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財經金融 (129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0-10-29 14:45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即時報導

打造民眾有感的智慧政府,國發會持續推動各級政府機關於政策規劃時導入以使用者需求為中心的服務設計理念,翻轉政府服務。

國發會指出,有鑒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體服務,促使各政府機關加速數位轉型,推動線上申辦服務。因此,在日前舉行的「109年度全國資訊主管聯席會議」,特別以「有感服務,從翻轉設計開始」為主軸,邀請服務設計專家學者、行政院唐鳳政務委員及PDIS小組成員、內政部移民署、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經濟部商業司等單位,分享公共服務導入服務設計改造案例。

該會議除透過實務案例分享與資訊技術經驗交流,期許並引導各機關擘劃貼近使用者需求的政府數位服務外,也有政府機關提供的省時、省力、省錢的便民數位服務。像是,「台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由內政部營建署跨機關整合內政部警政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資訊系統,提供線上申辦入山/園、山屋與營地租用服務,簡免民眾往返不同機關辦理登山服務流程與時間。

此外,還有「就業金卡線上申辦服務」。國發會指出,過往外籍白領人才來台發展,需要往返勞動部、內政部、外交部等多個機關間申請「工作許可、居留簽證、外僑居留證與重入國許可」4項證件。現在,內政部移民署跨機關整合與簡化申請流程,外籍白領人才於單一平台即可線上申請就業金卡。

另,還有「不動產移轉一站式服務」。過往,不動產移轉申報流程繁雜,民眾需四處奔波於戶政事務所、地方稅務局、國稅局、地政事務所等不同機關重複填寫申報資料、申請諸多證明文件,還要繳納建物及地籍謄本等規費。現在則可經由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跨機關整合服務流程,資料一次輸入可重複使用,民眾只要申報1次資料,免重複填寫、免申請謄本,還能線上即時查詢欠稅情形,繳完稅即可辦理不動產轉移。

現在「商工登記」也可一站式線上申辦服務,過去民眾要開辦一家企業需跨經濟部、直轄市政府、國稅局、勞保局、健保署、地方政府勞工局等機關登記與申辦,經由經濟部商業司商工一站式服務網,民眾得於單一網站完成公司(商業)設立登記、稅籍登記、勞健保投保單位登記及工作規則核備等所有程序,便利民眾加速開辦企業。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4973210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部統計處29日公布最新經濟情勢,統計處指出,隨各國陸續重啟經濟活動,依IHS Markit 及IMF 10月最新預測,IHS Markit上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4.5%,較9月上修0.3個百分點,IMF上修至-4.4%,較6月上修0.5個百分點,明年可望在生產、消費活動回復下恢復成長,各成長4.4%、5.2%。

在國內經濟方面, 受惠於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效應,宅經濟及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活絡,9月我國出口及製造業生產分別年增9.4%、11.3%。民間消費方面,因邊境管制推升國人在台消費動能,以及政府振興方案效應持續,9月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均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率分別為2.9%、0.3%。

展望未來,隨歐美年終消費旺季之備貨需求、各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加上遠距商機持續,將延續我國出口及製造業生產動能。民間消費因邊境管制引發國人在台消費動能持續,加上中秋、國慶雙連假之聚餐出遊商機,有助消費動能延續,惟全球肺炎疫情可能因時序進入秋冬而有再次升溫疑慮,加上美中爭端未解,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高,需持續密切關注並妥為因應。(工商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1029002654-260410?chdtv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政部27日召集八大行庫開會討論青安房貸專案續辦,初步決定一段式青安房貸利率將從1.43%小幅下修0.03個百分點至1.4%;同時因應民法修法,最低貸款年齡將從目前20歲降至18歲;至於貸款戶若受疫情影響,寬限期可從目前三年延長至最多五年,其餘包括貸款年期最長30年、成數最高八成、及最高額度800萬元,均維持與現狀一致。

由於此次青安貸款利率降幅最後仍要以行政院拍板為準,倘若政院認為降幅還要再擴大,以發揮對首購族更大便民及省息效果,財部和八大行庫仍可能再放大降率幅度。

市場競爭壓力大,各大行庫近三個月新承作作房貸利率已全面低於1.4%,目前以1.34~1.37%居多,土銀則為目前新作房貸平均利率最高的行庫,約在1.38~1.4%;儘管新房貸利率低,但大部分行庫的平均成數都在七成五以下,可見行庫在利率上拉低,但在成數上控管相對嚴格。

各大行庫的新作放款平均利率都已低於1.4%,對青安貸款利率到底應降至多低,除新作貸款的平均利率數值,青安貸款的逾放比成為與會行庫關注的另一重點。其中,青安貸款承作量前兩大土銀、台銀在會中一致表示,青安貸款利率降幅不宜太多,即與青安貸款逾放比高於一般房貸有關,認為利率訂價應反映風險成本。

另一方面也有行庫提及青安優惠房貸利率若降得不夠多,難對一般首購族發揮申辦誘因,因此主張應可降低0.05個百分點,也就是降至1.38%左右,不過由於台銀、土銀二大行庫承作青安放款量遠超過其他六家行庫,因此最後利率降幅仍採兩家銀行主張,以1.4%暫時拍板定案。

還款方式上,除目前「本息均攤法」,明年起續辦兩年的青安貸款專案將再提出「本金均攤法」供民眾選擇,也就是本金在每月平均攤還,利息則和先前的「本息均攤法」不同,並非隨本金每月均攤。

明年上路的新版青安優惠房貸專案一覽
https://ctee.com.tw/news/real-estate/359208.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發會27日公布9月景氣報告指出,在工業生產、消費回升下,9月景氣亮出連續第二個月綠燈,領先指標更連續三個月逾1.6%,回升力道強勁,顯示景氣逐漸趨穩,惟在疫情這項不確定因素影響下,景氣是否反轉尚無法判定。

