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趨勢報導 (9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中央銀行昨天(7日)無預警祭出對台灣房市的信用管制措施,並於今天生效。由於央行此次出手打炒房,力道並不小,台北股市營建類股8日一開盤就走跌,跌幅超過2%。不過,市場認為,國內營建業這兩年獲利很好,再加上高配息的情況下,很多的營建股都有高殖利率特性,再加上政策是為健全國內房市,以目前低利的環境下,預料後市仍不差。

央行此次下重手打房,鎖定營建業者。建商如果要向銀行借款,購買都市計畫劃定的住宅區及商業區土地,除了限貸6.5成,還須保留其中1成,在動工興建後才能撥貸。另外,為增加國內房市供給量,且避免建商利用銀行資金囤房,央行破天荒對建商的餘屋貸款採取管制措施,最高貸款成數5成。

以土建融資的公股行庫高層直言,沒有預期央行出手來得這麼快,也這麼猛,不過,央行採取的措施是為了「打炒房」,而不是「打房」,應該不至於傷及建築業的「根本」。

如果從國內營建業在台北股市的表現,專家分析,事實上,國內營建業這2年獲利相當亮眼,且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市場需求一直存在,今年上半年,因為COVID-19疫情關係,營建類股一度被市場忽略,但到了下半年,在國內對於房市需求增溫後,股價也呈現較大的漲幅。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說:『(原音)股價當然是反映基本面,全球低利的環境,台灣在這種低利環境下,房價的需求自然就不會有太大的萎縮空間,需求還是會存在,所以固然政府出手,會讓短線過熱的狀況,出現轉為相對冷靜,但房市不會反轉向下,大概會轉為觀望的態度。』

如今,央行出手,國內營建類股就會被打趴嗎?專家也不這麼認為。分析師也表示,營建類股這2年獲利相當好,再加上高配息,事實上很多營建股都有高殖利率特性,目前利空雖然對股價有較大壓力,但由於低利率情況仍在,營建業後市仍不差。

另外,也有分析師認為,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就是因為房市泡沫破裂所帶動,如今各國對於房市政策都謹慎因應,政府現在政策長遠來看是健全房市,反而對營建業後續成長有利。

央行重手打炒房營建業寒顫 專家2點觀察料後市仍不差 (yahoo.co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銀行昨天突然宣布房地產信用管制措施,銀行高層表示,預期央行這次出手對整體建築業影響不會很大,因為台灣房地產已經七年聞風不動,這次也不至於打擊建商根本,最大的影響是對市場預期心理造成扭轉性變化。

 

行庫高層表示,這一波台灣房地產會漲價有三大原因,第一台商回流產生的產業聚落效應,第二剛性需求地緣性買盤進場,第三資金寬鬆營造利率寬鬆局面。

 

他表示,從大型電子業公司回來之後,零配件供應商也跟著回來,讓台商台幹跟著回來,另外年輕人也因為眼見房價上漲,怕以後追不上房價,因此跳進去買房子,而利率大幅降低又造成有效需求提高。

 

銀行高層表示,央行這次打房力道不算輕,對建商算是很重,尤其是對購地貸款,也就是土融的部分,從七成或是八成降為六點五成,還有一成保留動工款,等於是前後差了兩成半,也就是建商的財務槓桿少了兩成五,但這些都還不是最嚴重的,最重要的是央行此次出手,影響最大的是對市場預期心理造成扭轉性變化,是否讓買氣減少值得關注。

房地產七年聞風不動 央行這次出手恐造成預期心理扭轉 | 央行打炒房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央行會宣布四大「打炒房」規定,內容主要著眼於管控金融風險與經濟穩定,外界解讀此舉可能對房地產造成負面效應,但實際上2020年台灣對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得當,經濟持穩,主計總處已上調2020、2021兩年國內經濟成長率至2.54%及3.83%,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就表示,2020年在全球資金挹注及經濟表現不弱的情況下,房市表現突出。預估2020年買賣移轉棟數將達32萬棟,重回2014年景氣時水準;2021年房市仍將價量齊揚。不過,張世宗提醒,現階段應注意超漲地區,因為購屋客層已由自住客逐漸轉為投資客。想要自住的民眾,應把握最後這一季的購屋時刻。
 
2020年房市主要由預售市場領軍,包括台北市、新竹市及台中市的預售屋市場表現不俗,帶動中古屋市場受惠。張世宗表示,2020年前10月買賣移轉棟數已高達26萬棟,11月六都合計亦已達2.46萬棟,按目前市況推估,2020年的房屋買賣移轉棟數將達到32萬棟,重回2014年房市景氣時水準。若以房屋買賣移轉棟數觀察,這一波房市走勢,2016年為谷底,之後緩步復甦;2019年則重回30萬棟;2020年預估來到32萬棟。若2021年GDP順利成長3.83%,再加上資金大潮仍將持續,那麼2021年房市榮景仍將持續!
 
另外,由房地產交易客層來觀察也可看出不同的變化。張世宗認為,自2016年起至2020年上半年,購屋客層主要以自住客為主;但現階段及2021年起,購屋客層將以投資置產為主。也就是說,在投資客大量湧現的情況下,將造成房價漲幅稍快,而成交坪數也會逐漸放大。張世宗提醒,現階段由於已逐漸轉為賣方市場,自住客應把握最後購屋時刻。預料2021年自住客購屋難度將會提高,稍不注意,就容易高價購屋。
 
近日報載中南部地區投資客交易頻繁,預售屋紅單盛行,亦直接造成房價上漲。張世宗說,綜合中信房屋內部資料及國泰房地產新推個案指數觀察,台北市2020年房價的年漲幅只有2.4%最低,高雄市為4.9%次低,台中為5.4%,台南為7.9%次高,新北市為8.2%漲幅最大。也就是說,目前房市升溫與過去是由台北市起漲迥異,這波反而是由蛋白區起漲,台北市的價格反倒相對穩定。但房價漲幅愈大,交易會愈頻繁,投資買盤將會更大。
 
