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都更危老 (55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全台瘋都更,危老申請熱潮更是熱爆!據財團法人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今(26)日的最新統計,根據營建署最新數據,全台已核准的危老重建案,已達236案,全民拼都更、危老的時代來臨,社團法人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也將在10月19日主辦第六屆都更高峰論壇「都更動力論壇」,邀集產、官、學、民,一起拼都更、危老。
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理事長張美麗今天表示,政府近幾年一直積極進行都更修法,以及改善都更環境,從危老條例宣布實施,到住都中心及都更條例修正案通過,所謂「都更三箭」,都已陸續到位,也因此帶動全台老屋改建已如雨後春筍掀起熱潮,猶如「遍地開花」。

張美麗表示,目前從一般老屋所有權人到從事相關行業的企業單位,包括台北市已訓練9,317位危老推動師,以及新北市的百位都更推動師。

據內政部營建署、台北市和新北市府統計,目前危老重建案已核准件數,全台已達236件;其中,台北市達75件,躍居為全台核准件數最多的都會;至於新北市,也多達74件。

張美麗表示,今年中華都市更新總會的年度論壇,即將在10月18日登場,此次論壇主題為「都更動力論壇」,邀請政府部門主管,包括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台北市政府都發局局長黃景茂、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執行長張溫德、臺灣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公司董事長林旺根、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王進祥等知名人士、產、官、學界,齊聚一堂,研討提升「都更動力」實務。

其中,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黃景茂主講:「臺北市都市更新動能策-危老海砂屋全方位、都更進化展新頁」將提供危險建築物多元重建與更新方式,加速改善住居環境之措施,都發局亦以更積極、更有效率的方式協助民間推動都更,讓都市更新推動更進化。

至於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執行長張溫德,將主講「以國家機構帶動都市更新之思考與實踐-保障權益、尊重紋理、永續經營的三贏策略」,期望提供兼顧友善與融合的居住空間,並搭配穩定供需的住宅福利策略,實現居住正義的目標,以提升生活品質與引導都市整體發展。

臺灣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公司董事長林旺根,則將主講「精進自主更新重建服務模式的新動力-分潤、投資、墊付與保證」,將提出四大機制,分別在更新重建的不同階段,協助地主完成重建,同時希望在此一精進模式的推動下,加速危險老舊建築的重建。

至於不動產界重量級的「大炮」級名嘴-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王進祥,則將主講「全案管理的運用執行與都更危老產業新動力」,針對落實都更政策首應面對之問題與迷思分析與說明,促進快速達到都更新紀元之開始。

中華都市更新全國總會籌備主委鄭錕誠表示,過去都更的住戶和地主,總會擔心很多問題,對於都更和危老重建案的印象,也多抱持憂心會碰到釘子戶、平均至少要推動7年以上等阻礙和疑慮,導致民眾對於投入參與都更案的意願,裹足不前;事實上,近三年政府不斷推動都更三箭、修正都更條例母法、實施危老重建條例等政策之後,上述這些疑慮和問題,都已經可以順利排除。

鄭錕誠表示,前面已談到,危老推動師和都更推動師的專業「人」力,以及都更、危老相關「法令」,都已經逐步到位;接下來,就是「錢」的問題。現在,《銀行法》第72條之2條已在去年完成修法,凡銀行辦理都市更新、危老重建、長照安養、社會住宅、學校、政府廳舍、企業廠房興建等建築融資限制,此類不動產放款已排除在建築融資上限30%之外,所以現在要辦理都更、危老重建,「錢」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希望都更地主和所有權人,積極參與都更,讓都更趕快動起來。

(工商 )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台北市都市更新處表示,台北市內湖路1段的「明園大樓海砂屋」,都更實施者是士林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於2019年7月31日函請重行公展。海砂屋都更案因危及住戶安全,市府均積極協助時程加速,都更處呼籲實施者應針對未同意的80餘人妥予溝通協調,以尋求重建之共識,協助住戶早日完成重建。
 
建管處針對明園大廈海砂屋都更案列管總戶數190戶,目前申請停止使用戶數計117戶、其中63戶出具專業技師的安全簽證,核准同意延長使用1年,為積極協助海砂屋拆除重建,建管處依「台北市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善後處理自治條例」針對無正當理由仍持續使用之建築物,已依法裁罰10戶所有權人,其中2戶裁罰10000元罰鍰,8戶裁罰5000元罰鍰,並得連續處罰,藉以督促社區住戶早日整合重建意願,儘速拆除重建。
 
都市更新處也進一步說明,該處於各行政區設立都市更新諮詢工作站,並提供都市更新法令說明會,持續協助辦理重建,市民朋友可多加利用;亦歡迎至都市更新處網站「首頁」>「熱門查詢」>「台北市公劃都市更新地區作業專區」下載「劃定台北市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更新地區案」計畫書、圖等相關文件。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9-26 00:00:00聯合新聞網 張世雅

撰文/張世雅

「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是當前老舊房子屋主想提高生活品質,有個嶄新居住環境可考慮的方向,兩者都是為了居住安全,將舊建物重新整建為符合現代安全標準,可以讓家中高齡者提升居住機能,但執行方向卻大不同。

高雄市自100年開始接受都更申請,到今年為止,共有8件提出申請,僅4件核准,分別是京城建設提出的「和平案」及「博愛案」,另兩案是「苓西段」及「金廣成」,4案核准都近六年,只有「和平案」已完工,另三案仍在ing。

以數量來看,提出都市更新申請數量並不多,問題出在哪裡?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表示,「都市更新」是指在都市計畫範圍內,實施重建、整建或維護措施;「危老條例」全名是「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與都更計畫最大的差異在於「流程加速」。

提出都更新申請程序較冗長,須透過公聽會、聽證會、審議會核定,才能申請建築執照進行拆除及施工,且都更面積至少要500平方公尺才能提出,且要土地及私有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二分之一以上同意才能申請。

危老重建經相關單位建築結構鑒定,確認符合危老建築資格,就可以申請建築執照開始重建與施工,不用辦公聽會、聽證會等都更要走的程序,且無基地面積限制,唯一比都更嚴格的是,危老重建建物須經100%土地及合法建築物所有權人同意。

都市更新有什麼稅賦減免優惠呢?依據都更條例第67條,如採協議合建方式辦理都市更新,在更新重建期間,土地無法使用,免徵地價稅,更新後地價稅及房屋稅可 以減半徵收2年。

如依權利變換方式辦理都市更新,除了上述優惠,在更 新後第一次產權移轉時,土地增值稅及契稅可減徵40%。 而如果是「不願意」參與都更而領補償金的地主,之後的土地 增值稅也可以減徵40%;如果是「無法」參加改領補償金的地 主,則免徵土地增值稅。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者投書:胡偉良(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

老屋年限將至,危老改建不是房地產市場的「普惠工程」,只有部分危老會因而受惠

在歐美等先進國家,建築的設計使用年限是50年,但實際平均使用壽命更長,像英國長達125年,法國為85年,美國為80年。一棟房屋經歷了幾代人的使用,甚至成為傳承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旅遊資源。

