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趨勢報導 (9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0-11-03 00:36經濟日報 住展雜誌/住展房屋網
 
 

疫情年,買房年!在歷史最低利的催化之下,今年國內房價普遍上揚。而蛋白區因房價基期低,漲勢反而比菁華區更凶猛。

還在等便宜的房價嗎?今年以來,國內房地產市場先後歷經總統大選干擾、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以及兩岸對立情勢升溫、中國大陸頻頻舉行實彈軍事演習。然而,房市卻越挫越勇,在「資金行情」推波助瀾之下,各地房價「漲」聲響起。

據本刊統計,今年一到八月,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房價漲幅最高的前十個行政區,結果頗讓人意外。因為前十大房價強漲區中,大部份是該縣市的蛋白區;這些地方房價雖漲,但漲價的原因與市場概況卻又有什麼不同?我們來逐一作拆解。

10 頭城

意外的巧合 疫情賜良機

頭城鎮是宜蘭縣最北端的行政區,也是宜蘭距離近台北市的行政區。今年以來,頭城房價由去年的二十一點一萬/坪漲至二十二萬/坪,漲幅約四點三%。

說起頭城房價上漲的原因,那真是「瞎貓碰到死耗子」,一切都是機緣巧合。一五年後,頭城房價跌跌不休,跌勢延續到今年初還未停止。但一場疫情,卻讓頭城房價從谷底翻身。

因疫情在五月中趨緩,國內出現「報復性旅遊潮」,各大知名景點擠得人山人海。而頭城位置靠海,又有海水浴場,是知名的衝浪聖地之一,所以吸引大量遊客湧入。尤其「台北客」的到來,不僅讓當地旅宿業笑開懷,連帶讓房市出現轉機,買氣緩緩回升。

頭城市況逐漸好轉,來人量與成交都比年初來得好,業者變得更加大膽,不僅新建案價格變貴,原本降價的舊建案也不再讓利,平均房價因而反彈向上。

9 新店

一線沒感覺 二三線狂噴

北台灣各地中,新店算是一個很特殊的市場。雖然今年新店房價上漲約四點九%,但新店舊市區(含五峰重劃區)與大坪林一帶,一線區段的房價基本上沒什麼太大的起伏,就像電視廣告中被孫女騎車壓到腳的糖尿病婦人一樣,完全沒感覺。

相對於新店市中心,新興的央北重劃區房價卻持續攻高。因諸多一線建商瘋狂搶進,央北土地成交價頻創天價,因此新釋出的建案價格越漲越高。目前央北一線建商所推的建案,成交均價漲至六十萬/坪至六十五萬/坪之間,已經跟市中心房價差不多了。

除了央北之外,安坑地區房價漲勢也很顯著。安坑麥當勞周邊的鬧區地段,新建案成交均價已走升至三十五萬/坪至四十萬/坪。若往山區上走,原本每坪二十萬初頭的地方,近期推出的建案大多想賣到二十五萬/坪以上。

雖然新店市中心房價沒反應,但第四季合環建設的百億級都更案將公開,價位可能會非常驚人。屆時有沒有可能帶動市中心區房價上升,確實值得觀察。

8 泰山

塭仔圳熱炒 新建案飄香

泰山今年房價漲約五點四%,上漲動力的來源是塭仔圳重劃區(自辦部份);該重劃區是一個統稱,重劃範圍橫跨新莊與泰山,含公辦與自辦。自辦重劃區面積較小,目前共有松泰、莊泰、昌泰、港泰、輔大車站等五小塊重劃區。

近期塭仔圳重劃區進入第一波推案高峰,市場出現推案量、成交量與成交價「量價齊揚」的盛況,成交均價落在三十五萬/坪至三十九萬/坪之間,成為泰山房價走高的關鍵動力。

7 南港

成交餓肚子 價格卻吃飽

擁有國家級與台北市府多項重大建設資源加持的南港,近年發展備受矚目。今年在「台北音樂流行中心」開幕,以及富邦人壽斥鉅資獵地的激勵下,房價上漲約五點五%,每坪來到七十點八萬元。

南港今年房價漲幅為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之最,乍看之下似乎很風光。可事實上,前幾年南港房市呈現「萬般利多漲不動」的窘況,而交易量低迷是關鍵因素之一。南港無論是新建案或中古屋市場,交易量時常敬陪末座,顯示建設與民間投資利多,並未有效提振買方意願。

但今年狀況有所不同,因投資、置產型買盤擴張,使南港房價出現較大漲勢。接下來,國泰建設都更案若開出高價並順銷,或許能進一步帶動區域房價持續走升。

6 竹北

蹭園區熱度 投資客出籠

中美貿易大戰所衍生的轉單效應,讓台灣電子科技業的景氣從行天宮噴到外太空;而電子科技業的重鎮新竹科學園區,今年園區整體營收則創下歷史新高。

電子業欣欣向榮,新竹房地產蹭著電子業的熱度,照樣能夠發大財。其中,以竹科園區客的竹北房市受惠程度最大,竹北四大重劃區新建案成交價頻見三字頭,都市計畫外的自辦重劃區,房價則從一字頭漲到二字頭,價格上漲的情況可謂「全面啟動」。

因為竹北房價上漲不少,今年來已漲近六%,投資房地產有利可圖,不僅在地投資置產族大舉出籠,還有一些從大台北聞香而來的投資人,讓近來的竹北房市買氣格外熱絡。

5 大溪

房價飛上天 買氣墜落地

大溪房價由二十點一萬/坪,上漲到二一點五萬/坪,漲幅近七%,登上漲幅排行榜第五名。

房價上漲的主因,是新開出的建案售價高掛所致。房價漲是漲了,但成交量卻相當慘澹,市況陷入低迷,只有員樹林地區的低總價建案的二、三房較順銷,其他地區因多透天產品,總價又多在一千五百萬元以上,成交速度十分緩慢。

4 新埔

題材沒優勢 跟著漲就行

有些民眾可能連新竹縣新埔鎮都沒聽過,一講到新埔,或許會想到板橋新埔,或者,誤以為錯把青埔當新埔。

新埔鎮與竹北市相鄰,位於竹北的東北側。今年以來,新埔房價已漲了七點八%,來到二二點一萬元/坪。

新埔既缺乏重大建設題材,也沒什麼指標性民間投資案,區段條件也沒有優勢,但卻有不小的漲幅,關鍵就在於跟著竹北一起漲。因竹北四大重劃區新案動輒要價三字頭,新埔便以相對便宜的二字頭房價、以及近竹北等兩個條件,來吸引竹北的購屋族。

3 中壢

市區小小漲 青埔瘋狂漲

中壢今年市況表現不錯,有了堅實的買氣支撐,建商漲價的底氣更足,今年來房價漲約八點四%,是漲幅第三高的區域。

如果從各個次分區來看,中壢舊市區、內壢地區,以及山仔頂與過嶺等地,價格漲幅相對小一些。漲幅最大的是青埔特區,青埔近期開賣的建案,大多想賣到三十萬/坪以上,而開價四字頭的建案則與日俱增。

縱使青埔房價上漲,但買方追價意願仍高,市場成交依然熱絡,原因就在於「台北投資客回來了」。目前青埔新案市場,投資置產買盤比例約占六成,意味著投資人相當看好青埔的發展遠景,即使房價大漲仍積極進場。

2 平鎮

產品大不同 單價急拉高

與中壢接壤的平鎮區,市況熱度遠不如中壢,但房價卻大漲約九點七%,漲幅贏過中壢逾一個百分點。

平鎮房價上漲的關鍵因素,在於新建案產品與去年大為不同。去年平鎮推出許多高總價透天案,而這些透天案單價相對較低。

到了今年,新開的透天建案都走低總價、高單價路線,再加上鬧區推出的新大樓案,多規劃小宅、甚至是投資套房等產品,單價高出一大截,以致於平鎮全區房價快速拉高,每坪房價突破二十萬元大關。

1 八德

題材一波波 擴大擴大漲

今年房價漲幅之冠,由桃園八德區奪下。八德去年Q4房價約二十點九萬元,今年八月已跳漲到二三點九萬元/坪,每坪淨漲三萬元,漲幅高達約十四%。

八德房市呈現全區皆漲,大湳市區與擴大重劃區房價上漲力道強勁,其中又以擴大重劃區漲幅漲得最大。該重劃區在前一波房市修正時,價格下跌劇烈,一度出現建案以每坪十四、十五萬的破盤價,但現在成交價已經回到二十萬元/坪初頭。

不僅如此,擴大重劃區捷運沿線,籌備中的新案售價預料還會往上漲,若開出區域新高價也不讓人意外。

房價漲得如此兇猛,是因為建設題材接連不斷,包括國道三號增設大鶯豐德交流道、捷運綠線動工等重大建設有譜,投資人與自住客都看好八德房市的未來性,買房意願轉為積極,新建案市場成交熱絡,最終造成房價大漲。

風水輪流轉 蛋白不委屈

總結以上統計,可以看出不少蛋白區的漲幅遠勝蛋黃區。事實上,不只是今年,其實近十年來蛋白區漲幅都普遍高於市中心。

之所以發生這種現象並不奇怪,畢竟早年建設資源都集中在蛋黃區,現在建設資源陸續拓展到蛋白區,且因蛋黃區房價基期已高,要再大漲恐怕不容易。反觀蛋白區因房價基期低,若有重大建設支援、或者單純跟著蛋黃區而漲,漲幅容易勝過市中心。因此,投資房地產不見得非蛋黃區不可,蛋白郊區也能拚出一片天!

