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可能是許多人一生中最重大的支出,除了必須考慮房屋的保值度,尚須考慮周圍環境、房屋年齡以及生活習慣等,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買到平衡各方面條件的物件即是一大難題。一位網友近期看房後陷入兩難,原本屬意台北市的45年老公寓,但深怕將來房屋更舊後轉手賠錢,後續又看中永和僅20年的電梯大樓,只是預算須多出300萬,讓他難以抉擇。
該名網友解釋,為了就近照顧住景美的老父母,因此將看屋範圍鎖定在文山景美以及附近區域,並且對一間1200萬的45年的舊公寓心動,但仍有疑慮。考量到永和與景美僅一橋之隔,小孩的學校又僅在公館,綜合考量下,永和將是最方便也最近的地區,而且只要將預算在調至1500萬就可購入20年的電梯大樓,可又擔心新北房不若台北房保值,讓他苦惱不已。
這位網友還補充,預計買房時會貸款八成,雖然許多人會考慮台北老公寓都更的可能,但他以自己的經驗說「老家也談過都更、開過幾次會,但最後都不了了之,因為難度太高...建商放棄」。他將這個難題放到「mobile01」討論區,期望可以從網友的回覆中理出頭緒,網友的回覆也分為三的面向。
重視買房地點:選老舊公寓的台北房
綜合網友論點,景美生活機能方便,而且舊公寓坪數不若電梯大樓有高公設比,再加上原PO的需求為就近照顧父母,相較之下會方便許多。再考慮都更的可能性,景美目前蠻多都更案都在進行中,從地點來看,台北市門牌的確比較保值,永和電梯大樓20年後一樣是舊房子,相較之下更沒有都更的可能,到時候只能自住或是租人,但台北市的舊公寓土地持份很大,就算老舊未來不見得沒有好處。
重視居住品質:選電梯大樓的新北房
有網友以自身經歷評估,過去產權登記混亂,舊公寓要都更並不容易,比如他住的公寓地下室產權竟是登記為防空洞,且各樓層坪數分配沒有共識,從此卡關。亦有網友建議,有沒有電梯也很重要,若原PO未來可能接父母來住,電梯大樓不用爬樓梯,20年轉眼就過去,60歲跟80歲所考慮的點完全不一樣,現在爬得動不代表未來爬得動;另外還有停車位的問題,有時採買完車停公寓樓下,讓太太帶孩子先上樓,必須一邊搬採購品一邊分身照顧孩子,不然就是要從停車場搬回家,這些事在雨天又是加五倍的辛苦。
安全性 vs 交通便利性
除了以上問題,另有網友提出,50年的老房子結構須要比較注意,輕則漏水,嚴重一點,現有許多老公寓面臨危樓改建,必須經過冗長的鑑定程序。若是以到台北市中心的距離及便利來看,永和的地理位置相較景美更好,中永和發車的公車過橋也不會右轉羅福斯路進景美,因為文山木柵對比市中心依然算北市郊區。不過所有考量的點,套一句房仲常說的話「自住沒差」,必須以負擔得起、買房因素(就近照顧父母)為主要考量基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