至於近期房市火熱引起政府介入出手打炒房,張世宗認為,政府出手主要是針對房地產炒作者,自住用途層面應不至有重大影響。
 
張世宗指出,這波資金行情造成房地產交易價量短短半年迅速增溫,引發政府相關部會關注,而央行祭出房市針對性審慎措施,其所著重的面向仍在於「金融風險控管」與「經濟穩定」,政策正式上路後,短期房市交易氛圍應會稍有影響,但由於目前整體經濟仍未由疫情衝擊後站穩,國際疫情又看似再度升溫,政府房市應對政策預估持續鎖定特定對象來實施、不至全面干預房市,因此房地產後市仍有穩定發展基礎,2021年也將穩中透強。
 
https://www.mygonews.com/news/detail/news_id/202208/%E5%BC%B5%E4%B8%96%E5%AE%97%EF%BC%9A%E5%A4%AE%E8%A1%8C%E5%87%BA%E6%89%8B%EF%BC%8C2021%E6%88%BF%E5%B8%82%E7%A9%A9%E4%B8%AD%E9%80%8F%E5%BC%B7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2-08 11:34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央行出其不意重手打房,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表示,受傷最重的,應該是高槓桿財務操作的預售屋投資客,特別是包多戶投資客,央行一方面降低第三戶及以上貸款至六成,另一方面將投資客最需要的寬限期拉掉,不少投資客可能昨晚睡不著覺。

徐佳馨指出,昨天晚上就有不少投資客急電詢問店頭,「才剛簽好約,現在怎麼辦?」、「昨天送的件,成數也會被規範嗎」,有人捶心肝,「早知道上周貸款趕快辦一辦就好了」。

徐佳馨表示,央行出手把公司購屋避稅管道關起來,把建商購地資金水龍頭鎖上,這些是都是遏止,讓業者、投資人不要再做。

但對自然人購屋祭出第三戶即限貸六成,無寬限期,而且立即生效,對先前以低自備、高槓桿買預售屋,想用少少錢賺很多的人來說,無疑是懲罰,而且可能是致命的懲罰。

她表示,過去一年,由於房市明顯轉熱,房價看漲,再加上銀行利低,很多人把手上多餘資金拿來投資房地產,為了獲利最大化,多數人主要買預售屋,尤其是低自備、工程0付款的,因為這樣可以買更多房子

這些人都很會打算盤,為了賺更多錢,資金運用幾乎都用到「緊繃」,不只頭期款要少,交屋後,也是貸款成數能多高就多高,而且一定會使用寬限期,前兩三年只繳息,等過了房地合一稅重稅期,再將房子賣掉。

央行突然祭出重手,現在這些人都要「頭殼抱著燒」,尤其是近期手上有房子要交屋的,貸款壓力兵臨城下,口袋不深的,勢必得在交屋前,以換約方式拋售,賣不掉的,不是得違約斷頭認賠,就是硬著頭皮吃下來,但吃下來恐怕是災難開始。

徐佳馨表示,近年投資客較多的台中、青埔、A7、 新竹等預售市場,預料會最慘,近期換約交易會明顯升高,價格也會有一些讓步,不過由於預售屋違約僅須賠15%,降價幅度也不會過低,但對自住客而言,相對有機會找到便宜物件。

房市示意圖 圖/住宅周報提供
房市示意圖 圖/住宅周報提供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5075140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利率偏低、國際熱錢湧入、資金回台潮之下,國內房價、租金持續飆漲,屢創歷史新高,隱然引發民怨。為此政府推出「健全房地產市場五大方案」,宣示「打擊炒房」的決心,但也同時表示並非「打房」。然而,「打炒房」而非「打房」就能達到「健全房地產市場」的目標嗎?

 

根據內政部最新發布的第2季住宅價格指數,全國住宅指數為105.39,較去年同季上漲3.74%,不但已連續七季上漲,還是六都齊漲。值得注意的是,此一指數從2015年第1季歷史高點的100.77到去年第2季的101.59均維持相對穩定的高檔,但一年來又暴增到105.39。在低利環境持續、資金與海外就業人口急速回流、央行不斷供給資金帶來的房地產需求下,房價必然還是易漲難跌。日前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指出政府應採取政策措施以預防出現房地產市場對泡沫的預期,甚至還引發央行內部與理事會的衝突爭議。事實的情況是房地產泡沫已非預期,而是正在快速累積。

 

更重要的是,房地產是否健全還不能只由動態的房價趨勢來看。台灣的房價所得比持續居高不下,全國平均為8.66倍,也就是不吃不喝也得近九年才買得起房,這一比例在台北市更高達14.39倍,即使六都中最低的高雄市都還有7.27倍,比起東京的五倍或新加坡的4.5倍都要高許多,高到嚇人的房價所得比才是政府應該嚴肅面對的課題。

 

近年來台灣所得提升有限,青年低薪狀況普遍,面對房價上漲快速,實苦不堪言。政府無法有效提升實質薪資,即使抑制房價上漲,也不過是維持現狀而已。如果真要「健全房地產市場」以落實蔡總統宣示的居住正義,「打房」而不只是「打炒房」又有何不可?

 

房地產是標準的非貿易財,不同於一般商品可透過進口來調節過高價格,因此很難僅用市場供需來分析。房地產價格通常是資金現象,只要低利環境造成市場資金豐沛,價格必然攀升,各國經驗屢試不爽,1980年代的台灣及2010年代的中國大陸都是眾所皆知的顯例。

 

對於政府的打炒房政策,民間實在沒有信心,也因此要求修法實施囤房稅或推動實價登錄2.0的呼聲不斷。但基於房地產價格的特性,只要資金取得成本低,即使是提高囤房稅或實施實價登錄2.0,恐怕也難有效抑制房價上漲。

 

中央銀行對於房價問題至為保守,至今仍表示「將先對銀行業者道德勸說、派員到銀行了解不動產放款情形」,至於實施信用性管制的時機,還「須由央行理事會決定」。央行一方面採行低利放水讓資金漫灌,一方面連築堤圍堵都顯得猶豫不決。多年來,央行理事會的決策模式眾所皆知,恐怕即便副總裁有不同意見都難以成事。再者,今年初美國聯準會疫情嚴重而連續降息,台灣經濟穩健許多,央行卻也不顧國情、跟隨降息,進一步給了今年房價高漲的養分。若要追究房價飆漲責任,央行難辭其咎。

 

央行總以維持總體經濟景氣的理由而採行低利率政策,但多年來已證明無助於促進投資,想要投資成效,還不如靠美中經濟戰來得有效。事實上,低利率不但扭曲了資金運用的最適配置,更惡化了所得分配,對整體經濟影響極劇。此外,房地產高漲更提升了實體經濟的成本,不只房租高漲影響商家經營,台商回台投資面對高房價地價,長嘆者多有。央行的低利率政策是否真的有助於總體景氣,也值得質疑。

 

