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熱門話題 (11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呂律師您好~想聽聽您對於買房的想法。網路上有人說不用為了買房30年被綁住,也有說年輕不想承受買房的壓力,也只是把壓力移到老了承受。希望能聽聽呂律師的精闢見解。

施主,有句廣告台詞是這樣的:「你和丈母娘的距離,只差了一間房子。沒房叫阿姨,有房叫媽媽。」所以,看起來,好像買房子是必要的。但是,這就跟人家問你,你想跟金城武還是彭于晏結婚是一樣的道理,重點在於人家要不要跟你結婚,而不是你想不想跟他結婚。沒錢,談什麼要不要買房子?這不是意願的問題,而是能力的問題。

事實上,買房這個問題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存在了。南北朝時代,有個人叫做蔡廓,在開封蓋一間房子,市價估計大概是50萬錢;王琨,買了一間房子,也花了130萬錢;甚至在北魏建都洛陽時,有官員購買房子,竟然花了上千萬錢之多。當年買房,平均的坪數大約100坪上下,花這麼多錢,應該可以稱之為豪宅。而《南齊書》記載,當時過半數的民眾,薪水不滿3000錢,所以這些人大概是買不到房子的,只有富商豪族可以買得起,可見貧富差距之大,竟然讓北魏、南齊的過半人口只能望屋興嘆。

這樣有平衡一點嗎?並不是現在才有買房子的壓力,只是說過去沒有銀行承辦房貸這種東西,要買房子,只能給現金,沒辦法貸款,所以古代沒有屋奴,只能租房子。但是如果開放房貸業務,當時的屋奴肯定不會比現在少。

所以,如果真的手上有點現金可以付頭期款,要買房子嗎?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如果付房貸的費用,等於房租或甚至是高於房租一點而已,在量力而為的前提下,可以買下房子,除了可以當作存錢外,起碼不會被房東驅趕,未來房價高漲的時候,也可以賺一筆,甚至房子越換越大,而租房子就等於是在幫房東付貸款,不是嗎?這種說法,在台北市或新北市某些區域,基本上是正確的。不過這件事是這樣,如果因為付了房貸以後,讓自己的生活就此綁在沉重的房貸壓力下,一次就要20年以上,這樣的意義究竟在哪裡?

我的意思並不是一定不要買房子,而是不要在龐大的貸款壓力下買,畢竟一買就是20年,除非是像韓總一樣,可以讓台肥願意借錢給他,否則一旦失業,就得要處分房子,選總統還會被罵,何必這樣?況且就民法的規定來看,租房子的好處在於,修繕、房屋稅、土地稅都由房東負責,如果不想住,租約結束後隨時可以換。至於房東趕房客這種事,除非不繳租金、破壞房子,否則現在好房客也難找,房東幹嘛沒事把金主趕跑?

一定要買房的思維,其實源自於中國的古老觀念,「一有便田好產,可買則買之,勿計厚值。譬如積蓄一般,無勞經營而有自然之利,其利雖微而長久,人家未有無田而可致富者也。」因此,每個人都想買房致富,或退休以後收租,況且老了也怕沒人租房子給自己。然而,這些問題都可以用錢來解決。人生的自在度,並不取決於有房子,甚至沒有房屋貸款的時候,自在的程度更高。退休以後,靠的是錢,不是房子。老了以後,如果沒錢,房子只能住,銀行還不肯抵押貸款給老人;但如果有錢,錢能用,還能租房子住。從少子化與台北市、新北市的空屋率來看,往後房子有沒有人買,都是個問題,幹嘛給自己製造更多的問題?

其實,你跟丈母娘的距離,不是房子,而是沒錢。倘若沒錢,租房、買房,都一樣痛苦。關於房子,錢不是問題,問題都是沒錢,希望施主可以理解這番微言大義,善哉。

本文摘自呂秋遠臉書,原文請點此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712938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房,中古屋,宿舍,屋齡,老房子,出租,租屋,水費,電費,水表,電表,老公寓。(示意圖/PAKUTASO)

▲原PO好奇,鄰居為何會買40年屋齡的老房子。(示意圖/PAKUTASO)

網搜小組/鄺郁庭報導

就算是屋齡高的房子,只要位在好地段,仍會成為許多人的選擇之一。就有一名女網友在PTT的Gossiping板上發文,說她家附近搬來一戶鄰居,但很確定搬進的房子沒有打掉重蓋,只是外觀跟內部重新裝潢。原PO就很疑惑「這不就是一個老人去做了醫美的概念嗎?」好奇問卦「會去買40年屋齡重新裝潢的房子的人。」

這位女網友文中,說家裡附近有一棟房子日前拋售,「因為小妹是在地人,我很確定那棟房子沒有重新打掉重蓋,只是外觀跟裡面重新裝潢而已」,讓她覺得神奇的是房子真的賣出去了,雖然不知道賣多少錢,但很確定不是投資客是自住,鄰居也住了一段時間了。

這讓她忍不住表示真的不懂,用「老人做醫美」做為比喻,認為老人去做了醫美,實質上還是老人,年齡也不會改變,「就算花了很多錢去重新裝潢,房子的本質還是一個40年屋齡的老房子不是嗎!」並說如果在路上遇到鄰居,她會很想問對方「你知道你買的房子的屋齡40年嗎?」

看到貼文後,其他網友紛紛留言討論,「40年屋齡公設低、樓層低、實際土地坪數分得多,有問題嗎」、「買地點啊」、「台北市一堆啊」、「他預算就麼多 只能選老屋坪數大vs新屋小坪數」、「鋼筋水泥放100年都不會壞吧,一堆古蹟幾百年都沒事了,何況現代技術」、「還好吧?投資角度來看絕對賺的」、「房屋裝潢過根本跟新的一樣了,有些還補強水泥結構咧!」

關鍵字:屋齡老房老屋裝潢買房鄰居PTT言吧! FB weibo 

原文網址: 40年老屋重新裝潢...仍賣出!「就是做醫美啊」她不解:還是老人不是嗎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64065#ixzz6SbewzUPF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每一次房市上行過程中,你會發現一個現象,不論是好房子,還是差勁的房子,都能跟隨著上漲步伐而不停上漲。這是為什麼?原因就在於,好房子一漲,差勁的房子就變成了價值窪地(相對的低價),而吸引一堆人購買,結果是價格跟著上漲,似乎沒有人關注房子本身的問題,以及未來會發展成為一個什麼狀態?那麼,未來房子會有怎麼的問題呢?

