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標題:瑞·達利歐:世界經濟滑坡導致債務貨幣化大量增加

10月24日,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聯合各組委會成員機構舉辦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美國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聯席首席投資官兼聯席董事長瑞·達利歐表示,「新冠疫情引發的世界經濟滑坡導致美國和其他主要儲備貨幣國家的債務和債務貨幣化大量增加。即使新冠疫情退去,這種情況無疑仍將繼續。因此,美元長期債務周期現在處在一個存在大量未償債務、新債務的催生加速飆漲、美聯儲為償債而加速生產貨幣的階段。」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世界秩序變局中的金融合作與改革」,瑞·達利歐認為,這一主題頗值得玩味,因為令人遺憾的是,不斷變化的世界秩序讓合作變得更少了。他認為,目前最大的一個問題是,隨著世界秩序的變化,中美之間還將存在多大規模的合作?

瑞·達利歐從三大推動力的背景之下解析了當前疫情的影響和政府的應對行動。這三大動力是:

1. 長期債務和貨幣周期;

2. 內部財富和政治鴻溝的周期循環;

3. 崛起的大國(中國)將挑戰現有的世界強國(美國)。

關於長期的貨幣和信貸周期,瑞·達利歐的觀點源自對近500年來的儲備貨幣帝國的研究,首先是荷蘭帝國和荷蘭盾,二者後來被大英帝國和英鎊所取代,之後又被美帝國和美元取代,這二者又將逐漸被中國和人民幣取代。

瑞·達利歐認為,「我們經歷的世界秩序的變化與過去所發生的變化異曲同工。」世界秩序的最後一次重大變化發生在1945年美國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當時無疑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憑藉著這一地位,美元成為世界主流的儲備貨幣。

由於美元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因此包括中國人在內的非美國人自然都希望儲蓄美元,從而賦予了美國以借入美元來為債務融資的巨大特權。美國最初是通過可轉換為黃金的美元來實現這一點,因此美元就像支票簿中的支票一樣,沒有任何內在價值,而存儲的黃金就像在銀行里的錢。

在隨後的數十年中,美國創造的債務遠高於其在銀行的存款,因此在1971年,美國迫不得已,違反了以黃金付款的義務。隨後美元出現貶值,世界陷入以美元計價的法幣制,隨後的十年掀起一股聲勢浩大的通貨膨脹浪潮,債務持續飆升,直到2008年美聯儲將利率降至0%,並且已無力再通過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

2008年和1929-1930年間的債務水平都很高。在這兩個時期,利率均達到0%;而中央銀行則大舉印製鈔票、購買金融資產。換句話說,始於2008年的債務創造和大額債務貨幣化時期與1930年代初期相似。

眾所周知,新冠疫情引發的世界經濟滑坡導致美國和其他主要儲備貨幣國家的債務創造和債務貨幣化大量增加。即使新冠疫情退去,這種情況無疑仍將繼續,因為將存在大量赤字,必須進行貨幣化。因此,美元長期債務周期現在所處的階段,是一個存在大量未償債務、新債務的催生加速飆漲、美聯儲為償債而加速生產貨幣的時間點。中央銀行可以擁有此類債務的所有權並收取負利率,這使得央行可以減少償債成本和債務展期風險,從而可以延長債務周期。

瑞·達利歐通過對歷史的研究發現,這些宏觀債務周期一直存在,這種周期歷來會促使中央銀行實施債務貨幣化和貨幣貶值,並從根本上改變作為資本市場支柱的世界信貸體系。因為債券就是對貨幣兌現的承諾。因此,一旦貨幣貶值,債務市場即受到衝擊。美國債券就是兌現美元的保證。美聯儲既有能力也有意願為此印製美元和購買金融資產,其中主要是債務。「當然,這些金融資產的賣方將會獲得屬於自己的收益併購買其他金融財富,例如股票和黃金,從而將導致其價格上漲。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局面,這也是1933年和1971年及之後十年間出現的局面。」

現在,投資者對這些債券配置的權重過高,其名義收益率為零,實際收益率則為負數,並且還會產生更多的新債務和新資金。那麼,為什麼有人要持有這些債券呢?瑞·達利歐認為這並不合理。在美元仍然是世界儲備貨幣以及全球大多數債務和貸款基礎的時候,存在這些狀況是有風險的。

瑞·達利歐相信美國和美元仍然非常強勢,因為世界上大多數人都用美國印製的鈔票來購買商品,美國依然控制著清算體系,如果發生資本戰爭,就能切斷人們的資金流。這種局面在短期內的影響力最強,尤其是存在大量美元計價債務的時期。但是,從長遠來看,受制於這一弱點的人們終將找到替代風險的方法,從而削減其影響力。

第二大動力是財富和政治鴻溝。資本主義作為一個高效創造財富的體系,自然會產生巨大的財富鴻溝。在這個人的價值日益被技術取代的時期尤為如此,在全球化時代也同樣如此。人力價值相對昂貴的美國人必須與更具成本效益的非美國人競爭。就是這些力量造成了美國現在出現的財富和政治鴻溝。有證據表明,美國頂部0.1%人口的財富,與底部90%人口的財富總和幾乎相等;共和黨偏右傾、民主黨偏左傾的幅度達到自19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二者之間的差距也達到自19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收入和機會上的上述差距具有自我強化性。瑞·達利歐以美國的教育為例,顯然賺錢多的人對子女教育的花費也會更多。收入最高的40%人群對子女的教育花費大約是收入最低的60%人群的5倍。因此,相對富裕的人比相對貧窮的人享有更多的機會,從而使周期具有自我強化性。縱觀整個歷史,擁有財富的人會獲得政治權力,而擁有政治權力的人會與擁有財富的人以共生關係攜手維持有利於二者的制度。情況惡化時,這或將引起內戰和革命。

通常,存在巨大貧富差距、巨額債務、經濟低迷的時候,就會衝突不斷。這是永恆普適的真理。可以看到世界各地都在不同程度地發生這種情況,如今在美國就能看到這種局面。這種 衝突會引發重大的結構性變化。

第三大動力是崛起的大國將挑戰世界領先強國,我們看到這在歷史上屢屢發生。現在,中國是崛起的大國,而美國是現有的世界領先強國。瑞·達利歐闡釋道,「歷史表明一個國家的儲備貨幣實力和金融實力滯後於其他方面的實力,現在看來,命運在召喚著中國對人民幣進行國際化並發展金融中心。我相信現在正是行動良機,因為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鑒於投資中國的強大基本面,實施上述舉措會獲得有利的資金流。」

對於現在要採取哪些的行動,瑞·達利歐認為,「我們需要先了解自己處於周期中的位置,即我們所處的狀況,我們是怎麼達到現在的局面,以及未來有多大的選擇範圍。我們無法跳出自己所處的環境,只能以最優的方式應對所處的狀況。」

他以美中為例:美國和中國的情況各不相同——相對於支出,二者的收入水平不同,相對於負債,二者的資產也不同,因此兩國的金融狀況不同,發揮生產力的體制機制也不同。這就是二者狀況之所以產生差異的本質。

但是,取得成功的基本決定因素始終相同。要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就必須具有生產能力,從而賺取高於支出的收入,構建屬於自己的、資大於債的資產負債表。要實現這一點,最好的狀況是大多數人口都受過良好的教育,舉止文明,合作融洽。因此,可選的解決方案也始終相同。即要有出色的領導人,可以很好地教育民眾,提高民眾的文明度,讓人們能夠富有成效地展開工作,以良好的財務狀況開展經營。

(作者:周炎炎,實習生吳霜 編輯:曾芳)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1025/3667835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