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房市焦點 (115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9-10-20 13:19:47聯合晚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國人居住空間變大,重要原因之一是戶內居住人數逐漸年減少,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國內12.81%的家庭是戶內成員只有一個人的一人家庭,迷你家庭越來越多,改變社會結構,也改變消費型態。

和一人家庭一樣,兩人家庭比重也持續攀升,目前來到28.85%,同樣為有調查以來的新高。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這類迷你家庭逐年穩健成長,以一人家庭來說 ,40年前國內一人家庭占比僅3%,但是到了2000年已攀升至10%,這幾年仍逐年穩健上升,到今日相當於每八個家庭當中,就有一個是一人家庭 。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調查是根據實際訪查所得資料,並非根據戶籍資料,因此一人家庭指的是有居住事實,而且家庭成員只有一個人,可能是單身未婚者,也可能是獨居老人。

至於二人家庭,則可能是單親父母帶小孩,或是兄弟姊妹,以及祖孫家庭等 ;二人家庭從2011年起成為國內占比最高的主流家庭類型,目前超過四分之一強。

一個人住,通常「吃」是比較傷腦筋的一件事情。單身的吳小姐表示,一個人住很自由,最大缺點是食材永遠消耗不完,食物總是放到過期。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6/4115082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18 14:17聯合晚報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台北市新屋房價貴,但買方仍然想買新房子。 報系資料照
台北市新屋房價貴,但買方仍然想買新房子。 報系資料照
 

台北市新屋房價貴,但買方仍然想買新房子。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今年第2季,北市約有二成房屋交易為屋齡五年內新屋,其中內湖、北投、萬華、大同占比都超過三成,約每三間房屋交易就有一間是新房子。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這四區屋齡五年內房屋平均價格每坪53萬至66萬元,在台北市屬於中、低價位,且近幾年有不少推案,買方選擇性高、負擔相對低,因此購置新屋的比例較高。

台北市各行政區 交易屋齡5年內占比及房價。 聯合晚報提供
台北市各行政區 交易屋齡5年內占比及房價。 聯合晚報提供
 
根據內政部統計,北市今年第2季共交易4572間房子,其中屋齡一年內有361間,一到五年內有504間,合計865間,占整體房屋交易約二成,較上季略增一些,和去年同期差不多,都比想像高出不少。

郎美囡表示,北市房價高,新屋更高,一般認為民眾基於預算考量,會以中古屋、老屋為主要選擇,從統計資料來看,不少民眾還是寧可買小一點,仍然偏好買新一點的房子。

從資料來看,內湖、北投、大同、萬華最受新屋族青睞,這一兩年新屋交易占比多明顯高於其他行政區,以內湖來說,上季和去年第2季新屋交易占比都在二成以上,今年第2季更達36%,排名全市第一。

大同、萬華區新屋交易動能也很強,大同本季和去年第2季,五年內新屋交易占比都在三成以上,上季甚至高達41%,萬華區去年第2季也達48%,將近一半是新屋,今年第2季也達31%。

郎美囡表示,這四區新屋交屋比重高,主要和房價有關,根據實價資料,內湖區屋齡五年內平均房價,北投區是56萬、萬華區53.9萬、大同區63.2萬,跟台北市其他行政區新屋價格相比,都屬於中低價位。

其中內湖區跟北投區涵蓋的捷運站點多,文湖線有七站在內湖區,淡水信義線有九站位於北投區,這兩區也是台北市的推案重鎮,第2季新屋比例高,主要是部分來自交屋量,也反映內湖區及北投區近幾年在預售屋、新成屋的市場接受度頗高。

至於萬華區、大同區,這兩區為台北市最早發展的區域,生活機能佳,近幾年有不少中、小坪數推案,吸引首購、換屋或有地緣關係的買方購屋。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通常同一地段新屋的貸款條件會優於老屋,若是向建商購屋,也會有銀行配合的貸款專案,自備款可能僅需二成,不過台北市房價高,貸款八成的每月負擔不低,建議民眾購屋前務必做好財務規畫。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111487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18 11:12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記者游智文/攝影
記者游智文/攝影
 

台北市新屋房價貴,但買方仍然想買新房子。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今年第二季,北市約有二成房屋交易為屋齡 五年內新屋,其中內湖、北投、萬華、大同占比都超過三成,約每三間房屋交易就有一間是新房子。

資料來源/住商不動產
資料來源/住商不動產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這四區屋齡五年內房屋平均價格每坪53萬至66萬元,在台北市屬於中、低價位,且近幾年有不少推案,買方選擇性高、負擔相對低,因此購置新屋的比例較高。

根據內政部統計,北市今年第二季共交易4,572間房子,其中屋齡一年內有361間,1到5年內有504間,合計865間,占整體房屋交易約二成,較上季略增一些,和去年同期差不多,都比一般想像高出不少。