本文摘自2020年10月5日出刊之《住展雜誌》460期編輯脈動單元,同期內容除本文外,並有「10大房價 強漲區出爐」、「捷運宅超前佈署」、「北台灣熟齡宜居地」、「北市非法店面大逃殺?」、「重劃區房價 漲得快又猛」等,更多內容請參閱《住展雜誌》,並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住展雜誌,更多資料請上住展房屋網 謝謝!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98407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近期房市火熱,統計1~10月買賣移轉棟數已達19萬9,293棟,不少業者直言將再度突破象徵房市巔峰的30萬棟大關,所以每個建案都真的很好?無殼教授章定煊接受《三立新聞網》專訪直言,整體房市確實火熱,但有些建案賣得很差,卻告訴你很好,你也不會知道。

檢視相片
 
「實價登錄」僅能判別已完成買賣過戶的房子,無法看到「預售屋」銷況。(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有民眾會從實價登錄判斷市況,準確嗎?章定煊說,「實價登錄」是所謂的成屋移轉,所以可以看到真實買賣的狀況,依現行規定,交屋後30日內必須登錄,不過,「預售屋」則無法判別,因為連房子都還沒蓋好,又如何交屋?所以僅能憑藉市調單位的準確度。

民眾到了預售案現場,最常遇到的就是「賀成交」貼滿案場,告訴你就是賣得很好,所以要搶要快,否則之後你就買不到「好的戶別」,但業者說的話,消費者卻無從判斷真假。

檢視相片
 
章定煊透露,近期就有看到一個建案銷售狀況很差,但那並非公開數據。(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章定煊表示,觀察近期房市,頻繁出現「排隊購屋」、「公開即完銷」等現象,我們不能說一定沒有,因為移轉棟數漂亮的數字真實的放在大家眼前,但實際上個案就是有賣得很爛的,只是這種事情,只有建商或代銷自己知道。

他透露,近期就有看到一份某建商高雄的內部銷售數據,有個案一個月賣3、4成,短短2個月多就完銷了,但也有個案一個月只賣2~3%,以這樣的銷售數速度,恐怕賣4年也賣不完。

檢視相片
 
章定煊說,消費者購屋應思考房屋價值並非價格,市場才能回歸正常機制。(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此外,「公開即完銷」這種事情,在過去市場研究時就已發現,不少建商、代銷會先進行「潛銷」,時間或許半年、一年都不一定,等到銷售過5成後,再公開銷售,當然也有的建案潛銷過久,卻沒有明顯成績,最終受不了就直接公開了。

最後,章定煊說,其實這些現象,就是在告訴消費者面臨的是「資訊不對稱」,在資訊不對稱的狀態下,購屋時不應該取向「價格」,包括增值空間、租屋效益等;應該思考的是「房屋價值」,包括格局、區位、價位負擔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在消費者共同維護下,房價才有可能回歸正常市場機制。

https://tw.news.yahoo.com/%E7%8D%A8-%E7%84%A1%E5%BE%9E%E5%BE%97%E7%9F%A5%E7%9A%84%E6%88%BF%E5%B8%82%E7%A7%98%E5%AF%86-%E5%AD%B8%E8%80%85%E7%88%86%E6%96%99%E4%BA%86-120535768.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市 / 王源澤 潘建任 報導

您有買房夢嗎?內政部公布今年第一季全國以及六都住宅價格指數顯示,全國房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3.6%。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接受質詢的時候則說,全台的房價在南部漲幅比較明顯,北部沒有非常明顯的漲幅。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走訪房仲業者,表示台北房價早已到了天花板,漲幅確實不會太高。不過,中南部隨著資金回流,底價比較低等等因素,確實上漲空間比較大。

華視記者王源澤說:「台北市豪宅動輒上億,一般的公寓也是小老百姓,背一輩子房貸都很難負擔得起,而疫情和緩之後,到底要不要打房,政府內部也有不同聲音,不過從數字來看,其實南北方式發展,也是大不同。」內政部次長花敬群VS.立委(國)曾銘宗說:「從上半年年初的角度來看的話,南部(漲幅)確實比較明顯,北部雖然上漲,但是還沒有到非常高的漲幅。」全台房價都上漲?南部比較明顯,北部還沒有很高的漲幅,但台北房價真的沒漲嗎,從國泰房地產指數來看,第三季跟第二季相比價量均漲,而跟108年同期比起來,台北.新竹的推案金額減少,台中.台南.高雄都上升。

而根據內政部的,第一季六都住宅價格指數,全國房價指數上漲3.6%,台南高雄台中最高上漲5.6%,綜合指數來看,中南部房市確實越來越熱,房仲業者郎美囡說:「至於說中南部的話,當然因為第一個它價格基期比較低,所以它價格可以上拉的力道也比較強勁,除了台商跟資金回流的挹注之外,因為中南部在科技園區也好,或是在企業進駐的議題來講也比較多元一些。」

台北房價天花板,中南部相對上漲空間高,大筆資金無法外流,吸引投資客買房,民眾說:「應該大安區房價都,快要一坪一百(萬)了吧,就是真的買不起。」還是買不起啊,台北房價已經到達天花板,中南部蓄勢待發,想買房努力工作,似乎真的還是,歌曲台北直直撞說:「整個台北的土地蓋的直直撞,22K的數字買不起任何一棟。」

https://tw.tv.yahoo.com/%E7%86%B1%E9%8C%A2%E6%B9%A7%E5%85%A5%E6%88%BF%E5%B8%82-%E5%9C%8B%E5%85%A7%E6%88%BF%E5%83%B9-%E5%8C%97%E6%BA%AB%E5%8D%97%E7%86%B1-111800812.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張菱育/台北報導

 

「近期排隊搶買預售案的亂象」,代銷業者指出,政府應遏止這樣的行為,政府應對於這樣的行為採取重罰。過去投資客會買大坪數產品、投報率高,現在以自住族為主,不到1成買方為投資客,雙北市的產品規劃以2~3房的25~35坪,佔7成以上最多。

新聯陽預計在明年Q1雙北市推出至少500億元的案量,台北幾個大型案包括中正「安家藏玉」、北投「萬企大業」、中山「鐫豊」、松山「敦化豐華」、連雲信義計畫區案、國泰南港案等,台北市案量約300億元,大多為換屋型產品。全年全台則至少會有破1千億元的案量。

▲▼ 台北市都更危老,松山「敦化豐華」,基地,都更基地 。(圖/記者張菱育攝)

▲松山「敦化豐華」總銷10億元,鄰近捷運南京復興站。(圖/記者張菱育攝)

新北市部分,則有永和「自由扉扉」、漢皇央北重劃區案、新莊廠辦案「國家置地」、三芝樂齡宅「日初不老莊園」等,新北Q1案量235億元。而台中則有「鵬程星境界」35億元。

新聯陽董事長特助洪承表示,現在少子化影響,家庭人口數不若以往,也漸漸讓建商在新建案的坪數規劃上縮減,以雙北市來說,新建案規劃2~3房的25~35坪佔7成以上、50坪以上僅佔不到2成。

近期出現不少排隊購買新建案現象,洪承認為,「這應是人為炒作行為」,部分建案還沒有拿到建照,就出現紅單買賣,並且製造快速銷售的假象,這些行為應該要遏止,政府也應依規定採取重罰,不過目前因有房地合一稅、持有稅,所以短期炒作的客戶約佔不到1成。

▲▼ 新聯陽董事長特助洪承 。(圖/記者張菱育攝)

▲新聯陽董事長特助洪承。(圖/記者張菱育攝)

新建案在規劃格局時,也不會全社區都規劃相同坪數產品,而是會規劃首購及換屋型格局,符合不同客層需求,像是板橋「華固月河」為25~45坪都有,平均成交每坪55萬元,讓自住族能找到想要的價格及空間。

台中七期也像北市豪宅一樣,過去大多規劃150坪以上格局,但是現在這類產品較不好推動,因此現在台中蛋黃區像是七期、美術館的豪宅,大多規劃50~70坪格局,至於一般類型住宅,則以42~45坪的3房為主流產品。台南則大多以透天產品最受台南人青睞,若為大樓產品,則為20~50坪為主流。

新竹地區則以竹北新建案最多,新案平均成交行情每坪30~35萬元,又以2~3房最受歡迎,客層以竹科上班族為主,新進案大多採不二價方式銷售。

▲▼ 新聯陽109年底至110年初預推個案 。(圖/新聯陽提供)

