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中國地產 (12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首近半個世紀以來的香港房地產業發展史,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及鄭裕彤家族領銜的四大地產豪門無疑佔據了大部分的篇幅與筆墨,但香港這塊沃土所孕育的地產「門派」本就眾多,於長和(00001-HK)、新地(00016-HK)、恒基地產(00012-HK)及新世界發展(00017-HK)之外的「江湖」也同樣蔚為精彩壯觀,而其間佼佼者就包括發迹於上世紀70年代的信和集團。

上世紀50年代初期,後來蜚聲華人世界的金融地產大亨黃廷芳在新加坡大舉進軍房地產業,更因擁有新加坡商業中心烏節路眾多地皮而被譽為「烏節地王」。70年代初黃廷芳來到香港發展,創辦了信和集團;1972年作為信和集團控股子公司的尖沙咀置業(TST PROPERTIES)(00247-HK)率先登錄香港資本市場,成為信和集團首個在港上市的地產業務旗艦公司。

1981年4月,尖沙咀置業控股的附屬公司信和置業(00083-HK)也成功登陸港股主板上市;1995年,信和置業分拆旗下酒店業務,併以信和酒店(01221-HK)之名獨立於港股上市。至此,信和集團馳騁港股市場的「三駕馬車」成型,當中尖沙咀置業作為旗下最早入市的一員,在信和「家族」中俨然是一顆明珠般的存在。

明珠亦曾「蒙塵」:失落的千禧之初

在尖沙咀置業的業務版圖中,控股子公司信和置業的業務佔比很大,從其歷史可見的業績報表來看,房地產主業的貢獻幾乎都來自信和置業;旗下酒店遍及新加坡、香港及澳洲等地。除卻包含酒店業務在内的大房地產板塊,尖沙咀置業也從事股票投資及買賣等相關業務;細分而言其業務具體囊括物業租賃、房地產發展(物業銷售)、酒店經營、物業管理以及股票投資及買賣。

經過二十多年的資本積累與發展擴張,背靠強大母企的尖沙咀置業又依託上市附屬的獨特張力在香港市場站穩了腳跟。但在20世紀90年代末至新千年之初,這顆信和明珠也曾一度蒙塵。

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是尖沙咀置業那一段失落時光的開端。1998年6月底止財年,尖沙咀置業營業額錄得67.2億元(港元,下同),除稅後股東應佔淨利潤則僅有1691萬元的微末水平,此後數年公司營業額及淨利潤都持續下跌。

2001年,世界經濟處於調整期,美國及歐洲主要國家經濟放緩,香港亦受此全球經濟氣候的影響,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尖沙咀置業的業績每況愈下。2002財年,其有公開記錄以來首次錄得由盈轉虧,及至2003財年公司淨虧損擴大至1.76億,整體業績表現低迷。

2004至2005年,隨著香港經濟持續恢復穩健升勢,本港樓市也逐漸升溫,尖沙咀置業的經營狀況有了起色。

2005財年,依託強勁的經濟復蘇態勢,市民置業信心得到大幅增強,尤其伴隨就業率的上升、本地生產總值持續增長以及按揭條件理想及住戶數目的增多,本港樓市信心趨於振奮,物業市場得以茁壯成長。這一年信和置業的物業銷售取得顯著增幅,利潤亦因而提高,加之採用新會計準則,尖沙咀置業終成功扭虧併乘勢打破了過去數年業績低迷的局面。

投資物業重估價值浮動,惟近年綜合業績升勢喜人

實控人擁有雄厚南洋背景的尖沙咀置業,在深耕香港市場的同時也積極將發展目光投向内地市場,在2005-2015這十年間走得甚是穩健。

2015財年尖沙咀置業迎來了醞釀多時的大爆發。

這一年其物業銷售收入錄得歷史性高位的169.57億元,而上年該分部收入僅有27.41億元,同比超大幅增長了5.2倍。正是由於年内物業銷售業務的爆發性增長,尖沙咀置業2015財年的營業額從上年的75.1億元翻近2倍至218.96億元——這是尖沙咀置業營業額有史以來首次突破200億元,而此前其甚至未曾觸及百億元關口。

儘管之後的幾年公司營業額水平表現波動,但確實都穩定在了百億以上的規模水準,而更值得肯定的是,最近三年尖沙咀置業的盈利水平持續提升,總體來看綜合業績表現升勢喜人。

如上圖所見,2016財年尖沙咀置業的淨利潤為36.22億元;2017財年小幅升至38.48億元;而2018財年,公司淨利潤水平大幅度增長至73.28億元,升幅超過90%。

港股百強

過去五年尖沙咀置業不僅在業績層面實現了跨越發展,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有目共睹。儘管從尖沙咀置業上市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來看,這一路行來多有曲折不易,但穿過漫長時光迎來發展新階段之後,這顆立於香港的信和明珠已經開始隱隱生輝再露鋒芒了。

隨著公司發展活力的不斷迸發,尖沙咀置業也有望闖進新一年的【港股100強】榜單與眾多同業一爭高下,近期恰逢2018年度的【港股100強】評選活動火熱進行中,尖沙咀置業能否一舉突圍順利入榜?期待將於2019年5月24日(星期五)在深圳中洲萬豪酒店舉行的【港股100強】頒獎典禮為我們揭曉答案。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oneyDJ新聞 2019-05-08 12:31:30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新浪財經引用第一財經報導,大陸今(2019)年房市「小陽春」聲浪不斷,但隨著五一小長假的落幕,假期熱銷效應並未如期到來。據克而瑞監測資料,五一期間,大陸40個重點監測城市累計成交161萬平方米,年減55%;各線城市成交量皆有回檔,其中,二線城市以下降68%年跌幅居首。 

業內觀點認為,近期大陸一線和部分二線市場的階段復甦,只是基於資金面、政策面的不確定性導致房價上漲恐慌預期不斷強化,推動積壓的剛需、改善類自住需求釋放,在恐慌需求消耗後,市場將回歸常態。 

據CRIC監測資料顯示,大陸五一假期,一線城市成交量年減27%,北京、上海和廣州均有不同程度回檔,北京低至1.2萬平方米,年減75%;僅深圳市場回暖,成交量年增41%。值得關注的是,一向火熱的二線城市同樣呈現回檔,五一假期11個二線城市成交量降至歷史低檔,年減68%,合肥、長沙、青島等市場明顯降溫,成交量年跌幅超過70%,南京、成都更下跌超過80%。 

實際上,大陸房市降溫態勢早已隱現,據克而瑞監測資料,4月大陸全國28個重點城市整體成交2,344萬平方米,與上月及去年同期相比均降2%。其中,一線城市成交面積月減9%,年增56%,廣州、深圳均階段性回檔,月降幅均在30%左右;二三線城市整體成交面積與去年同期及上月分別下降6%和1%。 

而隨著紅五月開局不佳,未來城市成交分化格局將延續更長時間。克而瑞研究認為,一、二線城市市場需求相對充足,成交量仍可維持高檔;三四線城市難言樂觀,房地產市場依舊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 

具體來說,長三角部分城市如南京、杭州、合肥、蘇州等經過去年調整,市場已逐步回歸理性,供應也逐步放量,加上放開落戶、限購鬆綁等新政,對成交也有一定刺激作用,預計這類城市成交量會小幅轉暖;而以福州、廈門、南寧、昆明等核心二線城市為典型代表,土拍市場熱度居高不下,高溢價地塊頻出,成本驅動增強了購房者對後市預期,加上政策調控也有不同程度鬆綁,市場回暖在意料之中。 

大陸中部地區城市方面,包括重慶、武漢、成都、西安、鄭州等因人口基數較大、城市基礎配套完善,短期內市場需求依舊旺盛,熱度將持續一段時間;至於瀋陽、大連、濟南等環渤海城市因成交低迷,庫存壓力相對較大,後期走勢不容樂觀。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年4月數据顯示,香港樓市交易明顯活躍,二手樓價已從低位回升5%。

對此,有分析認為,未來10年香港房地產價格上漲將持續,長期而言,也看好大灣區房地產市場。 2019年2月20日,深港落馬洲河套地區開工建設中(圖源:VCG) 綜合媒體5月8日報道,当地時間5月8日,香港龍頭地產商新鴻基地產位于北角的海璿項目中一個實用面積約26平方米的開放式單位,以1,090.98万港元(1港元約合0.128美元)成交,每平方米售價接近42万港元,創下港島東開放式住宅的最高紀錄。

海璿共提供355個單位,目前已售出13個開放式單位,售價全部超過1,000万港元。 實際上,進入4月,無論一手房還是二手房,香港樓市交易明顯活躍。 据香港土地注冊處數据顯示,香港4月一手私宅錄得2,788宗注冊,較3月近乎翻倍,創31個月新高;涉及注冊金額約278.11億港元,較3月約152.41億元增加約82.5%。

二手私人住宅方面,中原地產統計,4月份錄4,643宗共403.0億港元,宗數創2014年7月4,809宗后近5年新高,金額則創2010年11月424.9億港元后逾8年新高。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重要是市場認為目前土地供應不足。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的數据便顯示,香港二手樓價已從去年低位回升5%,同時成交量亦明顯增加,4月達到7,800宗。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香港房地產研究部主管林鎮鴻5月8日发布報告指出,未來10年香港房地產價格上漲將持續,背后的支撑動力來自供應短缺、因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融合帶來的人口流入。他認為,根据人口以及非本地需求計算,香港每年的住房需求達到6万套,然而香港特區政府的長期住宅供應目標僅為4.5万套。

