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英國房地產 (9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原標題:英媒:歐元區家庭債務降至2006年來最低

參考消息網1月22日報導 英媒稱,歐元區個人債務水平正處於金融危機前以來的最低水平,令該地區的消費者不那麼容易受到利率上升或經濟衰退的影響。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月20日報導,根據國際金融協會的全球債務監測資料庫顯示,歐元區家庭持有的債務在2018年第三季度降至57.6%,是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歐元區的這一數字低於美國。美國的家庭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5%,並遠低於英國的86%。這些數字包括抵押貸款、汽車貸款或學生貸款等擔保及無擔保貸款。

報導稱,在中美一系列關稅爭端威脅全球貿易發展,歐元區經濟顯示出放緩跡象之時,經濟學家日益將家庭支出視為經濟增長的支柱。

2018年11月,歐元區失業率降至7.9%,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職位空缺率達到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歐元區家庭能夠將更多收入存起來。

牛津經濟諮詢社的安赫爾·塔拉韋拉說:「歐元區家庭的資產負債表在大部分國家仍處於健康水平,近年來總體債務水平有所下降。」

然而,如果在接近10年創紀錄的低利率后利率恢復正常,並且債務償還增加,那麼債務水平高的家庭可能要掙扎著維持支出水平。

報導稱,歐洲中央銀行自2016年3月以來一直沒有提高利率,其在貨幣政策正常化方面仍然遠落後於其他主要央行。市場在很大程度上預計歐元區2019年的政策利率將保持不變。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經濟學家菲利波·戈里說,按歷史標準,歐元區家庭債務仍然很高,部分國家的債務脆弱性仍然較強。

然而,戈里說:「隨著發展環境惡化,家庭也面臨就業市場復甦停滯的壓力,這可能會對他們的收入和償還債務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Pol-Robert Tansens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房地產投資策略主管】

英國與歐盟之間正在進行的談判,目前尚未能看出明確的結果。儘管如此,我們仍將評估在最壞的狀況──也就是英國「硬脫歐」或無法達成協議──之下,對於商業和住宅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短期內,法國巴黎銀行的房地產部門預期,倘若「最壞的情況」出現,將對市場產生顯著影響,類似於投資人們在公投後所觀察到的情況。英國投資規模的降幅可能達到25%∼30%,其中,市政辦公室大樓的資本價值將下跌最多,估計降幅可達到15%,倫敦西區則為10%。主因是在租賃市場進一步疲軟的背景之下,導致租金下跌。

即使英國與歐盟達成協議,仍可能對房地產市場產生負面影響,不過程度會相對小得多。未來三年,倫敦地區的投資額預計將下降11%,平均資本價值則將下降5%。不過,必須提醒讀者的是,目前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並非造成市場疲軟的唯一因素。無論如何,倫敦的商業房地產市場正進入當前不動產週期的最後階段。

儘管如此,我們認為倫敦仍舊會受到投資人的歡迎,無論是法人或私人投資人皆同。此外,商業市場也應會得到弱勢英鎊的支撐。隨著歐洲投資人逐漸回歸,首都的住房市場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如果英國「硬脫歐」,由於需要在港口處理貨物和清關,這也意味著港口區域的倉儲需求將更加強烈──特別是在短期內。我們已經觀察到,多佛爾港(port of Dover)附近的倉儲空間出現更多的投機性開發。物流地產的投資報酬率可能進一步壓縮,且其租金也有機會增長。

目前,市場的長期走向將更難以預測,因為這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英國與歐盟的協議結果,以及英國經濟的長期表現。房地產入住率的外溢效應、加上空屋率可能大幅上升,都將迫使租金下降,進而出現拋售壓力,迫使資產估值出現調整。

美國投資人在英國依舊活躍

一些美國投資人正在進入英國的房地產市場,但其他投資人正準備將倫敦的房地產脫手,轉買附近城市的房地產。從2018年年初到8月中旬,美國人在英國的房地產投資總額僅有31億美元。相較於2015年,也就是英國脫歐公投前一年的年交易總額(約為160億美元),這樣的交易速度要慢得多。

亞洲投資人則持續收購倫敦的標誌性建築,像是其座落於倫敦、計十層樓高的「Plumtree Court」,該建築即將成為高盛歐洲總部,已由韓國國家退休基金(NPS)以11.7億英鎊購入,並附有售後租回協議。

相對之下,美國投資人願意承擔更高的風險,而亞洲投資人則不那麼熱衷。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亞洲投資人仍能在國內頂級市場中,找到初期毛報酬率(GIY)遠高於同類建築的房產。但對於美國投資人來說,情況並非如此。英國房地產的資本化程度明顯低於美國。因此,美國投資人在投資英國時,為獲得可接受的總體報酬(至少對他們而言),也必須承擔額外的風險。

美國投資人的一大優勢是在兌換成美元時,價格較低。自2016年夏天的英國脫歐公投以來,英鎊兌美元的匯率已經貶值了約15%,使得美元投資人在英國能以更便宜的價格進行房地產購置。在此也必須提醒讀者,多年來,在英國非本土投資人之中,美國人所佔的比例一直是最大的。事實上,自2007年以來,他們已經在英國的商業房地產市場上,花費了超過900億美元!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1-09 12:22:16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  
     
  •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 記者游智文/攝影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 記者游智文/攝影
 

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今(9)日表示,2019年是認虧保命年,有人說外資會來,「聽聽就好」,今年任性的賣盤會變成認命的賣盤,耐不住的賣盤將會湧出。

戴德梁行今日舉行2018市場回顧與2019房地產市場展望記者會,2018商用不動產表現亮眼,交易金額達996億元,為2012年以來新高,2018土地交易量達1,780億元,也是近六年新高,但顏炳立對房市前景仍不看好。

顏炳立表示,房地產市場在升息、少子化、稅制壓抑下,2019仍舊是「死死昏昏去」,市場賣壓重,買氣弱。九合一後,韓流、藍圖,讓房市掀起一波熱潮,但那只是煙火不是柴火,不會燎原,別把煙火當太陽。

顏炳立表示,國內房市規模很小,是「貓的市場」,一個貓的市場,不會有老虎的雄風。以前房市熱,有人以為是老虎,但一冷下來,就現出貓的原形。同樣的,冷的市場,也不會有熱的產品,蛋白產品不該有蛋黃行情,玉蘭花的行情,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賣到玫瑰花的價格。

顏炳立提到,現在房市是價格問題,他身在市場,深知冷暖,有魚無魚,一清二楚。房仲公會選出2019年房代表字是「亮」,但所有政策,只利自用不利投資,今年失望投資性買盤將含淚離場,大量籌碼等待有限的自用型資金,今年仍是撐與殺的盤,不會是亮。

