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規曹隨,是典範還是笨蛋?
司馬遷著作的史記,針對西漢初年兩位知名宰相蕭何和曹參,其因為有「蕭何制定法律,調和整齊如一」,於曹參繼任相國後,竟有整日飲酒食肉,舉事無所變更的情狀;直到惠帝怪罪,曹參才以「先帝高祖英明,後世皇帝也難以超越」以及「蕭何已立下輝煌佳績,不須變更」一事,延續「無為而治」的作風,後人稱其「蕭規曹隨」。
所以,在上月底24日的九合一大選激情過後,各地百里侯易主,各方輿論媒體無不咄咄逼人追問新官上任是否會「蕭規曹隨」。果真,沉不住氣的,就開始批判前朝,甚至不明就裡凍結政策。於是乎,到底該蕭規曹隨,或是朝令夕改?還沒上任就三把火,到底還要燒向何處?
我篤信民主政治的「滾石不生苔」,也很自豪於台灣的自由選舉、高投票率,及多次政權和平轉移;「朝令有錯、夕改何妨」也應該是公民可以容忍的。然而,民意如流水、輿論如巨輪,何時滅頂或遭逢輾壓,端看當權者的智慧及專業了。可惜,言多必失;得意忘形下,欠缺考慮的言行往往遭到媒體、名嘴和網民的無限擴大。
曾經參選、也經歷落選,更嘗試進入公部門,現在投身公益事業多年的我,看待選舉勝負早已雲淡風輕,但是對於長治久安或積弊難返卻始終殷殷切切並積極針砭;但是,眼見中央政府這幾年來做了年金改革、勞權修法、電力修整、黨產正義、性別平權以及其他相關政策,換來的卻是期中考滑鐵盧,實在令人不勝唏噓。看著執政黨和當權派高呼「施政要讓人民有感」,請問「長照、終老或都更的軟硬體政策」顯然會讓人民「很有感」的政策,有被放在眼裡嗎?我只看到的一次次的宣示、一張張的新聞稿以及一趟趟的媒體約訪、記者會及活動揭幕。結果選民只看到執政黨一上任的「除弊-只針對國民黨」、「電力-只想到燒乾淨的媒」、「反中-拒絕九二共識也連帶讓百姓荷包縮水」。所以,掌握激情語言的候選人奪下百里侯、見縫插針敵友不分的民代搶下席次,最後就是百姓的人權意志被荒謬的公投題目和投票流程給顛覆葬送了。
時至今日,您還確切記得,當初為何選舉人票這樣投、公投票會這樣蓋嗎?平均排隊一多小時才投下的選票,如果重回當天,你還會這樣做嗎?選前誰說了謊,選後又有誰願意負責?
誰說今天的典範,不會變成明天的笨蛋!(唐峰正論述/麥嫂整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