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調查指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房地產市場,但也帶來新機會,包括對物流業、適合居家辦公的產品、具備良好的通風和過濾系統、可提供員工更安全健康工作環境的辦公大樓等。
疫情也將促使地產科技的發展,例如研發針對辦公樓、購物中心及醫療中心等公共場所,進行檢測、消毒、清潔和運輸的智能機器人、利用物聯網等強化公共場所的體溫等監測資訊,藉此判斷危機發生位置,並發送警報等。
仲量聯行近日發布「冠病毒與亞洲不動產影響」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爆發短期考驗全球供應鏈,房地相關交易也可能延遲,產業方面,零售、旅遊受到最直接的衝擊,打擊最大,線上消費則有相當程度獲益。
報告指出,亞洲主要城市不動產市場都面臨考驗,中國主要城市在疫情肆虐下,租戶勢將採取更加保守的租賃策略,香港方面,受示威運動影響,租戶推遲房地產決策,隨著疫情蔓延,預期還會進一步拖延。
新加坡去年因為香港示威運動,原定在香港舉辦大型會展改到新加坡舉辦,遊客也從香港移轉,意外成為贏家;如今,新加坡是中國之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不僅國際旅客下滑三成,企業也因此推遲搬遷或擴張計畫。
雖然不動產市場下行風險升高,但仲量聯行報告認為,疫情有助「靈活辦公」的實踐,且進程更推前,概念不再侷限於共享辦公,也延伸到居家辦公。以日本為例,疫情並未衝擊租賃需求,甚至一些企業考量東京奧運可能會造成交通壅擠,已著手在公司周邊租衛星辦公室,讓員工能靈活辦公。
另外,由於疫區消費者出於防疫考量,傾向在自家下單,有助連帶提升生鮮食品、醫療用的冷鍊倉儲需求;這對於現代物流、智能倉儲投資者帶來了機會。
住宅的部分,疫情帶來不確定性,將壓抑市場,交易將會推遲,投資者可能會重新布局,預料2020上半年的投資總額與同期相比,會大幅下降;但預期今年下半年風險會減弱,投資額有望反彈,資本價值應可維持,收益率則恐遭壓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