另一方面,至今仍有央行理事認為房地產是「龍頭產業」,可以帶動產業發展、活絡經濟。事實上,研究已證明高房價具有明顯的排擠消費效果,特別是家庭文教支出。如今高房價已成青年高負擔,還排擠了教養下世代的支出,青年世代不敢婚生的少子化問題只會更加惡化。

 

健全房地產市場是一個必要的神聖目標,不僅為了避免資金錯置,更是為了維護人民生養權利的「居住正義」。央行對高房價負有主要責任,在「五大方案」中卻只有「必要時採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這樣的「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真的很難達標。

經濟日報社論/房價飆漲 低利環境是元凶 | 社論 | 評論 | 聯合新聞網 (udn.co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最新實價登錄統計,9月實價登錄交易件數較8月減幅25.42%。(圖/記者張瀞勻攝)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最新實價登錄統計,9月實價登錄交易件數較8月減幅25.42%,交易總額也較8月減幅24.33%,其中,12行政區交易量皆減少,價格方面,住宅價格指數105.46,較8月上升0.54%,年增3.25%,且已經連續6期上揚,專家指出,今年9月正逢民俗月,量能走跌屬正常狀態,大樓住宅價格指數走至高點,在於本為市場主流因素。

根據實價資料,台北市9月實價登錄量價動態,全市交易量共983件,較8月1,318件減少335件,減幅25.42%;交易總額為257.05億元,較8月339.70億元減少82.65億元,減幅24.33%。細看12個行政區,交易量皆減少,交易量減幅最小為萬華區,較8月減少1.41%,減幅最大為大同區,較8月減少50.91%。

至於交易總額,依序由中山區40.92億元、內湖區32.35億元及信義區30.43億元位居前3名,總額最少為大同區,僅5.33億元,總額最高的中山區與最低的大同區,差約6.68倍。

價格部分,全市價格指數105.46,較8月104.89上升0.54%,較去年同期102.14上升3.25%;標準住宅總價1,671萬元,標準住宅單價每坪53.21萬元。

依產品而言,大樓住宅價格指數105.48,較8月104.36上升1.07%;公寓住宅價格指數102.64,較8月100.98上升1.64%;小宅住宅價格指數103.64,較8月104.15微跌0.49%。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今年9月正逢民俗月,量能走跌屬正常狀態,不過小宅指數回落,也可看出房市熱潮下,民眾除了投資低總小宅,資產族群也有意換屋稍大坪數產品。

至於量能上減幅小的萬華區,房價親民本是主流優勢,松山區也不乏親民房價區塊,都搭上這波房市熱潮,由於近期央行順應輿論民意,針對房市有如預售屋揭露等具體方案,但仍得視確切執行情況,短期至農曆年前房市預料增溫走勢不變。

鬼月、政府喊降溫仍澆不熄漲勢 北市價格連6漲 - 地產天下 - 自由電子報 (ltn.com.t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2-07 12:27:07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台北市地政局今(7)日 公布最近一期、今年9月實價登錄交易統計,9月全市登錄983件,雖較上月減少25%,但價格持上揚,自今年4月以來已拉出一波連六漲,全市住宅平均總價1671萬,均價每坪53.2萬元。

根據地政局統計,今年年9月實價登錄全市交易量983件,較8月1,318件減少335件,減幅約25%;交易總額為257億元,較8月339億元減少82億元,減幅也約24%。

12行政區交易量皆減少,交易量減幅最小為萬華區,較8月減少1.41%,減幅最大為大同區,9月僅交易27件,較8月減少一半。

各行政區交易總額,中山區40.9億元最多,其次為內湖區、信義區,總額最少為大同區,僅約5.3億元,總額最高的中山區與最低的大同區,差約6.68倍。

9月全市住宅價格指數105.46,較8月上升0.54%,較去年同期上升3.25%。

其中大樓住宅價格指數105.48,較8月上升1.07%;公寓住宅價格指數較8月100.98上升1.64%;小宅較8月微跌0.49%。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今年9月逢民俗月,再加上房價持續上漲,民眾購屋意願低,因此交易量減少。

不過,從實價資料來看,雖然買氣下降,屋主,賣方並未在價格上有讓步,10月、11月情況不變,近期雖政府宣示打炒房,但目前為止,賣方未見鬆動,預料短期內房價仍可能持續走揚。

記者游智文/攝影
記者游智文/攝影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9/507248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市明倫社宅三房月租逾四萬元,引發民眾熱議。(中央社)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無限熱錢及史上低利支撐,房地產由溫轉熱,房價順勢被推升,就連房租也掀起一波不小漲幅,導致購屋族及租屋族居住負擔增加,出現居住成本加重的副作用。

這波房價追漲,導致全國買房總價須多準備近百萬元,且雙北市租金漲幅驚人,根據五九一租屋網,大台北房租六年來上漲近三成。《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近十多年來出現高房價、高租金、高居住負擔的「三高」趨勢,容易引發高房價的民怨。

社宅自償機制 租金被迫與市場連動

房價高漲副作用也影響社會住宅。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指出,目前社宅政策以蓋多少戶當作政績,而非以滿足多少弱勢家庭為出發點,又要求符合各項建築標章,建築成本自然昂貴;此外,台灣社宅還設定自償機制,租金收入成為社宅能否持續營運的關鍵,因此社宅租金與一般租屋市場連動,在房租、房價都漲階段,社宅租金很難不跟漲,弱勢家庭更負擔不起。

他建議,社宅租金應從弱勢家庭可支配所得來推算金額,才能真正照顧弱勢民眾,而不是考量自償,以一般租金行情打六折,就當作弱勢家庭可負擔的房租。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也指出,目前社宅只看租金單價,未真正考量付租能力。例如,一家四口所得可能只來自一、二個人,除了支付日常必要開銷,可支配所得不見得比單身或兩口之家多。因此,若從所得標準、價格檢討,恐怕無法理解年所得百萬家庭也有湊不出頭期款買房的苦衷。

看問題》房市三高趨勢 高房價殃及社宅 - 自由財經 (ltn.com.t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市明倫社宅三房月租逾四萬元,引發民眾熱議。(中央社)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北市明倫社宅三房月租逾四萬元,引發民眾熱議;其實,十一月三合一招租中的木柵社宅,早已出現三房、五十一坪月租四.○二萬元;而北市十三處已出租社宅中,最便宜每月每坪不到三○○元、最貴近一二○○元。

北市13處社宅租金比較(製表:記者徐義平)

