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財經金融 (129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9-05-20 18:54中央社 記者潘姿羽台北20日電
中央銀行今天公布2019年第1季國際收支,由於全球景氣趨緩,台灣出口表現也不佳,首季商品貿易順差為124.3億美元,較上年同季減少41億美元,為2014年第2季以來新低。

據央行統計,今年第1季經常帳順差170.9億美元,較上年同季減少23%;金融帳淨資產增加146.5億美元,央行準備資產增加27.3億美元。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炯民表示,這次經常帳順差減幅逾2成,主要原因在於出口不佳,第1季商品貿易順差為5年以來低點,除了出口受全球經濟趨緩及基期較高等影響,較上年同季減少69億美元,進口也因出口衍生需求減少,同樣呈現年減。

媒體進一步詢問,商品貿易順差表現不佳,是否與美中貿易有關,蔡炯民表示,這波全球景氣下行,有一說是受美中貿易戰影響,去年第3、4季,便有些提前下單的效應,另外一種說法是資通訊產業布局5G,市場預期再過1、2年,就會有5G規格新產品可使用,短期需求便降低。

無論背後原因如何,蔡炯民表示,可以肯定的是,去年第4季以來,全球景氣趨緩,連帶影響了商品貿易表現。

金融帳方面,今年第1季已是連續35季淨流出,不過蔡炯民解釋,經常帳順差國家,金融帳淨資產多呈增加,表示該國資金淨流出,而經常帳有順差的國家,如日本、新加坡、南韓、德國、俄羅斯及台灣等,金融帳淨資產也多呈增加。

今年以來,政府因應美中貿易衝擊,大力推動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方案,以及海外資金匯回專法,蔡炯民表示,台商回台投資需要一些前置作業,第1季還看不太出來,不過預估第2季,就會有些跡象,下半年可能會更明顯。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6/3824121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中貿易戰,雙方互相廝殺,接連提高關稅,台商大逃難,台灣將迎接史上規模最大的台商回流潮,台商回台投資額,到了五月,已經提前達到經濟部年度目標,突破2500億大關,不過這場美中談判陰霾,卻是籠罩在全球投資市場,雙方戰線倘若再擴大,擾亂全球貿易體制,對全球經濟體,將會造成重傷害!

美中拉高對立,全球股市出現震盪,波及台股,號子陷入愁雲慘霧中,5月10號美國調高關稅後,台股走勢疲弱,一個星期,大跌了349點,連國安基金也緊盯股市變化!

檢視相片

台中精機在台中廠區,照常運作,準備出口到海外,這回美國關稅大刀,直接砍向中國,對岸的產線,卻是大受衝擊。

就是因為美國針對2000億美金商品,包括工具機、路由器、網通設備等,稅率從10%,提升到25%,川普喊出要全部梭哈,也就是還有約3000億美元的商品,包括手機、筆電等,要跟進課稅,就怕企業成本加重,中國製造產品,成了賠錢貨,甚至銷不出去,讓大批台商,除了前進東南亞之外,回台加碼投資也蔚為熱潮。

檢視相片

[因為企業在台投資的案件暴增,投資台灣事務所,應接不暇!忙著接詢問電話,一度出現滿線狀況!台灣迎接史上最大的台商回流潮,根據統計,以電子產業最多,再來是金屬機電,工具機和五金螺絲,排行第三則是化工的紡織類!

最大咖的包括,國巨投資165億,永勝光學和台中精機,都超過60億,巨大捷安特50億,廣達則有40多億,,原先3月累計投資額只有570億,4月26號已經超過2千億,到了五月,突破2500億大關。雖然台灣產業轉趨活絡,但美中戰線倘若再擴大,只會擾亂全球貿易體制。

檢視相片

中國一間餐廳竟掛起了紅布條,指美國籍遊客用餐要加收25%關稅,中國掀起「抗美」風向,5月13號宣布的反制行動,6月1號開始,將對美方的600億美元商品課稅,瞄準大豆、石灰、液化天然氣等。最高稅率調升到25%,牛津經濟研究院估計,明年全球GDP減損0.3個百分點,損失超過11兆台幣,全球經濟風暴,將可能襲來!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https://tw.news.yahoo.com/%E7%BE%8E%E4%B8%AD%E8%B2%BF%E6%98%93%E6%88%B0%E5%8F%B0%E7%81%A3%E7%99%BC%E5%A4%A7%E8%B2%A1-%E5%8F%B0%E5%95%86%E5%9B%9E%E6%B5%81%E6%8A%95%E8%B3%87%E9%A1%8D%E7%AA%81%E7%A0%B42500%E5%84%84-105606093.html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房網News編採中心/綜合報導

近來連續地震再次讓民眾擔心土讓液化之於住宅的危險與自家建築的耐震能力,有立委提出將地震險轉為強制性保險,而金管會也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地震險投保率約34.77%,雖然投保率跟有逐漸提升,仍有許多屋主尚未投保,建議民眾投保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以減輕地震災情造成的財產損失。

金管會表示,金管會從91年4月1日起實施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制度,承保住宅建築物直接因地震震動、地震引起之火災、爆炸等危險事故所致之「全損」損失時,即可獲得保險金額賠償及臨時住宿費用,目前住宅地震基本保險之保險金額,是以重置成本為基礎,保險金額最高為新台幣150萬元,另有臨時住宿費用20萬元,保險費以保險金額150萬元計算,每一保戶每年保費1350元。

金管會表示,另為因應民眾對地震保險產品多元化之需求,產險公司有提供擴大地震保險(不動產增加保額,動產另行約定)、超額地震保險(不動產增加保額)及輕損地震保險(不動產及動產非全損保障)等附加條款可供民眾選擇,民眾可視需求加保。

金管會提醒,如果民眾如需進一步瞭解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內容,可洽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也可洽各產物保險公司或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詢問住宅地震基本保險及附加地震保險商品相關事宜。

原文網址: 地震險投保率偏低 金管會籲民眾重視 | 好房網News | 關心您住居的房地產新聞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631961227645.html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展集團研究部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指出,美國正式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出口商品徵收25%關稅,這並不影響星展集團對台灣的總體經濟預測。倘若美國進一步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影響層面恐將擴大。星展集團目前仍維持對於2019和2020年的台灣GDP成長預期分別在1.9%、1.8%。然而有鑑於美國對另外3000億美元中國出口品加徵關稅的威脅,風險明顯偏於下行,最壞的情形下,可能會在2019~2020年期間衝擊台灣GDP成長約近1個百分點。

