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產業綜合 (10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8-07-27 08:38:27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  
     
  •  
記者游智文/攝影
記者游智文/攝影
 

最新針對投資專家所做調查顯示,辦公室已取代土地,成為投資新寵。

台灣CCIM不動產投資協會與政大林左裕教授團隊合作,針對領有國際認證不動產投資師資格的CCIM專家,每季進行各項商用不動產投資信心調查,並發布台灣CCIM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

根據最新公布今年第2季調查,總平均指數為90.93點,比第1季下降5.57點,仍低於持平的100點,顯示專家們投資信心仍偏弱。

各項投資項目中,上季信心最高的是土地開發,本季轉變成辦公室,指數為101.44點,已超過持平,土地開發居次,指數為100點,正好持平,但較上一季下降8.62點,店面為71.87點,較前一季下降6.36點。

最差的是旅館較,第二季投資信心僅56.49點,較上一季62.28點,又下降5.79點。

台灣CCIM不動產投資協會理事長黃鵬䛥表示,辦公室取代土地,投資信心逆勢勝出,和台灣國民所得不變有關。由於民眾所得固定、購屋能力有限,建商購地意願跟著降低,相較之下,供給有限的辦公室就獲得較大青睞。

台灣CCIM不動產投資協會市場研究委員會主委蘇明俊以信義計畫區第2季市況為例,南山廣場辦公大樓甫完工就高達九成進駐率,高樓層租金更超過每坪新台幣5,000元,創台北近期商辦租金新高,連帶讓附近富邦集團A25地上權案,將原本引進頂級瑰麗酒店(Rosewood)的計畫,考慮整棟改為辦公室使用,市場棄旅館就商辦的態勢越來越明顯。

根據調查,台灣商用不動產投資短期信心指數為90.87,長期信心指數為90.95,兩者幾乎沒有差異。黃鵬䛥表示,數據顯示專家認為商業不動產短期或長期投資可能沒有太大變化,商用不動產可能呈現「L型」走勢。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美中貿易戰開打加劇,各界商業人士更是謹慎看待。談到兩岸房市是否會受貿易戰影響,日月光集團董事長張虔生認為「台灣房地產景氣要好轉,就要開放中國民眾來台置產!」

張虔生認為貿易戰屬政治議題,影響產業層面廣,故美、中雙方都會有所節制,不會鬧到變成跟冷戰一樣。但談到地產事業的發展,張虔生認為要跟全世界經濟發展看齊,他指出雖台灣房市狀況持平,但若要有突破性發展,必須「大力開放中國投資客來台置產,那台灣房地產景氣才有辦法提升,否則光靠台灣本身內需,要高度發展有困難。」

此說法一出瞬間引發網友討論,有人直言「自己炒不夠 ,還想夥同中國一起炒!」、「怎會有這種人?」、「想要像香港?」、「嫌房子不夠貴?」、「年輕人沒錢把你家產充公如何?」、「通敵兼炒房啊!」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森房屋邁向30週年,董事長王應傑25日表示,在剛性自住市場當道下,2018年買氣持續攀升,六都今年上半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10.3萬棟,創4年以來新高;且從2016年至今年,每年房市交易量皆呈現正成長,顯見房市不陷悲觀,預計今年全台交易量可望落在28~29萬棟。
王應傑說,東森這30年變化非常大,因為每年都在創新。今年主要有三大主軸,第一,啟動空拍元年,運用空拍機,創造獨家全新銷售模式;第二,研發全新「e指通比對系統」,讓房仲業務隨時掌握市場物件,提升成交量;第三,和僑馥建經合作,推出「即時精準行情」功能。而對於國內房市,王應傑表示,買賣移轉棟數自2016年創下全台移轉量24.5萬棟新低後,每年交易皆呈現正成長,今年不僅六都上半年交易量10.3萬棟,較去年同期回溫5%,創4年來新高,就連指標都會雙北市在房價修正後,交易量更較去年成長1~2成,未來整體房市不陷悲觀。他認為,雖下半年可能有央行升息、選舉因素干擾,但仍看好剛性需求的遞延買盤有機會持續回流,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可望落在28~29萬棟。
看好房市景氣,王應傑表示,今年東森房屋拓點策略除了要穩固原有加盟店,也要積極展店,目前東森房屋總店數235店,預計年底前海內外積極拓點40店,,中國大陸、海外馬來西亞下半年將持續再拓點,並預計再插旗越南胡志明市,搶攻新南向商機目標總店家數達275店。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習記者高孟絹、李宣儀/台北報導

東森房屋邁向30週年,今(2018)年宣布啟動「空拍元年」,將突破傳統的土地、物件買賣方式,運用空拍機創造全新銷售模式,讓使用的店頭的委售量翻3倍、成交也大增2倍。業者表示,未來空拍技術也將擴及桃園、宜蘭、花東、高雄等區域店頭。

東森房屋高雄路竹美美加盟店店東林峻央突破傳統銷售,運用空拍機拍攝土地、農舍物件,可說是首創房仲空拍第一達人。而林峻央目前也成立全台首創空拍土地交易網路平台「田中央」,並擔任執行長一職,專賣土地與農舍物件,ˋ進行跨房仲品牌的空拍教學,如東森房屋、太平洋房屋等品牌皆在他指導後,跨足空拍銷售物件領域。

林峻央指出,像是東森房屋宜蘭羅東全球加盟店,因為跨足空拍領域,加速成交,該店頭今年農地農舍委託量體激增3倍、成交量增1~2倍,其中不乏承接知名藝人的物件,也節省過去看地來回奔波時間,成為房地產市場的創新營運模式。

另外,在房市競爭激烈、科技日益進步下,東森房屋邁向30週年,也主打提升房仲智慧創新服務,今年更首度宣布與僑馥建經合作,在東森房屋官網物件頁新增了「精準行情」功能,一鍵點入便可查詢物件周邊成交行情標榜「超越實價登錄」。

 

僑馥建經公司董事長彭慶表示,目前僑馥系統內的成屋精準行情,彙整實價登錄、履約保證總計超過200萬筆,透過「精準行情」可讓消費者更快了解區域狀況,只要點開喜歡的物件,就可在內頁看到區域行情分析,並且運用「行情地圖」功能,隨時掌握六都、新竹縣市、苗栗、基隆、宜蘭等各都會的社區大樓房價與生活圈。

而看好全球不動產VR趨勢,東森房屋表示,去年開始跨足與iStaging數位宅妝合作VR虛擬實境看屋,推出「宅在家不出門也能看屋」,並研發全新「E指通比對系統」,讓房仲業務隨時掌握市場物件,提升成交量。

東森房屋資訊行銷處協理甘庭昱表示,透過VR線上或手機瀏覽,便可大大減少「無效帶看」的狀況。他指出,「以東森房屋內部而言,引進VR實境看屋技術後,專案委託簽約數提升20%、平均物件點閱提升2.5倍,整體官網瀏覽量更提升8倍。」

▼東森房屋與iStaging數位宅妝合作VR虛擬實境看屋。(圖/實習記者李宣儀攝)

▲東森房屋與iStaging數位宅妝合作VR虛擬實境看屋。(圖/實習記者李宣儀攝)

關鍵字:東森房屋房產VR大數據空拍看屋王應傑物件委託銷售房仲


原文網址: 東森房屋啟動「空拍元年」 業者:店頭成交增2倍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220524#ixzz5MLipTEN6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謝平平/台中報導】隨著政府推出實價登錄,房地產資訊逐漸透明化。永福地產打造網路銷售工具,7月對外開放後,每週來客7成為下訂客戶,或已在網路上看過資料;並有2戶為網路直接付訂。執行長林鳳秋表示,網路銷售能成為業績推手,背後的主因是品牌力、地段。