第一個難題:高層住宅的維修保養、消防和拆遷難題。

高層住宅提高了單位土地面積的人口容量,解決了現階段大量城市民眾的居住問題,但遍地開發的高層住宅也將為日後的維保養帶來挑戰。

一般說來,在新房領取使用執照時,開發商都會被要求先繳納一筆社區管理維修基金,其作用就是為以後住房老化後提供維修資金支援,但隨著時間推移,社區各種設施需要維修保養或者更換,加上貨幣貶值,維修基金都會消耗掉。到那時,要讓每家每戶出錢維修恐怕並不容易。

此外,消防和拆遷也是高層住宅後期的難題。消防救火最高能達到多少層?據了解,台灣雲梯車的平均高度為30至50公尺,最高僅70公尺,多數雲梯車高度僅能到達10層樓高。因此消防法規針對11樓以上的建築,都有規定需要設置自動灑水系統。

但即使設有消防設備,高樓層一但發生火災,自主滅火與救援難度,都較低樓層更高。而且,因為若是街道隨意停車,可能存在違規佔用消防通道的情況,使得火災時可能因為雲梯車無法進入而影響消防救援。至於拆遷,更會因為樓層高、密度高,使得拆遷成本也高,高層住宅的拆遷也將是未來一個大問題。

第二個難題:房子的品質。

這些年蓋的房子那麼多,但是房子質量真的好嗎?能住70年嗎?想想,有些2、30年前蓋的房子都已經破爛不堪了,別說住70年了,最多住個30、40年,使得這些人不得不面臨重新購買新房。

房子質量有問題,為了住的更舒服,相信有些人會願意出錢維修,但是隨著房子越來越老,你還願意住,願意改造嗎?相信一些過慣了好日子的年輕人是不想住老房子的,所以若房子質量不好,如何長久住下去,也將是另一個大問題。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台灣商務平台,原文請點此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711057?utm_source=moneylinemobile&utm_medium=share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7-17 16:54經濟日報 住展雜誌/住展房屋網
 
 

為了對抗因雷曼兄弟倒閉而起的金融海嘯,及後來包含歐豬五國在內一連串金融危機,當時美國為首祭出QE,雖然表面上看來收到一定效果,但其實帶來的後遺症或苦果,至今仍歷歷在目,甚至還未真正化解。就拿台灣來說,最讓人痛不可言的,當然是都會區房價所得比變得高不可攀,使得就業區域附近就近居住變成天方夜譚,更讓社會負出更多有形及無形的成本。

但令人遺憾的是,如今面對相較金融危機,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各國央行黔驢技窮,還是只有印鈔這招。結果不出意外,股市率先翻紅;加上超低利助拳,於是房市端也已歷史重演,再度掀起新一波熱錢行情。這從過去半年新建案開價不斷上漲,買氣卻在最近短短一個月內快速反彈獲得佐證。

畢竟,就算真有所謂的後疫情遞延買盤,也不可能馬上認同、買單又漲上來的價格。短期買氣陡升,合理解釋只有一個,就是房市置產潮,即熱錢資金追捧行情再起。

對於這樣的發展,想必多數業者暗爽在心內;原本可能還憂慮漲上來的價格能否得到認同、順利去化,現在則根本不必擔心了。也肯定有少數高調稱慶;商總理事長、鄉林董座賴正鎰稍早就又侈言,台北市房價未來三年內會漲五成;結果在網路上被群起攻之,不少鄉民更直接嗆說,既然如此,那麼現在銷售中的大台北個案為何不全部封盤、等三年後再賣,不是賺更大?

有些業者的說法,則更讓人費解。上週甲山林淡海自建案「海上皇宮」終於正式對外亮相,卻有報導揭露,甲山林老董祝文宇憂心過多熱錢流入房市、推升房價,長線而言並不是好事。

但這就有趣了;就當祝董如是說時,「海」案卻宣稱賣價要45萬/坪以上,高樓層戶更準備挑戰60萬/坪之淡海天價。

或許甲山林會說:「海」案有無敵海景,又是區域豪宅等級規劃,開出新市鎮天價也只是剛好而已。然而不光是「海」案,據住展房屋網企研室市調資料顯示,甲山林其他地區自建案,開價也大多高於區域行情!

當然,甲山林此等操作也非特例;現在開價貼近區域行情的業者,還真是鳳毛麟角!各種統計資料都顯示,新建案市場價格已逼近上一波資金行情的歷史高點;照現在這樣的趨勢,各區房價及房價所得比再創新高,似乎也只是時間問題!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住展房屋網》官網《住展房屋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709931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房是多數人一輩子的重要大事,最怕踩到雷。房市專家認為,買房最怕重大瑕疵屋,包括海砂屋、輻射屋和漏水屋等,普遍則是擔憂遇到惡鄰居,房市專家提醒重大瑕疵房屋以老屋比例較高,要做好功課,或者找正派經營且有品牌保證的仲介公司協助。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郎美囡指出,買房有四種大雷區要注意,包括海砂屋、輻射屋、凶宅和漏水屋。海砂屋是蓋房的混凝土中氯離子超過標準值,容易造成混凝土剝落及鋼筋外露的問題,會影響居住安全,目前官方有列管的海砂屋清冊,建議民眾購屋前可先上網查詢,尤其建築物完工年度在民國70至80年的老屋比例較高。

