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呂國禎、康育萍、王一芝、陳良榕;圖片/王建棟攝】

 

一場新冠肺炎,從武漢封城演變成全球災難,2020天翻地覆。東京奧運延後、跨國貿易中斷、觀光服務業滅頂、汽油比礦泉水便宜……,所有企業去年擬定的2020年度計劃、目標,都必須打掉重練。幸好,黑暗之中已經出現曙光,供應鏈大洗牌、內需及數位轉型商機仍夯,台灣的2020年該如何重新設定?逆轉新冠之戰的勝利方程式是什麼?《天下》給您第一手專訪與獨家解析。

 

疫情傳播快,反應要更快。

 

「我1967年進中油上班,在石化產業超過半世紀,歷經了3次石油危機、亞太金融危機到全球金融大海嘯,還沒有看過石油在如此短時間內跌幅這麼大,」台塑石化董事長陳寶郎指著每天的原油報價表說,2月18日每桶還有57.7美元,3月18日剩下了24美元,1個月內油價折半,跌勢之快是史上首見。

 

有亞太最佳石化分析師之稱的棣邁產業顧問總經理何耀仁說,現在是每桶汽油比原油便宜5美元,乾脆不生產,還賠比較少,從沒見過原油如此便宜,卻依然乏人問津、需求低迷。

 

石化業:計劃翻盤,產能全開部署未來

 

但台灣傳統產業龍頭台塑集團卻做了180度轉變。本來台塑四大公司都有2020年計劃,現在全失效了。

 

2月10日,台塑石化總經理曹明因應全中國封城、停工,對《天下》說,「台塑石化的策略是先堆庫存、等到真的出現每桶煉油價差低於2美元,就不能賠本生產,要用減產來因應。」

 

言猶在耳,情勢卻完全翻轉了。六輕不僅沒有減產,還把產能全開,盡量做到全產全銷。即便每賣1公升汽油就賠1公升,仍卯足了勁把原油煉成汽、柴油,或做成塑膠原料全賣掉。

 

 

 

石油是現代經濟運行的血液,油價出現許久未見的台幣一字頭,代表全球經濟仍在泥淖之中。 (Getty Images)

石油是現代經濟運行的血液,油價出現許久未見的台幣一字頭,代表全球經濟仍在泥淖之中。 (Getty Images)

 

台塑集團每週開兩次緊急應變會議,緊緊盯著全球疫情、中國與台灣開工狀況,加足馬力往前衝。

 

為何這樣做?按法律規定,六輕必須要有台灣60天用量的安全存油,這些原油約是每桶50多美元買進的,不出清就沒有辦法買進便宜的原油,成本自然就降不下來;其二是中國大陸已經開始提料買貨,亞太市場可望好轉。陳寶郎數著台塑公司本來開工率只有50%到60%,現在開到了80%到90%以上,南亞塑膠生產的衣服原料本來擔心會滿倉賣不掉,現在去路順暢。

 

忍痛賠本出清的策略如能奏效,局勢就能夠逆轉,愈快讓獲利轉正。對抗新冠肺炎要超前部署,企業戰場上也是要戰戰兢兢、制敵機先。投資與擴張卻必須變得更慢,因為歐美市場已墜入深淵之中。

 

工具機業: 台商回流、新南向都放慢

 

中台灣工具機龍頭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說,「我是民國44年出生的,歷經了各次危機,還沒有見過一個月內豬羊變色,本來是中國封城,現在是歐美也鎖國、封城,讓全球市場一起下來。」

 

本來,黃明和預估今年義大利會比去年好,反過來連德國、法國都往下了,只能變更保守,一切講現金為王,從投資到備料生產都步步為營。

 

台中精機新廠,是台商回流的指標個案,投資65億元興建全球營運總部與智慧化工廠。過去一年半都在忙這個投資案,「現在就是放慢,不急著把產能衝上來,好好做整頓,正在做的數位轉型也放慢,把系統更優化,」黃明和以靜制動不躁進。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則認為,台商回流不需要給太高的評價或期望,他們去中國大陸投資是賺easy money(快錢、低毛利),回來台灣,員工薪資、土地價格都很高,未必能留得住。

 

 