永福地產為總太集團旗下建設公司,「洲際W」為其推出的首個個案,基地3,114坪,規劃813戶、4店面,每坪單價26至29萬。基地位於洲際棒球場對面,「均一價」銷售策略已在台中市場引起注目,7月再度推出線上購屋。

現場銷售專案吳尚杰表示,客戶在家裡等同在現場,所有的資料、電子裱板全都可以在網站上看到,從工法解釋、平面圖到空拍等。客戶可在網上直接選定樓層、方位、房型,進行價格試算,並以信用卡付訂,3天內赴現場簽約,每坪直接減2萬。

線上銷售推出短短三週,已經創下6萬人次瀏覽量。該案銷售手法多以年輕世代喜歡的網路生活、團購為主,例如若在銷售現場打卡按讚分享,每坪折價5,000元,團購每坪折價3,000元。

總太集團主席吳錫坤突然現身記者會,鼓勵銷售團隊。總太集團主席吳錫坤突然現身記者會,鼓勵銷售團隊。(記者謝平平/攝影)

推出「不二價」銷售策略,為此將企劃部門調到現場,直接面對客戶;這幾年該集團推出個案幾乎多延續此種銷售模式,成為預售市場中的一朵奇葩。

永福地產成立後,也延續此種模式,並推出線上訂購,吳尚杰表示,每週來客50組中,約有35組已經網路下訂或看過網路資料而來,節省不少力氣,網路銷售的發酵速度之快也讓銷售團隊相當意外。

「洲際W」位於中信金投資的商城第一排、洲際棒球場斜對面,具有獨立公設會館,戶戶雙面採光。

主力房型為2、3房,為地上24樓、地下5樓多棟建築,共有813戶住家、4間店面,建蔽率42.15%,總價668萬起(不含車位)。

台中「洲際W」圖面資料都可在網站上找到,並可結合第三方支付,直接下訂。台中「洲際W」圖面資料都可在網站上找到,並可結合第三方支付,直接下訂。(記者擷自官網/攝影)
台中「洲際W」圖面資料都可在網站上找到,並可結合第三方支付,直接下訂。台中「洲際W」圖面資料都可在網站上找到,並可結合第三方支付,直接下訂。(記者擷自官網/攝影)
台中「洲際W」圖面資料都可在網站上找到,並可結合第三方支付,直接下訂。台中「洲際W」圖面資料都可在網站上找到,並可結合第三方支付,直接下訂。(記者擷自官網/攝影)

林鳳秋:先有互信基礎 才有網路銷售這件事

「洲際W」4月公開,7月推出線上購屋,沒有華麗的接待中心,沒有樣品屋。但在短短不到四個月,銷售已過300戶,重現了過往房市的盛況。永福地產執行長林鳳秋表示,這都要歸功平均年紀不到35歲的「五虎將」。

預售屋的銷售模式在過往半甲子都無太大變化,能買到漂亮價格的多半靠靠「關係」,網路的普及意外的讓銷售變得更加透明。

首先是論壇的經驗交流,再來則是政府實施實價登錄的透明化,過往的銷售經驗像是失效的密碼,業者不斷按著數字鍵,只為了試圖找到今日銷售的密碼。

林鳳秋表示,網路銷售的根基在於信任,四月公開的第一步是推出「均一價」,客戶雖然會跟銷售人員吵架,但久了之後就知道這個價格全棟皆同。第二步才是以民眾早已習慣的網路購物推出線上購屋系統。

負責網站架構窗口的辜中磊表示,「洲際W」的官網架構與其他案場不同,採用目前最新的「響應式網頁」,符合民眾廣泛使用桌機、平板、手機的習慣。

他表示,寫程式不難,最難的是系統整合,此外,除錯、設計UI與結合第三方支付都花了不少時間。

林鳳秋表示,「五虎將」年輕,有各自專長,理性感性兼具,又能彼此合作無間,成功推出線上銷售系統;客戶再找來家人、朋友,牽起一串串的肉粽,創造了「洲際W」的銷售佳績,是天時地利人和。

總太集團主席吳錫坤(中)現在一身雲淡風輕,左為永福地產執行長林鳳秋、右為銷售團隊惠虹廣告總監馬珊珊。總太集團主席吳錫坤(中)現在一身雲淡風輕,左為永福地產執行長林鳳秋、右為銷售團隊惠虹廣告總監馬珊珊。(記者謝平平/攝影)
台中「洲際W」沒有樣品屋,以模型圖代之。台中「洲際W」沒有樣品屋,以模型圖代之。(記者謝平平/攝影)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謝平平/台中報導】隨著政府推出實價登錄,房地產資訊逐漸透明化。永福地產打造網路銷售工具,7月對外開放後,每週來客7成為下訂客戶,或已在網路上看過資料;並有2戶為網路直接付訂。執行長林鳳秋表示,網路銷售能成為業績推手,背後的主因是品牌力、地段。

永福地產為總太集團旗下建設公司,「洲際W」為其推出的首個個案,基地3,114坪,規劃813戶、4店面,每坪單價26至29萬。基地位於洲際棒球場對面,「均一價」銷售策略已在台中市場引起注目,7月再度推出線上購屋。

現場銷售專案吳尚杰表示,客戶在家裡等同在現場,所有的資料、電子裱板全都可以在網站上看到,從工法解釋、平面圖到空拍等。客戶可在網上直接選定樓層、方位、房型,進行價格試算,並以信用卡付訂,3天內赴現場簽約,每坪直接減2萬。

線上銷售推出短短三週,已經創下6萬人次瀏覽量。該案銷售手法多以年輕世代喜歡的網路生活、團購為主,例如若在銷售現場打卡按讚分享,每坪折價5,000元,團購每坪折價3,000元。

總太集團主席吳錫坤突然現身記者會,鼓勵銷售團隊。總太集團主席吳錫坤突然現身記者會,鼓勵銷售團隊。(記者謝平平/攝影)

推出「不二價」銷售策略,為此將企劃部門調到現場,直接面對客戶;這幾年該集團推出個案幾乎多延續此種銷售模式,成為預售市場中的一朵奇葩。

永福地產成立後,也延續此種模式,並推出線上訂購,吳尚杰表示,每週來客50組中,約有35組已經網路下訂或看過網路資料而來,節省不少力氣,網路銷售的發酵速度之快也讓銷售團隊相當意外。

「洲際W」位於中信金投資的商城第一排、洲際棒球場斜對面,具有獨立公設會館,戶戶雙面採光。

主力房型為2、3房,為地上24樓、地下5樓多棟建築,共有813戶住家、4間店面,建蔽率42.15%,總價668萬起(不含車位)。

台中「洲際W」圖面資料都可在網站上找到,並可結合第三方支付,直接下訂。台中「洲際W」圖面資料都可在網站上找到,並可結合第三方支付,直接下訂。(記者擷自官網/攝影)
台中「洲際W」圖面資料都可在網站上找到,並可結合第三方支付,直接下訂。台中「洲際W」圖面資料都可在網站上找到,並可結合第三方支付,直接下訂。(記者擷自官網/攝影)
台中「洲際W」圖面資料都可在網站上找到,並可結合第三方支付,直接下訂。台中「洲際W」圖面資料都可在網站上找到,並可結合第三方支付,直接下訂。(記者擷自官網/攝影)

林鳳秋:先有互信基礎 才有網路銷售這件事

「洲際W」4月公開,7月推出線上購屋,沒有華麗的接待中心,沒有樣品屋。但在短短不到四個月,銷售已過300戶,重現了過往房市的盛況。永福地產執行長林鳳秋表示,這都要歸功平均年紀不到35歲的「五虎將」。