顏炳立表示,肥咖條款下,台商回流,今年工業土地,辦公,自用住宅看好,但台商回流只是衝量,不會衝價。隨世界經濟趨緩,不利因素不增加,有能力的不買,想買的沒能力將更明顯。先覺者少賺先出,不知不覺虧錢不出就套住了。對賣方來說,壯士斷腕,時候到了。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綜合外電報導

 

英國即將於3月29日正式脫歐,此舉對於經濟帶來諸多不確定因素,連帶導致首都倫敦蛋黃區房市急速降溫。房地產業者警告,未來房市前景恐怕更加黯淡。

據房仲業者Hamptons International數據顯示,倫敦蛋黃區房屋成交數量創下近10年新低,銷售量較2016年6月脫歐公投前一季的高點下跌59%。而房地產數據供應商LonRes數據顯示,該區平均房價較2014年高點下跌14%。

LonRes研究部門主管狄克森表示:「英國脫歐帶來不確定性,導致有意在倫敦市中心置產的買家卻步。許多人選擇靜觀其變,因此影響到房屋銷售成績。」

自2016年英國公投脫歐以來,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便成為房市最大擔憂。LonRes調查顯示,約有三分之二的不動產仲介表示,未來一年內影響房市需求的最大因素是英國脫歐。

房地產仲介普賴爾(Henry Pryor)表示:「我認為,英國房市即將進入最黑暗的時刻。」

除了英國脫歐因素外,英國政府自2016年起規定,民眾購買用來出租而非自住的房屋需繳納額外印花稅,同樣導致購屋需求下滑。

此外,在脫歐公投前興起的建屋熱潮,加劇倫敦房市供過於求的狀況。房地產數據公司Molior指出,倫敦目前興建中的物件約有6.6萬件,但去年第3季卻僅賣出4,200件。

面對倫敦房市急凍的狀況,房地產建商開始祭出各式優惠,希望加快銷售房屋的速度。

比方說,房地產開發商SAS Investments為了促銷倫敦北區建案,打出買房便送一部價值1.8萬英鎊的汽車(約台幣制72萬元)的口號。該公司行銷售手法不斷推陳出新,最新方案是買房贈送優步免費搭車額度,價值約為1萬英鎊。(工商時報)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投資海外不動產成為台灣民眾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其中買賣交易制度相對健全與透明的英國倫敦地區, 始終是首選標的之一, 專營英國地產多年的永鑫全球置產台灣業務經理陳煒翰指出, 英國不動產交易制度相當嚴謹,因此, 清楚掌握交易流程與相關資訊,是消費者保障自我權益的不二法門。

永鑫全球置產台灣業務經理陳陵嬅指出,基於下列四項因素考量, 可以預期英國不動產仍是未來台灣民眾海外資產佈局的重點標的之一 :

一、美國聯準會(Fed)明年將放緩升息腳步, 華爾街預期美元強勢地位不再,恐將牽動國際資金從美元流出, 具經濟成長率支撐的房地產可望從中受惠;二、儘管難關重重, 英國預計將於2019年3月29日正式脫歐,不確定性因素消除; 三、英國與美國為台灣父母選擇海外留學的首選國家,「留學宅」 需求高;四、與新興市場相比, 英國不動產交易的安全性與制度健全性明顯高出許多。

陳煒翰表示,全球各國不動產投資背後或多或少都有特定題材支撐, 但畢竟是投資海外不動產,「接近性低」是台灣民眾必須、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因素, 而英國不動產過去幾年來之所以受到全球投資人的青睞, 就是著眼於交易安全性,事實上, 英國不動產交易從事前銷售到交屋報稅,有著層層關卡, 且每道關卡的設立都有其意義,過程之嚴謹, 目的就是保護全球投資人的買賣權益。

舉例來說,因應全球各國興起的洗錢防治法,陳煒翰指出,2017 年英國也訂定最新的洗錢防止法規AML, 合法仲介業者需請客戶協助填寫KYC(Know your clients),並填寫「『身份證明及委託意願』 客戶自身的身份證明」、「客戶必須揭露本人,直系/旁系親屬、 婚姻關係、或任何生意密切往來的人是否為敏感身份」、「 是否已經瞭解客戶資金來源,並做好KYC確認」等3份文件。

此外,陳煒翰表示,絕大多數台灣民眾都不知道根據英國法律規定,不動產交易必需要由不動產律師來進行,而買賣雙方律師必需要在不同律師事務所以避免利益衝突,且訂定合約內容包含下列幾項重點及再次申明洗錢防制法重要性。

如果在交易流程上有任何的疑慮,可以先向律師提出, 如果沒獲得改善,可向律師檢管單位(SRA/ Solicitors Regulation Authority)提出申訴;二、如果對律師服務( service層面)不滿意,且經告知後仍未獲妥善處置, 可向律師消保會(Legal Ombudsman)提出申訴;三、律師公會要求, 律師在處理每一個案件,有相對應保險條款, 如果因不當處理造成客戶損失,最高可以索賠200萬英鎊。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商時報 
/台北報導

 

英國脫歐意外拖累壽險海外不動產投資。新光金控25日公告,認列英國不動產的資產減損18.2億元,主要就是因為英國公投脫歐後,英鎊大幅貶值、倫敦不動產價格下跌,造成新壽在2015年投資的天恩寺街大樓必須在今年底有獲利時先認列約27%的減損。

新光金表示,這次認列新台幣18.2億元的不動產投資減損,匯率占極大一部分原因,因為英鎊這二年貶值逾兩成,加上當地不動產價值也出現減損,所以趁有獲利時一次認列,但若未來英鎊升值或不動產價格回升,也可再認列獲利。

據了解,新壽這次認列減損有一部分也是因為金管會要求,新壽是以不動產投資的模式,直接投資英國倫敦的天恩寺大樓,2015年11月底宣布以1.36億英鎊(當時約新台幣68.4億元),之後新壽是以現金流量法估算不動產市價,因為都是滿租,所以價值一直未變動,但金管會金檢時提出意見,強調英鎊在脫歐公投後已大幅貶值,投資不可能都不認列減損。

同時間,如國泰人壽在倫敦也投資二棟大樓,總投資額8.95億英鎊(當時約新台幣450億元);富邦人壽則在倫敦投資三棟大樓,共6.84億英鎊(約新台幣345億元),但二家公司都是透過特殊目的公司(SPV)投資英國不動產,即算是股權投資,另外一部分則以授信方式在英國方面有助節稅和增加投資收益,兩種組合認列方式與新壽不同。

國泰人壽表示,如放款部分,匯率因素每期都會認列,另外在SPV投資是算股權投資,但其匯率因素也會認列在股東權益的匯兌影響數,英鎊貶值的部分早已每期認列入損益,並不存在一次認列減損的問題。

