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美中貿易談判未明,中央銀行沙盤推演三套劇本,認為美中若和談,對台影響一好一壞,若兩國貿易衝突儘快和解,將有利全球貿易及經濟成長,台灣出口可望受惠;但中國若承諾增購美國產品,台灣出口中國的產品將產生排擠效果,影響產值高達一九九億美元,其中以半導體受到影響最大。

中國若增購美貨 恐排擠台出口 半導體影響最大

央行研究報告分析,美中若達成貿易協議,一旦中國從美國大量進口商品,替代效應可能衝擊部分中國進口國的經濟;根據研究機構觀察,中國可能對美國擴大採購的產品,依可能性高低,分別為石油、礦物、原油、基礎金屬、汽車及零件以及化學製品、大豆與蔬菜等。

歐盟、日本首當其衝

報告指出,歐盟將首當其衝,影響產值高達五四八億美元、日本二七五億美元、東協二五五億美元、韓國二三三億美元、台灣一九九億美元排名第五。

若美中陷入長期政經對抗,央行認為,將加速全球供應鏈重心從中國移至鄰近國家。

根據瑞銀(UBS)對二百家在中國從事製造業的財務長進行的訪查,二○一八年在美中貿易衝突升溫之下,機械設備廠商已經有五十八%離開中國,其次為消費電子產品廠商的四十三%,並有卅九%計畫在未來半年到一年內遷移;中國的美國商會也統計,超過三成美商有意將中國生產基地搬移至東南亞與印度等國。

台須做好供應鏈重組準備

央行指出,即使美中簽署貿易協議,但未來兩大強權的政經摩擦仍有高度不確定性,台灣仍須審慎因應可能的轉單效應以及供應鏈重組議題;根據外貿協會調查,絕大多數台商已採取因應策略,包括分散出口市場、調整採購與生產策略、轉移生產基地等。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