國發會依據工業生產、海關出口、股價指數等9項指標所編製的景氣綜合判斷分數於9月升至27分,為今年以來最高分,所對應的是綠燈,這是年初疫情以來所亮的連續第二顆綠燈,已遠離低迷的黃藍燈。

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除了續亮綠燈,9月景氣領先指標也較上月回升1.63%,連續三個月在1.6%以上,連續六個月累積的升幅更高達7.35%,回升力道強勁。

國發會也公布9月同時指標,回升1.12%,連續四個月回升,累計升幅也有3.4%,惟景氣落後指標續跌0.16%,這已是連續第二十個月下滑。

吳明蕙表示,近月美、歐、日、中的景氣領先指標皆呈回升,國際機構也紛紛調升全球貿易量,例如十月國際貨幣基金(IMF)把今年全球商品與服務貿易量成長率由-11.9%上修至-10.4%,世貿組織(WTO)也把全球商品貿易量成長率由-12.9%~-31.9%調升至-9.2%,顯示國際大環境確有改善,有助於我國未來的出口。

雖然國際環境改善,我國景氣連續兩個月綠燈,領先指標也明顯回升,但吳明蕙表示:「由於秋、冬這一波疫情再起,第四季傳統出口旺季能否如往年成長,仍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因此還無法認定經濟已經反轉或復甦。」

吳明蕙表示,所謂景氣反轉必須具有持續性才算,依景氣循環定義,景氣反轉(由谷底回升)的擴張期至少須持續五個月,因此幾個月的回升還無法據以判斷是否已出現反轉或復甦。

國發會也強調,在台灣三大投資方案效益持續發酵,加以政府加速執行公共建設下,國內投資動能延續,有助於整體經濟持穩,惟全球疫情仍有再次升溫的疑慮,加以美中爭媏未解,皆需要密切關注,妥為因應。

景氣對策信號
https://ctee.com.tw/news/policy/359351.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政府幫回流台商尋覓廠房土地如橋頭科學園區,增就業機會,也帶動鄰近新市鎮不動產買氣。財政部27日指出,企業若投資開發新市鎮,享五大租稅優惠,包括營所稅設備抵減、機器折舊年限縮短、首次買賣契稅免課、首年房屋稅與地價稅,都享免稅優惠。

為紓解北高兩大都會區中心都市成長壓力,解決都會區住宅不足及房價飆漲問題,內政部營建署自1992年啟動新北淡海、高雄橋頭兩大新市鎮開發計畫,預估兩地可分別吸引30萬人、26萬人進駐,在長期鼓勵企業開發趨勢下、帶起當地不動產市場發展。

如今雙北蛋黃區房價居高不下,但剛性自住市場需求仍暢旺,自住戶可能轉向淡海、林口新市鎮等蛋白區;而橋頭新市鎮因鄰近科學園區,每年產值上看預估1千億元至1,800億元,可提供近1.1萬個就業機會,成為未來房市最大利器。

財政部指出,企業投資建設新市鎮,依據建設使用機器、設備總額20%範圍內抵減後五年營所稅額,且機器設備耐用年數可減半計算折舊,原本分十年攤提的機器、即可轉為五年攤提,有利企業加速列報折舊,減少投資年度的金流壓力。

若企業完成建設新市鎮計畫、開始經營,如淡海新市鎮的美麗新影城、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等,在企業開始營運後,可針對營業使用的機器及設備總額20%範圍內抵減後五年的營所稅額。

為加速新市鎮人口增長,我國也訂定新市鎮開發條例第25條,只要是新市鎮特定區內建築物自建成後,首年免課房屋稅、地價稅,第二年減徵八成、第三年減課六成、第四年減徵四成、第五年減課兩成,第六年後不予減免。此外,在使用執照核發五年內,首次買賣不動產,其契稅也享有免稅優惠。

官員認為,企業若想要適用新市鎮開發或經營等設備租稅優惠,應在提列折年度申報營所稅時向國稅局申請,要檢附資產帳戶、財產目錄、公司執照影本等文件。

https://ctee.com.tw/news/tax-law/359450.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今(27)日發布9月景氣概況,在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27分,較8月增加1分,燈號持續成綠燈;國發會表示,景氣領先、指標持續上升,反映國內經濟逐漸趨穩。展望未來,國內投資動能延續,有助整體經濟持穩,不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有再次升溫疑慮,另美中爭端仍須加強關注。

根據國發會公佈的9月景氣對策信號部分,本月為27分,較上月增加1分,燈號持續成綠燈。在9項構成項目中,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由黃藍燈轉呈黃紅燈,分數增加2分;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銷售量指數皆由綠燈轉呈黃紅燈,分數各增加1分;股價指數由紅燈轉呈黃紅燈、海關出口值由黃藍燈轉呈藍燈、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綠燈轉呈黃藍燈,分數各減少1分;其餘3項燈號不變。

至於景氣指標,「領先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為105.77,較上月上升1.63%;「同時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為102.39,較上月上升1.12%;而「落後指標」不含趨勢指數為97.56,較上月下滑0.16%。

國發會指出,後疫情時代,受惠於各國經濟活動陸續恢復,終端需求回溫,以及美國對陸廠禁令生效前的提前備貨效應,9月以美元計價出口持續擴增,生產與銷售指標亦持續成長,令國內加上振興三倍券與節慶帶動買氣,9月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持續擴增。而近期國際主要預測機構陸續調升我國經濟成長表現,且國內消費性電子新品相繼推出,加上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拉抬,均有助出口回穩。