 

中國是最早封城的國家,也可能在這波新冠肺炎危機中最早看到燕子,拉貨意願、開工率都正在上升。 (Getty Images)

中國是最早封城的國家,也可能在這波新冠肺炎危機中最早看到燕子,拉貨意願、開工率都正在上升。 (Getty Images)

 

卓永財舉上銀去年在義大利買了新廠,一坪才3萬多塊台幣;在德國蓋廠,一坪才5千多塊台幣;在日本還補助15%現金;台中一坪32萬。台商如果回流,必須要做研發,如果沒做研發,待不了太久的。

 

趁著新冠肺炎思考為何回流台灣。整個台商回台投資金額高達8千億,許多已放慢腳步。

 

同樣放慢的還有新南向的腳步。世豐螺絲總經理陳駿彥說,下半年螺絲產業不會太好,中小型業者或只做單一製程的業者,很可能出現經營困難。因為國際大客戶在這種危機時刻,會把訂單給能穩定、準時交貨的工廠,而不願給規模小、製程相對單一的業者,這對規模較大的世豐來說是機會。

 

如果疫情延燒到第三季,陳駿彥預估螺絲業或多或少都會出問題,雖然目前訂單與生產接到了7月,但投資計劃已確定轉趨保守。陳駿彥指出,越南建廠計劃,土地已經取得,總規劃是有兩期投資,第一期投資準備投入總規劃的40%金額,現在轉為保守只會投入20○%。砍掉了一半投資,保住現金流等待反攻號角響起,才有力量進行逆轉。

 

資通訊業: 數位技術免疫,成未來亮點

 

好消息是今年台灣製造業的內需市場是有支撐的,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說,「各國為了對抗疫情帶來的衝擊,加大力道祭出各種振興經濟的政策,雖無法對疫情起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提振經濟的效應會慢慢地浮現,台灣本身也有前瞻計劃、風電等兆元投資,製造業的內需不會消失,只是會遞延。」

 

 

 

數位轉型是疫情結束之後的決勝武器,龐大商機正等著台灣企業。 (Getty Images)

數位轉型是疫情結束之後的決勝武器,龐大商機正等著台灣企業。 (Getty Images)

 

還有一個需求是剛性的,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表示,「AI、數位轉型,過去是價格太貴、靈敏度不夠,無法大量被應用,現在透過物聯網都連起來。大數據時代來臨了,企業能夠跳到這一級的話,就會威力無窮,這就是未來競爭力,這個需求是疫情過後不會缺席的商機。」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也看好搶先佈建5G有宣示意義與先行者卡位的優勢,各國下半年都會投入5G,沒有大國會想在這塊落後,所以今年一定會有5G的投資陸續進行,對於佈局5G相關商機已久的台灣企業,也會在疫情結束後受惠。

 

轉單效應:供應鏈大洗牌,台灣的機會來了

 

黑暗中有一道曙光正微微升起,卓永財表示,上銀現在急單一堆,除了來自中國大陸,例如接了一個北歐急單,同樣的現象也出現高雄岡山的螺絲聚落。

 

世鎧精密總經理林上安說,美國印鈔票、灑錢救民生、推基礎建設,正帶來相關的需求,例如建築用的複合螺絲。另外,疫情剛爆發時,本來擔心市場會受影響,但歐美客戶反而擔心下半年的狀況或因為封城沒辦法收貨,急著下單提前備貨;而歐洲的競爭對手可能因為疫情停工,訂單再轉移到亞洲,世鎧也可能因此受惠。

 

轉單背後是全球性危機可能會讓產業鏈大洗牌。蘇孟宗指出,這一次會跟日本發生311大地震產生類似效應,當時重災區日本東北部,是電子零組件的生產重地,一時之間全球半導體、消費性電子、汽車產業出現了缺料危機,訂單轉到了海外,包括台灣在內被認證到了原本屬於日商的封閉供應鏈之中。

 

現在包括生技醫療、汽車零組件或電子零組件如被動元件,都有可能因此受惠。生技醫療就有幾個案子正在美國FDA加速去參與認證;汽車零組件,也因中國大陸、歐洲、美國工廠停產,發生缺料問題,台灣有可能去開一些新的門,加入過去需要認證、相對封閉的全球供應鏈之中。

