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原油期貨今天開盤不久即跌破每桶20美 元,接近18年來的谷底。如今面臨全球消耗量銳減,加上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大打價格價,種種跡象顯示,可能不出幾周,全世界的貯油容量便不堪負荷。

 

●沙俄價格戰休兵暫無指望

 

沙烏地阿拉伯上周五表示,並未就減產或擴大OPEC+產油國陣營和俄羅斯取得任何聯繫。俄羅斯的決心也有增無減,能源部副部長 Pavel Sorokin說,每桶25美元的油價令人不快,但這對莫斯科來說並不是一場災難。

 

澳洲聯邦銀行的大宗商品分析師Vivek Dhar說:「需求顧慮很重要但大家已知道,真正導致市場下跌的是我們從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得到的消息,他們打算繼續走目前的路。」「市場對達成協議的希望落了空。」

 

●全球消費量空前下滑

 

全球通常每天消耗1億桶石油,但交易員和分析師認為,在短短幾周之內,高達四分之一的消耗就消失了。如此幅度下墜是前所未見的。1929年的大崩潰、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衝擊以及全球金融危機都還沒這麼嚴重。

 

澳洲國民銀行大宗商品主管 Lachian Shaw說:「OPEC、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可以化解歧見,但OPEC無能為力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需求實在太大。」

 

●更迫切的危機:石油沒地方貯放

 

Shaw說:「現實是,若不見任何改變,全球貯量不出兩個月就會暴滿,將帶給油價全面破壞性的衝擊。 」

 

最近幾天在德州 Midland產品的原油現價比期貨還低幾美元,表明業者也預期供給將大量湧入。

 

Shaw說:「從實體行情來看,真的非常慘澹。必須要有強烈信息告訴供應商,形勢真的是非常淒慘。 」

 

路透專欄作家坎普(John Kemp)指出,國際能源總署(IEA)已表示,受到疫情和各地實施封鎖的影響,石油消耗量可能每天短少2,000萬桶。如此一來 ,貯油設施便每月會增加6億桶原油。

 

如果沙俄藉每天增產200到300萬桶來打價格戰,坎普認為,貯放的油量會增加更多,達到每月6.5億到7億桶。

 

主要的庫存擺在尚待轉運的油田、煉油廠和接收站。次要的庫存擺在批發和零售通路業者,再其次的庫存擺在終端客戶。

 

●煉一桶虧一桶 台灣在內亞洲煉油業者減產因應

 

因需求銳減,亞洲各大煉油業者紛紛計劃降低產能,像是南韓的Hyundai Oilbank本月已將大山邑的煉油廠減產10%至15%。據彭博報導,南韓和台灣的煉油業者因找不到煉油產品過剩又找不到買主,也考慮擴大減產。

 

彭博指出,因需求降至多年來最低,從杜拜原油提煉為各種燃料的利潤轉負,每桶煉油利潤變成負2.22美元。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4453811?from=udn-catelistnews_ch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