輻射屋指得是鋼筋有輻射汙染,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放射物質,增加致癌機率,依據官方偵查及評估,輻射屋的使用執照核發日期落在在民國71年到75年,因此購買老屋需多加注意。

凶宅部分,郎美囡說,依據內政部在民國97年的函釋,凶宅的定義是在專有部分發生非自然身故,即室內空間、陽台、花台、專有露臺等專有空間發生自殺或他殺,由於現在網路資訊發達,建議購屋人可以用路段及關鍵字上網搜尋,看是否發生過事故。

房屋漏水的狀況蠻常見,但若漏水面積較大,處理的困難度增加,也會影響居住品質,郎美囡提醒民眾看屋時務必觀察牆面及天花板,有無水漬或剝落,有些建築物的外牆也可看出滲漏水的狀況,故看屋時各個細節皆應仔細查看。

信義房屋南崁光明店店長詹智偉則強調,透過正派經營的仲介公司做查檢與確認,可降低購買到重大瑕疵物件,然而建議消費者再確認清楚仲介公司的保障服務制度,是不是都有含括到這些範圍。

若是鄰居問題或者是一些小瑕疵屋況,詹智偉建議,可透過仲介公司安排與屋主互動,在購買前再事先向屋主進行一些確認與詢問,而常見小瑕疵部份,可以透過交屋前的驗屋程序來做重複確認。至於鄰居部分,除仲介公司協助外,也可跟管委會等進行了解。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7-16 11:19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上半年推案量達5,652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近300億元。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若目前買氣不變,預計全年可接近1.15兆元。如果「陶朱隱園」、「Diamond Tower」等豪宅指標案開賣,則推案量可衝高至1.25兆~1.3兆元。

何世昌表示,今年上半年推案,呈開高走低再拉高態勢。 元月雖有總統大選,但因選情變化不大,選後隨即爆發一波推案潮,1月、2月案量急速湧現,但緊接著新建案市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尤以3月到4月所受影響最劇,此期間推案量陷入低谷。

不過,因市場買氣並未衰退太多,建商立馬重拾推案信心,5月、6月推案動能快速恢復。

北台灣各縣市中,以大台北推案動能最為強勁,其中台北市上半年推案量突破1,6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00餘億元,年增幅約18%。新北市推案量則逾2,2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近300億元,年增幅近15%。

台北市新建案供給量高速擴張,主要是動力源自於都更、危老推案量躍增;由於北市房價止穩回彈,市況表現平穩,建商手頭上整合完畢的都更、危老案傾巢而出,取得建照後就盡快釋出至市場上銷售換現金入袋。

新北市推案放量的區域,主要是新店、新莊、三重、淡水等地新興重劃區,尤以新莊比去年同期暴增近200多億元最為驚人;新莊今年買氣死而復生,市況轉趨活絡,沉寂多年的建商紛紛大舉推案,副都心、頭前與塭仔圳重劃區新建案源源不絕登場開賣。

北台灣其餘縣市推案量則全部衰退,其中基隆市衰退幅度最劇,年減幅逾8成,上半年推案量僅約23億元。宜蘭推案量約85億元,較去年衰退約18%。新竹地區推案量雖逼近500億元,但仍比去年減少約15%量體。桃園衰退幅度相對少,僅比去年減少約2%案量。

資料來源/住展雜誌
資料來源/住展雜誌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706061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7-15 16:04聯合報 記者江婉儀/新北即時報導
三鶯大橋二期工程預計在2023年完工。圖/新北市新工處提供
三鶯大橋二期工程預計在2023年完工。圖/新北市新工處提供
 
新北市地政局今天公布109年第1季住宅價格指數,其中樹三鶯地區最高有7%漲幅,新成屋部分北大特區比去年同期上漲快4%,房仲分析,隨著捷運三鶯線與三鶯大橋等重要交通建設完工,也帶動樹三鶯地區房價上漲,且跟台北中古屋相比,三鶯地區的房價相對友善且吸引首購族。

地政局表示,樹三鶯地區表現與去年同期相較,仍然有3%至7%的漲幅;新成屋部分,本季指數為113.99,較上季上漲1.05%,與去年同期相較上漲3.88%,並達實價登錄以來高點,北大特區與樹三鶯地區的走勢相近,顯現區域價格有所支撐。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分析,具有捷運建設的物件都會吸引買家入場購屋,捷運三峽鶯歌線、三鶯大橋改建預計在2023年完工,加上北大特區生活機能成熟,在三鶯線末端站則是靠近鶯歌鳳鳴重劃區,除了是目前最熱的地區,也是吸引首購族進場的主要區域。

陳傑鳴表示,捷運三鶯線完工後會銜接板南線,捷運系統的便捷,會吸引一些在台北市有購屋需求的上班族,往返兩地的交通時間變短、便利性提高,加上鶯歌鳳鳴重劃區的房價落在1坪20幾萬,樹林三峽1坪30至40幾萬,跟台北中古屋1坪要價60至70萬相比,如果是希望有足夠空間,又想要房價較便宜的首購族來說,相對友善且有吸引力。

台灣從4月之後疫情零確診,陳鳴傑表示,5至6月的買盤非常熱,即使接近鬼月的到來,民眾的購屋信心逐漸增強,交易意願變高,靠近捷運系統的物件都非常看好,如三鶯線、機場捷運等等。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4704101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韓國企劃財政部在本月10日宣布,名下有3戶或更多房屋的屋主,其房產稅率將從0.6%至3.2%,調升到1.2%至6%,且除個人外,擁有多戶房屋的企業,也會面臨6%的房產稅率;會有這個措施,在於近三年來首爾公寓平均價格,累計已暴漲逾 50%,來到約 9.25 億韓元(約合77.4萬美元),等於直接宣布文在寅總統上任後的「讓民眾買得起房」的政策跳票,在目前民調低迷的狀態下,說來也是為了平息眾怒,才出此下策。


這並非韓國政府首次祭出打房措施,在此之前,文在寅政府已陸續採取多項相關政策,卻未能有效壓抑居高不下的房價,也讓不少南韓民眾認為,既然政府有意解決高房價問題,那些坐擁多棟房產的高官,就應出售名下第 2 戶以上的住宅,藉此表達「響應政策」的決心。

姑且不論韓國的政策到底收效如何,很多網友都在討論,「韓國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囤房稅的命題上,與其談能與不能,有沒有效果之前,有三個問題其實要先解決。

第一個問題是,台灣空屋有多少?這些囤房統計,哪一個才是比較接近現實?

