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可能得益于在中國炒房積累的經驗,中國人掀起了席卷全球多地的購房潮。一些城市管理者在揣摩對策的同時,也发現了中國資本向外流出的隱蔽方式。 推銷他國房產的廣告在中國很常見

《華爾街日報》6月7日報道,中國人對海外房地產興趣飆升已造成大批資本席卷全球多個城市,扭曲房價,激怒当地居民。無論何种限制措施都無法阻擋這股買房潮。

在溫哥華,2016年中國買家搶購住宅導致房價每月同比飆升30%。当地政府對外國買家征稅15%,中國買家遂轉戰多倫多,很快便推升該市房價。 根据中國房地產網站居外的數据,2016年,中國投資者為將資金轉移至境外掀起海外置業狂潮,境外房地產購買總額達到1,000億美元左右,相比之下,2010年的購買總額為50億美元。

購房熱潮推動了環太平洋及周邊城市房價和商業地價的漲勢。 中國買家不斷搶購從溫哥華到奧克蘭再到悉尼的共管公寓、普通公寓和獨立住宅。尽管在金融危機后的几年時間內外國資金大受歡迎,但官員們发現,控制湧入住房市場的外資就像擠氣球:在一個城市向外國買家征稅只會令他們轉移到另一個城市,而且有時候買家還會回來,無論征稅與否。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官員擔心價格泡沫會對其地區經濟造成威脅,這兩個國家相對便宜的房價和眾多講普通話的人口吸引了中國買家。 跨境地產交易在线門戶Investorist首席執行長埃利斯(Jon Ellis)稱:“中國人購買房地產的熱情勢不可擋。” 2017年12月份,馬來西亞開发商金務大置地(Gamuda Land)負責該項目的總經理表示,該樓盤銷售額的十分之一左右都來自中國買家。該樓盤設有多個私家餐廳、一個酒窖、一個電影院和一個圖書館。公寓售價從一居室的41万美元至三居室的200万美元以上不等。

報道指出,中國限制資本外流措施有漏洞。 中國政府已采取了限制資本外流的措施,主要是擔心這可能動搖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并可能打壓人民幣汇率。 中國政府近年來的整頓已促使一些中國富豪出售了旗下公司此前買入的外國資產。這些公司通過舉債在全球大肆收購資產,目標包括標志性大廈和高端酒店。 中國官方規定,中國公民每年只能用人民幣兌換不超過5万美元外幣。

然而,業內人士稱這方面存在漏洞。 例如,中國的個人投資者通過將購買房地產與海外子女的大學教育聯系起來規避限制;他們用人民幣購買勞力士手表等奢侈品,再把這些奢侈品換成美元,用于購買房地產;或者讓朋友和家人把資金汇入一個海外賬戶。

相关閱讀 美媒:金正恩與特朗普的協議將使中朝貿易井噴 范冰冰老板與她背后的資本大鱷 豆瓣被指勾結境外資本攻擊中國政府 北大博士成焦點 据居外網的數据,投資者的注意力已經轉向馬來西亞和泰國,這兩個國家目前是中國買家的谘詢首選,排在美國和澳大利亞之前。而在兩年前,泰國排名第六。 居外網預計,中國投資者未來10年將在海外投資1.5万億美元,其中一半流入外國房產。 綜合近日中國大陸媒體報道,馮小剛在美國洛杉磯購入了兩套房產,其中一套是别墅,目前價值近4,000万元 (約合600万美元),一套為公寓,價值近2,000万元(約合300万美元),兩套房子均與妻子徐帆共有。

消息稱,馮小剛在洛杉磯的别墅購置于2014年7月7日, 位于好萊塢山上。 ...轉自多維新聞網http://www.dwnews.com/big5/...1528442306634...

arrow
arrow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