此外,國發會也表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效益持續發酵,政府加速執行公共建設等,國內投資動能延續,有助整體經濟持穩。不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有再次升溫疑慮,加上美中爭端未解,未來經濟與景氣仍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以便能即時因應。

https://www.nownews.com/news/finance/5096417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10-27 02:34:00經濟日報 記者徐碧華/台北報導

台經院昨(26)日發布9月營業氣候測驗點,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都較上月走升,景氣向上,其中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111.19點,創下自2010年5月以來的十年新高,較8月上揚4.14點。

9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9.96點,較上月增加1.06點,連續第五個月上揚,創下自2018年8月以來新高;服務業測驗點為97.13點,較上月增加0.53點,連續第六個月上揚,創下自2019年6月以來新高。

營建業測驗點為什麼這麼高?台經院表示,在營造業方面,時序進入公共工程年底前趕工期,公建經費執行率超前預定目標,多家承包商在辦理驗收請款相對順遂,帶動工程業績增長;加上房屋新建開工需求擴增與廠辦項目動土興建情勢熱絡,所以,9月營造業景氣溫和成長。

展望未來,民間投資熱度將增溫,包括大力推動商辦與廠辦,而且先前延遲的機電標也可望順利銜接;但須慎防公共工程預算重分配,尤其是軌道建設。對未來半年景氣,近六成廠商持平看待。

不動產方面,受惠於交屋潮帶動、超低利率環境、銀行積極搶攻房貸商機、資金持續轉往房市等因素,9月國內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年增率為36.1%,創下2016年房地合一實施57個月以來的單月新高,顯然整體不動產市場呈現熱絡。

展望未來,由於近期相關政府單位對於銀行風險管控、房市是否過熱的疑慮,總之,市場擔心政府對房市過熱的關切態度,加上全球疫情尚未停歇,影響經濟不確定性,多數業者對於未來半年看法呈現持平態勢。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6/4966140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經院昨發布景氣動向調查,9月服務業上升0.53點至97.13點。(資料照)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台經院昨發布景氣動向調查,9月三大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同步走揚,製造業上升1.06點至99.96點,已連續5個月上揚,並創25個月來新高;服務業上升0.53點至97.13點,已連6個月走升,為近15月高點;營建業則由跌轉升,指數上升4.14點至111.91點。台經院景氣中心副主任邱達生樂觀預期,觀察台灣前3季經濟成長率均優於中國,「預估全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罕見地超越中國。」

製造業連5升 服務業連6揚

邱達生指出,今年景氣谷底估將落在第2季,下半年則逐步復甦,第4季將接續第3季景氣復甦動能,目前第3季逐月外銷訂單表現均有接近雙位數以上成長,「第3季訂單將挹注第4季出口表現」。

電子業出口 優於去年同期

邱達生分析,儘管製造業景氣因上月基期較高,9月電子業者對當月景氣看好比例不如上月,但目前國內電子業在遠距商機支撐,且半導體業訂單滿載下,電子業出口、訂單表現持續暢旺,且優於去年同期;傳產自疫情爆發以來,表現多不盡理想,但第3季起,機械、石化等產業皆出現訂單回溫,估將挹注未來出口表現,9月傳產業者對當月景氣看法也轉為樂觀。

服務業方面,邱達生認為,國境封鎖導致國旅等相關產業仍面臨轉型、營運壓力,但內需導向產業,如餐飲、零售、批發等,在疫情趨緩下,相關產業多看好台灣未來景氣。營建業方面,由於市場資金豐沛,9月房市成交量明顯較上月成長,加上公建經費執行率超過預定目標,帶動工程業績成長,且房屋新建開工需求擴增、廠辦項目動土興建情勢熱絡,帶動營建業者對當月景氣看法轉好。

但台經院提醒,觀察近期國際經濟情勢,歐洲疫情再度復燃,多數國家單日新增病例數突破先前高峰,部分國家重啟防疫限制,加上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計畫仍未達成協議,未來景氣復甦不確定性仍高。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08736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產署指出,前9月不動產抵稅金額逼近10億元。(記者巫其倫攝)

平均每年達10億元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財政部積極推動不動產抵稅案件核抵及接管作業,依財政部國產署統計,至昨天止已核抵602筆土地,以台北市101筆最多,其中近8成都是公設地;官員指出,今年前9月不動產抵稅金額約8.9億元,近年平均每年達10億元,推動成效頗佳。

繳稅逾30萬 可實物抵繳

「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繳稅金額30萬元以上案件,若被贈與者或繼承財產者有困難,無法一次以現金繳稅時,現金、存款不足部分,可以實物抵繳。

國產署表示,為加速處理不動產抵稅案件,去年4月29日修正「抵繳遺產稅或贈與稅實物管理要點」,至昨天為止,不動產抵稅案件中,土地核抵案件已達602筆,以公設地483筆、佔80%最多,其次為佔用地64筆、11%,閒置土地34筆、5.7%;以面積觀察,公設地面積佔比達16%最多、佔用地僅3.1%、閒置土地11.5%。

官員指出,今年前9月不動產抵稅案件中,合計抵稅金額已逾8.9億元,近年平均每年約10億元,顯示推動成效;若加計上市櫃股票及公債等,整體實物抵稅案件,前9月抵稅金額已達14億元,近4年平均每年約19.6億元。

在接管抵稅土地方面,高達95%為持分土地、僅5%為全筆土地;但持分土地面積佔比僅29%、全筆土地面積佔71%,主因持分土地的持有人較多、持有面積較為零散,面積相對較小。