郎美囡表示,北市房價高,新屋更高,一般認為民眾基於預算考量,會以中古屋、老屋為主要選擇,從統計資料來看,不少民眾還是寧可買小一點,仍然偏好買新一點的房子。

從資料來看,內湖、北投、大同、萬華最受新屋族青睞,這一兩年新屋交易占比多明顯高於其他行政區,以內湖來說,上季和去年第二季新屋交易占比都在二成以上,今年第二季更達36%,排名全市第一。

大同、萬華區新屋交易動能也很強,大同本季和去年第二季,五年內新屋交易占比都在三成以上,上季甚至高達41%,萬華區去年第二季也達48%,將近一半是新屋,今年第二季也達31%。

郎美囡表示,這四區新屋交屋比重高,主要和房價有關,根據實價資料,內湖區屋齡五年內平均房價為:北投區56萬元、萬華區53.9萬元、大同區63.2萬元,跟台北市其他行政區新屋價格相比,都屬於中低價位。

其中內湖區跟北投區涵蓋的捷運站點多,文湖線有7站在內湖區,淡水信義線有9站位於北投區,這兩區也是台北市的推案重鎮,第二季新屋比例高,主要是部分來自交屋量,也反應內湖區及北投區近幾年在預售屋、新成屋的市場接受度頗高。

至於萬華區、大同區,這兩區為台北市最早發展的區域,生活機能佳,近幾年有不少中、小坪數推案,吸引首購、換屋或有地緣關係的買方購屋。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通常同一地段新屋的貸款條件會優於老屋,若是向建商購屋,也會有銀行配合的貸款專案,自備款可能僅需二成,不過台北市房價高,貸款八成的每月負擔不低,建議民眾購屋前做好財務規劃。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111598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黃靖惠/綜合報導

 

首購族出籠、小宅成為主流產品,隨著大台北房價止跌反彈,原先觀望的換屋族也出籠,市場3房型需求增加,建商嗅到商機改推3房產品,房產專家表示,房市景氣回暖,換屋族買盤出籠,3房型推案比重大幅增加,反觀小宅推案快速下滑,預料未來3房型重回推案主流,且今年來各種房型共同趨勢「坪數瘦身」,坪數普遍做得比以往小。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大台北預售屋建案今年前3季可售戶達1.7萬戶,其中以2~3房型產品為大宗,當中又以2房型小宅,占比4成8最大宗,不過比重卻逐漸降低5%,其次是3房型,占比4成2,比起過往年增6%。

對此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3房型比率增加與房市景氣回溫有關,換屋族群往往有自己房子可住,且多數以中產階層為主,購屋急迫性沒有首購族那麼高,因而前波房價下跌縮手觀望,等到跌價疑慮降低後才比較願意出手。

台北市3房型占比連2年上升,今年一舉突破4成,與2017年歷史低點相比,最近2年占比率大增近12%,且累計前3季釋出1246戶,超越去年全年的1202戶。至於新北市預售屋3房占比去年36%,今年急升至約42.68%,增近6.7%。

反觀小宅占比跌至49%,低於5成關卡,從大台北預售屋房型變化觀察,可以看出建商嗅覺敏銳,不斷調整產品規劃來因應市場起伏。

何世昌指出,雖然各房型所占比率漲跌互見,但今年來各種房型卻有一個共同的趨勢「坪數瘦身」,各房型坪數普遍做得比以往小,比如25坪以下的2房、35坪以下的3房,以及過去常見的百坪以上豪宅,今年新豪宅坪數多減至70坪至90幾坪,假如未來房市復甦趨勢不變,預料3房型可望重回推案主流。

關鍵字:住展推案3房型推案量建案新案

原文網址: 鳥籠宅掰!雙北下階段推案新寵 坪數瘦身、改3房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558961#ixzz62b8vYynB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17 10:36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記者游智文/攝影
記者游智文/攝影
 

換屋族買盤出籠,建商跟著調整產品,市調統計,今年截至第3季,大台北預售屋建案三房型占比42%,年增6個百分點,近年火紅的小宅,占比下滑逾5個百分點,跌破五成至48%,仍是市場主力。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分析,三房產品主要客層為中產家庭、換屋族群,這類族群大多已有房子可住,較無購屋急迫性,先前房價走跌時大多縮手觀望,隨景氣回溫,這一族群紛紛出手,帶動建商積極推出三房,占比因此大幅提升。

資料來源:住展雜誌
資料來源:住展雜誌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前三季大台北預售屋建案可售戶數為17,421戶,兩房型以下的小宅為最大宗,共計有8,456戶,占比約48.5%,三房型7,384戶,占比約42.3%,4房以上大坪數住宅供給量最少,僅有1,581戶,占比約9%。