新光金25日同時公告風控長儲蓉退休,由副風控長林劭杰升任,林劭杰之前在南山人壽任職,是政治大學的風管博士,半年前轉戰新光人壽。儲蓉是2008年新光金重金挖角的風控人才,也替新壽在金融海嘯後重建相關風控模型。(工商時報)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投資海外不動產成為台灣民眾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其中買賣交易制度相對健全與透明的英國倫敦地區,始終是首選標的之一,專營英國地產多年的永鑫全球置產台灣業務經理陳煒翰指出,英國不動產交易制度相當嚴謹,因此,清楚掌握交易流程與相關資訊,是消費者保障自我權益的不二法門。

永鑫全球置產台灣業務經理陳陵嬅指出,基於下列四項因素考量,可以預期英國不動產仍是未來台灣民眾海外資產佈局的重點標的之一:

 一、美國聯準會(Fed)明年將放緩升息腳步,華爾街預期美元強勢地位不再,恐將牽動國際資金從美元流出,具經濟成長率支撐的房地產可望從中受惠;二、儘管難關重重,英國預計將於2019329日正式脫歐,不確定性因素消除;三、英國與美國為台灣父母選擇海外留學的首選國家,「留學宅」需求高;四、與新興市場相比,英國不動產交易的安全性與制度健全性明顯高出許多。

陳煒翰表示,全球各國不動產投資背後或多或少都有特定題材支撐,但畢竟是投資海外不動產,「接近性低」是台灣民眾必須、最也是容易忽略的因素,而英國不動產過去幾年來之所以受到全球投資人的青睞,就是著眼於交易安全性,事實上,英國不動產交易從事前銷售到交屋報稅,有著層層關卡,且每道關卡的設立都有其意義,過程之嚴謹,目的就是保護全球投資人的買賣權益。

舉例來說,因應全球各國興起的洗錢防治法,陳煒翰指出,2017年英國也訂定最新的洗錢防止法規AML,合法仲介業者需請客戶協助填寫KYC(Know your clients),並填寫「『身份證明及委託意願』客戶自身的身份證明」、「客戶必須揭露本人,直系/旁系親屬、婚姻關係、或任何生意密切往來的人是否為敏感身份」、「是否已經瞭解客戶資金來源,並做好KYC確認」等3份文件。

此外,陳煒翰表示,絕大多數台灣民眾都不知道,根據英國法律規定,不動產交易必需要由不動產律師來進行,而買賣雙方律師必需要在不同律師事務所以避免利益衝突,且訂定合約內容包含下列幾項重點及再次申明洗錢防制法重要性:

如果在交易流程上有任何的疑慮,可以先向律師提出,如果沒獲得改善,可向律師檢管單位(SRA/Solicitors Regulation Authority)提出申訴;二、如果對律師服務(service層面)不滿意,且經告知後仍未獲妥善處置,可向律師消保會(Legal Ombudsman)提出申訴;三、律師公會要求,律師在處理每一個案件,有相對應保險條款,如果因不當處理造成客戶損失,最高可以索賠200萬英鎊。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標題:英國「脫歐」,究竟對誰傷害更深?

  宏觀天下

  由英國「脫歐」導致的國際經濟格局的重新安排,尤其是對未來貿易和投資的影響,需要世界各國重新審視和早作準備。

  當地時間11月25日,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宣布,歐盟27國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特別峰會上,一致通過了「脫歐」協議以及英歐未來政治關係協議,這意味著英國「脫歐」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根據該協議,英國在過渡期內仍繼續留在歐洲共同市場與歐盟關稅同盟內,享受貿易零關稅待遇。為此,英國將向歐盟支付390億英鎊,作為退出歐盟的「分手費」。

  2016年6月,英國公投結果決定「脫歐」,而「脫歐」將對英國和歐盟的經濟貿易產生不小影響。至於英國「脫歐」究竟會對雙方乃至全球產生哪些影響,市場分析人士眾說紛紜。與此同時,市場普遍認為,在這種「互相傷害」的遊戲中,短期來看恐怕對任何一方都有一定的損失,而從長遠發展來看,或許有可能呈現出不同的結果。

  對於英國來說,之所以鐵了心要「脫歐」,主要是為了追求政治、經濟方面的更多自主權利。比如,通過「脫歐」能夠收回邊境管轄權,能夠不再繳納成員費,能夠有更大的經濟自主權等。但是,鑒於歐盟成立時對各成員國具有眾多約束性的條件,「脫歐」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從英國國內的經濟形勢看,雖然其已經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但經濟增長乏力態勢較為明顯。許多投資機構預計,隨著英國脫離歐盟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大,在今年最後幾個月內其實現國內經濟復甦的難度將變得很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就警告,如果英國與歐盟不能順利達成「脫歐」協議,將嚴重阻礙英國經濟發展。

  不過,即便如此,國際社會對英國「脫歐」似乎給予了更為積極的預期。根據統計,2017年英國在科技領域的外國直接投資,超過了德國、法國和荷蘭三個國家的總和,美國的蘋果、谷歌、臉書相繼在倫敦建立歐洲總部。

  此外,從2017年第四季度到2018年第三季度的一年時間里,英國的房地產投資金額達到680億歐元,超越德國的650億歐元,成為歐洲地區房地產投資金額最高的國家。這就是說,如果英國能夠順利「脫歐」,那麼,對其國內的經濟將構成利好,這也是眾多企業紛紛入駐英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英國「脫歐」對歐盟的打擊似乎更大。除了顯示出對歐盟內部凝聚力的極大削弱外,英國「脫歐」后,成員國之間增長的良莠不齊也使得整體增速差強人意。

  有關調查顯示,受全球經濟放緩及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導致出口大幅下滑的影響,特別是德國、義大利這些歐盟主要經濟體的經濟發展形勢不樂觀,今年歐元區經濟增長大大弱於預期。

  目前,義大利債務危機陰雲重現,其與歐盟的內部矛盾已經公開化。而德國的製造業活動的增長出現了2014年以來的最慢速度,經濟增長前景堪憂。此外,英國「脫歐」后的雙方關係,將更多地由合作走向競爭。歐盟的投資和貿易將面臨著巨大的分化壓力,這對歐盟的經濟復甦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利空。

  總體來看,英國「脫歐」已成既定之勢,為避免大動蕩而達成妥協的順利「脫歐」方案應該是最佳的路徑選擇。當然,由此導致的國際經濟格局的重新安排,尤其是對未來貿易和投資的影響,需要世界各國重新審視和早作準備。

  □李長安(財經評論人)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報專訊】英國脫歐在即,部分公司或會將部分業務遷移至其他地區,英國房地產前景因而備受關注,首都倫敦或最受影響。

自從英國就是否脫離歐盟舉行歷史性的全民公投後,兩年已經過去,但有關英國與其最大貿易伙伴未來關係的重大問題仍未有答案,當中包括英國會否繼續留在歐盟關稅聯盟內、英國會否成為單一市場的成員國,以及英國的出口會否面臨關稅等。

