下周將召開理監事會,預估公債利率維持區間震盪整理的機率較高。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4621505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7日電)台灣兢兢業業走過4個多月的防疫時光,終於迎來「解放日」,除了業者期待已久的報復性消費,三倍券、國旅補助也即將登場,3股力道有望撐起內需;不過學者認為,內需吃下大補丸,恐怕仍不足以補起經濟失落的版圖。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於今年初爆發,迅速延燒至全球,國際預測機構從年初到5月,將全球經濟成長率調降了8個百分點,同期間台灣因防疫有成,只下修了0.7個百分點,經濟成長率成功「保1」,仍有1.67%的成長。

不過疫情衝擊之下,各國祭出管制措施,加上國人減少外出聚餐、社交等群聚活動,航空、旅遊、餐飲等行業營收急遽萎縮,內需陷入寒冬;主計總處最新經濟預測也將2020民間消費大幅下修1.82個百分點,實質負成長0.24%,是2009年以來最低水準。

儘管如此,台灣因疫情控制得宜、「+0」漸成常態,疫情指揮中心宣布,6月7日起大幅解禁防疫措施,包括看電影、棒球賽等藝文大型活動免梅花座,有望紓解民眾對疫情的不安全感,走出家門、勇敢消費;而政府從防疫、紓困走入振興階段,發放三倍券、推安心國旅補助,更能為內需添柴火。

「大家悶很久,(消費)短期看來會有強勁復甦」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近期消費信心慢慢回復,加上暑假即將到來,可以預期接下來幾個月,零售、觀光旅遊都會顯著成長。

「解封會是個契機」,遠東百貨樂觀看待解封過後的消費熱度,隨著零確診天數愈來愈長,5月明顯感受到人潮回升,接下來由政府宣示「解封」,加上7月三倍券上路,暑假應該會衝出一波零售消費潮。

從得知政府將發放振興券,遠百內部就開始緊盯相關訊息,行政院2日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三倍券細節時,公司主管更是全程緊盯直播;由於三倍券排除電商,代表這項政策「百貨吃得到」,遠百最近一直開會、試算,研議如何端出最好的三倍券搭配方案,讓消費者、業者雙贏。

除了百貨業,餐飲業也磨刀霍霍,打算跟進加碼、放大商機,王品集團與漢來美食等業者均表示,已著手規劃搭配振興券加碼優惠,讓消費者更有感,準備大舉搶客,彌補上半年營運頹勢。

今年上半年災情慘重的旅宿業,同樣感受到消費回溫。「端午連續假日詢問度非常高,風景區的訂房率都快滿了」,創新旅行社董事長李奇嶽表示,疫情期間大家不敢出門玩,如今衛福部長陳時中帶頭「趴趴走」,民眾安心了,自然開始規劃出遊。

台灣走出疫情帶來的景氣低谷,下半年將逐步復甦,尤其解封後的消費潮、三倍券、國旅回溫,都可為內需帶來支撐。不過吳大任提醒,這股力道能不能持續還要繼續觀察。

吳大任指出,國人疫情期間悶太久,解封後勢必有一波反彈,但消費須靠所得支撐,國內最新失業數據已經突破4%,不少製造業也傳出無薪假,如果相關數據還是不理想,將影響後續消費動能。

百貨業者表達同樣憂心,認為疫情爆發至今,確實有不少人就業、收入受到衝擊,就算解封後可以出門,不見得願意消費;近期有感受到人潮回籠,但推測因國人收入下降,百貨業業績還是會少掉一角,很難回到疫情前的正常水準。

吳大任總結,下半年經濟情勢「樂觀中帶觀望」,後續如果歐美疫情未能好轉,需求低迷,就會拖累台灣出口,並進一步影響勞動市場、消費動能,反之歐美疫情趨緩,有助於台灣經濟回溫,「下半年美國歐洲復甦情況是關鍵」。(編輯:林淑媛/楊凱翔)1090607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006070051.aspx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7日電)台灣今天起大幅解禁防疫措施,振興三倍券也將於7月中上路,業者引頸期盼「報復性消費」能為低迷已久的業績進補,不過商研院學者指出,消費潮的激情過後,面對外在不確定性升高,增加儲蓄將成新常態。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6月7日起,大規模鬆綁各項社會活動限制;民眾在家悶太久,也相當期待解封之後的「大解放」。

萬事達卡近日公布最新消費者旅遊調查報告,發現台灣民眾對於國內旅遊意願,相較疫情之前成長55%,更有74%受調查民眾表示,接下來將支配最多花費在外出旅遊以及餐飲聚餐等消費行為。

商研院商業發展與策略研究所所長黃兆仁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改變全球的生活風貌,封城、交通管制、社交活動限制等情況於各國上演,當民眾減少出門,消費自然進入冰封期;一旦政府解除管制,民眾基於恢復日常生活的慶祝心態,勢必會有一波報復性或反撲性的消費潮。

