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台北是盆地,熱散不出去加劇熱島效應;都市內的風廊及水廊是降低熱島的最重大尺度因素,但高樓擋風或河川及溝渠加蓋都將銳減其效益。新北市在2013年訂定新北市板橋江翠北側地區都市設計審議原則,限制「水岸第一排」垂直河道面的建築最大面寬僅能蓋7成,且全區建築需退縮4公尺作為人行道,即風不只進得來,更留有走廊可深入城市。
江翠北側是一整塊總計超過80公頃重畫區,新北市城鄉局以此作為風廊示範地,目前共有19個建案。參與其中建案的建築師林秀芬表示,若建築面量體大,容易形成風切,對行走在人行道的舒適感「極差」,且有礙都市景觀。
林秀芬說,位於水岸第一排建築還需要進行方圓500公尺內的風模擬,建築物中間有空隙,有助疏通建築物的熱能,這些好處也要與業主溝通。此外,由於現在模擬的周圍都空曠重畫區,建議未來應全區再檢討。
值得一提的是,該審議原則不像綠建築有許多獎勵方案,並沒有提供容積獎勵;新北市先斬過這關,城鄉局長黃一平說,若中央有母法架構「我們當然支持」。
新北市2015年使用經發局節電經費,啟動「新北市核心都會區減緩熱島指導計畫暨策略點改善規畫」,計畫主持人、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系主任張效通表示,除了河廊是一級風廊,都市內部也要有二級風廊串連導風。
張效通說,新北市房屋稠密、路面很窄,即便不可能短時間內重新做大幅度街區調整,但透過主要幹道帶狀的綠化,甚至大型公園綠化,種植闊葉喬木,其蒸散作用可造成熱對流,產生風、提升風速,不僅改善人類體感,還有機會與河廊的風串連,將風帶進都市內部。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