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回歸,雙方在長達數月的談判之後未能簽署貿易協定,加徵關稅議題重新成為焦點。美國宣布從本月10日起,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品實施的關稅稅率由10%上調至25%。中國也採取了反制措施,宣佈自6月1日起對60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產品加徵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亦將其餘的3000億美元中國貨物加徵關稅。美國貿易代表13日提出了3000億美元關稅清單,表示將在6月17日舉行公聽會以進一步決定。這些新的關稅措施能否成真依然不確定。未來一個月兩國之間的貿易談判可能仍會進行,直到下個月底的G20峰會。

美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並非首例。去年9月美國首次將關稅稅率至10%,並計畫在今年1月進一步提高至25%。星展集團先前已針對2018~2019年台灣GDP預測下調0.3個百分點,反映上述措施可能帶來的影響。因此,儘管美國延至近期才正式宣布提高關稅,並不影響星展集團對台灣整體經濟的預測。

如同先前的分析,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出口品加徵關稅,主要影響在於中國製造產業,而非台灣的。在中國大陸生產及將半成品出口至中國大陸的台灣企業,並不側重於2000億美元關稅清單中的目標產業。因此預期對台灣供應鏈的連帶衝擊應該有限。

倘若美國對其餘3000億美元中國出口品加徵關稅,將會帶來更大威脅。新的關稅清單基本上包括前幾輪徵稅措施未曾列入的所有產品,尤其是許多電子產品,從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到顯示器、電視接收裝置等。

以中國大陸為中心的電子產業供應鏈中,台灣企業扮演關鍵角色。目前中國大陸約有20%的電子產品進口自台灣。對台灣而言,出口至中國大陸的電子產品佔其GDP的比重接近20%。假設美國接下來全面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商品加徵25%關稅,最壞的情形下,可能對2019~2020年期間的台灣GDP成長,衝擊近1個百分點。

不論怎樣,台灣近期經濟成長前景將相對疲弱。4月製造業PMI指數由3月的49.0跌至48.2,且4月出口表現依然為負成長。同時間,中國4月PMI及其他多項經濟指標也呈現下滑,顯示中國刺激政策帶來的提振影響逐漸減退。中美貿易緊張再次升溫,可能進一步影響台灣近期的經濟成長,衝擊商業信心及造成金融市場波動。

原文網址 https://m.ctee.com.tw/livenews/aj/20190517002666-260410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15 23:53聯合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昨指出,若美中貿易衝突拉長戰線,長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活動下滑...
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昨指出,若美中貿易衝突拉長戰線,長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活動下滑。 記者杜建重/攝影
 

美中貿易摩擦衝擊全球金融市場,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昨指出,若美中貿易衝突拉長戰線,長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活動下滑、造成較大的衝擊,甚至引發新一波的金融風暴。

嚴宗大昨天赴立法院財委會備詢,立委賴士葆詢問,美中貿易戰讓各國幣值競相貶值,未來是否可能演變成各國貨幣競貶的貨幣戰?嚴宗大回應,「歐美股市已經開始反彈、台股昨日也慢慢回來,顯示金融市場調整非常快速,目前為止,台幣匯率還是相當平穩。」

賴士葆提及,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就是從泰銖劇貶後開始蔓延,若各國貨幣開始重挫,是否可能爆發連鎖性的金融風暴?嚴宗大說,基本上還是要看雙方談判的情況,但若長期發生貿易衝突,確實可能會帶動全球經濟活動下滑、衝擊也會比較大。賴士葆追問「是否可能產生金融風暴」,嚴宗大說:「長期的話,有可能」。

賴士葆表示,美中「兩隻大象」互踩,中國大陸有沒有可能採取拋售美債的報復行動?嚴宗大說,過去有人提過這樣的概念,「但我個人的意見是,這是最後手段,結果會很嚴重,因為中國大陸是全世界持有美債最多的國家。」

賴士葆接著說,萬一走到那一步,恐怕會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場大災難。

對於大陸是否可能採取大賣美債報復行動,央行官員表示,全球規模最大的債券市場非美國國債莫屬,總規模近十六兆美元,美債不只信評優良、報酬率也不錯,加上美元為國際清算貨幣,「大陸不買美債,要買什麼?」

大陸為全球外匯存底最高國家,截至四月底,大陸外匯存底三兆零九四九億美元,據統計,大陸持有美債金額超過兩兆美元。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信義全球資產調查,今年前5月全台都會區純辦交易總金額135.6億元,創下近五年來新高量,顯示純辦市場由租轉買的趨勢增強,信義全球投資部資深協理歐人彰表示,在購入精華地段純辦作為企業總部需求增溫下,市區純辦躍升為市場新寵。

今年前五月已有七筆純辦大樓交易,包括國際票券、泰安產險、萬海航運等公司都購入大面積辦公室作為未來總部辦公使用。例如國際票券以56.7億元購入華固亞太置地預售案,平均每坪約86.6萬元;萬海航運以14.2億元、平均每建坪91.6萬元買下太平洋商業大樓;泰安產險也以37.68億元標下長春金融大樓,2樓以上單價每坪約85.5萬元。

歐人彰表示,大型業主紛紛調漲租金,台北市商辦租金形成上漲趨勢,由租轉買趨勢增強,都更期間轉換標的需求明顯,買方持續投入商用不動產。

根據信義全球資產調查,南山廣場進駐率高及聯合報總部大樓滿租的情況下,帶動信義計畫區辦公大樓租金喊漲,國泰民生建國大樓釋出,持續拉高松江南京租金行情,未來將無大面積辦公釋出,在供給低、空置率低的帶動下,租金上漲將比往年顯著。

歐人彰表示,老舊商辦都更商機蓄勢待發,目前已超過十棟大樓申請或研議辦理都更,以金融業參與最踴躍,包括國泰、新光、元大等,紛紛提出都更改建案。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中貿易衝突升溫,也讓台灣迎來台商回流投資潮,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目前正是迎接台商從大陸回來設廠的好機會,此時若財政部在税制上更有彈性,經濟部更努力解決五缺問題,這20年失落的台灣製造業就有重生的契機。

經濟部長沈榮津日前在立院備詢被駡得狗血淋頭,謝金河在臉書po文為沈榮津抱屈,認為即使沒有便給口才及亮眼的學歷,不過他誠懇實幹、使命必達,要完成蔡英文總統交付台商回來投資5000億的目標,可能不會太難。

「過去20年,台灣的人流、物流、金流全往中國大陸流,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謝金河表示,這次美中貿易戰全面上綱,台商願意回台,不是台灣有多麼好的吸引力,而是中國大陸生產基地已無法生存下去。