根據內政部的新聞稿指出,持有 4 間以上房子的多屋者,僅佔房屋總數 4.52%,因此台灣沒有囤房的問題;但在 OURs 都市改革組織重新用「全國家庭總歸戶」後計算,相同財政部 2018 年的數據,統計出持有 4 房以上房子的多屋者擁有房子數字將暴增至 176.9 萬戶,佔房屋總數 15.1%。比內政部的計算 4 間以上房子的多屋者約 47.7 萬間房子,佔房屋總數 4.5%,整整多了 3.7 倍。

這些多屋者到底有沒有包含建商未出售的餘屋?分布狀況如何?如果連空屋和囤屋都無法掌握,那要如何進行下一步?

第二個問題是,現行房屋稅加成的「囤屋稅」到底有沒有抑制房價?

其實,囤房稅早已於 2014 年納入《房屋稅條例》並全國一體適用,只要在全國合計超過 3 戶,無實際使用均視為「囤房」,並由各地方政府」分別課徵 1.5% 至 3.6% 稅負。但大家沒感覺的原因不脫兩點,其一是稅率由地方政府決定,因此多數行政區採取 1.5%,影響有限,其二是稅基太低,除非房子新,不然即使北市精華區內 30 坪公寓,一年不過萬把元,就算乘以三倍也不過數萬元,對資產族來說,繳起來沒那麼有感覺,這一點從房價近期又卯起來狂飆,到底有沒有達到抑市效果,目前的房價已經給了答案。

第三個問題是,如果囤房稅真造成價格狂跌,會不會有其他後遺症?真正有需求的民眾買得起嗎?是否可能產生新的財富重分配?

很多支持囤屋稅的論調中,認為只要屋主受不了高稅負,就會拋售,價格就會下滑,想買房的人就可以接手。殊不知,在民眾購屋能力沒有提升之前,真實世界的劇本可能有二,其一是受不了高稅負的屋主拋售,在被有需求的民眾出手之前,就被更有資源的大腕囤屋者收走,形成更大的囤屋怪獸;其二是銀行因為做為擔保品的不動產價格大跌,流動性出現問題,進而產生系統性風險,最後又要勞動納稅人的錢出來救市。

說到底,囤房稅並非問題本身,如何想買房的民眾買得起,才是關鍵。

台灣今日的高房價是政府稅制、金融體系與地方發展不均等交織出來的結果,單靠稅負等單一行政工具,這樣的手段在承平時期或許管用,可是在目前各國大舉印鈔,利率又低得驚人的世道下,向資產奔去的資金洪流中,國家機器要透過行政手段來維持平衡,難度非常高。

最終是不是所謂「正義」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誰也沒有把握。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鐵,房價,嘉義,烏日,左營,住商不動產,中信房屋,實價登錄。(圖/住商不動產提供)

▲高鐵嘉義站周邊住宅均價只要每坪12.3萬元,是全台房價最便宜的高鐵站。(圖/住商不動產提供)

記者陳建宇/綜合報導

高鐵通車13年,已經成為台灣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高鐵帶來的不僅是交通上的便利,各大高鐵站周邊也成為房市發展的區段,綜觀台灣各大高鐵站,周邊住宅均價最便宜的是嘉義,只要每坪12.3萬元就能買到,而台中及高雄2大都會區住宅均價也只要每坪16萬元及16.5萬元。

高鐵通車之後台灣形成「一日生活圈」,高鐵站的周邊房市也開始發展,甚至有些車站附近房價一飛沖天,不過根據實價登錄及中信房屋統計數據顯示,全台高鐵站附近的集合式住宅(包括公寓、華廈、大樓)房價,最便宜的3個站都在中南部。

▲▼高鐵,房價,嘉義,烏日,左營,住商不動產,中信房屋,實價登錄。(圖/住商不動產提供)

▲高鐵嘉義站附近的住宅,基本上就只有「遠雄國寶」這個社區。(圖/住商不動產提供)

台灣各大高鐵站周邊,房屋均價最便宜的就是嘉義站,每坪只要12.3萬元就能買到,住商不動產嘉義興嘉加盟店店東蔡麗卿表示,高鐵嘉義站附近的集合式住宅集中在縣治特區,人口也最多,但說穿了基本上就是「遠雄國寶」這個社區,該社區屋齡約3年,成交價也差不多落在每坪12~13萬元。

蔡麗卿指出,高鐵嘉義站位於太保,距離嘉義市區遠,周邊的生活機能不發達,除了停車場之外幾乎沒有其他設施,因此變成單純旅客上下車、人口吞吐的交通設施,對附近的房市助益不大,因此房價近年不升反降,成為全台住宅均價最便宜的高鐵站。

▲▼高鐵,房價,嘉義,烏日,左營,住商不動產,中信房屋,實價登錄。(圖/中信房屋提供)

▲高鐵台中烏日站房價雖然每坪只有16萬元,但近3年上漲21.2%。(圖/中信房屋提供)

而高鐵台中烏日站住宅均價每坪只要16萬元,則是全台房價第2便宜的高鐵站,不過近3年有21.2%的漲幅,房價正在急起直追,中信房屋台中復興加盟店副店長劉邑嘉表示,烏日站周邊近年生活機能逐漸成熟,尤其許多便利商店進駐,代表人潮也開始匯集,房市發展也愈來愈熱。