EP2《地產詹哥老實說》房貸沒那麼可怕!利率1.3%創新低,要當20年或40年屋奴教你怎麼算

關鍵字:新聯陽代銷推案紅單排隊Q1案量2020賞屋節

原文網址: 不到1成「短炒客」亂市 同業重砲回應「應重罰!」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844748#ixzz6cdb6BfG2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1-01 14:17:51中央社 台北1日電

資金狂潮簇擁下,房市急速升溫,「打房」與「炒房」已成網友討論度最高的關鍵字;雖然業者堅持房市是健康復甦,但政府官員嚴陣以待,連內政部次長花敬群都不否認「炒作現象真的有發生」。

一名海外投資台商,近期回台躲避疫情,短短幾個月在新北一口氣砸重金買了三棟房,闊綽出手讓尋尋覓覓、殺價比價買房的上班族驚嘆。

海外資金回流、資金寬鬆與低利環境3大條件匯聚,促使房市急速升溫,賣方眼見市場趨熱,開價跟著轉硬,議價空間變小,整體房市呈現「量增價揚」格局。

今年買賣移轉件數 可望創下近6年高點

觀察房市重要的交易量指標,今年前8月累計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已達20萬棟,9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再衝高至2.4萬棟,單月交易量下創57個月新高;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年增率高達36.1%,相當驚人。

房仲業者更預期,房貸利率維持歷史低檔,且市場資金充沛,自住、換屋及置產族群紛紛入市,全年移轉棟數有望衝過2019年的30萬棟,並挑戰2014年的波段高點32萬棟;換句話說,今年房市交易熱度,將是近6年最佳表現。

至於北台灣新建案市況,住展統計,今年前3季累計推案量已達新台幣9405.7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約600億元,年增6.8%;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由於房市買氣穩定,全年預估推案量可望調升至1.24兆至1.27兆元,將創下史上第二大量。

房市快速升溫,也讓建商再次積極獵地。信義全球資產統計今年前3季上、市櫃建商在六都土地交易金額已達835億元,全年有機會再度超過千億元大關,甚至挑戰2019年高點1061億元。

推案量及土地交易金額 同步攀高

信義全球資產指出,台中市前3季土地交易金額達287億元,高居六都之冠,除了在地建商持續購地推案外,包括遠雄、冠德與長虹等北部建商也進軍台中市購地,為未來推案做準備;台北市與新北市土地交易額分別達228億元與136億元,分居第2、第3名。

南科因台積電等科技大廠進駐,帶來大量就業人口與房市需求,帶動台南市今年前3季土地交易金額達84億元,相較去年交易額74億元、2018年38億元與2017年4億元,呈現大幅成長,創下2015年以來新高;桃園及高雄前3季交易額分別為75億元及23億元,排名第5及第6名。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到8月外國人取得建物所有權部分,六都中以台北市的168棟最多、新北市的164棟居次、台中市的123棟第三,分別為2019年全年取得件數的49.8%、57.9%及68.3%。

在外國人取得土地所有權部分,六都中則以桃園市的354筆、15萬1023平方公尺最多,其次是新北市的313筆、8萬2032平方公尺及台中市的259筆、8萬5223平方公尺;相較於2019年前三名新北市、桃園市及台北市,外國人購地明顯轉向桃園市及台中市。

房地產業欣欣向榮,但對小老百姓而言,買房動輒數百萬元,若區域鎖定北台灣,千萬元更是跑不掉,想要圓買房夢,隨之而來的是沉重的貸款負擔。

9月房貸餘額創歷史新高 年增率創13年紀錄

觀察央行最新公布的9月房貸餘額為7兆8113億元,不只續創歷史新高,且較8月大增736億元,爆出罕見大量,年增率為7.65%,也是2007年4月以來最大增幅,顯見民眾積極前進房市的「盛況」。

新婚的楊小姐感嘆,本來就有買房計畫,最近也持續看房子,但不只價格高得驚人,成交速度也都很快,心情確實會比較著急,「真的會有再等就買不起的感覺」。

高房價一直是老百姓心中的痛,眼見房價漲勢再起,彥星喬商廣告傳播與社群監測平台意藍資訊日前發布「台灣房地產網路聲量」調查,就發現網友討論度最高的關鍵字前2名分別是「打房」與「炒房」;日前也有7位學者以「房市飆漲,政府應積極作為」為題,聯名投書媒體,表達對房價飆漲的憂心。

打房與炒房 網友討論度最高關鍵字

對於房市熱度飆高,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認為,房價上漲還沒有到全面性,而是局部性;央行總裁楊金龍則分析,就金融穩定角度來看,銀行對不動產的授信風險控管「尚屬良好」,檢視國銀購屋貸款與建築貸款逾放比率,8月底分別為0.14%、0.12%,均低於整體放款逾放比率0.24%。

央行評估,部分地區價格上漲是「有基(基本面)之彈」,如中科、南科就是在大廠進駐、台商回流下,帶動廠辦及居住需求。

不過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指出,談論房市,不宜以房貸逾放比作為觀察指標,因為它非常落後,可能得發生如金融風暴等重大事件,或是房價大跌一陣子後,民眾真的走投無路,才會「斷頭」;換言之,當房貸逾放比上升,政府想的已經不是打房,而是如何救房市。

章定煊直言,從價量指標來看,不只交易量走揚,以實價登錄為基礎的「清華安富房價指數」最新數據也顯示房價普遍性上漲,非六都也是,已非「局部性」。

「剛性需求哪有這麼多」,章定煊說,高資產族群的資金大量湧入房地產,是讓房價漲的又快又急的關鍵;但台灣民眾所得沒有跟上、人口步入負成長,顯見這波房價上漲背離基本面,政府應及時出手調控,避免市場失序。

在中央銀行在第3季理監事會議中,房市也成為關注重點。有理事示警,美國聯準會零利率可能至2023年都不會改變,在全球金融寬鬆下,須關注金融資產及不動產市場泡沫的可能性。

也有理事在會議中提醒,央行應密切觀察房市變動的趨勢,最好在民眾對房價上漲預期形成之前就採取行動,一旦民眾對房價上漲預期形成已確立,不論貸款成數(LTV)限制或租稅政策,都難以逆轉此趨勢。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7/4979990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在台商回流、錢多利率低的經濟環境下,房市景氣逐漸呈現「南熱北溫」,一時之間,房地產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惟目前有些地區出現中古屋房價高於預售屋的「房價倒掛」弔詭情況,不僅消費者霧裡看花,各相關單位更擔憂房價是否面臨泡沫化危機?

想請教莊教授,以長線觀察,台灣房市始終維持「大漲小跌」走勢,面對低利環境,房地產的保值及增值特性,讓其再度成為投機熱門標的。台灣房市歷經2014年囤房稅衝擊,不少人質疑今年是否會再度祭出壓抑措施。另外,是否會再度複製過往經驗,成為落底反轉的起漲點?請問現在是否合適置產,以免未來房價越漲越高越買不起?

根據經濟部數據,台商回流資金已超過1.1兆元,此外,根據財政部公布資訊,境外資金匯回專法實施迄今年9月30日,已引導2,254億元資金申請匯回,其中獲准並已實際匯回2,157億元,中央銀行也估計,該專法實施至明年8月期滿,預計匯回金額可超過4000億元。

由此不難了解,當前在低利環境,加上新冠肺炎防疫有成,加以行政院主計處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1.56%,全球名列前茅,導致不少人質疑未來房市是否複製過往經驗,再度邁入成長軌道。

長久以來,台灣房價漲幅一向都大於GDP增幅,以2003年台北市房價起漲點為例,每坪自39.1萬上漲至2014年之92.4萬,同時也是近期高點;其後下跌至去年的84.4萬,五年期間,房價跌幅僅8.66%;今年第二季則是微幅回升至87萬,也因此一般對市場的預期開始轉向。

然而,台灣近年正面臨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問題,加上市場空屋、餘屋仍多,加以都市更新將會陸續釋出新供給量,因此,亦有不少人質疑谷底翻身的能量有多大?