同時,他強調,由于香港、澳門和內地制度不同,整合存在瓶頸(即人員和資金流動)。

“一國兩制”下,香港的低稅率、普通法體系以及資本自由流動將延續到2047年,這讓香港成為獨特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家庭財富避風港。除了受益于大灣區更趨活躍的經濟活動,香港房地產還具有境外資產配置價值。

林鎮鴻說,“長期而言,大灣區(不含港澳)房地產市場中我們更看好衛星城(如惠州、 中山),而不是深圳、廣州這樣的核心城市,這是因為前者的地價、勞動力和基礎設施建設成本較低,可望享受到來自核心城市的人口和經濟活動的輻射效應。這和二戰后東京首都圈的发展史基本一致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多維新聞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自多維新聞網http://www.dwnews.com/big5/...1557324421240...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旺報【記者林汪靜╱綜合報導】

大陸房企在調控「不動搖」的背景下,今年第一季業績不佳。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第一季萬科房地產銷售金額較去年同期下滑1.76%,碧桂園下滑9.25%,中國恒大下滑高達26.21%。另外,自2016年以來,業績虧損的房企數量不斷攀升,從原本13家到現在共25家,成長近一倍,且當中有不少為中小型企業。

明源地產研究院執行主編、存量地產首席研究員艾振強指出,今年前三月,三四線城市已經露出疲態,而一二線城市調控還是比較嚴格,因而出現龍頭房企銷售額年增下滑的情況。

中小型房企占多數

一名不願具名的地產分析師則提到了另一個因素,由於去年第一季房企銷售額有延遲結算交易的情況而拉高了該季銷售額。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去年1月,碧桂園、萬科和中國恒大三家房企就已突破6百億(人民幣,下同)的銷售額,萬科更是較2017年同期大幅增長75.3%;碧桂園與中國恒大則較2017年分別增長42.4%和44.9%。

另外,據Wind數據顯示,A股146家房企中有60家出現了淨利潤下降,占總數量的41%。而自2016年開始,淨利潤呈現負成長的房企數量也不斷增加,目前已達25家,其中有不少為中小型房企,例如海航創新、江蘇大港、嘉凱城等。

而大型房企依舊排在淨利潤前位。如萬科、保利地產、招商蛇口及綠地控股四家房企,在過去三年間連續排在淨利潤前四名。

預期今年去化率持平

至於今年房地產市場是否還有成長動力,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對此,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許世壇預測,今年恐怕有10%的下滑,但整個市場依然會達到13兆的金額規模。

事實上,房地產巨頭對於未來規模增長並沒有抱持樂觀態度,就是一個明顯佐證。例如,萬科今年的回款(企業透過先銷售後收款的方式提高銷量)額定在6千億元,少於去年6300億的銷售目標;碧桂園甚至沒有公開今年銷售目標;中國恒大則對於銷售目標增幅降低近2%。

克而瑞分析人士指出,預計今年房地產企業業績規模的增長主要依靠供貨增長來實現;今年整體預期去化率與去年60%的標準基本持平,與2017年相比較低。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務院日前公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到2022年將逐步消除城市落戶限制,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對於外界擔心政策可能令樓價產生波動,發改委強調,放寬落戶不會放鬆房地產調控。

 

《意見》提到,內地城市與農村流動不順暢,公共資源配置不合理。為縮小城市和農村發展差距,提出成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三階段目標:到2022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到本世紀中葉,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成熟定型。

 

內地五十年代開始實施戶籍制度,嚴格限制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近年加快戶籍改革,早前宣布放寬五百萬以下常住人口城市的落戶條件。內地城市人口七年前首度超越農村人口,城市人口繼續增長,官方數據指,截至去年年底,十四億人中近六成是城市人口。

 

現時,內地不少城市都以戶籍作為調控樓市的手段,包括限制非當地戶籍人士的買樓數量及條件等。但發改委規劃司司長陳亞軍回應指:「始終把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這個底線堅持好,堅決避免投機者借機『鑽空子』,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這樣一些長效調控機制,防止樓價大起大落。」發改委又強調,嚴格禁止城市人口到農村買地、私人會館和建別墅;人口五百萬以上的個別大城市,仍會以積分落戶等制度調控人口。

 

圖片來源:大公報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宏業 特許測計師、中國房地產估價師

最近,筆者約談地產界朋友討論豬年樓價走勢。總體來說,大多讚成樓價步入豬年已轉勢向上,而且同意升勢起碼持續全年。眾人慨嘆今天香港樓市猶如股市行情,逐漸喪失固有的循環,不單純是以往「價低時吸納、價高時放售」,這多少跟各地政府持續推行低利息、放鬆貨幣流通量政策相關。似乎政府都注重中短期經濟不放緩,多於害怕資產價格爆破的經濟後遺症。

眾行齊齊唱好再創新高

上述感覺得到證實。上月底,花旗銀行發表最新報告顯示,市民對後市看法於首季出現逆轉,認為香港樓價在未來一年上升的比例,由2018年第四季的18%急升至2019年第一季的42%,反觀認為樓價下跌比例則由57%大幅回落至24%。最重要的是,市民置業興趣亦變得濃厚,佔比達26%,較上季上升8%,尤以年輕人及未婚市民置業慾望最高,對後市有着利好上車盤的指示。

不單花旗訪問報告唱好樓市,多間外資證券大行如美銀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及匯豐都於上月先後估計今年樓價不跌反升,升幅可達10%以內。如果真是攀升一成,則已追回去年末季的平均跌幅,有望再創下新高點。

異於近年樓市表現,今波住宅樓價回升始於二手樓。按照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4月首29日二手住宅註冊量錄5,114宗,較3月全月3,995宗高出約28%,也自4年來首次突破5千宗大關。二手成交額同樣升勢可人,4月首29日註冊額突破400億,收約413.54億元,為7年來首次!逾千萬元二手成交額量雙雙跑贏大市,都是逾34%以上增長率;逾二千萬元成交量更高出55%。數字反映不乏換樓客利用去季跌市之利積極入市,共同締造4月旺市。

二手成交暢旺也藉着一手住宅的農曆新年後空窗期。除個別貨尾外,農曆新年期間各發展商都沒有大型新盤應市,但是5月將迎來新一波一手樓高峰期!

率先登場是會德豐地產旗下日出康城7期A及B,伙數共1,120伙。超過800伙、5月隨時出擊還有新鴻基地產的西九匯壐III(1,172伙)及長實的長沙灣愛海頌(876伙)。根據本地傳媒非正式估計,5月有機會推出新盤可達4,000伙以上。

一手市場5月料領風騷

今波樓市推手二手住宅,經過逾月暢旺後,已經出現樓價急速回彈,低價盤源幾近被吸納,市場已步入價高量平的局面。基於同區二手樓價回升,發展商採用以低於二手價約一成至二成開價方式,5月內必會大力推售一手盤。根據4月底部分發展商預售收票情況,一手新盤每每錄得逾多倍的超額認購成績,發展商可以再加價加推單位,相信5月一手新盤單位會錄得理想銷售成績。

如果再細心分析5月開售的新盤單位,總數約4千伙中,大約只有不及5%是豪宅,說明發展商是主力銷售中小型住宅,尤其是適合新婚夫婦和上車一族的單位,不乏600萬元以下的單位。

大家也不難發現,已經宣佈5月新盤銷售計劃都是大型發展商,中小型發展商持有的「納米樓」新盤單位必會乘時而出,一齊去爭取這波購買力。總括整個住宅市場,豬年會是一手中小型住宅當旺,不乏低於市價的投資機會,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轉向工商舖,3月註冊宗數達411宗,按月回升64%;註冊額47.73億,回增加17.5%。當中,以工廈宗數上升幅度最大,按月急升76%,但是註冊額只升14.5%,反映主要是細價工廈單位成交。細工廈單位預計會持續偏旺,主因是「細細粒容易食」,且回報率較理想。

甲廈及車位升勢復勇態

值得注意,近期甲級寫字樓在租金保持高水平下,售價已回復勇態。車位售價也再起風雲,由去年低位急速回升,有剛需的車位準買主可以適度吸納。

面向豬年餘下三季,香港樓市已渡過最壞時刻,不要相信上波高位是極限,再創市場新高是必然,只是疑問可升得幾高呢?