他強調,此時經濟部伸出雙臂,正是迎接台商回來設廠的好機會;若財政部在税制上更有彈性,經濟部更努力解決五缺問題,這20年失落的台灣製造業就有重生的契機。

謝金河說,過去乏人問津的工業區土地紛紛鹹魚翻身,股市中過去沒有人要的資產股慢慢在挪動腳步,還有殖利率在5%以上,具有競爭力的企業,股價默默創新高,台灣的底氣正逐漸通暢,這印證了悲觀的人只看到毀滅,樂觀的人看到機會!(中時電子報)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15 12:36中央社 記者吳佳蓉台北15日電

財政部長蘇建榮今天表示,海外資金匯回專法草案中,只開放購買實質投資所需廠房,並設有控管機制,不會成為炒房漏洞。

立法院財委會今天審查海外資金匯回專法草案。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質詢時指出,雖然專法草案限制資金匯回後不能購買不動產,但專用於興建或購置自行生產或營業用的建築物,經過經濟部核准,仍可購買,且沒有設定不能轉手的時間,等於廠商資金回來後,可先買辦公處所,等到房價轉好售出即可,形成漏洞。

蘇建榮解釋,海外資金回台後,一律限制不能購買不動產,除非是資金回流進行實質投資,因有投資建廠或擴增產能需求,才能興建或購置自行生產或營業用的建築物,並非隨隨便便可買一棟辦公大樓出租或轉手。

蘇建榮強調,購買辦公處所,是屬於實質投資計畫一環。根據草案規範,廠商提出實質投資計畫後,必須按計畫實行,把建廠或擴產等實質投資完成,才能跟經濟部取得投資完成證明,向國稅局申請退稅。開放購買的辦公處所是真正供營業使用,與單純購置不動產不同。

財政部賦稅署署長李慶華補充,業者如果違規,在沒有完成實質投資前就將辦公處所轉手,將視為沒落實當初計畫承諾,匯回資金稅率將回歸以20%課徵。

此外,黃國昌也指出,專法雖規定匯回資金要存在專戶內控管,但5年就解禁,還是有可能重蹈馬政府時代情況,當時遺贈稅大幅降低,海外資金大量回流,導致房地產價格攀升,造成年輕人完全買不起房,直到這兩年房價才稍稍平穩。

蘇建榮回應,根據專法草案,海外資金匯回須放在專戶控管5年,之後要動用,也要分3年分批提出,這樣設計就是為了分散資金釋放;且房地合一課稅新制已上路,房屋短期持有就出售,將面臨高稅負,舉例來說,持有1年內就轉售,課徵稅率高達45%。

根據行政院版草案,專法上路首年,個人匯回境外資金以及企業匯回獲配的境外投資收益(皆含中國大陸地區),可享匯回資金全額課徵8%、次年匯回10%優惠;若投入實質投資,稅率可再減半,事後取得退稅,但不可用於購買不動產。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將審查「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預計明天備詢、後天審查。由於藍綠立委各自都提出版本,稅率都較行政院版本更低,財政部認為,政院版本已提供合理適度租稅優惠,並輔以嚴謹管理運用制度及控管年限,呼籲支持政院版本。

行政院院會上月通過「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草案」,規定海外資金匯回台灣,可享優惠稅率8%到10%,匯回的資金若進行實質投資,可退回一半稅金,稅率最低4%及5%,但資金須綁專戶5年。

不過,藍綠立委提案的版本都希望以更低稅率,吸引台商回流,根據國民黨立委許委員毓仁提案版本,主張一般稅率應為4%、6%,若實質投資可享優惠稅率2%、3%、專戶控管年限為3年;民進黨立委余宛如版本則指出,前兩年稅率期盼分別調降至4%與5%,若做實質投資再減半到2%、2.5%。

財政部認為,兩版本與行政院版本略有不同,行政院版本為鼓勵台商回台投資,已提供合理適度租稅優惠,並輔以嚴謹的管理運用制度及控管年限,呼籲各界支持政院版本。

另外,財委會明天也將一併處理《貨物稅條例》草案,貨物稅條例針對大型柴油車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最多給予40萬元優惠,另針對節能家電核退貨物稅2000元。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14 18:51經濟日報 記者黃阡阡╱即時報導

美中貿易戰白熱化,在陸台商除了撤回台灣,也有不少往東南亞找地設廠,今(14)日舉行越南Sikico(明興)台商專屬工業區招商說明會,共計釋出500公頃土工業土地向台商招手,包括二億企業、丁守集團旗下曼黛瑪璉已斥資2.25億元進駐,成為台商回流以外,第二個設廠的選擇。

近來台商尋地遷廠的需求大增,而位於南越平福省的「明興工業區」,近日也釋出地上權50年的土地向台商招手,每坪約落在新台幣5000至6000元,不僅設定為台商專屬工業區,也是平福省最大的工業區。

「明興工業區」總面積高達1,500公頃的,是由越南Sikico海王集團開發,由自行車座墊大廠DDK鋒明國際集團、國內知名工業地產仲介豐禾地產,以及海外不動產仲介泛亞國際,三方合資共組團隊投資,並向國內台商招手。目前第一期500公頃用地已釋出,合計規模約70億元。

據了解,聚集南越的台商背景多為傳產,「明興工業區」周邊已有遠東紡織設立200公頃、正隆紙業約80公頃的布局,因此該工業區土地一釋出,隨即吸引二億企業、丁守集團旗下曼黛瑪璉斥資2.25億元,拿下約15公頃的土地,另有三家上市公司進入最後簽約,螺絲與家具廠等也有意進駐,目前已售面積逾70公頃。

值得一提的是,該工業區部分地塊由於水汙、空汙充許值高,適合具汙染的紡織染整、電鍍、金屬加工業等產業進駐。禾豐地產總經理黃錠銘表示,台商對於能作為生產基地的工業土地需求殷切,希望打造為台商群聚、專屬的工業區,台商可享受二年免稅、四年稅金減半優惠,有機會成為台商回流的第二選擇。

泛亞國際董事長張世芳指出,越南的投資租稅減免、人口紅利,還有與各國廣泛簽署關貿協定,對於出口產業提供優越的競爭力,加上產業群聚,成為台商等亞洲企業的生產、研發基地。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12 23:21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  
     
  •  

美中貿易衝突懸而未決,恐衝擊我國今年經濟成長表現。身為國內總體經濟掌舵者,中央銀行強調,目前台灣對中國大陸的金融曝險尚在可控制範圍內,央行將持續監控;根據主計總處估計,若今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下降1個百分點,且其他情況不變,台灣經濟成長率將下降約0.29個百分點。

銀行主管分析,今年以來,新台幣匯率超穩定,可避免在美中貿易衝突,導致國際景氣下滑之際,出口廠商又因匯率過度波動而受到二次傷害。

央行在3月底理監事會議報告裡指出,美中貿易衝突若加劇,對台灣經濟成長將造成衝擊,主計總處估計,今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下降1個百分點,台灣經濟成長率將下滑約0.29個百分點。