脫歐進程困難疑團未解

唯一較為確定的是,英國的歐盟正式成員國資格將會在2019年3月29日終止,雙方談判已於2017年底取得部分進展,包括就個人權利及英國脫歐的「分手費」達成協議。然而,主要由於愛爾蘭方面的難題,貿易及其他合作領域的進展已陷入停滯,如何重劃邊界及如何讓愛爾蘭和平協議繼續生效,這仍是談判進程面臨的主要障礙。

英國首相文翠珊月中宣布跟歐盟達成脫歐協議草案,但草案未能滿足留歐派及脫歐派。對於如何以最佳方式推進關稅聯盟及貿易等主要議題,政府內部存在分歧。「硬脫歐」的支持者希望盡快終止多項聯繫並完成脫歐程序,而較溫和的成員及反對脫歐者則主張維持合作關係。

今年初,歐盟與英國同意設定一個過渡期,將會由2019年4月持續至2020年12月。為履行愛爾蘭和平協議,英國首相文翠珊似乎會繼續保留關稅聯盟的成員國地位,直到找到一個永久的解決方案。

鑑於談判的複雜性、政府內部的分歧以及議會的反對,英國脫歐進程面臨重重困難,文翠珊或無法取得讓各方滿意的結果。她於2017年宣布提前大選,並導致其失去議會多數黨地位之後,這已成為關鍵問題。她不穩的處境已導致內閣倒台的風險大幅上升,早前執政保守黨內的疑歐派計劃向文翠珊發動不信任動議,逼使文翠珊下台。

曼城布里斯託續受惠租戶需求增長

施羅德房地產研究主管Mark Callender表示,英國各地優勝的城市,例如曼徹斯特、布里斯託及里茲或會繼續受惠於不斷增長的租戶需求。這些城市具有多元化、現代基礎設施及優質生活等共通點。「我們主要擔憂英國脫歐或會對倫敦寫字樓市場產生影響,雖然由於擁有大量高質素的勞動力及其他傳統優勢(如英國法律、時區),倫敦將繼續成為重要的國際商業中心,但其面臨的風險是銀行及其他金融服務企業或會將部分業務轉移至歐盟國家……這會對律師及其他為銀行提供專業服務的行業產生影響。我們亦發現倫敦約有四分之一的建造業工人是來自其他歐盟國家。」

South Quay Plaza鄰近金絲雀碼頭 827萬入場

雖然脫歐存在不少難題未解決,惟民間基建發展不會停止,實地觀察倫敦正在建設多項大型基建,不少新樓落成,發展商Berkeley Homes銷售及市場董事Louis Aldred表示,South Quay Plaza(SQP)將在兩年後陸續完工,該建築的設計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周圍2.6英畝花園的空間,讓陽光照射到花園中,並為許多公寓提供兩面景觀。

由SQP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South Quay DLR車站、金絲雀碼頭地鐵站和即將落成的伊利沙伯線橫貫鐵路線(Elizabeth Line)。SQP將為居民提供五星級的生活方式,成為The Quay Club的會員可享用健身房、20米游泳池、商務休息室、放映室和餐廳及56樓酒吧等。項目單位售價介乎82萬至212.5萬英鎊(約827萬至2143萬港元)不等。

明報記者

[龍彩霞 海外置業錦囊]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經歷了 30 年的繁榮之後,英國樓市開始逐步放緩,尤其是英國退歐前景的不確定性,以及美歐之間的貿易摩擦也讓買家更加謹慎,導致賣家話語權明顯減弱。

根據 Rightmove 的數據,英國房屋賣方出價在 10 月下滑 0.2% ,至 302023 英鎊 (合 38.7 萬美元),這是自 2011 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增率下滑。該房地產網站周一還指出,與 10 月份相比,英國房價下跌了 1.7%,為 2012 年以來的最大跌幅。

Rightmove 房地產市場分析師 Miles Shipside 認為,新賣家及其代理人正對市場力量做出反應,他們降低定價期望的時間比以往更快:

「買家購買能力愈發不足,南部以及高價地區市場趨冷,疊加政治的不確定性,都讓此前市場對價格的樂觀預期開始直面冰冷的現實。」

另外,在大倫敦地區,賣方出價已下降 2.4%,至 614271 英鎊。 位於倫敦市中心交通一區的房屋價格跌幅最大,今年以來已下跌 6.9%,平均每套房屋的售價為 130 萬英鎊

此前房地產數據公司 LonRes 的數據就顯示,2018 年第第三季,倫敦高端住宅市場掛牌出售的 200 萬英鎊以上的房屋數量年增率下降 25%,倫敦整體房市的降幅為 19%。

該公司研究主管 Marcus Dixon 也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

「圍繞我國退歐的不確定性,正促使倫敦黃金地段的買家重新考慮他們的選擇。很多人選擇持幣觀望,這繼續影響我們樓市的銷售活動。」

房地產仲介機構 Savills 預計,倫敦黃金地段的房價要到 2021 年才會開始重新上漲。

其實近年來,全球樓市均在放緩。

例如澳洲樓市就在經歷了 55 年全球最長牛市之後,進入了下滑通道。

瑞銀分析師 Jonathan Mott 在近日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通過對澳洲樓市展望進行了 5 種建模情景分析後預計,在最糟糕的情況下,澳洲將面臨 27 年來的首次經濟衰退,房價將暴跌 30%,銀行將因為不當銷售抵押貸款而遭遇廣泛訴訟,澳洲聯儲利率將被迫降至 0 並啟動量化寬鬆政策。

而華爾街見聞會員專享文章《巴菲特帶頭甩賣 美國樓市發生了什麼?》還提到,美國樓市也在近期發出了一系列糟糕的信號,如美國 9 月新屋開工與營建許可均低於預期,9 月營建許可還創下 16 個月新低,過去 6 個月中第 5 次出現下降;在 8 月份短暫的反彈之後,9 月美國新屋開建數量再度暴跌,環比下降 5.3%。

早在 7 月時,全美新屋銷售就已環比下降 1.7%,不敵市場預期增加 2.2%,東北部地區銷售戶數劇減 52.3%。約占美國住房銷量九成的成屋銷售戶數 7 月已創近兩年半新低。

目前,美國 30 年抵押貸款利率已升至 5.10%,創逾七年半新高。而快速上漲的房貸利率、以及房屋可負擔性的下降,也令 9 月美國聖地亞哥縣的房屋銷售量下滑 17.5%,至 11 年來的最低水平。

美銀美林曾指出,房屋銷售已經達到頂峰。而現在看來,聖地亞哥縣的放緩可能預示着全美樓市的降溫。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18年11月06日訊】(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英國保守黨年會上,首相提議對在英國買房的外國人加收印花稅,這讓房地產業內人士擔憂過高的稅收會讓投資者望而卻步,但是《金融時報》的分析顯示,倫敦跟世界14個其它主要城市相比,買賣房產和養房的成本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金融時報》根據仲介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的研究對在世界主要城市買房、賣房和養房的成本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儘管英國近年調整了印花稅政策,倫敦跟許多城市相比,成本仍然算是中等水平。