 

 

 

疫情讓全球供應鏈斷鏈重組,為台灣生醫、科技、汽車零組件業帶來加入封閉供應鏈的曙光。 (天下資料)

疫情讓全球供應鏈斷鏈重組,為台灣生醫、科技、汽車零組件業帶來加入封閉供應鏈的曙光。 (天下資料)

 

在地製造、中美科技分流、異地備援也將會擴大與加速,卓永財認為,中美貿易戰是政治跟軍事的鬥爭,是沒有止境的。因此台灣企業佈局,必須改變。蘇孟宗建議,大企業必須在疫情中思考未來的全球佈局,不可能繼續把重心擺在同一個陣營之下,必須一邊靠美國、一邊靠中國,甚至一部份在歐洲、東南亞。

 

另外新冠疫情讓全球鎖國,也會讓全球性品牌思考分散風險的佈局,要拉多遠的安全距離才夠。過去工廠分散在中國北京與南邊的深圳,就算夠遠了,但新冠肺炎證明了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洲,都可能整個出問題,未來必須更遠。

 

蘇孟宗認為這次疫情讓這議題更無法迴避,「比如說台積電就會被客戶詢問、你佔世界比重這麼大,卻全押在台灣?不能沒有備援,它就會有壓力,不得不思考去美國設廠。」

 

這個趨勢對小廠、中小企業,會變得更加辛苦,規模不夠、沒有能力全球佈局,蘇孟宗提出思考的方向,「可以結盟交朋友,跟你的供應鏈客戶、或跟其他的供應商做訂單分享,模仿類似航空公司做共用班號、聯營的策略,用最少的資源佈局全球。」

 

 

 

 

 

否則伴隨疫情而來的是殘酷的淘汰賽,受全球低迷的影響,殺價競爭將加劇。例如,中國大陸廉價的鋼品會持續往全球各地流竄,更加競爭、失序。翁朝棟推估這一次會帶來大洗牌,有些體質不好的企業可能因此倒閉,但也是趁機升級轉型的機會,趁著這次好好調整產品線往高單價走。

 

而鋼鐵相關的中小企業希望政府給的低利紓困期間是一年,意味著整個鋼鐵相關行業要全部恢復到正常,預估要一年以上。

 

全球市場:歐美需求急凍,復甦期恐在明年

 

燕子來了嗎?最早爆發疫情的中國,看到了冰封融化的春意,但歐美需求急凍,看不清楚未來。各產業龍頭都把復甦期設定在明年,以這個時間點往回推制定新計劃。

 

黃明和說,「中國的訂單來了、貨也開始出了、錢也能收到了,雖然沒有恢復到往年正常狀態,但也有近八成了,預計第二季會逐漸好起來,但歐美市場反而看不清楚了。」空有中國製造、沒有歐美訂單,也無濟於事,工具機業的景氣可能因此往後延到年底或明年。

 

鋼鐵業的翁朝棟也是如此判斷,本來預估4月底的鋼鐵景氣會好轉,現在變成了歐美在封城、鎖國,所以又要往後推延兩個月到6月底。

 

原油是現代經濟運行的血液、乙烯是工業基礎原料,兩者反映全球景氣的榮枯,提供這些原料的陳寶郎說,「造成油價崩跌的產油國大戰是一定能解決的,難解的是新冠肺炎。這一次是病來如山倒,短短幾個月就讓全球都下去了。但病去如抽絲,上來時間會遠比下去的時間久,要有今年沒有好日子過的心理準備,春暖花開只能盼來年了。」

 

服務業:海嘯第一排,虧損短期難恢復

 

產值佔台灣GDP六成的服務業,不確定因素太多,下半年目標設定只能邊走邊看。套句南仁湖集團副董事長鄭宜芳的話,「不用調整目標了,疫情沒人預測得準,乾脆等到疫情結束四個月,再來算總帳。」

 

觀光旅遊業是重災區,旅行社被迫營收歸零,「下半年得視疫情狀況而定,先不用設目標,因為能不能活下來可能都是問題,」一位上市旅行社董事長嘆了一口氣。

 