反觀亞洲,房屋使用年限則明顯太短,像台灣由於早期房屋建築法令的缺漏,加上當時主政的政府把台灣視做「反攻大陸的臨時堡壘」,對建築品質毫不重視,不僅造成一大堆施工不佳、功能不良的建築,而且外觀醜陋,極不符合現代化城市建築應有的樣貌。憑心而論,台灣當今存在的很多老房子確實有必要儘早拆除,畢竟這些老房子不論在設計、施工、乃至於使用上都存在著問題,也不是台灣人不怕死,而是心存僥倖,總以為自己不會這麼倒楣,換一句現流行的用語來說,就是沒有「病識感」,如果生病的人,自己都不承認自己生病,那醫生開甚麼藥都是沒有用的。

依我個人的看法,40年以上的房子都有重建的必要,50年以上的房子更是百病叢生,居住在裡面有可能是賭命,以生命做賭注,要不要賭也許就看各自的賭性,台灣人真的不怕死?真的賭性堅強?我認為更大的可能應該是:無知和心存僥倖。

很多危老縱然給予容積獎勵,要改建還是很困難,以大台北地區為例,像容積率不足300%區域,老房子基本上是很難改建成功的,尤其是4、5層的公寓,因為在改建後分不回原來的室內面積。這種情況包括台北市絕大多數的住宅區、新北市中和、永和、新店、三重、新莊、板橋以外的所有地區和新北市未面臨8米以上巷道的房子。

很多人都誤以為所有的危老建築都將因為可以獲得容積獎勵而改建成功,但事實並非如此,未實施容積管制前興建的老房子,其現有的容積率大多遠高於當前的法定容積,且違建充斥,其已存在的現有容積,再加上空地違建、屋頂加蓋,早已超過改建後可以興建的容積,亦即現行容積獎勵的額度並不足以讓住戶在改建後分回原居住面積。

對這種情形,台北市現任市長柯P就認為當年郝前市長的都更口號「一坪換一坪」,把人民的胃口給養大了,換新屋還贈車位,且興建期間還有補助租金,讓老百姓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但天底下哪有那麼好的事。柯P並提出住戶一坪自己花5萬、6萬,貼一點,這樣才是務實的做法,但現在問題出在:大多數老百姓心中已經存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不花錢,以舊換新還附贈車位」,但依現行相關法令規定,這根本是做不到的事。

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是把住宅區的法定容積一概提高到300%,一些地政、都計學者卻以「提高容積率會影響生活品質」做為反對的理由,但實際上縱然將住宅區的法定容積一概提高到300%,改建後的總容積其實也未必比現在的現存容積加違建來得高,更何況,當前的老房現況是蓋的滿,空地很少,甚至原本就一點點的少量空地還被違建填滿,與依新法規完成的建築相比,雖然新建築蓋的較高,但建築覆蓋面積上限(建蔽率)遠比老屋小,留下的空地必須綠化及做公共設施,故改建後的生活品質仍將優於現狀。新加坡、香港、東京等都會區的高容積率都說明了這些不務實際學者所謂「提高容積率會影響生活品質」的站不住腳。

https://tw.news.yahoo.com/yahoo%E8%AB%96%E5%A3%87-%E8%80%81%E5%B1%8B%E5%B9%B4%E9%99%90%E5%B0%87%E8%87%B3-%E5%8D%B1%E8%80%81%E6%94%B9%E5%BB%BA%E5%83%85%E9%83%A8%E5%88%86%E5%8F%97%E6%83%A0-061932710.html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9-22 23:22聯合報 記者張世杰/台北報導
  •  
位於北市士林區的葫蘆公寓,被鑑定為海砂屋,但住戶質疑實施者財力不足,致都更案延宕...
位於北市士林區的葫蘆公寓,被鑑定為海砂屋,但住戶質疑實施者財力不足,致都更案延宕數年。 記者張世杰/攝影
 

海砂屋改建牛步,如今又傳出都更紛擾,位於台北市士林區的葫蘆公寓,被鑑定為海砂屋,儘管改建刻不容緩,但都更談了近10年,遲未有實質進度,不少住戶已搬離,擔憂回家之路遙遙無期,直指實施者財務能力不佳,才導致拖累都更進度。

對此,台北市都更處表示,該案的實施者為鼎鉅建設公司,已要求6周內提出具體財務證明,並向地主、住戶取得同意,否則後續台北市都更審議會討論時,將駁回及不予核定該案。

鼎鉅建設公司董事長黃敏哲表示,不清楚該都更案細節,一切都是公司負責人連康鈞處理,但他也聯繫不上連,還說若都更案進行不下去,乾脆這公司解散,不然股東也尷尬,對住戶也不公平。記者數度致電連康鈞,對方至截稿前未接電話。

受鼎鉅建設公司委託的弘傑都市更新顧問公司協理陳玉璟受訪表示,這必須由實施者對住戶負責,無法代替回覆,且他們也聯繫不上連。

屋齡超過40年的葫蘆公寓,北市府列管為海砂屋,屋況老舊,外觀明顯斑剝,甚至肉眼可見樓梯稍微傾斜,至今仍居住在當地者不超過10戶,豈料都更卻遲遲談不攏。

住戶直言,起初大家期盼改建,實施者允諾提供租金補貼,甚至已有住戶搬出去,但卻始終未等到承諾兌現,大家越想越不對勁,才發現實施者財務不佳,讓都更案一延再延,至今連事業計畫都未核定。

對於北市府審議進度,該名住戶無奈表示,大家了解委員、學者的目標,希望都更案可以順利進行,但遇到不良建商,卻還給予時間,其實是在損害住戶權益。

對此,台北市都更處表示,確實有收到地主陳情,質疑實施者財力不足及無營建實績,北市都更審議會日前已決議,要求實施者於6周內提出具體書面證明文件,向地主說明並取得同意,不然後續審議會討論時,將駁回及不予核定該案。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4062581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9-22 23:24聯合報 記者張世杰/台北報導
  •  
  •  
     
北市士林區的葫蘆公寓被鑑定為海砂屋,但住戶質疑實施者財力不足,導致都更案延宕數年...
北市士林區的葫蘆公寓被鑑定為海砂屋,但住戶質疑實施者財力不足,導致都更案延宕數年。記者張世杰/攝影
 

北市海砂屋拆除重建,可享30%容積獎勵,但列管公告起5年內,若住戶未提出重建、都更申請,容獎將逐年遞減,為加速整合重建意願,北市府近期研擬有條件「恢復30%容獎」專案,預計可受益的海砂屋共計8件,總計464戶。

台北市建管處表示,該專案仍待市長柯文哲拍板,若核准通過,受益的海砂屋,只要在2022年12月24日前申請重建,仍可享有30%容獎。

目前海砂屋拆除重建,最高可享30%容獎,但列管公告起5年內,若住戶未提出重建、都更申請,第6年起容獎逐年遞減5%,減至最低10%為止;根據北市府統計,目前全市至少仍有20件「須拆除重建」的海砂屋,尚未進行重建或都更。