不過目前為止,台灣對中國大陸的金融曝險尚在可控範圍內,去年底國銀對中國大陸法定曝險額為淨值的0.53倍,未超過一倍的法定限額,且近年來台灣對人民幣的需求也明顯降溫。

央行強調,美中如陷入長期政經對抗,恐加速全球供應鏈重心從中國大陸移至鄰近國家,如機器設備廠商已遷移的比重高達58%;另外,已有超過三成的在陸美商有意遷移在當地的生產基地,並以鄰近國家,東南亞與印度等地,為其遷移首選。

中國大陸長期為台商主要對外直接投資地及生產重鎮,目前台商生產基地移轉風潮,回台投資也是調整生產地點選項之一,若能引導台商資金回流、投入國內實質投資,可舒解長期以來超額儲蓄問題,縮減經常帳順差,並提升國內勞動生產力、促進就業,帶動薪資成長與經濟發展。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本於公地公用原則,積極協助機關撥用取得公共建設所需國有不動產。國產署表示,2019年截至4月底已協助機關完成撥用2,414筆國有土地,面積約370公頃,其中無償撥用2,279筆,面積359公頃,大幅節省需地機關用地經費支出。
 
此外,國產署配合推動社會住宅政策,已協助各地方政府完成撥用32處國有土地、2處國有房地(土地面積20.34公頃,房屋10戶),及租用4處國有土地(面積4.56公頃);保留34處國有土地(面積14.99公頃)供各住宅主管機關評估興辦社會住宅,該署將持續依法提供國有不動產,協助落實社會住宅政策。
 
國產署進一步表示,配合行政院推動長照服務政策,該署已提供152筆國有土地及1處國有房地予衛生福利部評選設置住宿式長照機構,期協助加速推動。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因應中美貿易談判最新情勢,政府進入全面備戰。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指示貿易代表署,再對價值逾3,000億美元的大陸商品,啟動加徵關稅程序,周一開盤的國際股匯市面臨強大衝擊,財政部次長、國安基金執行秘書阮清華11日表示,國安基金密切關注談判最新情勢,及全球股市走勢變化,必要時會召開委員會議,決定是否進場護盤。

由於總統蔡英文已在國安會議後下達全力穩定股匯市的指示,國安基金備戰股市之外,中央銀行是否動用包括外匯種籽基金在內的工具,維護新台幣匯率的動態穩定,同樣受到市場矚目。

與此同時,據了解,加快海外資金匯回專法立法腳步也將加速推動,協助台商回流。根據總統指示,行政、立法兩院將加速完成海外資金匯回專法立法,引導海外資金回到家鄉。立法院財委會隨即安排周三將審查境外資金匯回專法,力拚本會期三讀,迎海外資金回台。

財委會周三將就行政院版,以及國民黨立委許毓仁等23人提出的「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草案兩個版本進行審查,行政院版和許毓仁版最大差異在於租稅優惠稅率,許毓仁版更優於行政院版。

許毓仁版境外資金匯回第一年優惠稅率為4%,第二年為6%;匯回資金如用於直接投資或間接投資指定事業,稅率減半為2%、3%。行政院版境外資金匯回第一年優惠稅率為8%,第二年為10%;匯回資金用於直接實質投資,或透過創投、私募基金實質投資重要政策領域產業,稅率減半為4%、5%。

但為避免海外資金匯回炒房,政院版規定,境外匯回資金不得用於購買不動產;且匯回資金屆滿五年才可以提取三分之一,並分三年完成提取。違反或購買不動產,按20%稅率補繳差額稅款。

許版則規定,三年內不得投資房屋、土地。存入專戶的資金三年內不能提取,第四年起分三年提取。違反資金按20%稅率課稅。

另外,行政院版也規定,資金5%限額內可自由運用,25%限額內可用於金融投資。財政部樂觀估計,平均一年可新增新台幣8,907億元資金匯入,並帶進592億元稅收。保守估計,若能帶動上市櫃企業將境外轉投資收益匯回,平均一年可新增1,333億元資金匯入,平均一年新增30億元稅收。如能進一步帶動未上市櫃企業將資金匯回,平均一年匯入資金規模預估增至4,272億元,增加稅收248億元。#投資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倫敦10日綜合外電報導)在美中貿易戰看似將停戰之際,美國總統川普突然上調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稅率,且「很快」會再祭出新關稅,讓國際經濟緊張局勢再度動盪。

英國廣播公司(BBC)整理美中貿易戰的核心議題如下:

● 貿易戰為何開打?

美國指控中國進行不公平貿易並於去年發起貿易戰,不僅指控中國竊取智慧財產,還希望北京改變不公平經濟政策,華府指稱北京透過補貼幫助國內企業。

美國也希望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產品,抑制美國對中國的高達4190億美元貿易逆差。削減貿易逆差是川普貿易政策的關鍵部分。

● 目前祭出那些關稅?

美國去年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北京則對價值11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課徵報復性關稅。

美國原定於今年1月1日起對中國2000億美元輸美產品課徵的關稅,從10%調升至25%,但後來延後實施以利雙方談判。如今川普卻說,因為與北京的談判進展「太慢」將於5月10日調升關稅。此外,他還誓言「很快」就會對另外3250億美元尚未受關稅打擊的中國產品祭出25%關稅。

● 什麼產品可能受影響?

自貿易戰開打,受美國關稅影響的中國產品範圍廣泛,從機械到摩托車應有盡有。

受美國最新一輪稅率影響的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包括漁獲、手提包、衣物及鞋類等。若本週依計畫調升關稅,這些產品將被課徵25%關稅。

中國指控美國發動經濟史上最大貿易戰,並鎖定從化學品、蔬菜到威士忌等美國產品展開報復,也策略性鎖定共和黨票倉的產品,以及像大豆等可以從他處採購到的品項。

● 貿易戰對市場產生多少影響?