劉邑嘉指出,高鐵台中烏日站房價可以上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便利性提高,此外附近的重劃區有知名建商如櫻花、龍寶等進駐推案,這些建商都屬於大品牌,品質和口碑都有一定水準,也吸引愈來愈多民眾入住,屋齡約20年內的中古大樓房價每坪14~15萬元,但若是5年內的新古屋,房價更可以達到每坪20萬元。

▲▼高鐵,房價,嘉義,烏日,左營,住商不動產,中信房屋,實價登錄。(圖/記者陳建宇攝)

▲高鐵左營站房價基期低稀釋整體均價,但新建案房價已接近3字頭。(圖/記者陳建宇攝)

高雄左營則是全台房價第3便宜的高鐵站,住宅均價每坪16.5萬元,近3年房價微幅上漲3.1%,高雄市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表示,高鐵左營站位於大中路以北,這條路過去對許多高雄民眾來說是個界線,認為只要過了大中路就是「遠」,因此剛開始發展時房價基期較低,以至於現在的房價也還很親民。

謝哲耀指出,近年高鐵左營站附近的新建案量並不多,因此整體住宅均價容易被中古屋稀釋,若以屋齡10年內的住宅房價看,許多物件當初取得成本也不過每坪12~13萬元,現在出售的中古屋價格上漲到每坪15~16萬元,也符合目前的行情。

不過高鐵左營站周邊由於發展逐漸成熟,現階段新建案的價格已經漲到每坪28萬元起,未來更將往3字頭移動,屆時住宅均價也將再往上提升一個檔次。


原文網址: 高鐵低價房3站1字頭 睜大眼再出手!便宜不見得有好貨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59817#ixzz6S9YzHm8D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7-14 13:18:07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新北市永和近日發生建案工地損鄰事件,造成周邊道路坍塌、既有住宅嚴重損害傾斜。中信房屋指出,在建築稠密的都市進行大型工程,時有損鄰事件發生,居家周邊如有工程或建案即將開工,一定要掌握房屋現況、尋求協助、進行鑑定、和解或求償。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表示,都會地區人口稠密、建物棟距緊密,無論是政府公共工程或者建案營造,往往都必須在狹小空間施工作業,因此損鄰事件時有所聞。

損鄰程度可大可小,如果房屋僅發生裂痕、住宅部分功能受損,但無居住安全或公共安全疑慮時如何處理?

張漢超指出,一般大型工地開工前,地方政府均會要求施工單位出具鄰房現況鑑定報告,以記錄開工前周邊建物的狀態,日後倘若有損鄰事件,就會依據該報告內容與損害狀況進行比對,作出損鄰與否的研判。

張漢超表示,該報告是委由土木技師公會、結構技師公會或建築師公會等第三方公正單位做進行的調查,民眾收到通知鑑定通知時,應盡可能配合調查,以在日後不幸發生損鄰時可以據此佐證住家確實造成的損害,倘若未配合調查,屆時發生損害狀況時,就只能依民法向施工單位進行求償提告了。

當發生損鄰事件時,受損戶應向地方主管機關進行申訴以尋求協助,如有同受損害的鄰居,可一同進行申訴,讓地方政府的公權力儘速介入調處。

張漢超表示,地方主管機關如評估現場有公共危險之虞,工地須即刻停工;若建物無立即危險,且判定是因施工所造成的損害,那麼主管機關就會將損害情形進行列管,除非施工單位與受害住戶達成和解,否則在列管的狀態下,即使施工單位完工也無法取得使用執照。

張漢超指出,達成和解的關鍵在於後續進行的安全鑑定報告,內容主要在釐清損害範圍、如何修復與修復金或賠償金估算等問題。如果對於報告內容雙方達成和解共識,那麼施工單位在完成相關修補、賠償後,主管機關就會解除先前的列管限制。

如果雙方沒有和解共識,且經由地方政府的建築物爭議評審委員會進行調處仍然無解,此時受損戶得對施工單位提起民事求償訴訟,施工單位也必須依規定將賠償金進行提存至法院的程序,倘若受損戶日後決定接受賠償修復金,還是可向法院提出領取這筆賠償金。

資料來源/中信房屋
資料來源/中信房屋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7/4700583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蘆洲區中山一路海砂屋案更新後規劃興建1棟地上13層住商混合大樓。(圖/新北市城鄉局提供)

新北市蘆洲區中山一路海砂屋案,由住戶自行籌組更新會凝聚向心力,達成百分百同意,11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更新前為30戶、5層樓公寓,更新後規劃興建1棟地上13層、地下3層鋼筋混凝土造住商混合大樓,提供36戶,並留設沿街4公尺以上人行步道,預計全案在2023年10月完工。

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張壽文處長表示,針對海砂屋、房屋結構危險等建築物,皆為市府優先輔導協助對象,新北市將會提供專業技術、費用補助和資源整合等協助,並加速後續審查作業,也期望社區能積極整合凝聚共識。

新北市都市更新處總工程司李擇仁指出,海砂屋長期以來讓居民過著膽顫心驚的日子,為讓住戶有更安全、更舒適的居住環境,居民自辦更新申請重建,於2015年3月提出申請,2019年3月28日核定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劃,未來完工後將可提供更多有需要的社區參考。

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9995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案,工地(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原PO好奇,為何有建案還沒蓋好就宣布全部完售。(示意圖/Pexels)

網搜小組/鄺郁庭報導

建案銷售不容易,賣房和談價格就像跟客戶打一場心理戰,不過有時候話術太誇張,難免讓人心生懷疑。有一名網友在PTT的Gossiping板上問卦,說他去逛正在蓋的建案,發現有預定地連房都還沒開始蓋,就已經宣布「全部完售」,讓他忍不住好奇「房子還沒蓋好就已經全部都賣出去,真的假的?」

這位網友文中表示,「啊政府不是說囤房的人很少嗎?怎麼去逛正在蓋的建案、甚至於蓋都還沒蓋的預定地,都已經全部完售了?」認為完售的說法根本不知道是唬爛的、還是真的,「根本沒有透明度可以辨識啊!有沒有相關八卦?」

