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tacy Chiu 攝影-黃政達
身為大城市裡的無殼蝸牛,你是否也曾煩惱租不到或買不起房?台北市政府試圖讓房市交易資訊更透明、公開,並讓房地稅制更為合理,保障自住權益,才能落實買賣雙方的居住正義。為此,台北市政府透過大數據資料,解決實價登錄中,房屋與車位價格混算所造成的房價陷阱,也提供訴訟以外的紛爭解決機制,為民眾調解租屋與購屋糾紛,並結合教育資源宣導租賃知識,從消費者角度消弭資訊不對等的困境。
大數據扣車位算房價讓買賣更透明
台灣早年的房地產市場交易資訊不公開, 買賣雙方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買貴了」或「賣便宜了」的事件時有所聞。如今實價登錄已成為民眾買賣房屋的重要參考,台北市政府甚至將實價資訊揭露的門牌區間縮小至5 號,實價查詢益趨精準,但由於目前沒有強制規範停車位的單價必須與房價拆開申報, 在比較基礎不同的情況下,容易誤判行情。
以包含10 坪、200 萬元車位的40 坪物件為例,若出售價格為2,000 萬元,在缺乏車位售價等相關資訊時,只能以總價含車位計算,得出房屋單價每坪50 萬元的價格,但若將車位與房屋的實際坪數分開計算,真實的房屋坪數、價格應為30 坪、1,800 萬元,亦即每坪單價60 萬元。由此可知,房屋單價若是沒有拆算車位,將會誤判真實的房價。
為此,台北市地政局局長張治祥表示,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發生,「台北地政雲」首創於買賣實價查詢功能中推出「大數據扣車位算房價」,藉由比對同社區或方圓300 公尺內的車位交易資訊,協助試算扣除車位後的房價,讓民眾比價時不因車位有無而產生混淆,掌握真實的成交單價。
完善消保法體系保障消費者權益
而面對房屋買賣或是租賃糾紛,例如購買預售屋爭議,或是租屋被房東扣留不合理的押金等,在對簿公堂之前,其實可以透過《消費者保護法》體系調解。台北市法務局主任消保官楊麗萍表示,房東與房客也是消保法所稱的業者與消費者,因此一旦出現消費爭議或糾紛,身為消費者的房客可以申請協商,透過消保官協助,達成共識和解並保障權益。
除了租賃爭議外,地政局與消保官也協調許多購屋糾紛,常見的是買賣中古屋後,才發現屋內有漏水及壁癌等問題,因此質疑仲介隱匿屋況;此外,預售屋的爭議也不少,例如消費者反悔想退單,或發現成屋與廣告不符等。
楊麗萍說,若是想諮詢買屋租屋的消費問題,可撥打「1950」專線,由專家協助解惑。若是遇到房屋消費糾紛,除了寄存證信函、上法院外,民眾也可以到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官網提出申訴或申請調解,就會由所在地縣市政府及消保官居間協助協調爭議,對消費者而言省時又省事。
除了消費糾紛發生後的協商,地政局與法務局也著重於事前的防範與宣導,像是走入校園及社區,透過講座及設攤等方式,從民眾端加強宣導租賃專法規定、訂定租賃契約的細節與常見租賃糾紛及救濟途徑;地政局也與大專院校合作,於學校官網建置租賃安全相關資訊連結,提供租屋權益維護及建物安全查詢的管道,以保障學生租屋權益,降低糾紛發生機率。
透過居住正義2.0,讓台北新生代或是離鄉背井前來台北打拚的人們,不須擔心買不起房、租不起屋,而健全房市政策的落實,以及強化交易安全的服務,從居住安心到居住尊嚴,讓所有人都能在台北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
【完整內容請見《台北畫刊》11月號634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