以下僅就當前市場存在的十大矛盾現象,提供參考意見。

一、預售好賣、新成屋滯銷? ─預售低自備款,有利財務槓桿操作

健康的市場結構,一向都是預售房價較高,新成屋相對較低,近年出現「房價倒掛」,顯與過往經驗不相吻合,但若真想了解總體市場走勢,就不宜「以偏概全」。

今年上半年房地合一稅收高達43.6億元,此一稅制係自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其間所顯示問題在於新稅制之後買進的預售屋,在今年上半年出售,其因在於預售低自備款,有利財務槓桿操作所致。另外,最近出現排隊買房與紅單轉手情況,儼然2012-13年「秒殺」再現,凡此,都是投機炒作的例證。因此,應積極建構實價登錄制度,以期消弭資訊死角,讓預售交易資訊更加透明,達到真正的公平交易。

其次,不少都更建案亦將陸續預售,市場若不如預期,將會出現「退屋」潮,現階段不少建商大肆獵地,一旦交屋未如預期,再加上銀行降低土建融成數,體質欠佳建商恐將面臨流動性風險,嚴重則易導致金融業系統係風險。

二、既已完銷,為何還讓利?─地段優越完銷,蛋白區讓利依舊

目前議價空間仍大,常見預售建案「0自備款」、「10%自備款」甚或「8%首付」廣告訴求(詳請參閱附圖),倘若建案都已完銷,那就不該再出現讓利廣告,因此,所謂完銷應只是區位良好少數建案,不宜以偏概全;按住展雜誌之調查,目前全台約有162個建案完銷。

就市場現況加以深入了解,一些立地條件較佳,例如交通便捷,像是捷運站周邊完銷並非新鮮事;或是重大投資,像是高科技廠進駐,譬如台南科學園區因台積電購地建廠,雲林因Google進駐設置研發基地等,大量增加就業機會,另外像是竹科、中科及南科的翻版區域,都有利附近建案完銷。

不過就整體市場而言,根據住展雜誌數據,目前北台灣銷售中約有1600多個建案,由此推估全台至少有2500個以上建案,當然不可能全部完銷,否則為何還有那麼多的讓利促銷廣告。

三、投資資金插隊攪局,下濾作用受阻─「超額需求」只是短暫現象

最近經常有人提出「投資置產有何不可?」的質疑,其實問題出在投機,健康的房市應該具有正常的「下濾良性循環作用」,過去除首購、換屋,只有極少數投資,但現在卻有很多投資客進場,讓大家認為現在不買,未來一旦房價再度攀高,勢必更加買不起,因心生恐懼而不得不勉強購屋。

從整體市場來看,當前首購與換屋購買力不足,想多買來出租的報酬率也不夠,不過由於投資客加碼搶進、插隊攪局,導致市場未能良性循環,因此,這種「超額需求」應只是短暫現象,遲早會回歸市場正軌。

四、推案量不增反減─緣於部分建案「秒殺」快速結案

近期中南部推案量增溫,但北部包括新北、桃園等地推案量反減,若景氣轉好,除預售屋銷售順暢,整體市場也應當價量齊揚才對,惟現階段市場2、3000個建案,銷售率普遍未超過50%,並且大多數預售屋、新成屋與中古屋皆還在競價求售,由此益加印證係少數建案在「秒殺」情況下快速結案所導致,並非全面性的「復甦」。

五、議價空間尚未歸零─議價普遍超過10%

倘若市場景氣真正復甦,只要觀察議價空間是否歸零,是否依舊讓利送車位、裝潢即可得知。根據2020Q2國泰房價指數資訊,目前議價空間仍超過10%,30天銷售率也不高,由此顯見完銷應只是少數建案無疑。

六、小坪數占比偏高─尚未降至30%以下

根據住展雜誌數據,北台灣九月份小坪數占比約45%,尚未降至30%以下;另值得關注的是,台中市二年前就有部分銀行針對25坪以下小坪數承貸意願不高,其因在於扣掉三分之一公設,剩下十多坪室內使用面積,未來換屋相對困難。因此,在坪數規畫尚未回復正常配比情況下,所謂景氣復甦言之過早!

七、新成屋占比偏高─不少建案仍高於30%

現階段北台灣銷售中建案新成屋占比依舊超過50%,倘若真如媒體報導景氣過熱,新成屋也應該快速去化才對,因此,不應以少數完銷個案誇大景氣復甦,而誤導恐慌性購買。

八、廣告訴求揭露玄機─完銷建案大都側重低總價、低自備款

倘若景氣全面好轉,完銷建案勢必愈來愈多,並且廣告量也會愈來愈大,但目前所見大都是舊案,新案不多,報章雜誌刊載數量也很有限;尤其預售完銷建案大都側重低總價與低自備款。因此,就目前市況觀察,尚未達到景氣過熱誠度,惟主管機關仍應嚴加監控,俾免投機客藉機炒作。

九、投資加碼進場,首購長輩資助─違反年輕人首購、換屋的正常流程

房價被投資客炒高,導致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年輕人因所得不足以支付首購自備款,必須借助長輩挪出養老儲蓄,這種違反年輕人首購、換屋的正常流程,應只是短暫現象,並非市場常態。

十、空屋多,房價漲?─大量空屋餘屋,市場景氣備受考驗

長久以來,有關高空屋率議題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答案,因此,對於景氣變動等市場資訊就比較容易遭誤導,由附表數據可知,當前空屋數量依舊相當龐大,然房價卻不斷由蛋黃區逐漸向蛋白區甚或蛋殼區擴散,實在不合常情,由此亦可窺知投機炒作之嚴重性。

現階段整體市場空屋、餘屋仍相當龐大,惟在台商回流與境外資金匯回專法導引大量資金匯回情況下,房市呈現「南熱北溫」,其間有不少建案所謂完銷係因投機炒作導致,惟截至目前,仍未見主管機關提出有效因應對策,其因在於未能深入了解實務現況。

因此,建議儘早研擬並公布超前預防策略,以期防患未然!否則明年各政黨布局選舉策略時,還是得面對年輕人買不起房這一重要議題的挑戰!

(莊孟翰)

文章來源:理財周刊

https://ctee.com.tw/house/housinginvest/357045.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佑駿╱北美智權報 專欄作家】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雖然全球各國政府和央行們,會持續透過行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讓國家經濟朝好方向發展,但是實體經濟的復甦與成長通常相對緩慢,所以貨幣政策的刺激,很可能會引導房地產和證券市場領先上漲,漲多出現修正,修正後繼續上漲。長時間來看,股市、房地產、通貨膨脹都會成長,只是幅度有所不同,在超低利率的時代,人們應該好好把握這種有利於資產躍升的金融環境,不要輕易浪費了你的資產時間價值。

 

2020年全球爆發中國武漢肺炎,全球許多國家在第二季甚至出現近年來的經濟深度衰退,但是在景氣逆勢的氣氛下,今年反而是近年來,最多讀者來問我適不適合買進房地產的一年,而且這個情況不是只有台灣讀者這樣詢問,連海外讀者也出現濃厚的投資興趣。

 

 

圖1:2010年至今全美住宅建築商協會(NAHB)房產市場指數(Nahb Housing Market Index)

圖1:2010年至今全美住宅建築商協會(NAHB)房產市場指數(Nahb Housing Market Index)

 

 

圖2:2019年7月至今美國S&P Case-Shiller房價指數

圖2:2019年7月至今美國S&P Case-Shiller房價指數

像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熱度就在半年內大幅攀升,除了3月市場出現短暫的恐慌賣屋氣氛,很快的就氣氛反轉,因為FED將美元基礎利率快速降到零利率,還實施無限量QE,美國房貸利率快速下降,散戶買盤大增,美國近半年有打算賣屋的屋主們,平均手上都有好幾張offer,疫情又造成建築復工緩慢,市場的需求成長大幅超越供給成長。在市場機制下,房價快速上漲,吸引更多美國人產生購屋的念頭,多頭市場就這樣默默地展開了。

 

全球房地產行情,在疫情中不冷反熱

 

 

圖3:2016年至今德國房價指數

圖3:2016年至今德國房價指數

 

 

圖4:2011年至今日本房價指數

圖4:2011年至今日本房價指數

 

 

圖5:2019年8月至今瑞典房價指數

圖5:2019年8月至今瑞典房價指數

 

 

圖6:2018年至今瑞士房價指數

圖6:2018年至今瑞士房價指數

這個現象在歐洲和許多亞洲國家也有出現。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也完全符合市場機制,主因就兩點,首先是疫情造成許多民間企業停工,建築業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就算疫情減緩,建築業復工,短期內也會面臨缺工問題,房地產供給成長速度大幅減緩,第二點是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極度寬鬆,像是美元花了數年的時間,基礎利率好不容易緩慢升息到2.5%了,結果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直接讓利率快速降到0.25%以下,在同一個國家範圍內,利率0.25%的金融環境,自然是比利率5%以上的金融環境,更容易醞釀資產上漲的結果。

 

 

圖7:1980年代至今美元基礎利率

圖7:1980年代至今美元基礎利率

 

 

圖8:1980年代至今台幣一年期定存利率(%)

圖8:1980年代至今台幣一年期定存利率(%)

 

即使疫情結束,低利率環境也可能延續

而資金使用成本比美國還更低的台灣(美國30年房貸利率至少維持在3.0%以上,但台灣的房貸利率近期最低約1.3%),很可能會更有利於房地產和股市的溫和上漲,全球許多國家正在面臨中國武漢肺炎的疫情擴大,世界各國經濟暫時衰退是常態。就算出現肺炎疫苗,疫情大幅降溫,但像歐洲、美國、南亞和中南美洲的就業市場復甦緩慢,全球航空觀光旅遊全面重創,央行們維持2~3年低利率環境以休養生息,很可能機率更高,各國的官僚們,也會盡可能用低利率來刺激經濟成長,如此一來,房價維持溫和成長的機率就非常高了。

 

台灣的銀行甚至還推出40年期的1.3%超低貸款利率,因為房地產是品質相對穩定的擔保品,貸款90%,借貸利率1.3%,等於每年低於1.2%房價的成本,加上10%頭期款,可以擁有至少40年的房地產物件控制權,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是相當划算的deal。

 

