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美貿易戰未明導致美國收緊審查中國資金進入境內力度,但中國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興趣一如以往的熾熱。普衡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馬捷表示,併購活動的確因貿易衝突而冷卻,中國資金愈難完成在美國的併購投資,但市場開始加入較有利交易(deal-friendly)的架構。

馬捷指出,中國投資者開始引入政治立場較中立的私募基金,加上數層公司架構分薄其中國背景、或引入美國當地投資者等方法,令到投資項目更容易通過美國審查。馬捷認為,內地投資者較十年前成熟,不再以一群中國買家透過中資銀行投資海外等,較易引起仇恨情緒的方法進軍海外。

至於香港公司在兩國之間的角色定位,馬捷稱都要視乎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取態,很難一概而論。

中國買家對投資美國的熱情未退,馬捷指,中國投資者仍對美國房地產感興趣,但投資重點轉到學生宿舍、安老院等類型的項目。他預計,若美國肯開放,相信藥業和生物科技公司都會是投資目標。

小米(1810)認購反應平淡,有雷聲大雨點小之嫌,馬捷認為雖然近日市況波動,但港股仍以三大優勢吸引有意上市的公司。一是可預期上市時間表,馬捷指出香港上市申請過程大約在6-8個月內完成,比較內地或其他市場的審批過程有較高的透明度;二是港股估值處於歷史高位,可與A股及納斯達克相比,故吸引不少電訊、媒體及科技(TMT)行業新股來港;三是境內外的流動性。

而小米現時估值比之前市傳跌一半,他相信是投資者與發行人的供需問題。他認為受到美國加息、收緊銀根等因素影響,市場資金池未有擴大,發行人數目則日漸增多,各人分到的資金變薄,出現擁擠問題。另外,他亦指出中證監對小米提出的84條問題,也有向其他打算「回A」的海外上市公司設例的意味,以CDR上市並不代表可在審查過程享有優惠。

另外,馬捷有指市場對加息的預期也影響高息債市場,同一評級的債券發行成本較去年升200至300點,公司認為仍在合理範圍內,故繼續發行。融資成本上升是因為境內去槓桿政策見效、對影子銀行及理財產品的監管與對過熱行業的限制。

記者:陳惠恩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