房產業者指出,房價不斷推高,房租也漲勢洶洶,而社宅租金依區域平均租金打折,因此,區域房租漲,社宅租金勢必跟著上漲。此外,社宅越新、租金越貴,年底招租的明倫社宅,相較去年完工營運的東明社宅,租金單價相差近三成。

據北市社宅招租網,目前營運中的社宅共十三處、二七一二戶,以永平社宅負擔最輕,每月每坪租金約二七九至二八四元,反觀行天宮站社宅近一二○○元;至於明倫社宅,每月每坪租金逾九○○元,將是北市租金第二貴社宅。若觀察社宅屋齡,永平社宅屋齡十六年最老,租金單價最低,但租金最貴的行天宮站社宅屋齡也已十年。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目前北市十三處社宅,租金前二名的行天宮站、健康社宅,租金略低於市場行情的一至二成。他指出,台灣社宅的用意到底是救窮、救急,還是被政府視為解決房市失靈的解藥,目前恐怕難有交集,甚至在混居、去標籤化前提下,還要兼顧弱勢民眾居住需求。

今年十一月底公布社宅配租概況,不計入捷運宅,北市社宅逾二七○○戶,以弱勢戶比率三十五.四%最高、市民約三十一.三%、里民及保留戶二十一.九%、就業及就學四.六%、青年創業戶四.一%,符合社宅三成須保留給弱勢家庭的規定。

北市社宅租金攀高

住展:因市府帶頭漲租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北市社宅租金攀高,市府帶頭漲租是主因之一。前市長郝龍斌任內,社宅一般戶租金為市價七折,但柯文哲擔任市長後,調漲為市價八折。他認為,社宅坪數放大沒有錯,畢竟弱勢族群的需求不會只有小宅,且坪數大的社宅,每坪租金應比小宅便宜,一般租屋市場也是如此,建議市府政策應再靈活一些。

房價節節漲 社宅租金跟漲 - 自由財經 (ltn.com.t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百貨公司 。(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有網友好奇,嘉義市人口不多,怎麼撐得起多間百貨公司的消費。(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陳致平/綜合報導

雙北百貨商場林立,一到假日就擠滿人潮和商機,相對於人口較稀少的城市,要經營大型的百貨商場難免會面臨一些挑戰。日前有網友到嘉義市旅遊,意外發現當地有2間百貨公司和美式大賣場。不過,單以嘉義市的人口組成和分布,讓外地來的網友忍不住好奇嘉義市是如何撐起百貨公司的消費。

一名網友在PTT上發文詢問,「到嘉義市旅遊,發現嘉義市竟然有兩間百貨公司,新光三越跟遠東百貨,而且還有Costco」,接著網友表示,自己上網查了一下,108年嘉義市也才26萬多人,而且人口老化算是前幾名的縣市,就算加上嘉義縣,這樣可以撐起2間百貨公司和Costco的消費,「跟其他非六都城市比,嘉義市到底不同在哪」?

▲▼嘉義文化路觀光夜市。(圖/記者翁伊森攝,下同)

▲在地人分析道,嘉義市百貨公司都是走親民、平價路線。(圖/記者翁伊森攝)

文章在PTT引起不小討論,有網友說道,「還有秀泰影城和耐斯廣場」,「看湖仔內房子蓋得那麼爽,就知道這些消費怎麼來的」、「新光百貨在以前衣蝶時代,聽說營業額算全台數一數二的高」、「醫護比例超高阿,薪資都高於平均」,「嘉義的消費主力真的就退休老人,地主,做黑的,醫護,軍」、也有人補充道,「嘉義市的消費群還包含嘉義縣,北起雲林、南到新營」。

但也有網友說出實情,雖然嘉義市百貨公司不算少,但不論是進櫃品牌、百貨公司內裝,都是走樸實無華的平民路線,「嘉義百貨廢到笑,品牌超少」、「幾乎都半小時內能逛完,樓層也很少」、「真的想要高檔貨還是得跑台中或高雄」,「能逛的只有無印良品和uniqlo而已」。

關鍵字:嘉義市百貨公司
原文網址: 才26萬人口...嘉義市養2百貨公司!在地人分析「不怕倒」真相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849987#ixzz6fqg1Fona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央行楊金龍總裁日前針對房市問題請銀行「喝咖啡」,定調成「不打房」、「打炒房」;國發會3日也在行政院會報告「健全房地產市場九大方案」。(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文章中內容無關/取自 pixabay )

不過前幾天的事,央行楊金龍總裁才把日前針對房市問題請銀行「喝咖啡」,定調成「不打房」、「打炒房」;國發會3日就在行政院會報告「健全房地產市場九大方案」,整合內政部、央行、金管會、財政部等部會,提出整合不動產金融與政策市場等面向指標、強化預售屋稽查、加速實價登錄修法、加強查核不動產交易所得等九大對策,希望能遏制炒房歪風。

這九大方案包括,第一、整合不動產金融、政策、市場等面向指標,健全不動產市場診斷體系,掌握市場發展與動向。第二、強化預售屋稽查,包括成立跨部會預售屋聯合管理小組,以及聯合稽查建管、稅捐等。第三、加速實價登錄修法;第四、加強查核不動產交易所得,建立內政部與財政部通報機制,透過查稅與資金流向,加強稽查預售屋與紅單交易所得。第五、防杜個人藉由公司規避不動產稅負;第六、修正住家房屋現值免徵標準,避免透過分割房屋規避稅負。第七、適時採行選擇性信用管制;第八、控管銀行授信風險;第九、強化不動產業務風險管理與金融檢查。

在此之前,針對「打炒房」最為具體的舉措,就是國稅局12月開始已啟動三大打炒房專案查核,包括個人不動產、個人投資公司以及境外資金回台運用等可能有資金入市的管道,全面抑制炒房;此外,作為主管機關的內政部也大動作的帶隊查核預售屋紅單交易,以展現整治市場的決心。

相較於過去僅靠單一政策或各部會各自為政,這回較具有整體性;無論是針對內政部、央行、金管會、財政部等部會的整合,抑或是過去管不著或不想管而被詬病的透過公司避稅、受限於人力物力鞭長莫及的紅單炒作,以及指標建立、實價登錄修法等一直因為主客觀因素被延宕的基本功,都有所歸,看似一片美好,在政院大張旗鼓宣示之下,九大對策似乎就是能招喚出房市一場腥風血雨,並且根本解決問題的「九陰真經」。