對於懂得善用資本優勢的專業投資者,其實會蠻希望能貸款40年,甚至越久越好,最好本金就一直在帳面欠著,欠久了,搞不好還能變成另一種「資本」。台灣的貸款利率相當低,能取得的低成本資金,有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在長期溫和通貨膨脹的環境,以台灣目前1.6%以下的長年期房貸利率,其實就可以套利不少金融產品,資本家和一般自住客,資本使用的效率和規模不同,對長期貸款很可能會是完全相反的態度,所以政府也做了很多資本管制,用來限制投資者大肆炒作房地產,但如果是一般民眾,需要房地產來自住,那麼40年期的房地產貸款,其實是相當有利的工具。

 

但是台灣房地產如果是用來投資,那面對的風險就會相對高。自住會比較有利,因為房地產是屬於長期投資的金融商品,而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在往人口負債結構發展,未來台灣人口很可能長年遞減,房地產需求長期減少,即使有全球主要央行的大寬鬆貨幣政策環境,台灣長期的房價要維持上漲趨勢,也相當不容易。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271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https://udn.com/news/story/6871/4975180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灣銀行,金融,財經,投資,買賣,交易安全,保安,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一大隊。(圖/記者周宸亘攝)

▲網友反駁,無法保證ETF 14年後一定會翻倍漲。(示意圖/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黃可昀/綜合報導

買房或租屋始終有各自的擁護者,一名支持租屋的網友表示,他和老婆年薪加起來260萬,兩人並非沒能力買房,但大略估算會發現,「將資產都丟到指數型投資(ETF),年年投入100~150萬台幣」,獲得的收益會比買房更大,「我是覺得現在買房過10~20年要翻倍太難了」。

原PO在PTT表示,身邊朋友一個個開心買新厝,他卻在前陣子下定決心不買房,因為他發現投報率更高的投資方式。假設每年固定投入100至150萬到指數型投資,「年化報酬都有 5%(這是非常保守的估計,實際上只會更高)」,在年投報率5%的狀況下,大約14年就可以讓投入金額翻倍漲。

▲▼買房,新建案,建商,代銷,價格,保留戶。(圖/記者陳建宇攝)

▲原PO認為把錢拿去投資ETF比買房更賺。非當事人。(示意圖/記者陳建宇攝)

至於房子的投報率,假設現在買一間1000萬的老公寓,14年後也很難翻倍漲成2000萬,「在老齡少子化的台灣不太可能,也不看好」,他相信都會區的房價未來10年還是會持續上漲,但誰都無法保證未來房市走向,從穩定性與投報率的角度來看,指數型投資都勝於房產。

網友則認為,沒有任何一項投資是穩賺不賠,也無法保證指數型投資就會固定年報酬5%以上,「沒有保證5%這種商品」、「原po的論點就是房子(資產)漲價速度比不上指數型投資」、「可以買房又買ETF,結案」、「你以為你高槓桿,買房才是真正高槓桿,有人一成本金就能買房了,利率還比什麼借券成本低超多,你只是不懂玩。」

關鍵字:買房ETF指數型投資

原文網址: 買房不如買ETF?他估「14年後翻倍漲」賺更大 內行駁:是你不懂玩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842074#ixzz6cFmPTRLP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陽光電,高雄,綠電,綠色貸款,透天,經發局,工務局,大樓,高雄厝。(圖/高雄市經發局提供)

▲高雄市都發局「綠色融資」成效不錯,有超過300戶透天厝申請。(圖/高雄市都發局提供)

記者陳建宇/高雄報導

全球氣候變遷、天氣愈來愈熱,即便現在已經進入秋天高雄氣溫仍動輒超過30度,頂樓下方就變成悶鍋,甚至到了夜間建築物都還在散熱,因此高雄市經發局從2011年就開始推動「綠色融資」,提供民眾優惠貸款裝設頂樓太陽光電系統,迄今已有超過300戶住家申請。

南部日照時間長,建築物的頂樓常常從上午就開始吸熱,直到夜間才開始散熱,因此就算到了晚上8、9點都還是覺得室內悶熱難耐,不開空調根本待不下去,高雄民眾陳小姐就表示住家在華廈頂樓7樓,回家蹲個廁所就像在洗三溫暖大噴汗,只好一回家就開冷氣,電費也因此居高不下,每期至少要繳超過4000元。

因此很多民眾會在頂樓裝設鐵棚隔熱,不僅違法也不美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經發局都大力推薦在建築物頂樓裝設太陽光電系統,一方面具備隔熱效果,另一方面也能發電賺綠金,甚至轉為自宅使用,更重要的是屬於合法加蓋,沒有被取締的困擾。

不過由於太陽光電設備費用並不便宜,1瓩造價約7萬元,而一般透天厝頂樓面積16坪可設置8瓩設備,費用就要56萬元,對於民眾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因此高雄市都發局2011年就與高雄銀行合作推出「太陽能綠色融資」策略性貸款,對市民更提供年利率2.295%的優惠貸款措施,另外針對系統商提供每年最高700萬元的補助,鼓勵民眾在頂樓「種綠金」,而且該專案免保證人、免不動產抵押品、貸款年限10年,還有1年的本金寬限期。

高雄市都發局公用事業科科長魏建雄表示,從該專案推動到現在已經有324戶住戶、79間系統商申請,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781公噸,相當於4.4座高雄都會公園的年吸收量。裝設頂樓太陽光電系統的住戶可跟台電簽署20年契約賣電,以高雄有效日照每天3.7小時計算,每年賣電收益將超過6萬元,扣除貸款利息約8~9年即可回本。

▲▼太陽光電,高雄,綠電,綠色貸款,透天,經發局,工務局,大樓,高雄厝。(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大樓產品沒辦法取得「綠色貸款」,但不少高雄厝新建案已配備太陽光電板。(圖/高雄市工務局提供)

不過該貸款僅限產權獨立的透天厝產品,集合式住宅沒辦法申請,就必須經過大樓區權會通過,動用社區基金裝設。不過現在有相當多新建案都申請適用「高雄厝設計及鼓勵回饋辦法」,在頂樓規劃綠屋頂或太陽光電板,也相當受歡迎,高雄市政府技監黃志明表示,民眾購買高雄厝新建案的好處是太陽光電設備已經裝好,可以立即開始使用,能省掉申裝的手續,賣電費用也可以用來抵社區公共電費,住戶的負擔也可以減輕。

關鍵字:太陽光電高雄綠電綠色貸款透天經發局工務局大樓高雄厝

原文網址: 高雄厝做整套!高市推「綠色融資」 頂樓裝太陽光電系統可貸款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842388#ixzz6cFltWs9l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會區的火車站,往往都是該區最熱鬧商圈,不過,近年有不少連鎖大店的站前店,陸續出現收攤的狀況,高雄站前商圈的「五大唱片」在今年6月走入歷史,台南北門路的站前商圈,10月底也有北門電腦商場收攤,光南北門店也因租約即將到期,傳出可能不續租,雖然業者還在和房東協調降租事宜,不過也讓市場擔心,在電子商務時代,站前商圈是否出現危機。

台灣房屋台南成功特許加盟店東白晉昌28日指出,台南站前商圈仍有不少逛街人潮,但,目前的北門路一帶,因停車不便,使得消費人潮轉向中山路的FOCUS、新光三越等百貨商場,未來,在鐵路地下化後,有利前後站融合,擴大商圈規模,停車問題也可獲得紓解,屆時商圈發展才較有機會可望回春。

台灣房屋高雄美麗島中正加盟店東劉坤旺則認為,在電商衝擊下,實體店面難免面臨挑戰,以光南及五大唱片相繼撤出的高雄站前商圈為例,以前,當地有許多唱片行,但,現在民眾透過網路就可聽音樂,導致傳統唱片行一一收攤,加上高雄發展重心轉變、及疫情干擾,站前商圈人潮多少受影響。

他說,由於高雄車站周邊已有商場、辦公大樓等新建計畫,熱度正醞釀中,未來,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商機優勢。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近年消費習慣改變,也對商圈帶來影響,面臨市場轉變的陣痛期,店家在合約到期之際,也出現3個「轉念」,首先是考慮選擇「轉型」,整合線上與線下,保留少數精華區實體店做體驗服務,增加電商通路經營。

或是選擇「轉戰」到百貨商場、或其他的商圈,甚至根本放棄經營而「轉業」,於是商圈出現「一代新店換舊店」的變化,張旭嵐表示,例如,台南站前百貨齊聚的中山路、西華南街一帶,近來便有藏壽司等名店入主百貨商場。

張旭嵐指出,各地站前商圈是交通樞紐,通勤人潮多,也是最早發展的主力商圈,有著交通優勢,且大型商辦林立,仍有一定影響力,而商圈中也有不少都更案,未來也可望為站前商圈帶來新貌。(工商 )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大夜市生意一落千丈,尤其台北市最具指標性的美食天堂「士林夜市」,遊客數幾乎腰斬,有攤販透露,整個商圈大小攤位已經倒閉了100多家,店家一少,遊客造訪意願更低,形成惡性循環。

