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口進入負成長後,「老有所用」逐漸成為社會發展的關鍵,這不僅是指銀髮族,還可以指向都會區日益增長的老屋。專家預測,未來10年,將有約100萬棟以上的老屋由於老年人過世而釋出,如果這百萬棟房屋藉由都更或「青銀共居」等模式交由年輕人,也許能為下一代提供一個安居樂業的健康環境。
未來10年百萬棟房流入市場 老屋成都市發展最大難題
根據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預測,未來10年內,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增加190萬人,10年以後也約會有180萬名老人過世;若假設每位老人都有0.5、0.6棟房子的話,未來10年也會約有100萬棟以上的房子釋出,這其中若不是留給下一代,就是會流入到市場。
這些老屋雖是長久來都市發展的難題,但若以都更角度來看,也許能視為一個轉機。
▲台灣總人口數自今(2020)年開始正式進入負成長。(圖/NOWnews今日新聞製)
薛承泰認為,這些老年人的房產地段都相當不錯,但卻相當老舊,不會吸引到年輕人居住,如果能將這些老屋進行都更,也許能為年輕人提供一個安全、友善的居住環境,讓下一代願意安居樂業、結婚生子,這方法比起政府不停建設青年住宅,還來得節省土地資源。
雙北老屋改建發展協會理事長、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也指出,根據2016年資料,當時台灣滿45年屋齡的房子已經達179萬棟,占了全國總面積達21%,而這些老房子至今,已經屆齡50年。
內政部資料統計也顯示,台灣1999年921以前蓋得房子就占8成以上,也就是2000年以後的房子占不到2成,而這些蓋在921大地震以前的老屋較沒有嚴格的法規控管,更容易產生問題,如果大地震來的不堪一擊,這點就顯示台灣都更的重要性。
▲台灣1960至2030年人口變化圖。(圖/NOWnews今日新聞製)
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時代 迫使政府正視都更問題
若從人口角度來看,台灣社會進入人口負成長後,老年人比例變多,也許會對都更有利,胡偉良表示,因為老年人無法承受老公寓的環境,對改建的需求會日益增大,也會變成政府不得不處理的國安危機。
據胡偉良觀察,這種危機感已經在今年出現。他預測,未來房屋市場會逐漸走向兩極化,一方是新電梯大樓,由於眾人追捧而價格越來越高;一方則是沒人要的老公寓,房價只會越跌越兇,可能僅剩出租的價值,未來不是變成「棄宅」,就是等待都更。
除了針對老屋進行都更外,將老屋活化的新建築模式也逐漸產生。
「玖樓共居」是國內目前最知名的「青銀共居」管理公司,自2016年起於台北市開始首宗案例後,至今已過了近4個年頭,目前業務多在新北市,近期更與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合作,於三峽、新店等處的社會住宅中進行青銀共居計畫。
▲「玖樓共居」是國內目前最知名的「青銀共居」管理公司,自2016年起於台北市開始首宗案例後,至今已過了近4個年頭。(圖/翻攝自玖樓共居官方粉專)
老屋也要老有所用 青銀共居即是「軟性都更」
在人口老化社會中,銀髮族不僅要老有所用,他們手頭擁有的老屋,也更應該發揮其原有價值。
玖樓共居專案經理李宇文強調,「青銀共居」事實上就是一種「軟性都市更新」,當長輩已經無法居住不符合需求的老公寓時,如果釋出手頭這樣的資源,將住宅交給他們來管理,讓老屋也能活化給年輕人居住,同時也能讓銀髮族獲得陪伴感,這其實對人口負成長的社會,都是相當好的方案。
台灣高齡產業創新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林博文也提到,「青銀共居」是一個很好的社會設計,它的起源就是因為「都市沒有為年輕人提供友善的環境」,因此從「共生」的角度去思考,這種觀念近年來也引起政府部門的注意,是目前針對老年化問題很好的解決辦法,「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青銀共居」的設計與模式,其實是現今高齡化社會與青年就業、就學問題所碰撞出來的,以現在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一種「共享經濟」。林博文指出,但若是還原它的定義,其實就與過去農業社會的大家庭、三代同堂相似,「你跟父母住在一起不也是青銀共居嗎?」
不過,林博文也坦言,「青銀共居」目前仍只是倡議階段,推了5年左右卻沒有普及,「這值得我們深思!」最重要的設計就是在公共空間上,如何讓大家能夠「獨居而不離居」,同時確保住戶的關係融洽,這是很大的課題,未來它也許能夠變成人類群居的型態,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演化過程,「植物學里叫做馴化,這部分更有賴政府的政策催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