看到貼文後,馬上有人打出各種話術,「僅剩一戶」、「『剩下最後兩戶了』,然後停車位都任選」、「還有,地主、建商保留戶各1,要買要快」、「剩下最後兩戶,剛有客人預訂,我特別保留給你」、「你真的要買嗎?剛一個媽媽,上下左右兩層都買走了,我們這裡很熱門的,一下推出就賣得差不多了。」

還有網友笑說,「我遇到不同代銷講出來的剩餘房屋還不一樣,套招沒套好真是有夠不專業。」不過也有人直呼,「是真的……我買的建案半年左右完銷,附近有名建案兩天完銷」、「鄉民是真不懂?台中不錯建商都是真的被秒殺,我家對面建案蓋沒多久就真的賣完」、「有些是真的無誤。」

關鍵字:建商賣房話術建案PTT

原文網址: 房子還沒蓋好「就全部完售!」他驚呆問卦事實 網揭真相:有些是真的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40333#ixzz6RyqYpRie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口三井Outlet。(圖/記者張菱育攝)

▲林口房價起飛,吸引不少人買房投資。(示意圖/記者張菱育攝)

記者黃可昀/綜合報導

買房不只能自住,很多人也會拿來投資租屋。台北一名網友住在家裡,月薪5萬,不必另外繳房租,平常開銷也不大,「以一間一千萬左右的房子來說,自備3成的話付頭期款不是問題」,所以有計畫買一間房投資,未來結婚收回來自住也行,「感覺報酬率好像蠻高的?」

原PO在《mobile01》表示,觀察家裡長輩的經驗,投資股票似乎比較需要技巧,不一定能賺到錢,「倒是房地產靠出租當包租公婆和買賣也經手了不少間房子,報酬率好像頗高」,由於自己平時沒什麼開銷,手上也存了一筆錢,有考慮在林口或桃園一帶買房,假設總價1000萬,貸款7成每月加利息大約3.4萬,若出租2萬元,每個月只要自己再付1.4萬即可,「如果這20年都是出租的話,實際上我買這間價值千萬的房子只花636萬左右」,而且20年後房價與租金都有可能上漲,屆時轉賣又能賺更多。

原PO也試算了不買房的情況,如果把存款拿去投資金融股,投報率落在3%至18%,ETF 0050則是10%左右,如果要更穩定就選擇智能投資,投報率大約4%到9%,「但我自己是期望能有更高的報酬,所以感覺還是買房好賺。」

▲▼股票,股市,投資,證券交易,證交稅,經濟。(圖/記者李毓康攝)

▲多數網友還是建議買股票比較彈性。(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網友指出,原PO的理論是建立在房價未來一定會上漲的前提下,萬一這20年來遇到地震、疫情等不可控因素,也是有賠售可能,「台灣少子化這點是可以確定的,如果你覺得少子化不會影響到房市那就買吧」、「扣掉上面說的房屋稅、地價稅和保險,一年的報酬率也才2%左右,還不到你嫌報酬少的智能投資的一半」、「除非你看好該房子未來上漲可以增值賣掉,不然不是個好投資,投資股市賺4%不是更好?」

此外,也有人提到租屋管理問題,必須承擔房客素質不好的風險,「如果你是普通上班族,平日時間都被綁在公司,建議您還是把錢拿去買有配息的ETF或股票會比較簡單、省事,又能兼顧工作。」其中一名網友分享自身經驗,他和原PO一樣本來打算在林口買房出租,但後來發現租金沒辦法開到2萬,「以你講的坪數在林口前段,租金一個月最多只能18000,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本來要跟你做一模一樣的事情,後來評估之後投報率真的太低。」

關鍵字:租屋投資股票

原文網址: 單身住家裡「買林口投資」比股票還賺? 過來人戳破美夢:投報率太低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57854#ixzz6RynzO9Yj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7-10 09:59:59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有網友認為想住在台北,至少要有3億元,但這樣的言論卻讓其他人不以為然。 聯合報...
有網友認為想住在台北,至少要有3億元,但這樣的言論卻讓其他人不以為然。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游智文攝影
 

在台北資產要多少才住得起好房?有網友PO文表示想用存款加上貸款來買間1100萬元的房子,他描述了自己的能力條件,想問問鄉民們自己是否有能力負擔這間房?貼文引起許多人的探討,其中有人分享自己的狀況表示家裡資產雖然有2至3億,但還是不敢住台北,而且如果以個人標準來看至少要3億才能在台北生活,文章一出讓許多人看傻眼,直呼太誇張。

日前有人在PTT貼文表示他們夫妻倆年收大約120萬,還有一個小孩,每個月房租1萬8且不用給孝親費,目前手頭上的存款有500萬元,打算用400萬現金加上700萬元貸款來買間2房、1100萬元的房子,剩下100萬元則用來裝潢並買家電,他想詢問網友意見,看看以這些條件來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負擔這間房子。

其中有名網友看了這篇貼文後猜測對方想買的房子應該是在雙北,而且還是蛋黃區,他表示雙北的租金報酬率太低,「你算算1100萬的房子,1.5%的報酬率和稅金、管理費,其實沒買沒啥差」。他還舉例指中南部房子600到700萬的2房大樓,租金1萬7~1萬9,「有錢當然就先買」。

這名網友以自己為例說,「我收入是你好幾倍,家裡(爸媽)資產2~3億,我都不敢住台北了」,他認為如果以個人標準來看,想住在台北至少要3億,才勉強能有不錯的生活,但在中南部有8千萬就能過得蠻爽了,因此他認為如果對方年收入120萬,何不考慮到中南部呢?

