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5 11:24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  
     
  •  

台北市近來調整公宅政策,社會住宅推動聯盟24日發新聞稿表示,柯文哲「空屋多有何理由再蓋公宅」說法,是用統計數字包裝的謊言,台北市都發局近日在議會提出的多元供給,則是棄守興建公宅政策的藉口。

住盟表示,興建5萬戶公宅是柯文哲自己提出來的,首屆任期,柯能規劃興建1.9萬戶,連任後卻說空屋很多、公地有限,接下來四年僅能再新增1807戶。一樣的市長,能力可能跳崖式衰退到不及前四年的一成?一切都是託詞。

住盟表示,在柯文哲市長日前提及空屋多有何理由再蓋公宅後,台北市都發局長赴議會報告,表示柯市長第二任期內的住宅政策將採多元供給,將興建公宅、包租代管、租金補貼一同計算後,達到補助44700戶的效果。

其中考慮到民間有3.7萬戶空屋與公地不足問題,未來四年公宅興建數量(包含都更分回)僅1807戶,加計前四年已規劃興建的19802戶,總計為21609戶。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表示,「空屋多就不用蓋公宅」,是用統計數字包裝的謊言。空屋要達到替代公宅的職能,必須空屋要出得來、人要住得進去。能夠讓「空屋出得來」,最重要的方向就是提高持有成本,讓屋主不願囤房閒置,但柯市長在2017年反而體恤建商主動提案修法降稅,試問空屋如何出得來?

即便空屋出來,人也未必住得進去。因為並非所有空屋都合適做為社會住宅,例如大坪數高單價、過於老舊窳漏、或區位偏僻住宅等;又既使是適合屋源,多數房東也因租稅不願曝光或租屋歧視,不願意租給領取租金補貼者或不願參與包租代管。因此空屋多不代表就能變成社宅,不能以此表面數字就說不用蓋公宅。

至於以多元供給方式提供市民居住協助,的確是正確的觀念。但市府選擇性的曲解「多元供給」理念,一方面過度誇大空屋轉社宅的可能,另一方面將其挪做棄守興建公宅政策的藉口,住盟難以苟同。

住盟表示,前一個四年,住盟肯定台北市府積極推動的企圖與作為,也多次在不同場合為其發聲、辯護,現在發出新聞稿,心情是很沈重,誠心提醒柯市長,萬萬不可在興建公宅政策上大開倒車。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