這一研究假設在世界15個主要城市購買、擁有和出售一棟價值200萬美元(約150萬鎊)的房產,並核算成本。地點包括紐約、香港、溫哥華、東京、悉尼等。假設這名外國投資者將這套房產作為第二處住房,每年自住的時間少於九個月,五年後將房產出售,期間房產沒有增值。

結果顯示,對於外國買家來說,溫哥華的買房成本最高。這裡對外國買家收取相當於房產價值29.2%的稅金。

東京則是外國買家養房成本最高的城市。五年的時間,擁有這套房產需要支付給當地政府的稅金相當於房產價值的6%;紐約其次,為5.4%。

而對於外國房主來說,賣房成本最高的城市是紐約,相當於房價的8%,明顯高於在當地買房和養房的成本。其次是舊金山,相當於房價的5%。

與這些城市相比,稅收較低的城市都位於排名的後半部分,比如在迪拜買賣房產和擁有房產的成本只占房價的8.1%。都柏林和莫斯科是最便宜的,分別相當於房價的5.3%和4.5%。

總體上,倫敦排在這15座城市的第九位,買房、養房和賣房的成本占房價的12.7%。溫哥華排在首位,成本約相當於房價的35%。香港排在第二位,成本約占房價的33%。

第三位至第五位分別是新加坡、東京和悉尼。柏林、巴黎和紐約也都排在倫敦的前面。只有舊金山、迪拜、上海、孟買、都柏林和莫斯科的成本低於倫敦。

英國兩次調整稅收政策

世界多個國家的政府和監管機構都在利用稅收限制外國人在本國買房,或者利用外國房主增加稅收,但是這些國家的政策都不盡相同。

 

而且稅收政策也可能會迅速而且顯著變化。比如英國曾經在近年兩度調整印花稅政策。2014年12月實施根據房價決定印花稅稅率的政策,50萬鎊以下房產印花稅變化不明顯,但是購買價格達到100萬鎊的房子的人,印花稅顯著增加。這樣的房子集中於倫敦。

2016年,英國開始對擁有第二套房產或出租屋的人加收額外3%的印花稅,大部分外國投資者也屬於這個行列。

此外,通過公司在英國擁有房產而且房產價值超過50萬鎊的人還要支付Annual Tax on Enveloped Dwellings,這是一筆對通過公司擁有房產的外國人每年徵收的稅金。此前,徵稅點是200萬鎊,三年前,徵稅點開始逐步降低。目前一棟150萬鎊的房產需要一年交稅7,250鎊,200萬至500萬鎊的房產一年需要24,250鎊。

再加稅後倫敦仍具競爭力

儘管最近幾年英國多次調整跟外國房產投資者有關的稅收政策,但是倫敦跟溫哥華、香港、新加坡、東京等城市相比,只能排在這個15座城市的中間偏後。對於許多有錢的外國買房者來說,與類似的國際主要城市相比,這個比例還是可以接受的。

第一太平戴維斯的分析認為,保守黨近日提出可能對海外買房者加收1%到3%的額外印花稅,即使加上了這筆額外的稅收,倫敦在這15座城市中的排名只會從第九位上升一位,變成第八位。

第一太平戴維斯的報告說:「這暗示,一旦市場吸收了稅收的變化,相對於其它國際市場來說,這些變化不會讓倫敦失去競爭力。」

印花稅上漲財政收入減少

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政府加收了印花稅之後,政府的稅收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了10億鎊。

這家報紙根據英國政府近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進行的分析顯示,本財政年度財政部的印花稅收入為65億鎊,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42億鎊。如果這個趨勢繼續下去,估計本財政年度,英國政府的印花稅收入會減少約10億鎊。

目前,房地產界擔憂,高昂的印花稅已經導致高端房產市場停滯不前,因為人們不願花了大價錢購買房產後,還要支付昂貴的印花稅。而這種情況直接影響到中低端房產市場,而最終導致面對首次購房者的房源不足。

還有批評人士認為,由於房地產市場不活躍,政府的印花稅稅收減少。

倫敦西南房地產仲介James Pendleton的創辦人Lee Pendleton 表示,價格在150萬至250萬鎊的房產銷售已經停滯。

他說:「我們看到,市場的很大一個部分因為額外印花稅而停滯,因此使它之下的市場也停滯了。如果通往上一級市場的梯子被財政大臣燒掉了,客戶就沒法換大房。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稅收會繼續減少。」

投資公司London Central Portfolio的分析顯示,目前倫敦市中心的房產交易量是每週70套,比一年前減少了16.8%。目前倫敦市中心的房產交易量比2009年經濟危機最嚴重的時候還少。◇

責任編輯:文婧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18年10月30日訊】(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 在2016年脫歐投票後的一段時間內,儘管市場對公投結果感到意外,交易量短時間停止上漲,但英國房地產市場總體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一些房地產經紀人表示,隨著2019年3月正式脫歐的日期即將到來,脫歐的不確定性已經在打壓英國房地產市場。

據《金融時報》報導,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9月份在其月度調查報告中表示,英國房價的未來三個月和12個月的預期價格將達到自2016年6月以來的新低,脫歐的影響是買家關注的主要問題,特別是倫敦的買家。

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表示,上個月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發出警告稱,無脫歐協議的脫歐(no-deal Brexit)可能會使房價下跌35%,這番言論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

當然,卡尼先生的警告只描述一種極端情況,英國脫歐對房價和抵押貸款的最終影響將取決於英國與歐盟達成的協議細節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但與此同時,市場上的一些機構則對英國脫歐高度敏感。倫敦抵押貸款機構Anderson Harris的經紀人Jonathan Harris表示:首相梅的脫歐方案在9月的薩爾茨堡(Salzburg)歐盟峰會上遭到歐盟拒絕後,「我們就有三筆交易被取消了。」

英國脫歐是否會對購房和賣房決策產生影響?我們列舉以下幾個因素供讀者參考:

脫歐對目前英國房產市場有何影響?

