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樓市轉向的信號層出不窮。

4月17日,央行罕見降准,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釋放出1.3萬億元流動性。

4月21日,工商銀行總行宣布將「房貸年限和借款人年齡之和」由70年延長至75年。

在房地產業入冬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的今天,政策的風向標似乎來個集體大轉彎,一下子就打蒙了那些昔日言之鑿鑿的分析家們。

看空派秒變成吃瓜群眾,眾多大佬們也冒出來,異口同聲地喊你買房。

任志強:現在正是抄底的機會,只要是限購區域,你就買。

樊綱:六個錢包湊在一塊兒能夠幫著支付首付的話,我建議還是買房好。

管清友:買不起房就多買兩套。

似乎一夜之間,樓市調控重回了晦暗不明的階段。

01

樓市是否迴光返照?

最令人在意的,還是來自頂層的信號。

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同時要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保持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注重引導預期,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

這是自2015年以來,政治局會議上首次出現「持續擴大內需」這一要求。

很多人由此想起了1997年的時候。當時索羅斯狙擊泰銖,引爆亞洲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形勢急劇變化。中國引以為傲的”出口”大馬車,當時也是負重難行。

在全年增長率跌至8.8%的情況下,中央政府同樣提出了「擴大內需」的舉措,其中最為厲害的殺手鐧就是「房改」——取消福利分房、開啟住宅商品化,給銀行下令推動商業貸款買房。

從那一年起,中國的房地產業算是真正迎來了草長鶯飛的春天。

這一次中央再提「擴大內需」,很多人將其理解為鬆綁樓市,理由無非兩個:

對外,中美貿易隨時擦槍走火,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阻礙了中國崛起。中國的外貿存在下滑的隱患,政府提前打開樓市調控的後門,進行對沖。

對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既然大搞基建不符合當下提倡的「高質量發展」,那麼未來通過降准提供流動性可能會成為新常態,從而間接激活樓市。

然而,這些推測都嚴重低估了中央摒棄舊有發展模式的決心。

「持續擴大內需」這句話的出現,說明政策基調從「供給側改革」向「需求側改革」適度傾斜沒錯,但擴大內需並非只有刺激樓市一招,降成本、補短板同樣可以。

政府先承壓減少企業和個人稅費,補上經濟高效運行的各類短板,充實民間的口袋,反過來就有可能拉動內需,擴大生產。

歷史的經驗表明,刺激樓市是爽一時痛一生,「一降一補」是痛一時爽一生。兩者利弊之大小,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何況是深謀遠慮的中央政府。

相比飲鴆止渴式的刺激樓市,中央其實更看重細水長流的發展模式。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提出了九大重點任務,排在首位的是這樣一段話: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繼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大力簡政減稅減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看到沒有,後半段都是在重點描述減稅減負,「一降一補」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兩個多月前的這個部署,其實就與如今的”擴大內需”遙相呼應。

可能有的人會問,難道就不能是臨時生變轉向呢?

這個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出台之前,經歷了上上下下無數次討論修訂,短短兩三月時間就調轉槍頭極為罕見。

更何況,前陣子中興遭遇美國封殺,扯出的中國缺芯之痛,就全面暴露了資金長期流向房地產的負面效果,中央還會允許殺雞取卵的方式繼續延續下去嗎?

02

炒房客速速收手吧

回過頭再一去看其他的「信號」,不過是一些迷人的煙霧彈罷了。

央行降准釋放出的13000億,9000億用於替換到期的MLF,4000億給銀行發展普惠金融,定向輸給小微企業,並不直接利好房地產。

房貸調整后,50-55歲的購房者可以拿到更長的還款年限,但中國主力購房人群是25-49歲,所以這個政策影響並不大。

那些認為樓市調控會放鬆,手拿大把熱錢蠢蠢欲動的炒房客,還是趁早打消這個念頭吧。

雄安新區剛定為千年大計,房市立馬就被凍結了,不管是違法還是正規的中介機構全部封停,本地人不允許買賣,二手房也停止交易,成百上千的淘金者鎩羽而歸。

海南剛收到自貿區、自貿港的大紅包,轉身就關門打狗,一夜凍結六千億資金。那些乘著間隙,撬動銀行槓桿入手四五套房子的人,無一不被套住。

知名評論員劉曉傅就斷定:

未來中央在給一個地區出台重大利好的時候,必然伴有嚴厲的房地產「調控」,以打壓「投機購房」。或許,未來在公布粵港澳大灣區方案的時候,也會這樣做!

毫無疑問,中國正在對投機性炒房痛下狠手,徹底扼住房產暴富之路。

隨著房地產調控的逐步深化,國內炒房客的天花板越來越矮,空間越來越小。對於那些手有餘錢的富裕階層來說,國內動不動就”取得不動產證滿5年後方可轉讓」限定接盤俠條件,一不小心,幾百萬的資金就得被冰凍好幾年,反而海外是廣闊天地,大有所為。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在國內壓抑的房產投資需求將在海外集中爆發,柬埔寨、泰國、菲律賓、澳大利亞……

繼80年代末的日本人之後,中國人很可能在全世界掀起一波買買買。

03

剛需客不用再等了

今天,在房住不炒的利好基調下,已經有部分剛需客搬起小板凳坐等房價進一步下探了。

可惜的是,你看到的所有關於房價止升、下跌的數據,基本都是失真的。任大炮前幾天出席杭州「2018諾亞財富房地產金融高峰論壇」,他就透露了一個小秘密。

房管局局長陪我吃了三頓飯,就是要問一大堆問題,拿著小本子使勁記,他的第一任務是不能讓市長和書記被請去談話。因為房價漲到一定程度以後,市長書記被約談,官兒就當不成了。

房價與官帽子緊緊拴在一塊。當地政府能看到房價繼續上漲嗎?

我們現在看到的數據很多情況下是這樣的:房管局官網公示的價格,確實符合政府指導價,但購買者手中有雙合同,實際購買價格仍在上漲中。一些機構在統計房價的時候,將遠郊區、縣域的範圍也納進來,一攤下來就低了。

如果剛需客非要坐等房價下跌,到了真要上車時就一定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地變少了。各地都在響應中央號召推進租賃市場,雖然也鼓勵使用集體用地,但目前能搭上順風車的只是少數,大部分還是要用到國有用地,本身商品化的住宅用地供應量就少,現在挖去了一部分,單價更有可能上漲。

最終可能會像新加坡一樣,形成二元分化的住房市場,富人階層住商品房,普通人住保障房、租賃用房。

人變多了。目前一二線城市紛紛加入搶人大戰,變相放鬆了限購政策,較優質的人口會不斷聚集於核心城市,對沖了因為限貸、限轉讓、限網簽所減少的住房需求,房價有了持續托底的可能。

所以我們才看到,2018年1季度,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為8507元/平方米,同比上漲523元,上漲6.6%,漲幅較2017年全年加快1個百分點。

4月26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報告稱,三四線城市房價仍將繼續慣性上漲,更是從側面印證了當今的主旋律:

只要宏觀貨幣政策不出現類似上世紀末日本的重大失誤,房地產市場出現整體崩盤的可能性極小。

為什麼投資英國?嚴九元帶大家一探究竟!全方位了解房地產項目:多個項目、不同類型、不同價位、不同地段、不同城市。「閱讀原文」報名。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