要關注是特區政府何日再變招管理樓價,影響這波地產上升潮能走多長,能走多高。■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新社報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展規劃司司長陳亞軍昨日在北京表示,推動大中小城市放開放寬落戶限制不能片面理解為「搶人大戰」,也不能片面地理解為放鬆房地產調控。

中國官方5日發文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文件提出,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

陳亞軍在昨日舉行的發佈會上說,截至2018年底,中國仍有2.26億已成為城鎮常住人口但尚未落戶城市的農業轉移人口,其中65%分佈在地級以上城市。因此,解決好落戶問題需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聯動,推動大中小城市放開放寬落戶限制。

但陳亞軍同時提醒,對於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問題要把握好政策內涵,避免引起對政策的誤讀或曲解。

堅決防止樓價大起大落

首先,不能搞選擇性的改革。解決農民工落戶問題要堅持存量優先、帶動增量的原則。已經在城市長期就業、工作、居住的農業轉移人口,特別是舉家遷徙的人群、新生代農民工人群以及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人群是落戶重點,「而不是說片面地去搶人才」。

其次,放寬落戶不等於放鬆房地產調控。陳亞軍強調,不管戶籍制度怎麼改,「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必須堅持、不能動搖。應始終堅持好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底線,城市既要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又要堅決避免投機者借機「鑽空子」,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防止樓價大起大落。

再次,消除城市落戶限制並非放棄對人口的因城施策。陳亞軍說,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更多通過優化積分落戶政策調控人口,既要留下願意來城市發展、能為城市作貢獻的人口,又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防止無序蔓延。同時,個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嚴格把握好人口總量控制這條線,合理疏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引導人口合理流動和分佈,防止「大城市病」發生。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標題:國內多地放開海島使用權出讓 當「島主」代價有多高?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於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市場化出讓辦法(試行)》近日公佈,明確廣東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可通過招標、拍賣或掛牌方式市場化出讓,並將於5月10日起實施,這讓海島「買賣」的話題再度升溫。

  「島主」可領不動產權屬證書

  根據《辦法》,要晉陞「島主」流程不少,也並不意味著可以在島上隨意進行建設。

  《辦法》規定,旅遊娛樂、交通運輸、工業倉儲、漁業等經營性用島,應當通過市場化方式出讓無居民海島使用權。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將負責組織開展無居民海島出讓前期工作,並編製出讓方案和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價值評估報告。其中,出讓方案包括開發控制性指標和利用要求、生態保護、自然岸線保護與整治修復要求等。

  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將負責審核、審批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市場化出讓方案、具體組織實施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市場化出讓活動,受省人民政府委託,辦理用島批複手續;廣州、深圳市則繼續行使省級無居民海島使用審批許可權。

  在經歷申請人提交開發利用方案和項目論證報告、材料審核和組織實施市場化出讓活動、辦理用島批複手續等一系列具體流程后,無居民海島使用權人可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有關規定,向海島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辦理無居民海島使用權登記,領取不動產權屬證書。

  國內26個海島被「買下」

  除了廣東省,山東、海南、浙江都曾發佈針對本省的無居民海島市場化出讓方案。

  據公開數據,2011年至2017年,共有26個無居民海島拿到了不動產登記證,其中25個是以審批出讓的方式出讓,1個是以招拍掛的方式出讓。這些無居民海島的用途主要為旅遊娛樂、交通運輸、倉儲等,其中旅遊娛樂所佔比重最大。

  20多年投入38億元,換來年收入12億元——旅遊業界格外推崇的蜈支洲島,已經成為我國無居民海島開發的成功樣本。在當地政府沒有投入大量資源的情況下,依靠外來的社會資本,蜈支洲島從一個荒涼的無人小島變成了一個5A級旅遊勝地。

  海島旅遊很誘人,但開發海島、吸引遊客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1年11月11日,我國第一個公開拍賣的無居民海島——浙江大羊嶼島以2000萬元的價格被寧波一家企業購得50年使用權。這是國家海洋局公佈的首批176個可開發無居民海島中首個公開出讓使用權的無人島,定位為「遊艇業為主的高端休閑度假島」。但這座海島拖了近3年才動工開發,計劃投資金額為5億元,但目前仍未能完成初步施工。

  「在海島上做基礎設施建設很難,潮汐、颱風等都會隨時中斷工程,運輸砂石、通水電、建碼頭等施工成本比陸地上高三到五倍。」一位從事海島開發的知情人士透露。

  初期投資巨大、生態環境敏感、建設難度大、收回投資周期長……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和供應商支持,海島旅遊的生意難以為繼。在國內多省,「島主」最長只能當50年,這期間能否收回投資還是個未知數。

  國外海島成國人新「領地」

  目前,國內尚無繼浙江大羊嶼島之後的海島拍賣第二例。不過在阿里拍賣、京東拍賣等平台,國外的海島近年來成為最熱門的拍品之一,不乏成交案例。

  在阿里拍賣上搜索,可以發現今年共有5個島嶼參與了競拍,分別位於溫哥華、蘇格蘭和斐濟,其中斐濟第二大島「海洋之心」在3月3日以500萬元成交。

  買個海島只需要500萬元?其實並非如此。

  記者了解到,「海洋之心」無任何配套,買家購買的只是89年的租賃使用權。租賃成本每個月2000美元,租期89年,租金共213.6萬美元。另外,額外支付的費用還包括實地考察保證金10000美元、律師費10000美元、過戶稅40000美元、註冊當地公司費用12000美元,交割時還要支付傭金6%。如果按照6.73的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計算,想要在「海洋之心」當89年島主,最低的花費是2009萬元人民幣左右。若要開發為度假島,所需費用更是難以估算。

  隨著國人逐漸富裕,海外房產甚至是島嶼成了消費投資的新選擇。送拍機構龍騰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購買海島可以作為移民的一個條件,因此詢問相關問題的競拍者非常多。

  拍賣專家提醒,競拍海島后如果用作私人島嶼還算簡單,但「島主」如果想做旅遊開發就非常複雜,法律風險、權屬、當地的投資稅收政策等問題都需要關注。

 
 
(責編:楊曦、蔣琪)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房市地市雙升溫 中國二線城市「春風」未停

(經濟觀察)房市地市雙升溫 中國二線城市「春風」未停

中新社北京5月1日電 題:房市地市雙升溫 中國二線城市「春風」未停

中新社記者 龐無忌

與率先升溫又「帶頭」降溫的一線樓市不同,中國多地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近期依然春意盎然,房市、地市雙雙升溫。

土地市場回暖

今年以來,多個二線城市土地市場活躍。4月末,江蘇省蘇州市5天內兩次土拍均有地塊創下樓麵價新高。如:29日,蘇州工業園區一地塊成交樓麵價約每平方米3.03萬元(人民幣,下同),溢價37.7%。這是近10年來,蘇州工業園區拍出的單價最高的住宅用地。

 

除蘇州外,武漢、無錫、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土地市場同樣活躍。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4月下旬,短短一周時間(4月22日-28日),以熱點二線為主的大中城市「賣地」金額高達1167.5億元,創下2年來新高,環比上漲134%。其中,武漢土地成交金額超過311億元,合肥成交金額213億元、蘇州為146億元,杭州為87億元。

相對寬鬆的流動性是房企搶地熱情回歸的主因。易居研究院研究員沈昕指出,在經過去年全年的偏緊之後,2019年一季度中國房地產業金融環境指數小幅上行。近期,中國M1同比增速連續9個季度下行後轉為上行。全國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走勢穩中有降。融360發佈的監測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56%,已連降4個月。

在此環境下,4月房企融資熱情持續高漲。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包括融信中國、中國恆大等在內的房企當月發佈融資計劃接近2600億元。企業融資成本繼續降低,多數房企融資成本告別「兩位數」利率。到手更多「便宜的錢」,加快了房企拿地的步伐。

二線城市成為其拿地爭奪的「主戰場」。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岳蒙蒙指出,豬年春節過後,房企投資回歸二線帶動土地市場急劇升溫。當前房企在二線城市拿地規模佔比顯著提升。3月份,在一線和三四線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仍處在下行通道之時,二線城市已出現近36%的漲幅。

房市春意融融

與「小陽春」開始消散的一線樓市不同,房貸利率下降,人才政策密集出台,加之土地市場熱火朝天,二線樓市依然春意融融。

58同城、安居客發佈的《4月國民安居指數》顯示,4月全國新房市場找房熱度保持平穩,環比上月微跌0.5%,但其中二線城市找房熱度上漲0.2%,南京、杭州等城市房價正在向一線城市靠攏。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4月份,在一線和三線城市新房成交量環比下滑的同時,二線城市仍保持5%的漲幅。其中,土地市場活躍的蘇州市,4月份新房成交面積環比上漲32%。有消息稱,蘇州市近期再現新房搶購潮,不少新房樓盤,需要全款才能買到。

近兩年來,中國各線樓市分化顯著,一二三線城市各自處於不同的房地產周期之中。二線城市行情滯後於一線城市,三線城市又滯後於一二線城市。分析認為,如今一線樓市已經經歷了一輪短暫升溫,正在逐漸回歸常態,二線城市滯後於一線,在需求釋放之後可能也將回歸平穩。

克而瑞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科偉指出,通過剖析當前回暖城市的二手房成交結構,不難發現都是過往兩年積壓的剛需、改善的自住需求逐漸釋放,京滬渝呈小面積、低總價房屋成交比例上升的剛需特徵,杭州、南京等改善需求比例加大,偏好70-90平方米面積段的剛需客群比例不斷上升。這樣的需求格局也決定了本輪市場「回暖」持續周期的不確定性,待前期積壓需求釋放「消耗」之後,市場或將又回歸常態。

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也對2019年第一季度房價、地價波動幅度較大的城市進行了預警提示。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指出,這些信號顯示出「警示」作用,不排除後續政策出現微調收緊的可能性。

4月末,遼寧省丹東市收緊樓市調控,出台包括5年限售,外地戶口限購1套新房,同一樓盤房價月漲幅不能超0.6%等「大招」為樓市降溫。(完)

 

(本文來自於環球網)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房市調控於 2017 年第一季展開後,在歷經一年半的嚴格執行下,去年第四季開始,房地產企業融資難度已漸漸紓緩,反應出中國政府已適度放鬆房市調控。

在過去房市調控時期,除了市況不好外,房地產企業對外能取得的資金管道也受限,因此有不少中小型開發商資金周轉出現危機。而在政策放鬆之下,房地產企業積極舉債融資。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4 月份,中國房地產企業大幅舉債。從總金額來看,4 月份公布的舉債計劃已接近人民幣 2600 億元,以全月份融資完成情況來看,可望是最近一年多最高金額。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指出,從融資管道來看,多家房地產企業公布的境內外融資金額明顯增加。若從融資成本來看,基本已降至兩位數以下,主流境外融資成本介於 6%~8%,境內融資的公司債均在 5% 以內,已明顯降低。