都會區國際觀光飯店的3月住房率跌幅,更是以八、九成起跳,就如同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所說,「現在商務飯店的住房率如果有10%,都屬於A段班。」

 

但事實上,住房率只有10%的飯店,根本活不下去,大多數飯店業者從期待業績反彈,在疫情深不見底的情況下,對下半年已經不抱太大希望。

 

國內兩大航空業龍頭華航、長榮,不約而同年減37%的2月客運營收,都是10年來最慘的一次,星宇航空更是開航55天就宣告停航。不過現在出現貨運需求量大增,即使價格大漲,還是一艙難求,對於貨機機隊數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的華航來說,不啻為千載難逢的機會,連長榮和星宇也開始申請以客機的客艙載貨,另闢生路。

 

內需產業餐飲和零售受到的影響很兩極。以國人、4人以內聚餐為主的餐廳,影響有限,至於桌菜、自助餐、大型宴會廳或訴求觀光客的團客餐廳,業績平均掉五成以上,對於下半年目標,不少業者已研擬調降,卻仍寄託外送和冷凍食品的銷售能扳回一城。

 

實體通路百貨和購物中心就顯得辛苦,以購物中心來說,業績平均下滑二至四成。「下半年的目標一定會調降,只是大多不願對外說,」TCSC購物中心協會理事長馬文炳指出,為了撙節支出,美麗華、台北101都已經縮短營業時間。

 

不過,提供民生必需相關硬需求的通路,影響相對小很多,像是超市、便利商店等,目前都沒有調整年度目標的計劃。「但要是無薪假擴大,讓一般人開始縮衣節食,這樣一來,就算民生消費末端,照樣會受到影響,」全家便利商店公共事務暨品牌溝通室部長林翠娟話說得保守。

 

電子業:半導體不確定性大,終端需求定生死

 

市調機構IDC於3月18日發表新冠病毒對全球半導體市場的衝擊預測報告,認為2020年的全球半導體營收將有80%的機會出現「顯著萎縮」,而不是之前預期的2%小幅成長。

 

最可能發生的狀況,將是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年成長下滑6%,這是假設今年夏天時供應鏈將開始恢復,各國隔離和旅行禁令也將緩解,估計有54%的機率會發生。

 

另外,IDC也表示,最樂觀的情境,是半導體市況可能從疫情消退後,出現快速反彈。預計有20%的可能。

 

這種「不確定性」,也正困擾著台灣半導體業。一位半導體封裝大廠總經理表示,該公司第一季業績僅較原先預期小幅衰減,第二季狀況更好,「目前四月、五月單子都很強勢,」他表示,該公司正陸續補充產線員工,為產能增溫做好準備。

 

這與新聞報導所見,歐美疫情肆虐、需求急凍的慘狀,呈現強烈對比。這位總經理也很訝異,東京奧運都延後了,需求怎麼可能不變?但是,「現在的(客戶給的)forecast就是這樣,」他有點無可奈何地說。

 

這種手中訂單與市況落差極大的狀況,其實反映電子供應鏈終端需求傳遞到上游的時間差。

 

目前三大手機廠,僅有華為下修10%,蘋果、三星還文風不動。「大家都不敢開第一槍,」他說。

 

主要是台積先進製程工序複雜,晶圓入廠到完成製程,耗時3個月以上。一砍單,萬一8、9月美國疫情舒緩,買氣回籠,就可能錯過商機。因此目前終端客戶寧可撐著,讓庫存飆高。

 

「所以第二季都還不錯,但第三季可能出現雪崩式下修,」他說。

 

野村證券在3月底的一份台積研究報告,也有類似看法。野村分析師鄭明宗在報告指出,假使半導體有大幅下修風險,也可能出現在下半年、不是第二季。

 

樂觀地想,杜書伍回首過去的全球性危機,每次都超跌超漲,事後檢討往往發現是人們過度恐慌放大了危機。此時此刻,不應製造恐慌,避免慌亂做出錯誤判斷,春天的燕子只是遲到,要隨時做好逆轉準備,才能在全球新冠之戰中獲勝。

 

【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695期;訂天下雜誌電子版

https://udn.com/news/story/6841/44941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