台北市三房占比已連兩年上升,今年占比一舉突破四成至41%,與2017年歷史低點的相比,近兩年三房產品占比已大增近12個百分點。

北市今年前三季推案量縮,但三房供給量前三季累計釋出1,246戶,已超越去年全年的1,202戶。

新北市三房占比去年為36%,今年升至約42.6%,大增逾6個百分點。

反觀小宅重挫6個百分點,跌至約49%,所占比率已低於五成關卡,從大台北預售屋房型變化觀察,可以看出建商嗅覺敏銳,不斷調整產品規劃來因應市場起伏。

何世昌指出,今年來各種房型都有「瘦身」趨勢,各房型坪數普遍做得比以往小,例如兩房縮至25坪以下、三房降至35坪以下,過去常見的百坪以上豪宅,今年新豪宅坪數也多減至70坪至90幾坪。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109230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17 09:17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記者游智文/攝影
記者游智文/攝影
 

一位40多歲單身男老師近日上網表示,目前租屋,手上有300萬儲蓄險、500萬定存、100萬元活存,眼看低利下,儲蓄一點一點被通膨吃掉,可又不會理財,股票、基金都不敢碰,詢問網友是不是應該買間市區房子抗通膨?

網友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不少人對他40幾歲,沒有其他投資竟能存到快1,000萬元,直呼「太誇張了」、「怎麼存的」、「你是不是都沒在花錢」、「有交女朋友嗎?打算成家嗎?」、「公務員又沒有不良嗜好,你這根本黃金單身漢!」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則表示,依該老師條件,真心建議買一間房子自住,在低利環境下,只靠儲蓄很難抗通膨,先買一間房子再同時學習穩健理財,是比較好的選擇,有了棲身之處,老了也才不會面臨無房可租。

一位網友近日在PTT提問,「對不會理財的人來說,買房是不是最好投資?」網友表示自己年逾不惑之年、單身,目前是公立學校教師,租房子,存了300萬儲蓄險、500萬定存、100萬元活存,眼看利息少少,存款都被通膨吃掉,詢問是不是應該買間市區房子對抗通膨?

支持的網友表示,「買個小坪數自己住,省租金,老了不用看房東臉色」、 「公務員又是教師,超優惠利率貸下去就是勝利組」、「應買房,二三十年前台北市房子,現在基本翻倍」、「有錢人一定是股票、房地產、店面都有」。

反對的網友則認為,「現在買房現買現套」、「抗通膨就是買入資產,資產不是只有房地產」、「不會理財又無自住需求,最好也別買房子」,「老了退休回老家住就好,為什麼要買房?」 。

一位網友苦口婆心勸他,「我有一個朋友,買了府中的店面,留給兒子,結果子孫輩不爭氣,孫子被洗到林口,曾孫子也賴家,還整天嚷嚷要把戶籍遷到他台北代管的房客家,這是你要的買房人生嗎?」

也有不少網友注意到他的收入,「公立教師40歲沒其他投資能存到快1,000萬,你是不是都沒在花錢」、「真的很會存」、「超會存,甘拜下風」、「這也存太多錢了吧」、「這怎麼存的?住家裡吃媽媽煮的飯?」、「你要不要考慮繼續存下去就好,不要想東想西」,對他40來歲手上有如此現金羡慕不已。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109117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16 14:21聯合晚報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師大商圈。 記者游智文/攝影
師大商圈。 記者游智文/攝影
 
知名商圈店面價格持續走弱,實價揭露,北市師大夜市商圈一間巷內店面,屋主2017年以5,000萬購入,今年8月以4,000萬賣出,持有兩年轉手賠1,000萬。

大家房屋企研室主任郎美囡表示,實價資料,師大夜市店面行情最好時,單價在一坪300萬以上,最貴的一筆,僅約28坪,2014年以1.01億交易,每坪達357萬,第二高單價為每坪350萬。

排名第三名的店面,即是近日認賠殺出的店面,約27坪,屋主在2017年2月以5,000萬元買入,每坪185.7萬元,和最高價店面比較,約只有一半行情,投資人當時可能認為相對便宜,但今年8月轉手,仍得下殺二成,賠了1,000萬元才能脫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107425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新北市政府地政局公佈最新一期住宅價格指數,2019年4月至6月之全市價格指數分別為101.71、101.13及101.17;大樓價格指數分別為102.10、103.52及102.75;公寓價格指數分別為97.07、94.05及96.94。與1至3月份相較,全市指數呈持平趨勢,另與2018年同期相較,全市與大樓價格指數則呈現略微上漲趨勢。
 
中永和、三蘆、新莊指數上漲 樹三鶯指數持續高點
 
觀察新北市8個次分區2019年4月至6月的走勢,各月份漲跌均在3%以內。其中中永和2019年4月指數為105.42、三重蘆洲及新莊2019年6月指數分別為104.30、104.14,均於本季達到近期相對高點,長期亦呈現上漲趨勢;樹林三峽鶯歌指數則維持實價登錄以來高點。
 
