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民怨」常常是政府的優先施政目標,也是在野監督的重要主題之一。奇妙的是,年年榮獲「十大民怨之首」的高房價問題,卻似乎從未獲得朝野應有的重視。破解這道謎題的關鍵,就是「選舉」。
事實上,高房價和居住正義等議題從未缺席,特別是選前的各方候選人,往往會爭相為居住正義畫出各種美好的願景,許下各種莊嚴的承諾。只是,一旦進入實際的行政或立法,就會神秘地停擺,常常不是不了了之,就是通過了個「閹割版」。
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實價登錄2.0」,就是最好的例子。
什麼是實價登錄2.0?簡單來說,就是要補上1.0的不足,讓房價更加即時透明,讓消費者掌握更清楚的資訊。例如,以往房價的地址範圍很模糊,2.0會仿照英美制度,提供精確房價;以往預售屋的房價,要等3-5年的代銷完畢才一次登錄,對於消費者根本沒有參考性,2.0將改成即時登錄。
2.0通過有什麼好處?根據內政部公布的最新統計,2017年第4季,新建待售的房屋高達7.5萬戶,相較於2013年的2.1萬戶,暴漲了357%,賣壓肯定相當沈重,房價卻沒有出現相對的修正。此時如果房價更透明,減少炒作空間,就有更多人能用更合理的價格找到住處。
好了,實價登錄2.0去年5月就已送審,為何進度說停就停?現在終於再度傳出可能排審,卻又同時出現建商反對,2.0又準備被下架的傳聞,又是怎麼回事?
建商如果不想讓價格更公開透明,是想偷偷賣便宜給你,還是準備把你當盤子?政治人物難道看不出來嗎?
問題的答案,只要看看去年多少縣市長爭先放送「都更」利多,對能解決高房價問題的「囤房稅」和「實價登錄2.0」卻隻字不提,應該就能猜出端倪。
但是,讓房價持續盤旋在不合理的高點,就會一邊撐高店租,讓物價齊漲;一邊讓多數民眾負擔高額的租金和房貸,還能剩多少錢來消費?誰都看得出這個惡性循環,政治人物為何彷彿視而不見,甚至幫著建商殺雞取卵?
去年與今年的狀況是一樣的,就是選舉到了。特別今年是立委自己要花錢拚連任,政治獻金的壓力就更重了。
以本屆立法院為例,不動產業加上營建業的政治獻金合計高達2.9億元,73位區域立委平均每人分得397萬元,再扣除不願跟建商拿錢的政黨和立委,可以想見那些拿了錢的,會被大財團大建商綁得多死。
然而,實價登錄不是居住正義唯一的配套方案。日前也出現了開徵「空屋稅」和「空店税」,來促使空屋降價釋出的聲浪。金管會也曾於去年喊出緊盯銀行的房貸逾放比,甚至要進一步來思考從金融面改善高房價問題。
問題是,連成本最低的「資訊透明」都推不動,又豈敢奢談成本更高、牽涉更廣的「合理稅制」和「房貸管控」?
下個會期就是俗稱的「選舉會期」,又要審查行政院預算,要通過重要法案更是難上加難。因此,要觀察政府是否真有實現居住正義的決心,不妨就從本會期是否通過「實價2.0」觀察起。
這個選舉年,別再放任立委繼續被大財團大建商給趁火打劫,繼續被綁架了。大家一起努力顧好自己的立委吧。
●作者:李兆立/時代力量發言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