疫情衝擊,觀光旅遊業首當其衝,少了外國觀光客,生意原本就已經搖搖欲墜的夜市災情更慘重。根據士林夜市當地攤商透露:「該倒的都倒光了,沒看過士林這種慘況!」過去人聲鼎沸的盛況不再,整個商圈大小攤位至少已倒閉100多家,店一變少,本地客上門意願更低,生意幾乎掉到只剩一成,不少店家只好趕緊找外送平台合作。

有網友在PTT上分析,人潮在線上,不跟上時機、只為了抽成斤斤計較,早晚會被淘汰,看看每個攤販前都有Ubereats或熊貓在等,就知道現在夜市攤販都得跟外送合作了,而且夜市越來越不需要商圈化,最急的應該是房東。

有店家坦承,假日雖然逛街的人看似不少,但其實大家手上都沒有拿提袋,代表沒有消費、停留時間也不長。有不少網友批評,許多夜市過去為了搶攻外國觀光客逐漸失去特色、品質,甚至開高價宰殺觀光客,也是造成夜市沒落的原因之一。

(中時新聞網 尉遲佩玉)

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359623.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央行總裁楊金龍對於打不打房,表示銀行房貸控管尚稱良好,加上目前還在防疫當中,紓困、振興還在實施當中,「不認為現在是一個適當的時機」。 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游資多加上低利率,熱錢往不動產暴衝,帶動房市加溫也推升房價,引起各方關注,而打不打房成為政府、業者、國民熱議話題,正處激情的國內房市,要如何降溫成為難題,《蘋果新聞網》盤點10年來各項打房措施,房市專家認為,稅制改革的影響既深遠且有效,才能喝止投資客炒作,但學者認為,房市過熱,而目前最快的方式還是得靠選擇性信用管制先下藥。

房市高漲讓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直言,「如果政府再不出手,等到供需失序、房價狂飆,真的就來不及了。」另外,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也痛批,「選擇性信用管制最快最有效」。

學者們罵聲一片也反應了民眾心理,找房找了3年的袁先生(38歲)抱怨:「存錢速度遠遠比不上房價飆漲的速度!」他更大力支持「賣房要課重稅」,他說「我們受薪階級,買一間房就是一輩子的事,也沒想過要轉手獲利,這才是真正的自住客。」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則認為,選擇性信用管制對於房市的影響,仍不及2011的奢侈稅與2016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實施;兩者是針對投機性短期炒房制訂,特別是後者基於國內房屋交易的稅率計算基準偏低,實價課稅需直接以獲利所得課徵,且鎖定六年內不得買賣否則最高課徵45%的稅,在宣布實施的前一年(2015)即已造成房市買氣冷凍,2016實施後,當年房屋移轉量能僅24.5萬棟,創下史上新低。

有禾布可行銷公司副總經理黃亭凱則指出,2010年中央行推出第一波信用管制,一直到2016年初一共三波,不過,這三波的房市信用管制在交易稅率計算基準過低下,影響效果有限,觀察房市價量在2010到2014仍呈現走升;幸運的是,因為當時在信用管制下,意外沒有讓台灣房市隨著金融風暴走向泡沫,黃亭凱認為信用管制下仍有微幅抑制房市的功能。

不過陳炳辰分析,近年在房市適應了房地合一稅與房價透明化後,移轉棟數也逐步回溫;今年則在疫情影響下,全球量化寬鬆,央行也大幅壓低利率,市場游資過多,找不到穩定投資標的的資金都轉向不動產,加上銀行的優惠房貸方案助攻,房市再起熱潮。

有著買房夢的汪小姐(42歲),月薪約5萬,工做10幾年終於存到150萬頭期款,豈料上周末她去預售屋現場與賞新成屋後,她仍不敢下手,汪小姐大嘆「人生好難,買房更難!一直聽到預售案熱銷,房子到底被誰買走了?就算低利時代適合買房,但每一間的總價評估下來,還是令人咋舌。」,絕望的她,打算持續維持租屋狀態,更偏激的表示「我期待房市泡沫化!」。(陳筱惠/台中報導)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1027/GSDBQCBGZVA4VAFVDO3DN6QLYU/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6日電)房市愈來愈熱,中央銀行今天公布9月房貸以及建築貸款餘額,不只雙雙續創歷史新高,房貸餘額年增率更衝上7.65%,寫下13年半以來新高紀錄,建築貸款年增率則為9年新高。

央行今天公布9月房貸餘額為新台幣7兆8113億元,較上月大增736億元,爆出罕見大量,年增率為7.65%,也是2007年4月以來最大增幅。

央行官員分析,農曆鬼月過後,買氣本來就會增溫,加上台灣防疫成績良好、疫情趨緩,在不確定性降低的情況下,經濟穩健、就業無虞,有購屋需求者的支付房貸能力不會受到景氣影響,就會多考慮。

不過觀察重要交易量指標,9月的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增12.3%,且單月交易量創57個月新高,和去年同期相比,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成長36.1%。

央行官員指出,最近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增與年增率都呈現正成長,部分地區是「有基之彈」,但央行不樂見炒作行為,國發會已經召集相關部會緊盯房市,未來也會密切關注。

至於9月建築貸款為2兆3234億元,較上月大增301億元,年增16.11%。

建築貸款餘額可被視為建商推案信心指標,如今數據明顯衝高,是否意味已房市迅速升溫;央行官員分析,支撐建築貸款走揚主要有3大因素,一是政府推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台商回台浪潮延續之下,不只把部分生產線拉回,帶動廠房、廠辦、商辦等需求,員工跟著回來,也會衍生居住需求。

其次,建商看到住宅市場以及廠辦、商辦等需求升溫,可能覺得是商機所在,並加強推案意願。

第三,眼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等房市指標走揚,建商趁勢增聘人力、加強餘屋促銷,這同樣會推升建築貸款餘額。

央行官員重申,以中科、南科為例,在台商回流、大廠進駐之下,廠房與住宅需求都有起來,這是有基之彈,對產業發展也有助益,但炒作是政府所不樂見的。(編輯:黃國倫)1091026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10260237.aspx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彈丸之地的台灣,居住正義始終是國人最關切的話題之一。弔詭的是,任憑大環境長期不景氣、年輕人普遍低薪,不少人為了顧及最起碼的生活品質,甚至直接將「買房」 踢出人生目標清單,然各類型建案依舊推陳出新,蓋得一年比一年起勁。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國內5年內新建餘屋多達7萬8063戶,較7年前大幅成長2.5倍;且近80%集中在年輕人口聚集的六都,彷彿時時刻都在提醒他們「新屋何其多,就是沒有一間屬於你!」

 

「不要開玩笑了,以現在年輕人的平均薪資,若沒有長輩的大力資助,就算要買間中古屋都不容易了,多數人根本不敢奢望能夠入主全新建案。」從南部北漂至台北市工作多年的阿凱(化名)苦笑著說。

20201023-SMG0035-黃天如_E2019年2季國內各縣市新建餘屋分布
 

確實,依照內政部營建署的定義,建商大量推案但未完售的新建餘屋,只是一般所謂「空屋」(每月平均用電度數在60度以下,即符合所謂低度使用的空屋定義)衍生的原因之一。

統計數據證明,近年國內空屋率始終維持在10至11%左右,若就總量來看,雖全國總計91萬多戶空屋也有63%集中在六都;惟若將縣市空屋率分開比較,六都尤其是台北市空屋率只有約7%,在22縣市中依然敬陪末座,且空著的多半是一般薪水階級難以一親芳澤的新建案。

20201023-SMG0035-黃天如_C各縣市低度使用房屋(空屋)比率
 

貸款比都超過4成 不再只有「台北居」大不易

 

「台北居大不易」儼然成為台灣人共識,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今年第1季的最新統計,若以購屋銀行貸款率在30%以下為可合理負擔,貸款比率30至40%就顯示購屋者負擔能力略低,若要貸到40至50%便顯示購買能力偏低。而現在國人購買1戶位在首都台北市的房子,無論新舊,平均貸款比率竟高達57%,對照平均家庭年收入,得一家子連續14年不吃不喝才能辦到,實在很慘烈。

那就落戶新北市吧?但統計顯示,目前在新北市購屋者的平均貸款比率也高達48%,對照平均家庭年收入,也得全家一起勒緊褲帶12年才能辦到,比起要在台北市圓一個有殼的夢,也容易不到哪裡去。(相關報導:疫苗戰爭》研發時間縮短10倍,新冠肺炎疫苗安全嗎?更多文章

20201023-SMG0035-黃天如_D2020年第1季各縣市房價負擔能力指標
 

新屋蓋個沒完?房仲業者:建商除賣房還有其他效益目標

回到六都新建餘屋戶數逐年快速攀升的話題,不少人感到狐疑,既然以這一代年輕人的平均薪資標準,很難買得起新建案,數據也顯示,新建餘屋確實一年比一年更多,為什麼建商還要拚命蓋個沒完呢?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表示,事實的真相是,在台灣新建餘屋戶的多寡,並不能全然反映市場供需,對於建商來說,蓋房子除了希望有人買,還有很多其他的效益目標。例如賣不出去的房子照樣可以用來向銀行貸款,換取更多的現金周轉;更何況國內房屋持有成本偏低,只要建案地段不算太差,平均3年房價就能漲一成,拿來付房屋稅也還有剩。

20201023-SMG0035-黃天如_F近年國內新建待售住宅戶數
 

說來說去就是台灣房屋稅,尤其是所謂的「囤房稅」過低的問題嘍?