預售屋的銷售模式在過往半甲子都無太大變化,能買到漂亮價格的多半靠靠「關係」,網路的普及意外的讓銷售變得更加透明。

首先是論壇的經驗交流,再來則是政府實施實價登錄的透明化,過往的銷售經驗像是失效的密碼,業者不斷按著數字鍵,只為了試圖找到今日銷售的密碼。

林鳳秋表示,網路銷售的根基在於信任,四月公開的第一步是推出「均一價」,客戶雖然會跟銷售人員吵架,但久了之後就知道這個價格全棟皆同。第二步才是以民眾早已習慣的網路購物推出線上購屋系統。

負責網站架構窗口的辜中磊表示,「洲際W」的官網架構與其他案場不同,採用目前最新的「響應式網頁」,符合民眾廣泛使用桌機、平板、手機的習慣。

他表示,寫程式不難,最難的是系統整合,此外,除錯、設計UI與結合第三方支付都花了不少時間。

林鳳秋表示,「五虎將」年輕,有各自專長,理性感性兼具,又能彼此合作無間,成功推出線上銷售系統;客戶再找來家人、朋友,牽起一串串的肉粽,創造了「洲際W」的銷售佳績,是天時地利人和。

總太集團主席吳錫坤(中)現在一身雲淡風輕,左為永福地產執行長林鳳秋、右為銷售團隊惠虹廣告總監馬珊珊。總太集團主席吳錫坤(中)現在一身雲淡風輕,左為永福地產執行長林鳳秋、右為銷售團隊惠虹廣告總監馬珊珊。(記者謝平平/攝影)
台中「洲際W」沒有樣品屋,以模型圖代之。台中「洲際W」沒有樣品屋,以模型圖代之。(記者謝平平/攝影)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莊孟翰

 

每當房市景氣低迷,房價逐漸下跌過程,「小坪數、低總價」產品必然隨之現身,此可由兩年來 20 至 30 坪的廣告宣傳資料見其一斑,尤其是 2012 至 2013 年「秒殺」正熱階段,投資客動輒一買就是二、三戶,而這也正是台北市中山北路、林森北路、農安街以及六條通、七條通、八條通小坪數產品價高租金貴,交易熱絡之緣由,此可由歷年中山區買賣移轉數量遙遙領先其他各區,並且不論是預售或中古屋房價也都始終名列前茅之主要原因 (詳請參閱附圖)。

由於預售屋看不見房屋實體,一般購屋者比較缺乏公設比與空間配置概念,導致交屋後才發覺這類產品缺點還真不少。

通常在銷售現場大都只提供有意願購買的當戶平面配置圖,導致購屋者普遍忽略整體規劃設計概念,尤其是在美輪美奐的樣品屋裝潢設備誘引下,幾乎只圍繞著議價問題,而忽略了室內實際使用空間,甚至還有心中暗自盤算如何加蓋或外推,以增加使用面積,殊不知近年各地方政府都已嚴加控管違建,並且社區管理委員會也都嚴格監督交屋後的裝潢施工問題,因此,購屋之前就要有交屋後是否自住、出租或轉售的心理準備,方不致因前後落差太大而大失所望。

以下謹就小坪數產品的十大潛在盲點,提供參考意見:

(1) 購買時機:

  ─現在是否為最佳購屋時機?

自從去年板橋「江翠 ONE」推出 15 至 35 坪,每坪 47 至 52 萬元,每戶約一千萬至一千七百萬元的產品,甫一公開即掀起訂購熱潮,一般咸認係產品定位與低總價訴求成功所致。其後更充斥 10%自備款與讓利等廣告訴求,終致一般購屋者預期心理愈來愈濃厚,因此,除非讓利促銷廣告消失,否則一般民眾還是會據以耐心等待最佳購屋時機的到臨。

 (2) 收益+增值:

  ─房價飆漲,增值利基依舊在?

就傳統「收益+增值」概念而言,在這一波房價飆漲一倍之前,幾乎是人人琅琅上口的投資致富要訣,亦即只要租金收入足夠支付貸款利息,就可以坐享增值,而不必苦心經營「毛三到四」的生產事業微薄利潤,惟自 2014 年稅費成本大幅調高之後,情勢逆轉不容小覷。

小坪數產品不僅總價低,建商更會以低自備款促銷方式,掩蓋高單價的潛在缺點,因此,選購之前除要謹慎衡量自身購屋能力與實際需求之外,更要勤做功課,仔細查閱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實價登錄資訊,一則比較房價虛實,再則追蹤觀察景氣動向。

(3) 單價偏高:

  ─租金收益降低,是否仍具投資價值?

小坪數產品基本上由於坪數小、總價低,加以賣方往往刻意提高貸款額度,塑造買得輕鬆、坐擁增值假象,因此也就忽略了單價偏高的潛在缺點,而更值得重視的是,房價漲租金報酬率相對降低,是否仍具投資價值。

(4) 公設比偏大:

  ─仔細核算室內實際使用面積

依住展雜誌所公布數據,台北市公設比高達 34.5%,新北市 31.5%,因此當廣告打出超低公設比或「零公設」時,就有不少購屋者頻頻探詢此一資訊之真實性。其實,就實務面加以探討,國內建物公設比只有相對較低,不可能歸零。

現階段新建案公設比大都超過三成,由於小坪數規劃戶數多,相對走道面積較大,公設比分攤也就跟著加大。一般而言,這類建案公設比大都會多出 5~10%,導致實際使用空間縮減,因此,購買之前務必仔細核算清楚。其次,2018 年 1 月 1 日起雨遮、屋簷不登記不計價之新規定,亦應分辨清楚所購買標的建造執照申請之時間點。

 (5) 夾層或樓中樓:

  ─仔細核算上下樓層淨高

一般而言,如果高度足夠,可能規劃為樓中樓或夾層屋,不過近年受到法令高度限制規定,已鮮少出現這類新產品,市面流通者大都為中古屋,更何況還有遭檢舉拆除之風險,因此,一般都會以使用執照所核准為依據。

至於常見三米六高度之促銷廣告,就實務面而言,360 公分扣除上下樓板與中間隔層厚度之後,充其量只剩 330 公分,再經一分為二,實際高度可能只有 165 公分,由此不難想像居住空間之侷促與實用性如何。更何況交屋後還得再花一筆裝潢費用而導致回收期延長,就投資觀點而言,是否划得來,可得仔細盤算一下。

 (6)2+1 房:

 ─衡量各空間狹小之實用性

一般來說,小坪數建案大多是「一房一廳一衛」或是「兩房一廳一衛」的格局,甚至還會出現「1+1 房」或「2+1 房」規劃,導致空間利用上常常會出現走道過大及空間分割破碎的問題,因此,選購時就要特別注意避免死角或是狹長型規劃設計,並盡量以格局方正為首選。

就以 15 坪總面積加以試算,扣除 30% 公設之後只剩約 10 坪空間,如係一房規劃,扣除客廳、餐廳、廚房、浴廁之後,臥室可能只剩三至四坪,並且最可能的格局規劃為餐廳與廚房沒隔間或合而為一,衛浴設備只有半套,其對生活品質之影響不言可喻。

 (7) 預售屋或中古屋:

  ─衡量價差與投報率

由於新舊屋價差大但租金差距不大之特性,不少投資者會選擇成本較低報酬率較高的舊屋,並且還寄望將來都更開發增值的潛在利益。惟應格外留意的是,在當前法令制度框架下,都更推動曠日廢時,更何況所有權人眾多,整合困難度更高,因此,還是不要選購屋齡太老舊的建物為宜。

(8) 稅負成本大幅提高:

  ─應以稅後淨利計算投報率

204 年 7 月 1 日台北市率先實施囤房稅,亦即第一戶自用住宅之房屋稅稅率為 1.2%,持有非自住之住家用房屋在二戶以下者每戶均按 2.4%,持有三戶以上者每戶均按 3.5% 課徵,由此不難了解稅負成本已大幅提高,因此,投資之前應以稅後淨利仔細盤算一番。

(9) 換屋轉售不易:

  ─應兼顧未來換屋需要

一般來說,這類產品大都被投資客視為商品,或是一般民眾在購屋與換屋過程的過渡期產品,尤其對於社會新鮮人及小家庭而言,在家庭成員增加時,就會面臨換屋的抉擇,因此,選購前就要格外注意二手價格及流通性問題。另外,以往有些銀行對於小坪數產品,尤其是 15 坪以下房貸的承辦意願不高,因此,還得衡量交屋後自備款可能增加的相關問題。

(10) 租與買的選擇:

  ─是否考慮先租後買?

