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孟穎】
實價登錄修正草案推出後,各界議論紛紛,除了「門牌、地號完整揭示」引發個資外洩質疑,預售屋簽約後三十日內申報也引發業界恐慌,修法究竟能不能順利通過?何時上路?是當前房市最熱話題。
實價登錄自2012年八月一日上路至今,登錄案件已達兩百多萬筆,是買賣房屋時的議價好工具,但實施近六年,仍有不少為人詬病的漏洞,導致房地產買賣資訊仍難以達到透明、對等。為此,行政院於今年五月三日通過「實價登錄地政三法」修正草案(註),以提高台灣不動產交易價格的透明度,待立法院審議通過,「實價登錄2.0版」就能亡羊補牢,提供更即時與準確的房地產交易資訊。
修法重點1:申報責任回歸買賣雙方
此次實價登錄地政三法有四大修正重點,一是「由買賣雙方於申請買賣移轉登記時共同申報」,規定買賣雙方在進行所有權移轉登記時,都要申報實價登錄,並將揭露時間縮短到三十天,不同於現行法規由地政士、經紀業或權利人申報即可,未來買賣雙方都要負實價登錄真偽的法律責任,可望藉此提升資訊的正確性,避免再出現登錄不實或刻意哄抬房價等情形。
修法重點2:預售屋簽約後三十日內申報
其次是預售屋的實價登錄申報時程,目前是由代銷業者在委託代銷契約屆滿或終止的三十天內進行申報,而修法後將變成「買賣雙方簽訂契約書後三十天內完成申報」,且範圍擴大到起造人,亦即將建商自售的預售屋也一併納入實價登錄規範內,並增訂「自售預售屋前、委託代銷契約簽約後,應將銷售資訊申報備查」等規定,若不申報同樣也會處以三萬到十五萬元罰鍰,盼藉此讓預售屋的交易資訊全面透明化,改善因申報及揭露時間過晚,造成實價資訊失去參考價值的問題。
修法重點3:門牌地號完整揭露
本次修法最受矚目的變革莫過於「門牌或地號完整揭露」,在保護個人資料的前提下,仿效其他資訊透明度高的國家,每筆交易資料將由現行的三十戶為一登錄單位,改為逐戶登錄,並且將回溯已登錄的2,030,000萬多筆資料。
至於民眾擔憂的個資安全疑慮,內政部表示,牽涉個人隱私的資料主要指自然人姓名、身分證字號等,實價登錄2.0雖然採逐戶登記,但門牌、地號、價格等屬於不動產標示資料,不屬於個資範圍,且經法規修正,建物與土地登記謄本的第二類謄本已隱匿個人資料,因此也無法透過謄本間接識別個人。
修法重點4:登錄不實依情節輕重處罰
在罰則部分,為了改善實價登錄上路以來惡意炒作房價、偽造交易資料等狀況,造成民眾對實價登錄的疑慮,地政三法修正草案中,登錄不確實的違規狀況,將改為「依情節輕重訂定罰則」;而針對屢勸不改正者,罰則也將由現行的3萬到15萬元,提高至15萬到75萬元。
房價重挫? 專家:毋須擔心
有部分業者和民眾擔心實價登錄2.0版會讓房價重挫,對此,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認為,透過地政三法的修法,讓交易資訊更加透明準確,民眾才能在資訊對等且正確的狀態下輕鬆購屋,畢竟同個社區、路段,只要是不同間房都有著一定的價格落差,更清楚的定位,可避免不肖業者刻意隱瞞交易資訊,而房價的波動是由市場機制自行調整,故不須擔心短期的助漲助跌問題。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新版實價登錄勢必減少消費糾紛,像美國就是以「全部揭露」的方式,提供正確及完整透明的資訊,消除買賣雙方疑慮,消費者不必擔心屋主或房仲業者從中哄抬價格,淪為待宰肥羊,屋主也能藉此了解實際的市場行情。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好房網HouseFun》雜誌2018年6月號http://goo.gl/fYKKVi】
台中中區曾是中部最大商圈,在過去娛樂選擇較少的年代,當地最極盛時期就擠進了10多家戲院,爾後隨著發展重心轉換、時代更迭,一座座熱鬧輝煌的老戲院陸續荒廢,10多年來少數戲院因土地完整、產權單純,趁著上一波房地產發展,紛由建商收購,開發成一棟棟新穎大樓,剩下的戲院仍處在過去舊時代。
當地老居民郭先生表示,早期都是播放國片為主,常常都會大街小巷宣傳著,因為沒有冷氣,大家都還要自備扇子入場,現在看起來可能環境不舒服,但在當時已是最好的享受,大家都是樂在其中。
30多年前在中區沒落前,東海、森玉、豐中是設備較好的戲院,隨著重心轉移,當地戲院一間間沒落熄燈,但也有其他戲院成功轉型,如「日新戲院」、「萬代福戲院」,兩間由於票價低於市場行情,院線片約200元、二輪片50~70元,找出市場定位後、迄今仍不搖;有的則由開發商相中購地收入,如早期地標樂舞台戲院、原子街中森戲院,接連被開發商相中買下,陸續推出首購大樓。
曾是地標的樂舞台戲院是近10年來最早被購入的老戲院,5年前改建為大樓案「鼎泰風華」,成為中區近15年來首見的預售案,實價登錄每坪價格20萬元上下;中森戲院則是在2016年由元心建設買下,去年推出首購型大樓,主打健康宅,每坪開價創新高價達3字頭。
其他指標戲院森玉、豐中等儘管都有意出售,但一眨眼蹉跎荒廢10多年,外觀早已頹廢衰敗,仍不見重整機會,有巢氏房屋東區樂業加盟店專案經理曾志成指出,早期這些老戲院都是地方望族、好野人所持有,結束營業後過去10多年都陸續有傳出售消息,「但因為中區房地產沒落、整體價格腰斬,過去地價最高將近2百萬元、如今只不到一半,因此很多地主都陶醉在過去榮景、傾向放著不管,或是由第2~3代接手後,產權過於複雜,都是閒置原因」。(王鈞生/台中報導)
想了解更多中部房市訊息,請到蘋果地產王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