偏偏,到底管不管用,方向從來不是關鍵。

那麼到底什麼是關鍵?政策具體目標在哪?能執行多久?執行的深度與廣度?這才是到底能不能達到總裁口中「打炒房」的關鍵。

但在目前低利、游資氾濫的結構下,想要透過政策抑制市場交易頗難,雖說這些菜單多數堪稱對症下藥,卻看得出短期治標,且相當仰賴人力查核勾稽的斧鑿。當國家機器集中火力,特別是資金或經驗有限的投資人,倉皇而逃之下,短期內多數會有點效果。可是,房市政策並非是政府與小型投資者之間PK誰的氣比較長,打炒房效果能有多大?能撐多久?沒人說得準。

站在業者立場,並不會希望市場漲到顛覆三觀,而更期待的是溫和、正常的緩步上揚,與穩定交易量,而非短期過熱提前消耗買方動能,提前收割買方,如此才能長長久久。只是,從2010年以來,「健全房市」那麼多回,大家聽多看多也都乏了,幾次選擇性信用管制、奢侈稅等抑制房市的經驗,初期確實能夠達到恫嚇效果,但隨著民眾經驗值越來越多,往往打房不成,反而打出危機入市的買點,豈不諷刺?

萬般利空,不敵寬鬆,至於這一次,究竟是打投機,還是打出投資契機,就讓我們慢慢看下去囉。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徐佳馨/打投機還是打出投資契機? (yahoo.co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房市亂象頻傳,行政院昨天大陣仗宣布五面向、十措施全面打炒房。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發表最新市場觀點表示,部分業者不循常規行銷,譁眾取寵,誇大不實,把僅是溫熱的房市,說成滾燙,結果引來打房的關切,實在不智。

他表示,目前台灣房市表現穩健紮實,政府打房政策應戒急用忍,不過對於過度炒作的行銷伎倆行為,仍要嚴格控管,對於購置第二戶以上的非自用型買家,貸款成數應降低並控管,以提防因炒作而形成過熱。

顏炳立表示,台灣房市今年經歷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共機繞台等,仍然逆風而行,是因為台灣房貸利息創歷史新低、貸款條件歷史最寬、還款期限歷史最⾧,房價更是在緩跌四年後,下修到親民價,對自用型買家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優惠購屋條件。

本來房市應該緩步穩健復甦,但隨自用型及置產型買家積極進場,市場上賣方逮到機會,便大肆誇大行銷,宣稱秒殺、買爆。市場沒有雞犬升天,全面大漲,卻炒作成雞飛狗跳,把溫熱說成滾燙,結果引來打房的關切,誠屬不智。

事實上,價格㇐提高,銷售速度就會降低,因為現在的買家都是自用型的客層,價格、產品㇐變,買盤就可能停滯或縮手,價格、產品親民才能受買家青睞,才是市場主流。

顏炳立指出,仔細觀察,目前房市只有局部漲,有量,並非全面產品大漲,有的產品仍然得要價格下跌才能成交,市場上仍有㇐大堆之前賣不掉的不動產,但業者過度誇大市場熱度,結果就是招來政府單位未雨綢繆的打房政策。

顏炳立說,自用型的買家因價格親民,金融環境、條件協助,在疫情環境下一圓購屋夢,是值得開心的事,銷售方千萬「別忘了我是誰」,別把自用型買方當肥羊宰,只要價格溫和上調,量溫和放大,買氣沒有過熱,房市就會處於健康狀況。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5065605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oneyDJ新聞 2020-12-01 11:43:05 記者 蔡承啟 報導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對全球主要都市的不動產市場帶來影響、只是影響程度依疫情擴散情況而異,商辦租金只有防疫相對有成的台北等亞洲3個都市呈現揚升、歐美都市紛紛下跌,其中台北商辦租金增幅在全球14個主要都市中排第2、房價(住宅大樓交易價格)增幅居冠。

日本不動產研究所公布全球主要都市不動產調查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已對全球主要都市的不動產市場帶來影響,不過影響程度受疫情擴散情況而異。就商業辦公大樓租金來看,相較於疫情嚴重的歐美都市租金下跌,防疫相對有成的台北等都市則持續呈現揚升,在2020年10月時,全球14大都市中,商辦租金呈現揚升的只有胡志明市、台北和首爾等亞洲3個都市,其中胡志明市商辦租金較前次調查(2020年4月)相比揚升1.0%,增幅居14大都市之冠;台北上揚0.6%、增幅排第2;首爾上揚0.2%、排第3。

在前次調查中增幅居冠和排第5的大阪、東京皆呈現持平(年增0.0%)。倫敦商辦租金下跌1.3%、紐約下跌1.4%,香港更大跌3.1%、跌幅居14大都市之冠。

就商辦交易價格來看,首爾較前次調查結果揚升2.8%、增幅居14大都市之冠;其次為胡志明市的揚升1.0%、台北的揚升0.4%;東京、大阪皆為年增0.0%。倫敦下滑2.0%、紐約下滑1.8%,香港大跌4.5%(跌幅居冠)。

就住宅大樓交易價格(房價)來看,台北較前次調查結果揚升3.4%、增幅居14大都市之冠。不動產研究所指出,因台北住宅需求穩健,加上為了因應疫情導入貨幣寬鬆等政策加持,帶動台北住宅銷售佳、提振價格揚升。

首爾房價揚升2.3%、增幅排第2;其次依序為胡志明市的上揚0.8%、大阪的上揚0.7%、上海的上揚0.5%和北京的上揚0.2%。倫敦、紐約分別下跌2.2%、1.7%,跌幅分居第1、2位。

就住宅大樓租金來看,胡志明市上揚0.4%、增幅居冠;其次依序為首爾的上揚0.3%、台北的上揚0.1%。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5%8F%B0%E5%8C%97%E6%88%BF%E5%83%B9%E5%A2%9E%E5%B9%85%E5%B1%85%E5%85%A8%E7%90%83%E4%B8%BB%E8%A6%81%E9%83%BD%E5%B8%82%E4%B9%8B%E5%86%A0-%E5%95%86%E8%BE%A6%E7%A7%9F%E9%87%91%E6%8E%92%E7%AC%AC2-034300677.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近十年來商用不動產市場的走勢,隨著產業消長的變化,不同類型的商用不動產市場早已不同步、不同調。尤其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更加速了台灣在全球產業的佈局大洗牌。全台商用不動產交易,廠房、工業地、商辦等預估突破1000億、挑戰1500億,土地交易則有機會突破3000億。尤其是工業地產,更是從十年前的沒人要,到目前的一地難求。以投資評估專業起家的宏大國際資產近期分析,主要有4大主流趨勢進行中,分別是:電商物流、台商回流、外資加碼、農工搬遷。
 