新成屋指數短期走弱 林口、淡海新市鎮指數上揚
 
2019年第2季新成屋指數為100.30,較前季下跌2.49%,惟整體仍呈現平穩趨勢。整體開發區指數方面,台北大學特定區2019年第2季指數為110.18,較上季上漲0.41%;林口新市鎮本季指數為101.75,較上季增加2.37%;淡海新市鎮指數已連續4季上漲,本季指數為104.16,較上季增加1.72%,該區因2018年底淡海輕軌綠山線通車,且近期因輕軌藍海線及淡江大橋開始動工等交通利多因素,帶動此區房價。
 
捷運板南線(土城段)、中永和線、三重新莊線、新店線指數呈現上漲趨勢
 
板南線(土城段)、中永和線、三重新莊線、新店線本季指數分別為102.99、103.79、101.69及103.85,較上季上漲2.47%、1.26%、2.46%及2.5%,且均為近1年來最高點,顯示捷運站周邊地區價格支撐較強;板南線(板橋段)、三重蘆洲線及淡水線本季指數則相對平穩。
 
地政局補充,新北市政府每季皆會公布6大類22項指數之統計資料,並製作「新北市不動產市場分析季報」,提供多元房市訊息及專題分析供外界參考,相關資料已置於「新北市政府地政局網站」及「新北不動產愛連網」,歡迎各界瀏覽指教。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13 01:14:08聯合晚報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台北市近年推動綠色運輸計畫,在主要幹道規畫自行車道,對周遭房市有加分效果。 圖/...
台北市近年推動綠色運輸計畫,在主要幹道規畫自行車道,對周遭房市有加分效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近年積極推動綠色運輸計畫,在主要幹道規畫自行車道,成為部分上班族購屋考量。房仲統計這些主要幹道住宅交易量,今年1到7月,成交件數最多的是南京東、西路,共98件,其次為信義路82件、復興南路、北路59件。

自行車道對周邊有加分效果

永慶房屋業管部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有設置自行車道的路段,對周邊生活環境、商業機能以及交通都可產生加分效果,主要幹道周邊的房價通常較高,預算有限的民眾,可以朝向巷弄內尋找可以負擔的房屋。

永慶房屋近日針對台北自行車路網計畫中,已完成的12條自行車道路進行實價統計,南京東、西路交易98件最多,主要是此條路橫跨台北市大同區、中山區及松山區,包含五個捷運站以及許多知名的地標,機能完善,周邊住宅交易量相對較多。

交易量排名第二的信義路,從一段至五段均設有自行車道,橫跨三個行政區,包含六個捷運站。謝志傑表示,信義路為單向道,交通稍有不便,但商業機能活絡,鄰近大安森林公園、中正紀念堂及信義計畫區,交易量也高。

復興南路、北路成交59件排名第三,此一道路北端連接大直橋直通大直地區,南端連接辛亥路二段,可通往國道三甲或辛亥隧道抵達文山區,在交通要道支撐下,周邊商辦及店家眾多,受到偏好居住鬧區的民眾青睞。

仁愛路每坪單價居冠

另以住宅單價來看,仁愛路以均價每坪95.8萬元居冠,新生南路每坪83.7萬的價格第二,信義路每坪83.4萬第三。

謝志傑表示,仁愛路橫跨中正區、大安區及信義區,皆位於台北市的精華地帶,在林蔭大道、百米棟距的優勢下,成為台北市早期的豪宅聚落,房價居高不下。

新生南路穿越忠孝東路、仁愛路、信義路、和平東路,鄰近東區商圈、永康商圈、師大商圈及公館商圈等,加上擁有大安森林公園,路段住宅價格也破八字頭。

信義路的豪宅也不遑多讓,大安森林公園及信義計畫區周遭同樣豪宅林立,在豪宅的拉抬下,拉高平均路段價格。

 
 

永慶房屋交易量台北市

https://house.udn.com/house/story/5889/4099982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12 23:25經濟日報 記者黃阡阡/台北報導
南山廣場與101大樓等高樓租金高揚,帶動其它A辦跟進漲。 本報系資料庫
南山廣場與101大樓等高樓租金高揚,帶動其它A辦跟進漲。 本報系資料庫
 

辦公室依舊處於低供給、高需求狀況,台北市空置率創下30年新低紀錄,租金年漲幅上看3%,明年更可望超過5%。仲量聯行統整三大因素指出,首先是眾多企業面臨換屋潮,其次為企業總部化的需求高漲,第三是共享辦公室進駐搶下大面積承租空間,推升這波租金上漲白熱化。

台北市辦公室未來三年內無大量供給,但面對企業強烈承租需求,儼然形成「斷貨荒」。

據仲量聯行統計,今年第3季空置率已下探3%,創30年新低紀錄,租金則創下18年新高,每坪月租接近2,776元,今年漲幅為近六年來最大。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目前北市平均租金已有感上漲,信義計畫區頂級商辦更出現續約漲一成案例,這樣的租金漲幅可能持續,由於未來三至五年內,辦公室雖預計有9.2萬坪將釋出,但扣除自用後只剩4萬坪可能對外招租,難緩解當前大量需求。

