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已經探討過 repo 負利率,再回顧一下央行有四種非典型貨幣政策:

  1. 負利率(Negative Interest Rate,NIR)
  2. 延展貸款操作(Extended Landing Operation,LO)
  3. 資產購買計劃(Asset Purchase Program,APP)
  4. 未來引導(Forward Guidance,FG)

這四種非典型貨幣政策到底差異在哪裡呢?以武俠小說來講的話,repo 那種延展貸款操作算是太極拳那種借力打力,沒有固定的形式可以隨機應變;負利率則是七傷拳,不小心會連自己都打到吐血,但是能夠使出好幾倍的力量。之後會介紹的未來引導則像是內功心法,有未來引導輔助,無論是哪種貨幣政策,成效都會好很多;資產購買計劃則是降龍十八掌那種大招,配合強大的內功就很強大, 但是沒配合好,也會內傷導致殘廢。

什麼是資產購買計劃?
跟 QE 有什麼差別?

接下來,本文就要介紹所有非典型貨幣政策裡面,最強大也最有名的「資產購買計劃」(Asset Purchase Program,APP),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大家應該都聽過在這個分類最著名的項目: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QE) 。

在深入探討之前,必須要認知的是購買資產這種事情所有央行都在做,這叫做公開市場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基本上購買的資產以長期公債居多。然而資產購買計劃之所以被視為非典型貨幣政策的原因,在於:

1. 它的規模往往都很大,所以在美國的文獻你更常看到的是它被稱為 LSAP(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s,大規模資產購買)。
2. 它除了買公債以外,還買了私人企業債以及其他的各種資產。

目前最早可以追溯到的資產購買計劃,是 1961 年由甘迺迪政府以及 FED 一起執行的扭轉操作(Operational Twist)。基本操作就是賣短債、買長債,聯邦政府買進 1-5 年的國庫券,而由聯準會賣出短期債券,目標是壓低長債利率或是拉高短債利率,然而這一次的操作成效並不好。

 

經過了幾十年的沈寂以後,2001 年的日本央行才開始再採取類似的措施,買進 13 兆日幣的公債。隨後則是英國央行、美國聯準會等陸續加入,到目前 2020 年為止,採取過資產購買計劃大概有七間央行:歐洲央行(ECB)、瑞典央行(Riksbank)、瑞士央行(SNB)、墨西哥央行(BoM)、英格蘭央行(BoE)、聯準會(FED)以及日本央行(BoJ)。

資產購買計劃的學術理論怎麼說?

先來談談學術上資產購買計劃的理論,我引用的是 Williams (2011)年的這篇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Lessons from the Past Three Years” 提到的兩個通道:

1. 訊息通道(signaling channel),以及
2. 投資組合通道(portfolio channel)

訊息通道的概念其實相對容易理解,央行透過大量的資產購買企劃,傳遞央行非常有可能透過其他有必要的措施,不惜一切代價來促進貨幣刺激。這樣的訊息能夠透過兩種方式來降低長期債券殖利率:1. 它(資產購買企劃)會降低對於短期利率的未來展望,如果投資人預期未來的利率會是低點的話,那麼長期公債的殖利率自然會被拉低。2. 它降低了對於未來展望的不確定性,因此降低了長期債券的持有風險,所以公債的殖利率也會被拉低。

投資組合通道則是比較複雜一點,而且有很多不同的理論。原因在於教科書中的經典資產模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不允許債券的供給影響債券的價格,而我們知道債券價格與殖利率呈反比, 所以理論上 FED 購買更多的債券,也不會拉低長期公債的殖利率。

然而如果我們看諾貝爾獎得主 James Tobin 的投資組合平衡理論(Portfolio balance theory)的話,我們可以假設市場上有不同的投資者,每位投資者儘管都符合 CAPM 的理論,但是對於資產有不同的偏好的話,那麼有限度的套利就可以在資產上存在,而根據這個理論,我們就能夠發現 FED 購買債券是能夠影響到長期公債殖利率。

事實上 James Tobin 本人就是提出上面提到的扭轉操作的經濟學家,他的理論就是根據投資組合平衡理論,然而當年的效果實在不彰,因此才被淡忘。

目前的經濟學家比較注重的是訊息通道,這就是為什麼我在一開始的時候,提到資產購買計劃這個強大的招式必須配合未來引導這一套強大的內功才能發揮威力,因為未來引導就是訊息通道的展現,詳情會另外寫一篇探討未來引導的文章。

現實上各國央行如何操作資產購買計劃?

首先有一種是固定式的的購買,另外一種則是有彈性的購買。

什麼是固定式的的購買?例如 FED 的第一次量化寬鬆(First Round of Large-Scale Asset Purchases,LSAP1)或者是 ECB 的第一次擔保債券購買計劃(Covered Bond Purchase Program,CBPP1),都是事先設定好一個數量以與一個日期,直接告訴市場會在什麼期間購買多少金額的債券。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7%BE%8E%E5%9C%8B%E7%B8%BD%E7%B6%93-%E9%9D%9E%E5%85%B8%E5%9E%8B%E8%B2%A8%E5%B9%A3%E6%94%BF%E7%AD%96-%E8%B3%87%E7%94%A2%E8%B3%BC%E8%B2%B7%E8%A8%88%E5%8A%83-%E5%BE%9Eqe%E5%88%B0qqe-08314830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