台北市建管處解釋,北市府去年修訂「台北市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善後處理自治條例」、「台北市畸零地使用自治條例」,放寬海砂屋重建涉及停車空間及建築物高度的標準,且免除重建基地不受畸零地的限制。

台北市建管處指出,在完成修法前,已經有8件海砂屋開始遞減容獎,考量加速整合重建意願,該8件將研擬「恢復30%容獎」專案,只要待北市府定案,即可允許2022年12月24日前申請重建,享有30%容獎。

另外,針對「須拆除重建」海砂屋,北市府近期將會同三大技師公會,重新進行鑑定,若符合「建築法」第81條的傾頹或朽壞,將評估進行強制拆除。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4062582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林彥臣/綜合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回憶921大地震20周年時特別感嘆,台北是過去15年都更進度龜速,只完成了54件,他上任4年後已經推動176件,速度明顯改善,20年來居民的傷痛可以平復,但是根本的問題要解決才是更應該關心的事情。

柯文哲臉書發文表示,他認為大地震釀災,根本的問題還是老舊建築物太多,無法抵擋強烈地震,如果3年前的台南大地震發生在台北,大概可以造成4千棟房屋倒塌,數萬人傷亡。

柯文哲指出,在他上任之前的15年,台北市申請都更的案件超過1千件,但只完成了54件,一件都更案,光是審議流程就要花3年半時間,他笑說,「換隻烏龜來送公文都比較快」。

柯文哲說,為了縮短都市更新的時程,他上任之後推動了都更168專案,100%居民同意的都市更新專案,必須在6個月內拿到建照,8個月內完成權利變換手續,現在平均只要花139工作天就可完成審議,過去4年一共推動了176件,速度明顯有改善。

柯文哲解釋如何增加都更效率,與其每一年地震發生傷亡,都市更新的議題就要吵一次,不如系統性問題的解決方案,為了增加溝通效率,在計畫都更的社區布點成立工作室,就是化被動為主動,讓前期協調的過程更順利,也可以累積經驗,作為其他難以推動的都更案的先例。

柯文哲強調,921已經過了二十年,居民的傷痛可以平復,但根本的問題還要解決,「這是我們最關心的事」。

網友在柯文哲臉書留言表示,「審議流程3年半…這國家真的有在工作嗎」、「15年才54件,馬郝速度真的很龜速」、「推系統性的解決問題!」、「羨慕台北有做事的市長欸」、「都更之路真的太長遠了...有阿伯的推動真的看到曙光了」。

原文網址: 回憶921嘆上任前15年「都更龜速」 柯P:換隻烏龜來送公文都比較快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540563#ixzz60EqI0OSA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1大地震年滿20週年,是許多人心中永遠的傷痛,但是災害過後,政府除了檢討建築法規,也要求房屋的耐震性,以提升居住安全。而政府近年來頒布《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鼓勵全體100%同意案件申請重建,有提高誘因和補助,多管齊下,就是希望讓老屋汰舊換新。

1999年的921大地震,歷經20週年,台灣全面檢討建築法規,嚴格要求老房以及新建房屋的耐震性,根據內政部統計,全台大約870萬戶建築,30年以上的老屋就有410萬戶,佔了47%,為了提升居住安全,內政部積極推動危老房屋更新重建,未來4年更籌編逾80億元預算。

檢視相片

內政部部長徐國勇:「我們也編了4年80億相關的費用,其實我們最主要是有關我們快篩,就是地震的這個安全檢查的這個部份,單單這樣就編了54億,所以我們現在只要大樓,我們以前是說9樓以上,一開始說12樓以上9樓以上,我們現在6樓以上我們都在快篩。」

檢視相片

政府提高預算,鼓勵危老屋重建,只要屋齡超過30年,沒有電梯也不是歷史性建築,就有資格申請,政府同時也強化申請誘因,像是程序變簡單,申請重建案件者,30天內就能審核完成。另外在109年5月9日前提出申請,祭出最高1.4倍基準容積獎勵。而重建期間地價和房屋稅也會減免,更提供每戶最高300萬重建工程貸款,協助更多危險及瀕危老舊房屋重建需求。

檢視相片

徐國勇說:「危老裡面都做了很多的措施,最主要的措施我們用容積來獎勵,容積獎勵讓你說最多100坪,重蓋以後可以變140坪,那你這樣就有去重蓋的意願,那另外我們還要再用稅賦的優惠來鼓勵,譬如說我們地價稅房屋稅我們都給予鼓勵,在一定的時間內免徵,然後再過了免徵的兩年的時間以後,我們甚至還有相當長的時間可以減半徵收。」

檢視相片

想要老屋重建動輒百萬的費用也有著落,出席耐震評估最高補助達40萬元,後續重建費7成也能貸款,多管齊下,要讓老屋汰舊換新。

(民視新聞/林苡婕、羅執中 台北報導)

https://tw.news.yahoo.com/921%E4%BA%8C%E5%8D%81%E9%80%B1%E5%B9%B4-%E6%94%BF%E5%BA%9C%E9%BC%93%E5%8B%B5%E8%80%81%E5%B1%8B%E6%B1%B0%E8%88%8A%E6%8F%9B%E6%96%B0-074131612.html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方暮晨/MyGonews買購房地產新聞

台北市老舊透天厝因為地段佳、土地含金量高,加上危老政策積極推動,除了透天店面的投資價值外,還出現不少土地開發整合型的透天交易案,根據實價揭露資料顯示,大安區過去一年總價超過5千萬的透天厝交易就有7筆。

 ID-2139516

▲危老改建持續發酵,開發型透天厝翻身(圖/MyGonews買購房地產新聞提供)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從雙北市已經公布的危老案例來看,有不少案例是百坪以內的開發案,雖然礙於基地面積可能無法爭取到高額的容積獎勵,不過還是可以爭取到基本的時程等獎勵容機,的確吸引一些小面積的開發整取危老獎勵方案,對於精華區的大地坪透天厝更帶來重建的效益。

 ID-2139517

▲大安區近一年5千萬以上透天厝交易(圖/MyGonews買購房地產新聞提供)

實價揭露資料顯示,2019年1月台北市大安路一段206巷有一處透天厝,成交金額高達1.68億元,是最近1年大安區成交金額最高的透天厝,該筆交易屬於住宅使用分區的土地達54.75坪,研判該交易應是著眼於未來的土地開發效應,另外靠近台灣大學的新生南路三段70巷2弄,屬於台大生活圈,區域周邊的商業機能成熟,實價資料則顯示,相隔4個月連續出現兩筆透天厝交易,2019年7月成交9193萬元,2019年3月則成交9903萬元,以土地面積換算每坪成交價分別為262萬元與223萬元。