仲量聯行商業不動產副總經理劉建宇坦言,台北市部分核心辦公商圈甚至已滿租,估計今年租金漲幅可能超過3%,在未來實質供給有限下,按照每年去化2萬坪左右估算,短期供需依舊失衡,2020年辦公室租金漲幅可能突破5%。

供需失衡白熱化主因,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認為,台北市不僅住宅屋齡老舊,許多企業承租的辦公大樓屋齡也不小,加上近年部分企業擴充已不敷使用,連帶一波「辦公室換屋潮」。

再者,趙正義指出,今年華固建設在大直的商辦案,在國票金集團買下九個樓層自用後,該大樓也更名「國票金融大樓」,這類大型企業買樓的「總部化需求」,成為市場一股趨勢。最後則是共享辦公室相繼開張,也搶下大面積承租空間。

短期內辦公室供需失衡難解,高力國際資深執行董事楊慧明也認為,未來可供應市場需求的物件更為有限,整體供給市場仍呈緊縮狀態,想要進駐信義區頂級商辦或續租的租客,勢必面臨最嚴厲的漲租挑戰。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101057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路地產王/綜合報導】第一太平戴維斯4日公布最新統計,在京華城交易挹助之下,第三季大型商用不動產(單筆交易達3億元以上)買氣上衝到644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557%,並寫下單季交易金額次高記錄,僅次於2015年第4季房地合一的過戶潮。

第一太平戴維斯指出,前3季交易金額合計達1173億元,近兩年單筆超過50億元之交易即有8件,主要類型為零售商場與辦公大樓。平均每3個月成交一件,顯示自用與投資型買方對於商用不動產的信心升溫,預期全年交易總額將突破10年新高。

第一太平戴維斯總經理黃瑞楠表示,商用不動產交易在前3季已寫下亮眼成績,全年交易金額連續2年突破千億元,顯示商用不動產市場正式近入下一波循環週期,同時也吸引建商積極投入商用不動產的開發,特別是辦公室與廠辦,從供給面的角度觀察,穩定且充足的新供給,將可刺激買方積極進場評估,將有助於活絡商用不動產交易。

#新北預售屋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11 02:02經濟日報 記者黃阡阡/台北報導

最新實價登錄揭露,今年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有三棟透天厝,以合計總價2.89億元成交,經查買方具開發商背景,顯然是看好危老條例的容積獎勵,讓老舊透天或平房開發效益增加。此外,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台北市的透天厝交易來到35件,已超越去年全年水準。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2017年5月危老條例發布實施後,降低了基地面積門檻,且2020年5月前申請,可有10%的時程容積獎勵,使得市區戶數少的老公寓和產權單純的老透天,成為優先受惠的對象,讓老宅仍具市場價值。

最新實價登錄揭露,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有三筆透天厝交易,分別在今年3月、7月及8月,以9,000萬元至1億元間的價格成交,合計三棟總價來到2.89億元,經查買方皆為台灣川普建設,推測購置老宅是作為開發使用,三筆交易合計土地約124坪。

統計實價登錄資料發現,2017年危老條例通過後,台北市全年透天厝交易52間,去年卻下滑至34間,但都更議題發酵後,今年前三季又回到35間水準。

由於精華地段透天厝含金量高,近年出現動輒上億元透天交易案,經查買方多半也是具開發背景,像是去年台北市衡陽路上,有一幢三層樓透天厝以總價4.85億元成交,創實價登錄以來,中正區總價第二高的透天厝紀錄,對比謄本資料顯示,買方為中興電工與富之陽等兩家開發業者。

張旭嵐指出,過去北市不少危老大樓在都更後重獲新生、身價倍漲,包括知名的都更豪宅「元大栢悅」單價站穩200萬元,「尚華仁愛」也從921危樓化身為豪宅,近年成交單價也在150萬~160萬元間。

中信房屋行銷企劃部副理江龍名指出,台北市大面積土地資源缺乏,精華地段的透天厝成為開發商瞄準標的,近年動輒上億元的交易背後,不乏是看好未來重新開發的效益,推測未來應陸續還有這類表面以天價出售、實質看中土地價值的透天厝交易。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098218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黃靖惠/綜合報導

 

北台灣建商今年賭性堅強,無懼大選猛推案,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前3季新成、預售推案量8432億元,且第3季單一季達3302億元,對此《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今年第3季不畏選舉影響,爆出近5季最大量,顯示建商對市場看法十分樂觀,預估全年推案量上修1.05兆~1.1兆。

