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企劃財政部在本月10日宣布,名下有3戶或更多房屋的屋主,其房產稅率將從0.6%至3.2%,調升到1.2%至6%,且除個人外,擁有多戶房屋的企業,也會面臨6%的房產稅率;會有這個措施,在於近三年來首爾公寓平均價格,累計已暴漲逾 50%,來到約 9.25 億韓元(約合77.4萬美元),等於直接宣布文在寅總統上任後的「讓民眾買得起房」的政策跳票,在目前民調低迷的狀態下,說來也是為了平息眾怒,才出此下策。
這並非韓國政府首次祭出打房措施,在此之前,文在寅政府已陸續採取多項相關政策,卻未能有效壓抑居高不下的房價,也讓不少南韓民眾認為,既然政府有意解決高房價問題,那些坐擁多棟房產的高官,就應出售名下第 2 戶以上的住宅,藉此表達「響應政策」的決心。
姑且不論韓國的政策到底收效如何,很多網友都在討論,「韓國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囤房稅的命題上,與其談能與不能,有沒有效果之前,有三個問題其實要先解決。
第一個問題是,台灣空屋有多少?這些囤房統計,哪一個才是比較接近現實?
根據內政部的新聞稿指出,持有 4 間以上房子的多屋者,僅佔房屋總數 4.52%,因此台灣沒有囤房的問題;但在 OURs 都市改革組織重新用「全國家庭總歸戶」後計算,相同財政部 2018 年的數據,統計出持有 4 房以上房子的多屋者擁有房子數字將暴增至 176.9 萬戶,佔房屋總數 15.1%。比內政部的計算 4 間以上房子的多屋者約 47.7 萬間房子,佔房屋總數 4.5%,整整多了 3.7 倍。
這些多屋者到底有沒有包含建商未出售的餘屋?分布狀況如何?如果連空屋和囤屋都無法掌握,那要如何進行下一步?
第二個問題是,現行房屋稅加成的「囤屋稅」到底有沒有抑制房價?
其實,囤房稅早已於 2014 年納入《房屋稅條例》並全國一體適用,只要在全國合計超過 3 戶,無實際使用均視為「囤房」,並由各地方政府」分別課徵 1.5% 至 3.6% 稅負。但大家沒感覺的原因不脫兩點,其一是稅率由地方政府決定,因此多數行政區採取 1.5%,影響有限,其二是稅基太低,除非房子新,不然即使北市精華區內 30 坪公寓,一年不過萬把元,就算乘以三倍也不過數萬元,對資產族來說,繳起來沒那麼有感覺,這一點從房價近期又卯起來狂飆,到底有沒有達到抑市效果,目前的房價已經給了答案。
第三個問題是,如果囤房稅真造成價格狂跌,會不會有其他後遺症?真正有需求的民眾買得起嗎?是否可能產生新的財富重分配?
很多支持囤屋稅的論調中,認為只要屋主受不了高稅負,就會拋售,價格就會下滑,想買房的人就可以接手。殊不知,在民眾購屋能力沒有提升之前,真實世界的劇本可能有二,其一是受不了高稅負的屋主拋售,在被有需求的民眾出手之前,就被更有資源的大腕囤屋者收走,形成更大的囤屋怪獸;其二是銀行因為做為擔保品的不動產價格大跌,流動性出現問題,進而產生系統性風險,最後又要勞動納稅人的錢出來救市。
說到底,囤房稅並非問題本身,如何想買房的民眾買得起,才是關鍵。
台灣今日的高房價是政府稅制、金融體系與地方發展不均等交織出來的結果,單靠稅負等單一行政工具,這樣的手段在承平時期或許管用,可是在目前各國大舉印鈔,利率又低得驚人的世道下,向資產奔去的資金洪流中,國家機器要透過行政手段來維持平衡,難度非常高。
最終是不是所謂「正義」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誰也沒有把握。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