只不過這篇貼文讓許多網友看了不以為然,「3億太誇張了」、「真的太誇張了…從小到大台北長大的同學,家裡有3億看有沒有兩成」、「台北市資產1、2億,但年收沒破百的多的是」、「3億在台北『勉強不錯』的生活…這樣在座90%台北人都說辛苦生存而已」、「房版很多勝利組我知道,但是這篇實在唬爛過頭」、「3億真的太誇張,台北蛋黃區一般20年以下中古屋3房25坪上下大概3000萬,所以資產有5000萬大概就可以過得人模人樣了」、「有2億的現金?我覺得除非你是老闆而且沒有接班人,不然一般上班族就算了吧」。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909/4691186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房地產,房產,不動產,打房,買房,置產,房市,空屋稅。(圖/記者林敬旻攝)

▲買房市區和郊區該怎麼選?(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黃君瀚/綜合報導

「哪個比較優質?」網友8日上午在PTT發文,提到預算總額1500萬元,預計分30年償還的情況下,目前心中預設了2個方案,一是房子買郊區,剩下較多的錢換台進口名車;二是選擇住較貴的市區舊房,代步工具則選國產車。

方案一:郊區房1200萬配豪華車300萬。

男網友表示,此案中房子會是新的心情好,市容也因為重劃整體看起來乾淨有序,搭配高價名車出門有風,能享受虛榮的感覺,背一樣價格的貸款,卻有種富裕的錯覺。不過缺點也很明顯,從郊區出門上班塞車肯定是基本的,每天開車得花上1個多小時,而且300萬預算其實是花在「負資產」上。

方案二:市區舊房1400萬配國產車100萬。

他說,這方案除非出遠門不然不需要開車,甚至100萬也能省下來,住所不會太大日常生活打理很容易,上班搭公車只要30分鐘內就能抵達。缺點方面,自然是房子小又舊,容易放大窮酸感,市區交通吵雜,伴隨的多數機車噪音,加上車子算不上高級,「背著一樣的貸款,卻反而更覺得自己很窮很可憐。」

▲▼夏威夷,hawaii,夏威夷街景,夏威夷房子。(圖/記者盧映慈攝)

▲郊區透天示意圖。(圖/資料照)

2種方案貼出後,多數網友都覺得1較好,「長輩大多選1,退休生活跟你在市區擠吸廢氣幹嘛」、「當然是1啊,市區的房你買不起別墅,鳥公寓地也不是你的。」不過也有人支持方案2,「2,跟著房地產一路發大財」、「一定是2,住郊區注定你沒啥社交娛樂。」

另外有不少網友表示,現實情況根本不會這麼簡單,「現實是你考慮的過程又漲個百萬」、「現實是住市區頂加沒車」、「現實面就是郊區房會賣1400(萬元)」、「現實是郊區房+國產車」。

關鍵字:郊區都會區ptt鄉民


原文網址: 預算1500萬!郊區房+豪華車 vs. 市區舊房+國產車 網揭真實情況:超慘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56323#ixzz6Rg9ySJHO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翻到35年前舊報紙 民國71年 房價真的回不來了。(圖/翻攝自爆料公社)

▲翻到民國71年舊報紙,網友無限感嘆。(圖/翻攝自爆料公社)

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一名網友日前在「房子賠售就是爽」臉書團po一張「民國71年」的報紙廣告,只見上面台北市仁愛路58坪只賣470萬元,等於1坪8萬多元,忠孝東路四段57坪只要470萬元。網友看了無限感嘆,「現在年輕人好辛苦」。

網友轉發這張照片寫道,「看到這價格,難怪現在的台灣年輕人……」。其實照片是3年前一位網友在「爆料公社」貼的民國71年舊報紙,可看到以前的房價跟現在的房價落差之大,例如:38年前台北市仁愛路58坪470萬元,1坪約8萬多元,忠孝東路四段57坪470萬元,1坪約7.8萬元,新生南路22坪也只要130萬,讓許多網友看呆。

大家紛紛留言,「沒錢根本不敢生,只會害下一代更辛苦」、「當時消費性電子產品超貴(當時基本工資可能只有9000,但電視要3萬元)那時年輕人能享受的娛樂就少一點,但房子便宜得多」、「現在的58坪都不到58坪」、「不過以前的貸款利息很高」、「房價很難回去了」、「台南20年前是連公寓都沒人要買的,都是只看透天厝。而且價格也沒現在這麼離譜」。

跟現在比較,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網可見,光復南路、仁愛路(國父紀念館附近)仍屬精華地段,即使屋齡38年,現在實價登錄每坪平均77萬元,與當年的房價差非常多,讓許多人嘆息「回不去了」。

原文網址: 翻開38年前舊報紙「台北58坪大廈五房三衛」  網一看售價呆了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47560#ixzz6Rg5Uw5CH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報-台北電】國內疫情暫告緩解,但,惟有政府公部門的不動產招商案,被潛在買家鎖定為下波卡位目標。仲量聯行7日公布最新調查,2020年政府公部門不動產招商案全年估計1,800億,其中1,200億元預計下半年陸續登場,可望是下波商用不動產市場的重點。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7日表示,全台第二季土地投資金額續創新高,第二季就成交逾760億,刷新近七年單季新高紀錄;累計上半年已達1,617億元,改寫近七年同期新高。展望2020年全年,土地市場交易金額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

趙正義表示,游資豐沛,不動產市場面臨土地荒,可觀察到投資人目光轉向公部門的不動產招商案。他指出,政府招商案上半年已成交644億元,包括世貿三館、國泰營區、林口國際媒體園區等;下半年預估還有1,200億釋出,全年1,800億招商案接近去年1,900億元水準。