新北、桃園前3季案量暴增 唯汐止無重劃區貢獻

北台灣案量最大非新北市莫屬,前3季累計355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200多億,年增率8%,成為新案重磅區,且集中在重劃區內推案,像是新莊、板橋、新店、中和、土城、三重、林口等地案量均逾200億元以上,不過汐止推案量也超過200億元門檻,卻是唯一沒有重劃區案量挹注的區域。

至於桃園市前3季推案量達1990.6億元,較去年同期略增2%,位居北台案量亞軍,同樣集中在桃園、中壢與龜山等重劃區,總合案量約1460億元,占全市7成以上。何世昌提醒,案量過度集中風險偏高,假如買氣源源不斷,房市「量價齊揚」;反之買氣停滯,則賣壓短時間浮現,市場容易陷入「多殺多」。

北市及新竹案量衰退

北市及新竹前3季推案量衰退,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3成,其中北市推案量縮的關鍵在於豪宅市場推案冷清;新竹前3季只推出8百億案量,年減幅近2成,不過預期10月份有百億大案釋出,將急起直追,預期全年案量會與去年差不多。

何世昌指出,去年下半年因為九合一大選而推案量縮,但今年下半年卻完全相反,建商無懼大選拚命推案,總體推案量高於先前預,預估全年推案量不僅能穩穩守住兆元大關,且將上修至1.05兆~1.1兆。

不過他也提醒,在如此大的推案量之下,建議要緊盯銷售率表現,如果銷售沒有起色,就該自律性減量,以免「喜市」變「傷市」。

關鍵字:住展雜誌住展推案量桃園新北北市新竹

原文網址: 不怕選戰?北台灣建商信心滿檔 推案量衝兆元 | ETtoday房產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554348#ixzz61xEZqb00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10 15:45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北台灣第3季推案量高達約3,302億元,比今年第2季(約3,217.5億元)微幅成長約2.6%。若與去年同期2,967億元相比,則量增超過300億元、年增幅約11.3%。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第3季北台灣建案更不畏選舉而爆出近5季以來最大量,但在如此大的推案量之下,建議要緊盯銷售率表現,如果銷售沒有起色,就該自律性減量,以免「喜市」變「傷市」。

北台灣推案最踴躍的是新北市,今年前三季累計推案量達3,55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逾兩百多億元,年增率約8%。案量第二大的縣市是桃園市,前三季推案量約1,990.6億元,較去年同期略增約2%。

何世昌分析,新北市、桃園地區由於新興重劃區多,土地供應無虞,致使推案量大增,尤其桃園推案幾乎集中於桃園、中壢與龜山等三個行政區,占全市總推案量約七成三;業者須注意,假如買氣源源不斷,則房市「量價齊揚」,反之若買氣一旦停滯,則賣壓在短時間內就浮現,市場容易陷入「多殺多」。

何世昌進一步指出,去年下半年因為九合一大選而推案量縮,但今年下半年卻完全相反,建商無懼大選拚命推案,使總體推案量高於先前預期。因此,北台灣全年推案量不僅能穩穩守住兆元大關,且將上修至1.05兆~1.1兆元。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北台灣第3季推案量高達約3,302億元、年增幅約11.3%;...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北台灣第3季推案量高達約3,302億元、年增幅約11.3%;其中案量第二大的縣市是桃園市,前三季推案量約1,990.6億元,較去年同期略增約2%。陳美玲/攝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097580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08 17:11

根據商仲業者統計,今年前三季去化面積高達約2.4萬坪,高於過往十年平均年去化2萬坪的空間,促使第三季北市商辦整體空置率低於3%。(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商辦租賃需求持續旺盛,根據商仲業者統計,今年前三季去化面積高達約2.4萬坪,高於過往十年平均年去化2萬坪的空間,促使第三季北市商辦整體空置率低於3%,商仲業者形容,這是他從業以來看過最低的空置率,在需求仍大於供給的情況下,未來3年推估仍是「房東說了算」的市場趨勢。

根據仲量聯行統計,第三季北市商辦每月每坪平均租金約2776元,創18年來新高,其中信義區每月每坪平均租金來到3361元,年漲幅近5%,為各主要商圈租金與漲幅最高的區域。

至於,未來五年商辦的新增供給包括「皇翔中山」、「中壽凱基」、「富邦遼寧」、「希望廣場」、「玉山敦北案」、「富邦A25」、「國泰松江」等7大案,合計9.23萬坪新增商辦空間,不過,高達5.25萬坪屬於自用,僅3.98萬坪釋出市場,若以過往10年平均一年去化2萬坪的紀錄,2年內便可以全數消化,整體供給仍處於緊縮狀態。