買地瘋潮再現

由於房地產企業取得資金順暢,資金成本也便宜不少,導致最近開發商積極的買地,造成土地拍賣市場出現一股「瘋」潮。

圖:Wind,中國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移動平均3個月)
圖: Wind,中國 100 大中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 (移動平均 3 個月)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光是上週(4 月 22 日~4 月 28 日)中國熱門二線城市賣地金額超過人民幣 1000 億元,達人民幣 1167.5 億元,是近兩年來最高紀錄(2017 年 5 月以來),周增率 134%。其中,武漢成交超過人民幣 311 億元、合肥則達人民幣 213 億元、蘇州為人民幣 146 億元、杭州為人民幣 87 億元。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馬叔安/綜合報導

 

近年來大陸女性的消費能力越來越高,消費觀念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數據顯示,大陸女性購房者數量已經達到近年來最高點,在一二線城市幾乎與男性平分秋色。陸媒分析,其原因包括大陸女性的女性社會地位進一步提升、經濟獨立性進一步增強等,也有房地產企業開始為女性的「她需求」設計戶型。

《人民日報海外版》海外網指出,找房平台發佈的《2019年女性安居報告》顯示,2018年女性購房者佔比高達46.7%,接近男性購房者佔比,其中,30歲以上50歲以下的單身女性購房者佔多數且數量逐年增多,分城市看,北京、深圳兩座一線城市,購房者性別比例接近1:1,鄭州、長沙、西安3座二線城市大齡女青年購房比例甚至明顯高於男性。

▲▼大陸女性購物、買東西、買賣、血拼 。(圖/翻攝自中新網)

▲大陸「她經濟」興起,圖為大陸女性購物 。(圖/翻攝自中新網)

據瞭解,不僅單身女青年購房意願強,即使是以家庭為單位購房,女性在購房過程中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多位房產中介的銷售表示,客戶如果是全家來看房,要特別註意傾聽家庭中女性的意見並力爭說服,這對於提高銷售成功率很關鍵。

而大陸女性買房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經濟實力提升,不少房地產企業將目光聚焦女性群體,並隨之調整樓宇設計、裝修風格及銷售策略,上述《報告》顯示,兩居室是女性購房的首選戶型,單身高齡女青年更偏向3居室,而30歲以下的女性更偏向1居室。

此外,不少房地產企業在房屋的精裝修方案上作出調整,例如開闢衣帽間,設計開放式廚房,提供更多淺色調的精裝修方案等。

大陸教育部今年公佈了171個漢語新詞,其中包括「她經濟」,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表示,「她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是女性消費群體理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女性越來越重視充實自己、提升自己。

原文網址: 陸房市「她需求」夯!一二線城市購屋女性數幾乎打平男 | ETtoday大陸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502/1435569.htm#ixzz5mlsaVL3P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02 17:18 鉅亨網編輯江泰傑

4 月份,中國經濟優於預期,加上中國人行對外闢謠降准政策,且今年 2~4 月份中國人行在公開市場操作明顯減少,使得市場對於貨幣政策寬鬆的預期出現調整;同時考量到未來豬肉價格上漲幅度可能擴大,促使通膨的預期增溫,種種因素之下,帶動中國公債殖利率走揚。

圖:wind,2~4月份中國人行在公開市場操作明顯下滑
圖: wind,2~4 月份中國人行在公開市場操作明顯下滑

4 月份中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漲 35 bp,達 3.42%。

圖:招商銀行
圖: 招商銀行

第二季中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還能維持漲勢嗎?短期而言,可以從經濟基本面、流動性預期、以及 5 月份公債供給面來看。

經濟基本面

中國第一季經濟雖然整體表現平穩,但進入第二季,受到去年高基期、製造業成長回軟、房地產復甦趨勢不明,再加上汽市不振衝擊民間消費數據等影響下,中國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恐較第一季弱,但暫時沒有大幅下滑的風險。
 
流動性預期 

4 月份市場已明顯感受到,中國人行對於貨幣政策的態度較過去有所變化。中國人行自 3 月下旬以來,連續多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並在 4 月中旬,對 MLF 到期產生的流動性缺口,採取的方式是減量延展 MLF 期限結合短期資金來調節,而非利用降准的方式,反應出中國人行正在調整貨幣政策。

但大方向中國貨幣政策仍是以穩健為主,只是在穩健背後會出現微調。這在中國人行第一季例會中已說明貨幣政策會「適時預調微調,注重在穩增長的基礎上防風險」一詞上。

未來中國人行的貨幣政策是需要配合中國經濟情況來預判,目前中國經濟還有下滑的壓力,因此貨幣政策還是有保持寬鬆的必要性。不過,在通膨有可能增溫的背景下,流動性不會太過泛濫。

而市場流動性預期在改變,銀行可能對資金的預防性需求提升,放款力道可能減緩,這將使短期利率走升,公債殖利率也將受到牽動。

5 月政府債券供應量較大

一般而言,中國政府公債發行高峰在第二、三季,而依照到期分布的不同,今年 5 月份中國公債淨供給量可能比去年明顯提升。

同時,考量到 4 月份中國地方債發行有所下滑,而在基建資金需求之下,5 月份有機會地方政府也將出現較大的舉債動作。

此外,政金債發行頻率一般是上半年高於下半年,根據到期量分布,今年 5 月份政金債淨增加量會相對較高。綜合來看,公債供應量提升,公債殖利率也將上揚。

圖:wind, 今年中國公債到期變化。5月份公債整體到期數量下滑,預估淨融資金額可能提升
圖: wind, 今年中國公債到期變化。5 月份公債整體到期數量下滑,預估淨融資金額可能提升

雖然中國經濟在第二季表現無法太過樂觀,這有機會使得公債殖利率轉弱,但從流動性及供需面來看,公債殖利率還是有上升空間。因此,第二季中國公債殖利率處在區間震盪機率較高,範圍約在 3.3%~3.6% 內波動。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翟思嘉上海2日電)在第一季寬鬆貨幣和信貸增多的情況下,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3月漲幅擴大,4月土地交易創2年新高。分析認為,若資產泡沫風險進一步擴大,房地產調控政策未來可能再次緊縮。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4月中旬公布的中國第一季房地產投資、銷售數據及3月70城房價數據,均顯示房地產市場回溫。

第一季衡量房地產市場的4項指標:開發投資、銷售情況、到位資金、景氣指數皆成長。3月74個主要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擴大,其中70個城市房價較上月上漲,僅4個城市下跌。

隨著房地產市場回暖,沉寂一年的土地市場也熱鬧起來,房地產企業在熱點二線城市瘋狂搶地,多筆交易的溢價率超過100%。

4月30日,南京一天賣出9塊地皮,為地方財政進帳人民幣76億元(約新台幣348億元);4月24日,蘇州拍賣5筆土地,為地方財政帶來135.7億元收入。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熱點二線城市4月下旬賣地金額達1167.5億元,創近2年來新高,交易額較3月上漲134%。其中,武漢土地市場成交超過311億元,合肥成交213億元、蘇州146億元,杭州87億元。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指出,第一季房市「小陽春」行情,節奏快於預期,4月份的市場總體呈現熱度持續上升的態勢。

對此,中共中央在4月19日的政治局會議中重提「房住不炒」和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要求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同時,住建部對2019年第一季房價、地價波動幅度大的城市,發出「預警提示」。

分析人士認為,政治局會議重提「房住不炒」是在對房地產市場發出警示,不排除後續政策再微調緊縮的可能性。

可供觀察的是,房價漲幅較大的丹東,4月底再次緊縮了限購政策,並要求同一建案商品住房銷售價格,月增不得超過0.6%。(編輯:邱國強)1080502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月的樓市並不平靜。理解它,有兩個維度。

  一個是中央層面,發改委放開落戶限制,中央重申「房住不炒」,住建部發出「預警提示」。

  一個是地方層面,鶴崗成收縮城市樣本,廣州大幅放寬落戶限制,深圳推出五折安居房,蘇州、杭州、合肥再現地王。

  透過兩個維度,4月樓市傳遞兩大信號。

  時刻警惕 及時亮劍

  4月初,發改委一則重磅文件落地,全國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一時間,關於「落戶政策鬆動,房價會漲嗎?」的討論甚囂塵上。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此前採訪多位專家認為,隨著城市落戶限制取消,人口向大城市集聚效應明顯,對部分城市樓市會有促進作用。

  大城市放鬆落戶限制,被視為樓市一大利好。

  4月中旬公佈的一季度房地產投資、銷售數據及3月70城房價數據,讓樓市回溫得以確認。

  數據顯示,一季度,衡量房地產市場的4項指標,開發投資、銷售情況、到位資金、景氣指數齊齊增長。3月份70城房價數據,新房市場環比增長城市達65個,僅4個城市小幅下跌,從同比看,70個城市全線上漲,無一下跌。

  在業內普遍認為樓市「小陽春」已來時,4月19日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房住不炒」,要求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

  同一天,住建部傳遞出「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信號。

  按照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確定的月度分析、季度評價、年度考核的要求,住建部對2019年一季度房價、地價波動幅度大的城市進行了「預警提示」。

  業內人士認為,國家重申保持房地產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是對「樓市鬆動」說法的有力回應,同時也說明國家在樓市調控方面時刻警惕、及時亮劍。

  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指出,這說明國家的短期穩增長政策將逐步讓位於長期的改革開放。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4月底樓市漲幅較大的丹東再次升級了限購政策,同時要求同一樓盤商品住房銷售價格每月環比漲幅不得超過0.6%。

  樓市上面懸著的達摩克利斯劍一直都在。

  城市分化 冷熱不均

  4月官方文件首提「收縮型城市」,稱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

  幾天后,關於鶴崗房子「白菜價」的新聞登上了各大媒體熱搜榜。

  鶴崗房子「白菜價」的背後有人口的流失。據《黑龍江省統計年鑒》,2001年鶴崗人口達111.26萬人,此後一路走低,降至2017年的100.95萬人,連續16年負增長,減少人口超過10萬人。

  在中國,像鶴崗這樣的城市還有許多。據了解,2007-2016年間,中國有84座城市出現了「收縮」,這些城市都經歷了連續3年或者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減少。

  收縮型城市樓市有未來嗎?