不過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認為,「報復性消費」絕對是短期現象,解封之後,原本待在家裡不出門的民眾出門踏青、聚餐,餐飲業受益最高,國內旅遊也會填補一些缺口,但國際航線停擺之下,飯店住房率恐怕難以回復。

「消費潮在激情過後,一定會沉澱」,黃兆仁認同此說法,疫情讓消費跌至谷底,如今剛剛解封,政府又祭出振興三倍券,會有加乘效果,但這些都是短期現象,經過一段時間調整、沉澱,將回歸常態,甚至會想要增加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黃兆仁建議,「一定要抓住暑假這個黃金機會」,解封過後正好是暑假、又是夏天,一般認為天氣炎熱不利病毒傳播,政府跟業者都應該抓住這段黃金期間,衝刺消費。

其實疫情造成的儲蓄新常態已在其他國家顯現,英國3、4月家庭儲蓄金額大增,寫下新高紀錄,美國經濟分析局公布最新數據,4月個人儲蓄率達到33%、創下歷史新高。

黃兆仁表示,即便台灣疫情控制得宜,報復性消費過後,儲蓄一定會增加,因為大家對於未來景氣、經濟活動不抱持樂觀態度,而且台灣已出現失業率升高、無薪假等情況,美中貿易戰依然充滿變數,「每個人都要做好戰備存糧(儲蓄)準備,支出部分不敢那麼樂觀」。

即便是企業家、有錢人,黃兆仁認為,這波疫情當中,受傷的不只是老百姓,由於製造業面臨全球供應鏈調整、分散風險布局的重大改變,服務業則因缺乏現金流,很多老字號飯店、餐廳也捱不過疫情,宣告倒閉,「大老闆受傷更重」;未來不只增加儲蓄,可以預見,奢侈品、豪宅等需求也會降溫。

「單靠國內需求,沒辦法把經濟拉上來」,梁國源表示,解封後的消費潮、國旅可以填補部分缺口,但國際航線停擺、外國觀光客無法入境,加上全球需求減緩,台灣經濟依然面臨挑戰。

梁國源認為,外在環境充滿不確定的情況下,難免影響企業投資意願,政府此時應擴大支出、推動公共建設,抵銷經濟下滑的力道,且盤點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搭配基礎建設,才能在刺激經濟之餘,厚植台灣實力。(編輯:林淑媛/楊凱翔)1090607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006070038.aspx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永(EY)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家族辦公室執業會計師林志翔指出,香港國安法對台灣港澳關係條例潛在影響為稅負問題,台商個人若有來自於香港來源所得,假設港澳條例終止,香港所得性質將從海外所得轉變為大陸來源所得。

此外,如果台商、香港人士或外資透過香港公司來台投資者,例如購置台灣不動產或於台灣成立營運公司等,投資人身分也將從目前僑外資轉變為陸資身分,則投資項目及審查機制將變嚴格。

香港早在上世紀1960年代便成立「境外金融中心」,以寬鬆的金融及外匯管制、租稅的優惠待遇及完善金融服務著稱,且以稅負較低、金融相關規範自由、監理機制透明等優勢,穩居國際級區域金融中心之地位。

而香港也吸引台商長期於香港布局,包含設立貿易轉單公司、透過控股公司進入中國大陸投資,以香港為集團資金調度中心、IPO籌資中心、高淨值客戶財富理財中心以及購置不動產、藝術品拍賣等等商業活動。

然而,香港近期因國安法情勢變化,台灣民間及廣大台商關注台灣現行香港澳門關係條例變動情況。如果「港澳關係條例」內容停止適用,對香港與台灣間往來的法律基礎將回歸「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香港不再視為第三地,而屬於中國大陸地區。(工商 )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6-05 02:31經濟日報 記者葉憶如、邱金蘭/台北報導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對金融業規劃員工國內旅遊提振經濟的作法樂觀其成。記者杜建重...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對金融業規劃員工國內旅遊提振經濟的作法樂觀其成。記者杜建重/攝影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4)日表示,因應解禁,金融業將配合支持國內旅遊,從6月到12月國內金融業辦理員工國內活動,包括從事觀光旅遊、會議活動及教育訓練等,將投入30.32億元,金融業以實際行動,加大振興國內經濟活動。
 
 

黃天牧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經濟與金融市場的影響,各部會已提出相關紓困振興方案,金管會也採行相關措施,請銀行業者配合協助受疫情影響的個人及企業,目前已獲相當成效。

行政院已揭示國內疫情趨穩下,以「邊境風險嚴管、國內鬆綁」為原則,今年6月7日將解禁,近期開始推動防疫新生活運動及推出刺激經濟、振興經濟等相關措施,以提振國內經濟景氣。