台灣囤房稅2014年起跑 南韓今年跟進「起步慢、執行嚴」

事實上,早在2014年《房屋稅條例》就修訂通過,針對家戶成員包含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合計擁有的第4戶房屋起徵囤房稅;即家戶擁有的3戶以內房屋可被認定為自用住宅,房屋稅率為1.2%;第4戶起房屋稅將提高至1.5至3.6%,法令並授權地方政府,依囤房戶數訂定差別費率。

(延伸閱讀:「擁雙北30戶房卻不租不賣!」嚴格執行囤房稅會是居住正義的解藥嗎?) 

對比台灣早有囤房稅,南韓今年7月起也在民意壓力下實施囤房稅,而且是從家戶成員擁有的第3戶房屋就開始起徵,稅率1.2至6%,無論就起徵點或最高費率,顯然都比台灣嚴格。

20201023-SMG0035-黃天如_A各縣市囤房稅實施情況
 

囤房稅行之有年?全台僅3縣市實施,北市最嚴格

然而,台灣雖號稱已實施了6年的囤房稅,但嚴格說來至今只有台北市、宜蘭縣及連江縣真正依法行政,即針對家戶擁有的第4戶房屋課以高於自用住宅的房屋稅;且依納稅人囤房戶數,訂有「囤得越多,稅率越高」的差別費率。其中,又以台北市的做法最嚴格,市民家戶在全國合計擁有的第4、第5戶房屋的房屋稅為2.4%,第6戶起就適用法定囤房最高費率3.6%。

宜蘭縣及連江縣的做法則相對寬鬆,宜蘭縣家戶擁有的第4、第5戶房屋房屋稅僅1.5%,即只有法定囤房的最低稅率,第6到第10戶房屋稅率也只有2%,要到第11戶起才適用3.6%的稅率;連江縣家戶擁有的第4、第5戶房屋稅率為1.6%,第6戶起增至2%,且此後無論房屋囤得再多,稅率都維持2%。

20201024-六都新建待售住宅曲線圖(內政部營建署提供)
六都新建待售住宅曲線圖(內政部營建署提供)

房屋稅是地方稅,在縣市政府無一不希望增加財稅收入的前提下,為何父母官們徒有「寶劍」在手,卻都不肯用呢?囤房稅開徵時任台北市副市長、現任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說,理由很簡單,就是「政治壓力」,因此當時他就倡議囤房稅應由中央立法後,由各縣市依一致標準實施。無奈財政部堅持,房屋稅既為地方稅,就應遵循地方自治精神,由各縣市政府因地制宜,也形同就此將燙手山芋丟給了地方。

1755期新新聞封面
1755期新新聞封面
 
https://www.storm.mg/article/3140071?page=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陸敬民,高雄,房價,資金盤,陳其邁,橋科,仁武,韓國瑜。(圖/記者陳建宇攝)

▲今年來高雄房價持續上漲,專家認為和資金充沛有關。(圖/記者陳建宇攝)

文/《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

今年南部的房市非常熱絡,不管台南還是高雄都有很明顯的漲幅,不過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就是「高雄房價在漲什麼意思的」?因為坦白說,我們並沒有看到高雄的產業有結構性的改變,也沒有非常大型的公共建設加持,何以房價持續上漲?就我的觀察,我認為這和「資金盤」有非常明顯的關係。

台南的房價上漲大家可以理解,不外乎就是南科以及高鐵特區2個所謂的「雙核心」帶動,而不管是南科或是高鐵特區,都是確實在發生中的事情,不是什麼「未來計畫」、「預計」、「可望」、「有機會」,這2個地方有台積電、有綠能產業、有百貨OUTLET,都是扎扎實實會帶進工作人口以及住宅需求,當然也吸引了很多投資客,房價上漲有道理。

可是反觀高雄,目前的產業結構仍和過去相差不多,還是以製造業為主,大廠包括了中鋼、台船、中油等,高科技產業聚落才剛要成型,一些園區都還是未來式,包括高雄市長陳其邁喊得震天價響的「橋頭科學園區」、「仁武航太產業園區」等,都要至少3、5年後才會真正有產業進駐。

▲▼陸敬民,高雄,房價,資金盤,陳其邁,橋科,仁武,韓國瑜。(圖/記者陳建宇攝)

▲現階段不論是橋科或仁武產業園區,都還沒進行實質開發。(圖/記者陳建宇攝)

而高雄從2018年底韓國於上任後,到今年6月被罷免換陳其邁上台,政績沒辦法延續而出現了2年的空窗期,高雄市的重大建設如亞洲新灣區也已經接近尾聲,也就是「利多就要出盡」,在這種狀態下高雄房市今年竟然還可以一路上漲,確實讓人感到不解。

我認為,高雄今年的房價漲勢和「資金盤」有很大的關係,因為仔細分析就可以發現,高雄的產業並沒有好轉、就業人口也沒有增加,也沒有新的建設動能,房價會上漲主要原因就是市場的資金太充沛,不論是因為肺炎疫情或中美貿易戰回流的台商,或是一些海歸派,在股市漲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把資金轉向相對穩健的房市,也就促成了高雄今年的房價漲勢。

不過靠著資金盤拉抬的房市,「底氣」不會那麼扎實,未來當國際情勢、疫情都穩定之後,資金開始向外找出口,屆時漲勢就會趨緩甚至下修,未來2年很可能會有一波回檔。

當然,土地、營建成本的上漲也會帶動房價必然上漲,不過這樣的漲幅不是沒有天花板,一旦房價超過了民眾可以負擔的「甜蜜點」,最終還是賣不掉,因此我們可以預期未來高雄的新建案會走M型化發展,換屋以上的產品會回到主打「黃金地段」,而首購的產品則是訴求合宜的價格。

高雄這幾年的平均薪資並沒有太多成長,53K、54K在高雄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水準,如果房價再往上疊這些人也買不起,因此價格一直上漲也有難度,目前看來首購產品的房價已經到了波段高點,高雄的預售及新建案的房價甜蜜點會在每坪25萬元及以下,超過這個價格民眾就必須要好好考慮。

而今年高雄新建案的漲勢也帶動了中古屋發展,這幾年高雄的大量推案讓中古屋的供應量也很充足,價格也比新案便宜,未來可能出現「中古市場比預售更熱」的現象,而高雄目前中古屋的房價甜蜜點約落在每坪17~21萬元,也是民眾可以接受的範圍。

總的來說,高雄目前的產業結構尚未改變,高科技產業也還沒到位,光靠資金盤要把房價一路往上推或有難度,民眾未必要追高買房,還是視自身能力選擇可負擔的產品較為穩當。

►陸敬民小檔案

學歷: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
經歷:《自由時報》房地產記者
現職:《住宅週報》社長

關鍵字:陸敬民高雄房價資金盤陳其邁橋科仁武韓國瑜,留個言吧! FB 



原文網址: 陸敬民/高雄房價漲得霧煞煞 底氣不足!當心2年就回檔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837401#ixzz6brRCwXzz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台每個縣市的發展速度都不同,因此就有網友好奇以「覺得自己縣市近五年來有什麼改變」為題,詢問其他縣市的網友可以分享自身最有感的變化。此文一出,便引起兩百多則留言回覆熱議。

 

原PO在PPT的八卦版上說明,自己是台北人,近幾年印象最深的是「1280月票」,因為每天都要通勤,這政策推動後省了不少錢。便想詢問其他網友「有沒有台北,或是新北桃園高雄宜蘭等等想要分享的?