  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日本的現狀可能是未來20年中國情況的預言。

  日本官方發佈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1日,日本空置房屋數量達到864萬間,為歷史性新高,空置率也上升至13.6%。空置率較高的多為「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或農村地區 。

  一邊收縮型城市樓市遇冷,另一邊城市熱火朝天搶人。

  人口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性被普遍重視。據統計,今年以來至少已有25個城市加入「搶人大戰」,其中,石家莊提出的「零門檻落戶」、呼和浩特提出的「五折買房」都引起了高度關注。

  今年4月,廣州進一步放寬了人才落戶限制,取消碩博落戶社保年限,本科人才社保連繳半年可落戶。具有樓市風向標意義的深圳也加快了引人才步伐。4月29日晚,深圳一口氣發佈三則徵求意見稿提出,符合條件的人可在深圳三折租房、五折買房。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城市吸引人才對樓市會有推動和支撐作用。此前的西安、成都、杭州、天津在出台人才新政后,都經歷了樓市不同程度的波動。

  對於不同城市未來的樓市發展,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認為,要看三點,一看發展潛能,二看發展周期,三看發展差異。

  這也意味著,未來城市間房地產走勢將繼續分化。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源:如是金融研究院

2018年全國房市調控堪稱史上最嚴,股市也遭遇罕見暴跌。2019年,這兩個領域都出現不同程度升溫,尤其股票市場,從最低點至今,指數漲幅超過30%,堪稱「小牛市」。未來一兩年房市和股市將有哪些變數,投資價值如何?近日,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如是資本創始合伙人管清友接受《原子智庫》專訪,解讀了普通投資者最關心的樓市和股市問題。以下系對話正文:

觀點提要

1、未來十年,中國房地產業仍然會發展良好,只不過是從黃金時代過渡到白銀時代。房地產業的集中度會更高,龍頭企業規模會更大。

2、房地產稅從立法到徵收,學理和法理都沒理清,前端工作也沒有搞清楚。開徵房地產稅還需要相當長的時期。

3、中國A股正變得國際化,國際資金將主導很多股票的投資風格,特別是基本面好的股票。只有經過制度性改革,A股才配得上大牛市。

4、投資是挺反人性的,大家還是要信奉專業化的持牌機構、投資團隊、投資人員。很多所謂的區塊鏈投資團隊,他們都下沉到鄉鎮一級了。這不符合常識,非常可笑。

房地產將進入白銀時代

原子智庫:感謝管老師接受原子智庫的專訪。我們先來聊房地產方面的話題。管老師一直是房地產堅定的看好者,即使在2018年樓市這樣低迷的情況下,您還是在多個場合都表示了,買不起房就更要買房。2019年中國各線城市房地產走向,管老師怎麼看?

管清友:房地產這方面的話題,特別容易引起爭議。去年有記者朋友問到這個問題,我說從投資的角度講,買不起房,更要買自己買不起的東西。很多人拔了出來,引起很大的爭議。

房地產行業要從供需兩端判斷。從需求端來看,房地產業長期前景還是非常明確的,未來平均收益率會比較高。現在的發展速度和需求旺盛程度和過去二十年,特別是過去十年相比,肯定比不過,這也是很正常的狀態,畢竟我們的城市化沒有完成。

中國進入老齡化階段,但由於存量大,房地產業也會從黃金時代過渡到白銀時代。業內共識是:一二十年內發展都會比較好。除了需求端,還有就是供給端的原因。土地供應、土地招拍掛等制度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房地產業發展速度慢下來了,必然產生結構性變化,比如分化更嚴重,產業集中度更高,龍頭企業規模更大,這是很自然的現象。現在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就已開始分化。核心城市經歷了嚴厲的限購限售政策,這兩年壓抑的需求開始慢慢釋放,庫存在下降。在非核心城市,特別一些棚戶區改造規模較大的城市,他們的需求在過去幾年其實略有透支。

原子智庫: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有兩個不確定性因素,第一個是地方調控。很多經濟學家認為,限購鬆綁將是大趨勢,因為地方財政面臨現實的壓力。管老師如何看這個問題?

管清友:房地產對地方財政非常重要,很多經濟學家研究過土地財政的邏輯、機制以及所謂正向作用和負面作用。對地方政府來講,土地出讓的收入對地方財政特別重要,但是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講,如果地方房地產業成為主導行業,勢必會影響到其他行業。所謂大樹底下不長草,就是這樣一個情況。不僅僅是中國大城市,紐約、倫敦都有這個問題。地價高,金融業發達的城市,都會出現其他行業外遷的特點。

從區域發展的角度講,地方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是,選擇把地都用來搞房地產,還是立足於長遠,打好農業或製造業的基礎。這是需要權衡的。很多地方重視短期,地賣出去后,政府手頭有了錢,才可以做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如果選擇做製造業,平均收益率低,見效慢,周期長,很多地方不願做這個事情。其實這跟國家的治理架構有關係,怎樣讓地方政府更加重視長遠,已經不是房地產本身的問題。

原子智庫:地方政府什麼時候放開限購,會不會有一個臨界點,或者標誌性因素?

管清友:單純從地方財政的角度講,肯定是有臨界點的。但中央政府要考慮,不能讓房價增長過快甚至帶來金融風險,也要考慮地方債務不能太高。中央政府目標是游移的,他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所以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有時候覺得房地產政策要適當松一點,有時候覺得必須要管住。

這些年來,中央政府的房地產政策一直在游移,從研究者的角度講,可以理解。問題在於,我覺得中央政府對房地產的定位還是出了偏差,把行業過度工具化,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房地產確實不是完全市場化的東西。土地供給方只有地方政府一家,就好比麵包和麵粉,麵粉沒有純市場化,但麵包市場化,這個行業就比較特殊。

房地產稅推出不會太快

原子智庫:另一個不確定性是房地產稅。房地產稅出台會非常複雜,但中央表態非常堅決的。在您看來,您覺得中國房地產稅立法進度如何?今年有沒有可能出台?

管清友:且不說房地產稅能不能收,法理怎麼去解釋,這裏面有一系列的問題。要硬推的話,最快也要到2020年。全國人大推動立法的話,要經過一讀、二讀、三讀,甚至四讀。

房地產稅在學理上是需要探討的。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和香港地區、台灣地區,和歐美、日本不一樣,首先表現為土地制度完全不一樣。中國的土地是國有,地上建築物產權70年使用權,法理上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對財產徵稅,是不是得把財產權說清楚?使用、處置、所有,這幾個權利不一樣的不說清楚就貿然強推,我覺得可能性不是特別大。

中央政府推動房地產稅立法,肯定會非常慎重,會充分考慮社會各界關注。房地產關係到千家萬戶,理論上的問題,法律上的問題,肯定是要搞清楚的。所以我認為,房地產稅從立法,到徵收需要的時間很長,不可能那麼快。

原子智庫:您預計多長時間,五年時間夠嗎?

管清友:這取決於很多因素。無論學理還是法理,前端工作還沒完全搞清楚。開徵房地產稅從立法到實施,需要相當長時期,我很難說需要三年還是五年,還是十年。

 

本輪牛市和A股估值國際化有關

原子智庫:接下來聊聊股票市場。2019年一季度,中國A股出現了快速上漲趨勢,您當時呼籲道「不要讓股市成為瘋牛市」。為什麼每次中國股市牛市啟動,總會出現「瘋牛市」?

管清友:瘋牛市的原因大家也有共識,跟中國市場成熟度和市場結構有關,跟過去發行制度、交易制度及監管制度有關,也跟投資者成熟度有很大關係。我們當時提示風險,其實是看到短期過快上漲可能帶來的問題。民間配資特別活躍,不是說我們反對配資,只是加過高的槓桿投資股票,我們已經有2015年的教訓。

原子智庫:如何看待本輪A股大漲,這是一次價值修復嗎?

管清友: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A股估值國際化。2018年股市跌幅非常大,去年四季度很多北上資金通過滬港通、深港通進入A股市場。一季度股票市場上揚,上證指數漲了30%,創業板指數漲了40%,算短期較大的漲幅。漲一個季度后,上證指數估值跟歷史相比也不算高,但創業板已重新超過納斯達克指數估值。要知道,納斯達克已經漲了十年了。

原子智庫:您還是沒解釋「估值國際化」這個因素。

管清友:一是隨著我們A股對外開放,包括深港通、滬港通開通,還有中國越來越多股票被納入MSCI指數,未來外資流入優質股票會越來越多。也就是說,外資會主導這些股票的投資風格。

原子智庫:具體表現是什麼樣?

