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報-台北電】中央銀行上半年會計報表出爐,累計淨利762.49億元,較預算數758.04億元高出40.59%,加上央行前年度累積盈餘保留至本年度繳庫部分有598億元,立法院核定的2020年預算數1,801億元可望順利達成。金融人士強調,由於央行外匯資產投資運用以美債為主,且大多均持有到期,疫情後美債殖利率大幅下滑,並不會造成立即影響。

央行從2009~2019年,每年繳庫盈餘至少都有1,800億元,最高是2009年的2,380億元,立法院核定2020年預算為1,801億元,等於央行將連12年貢獻國庫近十分之一預算,因而被立委稱為「國庫金雞母」。

根據央行統計,歷年來單一年度繳庫盈餘最高是2009年的2,380億元,因為當年的淨利也是史上最高的2,976.63億元。2007年也達1,858億元,當年淨利為2,319.84億元,其他繳庫盈餘高於1,800億元的有2011年1,815億元,2015年、2018年、2019年,各為1,804億元、1,802億元、1,801億元。

合計現任及前任總裁的楊金龍及彭淮南,22年來共賺進4兆4,447億元,約近二年的全國總稅收。

去年中美貿易戰開打,造成全球金融市場震盪,美國公債殖利率明顯下滑,今年又爆發疫情,主要國家傾全力救市,美國聯準會(Fed)帶頭狂印鈔票,無上限量化寬鬆(QE)購債,資金氾濫加上避險需求高漲下,美債殖利率進一步狂洩,次級市場的指標10年美債殖利率8月7日已來到0.54%的超低水準。

金融人士認為,若央行仍維持買進美債為主力的外匯資產操作模式不變,預料在一定期間後,孳息收益勢必大減。對此,央行強調,國家財政還是回歸到以稅收為主才是常態,央行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基本上難免受國際重大經濟金融情勢變動的衝擊,過去在1987~1990年間,也曾有多年完全沒有盈餘可繳庫的情況。(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9%87%91%E8%9E%8D-%E5%9C%8B%E5%BA%AB%E9%87%91%E9%9B%9E%E6%AF%8D-%E5%A4%AE%E8%A1%8C%E9%80%A312%E5%B9%B4%E4%B8%8A%E7%B9%B3%E9%80%BE1-800%E5%84%84-23435411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