官員分析,持分土地不好處理、不好賣,在市場上沒有交易誘因,以持分土地拿來抵稅案件較多,整體來看,不少納稅人會用持分土地、佔用地等不易處理的土地來抵稅。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08739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連主計長都不相信的租金指數,難道不歸主計總處分析?」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26日在立法院質詢指出,39年來僅成長71%幾乎躺平的成長趨勢,才是主計總處公布的租金指數,但主計總長朱澤民卻回應說,「租金指數不是我們的調查。」讓邱顯智傻眼直呼「太誇張了!」

 

連主計處都被騙了

「長久以來,主計總處每月公布租金指數,都是社會大眾的關注焦點。」邱顯智在財政委員會質詢說,「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主計總處的租金指數調查,已經失真、低估到連主計長都不相信的程度。」他拿出所製圖表,裡面有1981年至今,家庭收支調查的住宅服務支出(藍線),跟租金指數(橘線)兩條線。

 

邱顯智問主計長朱澤民,「你認為哪一條才是租金指數?」朱澤民不假思索立即回答,「藍色那一條。」邱顯智揭曉答案,「是幾乎躺平的那條。」39年來僅成長71%的橘線,才是主計總處公布的租金指數。「也就是說,包括主計長還有你各位,都被失真的租金指數騙了!」

 

「為什麼會這樣?」邱顯智指出,因為租金指數僅調查1,200個固定樣本,6都各取120個,其餘縣市取480個,沒有區分新簽、續租租約,沒有區分區域,沒有區分房屋型態與租金分布。「這樣過時、落後的調查方式,當然會嚴重失真!」 

相對而言,家庭收支調查的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支出,樣本高達16,528個,透過租金設算的方式,調查自有住宅的等價租金;縣市分區、所得分位資料、租金分布也一應俱全。

 

主計長:不歸我管

「我的問題很簡單,為什麼同樣都是主計總處做的調查?租金指數這麼鳥,不能跟家庭收支調查看齊嗎?」面對邱顯智的提問,朱澤民回答說,「租金指數不是我們的調查,尊重業務主管單位。」邱顯智事後在粉專這麼寫道,「主計長的答案嚇壞了在場的所有人,包括我在內。我不知道主計長怎麼了?」

 

「經濟巨擘凱因斯曾說過,『長期而言,我們都會死。』」邱顯智強調,「但是,我們至少要知道,長期而言,租金到底漲了多少。這個要求不過分吧?」租金指數是物價指數調查中的一環,還是權重最高的一項,幾乎可以說,物價調查是主計總處最重要的業務之一。主計長「不是我們的調查」的說法,完全不了解自己的重要業務,「真的是太誇張了!」

邱顯智也提出預算提案的主決議,要求主計總處增加租金指數的樣本、公布分區、不同防務型態、坪數大小的租金指數等訴求,要求主計總處針對家庭收支調查與租金指數調查的重大落差,提出書面報告。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496540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產署指出,前9月不動產抵稅金額逼近10億元。(記者巫其倫攝)

〔記者巫其倫/台北報導〕財政部加強不動產抵稅案件核抵及接管作業,財政部國產署統計,至今天止,合計已核抵602筆,以台北市101筆最多,近8成、483筆為公設地;官員指出,今年前9月不動產抵稅金額已逾8.9億元,近年平均每年達10億元,顯示推動成效。

國產署表示,自去年4月29日修正「抵繳遺產稅或贈與稅實物管理要點」後,至今年4月30日止,已辦理會勘不動產抵稅案件共263件(土地863筆及建物1棟),已核抵共193件(會勘土地共604筆、核抵共504筆)。

進一步統計至今天為止,核抵案件增至602筆,又以公設地483筆、佔80%最多,佔用地64筆、11%,閒置土地34筆、5.7%;以面積觀察,公設地面積佔比達16%最多、佔用地僅3.1%、閒置土地11.5%。

國產署官員指出,今年前9月不動產抵稅案件中,合計抵稅金額已逾8.9億元,近年平均每年10億元,顯示推動成效。若加上其他上市櫃股票及公債整體實物抵稅案件,前9月抵稅金額已達14億元,近4年平均每年19.6億元。

在接管抵稅土地方面,高達9成5都是持分土地、僅5%為全筆土地;但持分土地面積佔比僅29%、全筆土地面積佔71%,主因持分土地的持有人較多、持有面積較為零散,面積反而較小。

官員分析,持分土地不好處理、不好賣,在市場上沒有交易誘因,使持分土地拿來抵稅案件較多,整體來看,不少納稅人會用持分土地、佔用地等不易處理的土地來核抵。

國產署強調,不動產抵稅的創新作法,因賦稅及國產機關先行會勘,已掌握抵稅不動產勘查成果資料,核抵後,國產署可即時接管入帳,縮短接管作業流程,有助後續管理及加速處分,創造國產效益。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32838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期台灣官員頻頻談論房市議題,市場解讀政府出手抑制房價亦不遠矣。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最新調查,儘管不動產市場熱絡,但因政府單位態度似已「變臉」,加上全球疫情仍未停歇,經濟前景混沌不明,超過七成業者對於未來半年看法持平。(延伸閱讀:央行副總裁示警房市熱過頭 學者嗆:別光說,要就直接信用管制

台經院今(26)日發布9月製造業、服務業和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表現各自精采。其中,製造業連續5個月上揚,寫下2018年8月以來新高;服務業則是「連六紅」,創自2019年6月以來新高;營建業止跌回升,也創2010年5月以來新高。

(圖片來源/台經院)
(圖片來源/台經院)
未來半年景氣 電子業保守看待

台經院分析,近期歐洲疫情再度復燃,多數國家的單日新增病例數甚至突破3、4月時第一波疫情的高峰,部分國家再度實施防疫限制措施,服務業再受重創,加上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計畫仍未達成協議,這將使得未來景氣復甦的不確定性升高。