管清友:基本面好的股票,過去市場情緒好時可能遭到爆炒,或者很多人放棄這種股票,去買基本面不好、但講很多故事的股票。而外資的投資風格和內地有非常大不同。他們的投資很簡單,便宜就買,貴了就賣。當然,這跟他們募資方式和資金來源有關。很多外資資金周期很長,又很便宜,很多是來自於保險資金。

去年四季度,外資買了很多A股優質股票,無論消費類還是金融類。整個一季度,股票上漲30%、40%、50%。保險資金的一般年化收益率不超過10%,但它們一個季度收益就百分之三四十,甚至四五十,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說,已經完全足夠。

近期我們也看到,有些北上資金開始撤離。這類資金會主導中國很多股票的投資風格,特別是基本面好的股票。這會帶來投資風格變化,及估值國際化。今年,我們會推出科創板,落實註冊制。從發行制度改革講,註冊制和核准制下的估值肯定不一樣。以後科創板股票一定是跟香港、美國、歐洲的同類股票估值相比,不可能再比較核准制下的存量股票。

A股如何配得上一個大牛市

原子智庫:在您看來,2019年中國股市會迎來大牛市嗎?

管清友:如果股市制度改革順利,確實可能迎來一波「牛市」。因為制度在改革,市場走向健康,無論存量資金還是增量資金,短期資金還是長期資金,都會逐漸進來,大家會用新的方式投資中國股票市場。至於現在,我們很難簡單用所謂牛市或熊市概括未來市場走勢。從2019年的情況看,相比2018年,從情緒面和風險偏好上講,肯定是改善的。

原子智庫:讓中國股市變得健康,配得上一個長牛市,政策和制度層面還應該做什麼?

管清友:我覺得可做的很多。註冊制推出來之後,退市制度肯定要跟上。引入長期資金方面,也要有相應制度設計。現在很多人說,長期資金怎麼不進?保險資金能不能進入股市投資?以我們的股票市場現在的市場環境和監管環境,不能輕易讓長線保險資金進來,因為那是老百姓的保命錢。當市場環境、監管環境相對規範、陽光透明,確實可以引入長期資金。

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可做的工作非常多。但從股票市場定位講,核心一點是,股票市場不是為國企脫困融資,股票市場是通過間接向直接融資轉變,為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和企業發展紅利,提供一個機會和場所。

 

創業板將催化A股全面改革

原子智庫:您剛才多次提到科創板,這也是2019年股票市場最熱門的話題。您是如何評價科創板,它和創業板有哪些差別呢?科創板的火熱會不會對其他板塊產生虹吸效應?

管清友:從資金的流動性層面講,倒不用太擔心虹吸效應。科創板真正的意義,是在存量市場開了一個口子。2015年的時候上交所曾經想搞戰略新興板,後來被叫停,現在搞科創板,而且實施註冊制,實際在存量市場里打開了一個口。我們過去的發行制度是核准制,有一系列的漲跌停,包括T+1限制,這一次都做了適當的改革。

從核准制到註冊制,會給市場估值帶來一定影響。核准制下估值天然偏高,上市公司更稀缺,註冊制之下,發行價格由交易所和企業,根據市場情況決定,這會帶來存量股票和存量市場的衝擊風險。您剛才講的所謂短期虹吸效應,影響倒不大。

影響最大的是,A股實行不同的發行制度,有兩套估值體系。創業板上還是核准制,科創板上卻是註冊制,這會帶來一些麻煩。有人會說,科創板可以管得嚴一些。如果是那樣,就不是完全真正的註冊制,就不是改革的目標。

原子智庫:隨著科創板落地,A股市場會不會迎來全面改革?

管清友:我覺得是有可能的。這需要慢慢往前推,除了剛才講的估值方法和交易制度,包括交易系統、結算,都要改變。這是一個系統性的改變,核心是市場化。它需要嚴格明確的退市制度,嚴格的依法監管、監審分離。監審分離之後,證監會慢慢不搞審核,發行股票交給交易所,而交易所不能再作為證監會系統的附屬單位,而是變成一個金融企業,就像香港聯交所一樣,變成上市公司。這一系列事情需要改革,也伴隨著跟投的風險。

這次註冊制推行,對科創板的一些保薦券商有跟投要求,要求在這個過程中,要遴選出值得信任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如果保薦企業出現問題,不光聲譽受損,投資也會受損。要求跟投的制度,會使很多券商出現資本金困難。一些中小型券商,或者補充資本金不及時的券商,逐漸被市場淘汰,所以投行領域會更加頭部化。

除此之外,還會帶來一系列影響。所以,推行股市改革這件事,要慎之又慎。一般外部人士不大了解,以為科創板註冊制很簡單。其實沒那麼簡單,考慮到它帶來的一系列影響,還需要慢慢去試。所以總體來說,目前我們還是對改革給予很高的評價和很高的希望,希望能夠慢慢地把我們一系列的配套制度逐漸推出來。

普通人投資,要尊重常識

原子智庫:聊一聊投資目標。您如何看待當下A股市場最值得關注的領域有哪些?

管清友:對未來投資方向、行業或領域的判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投資者或機構,都有自己成熟的投資邏輯,最後檢驗邏輯的試金石,就是產品凈值,得投出好股票。從投資方向領域講,我個人比較看好消費升級。中國人均GDP現在9千美元左右,從國際經驗來看,消費升級不可逆,是一定會發生的趨勢。

伴隨經濟的轉型,無論國家戰略層面,還是市場競爭的需要,技術驅動型產業值得關注,製造業領域肯定也能發現好公司。這個領域和消費領域不一樣。消費領域可能發現一批好公司,但甄別技術驅動型的好公司非常難,因為出現概率較小。我覺得,智能製造如果有廣泛的應用場景,能結合中國龐大的市場,也會出現一批好公司。

在消費升級領域,可以細分文化、娛樂等領域,還包括健康、養老等諸多領域。投資的話,過去大家更多地關注投資方向,其實不同機構的資金來源不一樣,資金期限不一樣,成本不一樣,投資方向和方式就會出現很大不同。

原子智庫:最後一個問題是替我自己問的。作為最普通的投資者,如何來跳過各種投資陷阱?對初級投資者而言,最好的投資之道是什麼?

管清友:這兩年確實有很多投資者踩了雷。簡單說,第一,要回歸常識,第二,要尊重專業。普通投資者要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有一定認知。大部分人投資失誤,是由於專業能力不足,更多是缺乏對自己的認知。比如資金規模和專業能力,包括對投資本身的認知。投資不是一個隨隨便便誰都可以做的事情,它非常專業,不是說大家都可以開戶買股票。我覺得要對自己有一個基本認知。

我們都知道,投資其實是挺反人性。大家還是要信奉專業化的持牌機構、投資團隊、投資人員。去年我跟很多朋友討論這個問題,有時候我們覺得很可笑,很多所謂區塊鏈投資團隊,他們都下沉到鄉鎮一級,這不符合常識。區塊鏈是一個很專業的領域,很多人在鄉鎮搞區塊鏈投資,這明顯違背現實。

去年以來,很多P2P暴雷,回想起來其實也很可笑。P2P承諾了很高的收益率,很多人前赴後繼衝進去,最後錢打了水漂。即便是有一定專業能力的投資者,你要清楚一點,投資是有風險的,收益和風險是對等的。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4-25 17:30聯合報 記者李仲維╱即時報導
淺水灣一幢擁有9個單元的三層住宅,已於3月底以港幣14.5億元的價格成交。圖/華...
淺水灣一幢擁有9個單元的三層住宅,已於3月底以港幣14.5億元的價格成交。圖/華爾街見聞
 

香港已連續九年穩坐全球「房價最難負擔城市」榜首,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土地註冊處數據,淺水灣一幢擁有9個單元的三層住宅,已於3月底以港幣14.5億元的價格成交,成為年初迄今香港地區最大宗豪宅交易。

華爾街見聞報導,公開資料顯示,該處物業現劃為住宅(丙類)用途,占地面積約為2,770.83平方公尺,可建設面積約2,078.14平方公尺,本次成交價約為每平方公尺港幣70.61萬元。

《南華早報》消息稱,將這幢豪宅收入囊中的是向凱有限公司(Winner Progress Limited),其董事為理文造紙主席兼聯合創辦人李文俊和他的妻子黃敏儀。

在這筆交易之前,香港市場今年最大的豪宅物業成交記錄是由海航領銜。4月9日,海航或相關人士以港幣5.5億元賣出所持有的山頂盧吉道27號屋。

香港房市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降溫,價量齊跌、很多買家毀約,由此引發「十五年大牛市告終」等諸多疑慮。

但今年以來,連續多月下滑的香港房市開始回暖。在1月樓宇買賣合約成交量大幅回升後,3月香港樓宇成交量再次上漲,全港樓宇買賣合約為6,428筆,比去年同期增長13筆,增幅0.2%;比2月增加1,429筆,創近7個月來最高。

《星島日報》援引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升表示,3月整體物業買賣成交量明顯急升,顯示房市順利進入季節旺市,他認為,隨著開發商積極推售新盤,相信4月整體登記數字有望打破7,000筆的水準。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廣東將於5月市場化讓出「無居民海島(無人島)使用權」。廣東省強調,這些無人島主要適用於旅遊娛樂、交通運輸、工業倉儲、漁業等經營性用途;屆時將以招標、拍賣或掛牌方式,讓出無居民海島使用權。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近日印發《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市場化出讓辦法(試行)》,將從2019年5月10日起開始施行,有效期限為3年。不過,無居民海島是指不屬於居民戶籍住址登記地的海島,因此須在「買島」後2年內,編制完成開發方案。

根據該辦法內容指出,得標人從簽訂完讓出合約的那天起,應在2年內自行編制完成《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具體方案》和《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項目論證報告》,並報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評審,並且在通過評審及修改完善後,向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申請用島批復。