曾敬德表示,危老方案的確讓一些大地坪的產品身價上揚,甚至有些土地整合的開發案,可能買方與屋主、地主之間還有些價差,但危老的容積獎勵可以讓整個開發案報酬率順利達成,最後買方因為可以蓋更多而願意加價,尤其2020年時程的10%獎勵規劃將會落日,大家應會努力去爭取危老的開發機會。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605391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有鑑於台灣地震頻繁,造成人命傷亡,自2016年起推動耐震安檢計畫因執行2016及2017年度後,發現實際執行後與原計畫目標有明顯落差且缺少相關配套措施,為加速改善國內老舊建物安全,經全盤檢討後,2019年起以「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為主軸,依據行政院核定「全國建築物耐震安檢暨輔導重建補強計畫(2019-2021年)」,具體規劃「建築物耐震安檢措施」及「加速危險老舊建築物重建措施」,2019年起將全面啟動建築物結構快篩、結構安全性能評估、階段性補強、危老重建等具體措施,呼籲全國民眾踴躍參加,讓居住環境更加安全與安心。
 
政府部門主動辦理建築物結構快篩,協助民眾瞭解建築物結構安全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在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後,大幅修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等規定,因此,1999年12月31日前領得建造執照的建築物可能因其耐震設計標準較低,有耐震能力不足的疑慮,因此政府主動清查潛在耐震能力不足的建築物,補助地方政府委託專業單位,針對1999年12月31日前領得建造執照的6層樓以上鋼筋混凝土建築物(約3萬6,000件)進行建造執照、使用執照圖說上建築結構快速篩選,2017年度已先行針對12層樓以上建築物進行快篩作業計9,253件、2018年度辦理9層樓以上建築物結構快篩作業約7,500件,餘尚未完成6層樓以上快篩作業之件數約2萬件,預計於2020年底前全數完成。已完成快篩的案件,將由地方政府主動通知快篩結果予社區管理委員會,鼓勵民眾辦理耐震評估。
 
研修建築法相關法規,加強保障民眾居住安全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為有效推動供公眾使用建築物進行耐震能力強制評估檢查,已於2019年7月起依據「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辦法」,針對1999年12月31日以前領得建造執照,要求私有供公眾使用建築物,如學校、醫院、旅館、社福機構、電影院、百貨公司(商場、量販店)、運動休閒場所等,樓地板面積累計達1,000平方公尺以上之建築物,應辦理耐震能力評估檢查,並納入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簽證及申報項目,因此,透過這次修法,明定建築物所有權人、使用人定期檢查及申報義務,第一波以建築物同屬一所有權人或使用人為推動對象。
 
又為進一步規範依上開規定檢查申報結果屬耐震能力不足之建築物必須進行補強,內政部已研擬完成建築法第77條之1修正草案,敘明耐震能力不足之建築物應續依中央主管建築機關訂定的耐震基準進行耐震能力改善後再行申報,本修正草案已送請立法院審議,本部將持續與立法院溝通,希望儘速審議通過完成立法。
 
鼓勵民眾參與耐震評估、建築物階段性補強
 
內政部營建署說明,為協助民眾瞭解房屋耐震性能,加強建築物安全與推廣建築物耐震觀念,將補助辦理耐震能力初步評估及詳細評估作業。初步評估每件補助1萬2千元至1萬5千元;詳細評估每件補助最高40萬元,請民眾踴躍申請,以瞭解建築物耐震能力。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近年地震後,常有建築物軟弱層先被震垮的情形,在建築物所有權人進行全面性補強或重建整合期間,為避免地震倒塌而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政府正積極推動補助民眾辦理「耐震階段性補強」,最高可補助費用45%,以不超過220萬元為限,另內政部營建署已委託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成立階段性補強專案辦公室(電話:02-6630-0237、相關資訊可至私有建築物耐震階段性補強資訊網)查詢,已辦理多場說明會,後續預計辦理500場社區說明會,對於有意願辦理或想瞭解耐震階段性補強之社區,可由專案辦公室派員至社區進行說明,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依據危老條例,加速推動危老重建
 
為加速都市地區危險及老舊建築物重建,2017年5月10日公布施行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提供容積獎勵、信用保證、賦稅減免之重建誘因,協助耐震能力不足之建築物加速重建,在中央及各縣市政府積極合作推廣下,2017年11月各地方政府開始受理危老重建計畫,統計至2019年8月底今已有373件申請案,236件完成核定。其中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底,已申請重建計畫237件,核准163件,2019年起每月約以增加20件申請案及約10件完成核定之案量趨勢成長。呼籲如符合重建資格,請儘快提出重建申請。民眾如有相關問題,可到內政部營建署都市更新入口網「危老重建專區」查閱。
 
政府提供多元措施,鼓勵民眾踴躍參與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台灣地區為地震頻繁區域,以現今科技對於地震仍無法進行準確預測,一旦災害來臨即對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為讓國人居住環境更加安全與安心,內政部營建署呼籲民眾踴躍申請耐震評估、建物階段性補強、或危老重建等獎補助措施,政府積極持續推動建築物耐震評估與補強重建等防災計畫,使居住環境更加安全。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9-20 13:35經濟日報 記者林于蘅╱即時報導
  •  
  •  

九二一震災將滿20周年,新北市城鄉發展局長黃一平指出,目前新北市危老申請案件已經突破百件,核定達74件,改建面積超過3.3萬平方公尺。

為了推動危險及老舊建築物的改建與補強,新北市政府城鄉局與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於19日舉辦「從九二一大地震20周年看新北危老重建」座談,邀集產、官、學各界專家學者討論如何更加速案件推動、提升都市安全程度,確保市民能在新北這塊土地上安居樂業。

新北市政府針對危險老舊建築的改善與重建,提供多元的都更途徑,除了配合內政部於2017年5月發布危老都更的施行,新北市政府率先公告「新北市危老重建計畫申請注意事項」及相關申請資料檢核表、範本並開始受理申請案件,在2017年11月核准全國第一案危老重建計畫,並於2018年領先全國推出「防災型都市更新」一系列的方案。

黃一平說,都市防災、居住安全與居住正義一直是新北市府持續努力推動的目標,尤其新北市境內屋齡達30年以上的老舊房屋數約有70萬戶,占新北市全部房屋四成,因此新北市府推出「都更三箭」政策,全力推動捷運場站及主要幹道沿線周邊都市更新、加速危老房屋重建,並積極成立「都市更新推動辦公室」,從以前的被動受理轉型為主動統籌角色。

產、學各界專家包括邊泰明教授、李咸亨教授、劉炳煌理事長、汪俊男執行長等人均出席座談,並期許新北市府能夠更簡化法令規定、加強公權力介入、提供稅賦優惠等措施,在下次大地震來臨前,讓新北市變得更加安全。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期都更與危老政策利多頻傳,台北市高土地持分與高地價老公寓及透天厝買盤出手,老舊透天厝因為地段佳、土地含金量高,加上危老政策積極推動,除透天店面投資價值外,還出現不少土地開發整合型的透天交易案,根據實價揭露資料顯示,大安區過去一年總價超過 5000 萬元的透天厝交易就有 7 筆。

信義房屋 (9940-TW) 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從雙北市已經公布的危老案例來看,不少案例是百坪以內開發案,雖然礙於基地面積可能無法爭取到高額容積獎勵,不過還是可爭取到基本的時程等獎勵容機,吸引一些小面積的開發整取危老獎勵方案,對於精華區的大地坪透天厝更帶來重建的效益。