美中貿易戰一直是過去一年來全球金融市場不確定性的最主要來源,這種不確定性導致全球投資人信心受挫,並帶來損失。

2018年香港恒生指數重挫超過13%,而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則暴跌將近25%。這兩項指數今年都反彈回升,今年迄今分別上漲大約10%及14%。

相較之下,美股道瓊工業指數2018年下跌將近6%,今年已回升約11%。

根據路透社,去年人民幣兌美元匯價走貶超過5%,今年則大致回穩。(譯者:侯文婷/核稿:劉學源)1080510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10 13:12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即時報導
  •  
  •  
     

美中貿易戰進入關鍵階段,兩大全球經濟體的貿易緊張關係升溫,若談判破局,美國將對中國輸美商品課徵25%的懲罰性關稅。美中台經貿關係密切,會計師建議:依客戶及市場需求重新佈局、從單純代工走向高技術附加價值,以及調整供應鏈與價值鏈並運用關稅工具,是台商三大自保之道。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表示,中美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強制性技術轉移、中國市場開放、匯率操縱以及國家補貼重要產業等重大議題無法達成協議。美國的要求越來越嚴苛,大陸也有不能輕易退讓的壓力,雙方達成協議之路似乎越來越狹窄,這將造成台資企業的重大危機。

「台資企業已成為中美貿易戰的重大受災戶,」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稅務服務會計師曾博昇指出,眾多台資企業利用大陸生產,銷售美國客戶。但這個傳統的「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外銷美國」的商業模式,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嚴重威脅。

曾博昇觀察,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台資企業深刻體會分散風險的重要性,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變革,積極進行供應鏈調整與市場重心轉移,包括增加台灣及東南亞的製造佈局,或是分散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加強開發歐洲、大陸或東南亞等市場。能提早做到分散生產基地的企業,便能穩定訂單。

台資企業也更加注重面對高度客製化、少量多樣的市場需求,讓企業更加貼近市場、快速做出回應。曾博昇指出,台資企業開始注重縮短其產銷流程,設廠眼光也從低成本,轉向終端市場,把物流成本、關稅、供應鏈、原物料等因素加總起來思考,了解低人工成本的地區未必就是最有利的生產基地。

曾博昇表示,企業若繼續複製低成本的生產模式、以低價作為自身的競爭力,在未來的時代將容易被淘汰;再加上全球稅制改變,使企業想藉由轉移生產基地達到降低成本更加困難。

台資企業應加速從單純的代工(OEM)走向高技術附加價值的設計代工(ODM),致力提升技術含量及競爭力。政府推出境外資金回台投資專法等鼓勵台商資金回台投資政策,回台設廠也是台資企業的選項之一。

曾博昇建議,台資企業應持續隨客戶及市場需求重新佈局,在價值鏈的策略思考上,進行成本效益試算,以及供應鏈及價值鏈調整的評估分析,思考構面包括關稅、財務預測、供應鏈、人才、技術、產線、資金和物流等。企業也必須考量無形資產的配置、利潤分割法的適用、TP政策的調整和常設機構等稅務議題,以降低中美貿易戰的衝擊,同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面臨貿易戰,台商可思考相關關稅工具的使用,包括重新審視受影響產品適用的進口稅則、重新審視/規劃受影響產品的原產地、探討價值鏈重組及潛在規劃機會、評估申請豁免加徵關稅及首次銷售原則適用的可行性、規劃受影響產品的完稅價格,以及評估關稅加徵對關聯交易的影響。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09 16:46經濟日報 記者林彥呈╱即時報導

政府強攻新南向政策,迄今執行成效備受各界關注。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今(9)日公布今年第1季執行情形,盤點包括經貿往來、人才培育、資源共享及區域鏈結等四大面向,讓人一窺新南向政策最新成果。

一、經貿交流

◎貿易:我國與新南向國家貿易總額為260.9億美元,我國出口至新南向國家金額為147.4億美元,我國自新南向國家進口金額為113.5億美元。

◎投資:核准(備)對新南向國家投資件數56件,較上年同期增加30.2%,投(增)資金額達8.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9.9%,其中對新加坡及泰國投資金額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核准新南向國家來台投資件數142件,較上年同期增加11.8%,投(增)資金額達0.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5.7%,其中紐西蘭、菲律賓及越南來台投資金額均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金融支援:輸出入銀行對新南向國家貸款核准額度新台幣40.88億元、保證額度15.14億元、輸出保險承保額度86.44億元。

輸銀建置的「系統、整廠及工程產業輸出聯貸平台」開辦至3月底,辦理新南向國家108案,貸款及保證金額91.36億元。

》國銀據點:金管會協助國銀於新南向國家增設據點,今年第1季期間已核准四處;共計216 處;今年新增台灣銀行馬尼拉代表人辦事處。

》新南向國家來台上市上櫃:截至今年3月,上市、上櫃及登錄興櫃的外國公司其中主要營運地在新南向國家的公司分別有八家、13家及一家。

》三大信保:中小信保核准 12 件,融資金額新台幣 3.55 億元;海外信保共保證 50 件,融資金額 4,116 萬美元。

此外,累計至今年第 1 季,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共計核保五件,融資金額 1.5 億元。

》產業鏈結高峰論壇:續規劃分別與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及菲律賓等六國舉辦產業鏈結高峰論壇,協助業者開拓新興市場內需成長商機。

》台灣形象展:預計自5月起至年底,陸續於印度、馬來西亞、越南、印尼及菲律賓等五國辦理,透過邀集地方、中央政府及民間資源參與,整體推廣我國在文化、觀光、教育、農業、科技、醫療、產業等領域的解決方案與實力。

》推動運用創新科技行銷:今年籌組四大主題南向主題產業聯盟,包含「智能視訊(越南)」主題聯盟、「智慧照護(泰國)」主題聯盟、「休閒旅遊(馬來西亞)」主題聯盟及「美妝時尚(越南)」主題聯盟,協助我國中小企業與東協市場雙邊合作。

》電子商務:目前在新南向電商平台(澳洲 eBay、印尼 blibli、越南 TIKI、泰國 PChome Thai)台灣館,上架近27萬項商品。

未來將在印度、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等四個台灣形象展設置新創電商館,促成雙編電商產業推廣及 B2B 商機媒合。

》清真產業:經濟部於 2017 年 4 月 21 日成立台灣清真推廣中心。截至今年3月國內累計已取得清真驗證的廠商共計1,031家,較2017年(783家)成長31.7%;另已辦理三場研討會,服務我商141家次,並帶領10家廠商參加馬來西亞國際清真展。

》工程輸出:電廠、石化、智慧交通 ETC、都會捷運、環保工程及水資源等六大輸出團隊,截至今年第1季我國工程業者已取得三件工程標案,總得標金額約為新台幣140億元。

》亞洲‧矽谷透過「台泰新創企業交流平台」,提供人脈、資源介接服務及與當地企業合作交流,協助國內新創企業赴泰發展。

二、人才培育

》學生人數:2018年全年新南向國家來台留學/研習學生共計51,970人,年增幅達25.6%。我國學生赴新南向國家留學/研習人數21,100 人,較上年成長 9.5%。

》外國學生產學合作專班:教育部新南向產學合作專班,迄 2019 年第 1 季已註冊人數計 3,255 人,包括 107 學年度第 1 學期產學合作專班 86 班/3,158 人、外國青年短期技術訓練班 1 班/40 人、中高階專業技術人才短期訓練班 2 班/57 人。

