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ixabay)
在房地產市場上,只要房價不會出現大漲大跌現象,炒房者就自然會退出市場的。既不損壞經濟,又能還市場一片淨土。
根據澳大利亞(澳洲)統計局公佈的住房價格資料,在過去1年裡,澳大利亞整體的房價水準下跌了5.1%,其中澳大利亞最繁榮的房地產市場——雪梨,更是直接下跌了13.2%。持續上漲了55年、漲幅高達66倍的澳大利亞房地產,正迎來樓市寒冬,是10年來最大的跌幅!
這幾天,加拿大國民銀行發佈指數顯示,今年3月加拿大房價與去年相比下跌0.3%,累計連續6個月下跌。加拿大房產協會(CREA)早些時候發佈的資料顯示,今年2月加拿大房屋銷售量環比下降9.1%,創下自2012年11月以來的新低。
一位加拿大房產投資仲介負責人衛剛表示,「4月的情況肯定不會好轉,因為加拿大樓市最大的海外買主——中國土豪現在考慮的,是儘早拋售套現,而不是抄底。」近期他接到多位中國富豪拋售加拿大別墅的詢問,人數比2017年高出了3-4倍,但問題是即便他們降價10%出售,也未必能找到接盤的人。而幾年前業界流傳著一句話:「每班從中國飛往加拿大的飛機裡,逾40%乘客是來買房的。」他們稱這些人為「中國大媽」。
房價從火爆到低迷,可謂經歷了大漲大跌的過程,其中原因跟當地的政策有關,加拿大用一個字就讓房地產崩了,那就是「稅」。為了阻止中國人投資,加拿大不惜讓房價崩盤,也要徵收嚴厲的房地產稅賦。政府希望通過實施房地產稅賦抑制升溫過快的樓市,讓本國人有個穩定的住房環境。
如今看來,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很多人認為此次調整,「中國大媽」變得如此理性跟買漲不買跌的心態有關,然而投資機構Des Voeux Partners首席投資官Jesse Friedlander認為,事實上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越來越多計畫海外投資房產的中國高淨值人群趨於理性——他們知道前些年加拿大房價大漲是中國投資客炒起來的,現在不願接最後一棒。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加拿大房產仲介機構只能「緊盯」有意移民加拿大的中國高淨值人群,因為對他們而言,在當地買房屬於「剛需」。
在房住不炒環境下,房子越來越回歸居住屬性,炒房者能立足的空間也越來越小,所以未來市場應該是剛需和改善人群作為目標受眾。這是市場回歸理性的必然之路,也是最終之路。
加拿大的「中國大媽」不敢抄底不敢接盤,當前中國購房者也不敢接盤,這正說明很多人是炒房心態,原因他們心裡很清楚,自己炒起來的怎麼能自己接?
對於很多城市的房價,普通剛需購房者已經無力購買,加上各種利好剛需的租房政策,會稀釋部分剛需人群暫時不買房。能買房的基本上也都買了,沒買房的很多所謂剛需實力真的是不夠啊!
炒房者買房並不是為了囤房玩,如果他們不是為了賣出去,沒有人會買那麼多房子。可是,到時候會發現,真正的剛需要麼買不起了,要麼該買的也早就買了,或者他們早就選擇了其他的居住形式。
澳、加的房地產市場情形足以做為我們的参考,從當前台灣房地產市場上的現況來看,炒房客現在考慮的,應該是儘早拋售套現,而不是抄底,而此時也是剛需者進場抄底的好時機。
(本文由「胡偉良博士」授權提供)
https://www.wealth.com.tw/home/articles/2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