實價揭露資料顯示,今年 1 月台北市大安路一段 206 巷有一處透天厝,成交金額高達 1.68 億元,是最近一年大安區成交金額最高的透天厝,該筆交易屬於住宅使用分區的土地達 54.75 坪,研判該交易應是著眼於未來的土地開發效應,另外靠近台灣大學的新生南路三段 70 巷 2 弄,屬於台大生活圈,區域周邊的商業機能成熟。

而依實價登錄資料則顯示,此一區域相隔 4 個月連續出現兩筆透天厝交易,今年 7 月成交 9193 萬元,今年 3 月則成交 9903 萬元, 以土地面積換算每坪成交價分別為 262 萬元與 223 萬元。

曾敬德表示,危老方案的確讓一些土地坪數大的房產身價上揚,甚至有些土地整合的開發案,可能買方與屋主、地主之間還有些價差,但危老的容積獎勵可以讓整個開發案報酬率順利達成,最後買方因為可以蓋更多而願意加價,尤其明年時程的 10% 獎勵規劃將會落日,市場建方應會努力去爭取危老的開發機會。

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主任郎美囡指出,台北市屋齡 30 年以上老屋占 7 成,因為便宜、坪數實在,老公寓等產品本來就是交易大宗,預料明年 5 月危老重建額外 10% 獎勵落日前,申請爆量也將帶動買氣。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383746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針對中央都市更新條例修法後要求地方政府配合辦理事項,新北市府完成最後一塊拼圖,於今(18日)市政會議通過「新北市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後續循程序發布即可上路實施,成為全國最先完成都更配套的縣市。

新北市政府指出,都市更新一直以來就是新北市的首要政策,市長侯友宜上任後更加碼推動「都更三箭」,年初「都市更新條例」修正後,中央就呼籲各地方政府儘快完成配套。

新北市邀請專家學者、公學會等相關單位共同研商法令,包括「更新地區劃定」、「更新單元劃定」、「政府主導都更」、「專業估價選任」、「住宅弱勢協助」、「稅捐減免」、「政府執行代拆」及「建築容積獎勵」等陸續完成8項配套。

而18日新北市完成都更修法任務,除中央的獎勵項目外,新北也提供更多獎勵項目選擇,在都更配套到位後,新北市府也將持續推動都市更新。

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8242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梁雁 黃鈺淳 台北】

20年前的921大地震,造成全台建築大規模損毀,政府也修訂法規,更嚴格審查建築物的防震程度,並推動都市更新,不過學者認為,防震不見得要拆除老屋,如果能強化社區組織,來提升災害應變能力,會減少更多的傷害。

斷裂的柱子,勉強撐住建築物,外露的鋼筋嚴重彎曲,看得出地震釋放出巨大的能量,921大地震之後,政府除了修訂建築法規,也提出,都會區應該進行「防災型都更」。

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 張金鶚:「房屋的改造計畫、都市更新,其實是有整建、維護跟重建這方式,如果能夠多元的都市更新的方式的話,那當然會使得社區的環境,能夠更多元,那社區的、鄰里的結構會更好。」

專家指出,都更的目的就是要改善防災條件,但並不代表所有的老屋都得重建。

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 張金鶚:「第一個,應該先要經過老屋健檢的這個計畫,讓來確認到底這些老房子的結構,是不是安全,那當然如果不安全,就想辦法要來重建,那重建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想辦法跟鄰近的房子,一起合併來做重建,那當然就產生比較大的效益。」

不過進行房屋補強,最多只能減少建築倒塌的危險,要做到社區定期檢查和維護,少不了人力和組織調派。

我們今天來就我們忠順的環境,實際了解一下,可能發生的一些災害,和我們有一些什麼樣的,應變的一些方法。

這裡是台北市忠順社區,里長帶頭進行社區巡查,哪邊外牆需要補強,哪裡有潛在的災害風險,都靠志工組織來回報。

台北市文山區忠順里里長 曾寧旖:「政府要把關的就是,建商蓋的時候的檢驗,那在我們一般的基層來講,我們就是怎樣去把,這樣的一個組織,也就是說當有狀況的時候,我馬上可以號召人出來。」

若不幸發生地震,事後的應變更是減少傷亡的關鍵,這個時候還得靠社區組織,來安置居民、提供救災物資。

台北市文山區忠順里里長 曾寧旖:「我們會要請我們應變組織的行政班,它就要去查看了,當然我們也會透過我們的群組,讓我們這些鄰長,他們要到,他們的負責服務的範圍裡面,去看一下有沒有環境有被破壞掉,有沒有一些民眾需要協助。」

社區平常就得進行防災演練,提高居民的防災意識,也透過各種資訊,告知居民怎麼逃生。

台北市文山區忠順里里長 曾寧旖:「在都會裡,一個概念是觀念,我們講的他們要自我懂得,去保護自己的一個觀念,然後第二個自己透過一些資訊,他們要告知家人,我們要怎麼做。」

記者 梁雁:「社區裡隨處可見這種地圖,災害發生的時候要去哪裡避難,哪裡可以領到物資,上面都寫得很清楚。」

台北市文山區忠順里里幹事 高碧卿:「除了辦公室準備完後,我們也會去跟我們周邊的一些,便利商店像大型的賣場,然後去跟他們溝通,就是說有訊息,就是當災害發生的時候,我們的居民可以去他們那邊,去拿這些物資。」

都市更新除了修繕硬體設備,最重要的概念,是要強化社區的避難空間,並建立居民基本的防災能力,期望災害發生時,能減少更多的傷害。

http://www.hakkatv.org.tw/news/185215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9-17 21:14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921地震今年滿20年,台中市政府今起舉辦回顧展,台中市都發局指出,台中市震災後有74件倒塌大樓申請自辦重建,目前已完成57件,未完成17案中另有7案辦理中,其餘卡在產權整合有難度等瓶頸,未來市府將持續提供協助與輔導。

  • 921震災20年,台中市辦回顧展。(記者蘇孟娟攝)

    921震災20年,台中市辦回顧展。(記者蘇孟娟攝)

  • 921震災20年台中市辦回顧展,並向協助重建的建築師群致意。(記者蘇孟娟攝)

    921震災20年台中市辦回顧展,並向協助重建的建築師群致意。(記者蘇孟娟攝)

 

 

 

 

 

 

台中市政府今起到27日在台灣大道市政大樓惠中樓1樓大廳,推出921震災20周年回顧與展望策展活動,呈現災後進行的重建歷程等,並頒發感謝狀感謝20年來協助災民重建的專業建築師群。

其中,在災後重建的成果部份,都發局指出,台中市災後有74棟倒塌大樓申請自辦重建,20年來完成57棟倒塌大樓重建,包括依921震災重建暫行條例完成56棟重建;另該條例廢止後,位在都市計畫區內的倒塌大樓,改採用都更方式協助1件重建,目前已完成南區德昌新世界社區。

都發局指出,尚未完成的17案中,包括大里張三雅砌社區及中興國宅均正興建中,另有7案持續推動中;但有3案因原倒塌地點地質不佳或住戶無重建意願及社區無重建共識,已表明無重建意願,另有5案因實質重建困難,目前處於停滯狀態。