近年由於「蟻族」豪宅背後所衍生「房價跌租金漲」之潛在原因係緣於預期下跌心理所導致,因此,一般咸認現階段房價依舊朝「大U型谷底」走勢發展,不少民眾都在思考現階段是否應以「先租後買」為上策。

來源:《理財周刊》 935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理財周刊》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7-26 14:42:35中央社 台北26日電
  •  
     
  •  

手機人手一支,信義房屋透過手機APP推出特有「我的賣專區」功能,亦可切換至「我的買專區」,讓屋主隨時掌握來客瀏覽資訊及周遭類似物件情報。

信義房屋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度與去年同期相比,使用手機看屋流量成長30%,透過APP、網站即時看房已成常態,使用行為改變更加證明行動化服務的趨勢,信義房屋透過APP推出「我的賣專區」功能,同時有購售屋需求的民眾,還可輕鬆切換至「我的買專區」。

信義房屋表示,即時透過買或賣專區,可以讓客戶「即時查」完整掌握購售屋資訊,透過線上「即時聊」隨時與業務員溝通,並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訂閱服務「即時推」讓客戶掌握新訊不漏接,開啟房仲業務新模式。

信義房屋數位流程發展部執行經理張雅翕表示,以往屋主必須聯繫業務員才能了解售屋進度,但這次APP中的「我的賣專區」,讓屋主更即時接收物件熱度及賣屋行情變動,並提供區域內1公里相似待售物件情報參考,補足時下較少APP提供屋主專屬賣屋資訊服務的缺口,提升民眾看屋效率。

對於買屋的民眾,每次看屋都拿一堆物件資料的文件,資訊反而紊亂混雜。張雅翕說,信義房屋新版App可隨時切換買賣專區功能,查閱完整的看屋歷程紀錄;進一步透過訂閱模式,只要有符合需求的新物件或降價物件,系統會主動通知;另外在實價登錄查詢功能內,還會揭露成交的照片,且成交與待售物件在同一個介面直接切換,找屋、查行情更加輕鬆。

他說,透過APP的整合,屋主只要進入「我的賣專區」,便可清楚掌握目前房屋的銷售狀況,瀏覽人次、多少人加到我的最愛、多少組客戶來看過房子;屋主也不用再另外上網查詢實價登錄資訊,APP清楚的囊括周邊相似待售物件的價格變動與實價登錄資訊,而業務對物件所有的回報記錄,也能清楚呈現,讓屋主完整掌握自己物件在市場競爭力及售屋的進度與節奏。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7-26 10:57:14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  
     
  •  

好時價公布最新房價指數指出,雙北房價皆回到五年前水準,雖然最新房價指數呈現微幅上漲,但堪稱是奈米級波動;分析交易量,雙北12個月移動平均的交易量已連續三年未達五年平均值,顯見市場仍未過冬。

好時價根據實價資料製作房價指數,今年3月房價指數為120.56,較上月上漲0.12%,較去年同期上漲2.50%。不過台北市房價仍在2013年初之水準、新北市房價則位於2013年7月之水準,雙北房市距房價最高點,已有10%之修正。

其中台北的大安區、信義區、松山區及內湖區跌破基期,房價向下修正至2012年之行情。新北市以往的交易熱點,包含板橋區、新莊區、三重區、蘆洲區及中永和,房價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膠著,呈現持平發展。

好時價表示,台灣過去房地產景氣循環特性為量先價行,當市場向下反轉時,交易量會先下跌,房價才隨之下修;反之,當市場復甦時,交易量先上升,房價才跟著上漲。因此在分析市場走向,除了觀察房價,交易量也是重要指標。

不過由於房市受329檔期、928檔期等季節性因素影響甚大,因此需以「移動平均」來計算,也就是將過去特定期間的交易量取平均值,弭掉季節性因素造成短期波動的干擾,以反映出長期的趨勢和走向。

好時價分析雙北的交易量移動平均,發現均自2015年5月開始跌破五年平均。其中,台北市2016年的交易量更處於低檔,每月成交量在1,300件附近徘徊;新北市雖然過去一年成交量略有起色,但仍未突破五年平均每月3,500件的大關。

若將房價與交易量整合分析,雙北價量目前在價漲量跌的局面,不過台北市僅上升0.03%、新北市為0.36%,顯示雙北的房市仍處於波動的階段。

以往量先價行的經驗,房價若不繼續下修,則雙北的房市無法前進到復甦前穩定盤整的「價量俱跌」階段,若未達穩定盤整的時期,交易量很難上升,回春只能再繼續等等。

資料來源:好時價房價指數
資料來源:好時價房價指數
 
資料來源:好時價房價指數
資料來源:好時價房價指數
 
記者游智文/攝影
記者游智文/攝影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7-26 11:00:22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  
     
  •  
記者游智文/攝影
記者游智文/攝影
 

市調統計,北台灣各縣市Q2預售房價漲跌互見,幅度都不大,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北台灣預售房市因賣壓仍大,短期無法擺脫盤整格局,多數縣市價格呈現死魚盤,買賣雙方正進行一場耐心消耗戰。

住展雜誌公布今年第2季房價統計,新北市、基隆市房價較上季上揚,基隆上漲2%較亮眼,新北市僅上升0.5%;台北市、桃園市、新竹與宜蘭地區均走跌,台北、桃園跌幅都不到1%,新竹下跌1.7%,宜蘭跌3%較大。

和去年同期相比,北北桃以及基隆近一年跌幅都在2%以內,房價幾乎沒有變動。

何世昌分析,北台灣Q2房價,基隆市表現最佳,Q2成交均價走高至一坪19.6萬,中止連二季下跌。基隆房價走升的原因,主要是新釋出的建案賣價較高,以及高價景觀住宅案拉抬,其餘建案買氣平淡,價位多維持平盤不變。

新北市雖然Q2房價反彈,但一坪38.2萬元,僅小升0.2萬元,與2013年Q1相同,房價仍在五年前水準。

台北市Q2均價一坪82.5萬,創反轉以來新低、且連續二季破底,不過季跌幅僅0.4%,年跌幅也僅約1.4%。何世昌表示,北市近一年來房價跌幅相當小,小到幾乎接近無感的地步。

桃園Q2房價每坪22.2萬,和北市一樣,均價創下修正以來新低,不過季跌幅0.8%,年跌幅0.4%,幅度不大。

新竹地區Q2房價回落至每坪22.6萬,季跌幅1.7%,中止連三季上揚。近一年新竹房價上漲約2.7%,是北台房價最強勢的地方。宜蘭房價進入補跌段中,Q2房價進一步挫低至每坪21.6萬,季跌幅約3.1%,年跌幅擴大至約9%。