倫敦和英國東南部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放緩: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今年倫敦的房價已下跌0.7%。住宅分析師Neal Hudson表示,房產交易量同比下降了20%。

根據房地產數據公司LonRes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200萬英鎊以上的房產供給數量比去年下降了25%。

然而在英國其它地方,平均房價仍在上漲,但增速已經放緩。截至今年6月份,2018年的全國平均價格從一年前的3.5%下降至3%。這種增長是由倫敦以外的其它地區市場推動的。例如,蘇格蘭的房價去年平均上漲4.8%,漲至15萬英鎊,英格蘭東部的房價上漲3.3%,漲至292,632英鎊。

Savills的住宅研究主管Lucian Cook表示,這種趨勢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比如投資者和購買者數量減少以及英國高端房產市場的房產可負擔能力增加。

Cook表示:「倫敦和英國東南部的市場已經接近抵押貸款的上限。貸款與收入比已無法再提高了。」

然而,英國脫歐的擔憂加劇了人們的擔心。Cook表示:「到目前為止,英國脫歐的影響一直造成一種潛在的不確定性,這意味著人們的情緒變得相當敏感,其後果是房價增長急劇放緩。」

「與英國北部地區相比,這種影響在倫敦更為明顯,因為在倫敦買房所需的財務承諾要多得多。」

在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的最新調查中,英國脫歐被認為是倫敦市場和英國北部、中部市場放緩的原因。

房產代理公司John Charcol的技術產品經理Ray Boulger表示,倫敦和附近的市場更有可能直接受到英國脫歐結果的影響:「在倫敦,這個問題更嚴重,有些人擔心他們的工作受到影響,但對於倫敦和英國東南部以外的絕大多數地區來說,脫歐不是主要影響因素。」

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削弱了歐盟買家的需求,但他補充說,「英鎊貶值也可能增加英國房地產對海外買家的吸引力」。

隨著英脫歐日期的臨近,房地產市場將如何發展?

據《金融時報》報導,價格下跌地區的潛在買家正等待房價繼續下跌而不選擇現在購買。

但分析師表示,談到英國脫歐,決定買房時機的關鍵時刻將不會是2019年3月29日英國正式脫歐的那天,而是任何貿易協議談判結果公布的那天。

Harris表示,如果與歐盟達成了一條合理的協議,房產市場可能「很快恢復」。「但如果人們繼續看跌房價,那房價可能最終仍會下跌」。他表示,在沒有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倫敦及周邊地區的市場可能將繼續走弱。

瑞銀(UBS)分析師指出,以前倫敦房價下跌通常會引起更大範圍內的房價下跌。但這次可能並非如此。

瑞銀集團的Osmaan Malik表示:「英格蘭銀行認為這次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倫敦比其它地方更容易受到印花稅政策變更的影響,而且更有可能受到脫歐的影響。」

抵押貸款會怎樣變化?

Boulger先生表示,英國脫歐公投以來利率一直較低。他表示:「脫歐的不確定性有助於政府選擇維持低貸款利率,從而降低購房成本。」

今年8月份,英格蘭銀行將基準利率從0.5%上調至0.75%,這是十年來的第二次上調。卡尼先生表示利率將繼續上升,但上調速度會放緩。

越來越多的購房者通過簽訂五年期固定利率交易合同來鎖定現有的抵押貸款利率,從而避免利率增長的風險。

脫歐公投後,英格蘭銀行把利率降至0.25%的歷史低位,旨在避免經濟衰退。但是,卡尼先生告訴英國的大臣們,如果英國脫歐出現無序的狀態,類似的措施將不會起作用,而且到時可能不得不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

提高利率將推高抵押貸款成本和失業率,這將增加借貸風險,最終導致各貸方增加利率。

脫歐對房產市場的長期影響?

任何暫時性的脫歐協議都需要通過議會投票的通過。如果協議得到議會的批准,房產市場的增長將獲得一定程度的保證。但更多的細節需要與歐盟達成長期協議之後才能確定。

Cook說:「問題是脫歐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多久。這與脫歐協議產生的經濟後果緊密相關。」

大多數預測表明,脫歐將對英國經濟增長產生影響;瑞銀分析師表示,「軟」脫歐將導致未來五年內英國國內生產總值損失約6.9%,而「硬」脫歐將導致10%的損失。

他們認為,大部分的脫歐成本將在脫歐後的12至18個月內產生,因為「脫歐」會推高貿易壁壘和導致企業搬遷。

據《金融時報》報導,英格蘭銀行表示,根據其壓力測試的結果顯示,英格蘭銀行足以應付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嚴重的情景。所以如果「無序脫歐」發生,英格蘭銀行能夠維持英國經濟穩定。

瑞銀(UBS)分析師表示,住房市場也可能保持強勁,原因包括政府的購房援助計劃(Help to Buy)。

他們說:「目前的金融體系沒有出現明顯的危機跡象,因此我們沒有理由預期抵押貸款將大幅減少。」

然而,很少有分析師預計房產市場會出現諸如2011年至2014年以及 21世紀初那樣的強勁增長。

Natixis的分析師表示,長期影響將取決於歐洲移民的數量。當然,在英國脫歐後,無論來英國的歐盟公民數量不變還是一次性下降20%,預計房價將在2019年仍然會下降。◇

責任編輯:文婧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18年10月28日訊】(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近日,倫敦一位私人房東被罰款1.4萬鎊,原因是他的出租房條件太差,火警裝置失靈,甚至有一扇臥室窗戶上面沒有玻璃。

Islington市政廳接到一名房客的舉報,到位於Holloway的這棟出租屋進行了檢查,發現房子裡擠進去了八名沒有親屬關係的房客,存在多處火災隱患,廚房內的火警裝置已經失靈,沒有滅火毯。房東沒有跟房客簽署合同。

法庭裁定,房東Kuppusami Selvarajan支付8,500鎊罰款,以及Islington市政廳5,773.60鎊的律師費。

負責管理這棟房子的仲介S3A Management也被罰款7,650鎊,因為這棟出租屋沒有申請多房客許可。根據規定,居住超過五名沒有親屬關係的房客的房子都要獲得許可。

此外,房客還有權要求退還已經支付的租金。◇

責任編輯:文婧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來年3月正式脫歐,雖然脫歐計劃仍未有定案,但當地房地產市場已經首當其衝。盡管官方數字顯示,倫敦樓價今年才開始回落,但有資深業界人士指出,倫敦市中心的樓價已較4年前已下降15%。

房地產諮詢公司Cluttons住宅代理部門主管James Hyman 認為,相較4年前,倫敦市中心樓價已下降了15%,並預料未來1年半可能會再跌7%。至於樓價回落的原因,脫歐肯定是其中之一,但並非唯一。一系列新稅收、負擔能力的提升也是觸發樓價回落的原因,現在業界還面臨着對外國買家徵收新稅的威脅。

另外,Hyman指出,英國脫歐已令海外買家卻步,目前需求較2014年的水平最多降低了70% 。

過去數年,英國樓價飈升,雖然現在回落,但根據智庫財政研究所(IFS)資料,仍然有三分二年輕人買不起樓,僅三分一人能應付最高為薪金4.5倍的按揭。目前倫敦一般住宅的成本幾乎是全職工資中位數的14倍。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18年10月19日訊】近日,倫敦以及英格蘭東南房價比較高的地區出現了一個趨勢,當人們需要錢給孩子支付學費或者擴建房子的時候,房主們不會申請貸款,而是會申請把自己的房子進行再抵押貸款。房子從某種程度上講成為了這些房主的「提款機」。

