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4 10:37聯合報 主筆室
  •  
  •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在立法院表示,為吸引海外台商回台投資,投入5+2產業之外,包括高附加價值產品、關鍵零組件相關產業等六大區塊,政府都很歡迎。蔡政府此時對海外台商大開減稅支票,毫無疑問是選舉考量,錢放海外的富人受惠,卻虧待在台灣乖乖繳稅的納稅人。        

 

最低稅負制規定,海外所得的稅率20%,但財政部研議的「海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草案,給予回台投資一般產業或特定產業不同的租稅優惠。根據目前曝光的版本,投資一般產業第一年享8%的優惠稅率,第二年稅率10%;若投資特定產業,稅率將減半為4%、5%。                                             

 

首先要釐清的是,政府目前需不需要透過減稅「鼓勵」海外資金匯回。在被形容為全球版肥咖條款的共同申報準則(CRS)上路後,許多錢藏海外的台商面臨追稅壓力,然而,在一百多個加入CRS的國家中,台灣卻因為外交因素被排除在外,成了CRS的破口,台灣成了台商尋求匯回資金的目的地。                                

 

此外,中央銀行之前在「國人海外資金匯回與實施租稅特赦之問題」的報告中提到,國內資金充沛,租稅負擔並非民間投資不振主因。也就是說,國內其實不缺資金,就算缺資金,政府不祭出減稅優惠,在美中貿易戰與CRS的雙重壓力下,台商也有意願匯回資金。  

 

政府名為鼓勵台商回台投資,實則幫富人大減稅,稅率從20%一口氣大降為最低4%。不僅如此,政府還擔心優惠條件不夠好,把適用範圍從5+2產業擴大到六大區塊,幾乎人人有獎。                    

 

在蘇揆揭示的六大區塊中,其中一項是「國家重要產業相關」,這可說是其中的「霸王條款」。當經濟部在審核適用對象時,試問,有哪一項產業不是「國家重要產業相關」?                          

 

財政部原本去年要提出長照等扣除額檢討的稅改方案,財長蘇建榮卻以稅基嚴重流失為由宣布暫緩,對攸關庶民權益的稅改從長計議,對富人減稅卻是急如星火,這樣的大小眼是否公平。          

 

再者,外傳台商海外資金高達10兆元,目前無法判斷多少資金會因此匯回,但當政府以大減稅鼓勵海外資金匯回時,等於變相懲罰那些一直以來乖乖繳稅、未錢藏海外的內資,這又是另一個大小眼。   

 

政府有責任促進民間投資、帶動經濟成長,但政策工具須通盤評估,如果財經部會官員願意把批判藍營所提自由經濟示範區的一半精力,用來研議海外資金匯回專法,或許能讓這部法律更公平、合理、接地氣。

台灣成了台商尋求匯回資金的目的地。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成了台商尋求匯回資金的目的地。本報資料照片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