資料來源:住展雜誌
資料來源:住展雜誌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7-26 11:48:14聯合報 記者陳妍霖╱即時報導
  •  
     
  •  
台灣勞工陣線今天公布六都基本工資租屋能力調查,發現若以基本工資三成6600元租房...
台灣勞工陣線今天公布六都基本工資租屋能力調查,發現若以基本工資三成6600元租房子,台北市租屋市場只有745戶、4.9%租得起,新北市有15.5%,但台南市卻高達六成,機會差很大。記者游智文/攝影
 

台北居大不易,不少北上打拼的勞工得負擔高額房租,台灣勞工陣線針對六都「基本工資所得者」進行租屋能力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房屋租金占薪資所得比,以台北市占58%為最高,台南占15%為最低,在北部租房要負擔高額租金,但坪數卻是六都中最小,北部的租屋市場對勞工的經濟負擔更沉重,居住品質也是最差。

 

該調查以2018年的基本工資2萬2000元為主,採國際常見的「30%租屋原則」,即租金上限不應超過所得30%,算出個人資本工資可負擔租金上限為6600元,從實際取得67506筆租屋資料中進行分析,符合6600元租金條件的共有1萬7695筆。

勞陣調查發現,六都在平均租金及空間分布,以台北最為極端,屬於高租金低坪數,其次是新北,而台南的租屋壓力最低,屬於低租金高坪數,顯示雙北的基本工資所得者得面對較為激烈的租屋競爭,形成高居住壓力。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洪敬舒說,做此研究主要是分析台灣租屋價格落差大,領有基本工資的勞工能過什麼樣的生活品質,調查發現,台北市1萬5173戶中只有745戶、4.9%租得起,新北市1萬3310戶中只有2064戶、15.5%,顯示租屋市場雖大,對基本工資族群卻是「看得到吃不到」,而租得起的房子以台中市最多,共5058戶,占總租屋量30.5%,但占比最高的是台南市,基本工資族群租得起的占比達6成。

而在租屋房型上,若以租金6600元為限,在台北市只有雅房可以選擇,每坪租金為1255元,還得跟其他租客或房東共用生活空間及設施,另外,基本工資可負擔的頂樓加蓋,其租屋多集中在雙北,占六都所有頂加戶數的69.5%,建材又以木板隔間、輕材料為最多,凸顯居住環境存有高風險。

而在雙薪家庭中,若夫妻兩人時薪為140元的基本工資家庭,在台北市整層住宅的租金中位數4萬5000來說,等於夫妻每個月須工作321.4小時才能負擔。

台灣勞工陣線理事長蔡培元說,租金水漲船高已對一般家庭支出造成排擠,也讓弱勢的基本工資族群在租屋市場面臨更嚴重的障礙及排除,從調查中可看出租金占個人薪資非常高的比率,政府在制度基本工資時,應考量到勞工的基本需求。

台灣勞工陣線針對六都「基本工資所得者」進行租屋能力調查,今日公布調查結果,理事長...
台灣勞工陣線針對六都「基本工資所得者」進行租屋能力調查,今日公布調查結果,理事長蔡培元說,租金占個人薪資非常高的比率,勞工負擔壓力沉重。記者陳妍霖/攝影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7-23 01:17經濟日報 吳苡辰
  •  
     
  •  
 
 

大面積土地標售市場在沉寂好一陣子之後,新店央北區段標售前陣子卻出現熱絡買氣,且華南金資產管理公司(AMC)也在成功得標名單內,是否表示房市築底?華南金資產總經理劉天焱認為,房市已落底,不過短期仍在盤整,還看不到有復甦的跡象。

房市落底 醞釀轉機

劉天焱指出,2017年全台不動產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6.6萬棟,相較2016年歷史新低的24.5萬棟成長8.43%,交易量為連跌三年後,呈現首度成長;而從信義房價指數來看,房價從2014年第3季的高點,跌至2016年第1季的低點,平均跌了將近7%左右。

但以最新2018年第1季的數據來看,和2014年第3季的高點相比,則平均跌了4%左右,代表近期不動產市場交易量微增、跌幅縮小,有止跌盤整的態勢。

劉天焱分析,主要原因在於不動產政策採取較為溫和的態度,雖然實施了房地合一稅,但目前利率與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水準相當,在市場資金相當寬鬆的情況下,雖然房市已轉為買方市場,但是賣方仍然有其拉鋸的空間,故目前房市只有盤整而沒有崩盤的危機。

政策點火 擴大需求

對於未來台灣房市能否復甦,劉天焱指出可觀察兩項重點:

一,不動產政策。

二,經濟增長能否帶動所得提升。

劉天焱進一步解釋,在不動產政策部分,前次房市兩波的上漲分別開始於2002年的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以及2009年初的遺贈稅率調降至10%。

前者伴隨著經濟的成長,房價在五年內成長了六成;後者則在資金浪潮下,不動產成了投資商品,房價在五年內大漲了一倍。

因此,在目前房市熄火的情況下,不動產市場要政策再次點火啟動,才有機會明顯復甦。

提高所得 拚購買力

在經濟增長能否帶動所得提升部分,劉天焱說,2009年~2014年間的資金浪潮顛覆了房價所得比的理論,不過在浪潮退去後,還是要回歸所得水準是否能夠支應房價的問題,故未來在經濟持續成長的同時,也必須要帶動民眾所得的增加,如此對於不動產的購買力才能夠有所提升,以促進整體需求的擴大。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7-23 01:17經濟日報 吳苡辰
  •  
     
  •  
 
 

大面積土地標售市場在沉寂好一陣子之後,新店央北區段標售前陣子卻出現熱絡買氣,且華南金資產管理公司(AMC)也在成功得標名單內,是否表示房市築底?華南金資產總經理劉天焱認為,房市已落底,不過短期仍在盤整,還看不到有復甦的跡象。

房市落底 醞釀轉機

劉天焱指出,2017年全台不動產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6.6萬棟,相較2016年歷史新低的24.5萬棟成長8.43%,交易量為連跌三年後,呈現首度成長;而從信義房價指數來看,房價從2014年第3季的高點,跌至2016年第1季的低點,平均跌了將近7%左右。

但以最新2018年第1季的數據來看,和2014年第3季的高點相比,則平均跌了4%左右,代表近期不動產市場交易量微增、跌幅縮小,有止跌盤整的態勢。

劉天焱分析,主要原因在於不動產政策採取較為溫和的態度,雖然實施了房地合一稅,但目前利率與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水準相當,在市場資金相當寬鬆的情況下,雖然房市已轉為買方市場,但是賣方仍然有其拉鋸的空間,故目前房市只有盤整而沒有崩盤的危機。

政策點火 擴大需求

對於未來台灣房市能否復甦,劉天焱指出可觀察兩項重點:

一,不動產政策。

二,經濟增長能否帶動所得提升。

劉天焱進一步解釋,在不動產政策部分,前次房市兩波的上漲分別開始於2002年的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以及2009年初的遺贈稅率調降至10%。

前者伴隨著經濟的成長,房價在五年內成長了六成;後者則在資金浪潮下,不動產成了投資商品,房價在五年內大漲了一倍。

因此,在目前房市熄火的情況下,不動產市場要政策再次點火啟動,才有機會明顯復甦。

提高所得 拚購買力

在經濟增長能否帶動所得提升部分,劉天焱說,2009年~2014年間的資金浪潮顛覆了房價所得比的理論,不過在浪潮退去後,還是要回歸所得水準是否能夠支應房價的問題,故未來在經濟持續成長的同時,也必須要帶動民眾所得的增加,如此對於不動產的購買力才能夠有所提升,以促進整體需求的擴大。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7-23 01:07:29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
  •  
     