買房貸款經濟公司Anderson Harris的哈里斯(Jonathan Harris)對《金融時報》披露,薩里郡Weybridge的一個客戶發現,他的房子的價值已經從幾年前的200萬鎊下降到了175萬鎊,於是他決定擱置換房的計畫,改為將這棟房子進行了再抵押貸款。他利用增加的貸款將現有的房子進行擴建,而且新的貸款利率比原先的低。

哈里斯發現,將現有房產進行再抵押貸款的房主數量明顯增加。他說:「不搬家、擴建、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這已經成為一種慣例了。人們會在同一個地點住比較長的時間,並且趁著就業市場情況良好的時候尋求重新籌錢的機會。」

哈里斯表示,他的客戶中有大約60%申請再抵押貸款的時候會要求同時增加貸款的本金,而在不久前,提出這樣要求的客戶比例不到40%。

Santander銀行的買房貸款商業開發部門負責人塞勒(Graham Sellar)也表示,銀行發現目前房市不活躍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申請再抵押貸款。

一些仲介機構認為,倫敦及英格蘭南部房產交易下降是因為近年來的兩次印花稅改革。改革之後,購買價值100萬鎊的房子,印花稅需要近4.4萬鎊,如果是購買100萬鎊的房子作為第二處房產,印花稅高達7.4萬鎊。

為了避免這筆額外的開銷,許多房主選擇原地不動,花錢擴建或者重新裝修現有的房子。

銷量減 債務增

將房子進行再抵押貸款的想法並非新鮮事,但是有證據顯示,英格蘭一些地方的房產市場正在出現不同尋常的情況,不再遵循正常的買房、賣房和貸款的模式了。

房產市場分析公司Hometrack為《金融時報》進行的分析顯示,買房貸款總體債務與房屋市場活躍程度之間長期的關係在倫敦及其周邊地區正在發生逆轉。

通常情況下,應該是房產市場越活躍,買房貸款總體債務越多,但是現在變成了房屋市場不活躍,買房貸款總體債務卻有所增加。高淨值的家庭正在充分利用買房貸款的低利率。

根據Hometrack對代表英國銀行業的英國金融(UK Finance)公布的數據分析顯示,2015年底至2017年底,英國總體上買房貸款債務的餘額穩步增長了3.8%,但是英國各地區之間的比例差距非常明顯。

倫敦地區債務餘額增長了7.8%,倫敦周邊通勤者居住地區的債務餘額增加了6.9%,而英國其餘地區只增長了1.7%。

Hometrack的研究主管Richard Donnell表示:「我們看到,倫敦和英格蘭西南的交易活動正在減少,但是債務增加了。這些地區的人們債務增加的速度是其餘地區的四倍,儘管跟房屋價值有關的債務比例不算高,不到15%。」

市場研究公司Residential Analysts通過對官方數據的分析發現,2014至2017年,英格蘭南部房產市場正在下滑,倫敦房產銷售的數量減少了五分之一,而同期英格蘭西北和西米德蘭以及約克郡和亨伯河地區房產銷量分別增加了13%和9%。

這一分析還發現,原先的房產熱點英格蘭東南和東部房屋銷量分別下降了8%和6%。

房子增值抵押貸款更容易

儘管倫敦及周邊地區房產市場在下滑,在過去十年裡這些地區的房產大幅增值,因此這裡的房主在申請再抵押貸款的時候能借貸的數額相對比較大。

根據房產仲介第一太平戴維斯的研究,倫敦以及英格蘭南部的房主從過去十年的房市繁榮中獲得的好處明顯高於其它地區。2007年以來,這些地區房產增加的價值占全英國房產增值的87%。

儘管倫敦房產的總量不到英國全國房產總量的八分之一,但是它們的價值占全國房產價值的四分之一。2007年的時候,這個比例為19%。

房子變學費和首付

買房貸款專家以及貸款機構表示,將房子進行再抵押貸款的人將得到的錢用於多處,包括改善現有住房、支付子女的私立學校學費或者大學學費、支付孫輩買房子的首付。

近年來,教育的成本上漲,許多人申請再抵押貸款目的是為孩子籌集學費。

對於家中有孩子上大學的家長來說,償還買房貸款遠比償還學生貸款更划算。這是因為學生貸款的利率超過6%,而買房貸款目前的利率通常低於2%。秋季正是大學開學的時間,塞勒表示,秋季申請再抵押貸款用於支付大學學費的數量明顯高於其它季節。

也有的家長申請再抵押貸款為孩子支付私立學校學費。根據Lloyds Private Banking的統計,私立學校的學費在過去十年裡上漲了49%。

一些年老的房主則會通過再抵押貸款為自己的孫輩購買房子提供首付。

房市風險增加了嗎?

2008-2009年經濟危機之前,英國對貸款的控制很鬆懈,導致一些人將房子再抵押貸款,拿換來的錢度假或者償還信用卡上的債務。因此有人擔心,目前這種再抵押貸款的趨勢可能會有風險。

但是房地產市場的專家對《金融時報》表示,目前,銀行業對申請買房貸款的人實施更加嚴格的償還能力檢查,規則趨嚴,所以情況跟2008年之前有所不同。

而且儘管目前的買房貸款利率非常低,借款方需要對申請貸款的人進行壓力測試,檢查他們在利率達到7%左右的時候的償還能力,而且目前絕大部分買房貸款的借款額都不能超過借款人年收入的4.5倍。

倫敦買房貸款經濟公司Coreco的主管蒙特雷克(Andrew Montlake)表示:「如果每個人再抵押貸款的金額都是房產價值的90% 或者95%,那麼可能讓人擔憂。但是如果你看看房產大致的淨值,就會發現並不是這樣。」◇

責任編輯:文婧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受政治及經濟不確定性影響,英國房市持續降溫。

周三,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 8 月平均房屋價格年增率上漲 3.2%,是自 2013 年 8 月以來的最低增長率,低於 7 月份的 3.4%。

數據顯示,8 月英國平均房價為 233,000 英鎊,比去年 8 月高出 7,000 英鎊。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 EY Item Club 的首席經濟顧問 Howard Archer 表示,

我們懷疑未來幾個月的上行空間仍然有限。預計 2018 年房價漲幅將限制在 2.5%左右,2019 年漲幅也差不多。英國脫歐和央行進一步的升息的不確定性正打擊購房者的信心。

倫敦房價下跌拖累英國整體平均房價

數據顯示,8 月,倫敦是唯一一個下跌的地區,房價下跌 0.2%,已經是今年第四個月出現下降。不過,倫敦仍然是平均房價最高的地區,價格為 486,000 英鎊。

根據房地產數據公司 LonRes 的數據,2018 年第第三季,倫敦高端住宅市場掛牌出售的 200 萬英鎊以上的房屋數量年增率下降 25%,倫敦整體房市的降幅為 19%。其研究主管 Marcus Dixon 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

圍繞我國退歐嘗試的不確定性,正促使倫敦黃金地段的買家重新考慮他們的選擇。很多人選擇持幣觀望,這繼續影響我們樓市的銷售活動。

此外,倫敦樓市也因一系列稅收改革而備受打擊,其中包括 2014 年的印花稅改革以及第二套及額外住房又被加征附加費,而最近,政府又將向海外買家徵收另一項附加費。

房地產仲介機構 Savills 預計,倫敦黃金地段的房價要到 2021 年才會開始重新上漲。

房價是否會觸底反彈?

