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史上將出現罕見的慘況?據保險局資料,今年恐怕沒有一家壽險公司發得出現金股利。金融業2018年全體營收表現黯淡,三大行業中只有穩定成長的銀行笑得出來。
台灣金融業,陷入3年來最低的成長困境。《天下》百大金融業調查,金融業全體營收成長僅2.38%,低於去年的5.91%、更遠低於前年的11.43%。營收成長的家數有73家,也比去年低。
若以入榜行業分,在銀行、壽險、證券三大金融行業中,人壽保險的營收較去年衰退0.51%、證券業衰退10.2%,是金融業低成長主因。唯獨銀行業成長13.32%,情況相對穩定。
金融市場一榮一衰,被分成兩個世界。這與金管會公布的金融業統計一致,也是去年金融業的主調:保險業及證券業均衰退,只有銀行業成長,全年稅前賺3777億元。
兩大因素,主宰了金融市場的榮衰。首先,去年美國聯準會四度升息,而台灣利率保持不動,拉大了台灣與美國利差,造成外匯避險的成本大升。另一個因素是,去年第四季資本市場的巨大波動,也讓金融業的投資部位遭受損傷。
壽險業:今年未脫避險風暴
保險局4月9日證實,目前都沒有壽險公司申請審核發放現金股利,代表今年台灣可能沒有一家壽險公司,發得出現金股利。在台灣金融史上,這是罕見的慘況。
雖然在《天下》調查中排名前10大的壽險公司中,還有8家賺錢,僅有兩家虧損,但是讓真正壽險業擔憂的,是在帳面上看不到的「未實現評價損失」。
因為利差擴大,因此壽險業在海外投資時所用的換匯交易(Currency Swap)避險成本擴大。2016年,壽險業避險成本只有0.5%,2017年是1.5%,2018年底已到3%,比前年增加一倍。
再加上資本市場在去年第四季波動,投資失利,保險局公布壽險業2018年全年匯兌損失高達2309億元,是歷史新高。這讓壽險業者雖然帳上有獲利,但是避險成本提存,其實已捉襟見肘。
金融股過去都以高現金殖利率吸引投資人,今年壽險業發不出現金股利,也讓投資人卻步。外資法人建議,2019年金融股重點可放在銀行及證券業為主的金控,壽險業則可挑選利息收益佔比較大的企業。(GettyImages提供)
另一個困境,來自於台灣成熟的壽險市場,難有吸引消費者的新商品推出。以台幣計價的躉繳保費保險產品,包括新光、中國人壽、富邦人壽,都已停售。
「這些高利保單,對壽險業者的獲利壓力很大,業者不是停售,就是轉往美元計價的保單,」瑞士信貸的報告指出,「但是,美元計價的保單,成本又比台幣計價高上1個百分點,壽險業者只是把避險成本轉移到核保收入而已。」
展望2019年,壽險業者仍然無法擺脫匯損風險。根據統計,壽險業今年首季淨匯損仍達6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6%。
中華信評分析師謝雅媖指出,2019年外匯風險是台灣壽險業者無法擺脫的一項挑戰,而投資部位與外匯風險,則是兩大控管標的。
她補充,「台灣壽險業者2018年平均資產報酬率,已自2017年的0.5%降至0.4%左右,這個水準較我們原先預估2018年0.7%低很多。」
謝雅媖也表示,產險公司相較起來都擁有強健的資本緩衝空間,信用結構強健,應該能禁得起營運績效出現些許轉弱情況的考驗。
要注意的是,外資預測,避險成本在今年還會繼續上升,預估將再進一步上漲至3.5%。「我們預期,今年還會有更多壽險業者的獲利下砍,」瑞士信貸指出,在2019年外匯避險成本每上升0.1個百分點就會對壽險業造成4%至9%的獲利衝擊,「2019年的壽險業者獲利,可能會是負成長。」
銀行業:相對穩定,仍要小心「三低」
相較於壽險,銀行相對穩定。本次調查的金融業營收成長速度最快的10強企業中,就有6家是銀行。
信評機構穆迪副總裁兼高級分析師徐嵩宜指出,台灣銀行業的運營環境保持穩定,主要是因為信貸業績穩定表現。台、美利差拉大,雖然造成壽險匯損,但對國內銀行的外幣放款業務,則有相當大的助力。
「大環境來說,從去年到今年趨於穩定。聯準會的利率政策趨於中性,貿易戰衝突也朝和解方向走,」瑞銀台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觀察,「看起來,下半年不會那麼不穩定。對銀行、財富管理這些業務來說,是可以從去年的大風大浪中,稍微喘口氣了。」
不過,法人仍指出,台灣銀行業在2019年仍然面對「三低」挑戰:低利率、低成長、低信用成本,為銀行業設了成長的天險。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央行理事會後記者會上指出,台灣利差雖只有1.36個百分點,但和其他國家相比並不是最低。他坦言,從日本及歐洲這些採用負利率的國家經驗來看,低利率確實會有副作用。
「日本金融機構一直萎縮、不太敢放款,不過台灣銀行業去年ROA(資產報酬率)、ROE(股東報酬率)高於前兩年,壞帳率、覆蓋率等資產品質相當良好,以全球低利情況來看,台灣金融機構還是相對穩健,」楊金龍說。
兆豐金控暨兆豐銀行董事長張兆順認為,「台灣銀行業體質都不錯,手上是握有好牌的,」能否把握機會就是關鍵。
其中一個讓銀行業摩拳擦掌的,就是吸引台商資金回台投資。政府已準備訂定海外資金匯回專法,提供投資特定產業及金融商品,並享有租稅優惠,也將設立信託專戶控管。台灣許多銀行也紛紛推出優惠專案。
不過,陳允懋觀察,台商資金回流可能沒有那麼快發酵。他解釋,「台灣長期低利率,資金成本本來就很低、資金浮濫,所以真的要在利率上優惠,空間有限。至於財富管理方面,因為大部份高資產客戶還是不會考慮把錢放回台灣,而會優先考慮香港。」
「我都跟同仁說,今年就是謹慎地做到12月31日,不能放鬆,」陳允懋提醒,去年前三季市場情況都很樂觀,但是第四季變天,美股大跌,「今年我們都要學到教訓。」
證券業:台股熱絡,獲利冷清
業績跟著股市走、看天吃飯的證券業,在2018年也出現「異象」。
雖然台股去年日均量超越1653億元,較前年成長兩成,但是活絡的台股,證券商卻沒辦法賺到錢。今年入榜的11家券商中,營收衰退者超過半數,券商整體年營業額也一口氣反轉去年超過三成的成長率,呈現衰退。
為什麼會有這麼奇異的現象?券商公會理事長賀鳴珩解釋,除了10月股災,台灣資本市場也有長期的結構性問題,「台灣市場的券商競爭激烈,承銷手續費殺價競爭;股市萬點讓包銷股票的本益比又偏高,所以才會看到台股熱、券商虧的情況。」
賀鳴珩今年從元大證券董事長轉任副董事長,他說,就是為了要規劃改善台灣的資本市場。他指出,目前台灣證券商的淨值負債比平均約2至3倍,銀行業約12倍、保險業約20至30倍,券商淨值也較小。但和銀行或保險業相比,政府對證券業能投資和經營的管制,相對卻比其他二金融產業更為嚴格,「例如證券業想投資海外,政府限制還是很多,」他說。
「過去我們是看天吃飯。我們的想法是,今年要轉守為攻,」賀鳴珩說,要突破困境,沒有特效藥,只能從結構一步一步改革。(責任編輯:賴品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