  •  

去年至今,房市在價格大走讓利風下,自住客紛紛出手、市場買氣回籠,有鑒於此,不少建商開始對價格態度轉硬。房產專家表示,若接下來建商持續堅守價格、買方又不出手,房市恐再度倒退回到2015年「無量僵持」的地步。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去年至今房市買氣回籠,許多建商對價格開始採高姿態,讓欲購屋的自用買方心生退卻。

從第2季代表預售、新成屋一手市場的房市風向球中就可發現,市場已開始出現人氣、買氣雙降情況,主因近期新建案價格普遍偏高、讓利幅度縮減,明顯削弱買方購屋意願。

何世昌指出,這股現象在4月就已出現,5、6月買方縮手情況更加明顯,其中最新6月各大案場不僅來人組數下滑10%至15%,成交狀況平均也掉了10%。

他表示,買方期望新建案有感降價,但卻得不到建商回應,市場已開始出現「失望性不買潮」,顯示買方不追價態勢明確,若後續新建案不再普遍讓利,不僅得來不易的房市小陽春將畫下句點,且市場恐再度倒退回到2015年「無量僵持」的地步,在雙方對價格堅持久了之後,恐會再引爆另一波價格戰。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7-23 11:38:08經濟日報 記者黃阡阡╱即時報導
  •  
     
  •  

「年金改革」加上「年底選舉」,下半年房市普遍不被看好,但觀察今年市場,年初有一批族群大舉進場買房,且看準房價高的雙北市。據聯徵中心房貸資料發現,今年Q1購屋貸款買房者,年收入超過百萬的購屋者達破萬人,佔比不僅較去年同期的走揚,更比2014房市高點的同期還高,甚至創下自2009年有統計以來歷年同期新高。

聯徵中心房貸資料發現,今年Q1購屋貸款買房者,年收入超過百萬的購屋者達11,356人,佔比高達32.1%,不僅較去年同期的31.9%走揚,更比2014房市高點的31.4%還高,顯見去年至今房市復甦,高收入買盤有加速回流的狀況。

此外,聯徵中心資料還顯示,這些高收入大戶貸款購屋的區域,竟有超過4成買在「雙北市」,其中,「新北」佔26.3%居各縣市之冠、「台北」以15%居次,觀察雙北主要購屋熱區,「新北」以林口區、板橋區、中和區最熱;「北市」以內湖區、大安區、中山區最受高收入買盤青睞。

對此,屋比房屋比價創辦人葉國華表示,今年Q1房市高收入買盤比重創歷年同期新高的現象,與今年台灣「經濟持續復甦」與「房價跌幅已明顯趨緩」有很大關係。

由於出口持續攀升,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台灣累計出口額高達1638.3億美元,不但年增10.9%,也再創歷年同期新高。葉國華說,這不僅拉抬企業獲利、員工加薪機會提高,加上第一季正好有年終獎金與分紅的發放,讓沉悶多年的金融、科技業等高收入族群收穫豐厚,終於有錢買房。

「去年起房市買氣持續穩健復甦,今年房價跌勢已明顯趨緩」,葉國華指出,包含央行都認為房市未來大跌、崩盤機會不大,各銀行為搶奪房市復甦大餅,更推出極優惠的房貸專案,像是渣打、上海商銀、第一銀等甚至針對優質客戶、公教人員或師字輩的專業人士,祭出最低1.56%~1.59%的超低房貸利率,吸引不少高所得族群目光,導致高收入族群的貸款購屋佔比持續創新高。

葉國華表示,高收入族群買盤回籠,對房市勢必有一定的穩定效果,預期未來房價跌勢可望進一步趨緩,甚至出現打底、小反彈的狀況。建議有自住需求的民眾,不妨可趁買氣回溫、高收入大戶持續進場的時刻,加快看屋速度,只要多看多比價,配合目前年金改革與縣市長選舉的議題,趁房市多空交雜,可能還有撿便宜的機會。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7-23 13:03:17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即時報導
  •  
     
  •  
目前申請高雄厝建照已達770件,未來會有3萬2000多戶的高雄厝住宅,目前已有一...
目前申請高雄厝建照已達770件,未來會有3萬2000多戶的高雄厝住宅,目前已有一萬多戶取得使用執照。 記者謝梅芬/攝影
 

高雄市政府推高雄厝多年,頗受爭議的是景觀陽台,由現有建築法令的2公尺往外推為3公尺,成為景觀陽台,內政部認為是「虛坪」,恐有爭議,導致外縣市想跟進,內政部都尚未同意。今天上午高雄市政府舉辦高厝聯合設計展及綠建築大獎頒獎典禮時,高雄市不動產開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永義說,如果把景觀陽台說成是「圖利」開發商的話,等於是汙名了建商在綠建築及城市美學的貢獻。

 

京城建設總經理陳添進說,高雄是熱帶氣候,景觀陽台設計可透過綠化降溫,早期只有2公尺是不能用的空間,如今可向外推3公尺多,是可用的綠化空間,對大環境垂直綠化,利用度更高,「這是好事」。

甲六園建設董事長丁友鳴說,陽台向外推到3公尺,對社會景觀來說是正面的,除綠化外,有防熱、隔熱的效果,認為內政部應該要多鼓勵才對。

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貴財說,「高雄厝」可以說是全國首創集整個城市各界力量對其城市建築學的反省,將會激盪出什麼火花尚未可知;但對環境友善設計的種子已深植人心,何時會開花結果已可期待

今年得獎作品共有15件,透過高雄厝設計鼓勵回饋辦法得以獎勵容積,建構3公尺深陽台,可有效調節微氣候讓環境降溫,又可達深遮陽效果,像集合住宅店舖組「福懋建設─樹河院」下午陽台面臨西曬,透過設置景觀陽台,綠化減少陽光直射室內,讓室內外溫差可達攝氏3度以上。

工務局表示,目前申請高雄厝建照已達770件,未來會有3萬2000多戶的高雄厝住宅,目前已有一萬多戶取得使用執照。

高雄市政府今天上午在舉辦高厝聯合設計展及綠建築大獎頒獎典禮。記者謝梅芬/攝影
高雄市政府今天上午在舉辦高厝聯合設計展及綠建築大獎頒獎典禮。記者謝梅芬/攝影
 
高雄市政府在市府中庭圖示已申請高雄厝的大樓位置。記者謝梅芬/攝影
高雄市政府在市府中庭圖示已申請高雄厝的大樓位置。記者謝梅芬/攝影
 
高雄厝最大的爭議是在陽台外推到3公尺,增加綠化空間,但內政部認為是「虛坪 」。記...
高雄厝最大的爭議是在陽台外推到3公尺,增加綠化空間,但內政部認為是「虛坪 」。記者謝梅芬/攝影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07-23 11:50:17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  
     
  •  
記者游智文/攝影
記者游智文/攝影
 

商仲業者發布最新統計指出,三項指標數據顯示,北市辦公室已擺脫市場不景氣,買方正在回籠看屋,再下跌機率已不高。

 

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表示,這幾年住宅市場不景氣,房價持續下探,沒人敢打包票這波下跌潮還要多久,反觀商辦市場,與住宅市場的變化及走勢卻不相同。

他表示,根據實價資料,台北市中心五區商辦從2015年高點平均一坪77.2萬元,2016、2017連跌二年至71.6萬,但今年前四月已回升至72.8萬元,交易量也由2016年158件,去年回升至167件,顯示部分買方已接受目前行情開始進場。