宏大國際資產陳益盛總經理表示,台灣的工廠新登記家數從2005年至2019年之間每年約新設3千至5千餘家。但依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在2020年截至10月止,竟已達9369家,2020年新設工廠家數可謂是往年的翻倍成長。2020年工廠新登記家數以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高雄市等最多已超過千家為前四多,其中台中甚至已達2142家,而桃園市、台南市也分別達到951及872家。陳益盛預估台灣的工廠新登記家數2020年預估將突破1萬家,創歷史新高。
 
陳益盛指出,近年來幫數十家企業代尋廠房及工業地,感受到工業地產市場的熱絡,這樣的新設工廠登記數量,代表的不只是工業地的投資,而是實質的購地設廠。之所以會有如此大幅的成長,陳益盛認為「電商物流、台商回流、外資加碼、農工搬遷」等四大潮流進行是主因。
 
電商物流: 近年隨著網購、電商的發達,除了購物平台之外,各大型零售業者也紛紛加入大面積物流中心的購買及設立,陳益盛表示這類的需求土地面積是以「萬坪」為基準,區域型分部或部分零售業者才會選擇數千坪的基地。依據經濟部的統計,電子商務產值在2011年約1100億元,成長率約7.7%,而每年幾乎持續成長,到了2020年僅上半年銷售額即達1587億元,年增率達17.5%。而電商送貨需要有效率的物流系統,因此都會區外圍的大型工業地即成為零售業、物流業者必須取得的一大重點。
 
外資加碼: 據經濟部投審會近期的公布,僑外資來台投資自2007年以來首度連續二年突破100億美元,2020年上半年投資金額億高於2019年約10.56%。陳益盛表示,除了知名的美國網路鉅帛谷歌於雲嘉投資6萬坪面積設廠做資料中心之外,台積電於台南大舉設廠也帶動外資有荷蘭、日本等多家企業來台投資半導體業及其上下游產業,另外風力發電、生技醫療、金融業等投資金額比重都頗高,預估2020年仍有機會突破百億大關。
 
台商回流: 依據經濟部統計,截至2020年10月22日止,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當中,通過審核的總投資金額約達7,886億元。但台商真的回來購地設廠嗎?儘管多數台商資金尚未全數回來,但回台投資設廠的方向是明確的。陳益盛以近期服務幾家台商回台投資的經驗,多數回台設廠計畫進行中,也在北、中、南各地幫企業積極尋找合適的區域及標的,但終究沒有新開發的工業區可以整體規劃,因此尋覓的過程實屬不易。成交的幾個工業標的也往往是只達60-70分,找不到80分以上的物件。
 
農地工用:據農委會於2018年盤查統計,全台約有13萬公頃,農地違規做工業使用,概估約13萬5000餘家,經濟部工業局則統計約3.5萬家。陳益盛表示這個族群是最急迫、最缺物件、卻也預算最吃緊的中小企業,當中未能符合低汙染性質就地合法的估計不在少數,數萬家搬遷社廠的需求眾多。2019年7月立法修正通過的「工廠管理輔導法」明定立法後3月20日生效,二年內須申請納管、三年提改善計畫,十年內取得「特定工廠登記」,當前業者期限最遲須於2022年3月19日前提出納管,可謂時間緊迫。
 
此外,還有三項指標也可顯示工業生產熱絡或擴張,依據行政院主計處公布,工業生產指數於2020年8月~10月連續三個月突破120%,顯示工業生產屬熱絡現象;依據國發會的公佈,台灣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PMI,除2020年7月起至10月由54.1%逐月提升到59.3%,顯示製造業生產呈現明顯擴張之現象;依據經濟部國貿局統計,自2011年起,台灣每年出口額約在3000億美元上下,平均每月介於250億~300億之間。但自2020年8月至10月以來,每月皆突破300億美元,尤其10月份達322.32億美元,是近十年來新高。

https://www.mygonews.com/news/detail/news_id/202137/%E9%99%B3%E7%9B%8A%E7%9B%9B%EF%BC%9A%E5%B7%A5%E6%A5%AD%E5%9C%B0%E7%94%A2%E7%86%B1%E7%B5%A1%E3%80%8C%E9%80%99%E5%80%8B%E3%80%8D%E5%B0%87%E5%89%B5%E6%96%B0%E9%AB%98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視達,民生社區。(圖/記者林裕豐攝)

▲台北市民生社區還有百視達的招牌。(圖/記者林裕豐攝)


記者林裕豐/台北報導

曾在全球有近萬家分店的百視達,不敵網路影音串流Netflix崛起,成了時代的眼淚,不過在台北市民生社區圓環卻留有百視達的招牌,從外表看,招牌並不老舊,彷彿百視達還持續營業中,專家分析,百視達退出台灣市場後,店面沒有人長期承租,因此百視達的招牌就掛著,加上民生戲院附近的店面不搶手,百視達招牌應該會再保留一段時間。

百視達在1997年進入台灣市場,發展快速,2008年全台店數達134家,會員數達330萬人,不過,隨著網路影片與串流影音服務逐漸普及,租片、還片顯得越來越麻煩,百視達業績自此一落千丈。

▲▼百視達,民生社區。(圖/記者林裕豐攝)

▲大廈管理員說招牌已經掛了很多年。(圖/記者林裕豐攝)

百視達在2013年關閉全美實體店面,位在台北市民生社區的店面也跟著關閉,記者實際走訪觀察,在新光民生廣場華廈的外牆上高掛百視達的廣告招牌,橫跨2個店面寬,還能感受到當年影視霸權的威風。

社區管理員表示,「我來的時候,這個招牌就在了,我上班都7年,應該是之前就搬走,房東那時候沒叫他們拆掉,現在拆除要錢,沒人付錢怎麼拆?」

附近住戶看到記者拍照,也好奇是不是有新的店家要進駐,「常常有人來拍照紀念,說這一間是全台灣最後的百視達,不過2樓的店面換來換去,現在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承租。」

▲▼百視達,民生社區。(圖/記者林裕豐攝)

▲新光民生廣場華廈1樓中庭是分租店面。(圖/記者林裕豐攝)

