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62米的台中最高建築「智慧營運中心」,預計在2022年落成,建物坐落在水湳經貿園區核心,由劉培森、法國波宗巴克建築師事務所團隊設計,基地廣達8833坪,高40層,總工程經費約67億元,其規模和複雜度令人咋舌。
建築低樓層有大小不同的展廳堆疊,內有零售商業空間,並透過裙樓坡道植被,與中央公園相連,堆疊建築的外型,有點像知名的新加坡皮克林賓樂雅酒店,大樓內部規劃也有亮點。
絕大多數的建築,結構骨架均勻分布在同個平面,內部空間也較定形受限;智慧營運中心則把主要承重結構拉到外側,除了利用它抗風,並把涼風導進建築降溫,大樓內部少了礙事的結構柱,空間規劃也更靈活。
內部地板的形狀大小,不但有多元變化,甚至可以有挑空,不同樓層的公司單位,得以在共同的挑空小廣場交流,如同都市的社區單位。包覆在結構的最外層玻璃帷幕,則帶給建築特別的數位美感,也能控制進入大樓內的光線量。
第1代的摩天大樓,每層樓都長一樣,大樓只有辦公人士能進入,閒人勿進;第2代的則與1代的設計類似,但開放民眾進入1樓、頂樓觀景;第3代比第2代更多了特殊造型、和對世界級樓高的追求,建築師認為,智慧營運中心屬於第4代摩天大樓。
第4代摩天大樓內部也是微型城市,不同領域的公司或行業,在裡面如不同的「社區」,但這些工作單位間可以垂直做社區交流,與前3代封閉式的各樓層不同。一般民眾除了可上頂樓,也可自由在低樓層多元的商業空間活動。
大樓帷幕牆在晚上還有燈光計畫,3~4層較靠近行人的部分,規劃較舒服的低色溫,並變換不同的立面影像;中樓層以上色溫稍高,帷幕牆的表現會更豐富,不同季節,展現不同顏色,讓街上、遠一點的人觀賞;頂樓的色溫最高,入夜後常亮,象徵著城市地標。(洪子恩/台中報導)
想了解更多建築房市訊息,請到蘋果地產王粉絲團
- Aug 11 Sat 2018 15:34
繼101後的台灣地標 建築內部大解析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