第二項指標是,依據宏大不動產企研室調查,目前台北市中心五大行政區商辦平均毛投報率約2.3%~2.5%,內湖辦公室毛投報率約可達2.6%~2.8%,均遠高於銀行定存利率,亦優於住宅,持有商辦的屋主,除非有資金運用計畫,否則不會拋售。

第三,根據台北市政府商業處統計,北市公司登記家數近年仍持續成長, 截至今年6月共17萬9,930家,近三年來公司登記累積增加達7,494家,商辦的租買求仍在持續增加。

陳益盛表示,北市新增商辦供給相當少,近年已有數萬坪面積從原先的辦公用途變更為旅館,或重建為高級住宅,即使買方需求略微減少,但市場供給量更不足,市場現況顯示,單價百萬級的優質商辦於市場上一戶難求,價格再下跌機不高。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都會區房價高,初出社會的年輕人不敢奢望買房。台北的房價所得比14.99,等於要15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房子,年輕人只能先租屋。但過去租屋市場的亂象層出不窮,亟待解決。營建署國宅組長朱慶倫說:「租屋市場因為量少,品質堪慮,普遍有租不起、租不到、租不好的問題」,租屋需求在都會區特別高,老人、身心障礙者與原住民,更常碰到租屋歧視的問題。
 
社會住宅要處理的是租屋市場的問題。朱慶倫說明,8年20萬戶的政策目標,是以台灣800多萬戶住宅存量來算,若要達到5%的社會住宅量,等於40萬戶左右,因台灣剛起步,政策設定先達成一半,即20萬戶。他說,這樣的比率跟日本、韓國相比並不算多,但從目前社會住宅中籤率5%到10%來看「需求絕對存在」。
 
有土斯有財觀念 推動社宅不易
 
朱慶倫觀察,台灣房地產有「三高」現象,據營建署統計,台灣住宅自有率高達84%。除了高自有率,還有高房價、高空屋率。即便如此,台灣社會普遍仍存有「有土斯有財」觀念,多數人還是希望擁有自己的房子。早期政府興建國宅,讓住者有其屋,確實也提升住宅自有率,具有一定的政策效果。後來國宅不再興建,轉型為貸款利息補貼、租金補貼等方式,到了2012年制定住宅法後,才開始推動社會住宅。
 
朱慶倫說,居住問題是每一任政府都需要去解決的,雖然起步較晚,但推動社會住宅還是非常有意義,努力解決租不起,租不好、租不到的現象,「不要再讓學生去住頂樓加蓋,讓那些品質不好的住宅逐漸淘汰」,讓都市景觀更好,何樂不為?
 
租屋族一般包括就學、就業的年輕人和弱勢族群。朱慶倫說,一般人申請社宅至少可住6年,弱勢族群最長可到12年。年輕人工作一段時間後,也許就能脫離社會住宅的協助。
 
從住者有其屋的國宅到只租不售的社宅,推動之初阻礙重重。朱慶倫說,政府剛開始推出社會住宅時,遭受很大的阻力,幾乎連談都不能談,背後凸顯的其實是社會對老殘病窮的歧視。社會住宅最初只保障10%的弱勢,即引來鄰里嚴重抗議,甚至撒冥紙,抗議蓋社宅恐一次引入過多人口,造成交通癱瘓等,基層的公務員只能到地方溝通、再溝通。
 
推社宅 從撒冥紙到議員里長當政績
 
「很多事情是眼見為憑」,當興隆一期、健康社宅等相繼蓋好,大家開始覺得不錯,在協調過程中,地方政府也協助解決交通問題,並在社宅一、二樓納入托嬰、長照或活動中心等,大家一起使用,使社宅融入鄰里,除了少數有一、二個爭議個案外,現在社會住宅接續落成揭幕,里長、議員搶著出席,把社宅當成政績宣傳。
 
推社宅過程也是去標籤化的過程。朱慶倫說,社會住宅的品質跟過去國宅完全不一樣。國宅出售幾乎是成本價,不講究設計,賣了以後政府不管後續;現在的社會住宅是出租,民眾有什麼問題都要找政府,因此從選地開始,社宅的規劃、設計都跟國宅不同,且要考慮至少50年的營運管理。
 
因此,社會住宅引進物業管理公司來管理,強調使用者付費,須付管理費。台北市財政較好,甚至裝有智慧電表,除可協助住戶省電,若獨居老人的電表整天沒動,就要去敲門了解情況。
 
近兩年社宅落成年 後續滾動檢討
 
目標20萬戶的社會住宅,12萬戶興建、8萬戶採包租代管。興建部分,預計前4年蓋4萬戶,後4年8萬戶。朱慶倫說,前4年達標沒問題,直轄市長也將社宅納入選舉政見,到今年底會有3.1萬戶社會住宅至少進入興建階段(含2016年前既有、已完工及興建中)。
 
至於第二期的8萬戶,朱慶倫說,需要找地,很多國營事業土地需要都更,不排除以都更結合社會住宅,達到土地活化利用,目前包括國防部、台糖、中油、中郵和自來水公司等,都在洽談。
 
另一部分則是包租代管。「包租」是房東將房子出租給政府委託的租賃服務業者,再由租賃服務業者以二房東的身分轉租給房客,「代管」則是由租賃服務業者媒合房東和房客簽約。不論哪種方式,都享有賦稅補助、修繕補助和專業管理,讓房東可輕鬆收租。
 
包租代管跟上租屋網站有甚麼差別?朱慶倫說,租屋市場尚未健全,不時耳聞惡房東新聞,或碰到惡房客不知如何處理,管理上非常沒有效率。推動包租代管有兩大目標,健全租賃市場、發展租賃服務業。2018年6月27日租賃專法施行後,租賃服務業為特許行業,需有專業證照才能從事,也將籌組公會,希望讓租屋市場專業化,像買房一樣,「交給專業的來」。
 
包租代管8年目標8萬戶,第一年一萬戶,第二年兩萬戶,以每年增加一萬戶為目標。朱慶倫說,目前六都已有16家租賃服務業者加入,業者有信心,而房東還在觀望。租賃專法6月底已上路,目前已有超過150家業者申請成立,可望讓市場整個動起來。未來也不排除將租金補貼對象轉到包租代管,或結合以房養老,協助更多弱勢者或有需要民眾租到合適的房子。
 
營建署國宅組長朱慶倫說,居住問題是每一個政府都需要去解決的,雖然起步較慢,但推動社會住宅還是非常有意義,希望解決租屋市場租不起,租不好、租不到的現象。(本文由內政部提供)
 
朱慶倫簡歷
學歷: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
經歷:內政部營建署技士、專員、視察、科長、簡任技正、內政部專門委員
現任:內政部營建署國民住宅組兼土地組、企劃組及管理組組長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聽到很多人感嘆「薪水永遠趕不上房價的漲幅」,特別是一些想成家有自住需求的人,不買房吧,女朋友會覺得你沒有結婚的誠意、老婆也會嫌你沒出息、不夠積極!

年輕人買房子,大多還是需要靠父母的幫忙,這方面兩岸的情況很類似,中國大陸流行一句話:年輕人如果要結婚了,雙方父母和長輩的六個錢包一起湊出新人的自備款,難怪有人打趣說:「一個房子要掏空三代人的財富」,其中一代還要在未來幾十年為銀行打工。其實,在台灣何嘗不也是這種景況嗎?

在買房會不會被套牢?

