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讀者來信問:我是一個房地產經紀,需要開車帶客人看房源,自己也經常跑業務,日常出行是靠車代步,閒暇時間使用叫車軟件的派送服務。想問買車和租車的優劣,哪個更省稅?

答:自雇人士的車輛費用可作為工作開銷抵減收入,買車或是租車,需要看若干因素:

1、貸款或租賃費用:若是貸款買車,你的還貸費用是以最初的貸款額為準,不會隨著車輛折舊耗損而減少。租車的話,可因較高的汽車殘餘價值(Residual Value)獲得較低的租賃費用,殘餘價值是資產試用期滿預計能回收變現的價值。舉一例,你租的車價值2萬5000元,殘餘價值1萬5000元,差額1萬元是你租車所需支付的費用,若你簽了36個月的租賃合同,那麼每月要付277.77元(不包含利息、稅和其他費用)。

2、頭期款:若你剛剛創業,手頭資金比較緊,可考慮租車,部分租車不需要頭期款,但貸款買車通常都需要支付頭期款。

3、里程數:你要考慮你使用車輛的程度,尤其你日常以車代步。租賃對車的里程數有限制,你需要為超過規定的里程數支付費用,這在租車前是必須考慮的。買車沒有里程數的煩惱,但用車過多,會加速車輛折舊。

4、維護費用:租賃合同通常有維護的要求,比如換機油、換輪胎等。當然,對於買車的車主,日常維護也是很重要。

5、處理車輛:租賃合同結束後,你可以另尋一輛車進行新一輪的租賃,或者與經銷商商議買下此前租賃的車。如果你要考慮給房地產客人更好的坐車享受,或者考慮叫車軟件將報酬與車輛檔次掛鉤,你可以通過租車租賃性能較好但昂貴的車輛。買車的話,在車貸還清後,你仍然擁有車,你也可以出售或者折價換新車。

 6、稅務優惠:租賃費用可以抵稅,車貸只有利息部分可以抵稅,但因為你工作和日常都使用車輛,需要畫分商用和自用,按比例抵扣。新稅法對業務用車(Business Use)扣減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為「實際費用法」,即扣減所有與該汽車有關的商用費用,包括汽油、維修、保險、牌照、貸款利息、租賃費用等;第二種為「里數法」,2019年國稅局對汽車行駛的標準是每哩0.58元,如果汽車跑2000哩,便是1160元。你是自雇人士,費用申報在1040的C附表上,並不受新稅法影響,但那些平時跑業務的W-2員工,因為逐項扣減中的工作相關開支(Unreimbursed Job Expense,2106表)被新稅法取消而受到影響。不論是租賃還是購買的車輛都能在稅務上進行折舊,普通轎車第一年1萬元(對於新購買的車並業務使用達到50%,可申請獎勵折舊為1萬8000元),第二年為1萬6000元,第三年為9600元,第四年為5760元,其後逐年抵減直至折舊完畢。新稅法提高了豪華車(Luxury Car)的扣減額,第一年折舊額就高達1萬元。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折舊額分別是1萬6000元和9600元,第四年及以上的折舊額為5760元。你若是想購入運動休旅車(SUV) ,凡是超過6000磅以上的SUV都不受此限制,可享有100%折舊扣減。(作者為註冊會計師)

https://www.worldjournal.com/6529645/article-%E7%A8%85%E5%8B%99%E6%BC%AB%E8%AB%87-%E8%B2%B7%E8%BB%8A%E9%82%84%E6%98%AF%E7%A7%9F%E8%BB%8A%EF%BC%9F/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