本年第 38 期僑委會海青班計 844 人註冊;107 學年度僑生技職專班就讀人數1,578 人(今年計21校開辦,尚在招生中)。

》產學合作專班-印尼 2+i 專班:由讀畢印尼三專學生來台就讀二技-印尼 2+i 專班,預計註冊4 班/88 人。

》僑外生就業媒合:勞動部公告僑外生評點配額制受理許可數額為 2,500 名,今年截至3 月底止,共核准人數計222名,核准人次計561人次。

》青年國際體驗與學習:

◎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補助大專校院學生赴新南向國家企業或機構實習:2018 年計畫核定共計 2,534 人,至 2019 年

3 月執行共計 1,883 人。

◎大專校院學生國際體驗學習計畫已核定補助 19 校。

》充實僑校師資:共計補助新南向地區僑校教師 115 人。

1. 核定補助泰國、緬甸及菲律賓等 3 國、28 所僑校共計 65 位自聘教師,以及 20 位泰、緬地區畢業僑生返回僑居地僑校任教。

2. 派遣 30 名替代役教師於泰北、馬來西亞及菲律賓 3 國協助教學。

》農業職涯探索或打工:截至今年3 月底已提供 112 名僑生參加農業職涯探索2,022 人天,及提供 55 名僑外生參加農業打工 790 人天。

》協助企業人力提升:

◎協助南向發展需求企業培訓國內幹部,截至 3 月底,共計訓練 442 人次。

◎鼓勵訓練單位辦理如國際貿易課程及新南向相關國家職場所需語言課程等,透過補助訓練費用,以激發在職勞工自主學習,截至 3 月底,共計訓練 114 人次。

》新南向經貿人才儲備專班:針對新南向市場開設配合當地文化的國際貿易實務、行銷、業務技巧、電子商務等經貿課程,規劃於台北、桃園、台中及高雄開辦四班,預計培訓 140 人,截至 3 月底共計培訓 36 人。

》新住民職業訓練:促進新住民就業或穩定其就業,由勞動部自行辦理或結合民間訓練資源,規劃辦理多元之職業訓練課程,供新住民選擇參加,截至 3 月底,共計訓練 212 人。

》台印度產學人才交流:國發會與印度台北協會及相關大學自 2018 年 7 月起開始規劃,合作舉辦一系列「台印產學資訊交流座談會」。分別於台北、桃園、新竹、中部、南部及東部等進行 6 場次活動。今年截至目前辦理南部、中部共 2 場次。

三、資源共享

》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

◎續推動「一國一中心」並新增緬甸,以八個目標國(印度、印尼、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及汶萊)為基礎,委託由成大醫院主責印度,台大醫院主責印尼,花蓮慈濟醫院主責菲律賓,榮總體系(北、中、高榮總)及陽明大學主責越南,彰化基督教醫院主責泰國,長庚體系主責馬來西亞(並兼轄汶萊),新光醫院主責緬甸。推動醫衛人才培訓、醫衛產業搭橋、台商健康諮詢服務、營造文化友善的醫療環境(移工)、醫衛相關產業的法規及市場調查以及資訊整合等六大項目。

◎Taiwan Healthcare+(THP)國際商貿整合行銷平台已聚集46家醫事機構及256間生技各領域標竿企業,並集結超過1,784 項特色技術、產品與服務,型塑臺灣品牌形象、拓展商機。

◎衛福部與印尼合作進行「新南向登革熱防治交流合作計畫」,舉辦「登革熱監測與地理資訊系統(GIS)運用課程」,培訓登革熱防治專業人員12。

》國際醫療:2018 年國際醫療服務總人次數為 41.4 萬人次,新南向國家病患來台就醫人次達 15.7 萬人次,占全部國際醫療病患38.08%,相較 2017 年 10.3 萬人次(占整體 33.78%),成長率達 52.4%

》農產品貿易:我國與新南向國家農產品貿易金額為 12.66 億美元,我國農產品外銷新南向國家金額為 3.29 億美元,我國肥料、農藥及農機設備等外銷新南向國家出口值為 0.33 億美元。

》台印尼農業綜合示範區:2018 年 6 月簽署台印尼綜合農業示範區行動計畫,2019 年 3月赴該國技術支援,協助啟動水利灌溉工作、核心區400 公頃稻田給排水路整修及 1,000 公頃灌區前期規劃。

》台菲洋菇生產示範農場:台菲二國代表處於 2019 年 3 月 15 日簽署「台菲合作在菲律賓碧瑤設置洋菇示範農場執行協定」。

》台越農業示範區:2019 年 4 月 25 日與越南隆安省農業暨農村發展廳簽署「推動水稻與果樹種苗繁殖生產示範中心」合作協議,協助國內資材設備輸出。

》糧食備儲基地:輔導我國業者於印尼與當地業者共同建置二個蔬菜備儲基地,共計約 100 公頃,其中東爪哇省泗水 30 公頃,蘇門答臘省棉蘭 70 公頃。

》觀光:

◎新南向國家來台 64.3 萬人次,較上年同期成長 6.2%,占整體來台遊客 22.17%。

◎國人赴新南向國家計 79.3 萬人次,較上年同期成長 12.1%,占整體出國遊客 19.05%。

◎2019 年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公布的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GMTI(Global Muslim Travel Index)台灣首度晉升非伊斯蘭教合作組織最佳旅遊目的地第三名。

◎新增越南胡志明市辦事處據點;印尼雅加達服務處據點。

》科技交流:赴新南向目標國與當地機構共同設置實質研究中心,目前總計於九國運行共 12 座海外科研中心。

》文化交流:

◎辦理「青年文化園丁隊計畫」,2019 年補助 11 組團隊,輔導 109 位青年南赴紐西蘭、澳洲、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及印尼進行藝文交流。

◎辦理「108 年客庄南向國際交流合作專案實施計畫17」,將於 5 月辦理審查,核定補助團隊及經費。

◎辦理原住民籍大專學生赴南島語系國家原住民文化及學術交流計畫,業已核定補助的原住民學生,將陸續分別前往菲律賓、紐西蘭等地,進行南島文化交流及學習。

◎故宮博物院於今年2-5月間,於澳大利亞雪梨新南威爾士藝術博物館,推出「天地人: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珍寶展」,展出器物、書畫與圖書文獻;本展是該院文物首次在南半球地區展出。

◎故宮博物院今年 2 月舉辦「NPM 南朋友系列分享會」,邀請國內關注新住民、移工議題的指標機構進行經驗分享,並與館內同仁、社會大眾一同思考故宮如何能夠提供更友善的移民教育推廣服務。