都發局長黃文彬指出,倒塌大樓重建主要難題多卡在大樓產權分散,凝聚全體所有權人共識或同意難度高,另涉都市計畫變更等,也提高重建難度;目前市府全力提供協助,包括協助不涉都更,改以申請「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計畫」,以危老建築加速重建時程等,只要所有權人願意,市府均會全力協助。

黃文彬說,921地震過後,最重要的是記取教訓,建構更安全、宜居的生活場所。

副市長令狐榮達表示,921地震改變了地貌,也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也開始讓台灣重視防震建設與教育的重要性,期盼透過舉辦回顧與展望,一方面回顧20年前921大地震所造成的破壞,也了解震災20年來重建過程的努力與成果,更多是對於過程中協助災民重建的英雄表達感謝,展望未來,希望傳遞對於災害預防計劃措施,做好防災準備與應變能量。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918756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9-16 13:11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記者游智文/攝影
記者游智文/攝影
 
921地震今年滿20年,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表示,唯有避開921大地震倒塌受損大樓設計施工的十大危險基因,並透過建築內部鋼筋混凝土結構及施工品質控制,才能確保蓋出禁得起地震考驗的建築。

十大危險基因包括結構平面及立面不規則、一戶四根柱~單跨建築柱子太少、軟腳建築、短柱、短梁等不佳設計、混凝土品質不良等。

資料來源/建築安全履歷協會
資料來源/建築安全履歷協會
 
戴雲發理表示,台灣因地理環境的關係,每一次地震都考驗著建築物對於天然災害的承受度,一旦建築的結構不穩固,小則建物牆壁龜裂,產生漏水等;嚴重一些,鋼筋外露遭受風吹日晒鏽蝕後,影響建物安全。

他說,大部分的人看房子只看外表,真正攸關房子安不安全的建築物內部鋼筋結構品質,由於被混凝土包覆完全看不見,且交屋驗收時也無法查驗,記錄建築物的細節顯得更加重要。

如能將重要的結構安全系統規劃設計,以及結構安全施工過程的品質部分,經過一套嚴謹的規範記錄,並納入有血統證明的建築安全履歷,製定蓋房子的SOP標準作業流程,蓋出來的建築物除了美觀,也可讓人住起來安全又安心。

戴雲發表示,結構安全最關鍵的是鋼筋綁紮及混凝土品質,這部分應全程以影像紀錄公開透明化,同時採用創新建築4.0,如鋼筋預組工法、鋼筋混凝土預鑄工法、系統化鋼筋工法及系統模板工法,利用自動化加工技術,使其一體化與配件化,解決建築工人現場綁紮施工不易的問題,也可減少傳統模板施工所需增加的打底粉刷重量。

他表示,這類建築不僅耐震,甚至室外牆面不用再打底粉刷,即可直接真實呈現,或直接油漆或貼磁磚與石材,就能擁有超強防水能力,並可成為超越百年的建築。

戴雲發表示,建築結構安全,預防勝於治療。最好的預防,便是能在建造時就蓋出結構安全的建築物。政府推動的危老都更政策,若能將最高端、科技的建築工法導入,應能成為提升台灣建築品質的契機,讓民眾能住到一百年都不需要被都更的優良安全住宅,以免只有建造出更多新的但未必真正安全的建築。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049912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9-16

〔記者洪美秀/竹市報導〕新竹市水源市場旁的交大華廈社區,屋齡超過廿年,樓高十九層,外牆已出現磁磚剝落問題,市府輔導社區居民參與自主都更,歷經近四年整合,獲內政部營建署外牆拉皮補助兩千萬元,成為竹竹苗區首件獲老屋拉皮補助的社區大樓,也是竹竹苗自主都更案首例,明年初外牆將拉皮並規劃無障礙坡道、汰換電梯零件,提升居住品質。

  • 新竹市建中路的「交大華廈」社區,外牆磁磚多處剝落。(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建中路的「交大華廈」社區,外牆磁磚多處剝落。(記者洪美秀攝)

  • 新竹市建中路的「交大華廈」社區參與自主都更,獲中央補助兩千萬經費。(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建中路的「交大華廈」社區參與自主都更,獲中央補助兩千萬經費。(記者洪美秀攝)

 

 

 

 

 

 

 

 

 

 

 

 

 

 

 

 

 

 

 

 

 

 

 

總工程經費6千萬 獲補助2千萬

市府表示,新竹市屋齡卅年以上老舊住宅達五萬戶,市府四年前推出「自主都市更新輔導計畫」,輔導社區爭取中央經費,可補助包含外牆拉皮像空調與外部管線整理美化、廣告招牌拆除及鐵窗拆除和騎樓整平或門廊修繕等,以維護安全的公用設備,並增設或改善無障礙設施、提高建物耐震力。

位在清大與交大商圈、水源市場旁的交大華廈社區,是鋼筋混凝土造,所有權人數有兩百四十人,八十六年完工後,因外牆逐漸劣化,有磁磚、鋁板剝落問題,影響公共安全,經社區管理委員會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達八十八%所有權人同意。

將進行外牆拉皮、耐震初評、改善無障礙環境與屋頂漏水、基地綠美化、空調管線整理等,總工程費約六千萬元,此次以自主都更案獲中央補助兩千萬元,其餘費用由住戶共同分攤。

年底完成聽證、審議 明年初動工

市府表示,推動都更的困難在住戶意見多,難整合,此件竹竹苗區首宗成功爭取經費的都更案,是靠熱心的婆婆媽媽積極與社區、市府輔導團隊磋商,除獲規劃設計費兩百零一萬元,更獲兩千萬元補助,是自主都更典範。

市府表示,此案市府扮演輔導角色,召開說明會,由住戶擔任理、監事,定期開會、拜訪鄰居互相溝通、說服整合社區住戶,且公開徵求建築師規劃設計與遴選營造廠商,年底會完成聽證、審議,明年初動工拉皮。

有關自主都更的評估、改善老舊公寓居住環境,可上市府都市發展處入口網站了解。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18115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9-16 12:49卓越
  •  
  •  
     

【文‧江非凡 圖·本刊資料室】

人口老化和不動產老化

根據內政部人口的統計數字,截至二○一八年底,我國戶籍登記人口為二三五八萬八九三三人,其中十五至六十四歲者計一七一○萬七一八八人,占總人口之七十二.五二%;六十五歲以上者三百四十三萬人占十四.五六%;零到十四歲者三○四萬八二二七人占十二.九二%。

如以每一年齡的人口數作數值分配作出分布走勢圖,我們可以看出來人口的最大值區間在三十七至四十二歲(每年齡均數在四十萬人以上),如放大至三十五萬人作標準,則可以看到目前三十四至六十歲是大量的人口集中的區段。以時間平移來看,未來占勞動經濟主要人口均會有明顯的老化。