黃天牧說,金融業營運資金來自社會大眾,應誠信經營,善盡公益及社會關懷,並充分支持產業發展。近期有金融機構主動計畫將員工年度旅遊由國外改為國內,以提振國內旅遊及經濟,金管會樂觀其成,也很支持各金融機構規劃在國內舉辦員工旅遊等各項活動。

金管會初步調查瞭解,目前各金融機構從今年6月至12月間規劃的員工國內活動,包括觀光旅遊、會議活動、教育訓練等,預計將投入30.32億元,提供約60萬名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在國內從事相關活動使用。

60萬名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包含銀行業15.42萬人、證券及期貨業4.33萬人、保險業39.76萬人。

金管會表示,希望透過人員及資金投入所帶來的效果,有助於加大振興國內經濟活動,減緩疫情對實體經濟所帶來的影響。

黃天牧表示,針對金融業自發性推動員工旅遊等各項國內活動,金管會感謝各金融業者能同舟共濟,充分發揮企業社會責任,支持協助政府各項紓困及振興措施,進而促進國內經濟儘速恢復榮景,帶動金融成長,創造多贏成果。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4614218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成長動能,星展銀行今 (3) 日發布報告指出,儘管疫情趨緩,但隨著美中貿易緊張關係再起、出口衰退等不利因素影響,預估台灣今年 GDP 恐衰退至負 1%,中央銀行 6 月理監事會議可能將再降息半碼。

台灣疫情趨緩,政府振興經濟活動正蓄勢待發,但星展銀行認為,疫情引發無薪假與失業率增加,加上美國擴大對華為的禁令措施恐將波及台灣相關供應鏈,因此對台灣今年 GDP 預測值仍維持負 1%,明年 GDP 則有機會回升至 2.9%。

星展銀行指出,考量疫情對經濟成長率與出口衰退等相關衝擊,央行繼 3 月降息半碼後,6 月底即將登場得理監會議很可能決議再降息半碼,預估屆時重貼現率可能從目前的 1.125% 調降至 1%。

在產業影響部分,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表示,疫情對電子產業與非電子產業形成兩種不同影響,其中電子業受惠於居家防疫風潮,帶動市場對於筆電、平板、遊戲等消費性電子商品需求;而遠端辦公、教學也順勢推升市場對於伺服器與晶片等電子零組件的需求。

相形之下,非電子業中包括旅遊、航空、餐飲與觀光等則受疫情拖累導致業績營收衰退,儘管隨著台灣疫情趨緩各項防疫措施將陸續鬆綁,但受就業市場惡化、收入減少等因素影響,預估將進一步衝擊下半年的消費力道。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85473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以來新台幣匯率強勢無法檔,與主要貿易對手國韓元間的差距一再拉大,出口競爭力岌岌可危。根據央行資料,今年至昨(1)日止,韓元貶值5.74%、新台幣升值0.51%,兩者背道而馳。

 

除經濟基本面、疫情控制得宜外,美國遲遲未出爐的匯率報告,也讓中央銀行在外匯調節上顯得小心翼翼。

 

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坦言,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的三項標準裡,台灣已符合兩項,確實有可能被美國列為觀察名單。

 

匯銀主管分析,匯率操縱國三項指標裡,台灣只剩「持續單向干預匯率(買入外匯金額超過GDP比重2%)」這一項並未達標,因此,當熱錢一再湧入台灣,央行基於職責,需進場穩定匯率時,調節力道受到限制。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4606661?from=udn-catelistnews_ch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房市仍會持續熱。據銀行局2日公布最新統計,國銀房貸加計建築融資貸款餘額在4月底首度突破10兆元大關,其中房貸今年前4月增加1,1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貸數成長近50.6%,建築融資今年前4月則增加931億元,亦比去年前4月增加數成長近76%。
也就是說民眾購屋、建商購地推案的資金需求比去年更旺,國銀房貸業務4月底餘額已達7兆5,120億元,建築融資餘額則達2.5兆元,合計已破10兆元,創歷史新高。

在房貸與土建築放款持績增加的同時,國銀的房貸與土建融逾放則是穩定下降,4月底房貸逾放比0.17%,逾放金額124億元,比去年4月的0.21%、逾放金額148億元,改善許多;建築融資4月底逾放比為0.1%,逾放金額24.6億元,亦比去年4月的0.15%及33億元降低。(工商 )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20年06月02日訊】中華民國行政院6月2日推出「振興三倍券」,每人支付1,000元(新台幣,以下同)換3,000元振興券,使用時間從7月15日至12月底。據中央社報導,台灣誰可以領振興券?怎麼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7大QA一次看。

中華民國行政院蘇貞昌表示,台灣2,300萬國民加上有居留權的配偶都能領,不限年齡。原則是「三好一溫暖」,好領、好用、好刺激、最溫暖。「你一定要用,如果不用,今年底過後就失效」。

●誰可以領?