國內製造業方面,儘管陸廠提前拉貨,但受到8月基期較高影響,部分電子產業9月營收增幅減緩,電子零組件業廠商對於當月景氣看法呈現兩極。

 

至於傳統產業,塑膠製品、紡織需求回溫,加上美國石化廠受到颶風侵襲,影響產能供給下滑,石化原料供給趨緊,多數石化原料價格較8月走高,傳統製造業廠商看好當月景氣的比例較高。(延伸閱讀:今年疫情這麼慘,哪些人的薪水不減反增?這兩行業平均總薪資超過10萬元

在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上,近期歐美疫情再度惡化,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前景仍然趨於保守悲觀,電力機械業與電子機械業廠商多以持平、轉差看待。

服務業方面,受到暑假旺季結束,影響國人外出旅遊和餐飲消費頻率,加上振興券效益逐漸轉淡,餐旅業者看好當月景氣的比例不如8月。

 

此外,國際政經情勢不確定升溫、歐美疫情再度爆發等因素影響,使得9月股市交易投資轉淡;尤其新台幣匯率走升,也讓海外投資比重高的壽險業者紛紛動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來沖抵匯兌損失,因此證券業與保險業者看壞當月景氣比例超過7成。(延伸閱讀:連巴菲特都嫌貴!現在的股市估值這麼高,擁抱現金反而才是王道?

在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上,全球疫情至今尚未緩解,除了運輸倉儲業、電信服務業與證券業看好未來半年景氣的比例超過一半,其餘廠商多以保守看待。

房市熱烘烘 超過七成業者只敢持平看待未來

營建業方面,時序轉入公共工程年底前趕工期,由於公建經費執行率超前預定目標,多家承包商在辦理驗收請款配合上相對順遂,帶動工程業績增長,加上房屋新建開工需求擴增與廠辦項目動土興建情勢熱絡,9月營造業景氣表現為溫和成長走勢。

展望未來,儘管明年的前瞻計畫在城鄉與數位建設將大幅推進,但與工程類攸關的軌道建設在預算編列名目的調整上,恐會增加未來工程資金到位的變數。

不過,民間投資熱度增溫,包括商辦與廠辦的大力推動,而且先前延遲的機電標也可望順利銜接,因此預期未來半年產業景氣表現將為持平走勢。(延伸閱讀:台灣最有錢的1%家庭,財力究竟有多驚人?朱敬一全面解析「富者更富」的原因

在不動產方面,受惠於交屋潮帶動、超低利率環境、銀行積極搶攻房貸商機、資金持續轉往房市等因素,9月國內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年增率為36.1%,創下2016年房地合一實施57個月以來的單月新高,顯見整體不動產市場呈現熱絡。

台經院指出,雖然短期內低利環境與資金寬鬆情勢仍將持續,加上國際政經局勢混亂,不動產仍為企業資金主要避險、保值的投資管道之一,但考量近期相關政府單位展現對於銀行風險管控、房市是否過熱的疑慮,超過七成業者對於未來半年看法呈現持平態勢。

https://www.storm.mg/article/3145064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月3大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同步走揚,製造業上升1.06點至99.96點,現已連5月上揚;服務業則上升0.53點至97.13點,現已連6月走升;營建業則由跌轉升,本月上升4.14點至111.19點。(台經院提供)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台經院今(26)日發布「景氣動向調查」,9月3大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同步走揚,製造業上升1.06點至99.96點,現已連5月上揚,並創25個來新高;服務業則上升0.53點至97.13點,現已連6月走升,指數為近15個月高點;營建業則由跌轉升,本月上升4.14點至111.19點。

台經院指出,受惠全球需求持續回升,石化原物料、鋼材價格走高,帶動傳統製造業者對當月景氣看法轉為樂觀;電子產業雖有中廠急單挹注,但因上月基期較高,9月營收增幅趨緩,電子業者對於當月景氣看好兩極,看好當月景氣比例不如上月;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上,由於近期歐美疫情再度惡化,全球主要經濟體景氣仍趨於保守悲觀,因此電力機械業、電子機械業者,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多為持平、轉差。

服務業方面,受股市交投轉淡,加上暑假出遊人潮已過,本月證券業、保險業、餐旅業均看壞當月景氣,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仍維持一定的樂觀程度;營建業方面,則不受傳統民俗月影響,房市成交量明顯較上月成長,加上公建經費執行率超過預定目標,帶動工程業績增長,且房屋新建開工需求擴增、廠辦項目動土興建情勢熱絡,有助於營建業者對當月景氣看法轉好。

儘管3大營業氣候測驗點全數走揚,但台經院提醒,觀察近期國際經濟情勢,歐洲疫情再度復燃,多數國家單日新增病例數甚至突破先前高峰,部分國家重啟防疫限制措施,加上美國新一輪財政刺激計畫仍未達成協議,未來景氣復甦的不確定性仍高。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Appier、iKala董事簡立峰。(資料照)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同時也帶動遠距、數位經濟興起;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Appier、iKala董事簡立峰今(26)日指出,後疫情時代將帶來3大商務改變,包含,零接觸經濟,數位轉型加速;遠距工作機會增加,工作機會轉移;泡泡經濟圈形成,地緣政治更加複雜;且疫情也將加速數位經濟發展,呼籲新創業者把握東亞中心點的地理位置,開創數位新南海。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今(26)日舉行「眺望~2021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簡立峰以「後疫2021數位商業新主流」為題進行專題演講。他指出,疫情導致零接觸經濟蓬勃發展,包含電子商務、行動支付、美食外送、串流電玩(Stream Game)等都蓬勃發展。