走進新光民生廣場華廈,1樓中庭是分租店面,不過關起來的比開得多,上到2樓,除了民生戲院大門霓虹燈閃爍,其他店面大多緊閉,甚至有人在走廊上洗菜,形成特殊景象。

台灣房屋敦北民生特許加盟店店東李源豪指出,該店面自從百視達撤出後,就沒有店家長期進駐,僅偶爾舉辦短期特賣會,而該店面之所以乏人問津,與商圈轉移、業種限制、利用空間小及替代選擇多等諸多因素有關。

該店面所在的新光民生廣場華廈,曾因民生戲院帶動商圈發展而風光一時,然而1990年代戲院未隨潮流轉型,最終不敵新興影城而歇業。

▲▼百視達,民生社區。(圖/記者林裕豐攝)

▲百視達招牌。(圖/記者林裕豐攝)

少了觀影商機,附近店家的經營也不比從前,空置率節節盤升,縱使戲院於2012年重啟營運,但流失的人潮已回不來了。

李源豪進一步表示,近來受疫情影響,連三民路圓環西側的正民生東路都出現不少閒置店面,由於正民生東路的店面過路人潮較多,使用空間也比較大,每間10~18萬元的月租金行情與民生戲院一帶的8~10萬元亦無太大差距,所以多數業者寧可往三民路西側的正民生東路找店面,而對民生戲院附近的物件興致缺缺。

▲▼百視達,民生社區。(圖/記者林裕豐攝)

▲百視達招牌。(圖/記者林裕豐攝)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專營出租影像的百視達隨電影數位化的快速發展,出現覆滅性的挑戰。

雖然民生戲院在停業15年之後,傳奇性地由前員工接收、重新以新民生戲院之名返回市場,但整個零售市場在商圈轉移、電商興起之後,對於店面的需求減弱,以致街邊店、商場的空置率居高不下。

關鍵字:時代的眼淚百視達民生社區


原文網址: 百視達最後身影藏民生社區? 追蹤店面只剩「時代的眼淚」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866364#ixzz6fLFj8NwM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台北‧金融博覽會」今(29)日進入第三天,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也在金博會論壇上展現高人氣,吸引大批人潮前往聆聽講座。顏炳立對於近期的房市熱潮表示,房市並沒有「雞犬升天」,但卻被炒作到「雞犬不寧」。

近期房市屢屢傳出過熱景況,顏炳立對此表示,今年年初曾預測,2020年的房市為「春花望露」,望的應是露水而不是雨水,但是近期房市被炒得很熱,許多民眾想買房,也因炒作關係,導致無法判斷其合理價格。

顏炳立強調,「貓的市場不會有老虎雄風」、「玉蘭花也不可能賣到玫瑰花價格」,因此許多蛋白區的價格要跟蛋黃區一樣,這是不可能的。不過,市場上仍有一定的剛性買盤,但是實際上市場上並沒有像建商、媒體所形容的這麼樂觀。

顏炳立說,房地產市場要熱,還需要投資、自用及投機等買盤都進入市場,並讓市場爆量,但現在看來價格無大幅上漲,今年移轉棟數也預估維持在30.5萬棟左右,因此若有人說市場很熱,這些都是炒作的說法。

▲金融博覽會現場,現場民眾關注房市趨勢。

顏炳立也提到,近期在市場中,猶如預售屋市場像夏天、成屋市場像冬天,常傳出新建案「紅單」造市消息,還有媒體上常出現用發財車替新建案打廣告的照片,換個角度想,若是市場好,為什麼建商或代銷還需要用到這些促銷手法,2020年以來,房市有溫、有熱,但並不到「滾」的地步。

顏炳立表示,以今年狀況而言,蛋黃區房價仍維持平穩,但是有去化變慢的態勢,但有一定的自用買盤。若以個案表現來看,今年蛋白區的量持續放大,價格溫漲,也屬剛性自用市場。

對於央行可能準備打房,顏炳立則認為,因為房地產市場尚未呈現價量失控的狀況,且如豪宅、店面、飯店等產品的價格都沒漲,因此年底前應該不會打房,不過政府可以超前部署。

▲顏炳立認為,2021年房市以剛性自用為主力。

對於2021年的房地產市場表現,顏炳立認為,市場仍是維持「貓市」,因此不會有老虎雄風,而明年主要買盤仍以剛性自用為主力,不會「雞犬升天」。不過在土地市場,蛋白區的量大於蛋黃區,估土地市場還可有一定漲幅,不過,2021年仍利於自用,不利於投資。

顏炳立也提到,除了住宅市場外,預期商用不動產、辦公市場,房價會再創新高,而今年因疫情受到影響的飯店、店面市場,將進入恢復期,可望有一定市場性。

▲顏炳立在講座中預測,年底前政府應該不會打房。

房市真有這麼熱?顏炳立:沒有「雞犬升天」,卻炒到「雞犬不寧」 (yahoo.co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1-27 01:58經濟日報 記者黃力/台北報導

新冠疫苗近期陸續傳出好消息,激勵REITs股價上漲慶賀,尤以商用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漲勢最為強勁,自疫苗消息釋出來,漲幅達25.9%。

法人指出,若疫情能夠逐漸得到控制,有利經濟活動重啟,帶動商辦租賃需求回升,REITs產業將揮別最壞情況,明年獲利成長潛力可期。

輝瑞、莫德納、阿斯特捷利康等多家藥廠研發的新冠疫苗,近期捷報頻傳,緩解市場對於新冠肺炎的擔憂,商業信心指標逐漸回溫。美國OECD企業信心指數10月上升0.46,來到101.32;而歐洲工業圓桌會議調查的企業高層信心也從5月的34,拉升到61。

企業看好經濟即將復甦,預期帶動商辦租賃需求回升,刺激商用REITs強勁反彈。

統計自11月上旬第一支疫苗好消息釋出以來,彭博商用REITs指數累計已上漲25.9%,超越整體REITs指數6.4%的漲幅,表現居各類REITs資產之冠。

第一金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今年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不動產租賃需求明顯降溫。彭博REITs指數成分企業前三季每股純益僅3.3美元,預期全年4.9美元,低於去年的6.1美元。

若按REITs類型區分,只有工業倉儲、廠辦等,受惠於疫情下的宅經濟效應,前三季每股純益繳出6.7美元的成績,優於去年全年的6.3美元;其餘如商辦、住宅公寓等,整體獲利表現普遍都不如去年水準。