按老化指數(老年人口數與幼年人口數之比),由二○○八年底六一.五一逐年上升至二○一七年二月起破百後(代表老人人口大於幼年人口),二○一八年底續攀升至一一二.六四,十年來增五十一.一三,續呈增加趨勢。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之人口推估二○一八至二○六五年的數據,我國人口將於二○二一年達二三六一.四萬人高峰後反轉向下。

與此同時,依先前國內稅籍統計,全國住宅房屋共計有八三四萬餘棟(平均二.八二人享有一棟),其中,新北市房屋有一五三萬餘棟,占全國比例十八.四五%,將近二成房屋集中在新北市,而新北市的三十年以上老舊住宅有六十二萬餘棟,佔新北市房屋的四十.三五%;另外,高雄市的占比以十二.二六%次之,再來是臺中市的十一.七二%,最後是臺北市的十.六二%,合計,這四都住宅總棟數占五十三.○五%。

整體來看,二○○九年第一季,國內的住宅平均屋齡為二十六.五六年,二○一七年第三季時,已躍升為三十三.一年,其中,屋齡在三十至四十年間的占比為三十七.四六%,且三十年以上的房子占稅籍總量的六十六.九%,可以預見在新增成屋遠遠落後於拆除重建老屋,預期二○二一年國內三十年以上的老屋應會超過七成,由這些數值來看,人口老化很快,房屋老化速度更快。

政策法令全力推動都更

想要改變人口老化甚至創造人口紅利,以現今自然趨勢似乎是不可逆的現象。

但是,在老屋重建這件事,過往從中央到地方更是把都市更新作為主要政見,但實際上卻是雷聲大雨點小,不論是法條的力度或是實際執行進度都慢得令人嘖舌。

特別是在二○一三年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出了釋字第七○九號解釋針對文林苑案、新北市土城區大慶信義福村案、陳氏萬隆與彭氏永吉等都更計畫有關於當時核准都更程序、比率之都更擬定或變更後送審議前參與等條文,不符合正當行政程序,均宣告違憲。自此,民間版都更幾乎全面停擺,乃至於官方版都更亦是緩慢至極。

而在二○一六年初美濃發生芮氏規模六.六強震,造成一一七人死亡、房屋傾倒嚴重,其中臺南維冠大樓倒塌一一五人死亡更震驚全國,引發居住安全、土壤液化與老屋健檢等議題,在此之後,「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簡稱「危老條例」或「老屋重建條例」),在二○一七年五月十日公布施行。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設置條例在二○一八年二月公布施行,升級版的都市更新條例亦在二○一九年一月三十日修法通過,成為老屋密集都會區的臺北市及新北市均責成下屬的都更處戮力以赴。

以臺北市為例,在二年便劃設八十五處更新地區面積共計六六五公頃,自二○一八年十二月十日起算,自實施日起五年內獎勵客積率十%,未經劃定應實施更新之地區,前五年為七%、後五年為三.五%,以指定區域加碼獎勵作為加速都更的工具。由於內政部修正公布「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日前特別配合中央修法規定,適用期限延長半年。

以臺北市為例,在二年便劃設85處更新地區面積共計665公頃。
以臺北市為例,在二年便劃設85處更新地區面積共計665公頃。
 

而新北市屋齡三十年以上戶數居全臺之冠,已多達六十七萬,若發生不可預期之天災地變,後果無人可以承受,因此推動都市更新刻不容緩,而推動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所有權人意願的整合階段,更需要更新專業及資金的協助。

新北市為了推動都更政策,除已成立「都更推動小組」及「都更推動辦公室」外,更需要與擁有資金與技術的媒合平台持續深化合作關係。市府為協助有需要的住戶自組「更新會」辦理自力更新,除提供經費補助外,都更推動辦公室預計短期內將辦理兩百場說明會,通過與專業團體或推動師合作協助社區進行整合及宣導,使社區瞭解自身需求,再由媒合平台提供技術與資金協助,以期加速推動全市都市更新。

針對已有自力都更能力者,新北市補助經費上限至六三○萬;整建維護耐震補強得以單棟建物提出申請,且提供評估及施工經費補助上限可達一千萬元;房屋健檢、補強、重建一條龍服務;高災害風險地區得由都市更新推動師優先蹲點輔導,媒合平台提供自力更新社區之資金及技術支援。

新北市首創全國之先,於七月完成都更代拆辦法立法,未來將針對海砂屋、地震損害、老舊房屋等,當都更案件程序完成時,如仍有不同意戶,經協調不成可向政府申請協助拆除,市府會優先進行排拆以維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而臺北市為持續協助改善高齡者及行動不便者的生活需求,逐步邁向高齡友善城市與落實無障礙生活環境,建構無礙、安居之「幸福臺北,高齡友善」目標,讓長輩們與行動不便者,不用再辛苦爬梯,自二○一五年起更首創「臺北市協助老舊建築物更新增設電梯補助作業規範」,簡化申請及審查程序受理屋齡二十年以上,六樓以下公寓申請補助,每案補助金額為總工程經費之五十%、二二○萬元為上限。

新北市屋齡三十年以上戶數居全臺之冠。
新北市屋齡三十年以上戶數居全臺之冠。
 

問題在於錢

以「都市更新條例修正草案」順利三讀過關,加上部分縣市放寬危險及老舊建築物改建相關限制後,內政部今年訂出「都更年」目標,其中都更案要審議完成一百案,達成史上單年新高,危老案要較去年翻倍到近三百案,合計四百案。然而以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現有屋齡超過三十年房屋為老舊住宅,目前全臺老舊住宅達四一○萬戶,數量更是逐年增加,以內政部自訂的樂觀目標,老屋改建恐怕仍是個用千年以上都難以達成的任務。

具體以臺北市來看,目前面臨人口成長趨緩、人口結構呈現高齡、少子化及老舊建物比例逐年增加、房價高漲等課題,反映出的是臺北市居住空間的環境價值或是相當人為的投機炒作而致,這些複雜與長久累積的問題,在市府的權責範圍內,期以多元的方式達到健全住宅市場、滿足市民居住需求及提升環境品質的政策目標。

臺灣缺的是信心

過去曾有喊出一個口號「北市都更一坪換一坪」,但這個訴求在細算之下卻被認為是天方夜譚。因為,臺北市於一九九三年開始實施容積率管制,而之前大部份的四或五層樓公寓的容積率至少是二四○%起跳,甚至到三五○%不等,若再加上違建容積率就更高。大家可以去長安東西路、民生東西路或南京東西路看一看,幾乎每一棟老舊公寓都是有加蓋,不論是後面的防火巷亦或是頂樓加一層到二層,這都是臺北市普遍的現象。

以臺北市第三種住宅區的法定容積率為二二五%,改建後即使再加上十到三十%容積獎勵,還是比不上原來使用面積,使得改建後分回的室內坪數大約會縮小至原來的六成至七成。縱使住戶想要自付興建費用,都不太有機會室內一坪換一坪。此外,改建後還多出房屋稅、土地增值稅及管理費,再再都讓臺北市老屋的屋主不願意改建。