每人限領一份,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國民、取得居留許可的外籍或陸籍配偶都能領,新生兒在12月底前出生並取得健保卡也能領取。振興券不排富,120萬名中低收入戶不用支付1,000元,政府會直接將錢撥入帳戶,作為兌換三倍券用。

振興三倍券」使用方式。(行政院提供)

●使用時間?

2020年7月15日~12月31日。

「振興三倍券」使用方式。(行政院提供)

●發放方式?

包含紙本券、電子支付(例如台灣pay、Line Pay、街口支付)、電子票證(如悠遊卡、一卡通)以及信用卡支付4種方式。

「振興三倍券」使用方式。(行政院提供)

●實體券面額多少?可以找零嗎?

實體券有200元券5張和500元券4張,等同現金、不找零、不可用於儲值。

※原則上不能找零,若攤商願意找零,方便消費者購買,不會禁止,但是消費者不能強迫攤商找零。

●實體券哪裡領?

7月15日起可在1,300多家郵局拿健保卡購買,或從7月1日起預購、7月15日起到1萬多家四大超商門市領取,兌換跟領取都不用手續費。

●非實體券哪裡領?

使用信用卡、電子支付、電子票證,7月1日起可上網登錄綁定消費載具,累積消費滿3,000元可獲得2,000元回饋。
信用卡:隔月帳單直接扣2,000元。
電子支付:直接轉入APP帳戶2,000元。
電子票證:到超商靠卡回存2,000元。

「振興三倍券」使用方式。(行政院提供)

●使用範圍?

可以使用:實體店面、餐飲、夜市、傳統市場、商圈、藝文活動、旅遊住宿、高鐵與台鐵等。
不能使用:電商網購、繳稅、繳罰單、規費、菸品、保單、股票、國民年金、卡費、禮券、儲值等。

原則上不可以用在電商,但出售票券、提供實體經驗等電商可以適用,例如可向旅遊網站購買旅遊票券,或是線上購票看表演、展覽、比賽等。

「振興三倍券」使用方式。(行政院提供)

 

責任編輯:鍾元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經院今公布5月國內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指數,自從4月跌到創編以來最大跌幅後,5月PMI續跌2.8個百分點,創下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反觀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指數則出現緊縮趨緩,主要認為國內疫情最壞情況已過。

 

5月PMI指數,自從今年4月跌到創編以來最大跌幅後,5月PMI續跌2.8個百分點至44.8%,創下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訂單、生產皆持續比4月緊縮。

 

中經院院長張傳章表示,製造業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僱用都滑落至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存貨呈現擴張;5月客戶存貨指數也創下創編以來最高,尤其是電子暨光學產業、基礎原物料產業、交通工具產業。

 

5月份6大產業PMI緊縮,依緊縮速度排序為交通工具產業、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基礎原物料產業、食品暨紡織產業、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與電子暨光學產業,其中電子暨光學產業由4月擴張狀態轉為五月緊縮狀態。

 

張傳章指出,製造業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首次呈現緊縮速度趨緩,指數回升5.1個百分點到30.8%,但業者電訪意見顯示,部分業者對未來看法由保守轉為持平業者,主要是歐美疫情與國內疫情趨緩,但業者還是有憂慮。雖可預見景氣需求會反轉,但何時可回復生產水準仍難預期,看不見恢復營運正常的時間點,讓產業保守鋪貨,供給需求斷鍊,後續訂單回溫同時,供應鏈統整、營運模式,產業興衰是非常艱鉅挑戰。

 

NMI部分,從二月創2014年創編以來最大跌幅後,5月NMI指數終於呈現比較明顯好轉,指數回升2.7個百分點至45.2%,但仍是連續4個月呈現緊縮。張傳章表示,五月起台灣防疫情況好,民眾信心回溫,對房價有一定支撐,國際股價回溫,商業活動、新增訂單雖已連續四個月緊縮,但已分別翻揚7.6與5.9百分點,是推升5月NMI緊縮趨緩的原因。

 

七大產業NMI全數呈現緊縮,依緊縮速度排序為運輸倉儲業、教育暨專業科學業、零售業、資訊暨通訊傳播業、批發業、營造暨不動產業與金融保險業。僅住宿餐飲業NMI與4月相比呈現擴張。

 

張傳章指出,非製造業之前受疫情衝擊較嚴重,但國內疫情控制良好,民眾開始放心出門外食、旅遊,針對未來六個月,緊縮速度已大幅趨緩,廠商對未來景氣轉為持平或擴張,主要認為國內疫情最壞情況已經過去,政府推出振興措施,民眾也放心出門,金融業與營建不動產業也表現穩健。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4604956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