不過,葉菀婷認為,疫苗誕生、歐洲多國採取嚴格管制措施,可望讓疫情在明年大幅改善,有利經濟活動重啟,預估明年工業REITs仍將維持強勢成長,每股純益達10.1美元;商用REITs也將扭轉頹勢,獲利上看5.3美元,優於去年的4美元水準。

台新全球不動產入息基金經理人黃俊晏指出,全球風險資產仍隨著各國政府積極救市並重啟經濟,買盤持續踴躍推升資產價格,現階段美債殖利率維持在低點,即便疫情有戰線延長的疑慮,但全球REITs折價仍大,反彈空間不小,選股焦點著重資產品質優良但遭遇錯殺的跌深股。

黃俊晏表示,全球REITs業績在疫情蔓延之下仍算穩定,因此不乏評價相對偏低而且成長性與價值兼具的標的,在持股配置上,建議以優質大型REITs為核心,搭配資產負債表強健但尚未收復失土的個股,創造超額報酬。

REITs火熱 商用型最夯 | 基金天地 | 理財 | 經濟日報 (udn.com)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1-27 02:09:38經濟日報 記者黃阡阡/台北報導
新北房市。 圖/本報系資料庫
新北房市。 圖/本報系資料庫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前三季北台灣新建案推案量為9,453.6億元,換算推案月均量約1,050億元,但隨著政府有意打炒房風聲,以及大動作稽查紅單亂象後,今年10月推案月均量僅剩934億元,案量明顯縮減,其中新竹地區推案量縮七成最多。

 
 

一般而言,第4季是傳統推案旺季,月均量往往會比前三季高出一至二成,但今年受到打炒房風聲的影響,10月、11月推案月均量只剩934億元,不僅比前三季月均量減少近11%,更比原先預期的1,200億元月均量大減22%。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分析,由於10月起政府官員頻頻釋放可能打炒房的訊號,房產業者為迴避風頭,放慢推案腳步,自律性為房市降溫,致使傳統推案旺季出現旺季不旺情形。

根據北台灣目前的推案狀況,只有桃園市還能維持正常的推案節奏,10月以來推案月均量仍超過300億元,較前三季的月均量多出約35%。

雙北市推案量則都出現衰退,由於台北市地政局對於新建案稽查較為頻繁,加上外界對北市房市關注度較高,因此業者相對比較謹慎,10月與11月的月均量降至184億元,較前三季月均量減少約32.6%;新北市近期月均量約401億元,也較前九月的月均量減幅約7.5%。

新竹地區是推案量衰退幅度最大的地方,前三季推案月均量近96億元,但10月與11月推案月均量驟降至22.7億元,衰退幅度高達七成多。

何世昌分析,業者放緩推案腳步的關鍵與政府態度有關,由於政府不希望業者炒作哄抬、和預售屋未取得建照就偷賣,除放話打炒房外,還啟動預售屋聯合稽查,業者不想與政府作對、更不希望政府出手打炒房,於是避其鋒芒。

何世昌認為,業者多半預期房價短期內不會下跌,建案晚一點推出也不會損及利潤,因此順水推舟放慢推案進度,但預期在風頭過後,延推的建案還是會推出;假如政府沒有新動作,最快在12月推案進度就會恢復正常,推案量會明顯放大。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6/5046885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照)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六都第2季住宅買賣契約平均總價與單價均較4年前同期上漲,其中以台北市購屋總價拉高逾145萬元最多,桃園市逾33萬元最少;換言之,若晚4年買房,北市購屋總價得多負擔145.4萬、新北市多58.2萬、桃園市多33.2萬、台中市多35.7萬、台南市多45.5萬、高雄市多負擔78.2萬元。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北市房價基期高,加上囤房稅,近年單價漲幅較小,但因換屋族出籠,購屋坪數稍大,讓購屋總價上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指出,以最新契約總價來看,若要買進北市住宅,總價2000萬元是「低消」,至少要準備400萬元自備款,除非有長輩贊助或選擇小宅預售案,否則首購很難選在北市。

若以漲幅來看,以桃園市漲幅4.72%最大,其次依序是台南市上漲4.49%、台中市漲4.02%、新北市漲2.44%、高雄漲1.57%、台北市則僅上漲約0.75%。

桃園漲4.72% 六都之冠

黃舒衛表示,以契約總價與單價來看,近2年南市購屋總價上漲約12.4%最猛,高過全台平均近8%漲幅;南市近2年契約單價漲幅也近12%,遠超過全台平均漲幅逾9%,穩居六都單價及總價漲幅雙料冠軍。

科達機構房產研究中心經理曹鈞富表示,2016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僅24.5萬棟,是房市最低迷時期,隨後買氣逐步回溫,每年增加移轉量約1至2萬棟,去年突破30萬棟,今年上半年雖有疫情影響,但下半年剛性需求買盤出籠、資金回流,全年有機會挑戰32萬棟。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15144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料照)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今年第2季全國住宅買賣較4年前同期屋齡平均老了近7年、面積減少近0.4坪,總價卻要多負擔近百萬元。房產業表示,當房價修正時,購屋族多會傾向坪數更大、屋齡較新,但近年房價觸底後回升,民眾購屋壓力升高,多轉向購買老屋、小宅。

屋齡老7年 面積減0.4坪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第2季全國住宅買賣契約平均單價、總價分別為26.13萬及1099.4萬元,較2016年同期上漲11.86%及9.04%;換言之,晚4年買房,民眾購屋總價要多負擔91.1萬元。此外,第2季全國住宅買賣平均屋齡、面積分別為23.85年及32.31坪,較2016年同期屋齡老了約6.75年、面積減少0.36坪。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近2年北中南等主要都會區房價上漲,掀起一波「迷你宅」新案風潮,就是高房價下的產物,並非購屋族喜歡買老屋或小宅,而是不得不屈就現實。他舉例,新屋公設比約30%至35%,住宅大樓兩房實住坪數約28至30坪、三房約40至45坪,近2年迷你宅將兩房坪數限縮在20坪以內、 三房限縮在30坪內,造成室內空間偏窄偏小。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指出,目前六都購屋坪數縮水幅度尚不明顯,但屋齡明顯趨老,尤其桃園市住宅成交屋齡老化速度是六都之最,應是2016年第2季碰上超過4000戶的A7合宜住宅大量交屋,將該季度平均屋齡變得「年輕」。他說,購屋族面對越買越小、越貴、越老的現況下,更應重視可能衍生出的居住安全,政府更應提前面對超高齡社會的「雙老」風險,擬定具體解決方案。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15143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