此外,根據仲量聯行調查,未來4年北市預計有高達5.1萬坪的商辦租約會到期,因此,潛在的租賃需求其實存在相當龐大的動能,但目前商辦租賃市場其實趨於滿租,租戶僅得選擇續約於舊大樓、或朝市郊區域承租,甚至自購建物或土地興建辦公空間也是個選項。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940468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仲量聯行2019年10月8日發佈Q3(第三季)投資市場調查報告指出,本季直接大型商業不動產在數筆飯店及辦公室預售案交易帶動下,交易金額達新台幣256億元,創五年來第三季交易新高。2019年至今,大型商用不動產總交易額已達新台幣693億元,除已超越前兩年全年總額外,並也是2012年來同期新高。本季物件在區位優勢、價格合理及市區商辦供給緊縮等因素吸引投資及自用型買家陸續出手。台灣不動產市場在充滿變數的景氣環境下逆勢成長,顯示不動產仍為企業資金主要的避險保值管道之一。
 
仲量聯行調查報告顯示,本季最大筆交易為西門世民酒店(55億),其國內法人購買。再者,近年來總部化整合營運趨勢興起,企業藉由租賃或購買取得足夠空間作為總部;但因主要商業區供給有限,許多改為透過購買興建中的預售大樓或逐戶購買等方式,來取得大樓的完整產權。本季最大宗辦公室交易即為聯強國際、華邦電子、美安文教基金會及育秀教育基金會以新台幣63.6億元購得南港興建中的世界明珠辦公大樓。
 
報告指出,本季大型土地交易(含政府標售)持續表現穩健,交易總額為732億元,除創單季歷史新高外,2019年前三季大型土地交易總額並已達新台幣1,621億元,亦創歷年交易額新高。本季最顯著的交易為京華城標售案,買方為鼎越開發/中石化以總額372億取得約五千坪市區精華土地。該筆交易即佔本季土地成交額的50%;其餘則為壽險業增購桃園土地計畫興建商辦大樓、建商取得營建用地及企業購地自用。
 
2019年至今國內保險/壽險業者參與直接商用不動產投資金額已達65億元,已超過2018年整年度總額57億元。繼上季富邦人壽買下凌雲通商大樓以及國壽買下民生建國大樓部分樓層來完整大樓產權後,本季國泰再度增購先前購買桃園土地周邊的另一塊基地來整合擴大開發商辦大樓。至第三季壽險業者尚可用於不動產投資的餘額季來到達新台幣5.9兆元,年成長達約10%。加上國內銀行現金過多,市場游資極度充沛,惟目前市場具理想投報率供給有限。投資方除持續積極尋找直接投資標的外,預計也將持續評估其他標的物類型、公私合作開發或海外不動產。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08 10:08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記者游智文/攝影
記者游智文/攝影
 

屋比房屋統計,六都網上待售物件,以屋齡五年內新屋最難賣,有44%新屋賣了一年還賣不掉;雙北最嚴重,台北市每十間新屋就有六間上網待售已逾一年,新北也有一半新房子待售時間超過一年。

以行政區來看, 淡水有910間新屋賣屋時間超過一年,滯銷量最多,其次為林口653間、新莊401間;以新屋滯銷比率來看,北市內湖、北投、新北三重分居前三名,比重都在六成上下,每十間就有六間新屋賣超過一年。

資料來源:屋比房屋
資料來源:屋比房屋
 

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從資料來看,新屋難轉手,主要新興重劃區新屋供給過多,新屋普遍總價過高有關。

以新屋滯銷量最多的淡水、林口、新莊來說,都是近年新屋供給量大的區塊,雖有不少買盤進駐,但區內重畫區,包括淡海新市鎮、林口特定區、新莊副都心供給過多,去化速度跟不上供給,造成區域新屋大量滯銷。

資料來源:屋比房屋
資料來源:屋比房屋
 

新屋總價高也是主因,以新屋滯銷比重最高的內湖及北投區來說,滯銷新屋平均要價分別為5,347萬與4,084萬,而區域平均成交總價僅2,347萬與1,911萬,滯銷新屋總價比區域平均成交價格都高出一倍以上。

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北市新屋房價動輒3,000至5,000萬,新北2,000萬以上新屋也相當普遍,這些房子一般受薪階級根本無力負擔,建商都是賣給高資產族,但高資產族畢竟人數有限,他們買進之後,未來要轉手往往就面臨後繼乏人窘況。

葉國華表示,雙北新屋難轉手,除價格高外,近年新屋房屋標準單價調整,導致房屋稅增加,也是目前雙北新屋滯銷的原因,不少北市大坪數高總價新屋,每年房屋稅高達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即便父母有意買給子女自住,子女也無力負擔。

資料來源:屋比房屋
資料來源:屋比房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092309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08 10:41經濟日報 記者黃阡阡/台北報導

新屋最難賣?屋比房屋彙整網路待售量發現,六都屋齡五年內新屋竟有44%已經賣超過一年還賣不掉,若以區域來看,可發現「雙北市」新屋滯銷最嚴重,分別有59%與51%的新屋已經滯銷超過一年,其中,淡水有910間新屋滯銷,滯銷數量最多,其次,林口、新莊也名列前三,區域新屋滯銷情況驚人。