四、區域鏈結

》經貿協定:與新南向國家簽署投資協定(BIA),保障我商權益,台印度新版雙邊投資協定於 2019年2月14日生效。

》非政府組織:今年辦理「第 3 屆東南亞事務諮詢委員會」第二次在台活動,邀請10國、14位委員來台進行文化交流。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08 19:31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即時報導
  •  
中美貿易戰恐升級,新台幣匯率碎步貶值。 美聯社
中美貿易戰恐升級,新台幣匯率碎步貶值。 美聯社
 

美中貿易戰變數籠罩國際金融市場,台北匯市今(8)日觀望氣氛濃厚,新台幣匯率碎步貶值,終場貶值0.9分,收30.92元,總成交量僅9.89億美元。匯銀主管估計,短期內新台幣匯率仍將維持偏弱震盪整理格局,是否進一步貶破31元大關,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展望本周匯市,金融圈主管表示,受到國際金融市場黑天鵝滿天飛影響,新台幣匯率欲強不易,除非外資大幅匯出,新台幣匯率才有進一步貶破31元大關的動能,否則很可能還是在30.8~31元區間來回游走。

「最近匯市很穩,匯率貶深了,出口商就會進場賣,讓匯率貶幅縮減」,匯銀主管說。因此,若新台幣匯率確實觸及到「31」字頭,也許就會引發出口商拋匯潮,讓新台幣匯率貶不下去。

「除非外資大舉匯出,否則要站穩31字頭不是那麼容易」,銀行主管認為。

匯銀主管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放話調升中國商品關稅稅率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仍將率團赴華府進行最新一輪談判,美中貿易爭議歹戲拖棚、未來變數仍多,台北匯市靜觀其變、量能不大,昨日不到10億美元的交易量,多半以進出口商的實際交易為主。

另外,近期市場聚焦美中貿易談判進展,川普於上周推文表示美中協議進展緩慢,周五將對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祭出懲罰性關稅,由10%提高至25%,短期內還可能對目前尚未涵蓋的另外的3,25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課徵關稅。

金融圈主管說,即使川普再度揚言要對中國拉高關稅,中方仍不改原定計畫,劉鶴仍將率團至華盛頓進行貿易協商,美中貿易不確定性升溫,打壓全球投資氣氛,若外資加大匯出力道,新台幣將跟隨人民幣、韓元等新興亞幣偏空整理。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08 15:11

WES台灣地區調查結果(對6個月後之預期)。(國發會提供)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德國ifo經濟研究院今(8)日發佈「第2季全球經濟氣候指標(World Economic Climate)」,該指標止跌回升,從上季-13.1點回升至-2.4點,終止連4季下跌;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指出,由於調查期間在4月,當時美中貿易緊張情勢趨向和緩,受訪專家對未來6個月經濟預期較上季大幅提升,如今川普擬再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將成為未來不確定因素。

針對當前經濟情勢,這次「經濟氣候指標」調查,整體經濟、資本支出、民間消費皆續為負值,但「整體經濟」判斷大幅提升31.7點至-5.9點,「民間消費」判斷則維持-23.5點。

受訪專家對「資本支出」看法明顯轉佳,從-52.9點回升至-5.9點;吳明蕙指出,今年以來民間投資相關指標,如資本設備進口值(美元計價)現已連5個月雙位數成長、半導體設備進口值(美元計價)則連4個月雙位數成長,且今年第1季建築物開工樓地板面積為近4年同季新高,相關數據顯示民間投資持續熱絡。

另外,對未來6個月台灣經濟預期,對比上季10項指標,僅長期利率、美元相對新台幣幣值為「轉好」判斷,本季有6項指標轉正:其中「整體經濟」、「資本支出」、「民間消費」均由上季「轉壞」,大幅回升至「轉好」,反映下半年國內經濟擴張將逐漸增強;且未來半年台灣進、出口皆呈轉好。

此外,專家預期,未來半年美元相對新臺幣轉呈貶值,預期物價將走高,長、短期利率將走跌,股價水準則續呈下跌。

WES屬質性調查,第2季調查期間為今年4月,台灣地區合計發出17份問卷;調查方式,受訪專家針對問項,需就「好」、「滿意」、「壞」擇一回答,合計回答「好」與「壞」兩選項之人數,相減後除以總回答人數,再乘上100。若為正值,表示較多受訪者認為正向或趨勢上升;若為負值,表示多為負向或趨勢下降;若為0,則表示整體持平。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以前的年代是「高利率、低房價」,現在是「低利率、高房價」。許多年輕族群,為了拚搏一間房子,只好用低利率扛高房價,甚至台北市買房的受薪族,得花6成薪水繳房貸,專家指出,全台六都「房貸利率」僅約1.7%,創近5年的低檔,尤其雙北以外地區,因低利率、房價修正,刺激了買屋動能。

檢視相片

▲利率殺聲隆隆,誘使首購買房。(圖/記者蔡佩蓉攝影)

日前央行撇清高房價與低利率無關,但卻被學者章定煊打臉,引述論文指出,「台灣在2001年至2005年之貨幣政策過度寬鬆,雖使得台灣房地產景氣自2003年開始復甦,但持續的低利率政策,則為導致台灣房價不斷攀升之原因。」

另一篇論文結論是,「從實證結果可知,房價與消費者物價指數和房貸利率呈現反向關係,表示利息負擔較少,民眾有較高意願買房。」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雙北以外都會區,因房價基期較低,除了「房貸利率」僅約1.7%位於近5年的低檔,還有許多「長寬限期」、「長貸款年限」方案,刺激了房市買氣。

低利率環境,卻得忍受扛高房貸,根據營建署發布2018年第2季統計,在新北市買房每月要得拿薪水5成繳房貸、台北市每月得花61%薪水扛房貸。對於想買房的民眾,陳傑鳴提醒,雙北房價明顯高出其他都會區甚多,民眾購屋負擔相當大,即便目前房市交易量增,但仍有「價跌取量」風險。

檢視相片

▲六都房貸利率創5年新低。(圖/屋比房屋比價平台提供)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下雜誌672期 楊卓翰
 

台灣金融史上將出現罕見的慘況?據保險局資料,今年恐怕沒有一家壽險公司發得出現金股利。金融業2018年全體營收表現黯淡,三大行業中只有穩定成長的銀行笑得出來。

台灣金融業,陷入3年來最低的成長困境。《天下》百大金融業調查,金融業全體營收成長僅2.38%,低於去年的5.91%、更遠低於前年的11.43%。營收成長的家數有73家,也比去年低。

若以入榜行業分,在銀行、壽險、證券三大金融行業中,人壽保險的營收較去年衰退0.51%、證券業衰退10.2%,是金融業低成長主因。唯獨銀行業成長13.32%,情況相對穩定。