仲量聯行指出,預計下半年登場的公部門指標大案,光是招標底價達100億以上者就至少四筆,包括台電北部儲運中心南港舊址AR-1-2都更案約110億、台北車站E1E2公辦都更約200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產專區地上權底價約287億、啤酒文化園區地上權底價約130億等,都是下半年最受市場矚目的大案。(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https://tw.mobi.yahoo.com/finance/%E7%94%A2%E6%A5%AD-%E6%94%BF%E5%BA%9C%E4%B8%8D%E5%8B%95%E7%94%A2%E6%8B%9B%E5%95%86-%E5%85%A8%E5%B9%B4%E4%B8%8A%E7%9C%8B1-800%E5%84%84-003744255.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房價驚人,尤其又以台北市最為昂貴,許多人認為若不靠父母的幫忙,甚至連付頭期款都是問題,網友表示看到一位日本youtuber批評台灣房價病態,聽到之後覺得太憤怒,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反駁才好。

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說,平常會看國外youtuber吹捧台灣,偶然看到一個日本youtuber Iku 老師批評台灣房價病態,稅制如何不合理,沒權沒勢只能為奴30年,他也表是台灣一般、小間、很爛的房子也要千萬台幣,不少人都苦喊買不起,而反觀日本房子大約只要500萬台幣,合理的房價讓人有種能實踐買房夢想的感覺。

看完貼文,網友也表示「事實阿」、「台灣房價全球前段班高,我們房價比瑞士,荷蘭高」、「無法反駁」、「日本有租屋法律保障租屋族 而且房東要漲價還要調查」、但也有人認為「日本房地產到現在還沒有回到1980末的高點吧」、「沒人逼他買啊...」、「一間房子持有60年,日本會比較貴唷」、「日本很多老人退休金被房屋稅榨乾,房屋稅市價1.5%哦」。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909/4684591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房屋代銷也走向專業化,業者除了售房,也需要具備專不動產、商業管理知識,因此這些年,不只北部有越來越多代銷專家,積極推動讓「建築代銷」專業知識走入校園,開設企業專班;而近期在南部,也有專家希望提倡在高雄地區的大學設立不動產代銷科系,以培養年輕學子進入代銷事業。

 
海悅國際總經理、台北市不動產代銷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俊傑接受《蘋果新聞網》採訪表示,台北市代銷公會和台北商業大學合作成立企業專班,今年已邁入第3屆,致力推動建築代銷的專業知識。因建築代銷業屬於一門計畫實行的管理學問,並不只是教人如何賣房,而是銷售管理,較像管理學院的一門專業學問。

其中,包含如何為一個計畫做可行性的評估、如何進行企劃分析、在整體行銷企劃的執行,帶領團隊做個案行銷等,在經營管理中偏向於管理,因此台北市代銷公會在2年前便和大學合作,致力培養建築代銷業的中高階主管,未來將持續提升「建築代銷」在社會大眾的識別度。
 
而在台灣南部,高雄市不動產代銷公會新任理事長謝哲耀提到,有感於代銷業人才斷層且培訓不易,將全力推動公會結合高雄地區大學開設不動產代銷專業課程,成立代銷科系,鼓勵年輕人才投入不動產代銷事業。
 
據了解,謝哲耀畢業於獸醫系,但投入不動產代銷行業耕耘18年,曾任職聯上廣告、上揚國際建築團隊,從事市調和銷售,並於2016年成立景銳廣告,去年接下高雄的指標建案如「悅讀DNA」,今年接下「遠見峰悅」、「銳揚天鵝堡」等,線上銷售加新開案總銷約140億。
 
謝哲耀表示,「不動產代銷」涉及的專業知識包含行銷、財經、建築設計、法規、廣告、媒體包裝,但學校缺乏相關培訓,而民眾會不清楚代銷和房仲的不同,雖然都是賣房子,但操作模式和企業經營方法不同。他還提到,房仲和代銷其實都需涉獵專業知識,只是會有不同,他舉例,代銷業在規劃一預售案時會從建築規劃開始研究,並向建設公司提建議,參考市場需求,進行包裝、產品規劃、廣告和銷售,需要這類技能。(林佩萱 /高雄報導)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房(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露台戶多出一個小空間,但若是在低樓層,最好還是別考慮。(示意圖/Pexels)

網搜小組/鄺郁庭報導

本站3日才報導《買低樓層「想選露台戶」多出5坪空間曬被! 網曝致命傷:瞬間滅火了》有網友煩惱,到底要選有露台的戶型還是沒露台,「兩個都在低樓層,面向差不多,這樣我要怎麼選?」網友紛紛曝光低樓層露台戶的致命傷,就有過來人也在PTT分享5大缺點,以自身經驗開勸「千萬不要買!」

有鄉民6月中時曾發文請益「低樓層露台戶需注意什麼?」說他看到有建商推出2樓露台戶,價格沒有想像中貴,讓他不禁就心動了,也列出幾點露台可能會有的問題,包括「丟垃圾、小飛俠、安全性、日曬雨淋」等等,「除此之外買露台還有什麼需要考慮的呢?」

▲陽台(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住過低樓層露台戶的過來人直呼別買,「一定後悔!」(示意圖/Pexels)

事隔近一個月,就有過來人回文指出,「我住過2樓的露台戶加面中庭的格局,缺點一個一個跟你分享」,接著列出5項缺點:

缺點1、因樓層低,樓下感應門都會聽到開關門聲音。

缺點2、不能期待所有人都很有公德心,露台要一直撿垃圾掃垃圾。

缺點3、曾經在半夜樓上吵架丟東西下來,嚇醒全家。

缺點4、很吵,因為面中庭又低樓層講話很吵。

缺點5、隱私問題,樓層較低隱私很差。

最後這位苦主也下結論,「千萬不要買,你一定後悔,住一年就跑了。」看到貼文後,其他人紛紛大推,「推真實的分享!感覺低樓層很慘,低樓層露台戶更是慘中之慘,難怪我們社區二樓露台戶常常叫叫叫,而且一定出來選社區管委會啊」、「低樓層又有露台就是悲劇」、「垃圾還算好的,遇到跳下來那種才真的衰。」

關鍵字:買房租屋露台戶低樓層大樓PTT


原文網址: 苦主揭「低樓層露台戶」5缺點!驚勸別買:住1年就想跑 網推爆真實分享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754584#ixzz6RVjy5VPT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