其中在電玩領域,簡立峰指出,目前國內電玩市場規模約500億,且是Google 平台上前5大付費市場,但國內電玩產業卻沒有相應的發展,形成「有內需沒應用」的問題。

此外,疫情帶動遠距工作興起,也將改變全球工作機會;簡立峰指出,美國矽谷正出現一波「工程師搬家潮」,部分工程師接受10~15%減薪,搬回家鄉改為遠距上班,「隨著遠距上班逐漸盛行,未來相關工作機會將來到亞洲,且台灣作為科技業生產、製造的樞紐(hub),未來相關工作機會也將來到台灣。」但遠距上班也將帶來新的職場文化。

不過,簡立峰提醒,由於防疫導致國境封鎖,今年約有3000名外籍學生以遠距教學等方式就學,未實際來台,「這數字看起來可能不多,但3000名外籍生中,有2/3的比例為新生」,若疫情過後新生仍選擇放棄來台,台灣外籍生可能會出現「斷代」問題。

此外,疫情導致國際封鎖,各國轉以「泡泡經濟圈」形成國與國間的特殊入境方式,簡立峰指出,台灣應觀察,除政治因素外,哪些國家願意開放台灣優先入境,這反映雙方商務依賴程度,如果沒有「這會是個大問題」,「後疫情時代全世界地緣政治發展會更明顯。」

簡立峰說,近期他看了國內700多家新創紓困案,台灣作為數位科技大國,但接棒半導體、電子業的下一代產業在哪裡?近20年來,國內未出現大規模新創產業,目前1700家上市櫃企業多為20年前上市,當時老闆平均年齡約30~40歲,顯示台灣產業面臨「失落的第三代」,這部分與台灣市場規模太小有很大關係,「經濟學有個說法,要支持新創產業發展,人口數至少要5000萬以上,當市場規模不夠大,新創事業難以實驗新服務。」

但在後疫情、數位經濟興起的時代,簡立峰指,「數位時代沒有國界,」目前全球網路分為中國、非中國網路,其中中國網路上網人口約9億,台灣受限政治因素難以打入;非中國網路則有47億以上的上網人口,且台灣位在東亞中心點, 包含菲律賓、越南、印尼、日本、南韓等數位人口大國都是台灣鄰居,這些國家數位人口約4~5億,這也是台灣數位發展的新契機。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32705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疫情和緩、加上資金處在極度寬鬆水位,今年以來房市買氣急速升溫,為了避免房價飆漲動搖經濟根本,國發會早在6月便成立財金跨部會平台緊盯房市動態,監控房價上漲範圍、資金流向、疫情發展等3大指標動態。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日前發表文章「應在房價上漲預期形成前超前部署」,引發市場熱議;此後央行總裁楊金龍、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財政部長蘇建榮、內政部次長花敬群都先後表達意見,直言政府有注意到高房價問題。

緊接著,7位學者以「房市飆漲,政府應積極作為」為題,聯名投書媒體,直言無意否定房地產業對經濟與社會的重要貢獻,但房價飆漲對於國家長期經濟與金融發展可能產生的傷害,以及衍生更嚴重的世代居住不正義,感到非常憂心。

政府官員被要求表態,民間學者也挺身而出,呼籲政府應有所作為,凸顯房市欣欣向榮背後,隱藏著牽動世代正義、金融穩定等危機。

「6月開始就在做跨部會討論,疫情發展、房市、金融市場等,一直在觀察」,國發會指出,全球大舉實施量化寬鬆(QE)政策,台灣也降息1碼,資金浪潮湧現,政府相當關注這波資金潮對台灣的影響,而且大家都同意房市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利率下探歷史低點與政策助攻 房市溫度狂飆

房仲業者定調今年房市「量增價揚」,客觀數據也印證此論述,在自住、置產族群出籠之下,9月六都房市交易量月增12.3%,單月交易量創下57個月以來新高紀錄,年增率寫下36.1%高度成長。

住展雜誌也指出,今年前3季累計推案量已達新台幣9405.75億元,比起去年同期成長約6.8%,全年預估推案量可望上調升至1.24兆至1.27兆元,將創下史上第二大量。

撇開硬梆梆的經濟數據,生活中也不難發現房市漸趨火熱跡象,10月便曾發生民眾聽聞新竹建案即將開賣,前一天就帶著板凳前來排隊的奇景;中經院院長張傳章也以自身經驗為例,向媒體分享,他住在桃園,住家旁邊有個建案,「半年前看房人數不多,最近周末去晃一下,還真的增加蠻多的」。

到底今年發生什麼事,讓房市迅速升溫,「簡單兩個理由,錢太多、利率太低」,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直言,台灣人對利率很敏感,今年央行降息1碼,利率水準下探歷史低點,加上資金水位處高檔、又有台商回流議題,錢這麼多,最後還是流向房地產。

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也說,國人將房地產視為投資置產首選,優於定存、黃金、外幣、股票、基金及債市。

台灣防疫得宜、經濟表現穩健,又有台商回流、境外資金匯回等政策助攻,意外成為推升房價的幫手,國發會因此6月成立跨部會平台,邀財政部、金管會、內政部、央行等相關財金部會,緊盯資金潮對台灣的影響,房市更是重中之重。

政府打房適當時機?國發會聚焦3動態

台灣房價居高不墜,已經是小老百姓心中的痛,如今房價蠢蠢欲動,各界都在關注政府到底要不要打房,不過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在立法院直言,「不認為現在是適當時機」。

其實,政府尚未祭出打房措施有三大理由,一是房價為局部性上漲、非全面性走揚,二是銀行對房貸授信風險控管來講「尚屬良好」,觀察國銀購屋貸款與建築貸款逾放比率,8月底分別為0.14%、0.12%,均低於整體放款逾放比率0.24%。

第三,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肆虐,儘管台灣防疫良好,經濟穩步回升,但也還在紓困、振興階段,若祭出打房措施,可能傷及經濟成長動能。