▲無人島徵地主!廣東5月開賣「海島使用權」 2年內須編制開發方案(圖/中新社)

▲除了廣東,海南島也在2018年開放申請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圖/海南省島嶼/中新社)

在辦理用島批復後,無人島使用權人可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有關規定,向海島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辦理無人島使用權登記,領取不動產權屬證書。此外,辦法內容中也詳細規範,「加入生態保護與修復措施」、「無居民海島使用權人的權利與義務」、「中止和收回無居民海島使用權的條件和情形」及「法定義務等內容」等等。

事實上,廣東並不是大陸第一個讓出無人島使用權的省份。據悉,浙江省在2013年時就首次發佈《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內容中同樣規定,須以旅遊、娛樂、工業等經營性用島,並且要通過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取得使用權,而切依法批准使用的無人島3年內若未開發利用,可以依法收回使用權。

另外,根據大陸自然資源部在2017年所發佈的「海島統計調查公報」顯示,大陸共有1.1萬多個海島,其中浙江、福建和廣東,這3省的海島數量為前3名之多。而在大陸國家海洋局2011年公佈的第一批176個開發利用無人島名錄中,廣東就有60個,位居第一;其次是福建50個、浙江31個、廣西11個、遼寧11個、海南6個、山東5個、江蘇2個。

原文網址: 無人島徵地主!廣東5月開賣「海島使用權」 2年內須編制開發方案 | ETtoday大陸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425/1430175.htm#ixzz5m7EZSgry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31省份2019年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數據近日出爐。廣東以2778.68億元(人民幣,下同)開發投資額位居首位,江蘇以2732.1居次,浙江則以2133.88名列第三。此外,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11.8%,創下自2014年12月份以來新高,其中,西藏以33.63%穩居第一,但投資總額墊底,僅4.57億元。

▲▼人潮,廣東,廣州。(圖/CFP)

▲廣州一處步行街上擠滿了人。(圖/CFP)

粵蘇浙坐穩三強

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2019年一季度,廣東、江蘇、浙江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均超過2000億大關。《中新經緯》指出,開發投資冠軍寶座爭奪變得日益激烈,2019年一季度江蘇與領頭羊廣東差距僅有4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05到2018年期間,江蘇穩居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第一。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房地產開發投資額與其經濟發展狀況、房地產發展規模等有關。類似廣東等省份地產規模的開發力度很強,各類大型房企也積極對此類地區進行投資,所以其投資三強的地位是很難撼動的。

▲▼房地產。(圖/CFP)

▲2019大陸房地產市場穩字當頭,「房住不炒」成根本定位(圖/CFP)

18省份開發投資增速超11.8%

從開發投資增速來看,2019年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11.8%,創下自2014年12月份以來新高。其中,西藏儘管投資額為4.57億元,居31省最尾巴,但以33.63%穩居第一,接著是雲南省的29.52%,第三則是吉林省的28.28%。

但也有四省份的開發投資額出現負值,包括河北為-1.42%、寧夏-9.37%。海南和青海的降幅更是超過30%,分別是-34.61和-39.95%。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2019年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上漲迅速的區域主要集中在西部與東北,東北地區房地產銷售額上漲明顯。另外從新開工數據看,東北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大幅度上漲,也是推動投資上漲的主要原因。

▲▼2009年10月23日,杭州,浙江省第十六屆房地產博覽會開幕。房博會浙江世貿中心會場。房地產,物業,置業,排屋,別墅,商品房,寫字樓,商舖,二手房,樓房,樓市,房貸。(圖/CFP)

▲對於2019年的房地產調控工作,大陸住建部強調,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圖/CFP)

未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加速空間不大

據報導,在嚴躍進看來,從當前「房住不炒」的概念來說,或預示著後續市場會有收緊的概念;實際上這確實會壓制部分融資等內容,進而帶來房企預期的調整,所以未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加速空間不大,部分或還會放緩一點。

張大偉認為,對於房地產開發投資市場來說,主要還是看資金面,融資是不是會收緊,而到目前為止,融資還是高位,房地產企業還在搶地,後期預測應該會收緊一點。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表示,二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額,應該還會保持著迅速地增長;一方面,基礎設施建設的開發力度還會推進,施工面積和新開工面積還是保持增長;另外,商品房銷售面積有望逐漸從跌幅收窄到正增長;地方政府採取的金融稅收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支撐房地產投資開發的增長。

原文網址: 西藏房產投資額「吊車尾」 增速33.63%逆轉居第一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425/1430089.htm#ixzz5m5LaLOSD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中國2019年4月24日訊】中國樓市,即將有大事發生。東北黑龍江地級市「鶴崗」,因為房價每平單價只要326元而被網友瘋狂刷屏成為新晉網紅城市。有人開始恐慌,這是否預示中國房價要開始下跌了?

但與此同時,新聞也披露說,與2018年底的冷清形成明顯對比的是,2019年購房者又重新回來了。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中國70城房價同環比漲幅擴大,房價上漲城市個數又回到歷史高位。

 

一方面是房價狂飆,與此同時房價賤如白菜,哪一個才是中國樓市的真相?「冰火兩重天」的中國樓市,面臨的潛在風險有多大?

樓市「冰火兩重天」的背後是恐慌

2019年初,中國央行再次降准,房價打開了復甦的窗口。樓市調控政策轉向「一城一策」,各地有了更多微調的空間。原本非常「缺錢」的市場,資金充裕突然充裕起來,融資成本明顯下降,房地產價格就像打了一針興奮劑,在蟄伏之後又開始上漲。

這背後的蛛絲馬跡,可以從貨幣政策和流動性中去尋找。

2019年伊始,央行便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並置換部分中期借貸便利,總計將向市場淨釋放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之後,為了「支持民營企業經營」,國有銀行下調了基準貸款利率。這些配套的貨幣政策為房價上漲做了鋪墊。

從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的新房價格在2019年維持了往年上漲的趨勢,增速創下了2018年4月以來新高,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比上升10.6%。

但這個數字只是就整體的新房價格而言。如果按地區來看,中國的樓市呈現出非常嚴重的兩極分化。

2019年,一線樓市銷售累計增三成,但三四線城市市場仍在降溫,偏遠的地級市降幅更劇烈。這說明,政策面的寬鬆預期和資金面鬆動助推一線城市回暖,而三四線城市將持續「去泡沫」。

換言之,錢變得「聰明」了,正在從那些人口流失的地區逃走,流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主要城市的樓市由此迎來了恐慌式上漲,偏遠地區的樓市則是斷崖式下跌。

樓市「冰火兩重天」的背後,是地產商的恐慌。中國大陸的地產商坐擁6500萬戶閑置房產,84%的地產商負債高企,實際上已成為垃圾公司。房地產整體債務達3.4萬億,近50%貸款是無法按時償還的呆賬。因此,萬般無奈之下,某房地產商才會提出「活下去」的口號。

「活下去」意味著房企求生意志很強,也意味著為了求生而不擇手段、想盡一切辦法搞錢圈錢。目前地產商在中小城市用各種套路降價銷售、甩賣庫存房,都是為了這個目的,用老百姓買房的錢為自己解困。

 

雖然「去地產化」的口號喊了多年,但政府的財政收入目前依然有80%來自房地產。房地產依然綁架著中國經濟,它就像吸毒,愈吸愈上癮,直到暴斃為止。貨幣放水,就是那一針續命的毒藥。

依靠放水已經撐不起中國經濟

不放水行不行呢?可能還真的不行。否則,按照中國企業(特別是國企)獲利之薄、效率之低,根本無力償還各種公司債務。只能依靠不斷打針,苟延殘喘。

用房地產泡沫和過剩的基建來拉動GDP,以此勉強維持經濟穩定,這些年的招數來來回回就這幾招。但是,中國的實體經濟靠這個方法變好了嗎?企業的境況好轉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1.3萬億元,同比增長6.4%。這高於外界原先的預期。有新聞評論說,中國經濟終於開始回暖了!

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回暖。眾所周知,中國的表面經濟數據並不可靠。我們可以從中國工業的能源消耗量來窺測真實的情況。

據WIND資訊的數據,進入2019年以來,中國工業部門的能源消耗一直走低,重工業等高能耗工業部門的能源消耗增長在5%以內,而輕工業的低能耗部門,能源使用量甚至出現5%的負增長。能源消耗量驟減,說明企業開工量和生產量的持續減少。
實際上,在2017年中國經濟刮起「環保風暴」之後,不少基本化工原材料價格上漲,包括化纖材料、稀有金屬等價格上漲3到5成不等,企業生產成本被政策哄抬起來。

「環保風暴」的直接後果是令中國工廠的平均開工率下降為僅7到8成。不少民營工廠的廠長發不出工資,只能關門走人甚至是上吊自殺。在這種營商環境之下,企業開工率不足是必然的。未來的實際經濟增長率還會進一步下跌,而不是像統計數字告訴人們的那樣,中國經濟正迎來所謂的「陽春」。

目前經濟的這個走勢受政策影響非常大,政策不變,此趨勢也不會根本改變。這意味著,中國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依然是非常艱難,走投無路的企業只能是依靠投機取巧來掙錢。

企業投機的方法之一是股市中的內幕交易和會計欺詐,但更有效的方法是依靠已經嚴重泡沫化的房地產,再炒一波,尋找最後一批接盤俠。

這個擊鼓傳花的地產遊戲,目前風險有多大呢?我們可以用一個數據來衡量這種風險。

如果泡沫破裂經濟將徹底委內瑞拉化

房地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可以直觀地衡量房地產泡沫度程度。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前,該比值為172%。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時該比值大約是200%。中國現在的這個比值是多少呢?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向松祚披露,目前中國的房地產總市值約合65萬億美元,而中國2017年GDP為12.24萬億美元。房地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超過531%。中國房產泡沫的風險已經遠遠高於當年的美國和日本。