9 月底,英國政府首次提出海外買家稅,但沒有具體討論和執行的時間表。儘管目前尚無定論,但還是對樓市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據倫敦從事房產經紀業務的經理人透露,買家稅提出後,海外買家詢盤和掛牌的需求都出現了明顯增加,一方面是加稅的消息促使觀望中的買家儘快入市成交,另一方面是賣家也希望在海外投機被抑制之前找到接盤方。倫敦房價自 8 月以來的滯漲下跌趨勢,可能在短期內被提振,重新回到上漲行情。

此外,本周公布的其他經濟數據表明也對房地產市場有一定提振作用。數據表示,8 月份抵押貸款批准額升至 76,440,創七個月新高。其中,首次購房者的抵押貸款攀升至 2017 年 6 月以來的最高點。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18年10月13日訊】(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Avanton: Battersea位於倫敦西南貝特西地區的York Road(2區),是一個商住混合開發項目,已經成為倫敦Wandsworth自治市的一個新的地標建築。

設計獨特

Avanton: Battersea由Patal Taylor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非常大膽,在一個基座上修建了三棟不同風格的建築。

皇家舞蹈學院將占據這個建築的地面一層,而在它之上則是三個不同的建築,兩側是一高一矮兩棟傳統風格的公寓樓,中間是23層高的現代風格的建築,也就是Coda Residences。

Coda Residences

Coda Residences是一棟階梯型的建築,這種建築形式是受到舞蹈動作的啟發。

 

它是Avanton: Battersea開發項目第一個上市的樓盤,共有130套一臥、兩臥和三臥公寓。大部分公寓都有私家陽臺或者露臺。室內由John Naylor設計,設計師試圖營造出一個經典的家庭環境,為業主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個讓人感到平和的背景。

Avanton對於房產開發的態度與許多主流開發商不同,因為Avanton的開發不僅側重於建築的設計和質量,更注重它將來的價值。(Avanton)

 

室內大廳。(Avanton)
私家陽臺。(Avanton)

公寓採用了從地面到屋頂的大落地窗,提供讓人沉思的空間,自然的延長了起居室的空間。廚房和客廳區域採用了淺色的橡木地板,讓整個公寓都顯得明亮。

廚房的壁櫃和落地的櫥櫃分別使用白色和暗色的色調,形成對比,中間灰色帶花紋的瓷磚起到了緩衝的作用。

室內設計充分考慮了業主的需求,最大化的使用所有的空間。起居室和廚房既可以當作連在一起的開放空間,也可以通過量身設計的隔斷將它們分成兩個房間。

Avanton: Battersea有專供業主使用的園林花園。花園位於皇家舞蹈學院樓上,站在這裡可以觀賞泰晤士河以及整個巴特西的景色。花園裡種植了多種不同的植物,每個季節的景色都會有所不同。

Avanton: Battersea供業主使用的設施包括一個隔音的音樂室、一間靈活使用的娛樂套房,裡面有用餐、播放電影和休息的空間。喜歡玩樂器的業主可以不受干擾的在音樂室內練習,而喜歡聚會的業主可以充分利用用餐和休息的空間。

交通便利,吸引華人買家

Coda Residences的銷售人員對《大紀元》的記者表示,Avanton: Battersea是倫敦全球多樣性的代表,在中國以及歐洲的反響都很好。這個開發項目最吸引華人買家的地方在於它臨河而且交通便利,學校也不錯。

從Avanton:Battersea步行一分鐘就可以抵達泰晤士河,步行八分鐘抵達Clapham Junction。Clapham Junction 是倫敦西南的一個交通樞紐車站,有地上鐵車站和火車站。

從那裡,乘火車7分鐘抵達維多利亞車站,26分鐘可以抵達Gatwick 機場,乘坐地鐵14分鐘抵達南肯辛頓站,17分鐘抵達牛津街。隨著地鐵Northern Line的延長,這裡的交通會更方便。

這裡位於倫敦2區,所以開車出行也很方便。開車7分鐘抵達切爾西,30分鐘可以抵達希思羅機場。

Avanton:Battersea的休閒設施也不錯,步行1分鐘就可以抵達街對面的York Gardens,裡面有York Gardens Library。步行12分鐘抵達巴特西的High Street,那裡有多家商店和餐館。步行14分鐘抵達Wandsworth Town Centre,那裡有Southside購物中心,休閒、購物、餐飲設施一應俱全。

巴特西近年來正在進行重新開發,是倫敦的熱點之一。巴特西地區的中心將會修建一個新的休閒中心和公共花園,同時有多個民宅正在開發中或者已經有人入住。就連威廉王子都把他的長子喬治王子送到巴特西的一所私立小學上學。

皇家舞蹈學院

皇家舞蹈學院的新總部將設立在Avanton: Battersea,而且就在Coda Residences的樓下。

皇家舞蹈學院成立於1920年,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學院,在全球84個國家有1.4萬名成員,是全球最大而且最具影響力的舞蹈教育和培訓機構之一。

位於Avanton: Battersea的新總部的面積幾乎是目前使用的總部面積的兩倍,而且完全是按照學院的要求修建的,裡面除了頂級的藝術設施外,還有表演空間、七間工作室、兩個咖啡店、一個舞蹈專業圖書館和一個檔案館。

Code Residences的業主可以使用皇家舞蹈學院的工作室。學院會舉行適合各種年齡的芭蕾舞課程以及爵士和街頭舞蹈課程。

Coda Residences單間公寓起價49.5萬鎊。Avanton:Battersea將包括50棟低價公寓。想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codalondon.com。

關於Avanton

Avanton是倫敦一家規模不斷擴大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它雖然是一家新興的公司,但是實力不容小窺。

公司的創辦合夥人Omer Weinberger在歐洲大陸以及英國的房地產行業擁有十年經驗,他出身房地產開發商家族,家族在全球開發的項目有超過200個,包括許多高端高層住宅樓。

公司的領導團隊經驗豐富,包括曾經在英國大型開發公司擔任高級主管多年的人。

Avanton對於房產開發的態度與許多主流開發商不同,因為Avanton的開發不僅側重於建築的設計和質量,更注重它將來的價值。

Avanton的每個項目都根據項目所在地的特色和需要而設計開發,將業主放在首位,因此這樣的建築非常實用,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會非常受歡迎。

Avanton開發的選址地點都是對業主非常物有所值的地方,是倫敦目前房價日益增長的地區,並且是在日益成熟的社區修建新的住宅,所以20年後它們將跟今天一樣物有所值。

責任編輯:文婧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