「政策端出ok,但實施時間點要觀察各項指標是不是到達關心臨界點」,龔明鑫指出,後續將持續緊盯市況發展,首先要關注的重點,是房價局部性上漲還是全面性,因為涉及到採取對策不一樣,如果只是局部,可能就用選擇性方式處理,而且要看局部性會不會進一步影響到整體市場。

此外,國內外疫情發展、資金潮流向,也都是政府聚焦之處;國發會官員補充,其實跨部會平台一開始的主角是資金潮,美中貿易戰後,台商回流、境外資金匯回的狀況就愈來愈明顯,只要國外疫情持續、台灣經濟相對其他國家表現更穩健,錢就會一直流進來,因此國內外疫情變化,資金匯入情況以及流向,都得密切關注。

雖然政府已經建立溝通機制,也密切關注市況發展,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示警,利率這麼低、資金這麼多,都是房地產的隱形壓力,如果等到房價上漲的預期心理完全形成,政府政策只是跟在後面走,就沒辦法制止。

「現在還有機會」,王健全喊話,政府應該在預期心理形成前有些動作,比較容易讓民眾有感。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4962196?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6-news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萬寶華2020年第4季「ManpowerGroup全球就業展望調查」結果顯示,「工程建設業」蟬聯台灣七大行業之首,雇主預測第4季就業展望淨值32%,比上一季上升了9個百分點,代表後疫情時代的各項振興措施,加上政府匡列預算增加,加速推動公建而產生的人力需求已經顯現。

 

本次調查訪談台灣1,094位雇主,藉以了解企業今年第4季聘僱意願;將增加與減少的人力相抵之後,得出就業展望淨值。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就業展望淨值為23%、服務業23%、批發零售業21%、製造業19%、休閒餐旅業10%,而敬陪末座的是運輸倉儲及通訊業,就業展望淨值只有7%。

 

萬寶華台灣專業人才事業總經理吳璧昇分析指出,為因應後疫情各項振興措施,政府匡列預算投入增加,聚焦交通公共建設、水環境建設、城鄉建設及數位轉型等計劃,有助增加基層勞動力的就業,是「工程建設業」就業展望淨值在今年第4季蟬聯七大行業之首主因。

 

此外,「服務業」雇主也對第4季的聘僱意願抱持樂觀,就業展望淨值為23%,與上一季相比,淨值增強18個百分點。經濟部分析指出,主因為疫情帶動遠距上班、宅經濟及電子商務等領域蓬勃發展,巿場對雲端建置及網路資安需求持續增長所致,雲端數據分析、資料科學等專才相對搶手。

 

同樣的,第4季「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的聘僱信心較上一季上升12個百分點,就業展望淨值為23%。吳璧昇分析,金融數位化時代電子交易量持續增加,除了一般行員外,客服、數位理財顧問、數位行銷等職務仍是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財政部擬率八大銀行推動「高階資產財富管理中心」計畫,鼓勵行庫開發財富管理業務,引流外資回台提供高端理財服務,因此展望未來有財富管理、財務操作及國際金融等專業人才可望成為新寵。

 

在「批發零售業」部分,雇主預測第4季的就業展望淨值為21%,與上一季相比上升了12個百分點。據觀察,3C 零售將進入手機換機潮,加上三倍券消費效應助益批發零售業者在後疫情時期業績反彈成長。

 

「製造業」方面,2020年第4季就業展望淨值為19%,和上季相比增強了12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相比沒有變化。據中經院分析,9月製造業PMI 57.7,是二年半以來最快擴張速度,反映製造業景氣、訂單回溫,加上第4季進入製造生產旺季、巿場對遠端服務設備的需求延續、以及企業增加在台投資擴廠生產等因素影響,雇主回復聘僱信心,人才聚焦製程、設備、品保、研發、客服等各類工程師職缺。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4961209?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險業資金重回不動產,今年買進商辦大樓、地上權與公辦民營BOT的投資案金額超過1,228億元,引發外界關注,但是其實保險業在投資國內房地產方面仍有諸多限制,包括即時利用率、一定期限內要開發不能養地等限制,一旦違規就會遭金管會裁罰。保險局今(22)日晚間也公布近5年共計有七家保險公司,因不動產投資違規共計被裁罰1,340萬元。

 

保險業過去因資金過度獵地、養地,有炒作土地房地產之嫌,2012年實際投資金額創下1,118億元紀錄,為避免保險資金「短期進出」房市,讓金管會祭出「金八條」,包括對投資不動產設下「即時收益率(目前是2.345%)」、且限制投資素地等規範,俗稱「金八條」。

 

不過針對壽險業錢進不動產諸多限制,也讓壽險龍頭金控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抱屈」,指壽險業追求長期固定收益並不為炒房,而且引導壽險業資金投入公共建設、商業設施、都市更新等,可改變市容、協助地方經濟、國家稅收與增加工作機會等,是政府與業者都雙贏。「若過去有一些保險業壞學生壽險公司拿保戶資金去屯地炒作房地產蓋豪宅」,李長庚說,「那政府應該去嚴懲那些公司,而不是限制壽險公司不能開發素地。」

 

保險局最新公布近5年以來因不動產違規的壽險公司共計有七家,共計罰款1,340萬元。其中宏泰人壽一家就被罰5次,總計被罰490萬元最多,其次是遠雄人壽遭罰2次共計280萬元,都是因為違反即時利用率規定,或是管理效能不彰,不動產所在地涉及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北市內湖、新北市新莊市等。

 