其次,臺北市二○一四年調高新建築構造單價來課徵房屋稅,目前許多老屋因為殘值低,每年房屋稅不過幾千元,但改建或都更後因為構造單價與路段率調整因素,可能大增十倍以上,再加上土地增值稅,改建後變成大樓須繳納管理費,這成本考量下就別提改建或都更。

柯市長曾提及:「都更民眾,不要幻想一坪換一坪,外加車位,興建期間一毛租金都不用出,世間哪有這麼好的事。」很多住戶都想利用改建機會跟建商敲竹槓,殊不知現在都更及危老改建的容積獎勵額度已經愈來愈少,建商也想要多賺一些,這往往造成破局。

理論上,臺灣的生育率來看人口呈現衰退趨勢,以供需法則而言房價將會下跌,但實際上房價依然居高不下。為何生育率逐年降低,人口數下降,為何房價仍然居高不下?以臺灣目前資金市場充沛,政策仍積極放寬入臺條件,這些資金多選擇進入風險最低的房市。加上金融市場實務,房地產仍為現今臺灣在金融機關借錢主要抵押品,但當房產價格滑落,債權人、企業、銀行金融都會面臨巨大的壓力,不動產抗跌性更加明顯。

房地產作為台灣經濟的火車頭,關鍵在於交易熱絡,而非高房價帶給業者的高獲利。
房地產作為台灣經濟的火車頭,關鍵在於交易熱絡,而非高房價帶給業者的高獲利。
 

根據內政部今年所做的分析,六都有五成無自有住宅者願意申請社會住宅,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與臺中市無自有住宅者,較偏好租金補貼,臺南市與高雄市則較偏好修繕或購置住宅貸款利息補貼。以臺灣目前房屋的總數量相對於現有人口數趨於平衡,回歸合理價位房地產自然活絡,加上自有比率超過八成,人口面臨減量之下,總需求更沒有大幅增加的空間,政策原本便應推出整體多面向的房屋政策,而非鼓勵沒有房屋的人均要持有房屋。

另一方面,屋齡老化是一種大自然現象,國家的歷史愈久,則老屋的數量愈多,房地產要作為臺灣經濟的火車頭,關鍵在於交易熱絡,而非高房價帶給業者的高獲利。利用老屋都更重建可以帶動相關產業活絡,要讓老百性信任政策方向明確不易大幅變動,以實質需求推動房市價格波動,才是對持有者和需求者最大的保護,更是臺灣民生經濟的褔澤。

https://udn.com/news/story/6853/4049718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9-15 12:06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即時報導
  •  

位在清交商圈、水源市場旁的「交大華廈」屋齡超過20年,面臨外牆老化的問題,新竹市政府輔導社區居民參與「自主都更」,歷經將近4年整合,正式獲內政部營建署核定外牆拉皮補助2千萬元,成為竹竹苗區首件獲老屋拉皮補助的社區大樓,及首件自主都更案首例,未來交大華廈外牆將採塗料拉皮工法,較修傳統貼磁磚,有低噪音、低費用且施工期短等優點,提高建物價值。

新竹市屋齡30年以上老舊住宅達5萬戶,市府自104年起推出「自主都市更新輔導計畫」,輔導社區爭取中央經費,可補助包含外牆拉皮(含空調與外部管線整理美化、廣告招牌拆除及鐵窗拆除費用等)、騎樓整平或門廊修繕、植栽綠美化、街道家具設施、維護公共安全必要之公用設備修繕及更新、增設或改善無障礙設施、提高建物耐震能力等項目。

都發處表示,位在建中路的交大華廈,地上19層、地下3層,鋼筋混凝土造,所有權人數240位,86年完工後,因外牆逐漸劣化,有磁磚、鋁板剝落事件層出,影響公共安全,經社區管委會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達88%所有權人同意辦理:外牆拉皮、屋頂漏水、耐震初評、無障礙環境改善、基地綠美化、空調管線整理等改善,總工程費約6千萬,中央補助2千萬,其餘費用由全體住戶共同分攤。

都發處長陳凱凌表示,協調240位所有權人同意是過程中最困難一關,但最後成為竹竹苗區首宗成功爭取經費都更案,背後最大功臣為社區熱心的婆婆媽媽們,自105年起密集與市府輔導團隊磋商,在市府協助下於106年協助爭取到內政部補助規畫設計費201萬元,請到專業建築師協助規畫,最終正式核定得到2千萬補助,預計今年底完成聽證、審議後,明年初可望正式動工拉皮。

住戶陳阿姨分享,自主都更來自互信跟毅力,「有沒有人在?你在不在?」除了挨家挨戶敲門、發傳單,陳阿姨說,社區外牆要拉皮一開始也有住戶不同意,只能慢慢溝通,後來對方聽進去後也來參與開會,反倒體會到他們的辛苦;陳阿姨表示,除了向每戶說明工程及經費分擔解除疑慮,還要勤跑市府開會,與都發處討論如何解決程序中各種問題。

都發處表示,市府「自主都市更新輔導計畫」除解說都市更新法令和經費補助申請程序外,還包括初步評估更新可行性、協助住戶溝通協調整合與建議更新方式,改善老舊公寓居住環境,相關補助資訊可至都發展處網站http://www.hccg.gov.tw/urban/ch/index.jsp查詢。

交大華廈社區屋齡超過20年,面臨外牆老化的問題,新竹市政府輔導社區居民參與「自主...
交大華廈社區屋齡超過20年,面臨外牆老化的問題,新竹市政府輔導社區居民參與「自主都更」,歷經將近4年整合,獲內政部營建署核定外牆拉皮補助2千萬元。圖/都發處提供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4048257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9-10 22:35聯合報 記者江婉儀/新北報導
  •  
新北市新莊區光明段的危老公寓,昨天動土興建,預計在110年完工。 記者胡瑞玲/攝...
新北市新莊區光明段的危老公寓,昨天動土興建,預計在110年完工。 記者胡瑞玲/攝影
 

新北市新莊區光明段危老重建案昨天舉辦重建動土典禮,新北市城鄉局表示,經過整合住戶意見、協調搬遷後,成功拆掉原本4層樓的40年老舊公寓,本案僅花43天就快速通過都更申請流程且核准,未來將打造一幢14層樓可容納56戶的大樓。

這棟建築物經過「初步建築物結構安全性能」檢測後,危險度評估分數69分,已超過安全評估基準分數30分,屬於未達安全等級的老舊房屋,整合住戶意見協調搬遷後,城鄉局在6月24日開始拆除危樓準備重建。

都更處表示,原建築物為屋齡40年、總計16戶的4層樓老舊公寓,危老條例上路後,該棟老舊公寓也申請重建,未來將打造一幢14層樓可容納56戶的大樓,重建後也會退縮2公尺留設人行道,及增設地下3層停車空間。

新北市副市長陳純敬表示,地主也向市府表示,等這棟大樓完工後,在這附近的房子也要申請都更,除了增加安全性,也提高生活品質;建商表示,預計110年底完工,約在111年左右交屋。

陳純敬表示,目前新北市危老重建申請案已有99件,核准案達到72案,為全台推動都更效率最高的城市,希望在今年底能達成核准案100件,加速新北都更速度。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4040571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