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集團研究部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指出,美國正式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出口商品徵收25%關稅,這並不影響星展集團對台灣的總體經濟預測。倘若美國進一步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影響層面恐將擴大。星展集團目前仍維持對於2019和2020年的台灣GDP成長預期分別在1.9%、1.8%。然而有鑑於美國對另外3000億美元中國出口品加徵關稅的威脅,風險明顯偏於下行,最壞的情形下,可能會在2019~2020年期間衝擊台灣GDP成長約近1個百分點。
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回歸,雙方在長達數月的談判之後未能簽署貿易協定,加徵關稅議題重新成為焦點。美國宣布從本月10日起,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品實施的關稅稅率由10%上調至25%。中國也採取了反制措施,宣佈自6月1日起對600億美元的美國出口產品加徵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亦將其餘的3000億美元中國貨物加徵關稅。美國貿易代表13日提出了3000億美元關稅清單,表示將在6月17日舉行公聽會以進一步決定。這些新的關稅措施能否成真依然不確定。未來一個月兩國之間的貿易談判可能仍會進行,直到下個月底的G20峰會。
美國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並非首例。去年9月美國首次將關稅稅率至10%,並計畫在今年1月進一步提高至25%。星展集團先前已針對2018~2019年台灣GDP預測下調0.3個百分點,反映上述措施可能帶來的影響。因此,儘管美國延至近期才正式宣布提高關稅,並不影響星展集團對台灣整體經濟的預測。
如同先前的分析,美國對2000億美元中國出口品加徵關稅,主要影響在於中國製造產業,而非台灣的。在中國大陸生產及將半成品出口至中國大陸的台灣企業,並不側重於2000億美元關稅清單中的目標產業。因此預期對台灣供應鏈的連帶衝擊應該有限。
倘若美國對其餘3000億美元中國出口品加徵關稅,將會帶來更大威脅。新的關稅清單基本上包括前幾輪徵稅措施未曾列入的所有產品,尤其是許多電子產品,從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到顯示器、電視接收裝置等。
以中國大陸為中心的電子產業供應鏈中,台灣企業扮演關鍵角色。目前中國大陸約有20%的電子產品進口自台灣。對台灣而言,出口至中國大陸的電子產品佔其GDP的比重接近20%。假設美國接下來全面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商品加徵25%關稅,最壞的情形下,可能對2019~2020年期間的台灣GDP成長,衝擊近1個百分點。
不論怎樣,台灣近期經濟成長前景將相對疲弱。4月製造業PMI指數由3月的49.0跌至48.2,且4月出口表現依然為負成長。同時間,中國4月PMI及其他多項經濟指標也呈現下滑,顯示中國刺激政策帶來的提振影響逐漸減退。中美貿易緊張再次升溫,可能進一步影響台灣近期的經濟成長,衝擊商業信心及造成金融市場波動。
原文網址 https://m.ctee.com.tw/livenews/aj/20190517002666-26041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