其他被罰的保險公司還有台灣人壽、南山人壽、全球人壽、中壽與朝陽人壽等五家,金額多在90~100萬元。跟素地開發有關的只有二筆,是台灣人壽與南山人壽,都是逾五年未興建完全及符合即時利用率標準。不過保險局官員說,截至目前為止,宏泰人壽5筆已有3筆已處理好,遠雄有1筆已處理好,未處理好的申請展延中。

 

金管會過去針對壽險業投資素地祭出諸多規範,包括有6個月拿到建照、9個月開發計畫,而且購買素地須附有承租戶意向書,等於購買素地時要馬上有承租戶,以符合最低即時收益率,5年內興建完成、10年不能賣,不能買預售大樓、買大樓5年不能轉售等 ,規範相對嚴格。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4956295?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6-news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銀行公布9月五大銀行新承作放款統計,當月新增購屋貸款553.56億元,已連續四個月均在500億元之上的較高水準,顯現不受農曆7月民俗月干擾,買氣還是熱烘烘。

央行官員表示,9月整批分戶房貸略減少,當月新增房貸也較8月減少21.44億元,新增房貸利率仍位在1.359%未變動。9月紓困房貸減碼結束後,10月利率是否反彈,有待進一步觀察,但還要看各銀行所推的優惠專案而定。

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一銀等房貸市占率約四成,具有風向球的指標地位。央行官員說明,根據六都移轉棟數統計,9月平均月增12.3%,年增36.1%,1至9月合計年增為5.4%,顯現房市第三季疫情影響小,持續趨於回穩。

對於房市是否過熱的議題,央行官員認為,這要看是屬於特定區域的現象,或是全面性的普遍情況,目前主要是南科、竹科較熱絡,因此算是還好,未來會再密切觀察變化。

https://ctee.com.tw/news/real-estate/356388.html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5各部會屋頂光電設置目標。(地球公民提供)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政府設定2025年再生能源達到20%的目標,能源局也將2025年屋頂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的發電目標由3GW(百萬瓩)提升到6GW,但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29民間團體連署,指出目前政府推動屋頂光電不合格,要求行政院「別再擺爛」全力衝刺屋頂光電。

民團表示,屋頂光電是對環境衝擊最小、最能結合社區公共價值的再生能源,應該成為國家最優先推動的綠色能源,但目前政府盤點屋頂光電的方式、與推動策略幾乎都不合格。

民團指出,上週台南將軍鹽田爆發光電生態爭議、前天台東知本光電也遭萬人連署反對,凸顯地面光電迫切需要良善的發展規劃與評估審查機制,要放對地方,才能避免對生態、原住民、農業、景觀、文化等價值造成排擠。

民團認為,在機制尚未完備前,政府更應該要優先發展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屋頂型光電,暫緩地面型爭議案件的開發,以爭取更多時間,建立讓地面光電落實友善環境的機制,重拾民眾對光電信任,促進能源轉型。

但民團指出,兩個月過去,各部會盤點規劃的屋頂光電設置目標「少到不可思議」,由部會直接管轄的公有設施最應優先裝滿光電板,但除了農委會以外,規劃的安裝量僅勉強1GW,在私人建物與廠房設備的潛力盤點幾乎繳白卷,近日更傳出行政院打算不談屋頂光電與地面光電的配比,「一旦失去明確的個別目標,如何督促、考核各部會的努力?」

包括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荒野保護協會、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環境法律人協會、綠色和平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29個民間團體均參與連署;要求行政院「別再擺爛,全力衝刺屋頂光電」。

民團要求行政院提高屋頂光電的總目標及各部會KPI,以減輕地面型光電的設置壓力;拉高層級,設立政委或副院長層級的「屋頂光電專門小組」,進行跨部會資源整合與協調;各部會全面盤點屋頂光電潛力,推動現況檢討與解決的策略,並結合公民電廠,避免100KW以下缺乏商業誘因的屋頂被犧牲,全力推動屋頂光電。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29343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大銀行新增房貸終止連3升,利率連4月持平在1.359%。(資料照)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中央銀行公布9月台銀等5大泛官股銀行新增房貸金額為553.46億元,較8月減少21.44億元,終結連3月成長。央行官員表示,可能與部分民營銀行積極搶市,被「競爭過去」有關;也因為房市競爭激烈,房貸利率已連4月持平1.359%歷史次低水準,10月能後否反彈仍需觀察。

根據央行統計,9 月6都移轉棟數合計共 24356 棟,月增 12.3%,年增36.1%,其中台北市月增 26.5%、年增44.2%;新北市月增 11.2%、年增28.2%;桃園市月增 5.1%、年增36.1%;台中市月增 17.7%、年增54.6%;台南市月增 7.5%、年增50.2%;高雄市月增 8.9%、年增31.8%。

雖然9月5大銀行新增房貸金額下滑,但6都移轉棟數卻還是盛況空前,不管與上月或去年同期比都是都是兩位數成長,情況迥異於8月6都移轉棟數下滑、新增房貸金額增加的情況。

官員說明,8月是低總價成交戶數多,9月則是5大銀行整批分戶貸款減少,另外,房市競爭激烈,部分房貸業務轉移至民營銀行,也是原因之一。新增房貸利率連續4個月維持在1.359%歷史次低水準,是因為基準利率處相對低點,10月官股銀行加碼調降房貸利率1碼的政策退場後,房貸利率是否有機會彈升,有待觀察。

央行官員說,近期各部會都相當關切房市是否過熱議題,但房市是否過熱要觀察房價上漲是全面性還是局部,以中科、南科因台商回流以及國際大廠進駐房市帶動周邊房價上漲,比較是局部性情況,若是全面性升溫就有過熱疑慮。

官員說,台灣因疫情相對穩定,加上上半年基期低,對比國外還有二度疫情爆發危機,台灣房市看起來是慢慢回溫中。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29502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