有些「專家」不斷拿中日兩國地產泡沫來比較,而事實上兩者完全無法相比,兩者不是一個級別。

首先,日本是成為工業發達國家後才出現房地產泡沫,中國是在沒有完成工業化的時候就出現了地產泡沫,換言之,中國的經濟結構更為陳舊落後,因此抗風險能力要弱的多。

其次,當年的日本是在高所得及高儲蓄下才發生房地產泡沫,泡沫的源頭並不是「土地財政」,因此日本的地產泡沫是純粹的經濟泡沫,牽連面相對較小。

但是,中國的地產泡沫源頭在於地方政府和土地財政,其牽連、影響的範圍比日本要大得多,涉及整個政經、財稅體系。一旦破滅,威力非常巨大。如果說當年日本的地產泡沫破滅威力等於一顆原子彈,那麼中國的地產泡沫破滅的威力至少等於十顆原子彈。

樓市泡沫如果破滅了,普通人的生活會怎樣呢?有人說,自己一輩子不買房就不會受到影響。這種看法大錯特錯。

要知道,不是因為房價推高了物價,而是貨幣的超發推高了物價。在中國,正因為房地產「鎖住」了一半以上的超發貨幣,物價才沒有上漲過快。反過來說,只要房地產泡沫破裂,中國將徹底委內瑞拉化,中國貨幣貶值的速度將創下歷史之最。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的房產局,目前已經走死。要想重新盤活,只能寄望於系統性的經濟變革。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或許會成為這一切的轉捩點。

據此,房地產的未來,目前呈現出兩種可能性:

一,美國貿易代表團與中國達成協議,包括中方答應美國進行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軟著陸。

二,中美談判破裂,美國將按期徵稅甚至展開制裁,中國經濟將提前來到「明斯基時刻」,房地產泡沫支撐一段時間後破裂,銀行面臨大規模倒閉和重組。

未來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2019年04月23日訊】近來,大陸樓市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冏境,一邊是鶴崗市房屋賣出白菜價,另一邊,房價上漲城市個數又回到高位。大陸財經評論人士孫驍驥日前在其微信公眾號「驥觀天下」對此進行了分析。

東北黑龍江地級市「鶴崗」,因為房價每平單價只要326元而被網友瘋狂刷屏成為新晉網紅城市。有人開始恐慌,這是否預示中國房價要開始下跌了?

但與此同時,新聞也披露說,與2018年底的冷清形成明顯對比的是,2019年購房者又重新回來了。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中國70城房價同環比漲幅擴大,房價上漲城市個數又回到歷史高位。

一方面是房價狂飆,與此同時房價賤如白菜,哪一個才是中國樓市的真相?「冰火兩重天」的中國樓市,面臨的潛在風險有多大?

樓市「冰火兩重天」的背後,是恐慌

2019年初,央行再次降準,房價打開了復甦的窗口。樓市調控政策轉向「一城一策」,各地有了更多微調的空間。原本非常「缺錢」的市場,資金充裕突然充裕起來,融資成本明顯下降,房地產價格就像打了一針興奮劑,在蟄伏之後又開始上漲。

這背後的蛛絲馬跡,可以從貨幣政策和流動性中去尋找。

2019年伊始,央行便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並置換部分中期借貸便利,總計將向市場凈釋放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之後,為了「支持民營企業經營」,國有銀行下調了基準貸款利率。這些配套的貨幣政策為房價上漲做了鋪墊。

從TradingEconomics網站的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的新房價格在2019年維持了往年上漲的趨勢,增速創下了2018年4月以來新高,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比上升10.6%。

但這個數字只是就整體的新房價格而言。如果按地區來看,中國的樓市呈現出非常嚴重的兩極分化。

2019年,一線樓市銷售累計增三成,但三四線城市市場仍在降溫,偏遠的地級市降幅更劇烈。這說明,政策面的寬鬆預期和資金面鬆動助推一線城市回暖,而三四線城市將持續「去泡沫」。

換言之,錢變得「聰明」了,正在從那些人口流失的地區逃走,流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主要城市的樓市由此迎來了恐慌式上漲,偏遠地區的樓市則是斷崖式下跌。

樓市「冰火兩重天」的背後,是地產商的恐慌。中國大陸的地產商坐擁6500萬戶閑置房產,84%的地產商負債高企,實際上已成為垃圾公司。房地產整體債務達3.4萬億,近50%貸款是無法按時償還的呆賬。因此,萬般無奈之下,某房地產商才會提出「活下去」的口號。

「活下去」意味著房企求生意志很強,也意味著為了求生而不擇手段、想盡一切辦法搞錢圈錢。目前地產商在中小城市用各種套路降價銷售、甩賣庫存房,都是為了這個目的,用老百姓買房的錢為自己解困。

雖然「去地產化」的口號喊了多年,但政府的財政收入目前依然有80%來自房地產。房地產依然綁架著中國經濟,它就像吸毒,愈吸愈上癮,直到暴斃為止。貨幣放水,就是那一針續命的毒藥。

依靠放水已經撐不起中國經濟

不放水行不行呢?可能還真的不行。否則,按照中國企業(特別是國企)獲利之薄、效率之低,根本無力償還各種公司債務。只能依靠不斷打針,苟延殘喘。

用房地產泡沫和過剩的基建來拉動GDP,以此勉強維持經濟穩定,這些年的招數來來回回就這幾招。但是,中國的實體經濟靠這個方法變好了嗎?企業的境況好轉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超過21.3萬億元,同比增長6.4%。這高於外界原先的預期。有新聞評論說,中國經濟終於開始回暖了!

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所謂的回暖。眾所周知,中國的表面經濟數據並不可靠。我們可以從中國工業的能源消耗量來窺測真實的情況。

據WIND資訊的數據,進入2019年以來,中國工業部門的能源消耗一直走低,重工業等高能耗工業部門的能源消耗增長在5%以內,而輕工業的低能耗部門,能源使用量甚至出現5%的負增長。能源消耗量驟減,說明企業開工量和生產量的持續減少。

實際上,在2017年中國經濟颳起「環保風暴」之後,不少基本化工原材料價格上漲,包括化纖材料、稀有金屬等價格上漲3到5成不等,企業生產成本被政策哄抬起來。

「環保風暴」的直接後果是令中國工廠的平均開工率下降為僅7到8成。不少民營工廠的廠長發不出工資,只能關門走人甚至是上吊自殺。在這種營商環境之下,企業開工率不足是必然的。未來的實際經濟增長率還會進一步下跌,而不是像統計數字告訴人們的那樣,中國經濟正迎來所謂的「陽春」。

目前經濟的這個走勢受政策影響非常大,政策不變,此趨勢也不會根本改變。這意味著,中國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依然是非常艱難,走投無路的企業只能是依靠投機取巧來掙錢。

企業投機的方法之一是股市中的內幕交易和會計欺詐,但更有效的方法是依靠已經嚴重泡沫化的房地產,再炒一波,尋找最後一批接盤俠。

這個擊鼓傳花的地產遊戲,目前風險有多大呢?我們可以用一個數據來衡量這種風險。

如果泡沫破裂,經濟將徹底委內瑞拉化

房地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可以直觀地衡量房地產泡沫度程度。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前,該比值為172%。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時該比值大約是200%。中國現在的這個比值是多少呢?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向松祚披露,目前中國的房地產總市值約合65萬億美元,而中國2017年GDP為12.24萬億美元。房地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超過531%。中國房產泡沫的風險已經遠遠高於當年的美國和日本。

有些「專家」不斷拿中日兩國地產泡沫來比較,而事實上兩者完全無法相比,兩者不是一個級別。

首先,日本是成為工業發達國家後才出現房地產泡沫,中國是在沒有完成工業化的時候就出現了地產泡沫,換言之,中國的經濟結構更為陳舊落後,因此抗風險能力要弱的多。

其次,當年的日本是在高所得及高儲蓄下才發生房地產泡沫,泡沫的源頭並不是「土地財政」,因此日本的地產泡沫是純粹的經濟泡沫,牽連面相對較小。

但是,中國的地產泡沫源頭在於地方政府和土地財政,其牽連、影響的範圍比日本要大得多,涉及整個政經、財稅體系。一旦破滅,威力非常巨大。如果說當年日本的地產泡沫破滅威力等於一顆原子彈,那麼中國的地產泡沫破滅的威力至少等於十顆原子彈。

樓市泡沫如果破滅了,普通人的生活會怎樣呢?有人說,自己一輩子不買房就不會受到影響。這種看法大錯特錯。

要知道,不是因為房價推高了物價,而是貨幣的超發推高了物價。在中國,正因為房地產「鎖住」了一半以上的超發貨幣,物價才沒有上漲過快。反過來說,只要房地產泡沫破裂,中國將徹底委內瑞拉化,中國貨幣貶值的速度將創下歷史之最。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的房產局,目前已經走死。要想重新盤活,只能寄望於系統性的經濟變革。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或許會成為這一切的轉捩點。

據此,房產的未來,目前呈現出兩種可能性:

一,美國貿易代表團與中國達成協議,包括中方答應美國進行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軟著陸。

二,中美談判破裂,美國將按期徵稅甚至展開制裁,中國經濟將提前來到「明斯基時刻」,房地產泡沫支撐一段時間後破裂,銀行面臨大規模倒閉和重組。

未來何去何從,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劉毅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