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0-06-19 11:13:08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房價居高不下,愈來愈多人打算不買房,等繼承。一位民眾近日上網分享等房計畫,並表示,「房價炒再高,都跟我沒關係」,結果引來不少網友噓聲,提醒他,「老爸老媽不是欠你的,住家裡,記得也要給家用跟孝親費」。

一位民眾近日在mobile01貼文表示,他收入24K,不買房也不租房,大學只念同縣市大學,工作就在同縣市上班,住家裡,房子之後繼承,要結婚時,再花一筆錢裝潢就好,「什麼房價炒再高,都跟我沒關係」。

不少人不以為然,「老爸老媽不是欠你的」,「有人一廂情願喜歡跟父母一起住,但從不過問父母願不願意跟長大成人的小孩一起住」、「 饒了父母吧」、「當你爸媽還真辛苦啊」。

有人說,「你沒有兄弟姊妹嗎?如果有,為什麼要獨厚給你?房子小每個人怎麼分。還是靠自己努力比較實在,不要整天只想要繼承」、「24K也太低了吧」、「不知道樓主幾歲,與其現在就在等繼承,不如上進一點把薪資提高,人老之後是很花費的」。

有人諷刺說,「這樣最好了,留在父母身邊,不要再擠來都市了,免得把房價炒高」,有人提醒他,「24K不買房也不租房OK,但能不能找到人願意和你結婚,問題比較大」。

也有人認為民眾計畫沒有錯,「那些嘲笑的,先問問自己買房有沒有拿父母的贊助吧,父母走後會不會自願放棄繼承家產,把房產捐給社福?如果沒有,那不是也有拿好處? 這兩個只是時間前後的問題,本質上沒有太大差異,不需要嘲笑」。

有人說,「我身邊很多同事都是這樣,感覺是趨勢,吃家裡用家裡住家裡,每個月賺的自己用,說不對也沒有不對,畢竟薪資水準沒上漲,房價卻漲到無法高攀,這是這個世代的無可奈何吧」。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表示,等房看似可行,實務上並不單純,除必須根據民法繼承規定與其他繼承人人共有之外,即使等到房,屋齡也頗可觀,維護仍需要一筆費用。此外,若是沒有做好規劃,雖然無需繳交土增稅,可是由於繼承取得成本以公告現值計算,屆時按照市價賣出,交易稅十分可觀,不可不慎。

記者游智文/攝影
記者游智文/攝影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909/464606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