事實證明,那些曾經唱衰房地產會慘跌,叫大家不要買房的專家學者,已被前一波10年的房市榮景打了不少耳光,害很多人沒買到房。但現在呈現下跌的房價還會持續下修嗎?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很多買房者的難題了。筆者認為,在目前房市下修之際,現在的房價巳逐漸步入可接受範圍,日後大漲的可能性非常小!何況隨著租賃市場的逐漸發展與興起,將進一步解決大部份人「沒房住」的問題,畢竟台北市房價那麼高,要人人買得起是不可能的!按照市場供求關係上看,大台北地區房子的價格再漲的機率不大,但要大跌也不太可能。

台北房市房地產(呂紹煒攝)
大台北地區房子的價格再漲的機率不大,但要大跌也不太可能。(資料照,呂紹煒攝)
以後買房只能保值!

台北長期房價難以下跌是台北房市的大趨勢,但這並不意味著房價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這種上漲只會是以小幅度平穩的速度呈現,實價登錄及房地合一稅制已經讓炒房者難以再靠炒房快速獲利。

除了政策抑制了房價的炒作外,其他諸如貨幣、供應、人口等因素也同樣的抑制了房價上漲的速度。房價走勢長期看所得及人口,人口開始出現負增長這個跡象十分明顯,這就意味著在未來房價不可能出現大幅度的上漲;而短期來看在供求方面隨著租房市場的完善,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租房住,這也不會支撐房價再出現大幅度的上漲。

在眾多限制因素的影響下,未來房價不會再有大幅上漲的機會,買房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出現一夜暴富的可能性,如果還抱著買房升值這樣的心態買房的話,結果一定會讓你大失所望的。所以,現階段買房的人,還是以自住為宜,畢竟房地產還是具有相對保值的特性。

*作者畢業於台大土木系,畢業後通過國家高考並取得技師執照,曾先後取得營建管理、商學、法學等三個博士學位。從事過公職、建材、營造業務,之後再跨足房地產領域,為品嘉 建設關係企業(Since 1987)創辦人。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am蕃薯藤新聞/理財周刊提供/文.莊孟翰 2018.07.12 16:21
   

全國重要經濟指標

1. 2018年6月底人口23,574,274人、8,686,376戶、戶量2.71人

2. 2018年6月底65歲以上老人3,341,676人,占總人口14.18%

3. 2061年人口推計:中推計人口將於2025年出現負成長

    高推估1,949萬人,65歲以上715.2萬人,占36.7%

    中推估1,837.3萬人,65歲以上715.2萬人,占38.9%

    低推估1,707.4萬人,65歲以上715.2萬人,占41.9%

4. 2016年平均每戶所得收入:全國1,194,572元(2018年預估25,546美元)

5. 2016年住宅自有率:85.36%(2016年新加坡90.9%、2015年美國64.5%、2015年日本61.1%)

6. 2017Q4房價所得比:全國房價所得比9.16倍(台北市14.99倍、新北市12.71倍、桃園市8.14倍)

7. 2017Q4貸款負擔率:全國貸款負擔率37.58%(台北市61.52%、新北市52.19%、桃園市33.42%)

8. 2017年買賣移轉棟數266,086棟、建造執照91,981戶、使用執照88,636戶、開工76,070戶、法拍4,899戶

9. 2018Q1房屋稅籍住宅類:8,540,639戶

    1-3樓3,992,734戶,占46.75%,4-5樓1,909,391戶,占22.36%

    合計5,902,125戶,占69.11%

10. 2018Q1平均屋齡29.52年,30-40年2,184,304戶,占25.58%

        40-50年1,161,135戶,占13.60%,50年以上627,156戶,占7.34%

        30年以上合計3,972,595戶,占46.52%

「全國重要經濟指標」所列十大指標,最受關注的首推人口結構之急劇轉變,尤其是依中推計數據,民國114年人口即將出現負成長,在此之前家戶成長已高於人口成長,導致戶量下降至目前的2.71人,影響所及,對於購屋置產除購買力節節下降之外,需求坪數也隨之限縮,這也正是當前小坪數低總價產品較受歡迎之主要原因。另外,一旦六十五歲以上人口達到40%,日本空屋所衍生治安死角問題亦將逐漸浮上檯面,屆時有關都市更新與社會住宅興辦勢必又得面臨市場供需與政策推動等錯綜複雜的新問題。

多年來由於市場長期處於超額供給,加以房價節節攀升,主管機關積極推出打房對策,導致買賣移轉數量由2013年的37萬1892棟,急遽下降至2014年之32萬598棟,2015年再降至29萬2550棟,2016年與2017年再降至24萬5396棟與26萬6086棟。而這也正是當前主管機關最關切未來市場走勢究為硬著陸或軟著陸,及其對金融業與整體經濟衝擊有多大之主要原因。

如再據此探討未來之發展趨勢,則有以下五大議題最值得關注:

(1)經濟復甦遲緩,U型谷底隨之拉長

2018年我國經濟成長率預估2.60%,每人GDP 25546美元,惟在實質薪資所得倒退十七年,最高5%與最低5%(2016年)之所得差距高達一百倍,又逢美中經貿開戰,台灣對中國貿易依存度太高,加以今年一至五月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率高達49.3%,令不少台商進退失據,復又內需與外需,以及股、匯與利率充滿變數,未來房市「U型谷底」盤整期間勢必隨之拉長。

(2)租金收益率全球最低,外資卻步,資金外流

台北市由於長期存在房價租金比高達六十四倍之世界最高比率,以及租金收益率一.五七%之世界最低水準,多年來一直被《Global Property Guide》評為「一顆星」之不具投資價值城市,這也正是近年海外不動產投資熱絡,資金大量外流之一大主因。

最近各國競相降稅引導資金回流,相信主管機關在防堵投機炒作前提下,應該也會很快研擬一套導引資金回流對策,藉以提振整體經濟。

(3)供需結構失衡,謹防系統性風險

國內房市超額供給由來已久,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於2017年八月公布內政部營建署利用房屋稅籍資料與台電用電資料所做之調查報告,2016年底全國低度使用住宅高達86.29萬戶,占整體住宅存量比率為10.22%。現階段景氣依舊低迷,房價逐漸向下探底,加以新成屋不斷釋出,未來空屋、餘屋存量累積勢必愈來愈多,再加上法拍也呈現攀升趨勢;影響所及,不僅建築開發業須審慎因應流動性風險,金融業更要積極防範系統性風險。

(4)稅制大幅調整,嚴重影響交易與稅收

自從2014年七月一日台北市實施囤房稅,引爆房市景氣重挫,緊接著2016年一月一日全台公告土地現值與公告地價大幅調漲,並且房地合一稅也在同日同步實施,導致2017年買賣移轉數量萎縮至26萬6086棟,揆其原因,係短期內持有稅(房屋稅、地價稅)、交易稅(土地增值稅、契稅)與資本利得稅(房產交易所得)同時實施,其中尤以多產階層高級住宅之持有稅暴增影響最大,終致高總價房產交易驟減,連帶稅收也隨之縮減。

(5)人口快速老化,影響購屋意願

根據國發會所公布民國103至150年之人口推計,114年中推計即將出現負成長,屆時是否會呈現日本經濟「失落的十年」(lost decade)再延長十年的不利趨勢,尤其是在預期下跌心理下沿襲日本模式,將有限的資金挹注於養老,轉而逐漸改以租屋方式替代,此一議題實在值得深入探討。

現階段人口老化趨勢漸趨明顯,加以房市景氣低迷,預售屋、新成屋、中古屋競價求售愈來愈明顯,除建築產業應嚴防流動性風險之外,金融業亦不斷加緊風險控管,以防房市崩盤導致出現硬著陸,在此情勢下,未來市場走勢究呈「大U型」或「L型」谷底盤整,仍有賴主管機關政策調整並密切追蹤觀察。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933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理周青少年公益理財夏令營,免費報名開跑www.moneyedu.org.tw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