金融市場一榮一衰,被分成兩個世界。這與金管會公布的金融業統計一致,也是去年金融業的主調:保險業及證券業均衰退,只有銀行業成長,全年稅前賺3777億元。

兩大因素,主宰了金融市場的榮衰。首先,去年美國聯準會四度升息,而台灣利率保持不動,拉大了台灣與美國利差,造成外匯避險的成本大升。另一個因素是,去年第四季資本市場的巨大波動,也讓金融業的投資部位遭受損傷。

壽險業:今年未脫避險風暴

保險局4月9日證實,目前都沒有壽險公司申請審核發放現金股利,代表今年台灣可能沒有一家壽險公司,發得出現金股利。在台灣金融史上,這是罕見的慘況。

雖然在《天下》調查中排名前10大的壽險公司中,還有8家賺錢,僅有兩家虧損,但是讓真正壽險業擔憂的,是在帳面上看不到的「未實現評價損失」。

因為利差擴大,因此壽險業在海外投資時所用的換匯交易(Currency Swap)避險成本擴大。2016年,壽險業避險成本只有0.5%,2017年是1.5%,2018年底已到3%,比前年增加一倍。

再加上資本市場在去年第四季波動,投資失利,保險局公布壽險業2018年全年匯兌損失高達2309億元,是歷史新高。這讓壽險業者雖然帳上有獲利,但是避險成本提存,其實已捉襟見肘。

金融股過去都以高現金殖利率吸引投資人,今年壽險業發不出現金股利,也讓投資人卻步。外資法人建議,2019年金融股重點可放在銀行及證券業為主的金控,壽險業則可挑選利息收益佔比較大的企業。(GettyImages提供)

另一個困境,來自於台灣成熟的壽險市場,難有吸引消費者的新商品推出。以台幣計價的躉繳保費保險產品,包括新光、中國人壽、富邦人壽,都已停售。

「這些高利保單,對壽險業者的獲利壓力很大,業者不是停售,就是轉往美元計價的保單,」瑞士信貸的報告指出,「但是,美元計價的保單,成本又比台幣計價高上1個百分點,壽險業者只是把避險成本轉移到核保收入而已。」

展望2019年,壽險業者仍然無法擺脫匯損風險。根據統計,壽險業今年首季淨匯損仍達6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

中華信評分析師謝雅媖指出,2019年外匯風險是台灣壽險業者無法擺脫的一項挑戰,而投資部位與外匯風險,則是兩大控管標的。

她補充,「台灣壽險業者2018年平均資產報酬率,已自2017年的0.5%降至0.4%左右,這個水準較我們原先預估2018年0.7%低很多。」

謝雅媖也表示,產險公司相較起來都擁有強健的資本緩衝空間,信用結構強健,應該能禁得起營運績效出現些許轉弱情況的考驗。

要注意的是,外資預測,避險成本在今年還會繼續上升,預估將再進一步上漲至3.5%。「我們預期,今年還會有更多壽險業者的獲利下砍,」瑞士信貸指出,在2019年外匯避險成本每上升0.1個百分點就會對壽險業造成4%至9%的獲利衝擊,「2019年的壽險業者獲利,可能會是負成長。」

銀行業:相對穩定,仍要小心「三低」

相較於壽險,銀行相對穩定。本次調查的金融業營收成長速度最快的10強企業中,就有6家是銀行。

信評機構穆迪副總裁兼高級分析師徐嵩宜指出,台灣銀行業的運營環境保持穩定,主要是因為信貸業績穩定表現。台、美利差拉大,雖然造成壽險匯損,但對國內銀行的外幣放款業務,則有相當大的助力。

「大環境來說,從去年到今年趨於穩定。聯準會的利率政策趨於中性,貿易戰衝突也朝和解方向走,」瑞銀台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觀察,「看起來,下半年不會那麼不穩定。對銀行、財富管理這些業務來說,是可以從去年的大風大浪中,稍微喘口氣了。」

不過,法人仍指出,台灣銀行業在2019年仍然面對「三低」挑戰:低利率、低成長、低信用成本,為銀行業設了成長的天險。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央行理事會後記者會上指出,台灣利差雖只有1.36個百分點,但和其他國家相比並不是最低。他坦言,從日本及歐洲這些採用負利率的國家經驗來看,低利率確實會有副作用。

「日本金融機構一直萎縮、不太敢放款,不過台灣銀行業去年ROA(資產報酬率)、ROE(股東報酬率)高於前兩年,壞帳率、覆蓋率等資產品質相當良好,以全球低利情況來看,台灣金融機構還是相對穩健,」楊金龍說。

兆豐金控暨兆豐銀行董事長張兆順認為,「台灣銀行業體質都不錯,手上是握有好牌的,」能否把握機會就是關鍵。

其中一個讓銀行業摩拳擦掌的,就是吸引台商資金回台投資。政府已準備訂定海外資金匯回專法,提供投資特定產業及金融商品,並享有租稅優惠,也將設立信託專戶控管。台灣許多銀行也紛紛推出優惠專案。

不過,陳允懋觀察,台商資金回流可能沒有那麼快發酵。他解釋,「台灣長期低利率,資金成本本來就很低、資金浮濫,所以真的要在利率上優惠,空間有限。至於財富管理方面,因為大部份高資產客戶還是不會考慮把錢放回台灣,而會優先考慮香港。」

「我都跟同仁說,今年就是謹慎地做到12月31日,不能放鬆,」陳允懋提醒,去年前三季市場情況都很樂觀,但是第四季變天,美股大跌,「今年我們都要學到教訓。」

證券業:台股熱絡,獲利冷清

業績跟著股市走、看天吃飯的證券業,在2018年也出現「異象」。

雖然台股去年日均量超越1653億元,較前年成長兩成,但是活絡的台股,證券商卻沒辦法賺到錢。今年入榜的11家券商中,營收衰退者超過半數,券商整體年營業額也一口氣反轉去年超過三成的成長率,呈現衰退。

為什麼會有這麼奇異的現象?券商公會理事長賀鳴珩解釋,除了10月股災,台灣資本市場也有長期的結構性問題,「台灣市場的券商競爭激烈,承銷手續費殺價競爭;股市萬點讓包銷股票的本益比又偏高,所以才會看到台股熱、券商虧的情況。」

賀鳴珩今年從元大證券董事長轉任副董事長,他說,就是為了要規劃改善台灣的資本市場。他指出,目前台灣證券商的淨值負債比平均約2至3倍,銀行業約12倍、保險業約20至30倍,券商淨值也較小。但和銀行或保險業相比,政府對證券業能投資和經營的管制,相對卻比其他二金融產業更為嚴格,「例如證券業想投資海外,政府限制還是很多,」他說。

「過去我們是看天吃飯。我們的想法是,今年要轉守為攻,」賀鳴珩說,要突破困境,沒有特效藥,只能從結構一步一步改革。(責任編輯:賴品潔)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