 

其中,多數網友對台北市改善最多是「停車位數量」、「腳踏車道」與「人行道」,紛紛表示「白天停車格變好停了」、「行人友善道路」、「綠色人行道」、「多了巷弄綠漆人行道真的差很多」、「人行道變寬,自行車道變多」、「行人路道變的很多走起來好多了」、「腳踏車道和人行道都不錯」。

 

針對其他縣市的改變,也有留言表示,「桃園小型活動變超多」、「台南後火車站附近變化倒是蠻多」、「基隆換了一個車站,花蓮也換車站然後多了一個小商業中心」、「我住鄉下南投埔里,房價也越來越高...」、「桃園這幾年地下水道蓋很快,以前屎尿污水直接排水溝」、「新竹,公園蓋好拆掉再蓋一次」。

人行道車道腳踏車火車站基隆自行車北市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11/4960862?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index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網友在PTT提問,學校旁住宅的保值性如何?房市專家表示,學校周邊區域生活機能通常都很完整,如果有捷運且該校又是明星學校,日後轉手難易度及價格都不會差;至於若講求保值性高,則要注意當地房價行情是否已處在高水位,如果已是高房價區域,相對較容易在市場波動時價格略跌。

網友提問,鄰近國小約600公尺的住宅,到底是優點還是缺點?因為有時會聽到廣播噪音,上下學接送時段也會有壅塞疑慮,「不曉得學校旁的房子保值性如何?」回文網友則表示,要看學區條件,招生佳的明星學區仍會搶翻天;但也有人說,隔幾條巷道較清淨,甚至少子化已成趨勢,不見得保值。

對此,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指出,一般而言,明星學校周邊的住宅房價保值性都高,尤其學校附近生活機能都不會太差,如果又有捷運線行經,日後轉手不難,且價格多半不會太差。

不過她也表示,如果該學校周邊本來就屬於高房價區域,如台北市很多明星學校座落的區域是蛋黃區,幾年前市場波動大時,高價住宅房價下跌的幅度就相對明顯,相較之下,北投石牌地區的房價在北市之中相對親民,當時下跌幅度就比較小,這也是可作為購置學區宅考量的依據。

信義房屋七期河南店店長杜得琳則表示,通常明星學校周邊住宅會被稱為「學區宅」,但無論是學區宅還是一般學校周邊,只要有學校在,餐飲、診所、補習班、藥妝及零售商店等通常都一應俱全,生活機能完整,雙薪家庭父母也較不用擔心孩子通勤上學的問題;再加上現在學校多半會開放作為社區運動的場地,對鄰近住戶也是利多。因此,無論是否屬於明星學校,學校旁住宅多半都保值,唯明星學校房價漲幅會更明顯。

https://www.nownews.com/news/5089347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信義區,豪宅,新光信義傑仕堡 。(圖/記者林裕豐攝)
▲「新光信義傑仕堡」位在在台北市信義區五段的高級地段。(圖/記者林裕豐攝)

 

記者林裕豐/台北報導

要住進信義區的豪宅,買賣房屋總價至少億元以上,如果用租賃的方式就容易多了,《台北地政雲》揭露「新光信義傑仕堡」租金行情,月租金9.7萬元,可以租到8樓戶,面積57.6坪,租金單價1684元,專家分析,該社區今年租金均價跟去年相比,減少了19.7%,推估租金受疫情影響的因素大。

「新光信義傑仕堡」位在在台北市信義區五段的高級地段,總共有193間豪華公寓、2間豪華餐廳、一間頂級Spa、健身中心及一座溫水游泳池,而房型共分為9種,坪數由27坪至135坪不等。

「新光信義傑仕堡」只租不賣,由於地點好,管理仔細,有不少名人住戶,包括微風廣場千金廖曉喬、小天后蕭亞軒、金曲歌王黃立行都曾在此租屋。

▲蕭亞軒悼念去世歌迷。(圖/翻攝自臉書/蕭亞軒 Elva Hsiao)

▲小天后蕭亞軒也是「新光信義傑仕堡」住戶。(圖/翻攝自臉書/蕭亞軒 Elva Hsiao)

分析實價登錄,「新光信義傑仕堡」近3年租金均價從2018年每坪2363元、到2019年每坪2253元,到了今年,每坪租金1810元,對比這2年,租金均價減少了19.7%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表示,近幾年公寓式酒店、商務住宅越來越多,為了貼近客戶的需求,這類型住宅大多位於台北市的精華地段,訴求交通便利、機能佳,或是鄰近金融中心,且這類型居所為符合商務需要可以短租,不似一般住宅通常租約都在一年以上,故不少高端客戶或企業外派主管會選擇入住。

▲▼信義區,豪宅,新光信義傑仕堡 。(圖/記者林裕豐攝)

▲「新光信義傑仕堡」8樓戶月租金9.7萬元。(圖/翻攝《台北地政雲》)

東森房屋研究中心副理謝欣亞指出,該出租案應為新光人壽投資成立的酒店式出租住宅,該地區位置良好,位於信義路與松仁路口,並且委託晶華酒店管理,停車位跟客房清潔是另外收費的。

由於該案主要提供給旅居台灣的外籍高階主管居住,從實價查詢上來看,一直到去年的12月都還有每坪2600元的水準,年後一路走低,推估租金受疫情影響的因素大。

▲▼信義區,豪宅,新光信義傑仕堡 。(圖/記者林裕豐攝)
▲「新光信義傑仕堡」近三年租金均價。(業者提供)

關鍵字:信義區豪宅傑仕堡租金

原文網址: 明星最愛信義區租屋處 光環不再?租金年掉20%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835794#ixzz6bPsx54aO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0-20 06:50:11聯合報 記者游智文、黃阡阡、沈婉玉/台北報導

房市買氣回升,各地房價也逐步墊高。屋比房屋統計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最新資料,各都會區民眾平均購屋總價全面提高,尤其台中市今年第一季平均購屋總價站上千萬,和七年多前實價登錄上路時相比,增幅將近五成,相當驚人。

觀察今年第三季六都買賣移轉量攀升,各行政區季增幅前十名中,只有新北市鶯歌區、林口區有進榜,其餘八個行政區全落在中南部,顯見這波房市買氣除了從蛋白區率先反應外,也是自南部開始往北升溫。房仲業者分析,產業擴張需求反應在中南部,建設利多話題也是南熱於北,因此除了交易量走熱外,部分區域的房價也看漲。

屋比房屋總監陳傑鳴表示,近年房市飆漲,過去雙北以外縣市只要六、七百萬左右,就可買到二至三房的產品,如今同樣的產品總價都已攀升到八、九百萬元,這對所得沒明顯成長的購屋者來說,壓力相當大,想要圓買房夢愈來愈困難。

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隨房價上漲,今年第一季台北平均購屋總價約二千萬、新北逼近一千二百萬大關,台中也站上千萬大關。新竹縣因近期房市火熱,房價一路飆升,平均購屋總價九七一萬,排名第四。高雄、桃園及台南等都會區平均購屋都在八百萬以上。

和二○一二年第三季實價登錄上路相比,台中購屋總價從七一一萬增加到一○五九萬,增幅百分之四十九最多,其次為新竹市增加約二九○萬,增幅百分之四十五。台南過去七年增加二三三萬、增幅百分之四十名列第三。

陳傑鳴表示,近年科技業獨強,加上去年以來台商回流投資議題帶動,新竹、台中、台南等中南部科技園區房市相當火熱,在科技人購買力較高下,房屋交易總價也受到明顯帶動,中南部縣市購屋平均總價因此大幅攀升。

他表示,中南部房價因科技園區帶動全面翻升,但除了科技人,多數民眾所得近年並無明顯提升,對於月薪普遍三至五萬的一般上班族來說,想獨力存到一、二百萬元的自備款、負擔每月房貸,並不容易,不只雙北買房困難,中南部買房也已不再輕鬆。

另外,公股銀行配合政策辦理的「青年安心成家貸款」至年底將屆滿十年,歷經多次延長即將在年底到期。立委關切是否續辦以滿足青年購屋需求,財政部長蘇建榮回應,傾向繼續實施,但要報行政院核定才能正式拍板。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9/4947880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陳韋帆/台北報導

信義房屋針對網友進行2020年第4季的購屋意向調查,此次調查共回收1260份有效問卷,約有52%屬於一年內才開始購屋的新買方,另外的48%則是已經看屋超過一年以上的回籠客,反應今年房市5月後開始加溫的房市,部分來自於看屋已久的遞延回流買盤。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觀察長期的買賣移轉棟數資料,從2000年~2018年平均每年移轉棟數為34.8萬棟,但從1991年以來只有在2015~2018年出現過連續四年不到30萬棟的窒息量,這段期間累積了相當的遞延買盤能量。

而此次調查發現有將近一半的潛買,已經找了一年以上的房子,其中不乏有5年前就有購屋計畫的買方,顯見2014以來的房市修正,也讓一些買方計畫暫停,直到今年連疫情也未動搖房市後,加上降息等因素,才重新歸隊回到市場上。

至於面對今年以來的股市波動,有44%的受訪者買房和買股資金分開,不受股市影響,30%則是持平沒有變化,11%有獲利購屋預算增加,15則是虧損,購屋預算減少,顯見國人資金運用仍相對保守,購屋和理財預算分的相當清楚。

房價看法部分,此季調查已經是看漲房價比看跌的多,其中有38%受訪者認為未來房價上漲,有22%認為看跌,40%則認為持平,民眾對於房市的信心增溫也反應在近期的房市表現上,市場穩定的買氣帶動交易量增加。

六都受訪者對於房價看法,則是以桃園、台中、台南的受訪者最為樂觀,有41%~42%的受訪者認為未來房價看漲。曾敬德表示,從此季的問卷調查可發現,民眾對於房市的信心回溫,帶動觀望買盤回籠,且從2015年以來累積的購屋動能相當強勁,也可解釋當前房市交易熱絡的現象。

https://tw.news.yahoo.com/%E5%8D%83%E4%BA%BA%E5%95%8F%E5%8D%B7%E8%AA%BF%E6%9F%A5-%E5%A0%86%E4%BA%BA%E5%BF%8D%E6%86%8B5%E5%B9%B4%E6%B2%92%E8%B2%B7%E6%88%BF-094545214.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