對此,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表示,受限目前台灣低薪、高房價的問題,購屋族面對價高的新屋往往只能望屋興嘆,而這樣的現象在房價最高的雙北市特別明顯。

統計資料顯示,六都屋齡五年內新屋竟有44%已經賣超過一年還賣不掉,遠高於屋齡5~15年的36%、屋齡15~30年的35%、屋齡30年以上的38%。

以新屋滯銷比最嚴重的新北市來看,淡水有910間新屋滯銷量最多,其次林口也有653間、新莊401間;但放眼雙北市,以新屋滯銷比率來看,內湖以62%居冠、北投61%次之、三重59%居第三,比重都高達六成上下。

葉國華表示,雙北新屋滯銷除價格高外,近年新屋房屋標準單價調整,導致房屋稅增加,也是目前雙北新屋滯銷的原因,不少北市大坪數高總價新屋,每年房屋稅高達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即便父母有意買給子女自住,子女也無力負擔。

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觀察目前雙北市新屋滯銷狀況可發現,滯銷新屋確實普遍都有「總價過高」的問題,都是區域實價平均成交總價的二~三倍,差距相當大。

陳傑鳴也指出,新興重劃區的新屋超額供給,買氣還跟不上,也是新屋滯銷主因,以新屋滯銷量體最大的「淡水」、「林口」、「新莊」來說,都是近年新屋供給量大的區塊,包含「淡海新市鎮」、「林口機捷沿線」、「新莊副都心」等,雖有不少買盤進駐,但區內因供給過多,去化速度跟不上供給,造成區域新屋大量滯銷。

六都新成屋網路待售一年以上件數占比。資料來源:屋比房屋
六都新成屋網路待售一年以上件數占比。資料來源:屋比房屋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092364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10-08 10:42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依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今年1~8月六都不動產交易類型,僅台南市以透天居多,其他五都熱銷類型都是住宅大樓,新北市將近一半的交易為購買住宅大樓,房價最高的台北市,住宅大樓交易量也大於公寓。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近年住宅大樓供給量大,住宅中以大樓的貸款條件較佳,此外住宅大樓設有電梯,多數大樓型社區有管理員及社區清潔維護,因此購買住宅大樓的比例較高。

大家房屋統計今年六都不動產交易類型,僅台南市透天占比31.4%高於住宅大樓,其他五都皆以住宅大樓交易量占較多。

其中新北市大樓交易占比約五成最高,台北市住宅大樓占28%、高於公寓23%,桃園市大樓占42%、台中市35%、透天22%,高雄市大樓45.8%,透天21%。

郎美囡指出,近幾年在重劃區、新市鎮的推案都以大樓為主,尤其賣壓較大的區域為求順銷,新大樓的價格與中古屋相差無幾,促使買方購買住宅大樓,且多數民眾考量年邁後爬梯不易,而大樓社區多有管理及垃圾清潔,基於生活便利性及安全性購買大樓,至於台南市民多數習慣住透天,因此住宅類以透天為交易大宗。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表示,台北市平均房價居冠全台,不少購屋人會選擇實際坪數大、單價相對低的公寓,尤其在老屋重建推行下,購置老公寓有了另一層意義,不過在普遍自住、自用的考量下,台北市購屋者逐漸改以大樓為主。

資料來源:實價登錄
資料來源:實價登錄
 
台南市 記者游智文/攝影
台南市 記者游智文/攝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4092367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今年前7月實價登錄數據,六都住宅平均單價皆持續上漲,但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和高雄市的平均購屋總價卻較去年下滑,尤以高雄總價減少70萬元較多。房市專家表示,今年因自住需求的首購族湧出,購買小坪數產品居多,加上高總價產品買氣弱化,才致平均總價小幅修正。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六都近年住宅單價持續上揚,購屋總價長期波動並不大,但就今年來看,總價會有小幅下調,應是首購族出籠所致,首購通常預算有限,多會選擇入手坪數較小、總價相對低的物件,因此影響整體總價表現

小坪數宅雖夯,但仍有許多層面需特別留意,內政部地政司近日發布公告,建議民眾購買小宅前,需多了解實際面積、格局,且同層多戶可能會有公安、衛生、安寧問題,應仔細評估需求,並要注意小宅因在市場流通性較差,貸款成數可能不如預期,以及可能為了增加使用空間而違建,恐有拆除風險,最好仔細評估需求後再決定是否購買。針對高雄購屋總價下調較多,信義房屋農十六店店長張政德表示,主因是高雄現在是自住首購市場,高總價產品交易相對少,加上小坪數產品當道,不少建案都是20-30坪的2-3房,雖然單價較高,但坪數小,把總價壓低在500-600萬元,吸引年輕首購族買單,導致平均總價下修。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91007/3672819/

文章標籤

不動產經紀人大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