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08-29 00:24:28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黃阡阡/台北報導
  •  
     
  •  

建商指出,政府鬆綁建融對不動產業來說具有正面意義,尤其納入都更、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有激勵作用。不過,由於房市進入盤整期,除了是房價高的台北市中心區域,建商較有投入意願外,其他區域都更案還是要看其條件而定。

建商表示,金管會此次針對都更以及促進民間參與的公共建設法、危老條例等所需資金放寬建築融資放款,對市場有正面助益,不過對上市櫃開發商來說,政府自2011年開始出手壓抑房市漲幅過高,其中更緊縮土地、建築融資,土地貸款成數僅約65%、建融約五到六成,加上近幾年同業早已未雨綢繆從市場上募資完成,資金充沛,因此政府放款鬆綁與否,不會成為直接誘因讓建商投入都更案。

建商強調,對自主更新的社區來說,反倒是加分的,主因過去銀行對於成功與否的自主更新案多持保留態度,現在因為金管會有此融資額度釋出,有利於自主更新的社區資金取得。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對銀行來說,可緩解了滿手濫頭寸的龐大壓力,7,000億資金進入建築業,也確實會為產業帶來活水。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