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台灣不管遭遇SARS、金融海嘯,房價雖下跌,但沉寂一、兩年後終會漲回來,老一輩也常有:「台灣房市只漲不跌,只要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假以時日,一定會賺錢!」的思想。然而,就現今房市情景,可不一定囉!

台灣房市成交量雖有增溫趨勢,但傳統「量先價行」的房市線形圖,卻始終沒出現。說穿了,這一波成交的物件,除了所謂的「讓價宅」拉回自住買氣外,三成都來自年後交屋潮,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房市「假性回溫」,如曇花一現,緊追在後的可是5.5萬戶的「寬限冤魂」。

這批從2016年央行解除房市信用管制時購入的「冤魂宅」; 至今,三年寬限期已過,2019年進入還本期,撐不住的屋主勢必被打回原形,一旦賣壓出現,法拍量增,假性回溫所製造出來的熱絡便打回原形。

舉例來說,日前釋出量最多的新北、桃園、新竹與台中,都是下一波房市冤魂熱區,連帶產生的法拍屋物件是否爆量,都將是判斷台灣房市前景的指標 ; 此外,台灣房價常被刻意炒作,老百姓薪水不增反降加上銀行利率低,房子已不再是保值標地,未來房市勢必回歸至最基本的供需原則,不再有套利空間。

雙北租金報酬率遞減,且全台租金投報率不到2%,越來越多投資客已把目光轉向海外標地,更有不少首購族把人生的第一間房買在國外,抓住租金高收益和房價漲幅的特點,希望賺回國內厝。

海外置產儼然成為近年超級熱門的投資趨勢,尤其近年來南向投資熱潮風靡世界,以馬來西亞為例,擁有天然資源的優勢,該國政府也趁勢推出低簽證門檻、企業投資等優惠,鼓勵外籍人士居住、促動資金挹注; 此外,馬來西亞被中國視為「一帶一路」海上絲路的關鍵,加上房價基期低、主打高投報,種種優勢能不讓投資客心動嗎?

晴天霹靂地,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卻在2018年8月21日取消與中資合作的東海岸銜接鐵路與蘇里亞策略能源資源(SSER)的合約工程,政府表示:因國內財務能力不佳,無法承擔龐大的國家債務,賠償金額不詳,後續將交由相關官員進行洽談。取消計畫還包括200億美元的東海岸銜接鐵道,和花費達23億美元的兩條能源管線,國家計畫宣告消息一事震驚世界,更讓投資客信心全失。

「我跟著趨勢投資不對,那我到底要怎麼選擇海外標地?」其實原則很簡單,購買海外不動產之前,請評估以下幾點最根基的要素:該國政局穩定性、經濟力道、人口紅利、購買區域的發展性。

資訊爆炸的時代,媒體、新聞的報導確實造成假象,不少跟風的投資客趨之若鶩地以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為考量; 然而,考量到國家政局穩定以及國債問題,購入新興國家房產都得再三評估。另外,購屋後還有轉手與售出的問題,若房價哄抬過高,但當地人卻買不起,不也淪落掉價出售的困境?

考量國家政經成熟度、稅務制度、人口紅利、出租市場,英國不動產儼然於眾多海外標的中脫穎而出 ; 長年以來,英國不動產一直為海外置產中風險最低的首選,英國房地產不以高投報為噱頭,反以「穩健」、「收益佳」為指標。

有人不禁質疑,英國脫歐,是否影響了房市?
晨星投資管理公司(EMEA)資產管理主管庫柏為此表示:英國脫歐,只是改變貿易條件,並未改變整體經濟環境。根據2018年最新統計,英國仍為世界經濟發展首位,美國紐約則為第二。此外,決定英國房市的因素絕非脫歐,而是供需市場。英國政府為了避免房屋數量大於人口數量,嚴格控管開發商的興建策略,每個建案的興建,永遠都是評估了市場有需求因此興建。

幾十年以來,英國蓋房速度遠低於人口成長速度,這也是為何英國空屋率近乎為零、房價租價都穩健成長的原因。國際首富李嘉誠、巴菲特等人早已看準英國房市穩健與成熟,加上英鎊正處於低點的優勢,近兩年挹注更多資金購買英國房屋,種種數據與國際富豪的資金流向,都證明「現在」正是投資英國資產的進場時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的頭像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不動產大樹(樹哥)--資深不動產經紀人JERRY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