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瑩潔 攝影-蔡耀徵
落實「居住正義」,是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時所提出的承諾,也是至今仍持續努力的施政重點。在市長授命下,具有都市規劃與地政等相關學識、經歷的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得全,肩負督導居住正義政策規畫與執行的重任。透過多元參與,不斷滾動進化提出「居住正義2.0」系列行動,運用公私協力及跨域治理,提高社會住宅服務質量、協助危老建物改善或重建,並且致力健全房市,為市民打造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宜居台北」。
結合公私力量共同導正市場失靈
坊間許多民調顯示居住問題是民怨之首, 對此李得全表示,台北市房價及租金所得比偏高,但閒置空屋仍多,令許多人買不起、租不到,此外,都更、危老改建推動不易, 還有租買資訊不對等諸多問題,「總體來說就是市場失靈。」
面對市場失靈,社會期待政府發揮角色功能,然而居住正義議題,涉及範圍既深且廣, 必須仰賴中央、地方政府、非政府組織與民間企業共同面對、了解,進一步形成社會共識, 才能解決問題。
奠基於柯市長第一任期投入的社宅興建基礎,台北市政府的居住正義政策從1.0 進化為2.0,全力整合16 個局處組成「居住正義小組」,擴大結合公私力量,多元興辦社宅並提供社區服務,同時兼顧市民住家整維及房市健全。李得全說,「在台北市買房對一般年輕人可能有難度,但如果有機會買房,至少希望不要被騙、不要買貴,這也就是居住正義2.0 所推動的資訊透明與交易安全;至於租房,市府依照家戶所得與人口數提供租金補貼,為各類市民朋友有效解決居住難題。」
落實三大重點打造台北安居生活
「居住正義2.0」主要分成三大重點,首先是「社宅出租」,除了持續興辦社宅,李得全表示,「也要將社宅打造為與社區環境共容、共融、共榮的生活中心。」從硬體的規畫設計到公共服務品質一併提升,包括社宅宜居建築設計、導入智慧物業管理,納入托兒、托老機構及加入青創社區服務,改變過去民眾對國宅的刻板印象,營造安全舒適、有溫度的住宅社區環境。
其次是「民宅更新」,台北市30 年以上的房屋約有近10 萬棟,其中不乏因結構或設備安全問題亟待整修或重建的危老建物。對此,市府協助各類房屋修繕補助、老屋健檢或提供容積獎勵鼓勵改建,也設有都更危老工作站及推動師專責溝通執行。
第三「房市健全」部分,市府則致力於資訊透明、交易安全、價稅合理。為降低空屋率,台北市實施「囤房稅」,採取差別稅率, 同時也做空屋清查,對於低度用水用電戶課以非自用空屋稅,鼓勵屋主釋出空屋;此外針對預售屋買賣契約,實施報備核准新制, 房價查詢及試算系統也更精進,以保護消費者權益。
從觀察日本經濟發展及其房市泡沫化的脈絡,李得全指出,房地產市場交易過熱,反而會影響經濟的健全發展,最近受疫情影響, 全球經濟下滑,各國實施量化寬鬆,台幣升值,台灣物價下跌,但房價卻逆勢上漲,不過台北市已有囤房稅因應,相當程度可以避免房市泡沫化的危機。
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居住正義2.0」,市府設置專網,匯集統整相關資訊至單一入口, 讓有需求的市民能快速獲取資訊,並利用Line、Facebook 等多元管道宣傳推廣。
提及對於居住正義的期待,李得全認為, 第一步是真實呈現問題,將資訊攤在陽光下, 透過資訊公開來進行政策溝通,進一步形成共識;第二步是跨域合作治理,結合各界的力量,合作分工,才是成功的關鍵。市府會持續調整步伐與施政力道,為達成「宜居永續的台北」而努力。
【完整內容請見《台北畫刊》11月號634期】。
https://udn.com/news/story/6961/499120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